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分析试题
焦化厂(煤化工)影响焦炭成焦率因素分析、计算与措施

焦化厂(煤化工)影响焦炭成焦率因素分析、计算与措施结焦率,“焦炭结焦率”的简称。
又称“焦炭成焦率”。
指炼焦炉生产的焦炭产量占装入煤量的百分比。
反映炼焦炉生产情况的技术经济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结焦率=干焦炭产量(吨)/入炉干煤炭总量(吨)×100%。
1、配合煤原料对焦炭产量的影响。
反映炼焦炉生产情况的技术经济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结焦率=干焦炭产量(吨)/入炉干煤炭总量(吨)×100%。
1.1配合煤挥发分对成焦率K的影响:成焦率K是指入炉干煤经高温干馏转变为焦炭 (干)的百分率。
成焦率的高低与配合煤的挥发分、炼焦工艺条件 (如焦饼中心温度、炉顶空间温度)、炉型及煤、焦计量准确性、水分分析准确性、取样代表性等因素有关。
通常成焦率K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但理论计算和实际值相对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为:其中:Vd, m—配合煤的干基挥发分, %;t—焦饼中心温度, ℃,推焦前15分钟测定。
从上式可以看出,既考虑了配煤挥发分又考虑了炼焦工艺条件等因素,成焦率K随着配合煤的挥发分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焦饼中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2配合煤水分、细度对入炉煤堆密度γ的影响:配合煤的堆密度是指焦炉炭化室中单位容积入炉煤的质量, 其受装煤方法、煤的水分和细度等因素的影响。
1)、装煤方式及装煤操作对入炉煤堆密度γ的影响。
重力装煤方式改变为螺旋装煤方式,装煤方式由原来的“重力下料”变为“撒料”,降低了入炉煤的堆密度γ,产焦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装煤操作中装煤顺序及高、低速转换也影响入炉煤堆密度。
2)、配合煤的水分对入炉煤堆密度γ及焦炭产量的影响。
配合煤的水分对堆密度γ也有影响,当配合煤水分低于6%~7%时,堆密度γ随着水分降低而增高,当水分大于7%时,堆密度γ随着水分增加而增高,从而单炉产焦量也有所增加。
但入炉煤的水分不是越高越好,过高不仅影响焦炉耗热量,甚至会因成熟不良造成焦饼难推。
3)、配合煤的细度对入炉煤堆密度γ的影响:配合煤的细度对焦炭产量有较大的影响,细度增大,使入炉煤堆密度γ降低,焦炉的生产能力下降。
煤焦的全分析(焦炭、洗煤、焦末、块煤)

方法名称:煤焦的全分析本方法适用于焦炭、洗煤、焦末、块煤等的全分析。
1.0 水份的测定1.1方法提要称取试样100.0克(试样块度在1mm以下),放入已知重量的称量盘内,平铺连盘放入烘箱内(烘箱予热至100—105℃)烘焙二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1.2计算W%=(m1-m2)/ m×100式中:W—煤焦水份百分含量;m—烘干前试样量;m1—烘干后试样量。
2.0挥发物的测定2.1方法提要将煤、焦试样在高温下隔绝空气急剧受热,使其中的有机物等挥发性物质逸去其失去之量即为挥发物量。
2.2分析步骤称取在烘箱内脱水试样(粉状)1.0000克,放入挥发物坩埚内,置于900℃之高温炉内,灼烧(焦灼烧3分钟,煤灼烧7分钟),取出冷却到室温,称量。
2.3计算V%=(m1-m2)/ m×100式中:V—煤焦挥发物百分含量;m—试样量;m1—灼烧后试样量。
3.0灰分的测定3.1方法提要将煤、焦试样在高温及空气中燃烧,使可燃物质全部烧尽,其残留物质即为灰份之含量。
3.2分析步骤称取已在烘箱内烘过之试样1.0000克,置于瓷方舟中,铺平放入815±10℃之马夫炉内进行灼烧2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
2.3计算A%=m1/ m×100式中:A—煤焦灰分百分含量;m—试样量;m1—灼烧后试样量。
4.0固定碳的计算TC%=100-(A+V)式中:A—煤焦灰分百分含量;V—煤焦挥发物百分含量;TC%—固定碳的百分含量。
5.0全硫的测定(燃烧碘量法)5.1方法提要试样在1300℃温度下通氧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被水吸收,生成亚硫酸,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碘标液滴定,将亚硫酸氧化成正硫酸。
其反应为:4MnS+7O2==2Mn2O3+4SO23MnS+5O2==Mn3O4+3SO24FeS+7O2==2Fe2O3+4SO2SO2+H2O==H2SO3H2SO3+I2+H2O==H2SO4+2HI5.2主要试剂1) 酸洗石棉;2) 淀粉溶液:1%;3) 淀粉吸收液:取1%的淀粉溶液20毫升,注入500毫升水中,摇匀;4) 碘标液:C(I2)= =0.0005mol/l5.3分析步骤取试样重0.0200克,试样用酸洗石棉覆盖,置于烧过的磁舟中,用长钩推入磁管最热处,在1300℃温度下予热1分钟,打开通氧截门,当吸收液开始变色时,滴加碘标液,至兰色不得消失和原色深浅一样时,保持0.5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5.4计算计算1 :S%=(T×V)/m×100式中:T—碘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V—消耗碘标液的毫升数m—试样量(克)计算2:S%=V2/V1×C式中:V2—测定试样耗碘液的体积V1—测定标样耗碘液的体积C —标样中硫的百分含量6.0发热量的计算(用古塔耳式)发热量(焦耳/克)=(82×固定碳+a×挥发份)×4.186a值由下式求得V后从附表中查得V=挥发物/(固定碳+挥发物)×100V a V a V a V a V a V A V a 150111271811225103329739824667.8 1—45145121241911026102339640804766.6 6142131222010927001349541774863.9 7139141202110828100359442754962.2 813615117221072999369143435060 913316115231053098378844705157.8 1013017113241043197388545685256.7。
煤焦化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煤焦化验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煤的工业分析中,水分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A. 重量法B. 容量法C. 化学法D. 物理法答案:A2. 焦炭的灰分含量是指:A. 焦炭中不可燃物质的质量百分比B. 焦炭中可燃物质的质量百分比C. 焦炭中固定碳的质量百分比D. 焦炭中挥发分的质量百分比答案:A3. 在煤的元素分析中,碳和氢元素的测定通常采用:A. 红外光谱法B. 元素分析仪C. 质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B4. 煤的发热量测定中,高位发热量是指:A. 煤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B. 煤在不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C. 煤在燃烧后产生的灰分中的热量D. 煤在燃烧后产生的水蒸气中的热量答案:A5. 焦炭的机械强度通常用以下哪个指标来表示:A. 抗拉强度B. 抗压强度C. 抗折强度D. 耐磨强度答案:C6. 煤的硫含量测定中,常用的方法有:A. 艾氏剂法B. 库仑滴定法C. 高频感应炉燃烧法D. 以上都是答案:D7. 煤的灰熔点测定中,通常采用的设备是:A. 马弗炉B. 高温炉C. 灰熔点测定仪D. 热重分析仪答案:C8.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中,通常采用的设备是:A. 哈德格罗夫磨B. 哈德格罗夫筛C. 哈德格罗夫破碎机D. 哈德格罗夫分析仪答案:A9. 焦炭的孔隙率测定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水银置换法B. 气体吸附法C. 液体置换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煤的挥发分测定中,通常采用的设备是:A. 马弗炉B. 高温炉C. 挥发分测定仪D. 热重分析仪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1. 煤的工业分析中,通常包括以下哪些项目:A. 水分B. 灰分C. 挥发分D. 固定碳答案:ABCD2. 焦炭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A. 灰分含量B. 硫含量C. 磷含量D. 碳含量答案:ABCD3. 煤的元素分析中,通常测定的元素包括: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ABCD4. 煤的发热量测定中,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 煤的水分含量B. 煤的灰分含量C. 煤的挥发分含量D. 煤的固定碳含量答案:ABCD5. 焦炭的机械强度测定中,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 抗拉强度B. 抗压强度C. 抗折强度D. 耐磨强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煤的水分测定中,干燥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焦炭分析报告

焦炭分析报告报告编号:JC-2021-001报告日期:2021年11月12日1. 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样品中的焦炭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各项性质,评估其适宜用途。
2. 样品信息样品名称:焦炭样品来源:本地供应商样品编号:JC-2021-0013. 检测方法本检测采用以下方法:(1)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2)计量炉4. 检测结果(1)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检测结果元素检测结果(质量百分比)碳(C) 96.8%硫(S) 0.8%氢(H) 1.0%氮(N) 0.1%灰份(灰) 1.3%(2)计量炉检测结果焦炭在计量炉中的重量损失为8.5%。
5. 结果分析(1)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检测结果显示,焦炭中含有高浓度的碳元素,适用于制作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的产品。
硫含量相对较低,符合工业标准。
氢、氮含量也较低,适宜于高品质产品制造。
灰份含量较低,可保证生产制造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通过计量炉检测结果,可知焦炭在高温环境下不易熔化,适用于用于炼钢的高温冶炼过程。
6.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次检测的焦炭样品含碳高、硫含量低、水分少、灰份少,适用于用于制造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的产品和炼钢过程。
7. 检测机构检测单位:XXX检测中心联系电话:************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执业许可证号:XXXXX此次检测数据仅限于报告所述的样品,并不代表对其他样品的检测结果。
未经本检测中心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提供此次检测报告。
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分析

2 0 1 3年 第 8期
王步花 : 影 响 焦炭质 量 的 因素分析
・ 5 5・
化度 的焦 煤 和肥 煤 灰 高 难 洗 。但 高 挥 发 的气 煤 储 量 大且 灰低 、 易洗 , 因此 , 适 量 多配 高挥 发低 灰煤 是 降低 配合 煤灰 分 的一 条有 效 途径 。 配合 煤 大 约 有 6 0 % ~7 0 %硫分 转入焦炭 , 配 合 煤 的全焦 率 为 7 0 % ~8 0 %, 所 以 焦 炭 硫 分 约 为 配 合 煤硫分 的 8 0 % ~9 0 % 。 对 于 同一 种 配 合 煤 , 提 高炼 焦 的最终 温度 可 降低焦 炭 的含 硫量 。 该 厂结 合 当 地 肥 煤 硫 分 高 的 特 点 , 配以 2 5 % 含 硫 低 的瘦煤 , 以降低 配 合煤 的硫 分 。
1 . 5 焦炭挥 发 分和 水 分 受炼 焦生产 操作 条件 控 制 焦 炭挥 发 分 是 焦 炭成 熟 的标 志 。焦 炭挥 发 分 与
1 . 4 焦炭 灰 分和硫 分取 决 于炼 焦配合 煤
配合煤 的灰 分全 部转 入焦 炭 , 配合煤 和焦 炭 的灰
分存 在 以下 关 系 , 即:
A焦 =A,  ̄/K
碎, 配煤工 序 。各种 煤 的卸 煤 场 地 必 须 清 洁 , 更 换 场 地 时 应 彻 底 清 扫 。受 煤 坑 更 换 煤 种 时 , 也 应 清 扫
干净 。
1 . 2 煤 的 贮存
式中:
煤、 4 焦 一 分别 为配合 煤和 焦炭 的灰 分 , %;
一
全焦 率 , %
该 厂备煤 系 统能力 是按 6 0万 t / 年产 焦炭 的焦 炉 生产 能力 而配 套设 计 的 , 精煤 场 储 量 约 为 焦 炉 1 2天
焦炭质量分析报告

焦炭质量分析报告1. 引言焦炭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和原料,在冶金、化工、发电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焦炭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对其质量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对焦炭的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
2. 样品描述本次焦炭质量分析采集了来自某焦化厂的10个样品,每个样品重复采集3次,共计30个数据点。
样品采集过程中注意避免外界污染和湿气的干扰,一切操作均按照标准规范进行。
3. 分析方法本次焦炭质量分析采用了一系列的标准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焦炭外观和形态的观察和测量- 焦炭的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水分的测定- 焦炭的物理性能(如热值、显气孔度和真密度等)的测量- 焦炭的化学成分(如硫含量、灰分中的元素含量等)的分析- 焦炭的微量元素(如钒、镍、铁等)的检测- 对焦炭中的特定物质(如硫、氯、磷等)进行定量分析4. 分析结果根据所获得的数据,本报告汇总了焦炭质量的主要分析结果,具体如下:- 焦炭外观和形态:样品呈现出均匀的颗粒状,表面光滑且无明显损伤。
- 焦炭挥发分:平均挥发分为8.5%,范围在8.2%至9.0%之间。
- 焦炭固定碳:平均固定碳为88.3%,范围在87.5%至89.2%之间。
- 焦炭灰分:平均灰分为1.8%,范围在1.5%至2.2%之间。
- 焦炭水分:平均水分为0.6%,范围在0.4%至0.8%之间。
- 焦炭热值:平均热值为6800千卡/kg,范围在6600千卡/kg至7000千卡/kg之间。
- 焦炭显气孔度:平均显气孔度为25.5%,范围在24.0%至27.0%之间。
- 焦炭真密度:平均真密度为1.45 g/cm³,范围在1.42 g/cm³至1.48 g/cm³之间。
5. 分析讨论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本次焦炭样品的总体质量表现良好。
其中,固定碳和热值较高,说明燃烧能力强;挥发分适中,有利于燃烧过程的控制;灰分和水分较低,对炉内污染较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必备题典【考点精讲精练】第十六讲燃料的利用与开发(原卷版+解析)

第十六讲燃料的利用与开发考点直击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量的变化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煤燃烧等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等意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利用燃料燃烧做饭、取暖等2.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面形成的。
化石燃料主要是由碳氢氧元素构成的,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形成古代植物埋在地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古代植物遗骸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面形成元素组成主要含C,含少量H、N、S、O等主要含C、 H,含少量S、 N、O混合物主要含C. H,主要成分CH4类别混合物(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混合物(多种有机物)混合物形态黑色固体,有光泽,人称“黑色金子”,无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可燃性粘稠液体,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无固定的熔点、沸点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性质煤干馏→化学变化焦炭、煤焦油、煤气等(隔绝空气加强热)石油分馏→物理变化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等易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CH4+O2点燃===CO2+H2O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a.燃烧时要有充足的空气(或氧气):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或煤炉的进风口大小b.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或做成空心(如空心炭)等。
(2)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影响:a.煤燃烧产生SO2、NO2等空气污染物―→形成酸雨(pH<5.6的雨水)b.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c.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防治措施:a.使用脱硫煤或将煤转化为水煤气b.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改善能源结构,尽量使用清洁能源(3)能源的利用和开发①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水合物优点:热值高,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未来新能源②乙醇:俗称酒精,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3O 2 2CO 2+3H 2O ,优点:可再生;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③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H 2O 优点: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未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和运输困难④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好题精讲【例题1】科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根据该循环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循环是一种环保绿色,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体系 B .该循环体系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在此循环中只有化合反应发生,因此是环保的 D .在此循环中氢气与氧气是中间产物【例题2】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 的能源。
焦炭行业分析报告

焦炭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焦炭,是指以煤炭或焦炭等燃料为原料制造的一种固体燃料,主要应用在钢铁、铸造、化工等产业中。
二、分类特点按照原料来源分类,焦炭可以分为煤炭焦和煤制焦两种。
煤炭焦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造的焦炭,是焦炭的传统来源;而煤制焦是指以煤制气为原料制造的焦炭,具有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的特点。
焦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高热值、低灰、低硫、低氮、高密度和耐高温等,适用于高温反应过程,并且不会对炉子内的原料造成污染。
三、产业链焦炭产业链包括原料供应、焦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
其中,原料供应环节涉及到煤炭开采、煤炭清洗等;焦化加工环节是生产焦炭的重要环节,包括煤炭破碎、炼焦等;运输环节包括原材料运输和焦炭运输两部分,主要以铁路、公路、水运等方式进行;销售环节则是焦炭的销售和运输。
四、发展历程中国的焦化行业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焦化生产国。
从2000年至今,中国焦化行业的产能和产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剩产能、环保压力大等问题。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1、《焦化工业节能技术指导目录》该文件主要针对焦化工业中的节能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指导焦化企业实施炼焦厂余热利用、高效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促进中国焦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焦炭企业环保排污标准》该标准是针对焦炭企业排污达标的标准,对焦炭企业的氮氧化物、氢氟酸、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排放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保护了环境和公众健康。
六、经济环境中国的焦化行业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经济效益仍然较为突出,但是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等因素对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同时,还存在着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
七、社会环境焦化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具有很大的耗能、污染等问题,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减少焦化的污染和能耗已成为焦化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八、技术环境现代化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成为优化焦化行业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炭分析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焦炭做热强度时,在置于反应器后,温度为400℃时开始通氮气,为 1100±5℃时开始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 2小时,它的热性能通常用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表示。
2、安全检查是保持安全环境,改正不安全操作,保持操作便利,防止事故的一种重要手段。
3、冶金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GB/T1997-2008的规定进行。
3、修约间隔系修约值最小数值单位,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应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即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一位小数。
4、焦炭试样混匀、缩分、筛分应在水泥地面上铺以厚度大于6mm的钢板上进行。
5、当焦炭粒度较小,试样量不足2个转鼓试样量和3个落下试验时,应相应增加采样份样份数或份样质量。
6、磨样机在没有停止运转的情况下,严禁打开防护罩。
7、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按进舍规则连续修约。
8、误差根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
6.做焦炭挥发分试验时,安放在坩埚架上的坩埚底部距高温炉底间
的距离是30-40mm。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焦炭全水分测定时,干燥箱温度应设为,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时,干燥箱温度应设为。
(B)
A、170~180℃、170~180℃
B、170~180℃、105~110℃
C、105~110℃、170~180℃
D、105~110℃、105~110℃
2、天平内较适宜放置的干燥剂是( A )。
A、变色硅胶
B、氯化钙
C、浓硫酸
D、以上三种都不是
3、河南煤化集团的发展理念是( D)
A、人企合一,顺势而行
B、创新为先,三化为本
C、勇担重任,成就理想
D、立志高远,笃行求实不理想
4、挥发分的的测定方法是,称取1g分析试样于带盖的瓷坩埚中,在℃下,隔绝空气加热 min。
(D)
A.815±10、7 B.850±10、30
C.900±10、30 D.900±10、7
5、样品保留量要根据全分析用量而定,不少于 B 全分析量,一般固体成品或原料保留______g。
A.一次,500;B.两次,500;C.三次,500;D.两次,250。
6、固体试样制样的基本操作是 C 。
A.破碎,混匀,筛分,缩分;B.破碎,混匀,缩分,筛分;C.破碎,筛分,混匀,缩分;D.破碎,缩分,筛分,混匀。
7、转鼓每季度标定一次转数。
如100转超过s,应及时调整。
(D)
A、5min±10;
B、4min±20;
C、4min;
D、4min±10
8、在测定焦炭机械强度时,出鼓的焦炭进行筛分时,每次入筛量不超过 kg.(B)
A、30;
B、15 ;
C、40 ;
D、20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焦炭灰分的重复性为0.20%,再现性为0.50%。
(×)
2、设备内部取样时,取样深度应该大于2米。
(√)
3、烘箱和高温炉內都绝对禁止烘、烧易燃、易爆及有腐蚀性的物品和非实验用品,更不允许加热食品。
(√)
4、在做样品的破碎时,应佩戴手套。
(×)
5、炼焦用煤必须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才能炼出优质冶金焦。
(×)
6、接受任务不讲价钱,开展工作不怕困难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
7、挥发分的的测定方法是,称取1g分析试样于带盖的瓷坩埚中,在850℃下,隔绝空气加热7min。
(×)
8、在锥堆4分法缩分煤样过程中,应将锥边的大颗粒煤样用试样锤破碎不利于煤样的均匀混合。
(×)
9、采、制、化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放能上岗操作。
(√)
10、使用分析天平应遵守有关规定,对分析天平应进行定期校验。
(√)
11、对初次使用的瓷坩埚或器皿,须予以编号并烧至恒重。
(√)
12、在锥堆4分法缩分煤样过程中,应将锥边的大颗粒煤样用试样锤破碎利于煤样的均匀混合。
(√)
四、简答题(共30分)
1、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5分)
答: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或操作不熟练、对现场缺乏检查或指挥不当、设计本身存在缺陷、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安全装置失灵或不完善、其它,如劳动组织不合理,环境不符合要求等。
2、对焦炭工业分析中灰分,挥发分两个项目做简单概述。
(15分)答:1)灰分测定:灰分是指称取一定质量焦炭试样于(850±10)℃温度下灰化至衡重,其残留物的质量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3)挥发分测定:挥发分是指称取一定质量的焦炭试样,置于带盖的坩埚中,在(900±10)℃温度下隔绝空气快速加热后的失重占试样质量的百分数减去该试样的水分含量后得到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