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辅导材料】2020版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2地球上的大气高频考点12锋面气旋的判读分析
2019-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精选精练 专题2 地球上的大气 高频考点12 锋面气旋的判读分析

2019-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精选精练专题2 地球上的大气高频考点12 锋面气旋的判读分析一、选择题下图示意xx年11月29日14时地面天气形势(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A.①地比②地的气压低B.①地比③地的风速小C.②地比④地的云量多D.③、④两地风向偏南2.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该天气系统正以每小时50 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
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4.4小时后,甲地天气状况的变化是( )A.气温升高,风速增大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D.气温降低,风速增大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6.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A.大风区B.阴雨区C.高温区D.锋后区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
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一低气压的两条槽线。
读图完成7~8题。
7.用上述谚语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最适用的一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受③、④之间槽线影响,③处将可能出现( )A.晴暖天气B.台风C.连绵阴雨D.寒潮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1 0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9~10题。
9.对图示区域天气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P地的风向为西南风B.N地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C.M地为阴雨天气D.M地为高压中心10.影响Q地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特征分别是( )A.暖锋晴朗B.冷锋阴雨C.气旋阴雨D.反气旋晴朗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此时(双选)( )A.甲、丙两地多阴雨天气B.乙地气温低于甲地C.丙、丁两地气流下降D.丁地风力大于乙地12.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双选)(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二、综合题13.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季风进退情况示意图。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1 -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 3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1)氧气: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5)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天气变化。
[特别提醒]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许多污染性气体,使大气成分变得复杂,并由此产生了大气污染现象,影响了大气环境的发展变化。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各层特征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A 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C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归纳总结]大气垂直分布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平流层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航空飞行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大气密度非常小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图示理解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1)对流层(2)平流层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020高考地理名师预测 知识点01地球上大气专题试题 精

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项选择题1.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台风也不例外。
盛夏,来袭的台风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益处是( )A. 降温B. 光照少C. 降水多D. 风力强2.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锋面可能属于暖锋B.甲地13日气压比11日高C.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1日的日出前后D.该锋面的降水主要位于锋前,降水的强度比较小,多连续性降水3.《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蕴含的某种科学道理对应下图中A C DB4.图2为“某地某曰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气温出现在14: 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C.1︰00 -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D.9︰00 - 11: 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20年1月5日14时和6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1~2题。
5.5日14时~6日8时,①地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6.5日14时~6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A.② B.③ C.④ D.⑤【答案】B【解析】看风向关键是要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020届“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第三次月考)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
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
下图中的数值为气压,单位为百帕。
据此完成15~16题。
7.P地气流状况主要表现为( )A.被迫抬升 B.主动爬升 C.辐合上升 D.下沉扩散8.上图中标注的①②③④四个点中,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 )A.①B.②C.③D.④【解析】:③处为低气槽,气流由高纬吹向低纬,出现冷锋,有大风、降温天气。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原卷版)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目录考点0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考点02 大气受热过程考点03 大气热力环流考点04 大气的运动和天气系统考点0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023·新疆)2020年5月27日,我国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海拔8830米处架设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科考架设的自动气象站位于大气中的()A.电离层B.高层大气C.平流层D.对流层2.此次科考对研究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是()A.使用清洁能源B.发展重化工业C.砍伐原始森林D.增加煤炭使用量(2023·湖南)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我国三名航天员从中国空间站(距地约400千米)安全返回。
图1为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实景图,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中,主要利用的能源是()A.核能B.太阳能C.风能D.生物能4.在轨运行的中国空间站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5.返回舱返回过程中,穿越的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是()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2022-2023·云南)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
表为“地球大气圈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
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体积分数/%氮(N2)78氧(02)21氩(Ar)0.93二氧化碳(CO2)0.03(变动)6.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A.占大气成分的78%B.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D.约占干洁空气体积的99%7.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B.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C.平流层是航空的理想空域D.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下降(2023·浙江7月)2023年6月,我国在深圳西南约200千米的原油钻采平台上,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回注至平台附近800多米深的海床下,实现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2020高考地理(二轮)鲁B配套PPT课件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

空气降
西风带由低纬度地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由高
温过程 风带 区吹向高纬度地区, 纬度地区吹向低纬度地
水汽容易凝结
区,水汽不易凝结
天气系 统
气旋、锋面气流上升
反气旋气流下沉
专题二
考点一 考点二
地球上的大气
考情概览知识建构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22-
降水的形 成条件
影响因 素
降水多的原因
降水少的原因
地形
山地迎风坡气流上 升
降水少的原因
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 原上地势高,水汽难以进 入 寒流上空水汽少 植被破坏严重,地表以沙 土为主
专题二
考点一 考点二
地球上的大气
考情概览知识建构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21-
降水的形 成条件
影响因 素
降水多的原因
降水少的原因
低气压带控制,气流 气压带 上升降温,水汽容易
凝结
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 升温,水汽不易凝结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二
考情概览知识建构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5-
考点一 考点二
2.热力环流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二
考情概览知识建构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6-
考点一 考点二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个力作用,当二力平 衡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平行。 (3)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 用,当三力平衡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斜交。
气流,降水少,光照强
厚,削弱作用强
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
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1)填写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B____,C_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图乙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是福建省经济发展快、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
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热岛现象的加剧,而沿海地区典型的海陆风对晋江市热岛强度干扰明显。
(1)说出晋江市热岛强度大小的昼夜差异。
(2)简述与非海陆风日相比,晋江市海陆风日白天热岛强度大小特征并分析原因。
(3)指出晋江市城市热岛现象对P地陆风风力大小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由于人为原因湖泊面积历史上经历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
下面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洞庭湖某日陆地和湖泊的气温日变化曲线(M和N)图。
(1)左图中字母A代表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
(2)左图中表示大气直接热源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全球气候变暖后__________(填字母)增强;雾霾天气A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D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洞庭湖地区白天主要盛行__________(填“湖风”或“陆风”),洞庭湖面积大幅减小,可能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单项选择)。
A.陆风加强 B.湖陆风均加强 C.湖风加强 D.湖陆风均减弱4、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①-④所代表的内容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____,表示地面辐射的是____。
2020届高三地理百所名校好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2 地球上的大气

(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第二届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
下图为“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段南京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反气旋发展成台风C.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D.持续的高温天气2.在此季节,南京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其目的是A.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D.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答案】1.D2.A【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大气受热过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6.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答案】5.B6.C【考点定位】热力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差异。
【名师点睛】等压面图的判读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
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在等压面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1、根据等压面的分布(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
(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等(如图A)。
(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
(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
(天津市六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右图为2015年12月26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与北京相比()A.东京白昼短,日出早 B.首尔寒潮来袭,降温快C.青岛气压低,风速小 D.上海暖锋过境,多云雨16. 此时节()A.松嫩平原——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2020年高考地理 点拨与精析 考点2 大气 大纲人教版 精

考点2 大气一、选择题(2020·全国文综卷·T9~11·12分)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1~3题。
图4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思路点拨】解答试题,需注意以下关键点:(1)在大气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大,空气越易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
(2)当大气垂直方向上温差较大时,可能会发生强对流现象,产生对流雨。
(3)北半球中纬度某区域是该地的纬度特点,图中的海拔高度及地表起伏状况是该地的地形特点。
【精讲精析】1选D,2选B,3选D。
第1题,比较三地的上下温差分布,可知丙地上下温差最小,大气最稳定。
甲地上下温差最大,对流最旺盛。
第2题,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乙区域有湖泊分布,水汽较多,温度较高,则空气密度较小,空气最易上升运动;当正午时,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空气会强烈对流下升,产生强对流天气。
此时三地的大气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NN第3题,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且海拔高度在200~500米,属于丘陵地区,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项符合题意。
(2020·上海地理·T15·2分)(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
4.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大气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做题关键是要对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锋面气旋的判读分析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2015年11月29日14时地面天气形势(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
A.①地比②地的气压低
B.①地比③地的风速小
C.②地比④地的云量多
D.③、④两地风向偏南
2.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该天气系统正以每小时50 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
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4小时后,甲地天气状况的变化是( )
A.气温升高,风速增大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
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D.气温降低,风速增大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6.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
A.大风区B.阴雨区
C.高温区D.锋后区
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
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一低气压的两条槽线。
读图完成7~8题。
7.用上述谚语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最适用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受③、④之间槽线影响,③处将可能出现( )
A.晴暖天气B.台风
C.连绵阴雨D.寒潮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1 0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9~10题。
9.对图示区域天气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地的风向为西南风
B.N地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C.M地为阴雨天气
D.M地为高压中心
10.影响Q地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特征分别是( )
A.暖锋晴朗B.冷锋阴雨
C.气旋阴雨D.反气旋晴朗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此时(双选)( )
A.甲、丙两地多阴雨天气
B.乙地气温低于甲地
C.丙、丁两地气流下降
D.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12.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双选)(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二、综合题
13.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季风进退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秋季节,能够给广东沿海地区带来降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从气象因素考虑广州亚运会选在11月举行,期间天气以晴好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一般年份,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相比,不易发生春旱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一般年份,当锋面雨带位于华北和东北地区时,控制长江流域的天气系统是下面图中的________。
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14.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
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图示信息,从天气系统名称、锋面雨带位置、锋面雨带范围等方面比较LX和LY所示锋面系统的差异。
并绘制出两者沿AB一线的锋面示意图来表现其差异性。
(3)如果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至B地东部,分析在此期间B地的天气状况发生
了哪些变化?
答案精析
1.C 2.C [第1题,读取图中等压线数值,①地气压为1 040~1 045百帕,②地气压为1 015~1 020百帕,A错。
图中①地等压线密集,③地等压线稀疏,故①地风力强于③地,B 错。
图示范围为北半球,图中锋面气旋伴生两个锋面,②与③之间为冷锋,另一条为暖锋。
②地位于图中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④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C正确。
根据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可判断③地吹西南风,④地吹东北风,D错。
第2题,图中③地位于冷锋锋前,即将迎来冷锋过境天气。
C正确。
]
3.D 4.C [第3题,根据风向判断,气流逆时针辐合,图示为北半球的气旋,可能与锋面结合形成锋面气旋。
图中四地,④处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气流相遇处,最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D对。
①、②、③处是单一气流,降水可能性小,A、B、C错。
第4题,图示天气系统是向东南移动的,根据图中比例尺,甲地将受北部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根据风力符号判断,风速减小,C对。
]
5.A 6.B [第5题,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故为气旋,且该天气系统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的气旋。
第6题,图中阴影部分的风向是从海洋吹来的,可能带来丰富的水汽,故可能形成降水。
该处风从海洋吹来,不能形成高温区;该地应该位于暖锋的锋前,故不是锋后区;该地区也不能形成大风区。
]
7.B 8.C [第7题,根据所学天气知识,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描述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图示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②处即将受到冷锋的影响,故B项正确。
第8题,③、④之间槽线应为暖锋,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而③处位于暖锋前,受暖锋影响,将出现连续性阴雨天气。
]
9.D 10.B [第9题,P地的风向为西北风,N地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M地为晴朗天气;M 地为高压中心。
第10题,Q地位于偏西方向伸出的低压槽中,为冷锋锋面,出现阴雨天气。
] 11.BD 12.BD [第11题,冷锋“箭头”指向为冷气团移动方向,即风向。
图中显示乙、丁主要吹东南风,丁处于峡谷中,风受狭管效应影响而加剧;乙地南部山脉对东南风有阻挡作用。
故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锋面气旋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而甲、丙位于暖气团一侧,乙、丁位于冷气团一侧,乙地气温低于甲地。
第12题,注意材料中告知,该处为锋面气旋,一般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则甲地气压高于丙地,且图中锋线位于低压槽位置,据此可判断甲地当前为偏西风。
]
13.(1)锋面气旋锋面雨带已退出我国大陆地区,台风发生频率较低。
(2)东北平原纬度高,蒸发弱;东北地区春季有积雪融水。
(3)C 炎热干燥受高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
14.(1)北半球。
四周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水平方向气流向右偏转)
(2)
(3)气压变化: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气温变化:从暖锋锋前移动到冷锋锋后,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降水变化: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风向变化: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风向从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解析第(1)题,根据风向偏转判断半球位置。
第(2)题,图示低压槽附近气流运动趋势显示,LX处低压槽形成冷锋,LY处低压槽形成暖锋。
第(3)题,B地由位于暖锋锋前变为位于冷锋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