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史填空100题【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 袁行霈】

合集下载

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习题集

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习题集

文学史练习题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考点归纳【名词概念】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主要问题】文学的“自觉时代”、曹植诗歌创作、阮籍诗歌特色及代表作品、太康诗风的特色、陶渊明诗歌特色及意义、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宫体诗的特点及意义、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小说发展状况及其对后世的意义、文论的兴盛【作家作品】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厦门行》;曹丕《燕歌行》、《与吴质书》;曹植《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洛神赋》;蔡琰《悲愤诗》;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幽愤诗》;阮籍《大人先生传》、《咏怀诗》;左思《咏史》;陆机《赴洛道中作诗》、《文赋》;陶渊明《归园田居》、《移居》、《饮酒》、《读山海经》、《桃花源记》、《咏荆轲》、《归去来兮辞》;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鲍照《拟行路难》;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玉阶怨》、《王孙游》;庾信《拟咏怀》、《寄王琳》、《重别周尚书》、《哀江南赋》;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敕勒歌》、《木兰诗》;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郦道元《水经注》;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昭明文选》核心考案1、魏晋南北朝时代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原因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的特征。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上。

2、乱世文学的三个主题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

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得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得著作就是? 《山海经》。

2、神话得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得四大神话就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得民族精神就是什么?2、神话得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您所阅读得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得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与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得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就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得,一般都认为它们就是根据音乐得不同来分类得。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得“雅”分与,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诗经》中得“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与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得有四家,它们得最早传授者分别就是与。

现在流传下来得就是,这就就是我们现在读到得《诗经》。

8、《诗经》得旧注本,最重要得就是《毛诗正义》与《诗集传》。

《毛诗正义》就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就是南宋注得。

9、《诗经》得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就是与。

10、《诗经》得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论述。

11、《诗经》得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它们与、、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得表现手法,其原文就是“”,“”,“”。

12、《诗经》中得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得事件得时间先后,依次为、、、与5篇。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一.古文运动。

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

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

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

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

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

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

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第一编先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完整版)袁行霈主编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

(完整版)袁行霈主编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

汉魏六朝文学试题部分:一、填空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_____________ 》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_____________ ),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

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 _______________ )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

4.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_______________ )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

5.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 _____________ )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

6.西汉时期,解读(《》)是一种专门学问,例如武帝时的朱买臣、淮南王刘安都擅长此学,宣帝亦修武帝故事,深推重之。

7.汉宣帝时,宫中曾经用诵读奇文及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的方法,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但太子得以康复,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了诵读()的风气。

8.诵读()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9.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等。

10.自武帝起,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的是创作辞赋,由此形成了向天子()的制度。

11.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

12.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13.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事(14.东汉后期,长期把持政权身居显位的(名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

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出自(《》))还有诗赋传世。

)创作的群体。

),大量招纳宾客,东汉许多16.“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沭猴而冠”出自》。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三卷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一.古文运动。

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

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

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

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

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

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

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 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 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最全最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 5篇。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 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元代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他们把国民分为【】【】
【】【】四个等级
3.在元代,记载了很多当时的杂剧艺人的著作是夏庭芝的【】
4.描写到元代剧场情形的三区作品是杜仁杰的【】
5.元代的戏剧,有【】和【】两种类型,两个剧本都包括【】、【】、【】。

6.元杂剧包括【】和【】两种
7.元杂剧包括【】和【】两种体裁,因为两者都是【】的,故统
称为曲
8.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是【】和【】两种
9.杂剧角色可分【】、【】、【】三类,末分为【】和【】。

旦分为【】、
【】和【】。

全剧主唱的人只能是或【】,由此可将剧本分为【】或【】。

南戏剧本由若干【】组成,角色分为【】五类。

10.杂剧的曲调主要来源与【】、【】和【】。

南戏的曲调主要
来源于【】和【】。

11.宋代说话呈现出【】和【】的特点,说话有【】【】【】【】
四大家。

12.【】是如今仅见的元刻小说话本。

13.宋元小说话本文本大体由【】【】【】几个部分组成
14.《碾玉观音》题材上是【】
15.宋元小说话本表现出【】【】【】等特点
16.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讲史只是一种概称,【】才是讲史的全貌
17.现存的宋元讲史话本仅有【】和【】两部作品
18.今存的宋元说经话本只有【】的【】
19.北方的诸宫调多以【】和【】伴奏,故北诸宫调也称【】
20.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作者是【】,它的本事源
于唐【】的【】
21.关汉卿,号【】,【】人,至元、大德年间,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一生创
作杂剧【】,今存【】
22.关汉卿历史题材的杂剧有【】和【】
23.窦娥在临死前发的三桩奇愿是【】【】【】
24.《窦娥冤》的全名是【】,与汉代流传的【】故事颇为相似
25.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是名副其实的【】
26.王国维称赞【】的戏剧语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27.被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杂剧作品是【】的
【】
28.关汉卿作品及主人公
《救风尘》【】【】《金线池》【】【】
《玉镜台》【】【】《谢天香》【】【】
《哭存孝》【】【】
29.在元代剧坛中【】写出了具有惊世骇俗思想的【】表现出【】
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30.【】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31.王实甫,名【】,《录鬼簿》把他列为【】,共创作杂剧【】,
完整保留下来的有【】【】【】
32.王实甫的《西厢记》共有【本】【折】,在西厢记中由【】【】
【】主唱,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惯例。

33.最能表现《西厢记》惊世骇俗思想的一句唱词是【】
34.西厢记的两组矛盾冲突是【】和
【】
35.被徐复祚赞叹为“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的是【】,它也被视
为戏曲语言艺术的最高峰
36.【】【】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是《西厢记》语
言的一大特色。

37.元剧四大家是指【】【】【】【】
38.白朴现存散曲【】,杂剧现仅存【】和【】
39.白朴的《梧桐雨》源自白居易的【】中的【】这句诗。

40.白朴的【】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
41.白朴的《墙头马上》,故事素材源自白居易的【】一诗
42.白朴杂剧及其主人公
《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和【】43.自称“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的是【】,有【】之称,散文作
品编辑在【】中
44.马致远的代表作是【】,剧本以【】为题材,是【】本,
主角是【】
45.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有【】和【】,主人公分别是
【】和【】,由于这类作品,所以马致远有【】之称,这样说,他跟当时生性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46.北方戏剧圈作家群相对集中的几个地方是【】【】【】【】。

其中大都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
关汉卿
马致远
王实甫
纪君祥
杨显之
石子章
王仲文
47. 河北作家群以【】为主,主要有
白朴
李文蔚
尚仲贤
戴善甫
郑廷玉
48. 山东作家群以【】人数居多著名作家
康进之
高文秀
李好古
武汉臣
49. 山西作家群居于【】,代表作家有
石君宝
李潜夫
吴昌龄
50. 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还有【】【】【】【】
等江南名城也是杂剧荟萃之地
51. 在南方戏剧圈的杂剧作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他的代表作是【】,
本事出于唐【】的传奇小说【】
52. 【】是仿照《西厢记》而做的爱情剧
53. 郑光祖的【】,据东汉王粲的【】虚构而成。

54. 【】是南方戏剧圈中重要的杂剧作家和散曲作家,他作剧【】,今存3
种为【】【】【】
55. 【】是南方戏剧圈中一个较有特色的杂剧作家。

所作杂剧6种,今存【】、
【】两种
56. 王国维称【】“瘦硬通神,独树一帜”
57. 金仁杰的作品今存【】一种,为【】题材
58. 【】是元代杂剧作家中,官位最高的一位,所作杂剧存【】
【】【】三种
59. 【】是元代后期关汉卿本色一派的代表,今存作品【】【】
【】三种,其中【】是最有特色,写实性较强的一部作品
60. 萧德祥的【】
王晔的【】
范康的【】
朱凯的【】
61. 在元代,南方戏剧圈流行以【】为唱腔的戏文,戏文,最早出现于【】,
所以又被称为【】【】
62. 器乐伴奏,北杂剧以【】为主,南戏以【】为主,以【】【】
为节。

63. 温州九山书会才人创作的南戏是【】,也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

64.《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的是【】【】【】
65.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所作的【】
66.《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
67. 【】被称为“词曲之祖”
68. 四大南戏指的是【】【】【】【】
69.南戏剧本除了四大南戏之外,无名氏的【】【】【】【】
【】等作品,影响都很深远,其中【】成就最高
70.散曲包含【】和【】,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
71.元前期散曲作家主要可分为三类【】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第三类是【】,代表人物【】
72. 马致远是元代创作最丰的散曲作家之一,今存小令【】,套数【】
73.元后期的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两位作家是【】和【】
74.张可就的散曲集【】【】
75.曲中李杜指的是【】和【】
76.张养浩的散曲集【】
77.睢景臣的代表作是【】
78.贯云石和【】的作品合计合称为【】
79.元初的诗文作家受【】和【】的影响,中期,以【】为主导倾向,
后期多学中晚唐【】之体。

80.元初有几位开国功臣,也是重要的诗人,其中以【】族的【】最为突出
81.在元代前期的理学家中,【】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作品开创了元代理学家
诗文创作的先河。

82.元诗四大家是【】【】【】【】,最优秀的是【】,
代表作品【】
83.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他的【】是这一时期诗风的显著标志
84.元末出现的少数民族诗人有【】【】【】【】,其中成就最
高的是【】族诗人【】
85.钟嗣成的【】是第一部记在元曲作家和剧目的重要著作
86.元代杂剧流行的宫调是【】
87.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是【】【】【】【】
88.被称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名作是【】
89.元好问把自己和白朴的关系比喻成唐代【】和【】的关系。

90.元代神话剧的双璧是【】的【】和【】的【】
91. 【】和【】的是个代表了元诗的特色。

92.由民间“说话”衍生出来的【】和【】,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通俗
演绎小说的滥觞
93.元代后期的戏剧理论著作有【】的【】
戏剧史著作是【】的【】
94.宋元小说的题材内容可分为【】【】【】四类
95.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的文学观念和【】的写作目

96.法国思想家【】根据【】作有剧本《中国孤儿》
97.水浒戏的双璧是指【】的【】和【】的
【】
98.关汉卿的杂剧大致可分为【】【】三类
99.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认为【】的杂剧“当为元人第一”
100.明代曲论家把【】称为传奇中的“神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