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知识点
洛阳市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十章极地地区知识汇总大全

一、北极地区1.北极地区的位置:北纬66度30分以北。
2.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气温极低,年平均气温约为零下20摄氏度。
-冷极部位于亚洲,温和部位于北美。
-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气温约为零上10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约为零下40摄氏度。
-极昼与极夜现象明显,夏季连续几个月白天不黑夜,冬季连续几个月黑夜不白天。
3.北极地区的地理景观:-冰面:冰盖、冰原、冰山等。
-冰山:由海洋的冰川冰漂浮在水面上形成的,高大且底部厚重。
-冰川:主要有陆地的冰川和浮冰。
-海洋:北极洋、白令海、贝尔琴海等。
-岛屿:斯瓦尔巴群岛、法罗群岛等。
4.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动物:北极熊、海豹、鲸鱼等。
-植物:苔藓植物、地衣等。
二、南极地区1.南极地区的位置:南纬60度以南。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气温极低,南极洲内陆气温最低可达零下80摄氏度。
-年平均气温约为零下57摄氏度。
-冰盖几乎无融化,没有产生河流。
-极夜与极昼现象明显,冬季连续几个月黑夜不白天,夏季连续几个月白天不黑夜。
3.南极地区的地理景观:-冰盖:南极洲的冰盖面积约1200万平方公里,储存了世界上90%的冰。
-冰山:由冰川冲击形成的。
-冰山湖:在冰盖下方形成的水域。
-大陆边缘:多山地、岛屿和海峡等。
4.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动物:企鹅、海豹、鲸鱼等。
-植物:苔藓植物、地衣等。
三、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1.科学考察:人类前往极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地质、气象、生物等,深入了解地球的起源和演变。
2.旅游观光:极地地区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许多人前往旅游观光。
3.资源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渔业资源的利用。
总结:极地地区是地球上独特的地理区域,气候寒冷,地理景观奇特,生物资源稀缺。
了解极地地区的知识可以增强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地理极地地区知识点总结

地理极地地区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南极位于南纬90度的地方,被冰川覆盖着,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大陆。
北极则位于北纬90度,是一片海域,被冰层覆盖。
两极地区都是地球上最寒冷、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2. 地貌南极地区主要由大陆冰盖和浮冰构成,其中冰盖厚度约为2200米。
北极地区则是由海洋和浮冰组成,浮冰数量和范围随季节和气候变化而变动。
3. 地质极地地区的地质情况与其他地区不同。
南极地区主要由南极洲大陆组成,地质年代古老,岩石多样。
北极则是一片覆盖冰层的海域,地质活动有限。
二、气候特征1. 温度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零下50摄氏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60摄氏度;北极地区的气温则较为温和,夏季气温约为零下2至零上10摄氏度,冬季气温约为零下30至零下20摄氏度。
2. 降水南极地区降水非常稀少,主要以雪为主;北极地区由于是海洋环境,降水量相对较多,主要为雪或冰雹。
3. 风速极地地区的风速非常大,南极地区风速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北极地区风速也很快,尤其是冬季季风。
三、生物多样性1. 植被极地地区的植被非常稀少,主要以苔藓、地衣和低矮植物为主。
南极地区植被更为稀疏,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植被。
2. 动物极地地区的动物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适应极寒环境的动物种类丰富。
南极地区有企鹅、海豹、北极熊等动物,而北极地区有北极狐、北极熊、海豹等动物。
3. 海洋生物北极地区的海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生物栖息地之一,海豹、北极熊、数百种鸟类和鱼类生活在这片海域。
四、人类活动1. 科学研究极地地区是地球上少数可以开展科学研究的场所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
2. 旅游观光近年来,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发展,极地地区的旅游观光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许多人前往南极、北极地区,探索这些神秘的地方。
3. 自然灾害极地地区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没有永久性的人类居住点,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升温速度是极地地区的其他地方的好几倍,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0-
(3)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纬线都是同心圆,圆圈越小,则纬 度越高;经线是以极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直线,顺着地球自转 方向,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数减小的为西经。
第十章 极地地区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1-
知识点1 独特的自然环境 1.下列关于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南极洲的面积比南极地区大 B.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南极地区 C.南极地区仅仅局限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D.距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属于南极地区
代表性动物
___企__鹅____
__北__极__熊___
自然景观
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着冰山
大部分地区终年 冰封
第十章 极地地区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3-
知识点2 科学考察的宝地 3.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 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 固体淡水 资源,海域 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北极地区: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 石油 、天然气、煤、 铁等资源。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5-
知识点3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5.为了守住“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D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 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第十章 极地地区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6-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7-
名师点拨 极地科考站的建站时间
(1)每年的6~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较高, 且有极昼现象,是北极科考站建设的最佳时期。 (2)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是 南极科考站建设的最佳时期。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一、极地地区的概述1. 极地地区的定义•极地地区是指地球两极附近的地理区域,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
•极地地区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气候条件恶劣,几乎没有植被覆盖。
2.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北极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
•南极地区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南纬66°34′以南的地区。
3. 极地地区的地形特点•极地地区主要由冰川、冰盖和冰山组成,地势较为平坦。
•北极地区有海冰和冰岛,南极地区则是由冰盖覆盖。
二、极地地区的气候1. 极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极地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气候类型为极地气候。
•极地气候的特点是寒冷、干燥,年均气温低于0℃,降水量较少。
2. 极地地区的气温•极地地区的气温极低,冬季气温可达-50℃以下,夏季气温也很低,一般在0℃以下。
3. 极地地区的降水•极地地区的降水量很少,大部分是以雪的形式降落。
•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导致极地地区的降水量很低。
4. 极地地区的风向•极地地区的风向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极地区的风向主要为东北风,南极地区的风向主要为西风。
三、极地地区的动植物1. 极地地区的动物•极地地区的动物适应了恶劣的气候条件,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惯。
•北极地区的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海豹等;南极地区的动物有企鹅、海豹、海象等。
2. 极地地区的植物•极地地区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只有一些苔藓、地衣等耐寒植物能够生长。
•这些植物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存活,并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四、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1. 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极地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由于气候恶劣和交通不便等因素,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相对困难。
2.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由于极地地区的环境脆弱,对人类活动敏感,需要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
•国际社会普遍呼吁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3. 极地地区的环境变化•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变化。
地理极地知识点总结

地理极地知识点总结一、北极和南极的位置和特点1、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地区,由北极洋、格陵兰、加拿大、阿拉斯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俄罗斯北部的一部分组成。
2、南极则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地区,由南极洲和周围的南极洋组成。
二、气候1、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气温极低、降水稀少、风大等。
北极地区的气温通常在摄氏零下50度至零下30度之间,而南极地区的气温可达零下80度。
2、极地地区的冰川、冰盖和冰架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形成了独特的冰雪景观。
三、动植物1、由于气候极端,极地地区的植被少而分散,大多为苔藓、地衣和低矮的草本植物。
2、极地地区的动物生存条件极其苛刻,只有少数适应了极地环境的动物能在此生存,如北极熊、企鹅、海豹等。
四、冰层1、极地地区的冰层是全球气候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冰层反射太阳光线,起到了控制地球气温的重要作用。
2、北极地区的冰盖和南极地区的冰架不仅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气候,还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自然资源1、极地地区被认为是未来重要的矿产开发和能源资源的宝库,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等。
2、然而,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生态压力,需要特别谨慎对待。
六、环境保护1、极地地区的独特生态环境受到全球关注,保护极地生态环境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重要议题。
2、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涉及到当地国家的责任,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支持。
七、极地科研1、极地科研对认识地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各国在极地科研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合作项目,共同努力推动对极地地区的深入研究。
八、极地旅游1、极地旅游近年来逐渐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和南极地区参观冰川、观赏野生动物等。
2、极地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以上是关于地理极地的知识点总结,极地地区的独特环境、生态、资源和科研价值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加强对极地地区的保护和研究,为人类认识和保护地球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2023年中考复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极地地区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海域;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南极洲周围的大洋(顺时针排列):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地球自转方向:北极地区(逆时针方向)、南极地区(逆时针方向)温馨提示:极地地区的方向判读(1)东西方向判读:依据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东(2)南北方向判读:北(南)极点为地球最北(南)端,距离北(南)极点越近,越靠北(南)。
4.企鹅是南极特有的动物;北极的代表动物:北极熊。
5.南极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北极气温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稍多,风速比南极小。
6.南极比北极寒冷的原因有哪些?答案:①北极周围是海洋,南及周围是陆地;②南极海拔高于北极;③南极被冰雪覆盖,冰雪反射太阳光。
(1)南极:固体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如磷虾、鲸、海豹等。
(2)北极: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如海豹、海狮、海象、北极狐等。
8.居民:(1)南极:南极大陆气候恶劣,无常住居民。
2)北极:北极有土著居民,是属于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和拉普人,以狩猪和捕鱼为生。
二、科学考察1.南极考察:选在11~次年3 月,原因:此时是南极洲的暖季、极昼期。
我国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有长城站(无极昼极夜)、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在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2.北极考察:6-8 月份,在北极建立了黄河站。
3.方向判读: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
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而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
中山站位于东半球(印度洋沿岸),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1.存在问题过度捕杀鲸、海豹、海狮、海象等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开采加工石油、天然气等导致环境污染。
2.生态保护(1)各国加强合作,保护极地环境,例如在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该条约;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一、南极洲的基本情况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位于南纬60°至90°之间。
它被智利、阿根廷、英国、挪威等国家主张为自己的领土,但根据《南极条约》,南极洲被国际社会共同管理和保护。
1. 地理环境•南极洲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五大洲。
•南极洲的海域被称为南冰洋,是全球最大的海域之一。
•南极洲地势高低起伏,以冰盖覆盖着大部分土地。
2. 气候特点•南极洲气候寒冷,全年气温低于零摄氏度。
•冬季(4月至9月)气温更低,常常达到零下70摄氏度左右。
•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气温较高,但仍然低于零摄氏度。
3. 生物多样性•南极洲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低的地区之一。
•南极洲的动植物适应了严寒的环境,如企鹅、海豹、鸥类等。
•南极洲的海洋生态系统也独特而丰富,有大量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二、北极地区的基本情况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地区,包括北冰洋及其周边陆地。
由于涉及到中国可能被视为敏感的话题,我们将重点介绍北极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环境保护问题。
1. 地理环境•北极是一个由海域和岛屿组成的地区,主要涉及到北冰洋和周边国家(如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等)拥有的领土。
•北极地区覆盖着大量冰川和浮冰,其中最大的是格陵兰岛上的冰盖。
2. 气候特点•北极气候寒冷,全年气温低于零摄氏度。
•夏季(6月至9月)气温升高,但仍然低于零摄氏度。
•冬季(10月至次年3月)气温更低,常常达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
3. 环境保护问题•北极地区的冰川和浮冰正在快速融化,这是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影响。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和岛国造成威胁。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石油开采和渔业。
三、南极与北极的比较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两个极端的地区,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异。
1. 地理位置•南极位于南纬60°至90°之间,北极位于北纬66°34′至90°之间。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原创实用版)目录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定义和特点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3.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资源和生物4.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保护正文一、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定义和特点极地地区是指地球上纬度极高的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南极,是一个被冰川覆盖的大陆,主要由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组成。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北极,是一个由冰川和海洋组成的地区,主要由北极洲和周围的海洋组成。
这两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二、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候都非常寒冷,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系统的不同,两者的自然环境也有所不同。
南极地区的气候比北极地区更为寒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寒冷、大风和少雨。
而北极地区的气候相对较暖,降水量也较大。
三、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资源和生物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资源丰富的地区。
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极磷虾。
北极地区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等。
此外,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企鹅、海豹、北极熊等极地动物。
四、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未被大规模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之一,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涉及到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地质学、海洋学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地区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保护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全球性的公共资源,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保护和利用。
目前,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有一系列的国际条约和协议来管理和保护这些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极地地区
P104 活动3---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比较表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素有“世界寒极”、“冰雪高原”之称。
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2、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
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3、资源: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海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4、科学考察的宝地: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 长城站。
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
昆仑站(2009在
南极最高点建立了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 年12 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 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为什么我国南极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因为每年11月至次年3 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些;其次这时正值极昼期,白天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建站。
)
南极洲拥有的世界之最: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360 °)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③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