《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

合集下载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展现美感的方式,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人成为更好的人。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以艺术让人成为人》的书,深受启发。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艺术对人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加有情感、有思想的人。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剖析,让我明白了艺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思想的。

例如,音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震撼,绘画可以让我们领略到美的意境,文学可以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存在,更可以让我们在感受美的同时,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除了对情感的影响,艺术还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加有思想、有品位的人。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描述,让我明白了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的。

他们的作品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存在,更可以让我们在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从而让我们成为更加有思想、有品位的人。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艺术对人的影响。

艺术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存在,更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加有情感、有思想的人。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从而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有爱心、有品位。

因此,我深信艺术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人,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有情感、有思想、有品位。

《绘画与眼泪》和《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蛋疼之理性与情感的思考

《绘画与眼泪》和《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蛋疼之理性与情感的思考

[《绘画与眼泪》和《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蛋疼之理性与情感的思考]当鲜红的血液变成了红色颜料之时,耶稣的裹尸布就变的毫无价值可言——题记最近在看《绘画与眼泪》和《艺术让人成为人》两本书,前者旨在探讨人们在画作面前是否会哭泣,以及哭泣的原因和哭泣的价值,既真实自我情感的表达,《绘画与眼泪》和《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蛋疼之理性与情感的思考。

而后者则是推崇人们应该以一种理性、谨慎的审视者的态度去更深层次的观察艺术,并由此获得更深层次的自我价值,既理性认知高度上的思想认知。

这就延伸出了一个问题既“学识越多人越冷漠,或者说越疏离真实情感”你可以想象一部喜剧的不是因为创作者内心的灵感,而是介于某些心理学或者视觉公式,进行解构重组后制造出来的。

也由此让我想到了“关于影片分析、严肃批评和观后感”的问题。

而再次由此延伸的种种问题导致了我不得不花费本应该整理学习笔记的时间来写下这篇东西作以自我探讨。

在我刚刚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时候,我用了一个很不科学的设问去咨询了几位朋友,既“写实性真实和心理真实你更喜欢那种?”这里所指的既是狭义性的画面技法风格,换句话说就是在形神兼备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大写意还是工笔。

用几乎没有任何科学逻辑的比喻就是,表现主义和古典派的区别。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我们学到的知识越多,我们在欣赏一幅画作或者其他艺术品时,能够看到更多的类似“构图、气场、设计感、节奏感、色调、氛围”等专业性公式化的指标。

甚至在审美学角度我们将通常意义上的美,以文字的形式归纳成“所有东西达到高度的和谐。

”于是我们再创作一个东西的时候,首先有主题,然后开始考虑光,然后分析光源的色彩倾向、物体的固有色、镜头、构图、透视、漫反射、环境闭塞、光补光、视觉心理黄金分割点、气场与软体走向、材质颗粒感、笔触的艺术感等等。

在把这些部分都处理完善后一幅传统意义上的满足视觉审美标准的画作就实现了。

就好比学院派传统绘画训练的:“构图,打型,上调子”“几何、静物、五官、石膏人头像、真人模特”或者“水彩到油画”的套路化训练模式。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_心得体会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_心得体会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一、缘起艺术说起艺术,可能我们都觉得艺术离自己很遥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家里的一幅画,看过的一本书,每天会听的音乐,最近看过的电影,这些都是艺术。

没有人能够脱离艺术而生活,我们每个人,不是在创造艺术的路上,就是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

所以,当我看到《艺术:让人成为人》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突然生出一种生而为人的感动。

收到这本书时,第一感觉——它确实是本艺术,太厚实了。

二、人文学那么,人文学是什么?跟艺术又有什么关系?百度百科指出:艺术泛指人文,“人”,即是自然,“文”即是文化。

自然文化,包罗万象。

零零碎碎地开始了阅读,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讲述了人文学和我们的关系,介绍了人文学的各个学科,并讲解了人文学的各个主题。

人文学刚开始只是从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而来,而现在,如果硬要规定人文学的定义,那只能说它包含人文学科和人文科学的全部范畴。

其实,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太广泛,导致很多东西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解说,让我看着一片茫然。

可是,再次细细品读的时候,我想说这也许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他们都强调综合性教育,他们认为人文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像一个人先得有骨架、一幢房子得先搭出结构框架一样,我们有了人文学的整体概念之后,学起各个分科的内容来才会更有体系。

三、艺术与生活说到“荷马史诗”估计我们都能记得历史课上学到过,可是荷马史诗讲的是什么呢?荷马史诗讲的就是希腊神话故事。

众神之神——宇宙力量的化身: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狄忒等等众所周知的神话人物就是来自这里,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特洛伊木马计》。

这部史诗,它也成为历来艺术家们创作时喜欢采用的素材,比如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的各种雕像和绘画,就连电影,也喜欢拍摄这些题材,例如布拉特·皮特2004年主演的电影《特洛伊》。

四、由点及面的知识矩阵像宗教、道德、幸福、爱、生死观、自由,这些人类精神探索的永恒主题,能把各个学科融会贯通起来。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_心得体会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_心得体会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一、缘起艺术说起艺术,可能我们都觉得艺术离自己很遥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家里的一幅画,看过的一本书,每天会听的音乐,最近看过的电影,这些都是艺术。

没有人能够脱离艺术而生活,我们每个人,不是在创造艺术的路上,就是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

所以,当我看到《艺术:让人成为人》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突然生出一种生而为人的感动。

收到这本书时,第一感觉——它确实是本艺术,太厚实了。

二、人文学那么,人文学是什么?跟艺术又有什么关系?百度百科指出:艺术泛指人文,“人”,即是自然,“文”即是文化。

自然文化,包罗万象。

零零碎碎地开始了阅读,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讲述了人文学和我们的关系,介绍了人文学的各个学科,并讲解了人文学的各个主题。

人文学刚开始只是从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而来,而现在,如果硬要规定人文学的定义,那只能说它包含人文学科和人文科学的全部范畴。

其实,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太广泛,导致很多东西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解说,让我看着一片茫然。

可是,再次细细品读的时候,我想说这也许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他们都强调综合性教育,他们认为人文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像一个人先得有骨架、一幢房子得先搭出结构框架一样,我们有了人文学的整体概念之后,学起各个分科的内容来才会更有体系。

三、艺术与生活说到“荷马史诗”估计我们都能记得历史课上学到过,可是荷马史诗讲的是什么呢?荷马史诗讲的就是希腊神话故事。

众神之神——宇宙力量的化身: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狄忒等等众所周知的神话人物就是来自这里,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特洛伊木马计》。

这部史诗,它也成为历来艺术家们创作时喜欢采用的素材,比如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的各种雕像和绘画,就连电影,也喜欢拍摄这些题材,例如布拉特·皮特2004年主演的电影《特洛伊》。

四、由点及面的知识矩阵像宗教、道德、幸福、爱、生死观、自由,这些人类精神探索的永恒主题,能把各个学科融会贯通起来。

《艺术让人成为人》人文学成为自我发现之旅的起点

《艺术让人成为人》人文学成为自我发现之旅的起点

《艺术让人成为人》人文学成为自我发现之旅的起点人文学何益?陷入被紧迫又无意义的琐碎事件塞满的生活的泥淖中,文学和艺术正成为一种奢侈品,我们似乎需要再使劲儿拧一把时间的海绵,才能为进入这种精神的享受腾出一些余裕。

而或者,人文与艺术与我们相去未远,《庄子》中认为,道在蝼蚁,道在稊稗,触目可及的一切都可能感召着我们的心灵,引领着我超脱于眼前的、具形的所有束缚而进入心无挂碍的纯然的思索中。

《艺术:让人成为人》对生活中偶然闪现的这些时刻描述得更为具象:“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进步既令人惊叹又使人迷失,在时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人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一个可以停泊的安静港湾,或者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人文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最新版《艺术:让人成为人》书封。

另外,比起一味地抬高文艺与知识的价值,《艺术:让人成为人》更以极大的耐心旁征博引各种案例去帮助读者打开思维的局限,甚至热切地给出门径,牵引着读者循着指引自我训练,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更清楚地对自己当下的所思所想进行拆解与分析。

关于“人文学”人文学的定义已不像过去那样简单。

时至今日,人文学远不仅是文学、哲学、历史这一传统的“老三样”,更不仅仅是书面意义上的文本写作和文本阅读,而包括以其他材料(非语言材料)为媒介的其他再现形式,读者也不仅仅是埋头于书案、心无旁骛地拆解词与物的读者了。

按照《艺术:让人成为人》的界定,人文学科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音乐舞台剧、电影和电视,其中艺术类又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和数字艺术。

这些学科所涉及的人文主题包括宗教、道德、幸福、爱、生死、自然和自由。

当然,这些仍然是分类学意义上的学科分类和主题归纳。

真正的人文学定义当源自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这场政治与文化活动始于但丁和彼特拉克,终于弥尔顿,其“复兴”的终极体现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倡和传播,彼时的学者呼吁从对神的专注转向对世界和人自身的关注,呼吁将注意力从中世纪对死亡的偏执移向快乐的尘世生活和美好的现实世界,这当是人文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艺术对人生的启迪演讲稿

艺术对人生的启迪演讲稿

艺术对人生的启迪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艺
术对人生的启迪的看法。

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美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更可以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给予我
们启迪和指引。

首先,艺术可以启迪我们的心灵。

当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听一首动人的音乐或者观赏一场精彩的舞蹈时,我们的心灵会得到
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满足。

这种愉悦和满足不仅可以让我们
的心情愉悦,更可以激发我们内心的情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更加珍惜每一刻。

其次,艺术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

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艺术家
对生活、人性、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拓宽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
思维,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最后,艺术可以启迪我们的行为。

许多艺术作品都蕴含着一种
美德和人生智慧。

比如,古代的诗词和绘画中常常表现出忠孝、仁爱、勇敢等美德;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反映出人生的真谛
和价值观。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指
导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总之,艺术对人生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拓宽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为。

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欣
赏艺术作品,让艺术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艺术的
启迪之光照耀着我们的人生之路。

谢谢大家!。

艺术教育:让人成为人的教育

艺术教育:让人成为人的教育

艺术教育:让人成为人的教育艺术教育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

“艺术让人成为人”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它对目前人文缺失、过分追求名利的社会,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同时也顺应了国际上呼吁人性回归的教育潮流。

“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内涵“艺术让人成为人”的概念,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加纳罗与迈阿密大学教授特尔玛・阿特休勒合著的人文学通识读本:《艺术:让人成为人》。

它是现代教育最终的追求。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艺术中学树立“艺术让人成为人,八美并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艺术让人成为懂得审美的人海德格尔认为,人的生命只有诗化了,才能使栖居成为现实。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学生即使将来不从事艺术创造活动,也需要具有高度的审美艺术修养。

因为要发现真理,要揭示现象的规律性联系,需要做到美感和思维的统一。

艺术让人成为完整人格的人近年来,人们对审美心理的探究已经初步揭示出,审美将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使每一种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又能兼顾整体,而并不损坏整体的有机统一。

所以,艺术对于完整人格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艺术让人成为充满智慧的人据研究,艺术中的形象思维可以促进科学思维中的形象组合,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扩展思维的领域,有助于推进自由与创造的能力。

因此,艺术和智慧也是相通的。

艺术让人成为富于情感的人艺术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是一种美的情感体验,是以情感、想象、创新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特殊的方式。

通过美的情感体验能让学校教育成为一门艺术。

“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内核永远还是“美的情感体验”。

抓住了这一核心,也就抓住了培养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切入点。

“八美并进、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本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以艺术为基、以科学为实,以人文为魂”等途径,将学生培养成为“八美并进、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艺术对人类的影响是深远而多样的。

它能够激发和唤起人类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思考的机会。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表达,更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能够打破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共鸣。

艺术对于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而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艺术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通过欣赏音乐、观赏绘画、品味文学作品等,人们能够体验到独特的美感,感受到情感的震撼和心灵的愉悦。

这种美的感受不仅仅是一时的快乐,更是一种灵魂的滋养和心灵的修复。

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世界的多样性。

其次,艺术能够帮助我们思考和反思。

艺术作品往往代表着艺术家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观看和阅读这些作品,我们能够被启发和激发,思考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观。

艺术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往往是多层次和复杂的,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和解读。

通过与艺术作品的互动,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从而成为一个更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此外,艺术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色彩、音调等因素都能够影响我们的审美感受和品味。

通过欣赏和学习艺术作品,我们能够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并且学会用更加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在世界,让我们的情感得以充分表达和交流,使我们成为更加有灵气和生命力的人。

总之,艺术能够让人成为更完整的人,它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反思能力,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我们能够与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赋予我们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艺术事业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它能够让人成为更优秀、更有深度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
一、缘起艺术
说起艺术,可能我们都觉得艺术离自己很遥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家里的一幅画,看过的一本书,每天会听的音乐,最近看过的电影,这些都是艺术。

没有人能够脱离艺术
而生活,我们每个人,不是在创造艺术的路上,就是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

所以,当我看
到《艺术:让人成为人》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突然生出一种生而为人的感动。

收到这本书时,第一感觉――它确实是本艺术,太厚实了。

二、人文学
那么,人文学是什么?跟艺术又有什么关系?百度百科指出:艺术泛指人文,“人”,即是自然,“文”即是文化。

自然文化,包罗万象。

零零碎碎地开始了阅读,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讲述了人文学和我们的关系,介绍了人文学的各个学科,并讲解了人文学的各个主题。

人文学刚开始只是从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而来,而现在,如果硬要规定人文学的定义,那只能说它包含人文学科和人文科学的全部范畴。

其实,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太广泛,导致很多东西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解说,让我看着一片茫然。

可是,再次细细品读的时候,我想说这也许正是
作者的用意所在,他们都强调综合性教育,他们认为人文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像一
个人先得有骨架、一幢房子得先搭出结构框架一样,我们有了人文学的整体概念之后,学
起各个分科的内容来才会更有体系。

三、艺术与生活
说到“荷马史诗”估计我们都能记得历史课上学到过,可是荷马史诗讲的是什么呢?荷马史诗讲的就是希腊神话故事。

众神之神――宇宙力量的化身: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狄忒等等众所周知的神话人物就是来自这里,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特洛伊木马计》。

这部史诗,它也成为历来艺术家们创作时喜欢采用的素材,比如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的各种雕像和绘画,就连电影,也喜欢拍摄这些题材,例如布拉特・皮特2004年主演
的电影《特洛伊》。

四、由点及面的知识矩阵
像宗教、道德、幸福、爱、生死观、自由,这些人类精神探索的永恒主题,能把各个学科
融会贯通起来。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主题才是永恒的,而文学、音乐、美术等等的分类
学科,只不过是表达这些主题的各种不同形式而已。

其实,不光是一个综合学科下的各个
分科有关联,就连看上去毫不相关的知识有时候也会关联起来成为一种了不起的创造。

像乔布斯一手创造的苹果手机,他设计字体的灵感,来自大学时候听过的书法课,而极简设计的灵感,又是来自于他的学禅所悟。

这些方方面面毫不相关的知识点,经过巧妙的链接,就形成了一部最受欢迎的手机设计。

所以说,经过综合性学习,我们知道,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所有的学习都有意义,总有一天,它们会由点及面,由面及体,会形成一个了不起的体系,在我们的脑海里,触类旁通、胸有成竹,建立自己的知识矩阵,让我们成为一个特别厉害的人。

李滢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