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共46张PPT)

• 材料解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
年、221年、222年。
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兴 趣,并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轻松闯三关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 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3.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
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三国时期 理由: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 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一、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胜 分析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共23张PPT)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 业。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蜀 锦 销 往 三 国
三 国 的 治 理 与 开 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
三国鼎立
名称 时间 魏 蜀 吴 建立者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经济发展情况 重视兴修水利 蜀锦销往三国 发展造船业 220年 曹丕 221年 刘备 222年 孙权
图示小结
军 阀 割 据
袁绍 官渡之战 曹操
统一北方 (曹操)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三 国 鼎 立



随堂训练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 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随堂训练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搜索:三顾茅庐的故事板块二:
阅读和思考
赤壁之战
1、指出赤壁之战的时间、交 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历史 作用? 2、分析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 么?从战争胜负中我们应该吸取 哪些教训?
刘 刘
曹操 二十万



五万
曹军
赤壁 之战
孙、刘 孙 联军
赤 壁 之 战
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 力,统一全国。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 、 官渡之战
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 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 产遭到严重破坏。
官 渡 之 战
(1)时间:公元200年 (2)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 (3)特点:以少胜多 (4)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5)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坚韧不拔的刘备 风流潇洒的周瑜 ……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三国形势图
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 是倒退?为什么?

吴 蜀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 是倒退?为什么?
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 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吴 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
发展。 230年孙权派 卫温到 夷洲,加强 了内地和 台湾的联系。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大陆与台湾 联系的最早记录。同 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 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名人眼里的曹操
“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史学家)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222年,孙权 称王,国号吴,
定都建业。
政权名称
魏 蜀 吴
1、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220年 曹(丕pī)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魏 修建水利 工程,北方生产明显恢
复和发展起来
蜀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 民族关系
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
你眼里的曹操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 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公 正地评价,要看他一生的 主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 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老师眼里的曹操
曹操能谋善断,“挟天子以令诸 侯”,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 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他 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诗作开创文学上 的新风气。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新人教版) (共38张PPT)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新人教版) (共38张PPT)

曹操
讨论:
曹操为什么能迅速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 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 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 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 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 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曹操
讲故事
《三顾茅庐》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赤 壁 之 战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 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 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 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基 础,又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①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 侯”招贤纳士,并虚心采纳正确意见;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军事 上以守为攻,伺机而动,烧毁袁军 粮草。 ②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不同意 见。
翻 车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 丰足,仓库盈 溢” 。
蜀汉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发展 蜀
国 的 丝 织 业 兴 旺 ,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9张PPT)

吴国船只
有人认为,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时期局部统一,是历 史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东汉末年
1.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2.经济衰微 3.人口锐减
三国时期
局部统一


魏 吴
蜀 经济恢复发展
人口增多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草船借箭
如何正确看待历史类的文学作品?
《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演义》的描述
董卓之乱后的各割据势力中,最初以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最为强大,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
*
官 渡 之 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官渡 袁绍和曹操
曹操胜利
历史短剧——官渡之战
人物:曹操 袁绍 许攸 旁白
曹操
袁绍
许攸
两军交战,相持不下。 袁绍的谋士许攸劝袁绍:“袁将军,乌巢乃屯粮重地, 不可不用心提防。守将淳于琼素喜饮酒,恐难当重任。我劝 将军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 袁绍傲慢地说:“我筹策已定,你休操心!” 这时,许攸拿着曹操的催粮书信,对袁绍说:“袁将军, 曹操主力屯兵官渡,后方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 昌,不但可把许昌连根拔起,而且还可生擒曹操。” 袁绍:“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 许攸气愤地出来,恨恨地说:“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 谋!” 许攸见袁绍刚愎自用,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

备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 杰。今闻黄巾倡乱,欲破贼安 民。关羽、张飞,虽为异姓, 志趣相同,遂与之桃园结义, 勠力同心,讨贼安民。
平定黃巾起义后,地方长官不交回权力,形成地方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
2018/ 11/ 16
第二章回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蜀吴
南 海。
东汉末年
群大位
政文怀
2.经济衍
3.人口锐减
三国时期
三大军事集团
魂消关政权
济复发
人口增多
历史的进步
军阀混战曹操崛起一 渴 望统一 分 统
久一
群雄斗智决战赤壁一
局 部统 一
必 合 合
是 历 史 发
久展
必的
为西晋统 分 趋
鼎足天下三国分立一>一全国奠

定基础
思维拓展
都古 付今 犬 该
第三篇章
鼎足天下 三国分立
25
国致富秘籍
新闻发布会 假如你是魏蜀
吴三国的新闻发言人,请 你介绍本国经济发展的特 点?
27
兴修水利
农业强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 蜀锦行销三国
丝绸大
开发江南,
造船业发达.远航夷洲
造船上国
这个时期在大量的消极现象掩盖下, 存在着积极的因素,国家的分裂为新的统 一规模准备了条件,民族间的斗争为新的 民族关系的协调准备了条件。
曹冲208年病危时, 曹操悔不该杀华佗。 而关羽是在219年北 伐攻打樊城时受伤。
20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 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
论 从 史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 …… 瑜部将黄盖曰: “ ……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
出 而走也。”
柴桑
九江西南
孙权
15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时间 公元208年
赤壁
地点
赤壁
二十万
兵力
五万
锁连战船 必杀技 火烧战船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 (29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 (29张PPT)

——
汉跨土“
室有,益
《 可荆高州
三 兴、祖险
国 矣益因塞
志 。,之,
……··” 以沃蜀成野志 则帝千
霸业里
诸 业。,
……
葛 可天
亮 成府
传 ,若之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汉, 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建立吴国,
定都建业。
➢229年,三国鼎立局面
正式形成。
翻 车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虽没有 改变政权割据的状况,但它形成局 部性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 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东 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 统一北方
汉 末 年 军 阀
孙权
魏 赤壁之战(208年) 蜀
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公元200年)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 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 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曹操《述志令》
经过
袁绍
十万人
延津
● 曹操
三四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基础。
2070年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兵马沿江西 进。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 败,退至乌林,会合陆 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 峙。
赤壁之战概况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曹操败(孙刘出奇制胜,火烧赤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19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19张PPT)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 不已。
曹操 --曹操《龟虽寿》
刘备
孙权
曹 二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刘 刘
以少胜多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五万 孙孙、刘
联军
赤壁 之 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为什 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刘联军 手里?
曹操:曹军来自北方,不服水土, 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轻敌; 孙刘联军:团结抗敌,采用火攻, 战术正确
课后活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 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主要原因在于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 心态等方面。
影响:
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袁绍

公元200年
十万人
渡 之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以少胜多
两万多人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 的基础。
小组合作
动脑筋: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 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曹操:(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曹操广招人才(4)制定正确的战术 袁绍:骄傲轻敌
第16课
第一篇章
群雄逐鹿说战争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2、孙吴: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3、诸葛亮治蜀:
发展经济, 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
230年,孙权 派卫温到达夷洲, 加强台湾与内地 联系。
赤壁之战
(208年)

参战方兵力

曹操——20万(号称80万)

孙刘联军——不足5万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赤壁火攻 《三国演义》的描述 文学作品
《三国志》等记载 史学著作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 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 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 曰:“今寇 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 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 而走也。”
都成都。

222年,孙 吴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名称

蜀(汉)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时间
创建者
220年
(pī)
曹丕
221年
刘备

229年
孙权
三国鼎立形成于: 229年
定都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滚滚长江东国逝诸时乏 用水葛问 ,孙孙主蜀亮权策,蜀题 用汉相平建刘(, 人国传定安政备对 唯1是江十建治8中东三(农 才--立1国,年家白1业,-兵孙(者26发、生整法策2310,渔家英军84产-顿年2孙年即)樵事的)2武早吏江蜀,3,恢的逝家治)孙渚后,汉字复。权裔孙,上,有昭孔与,权2抑三刘一0幼继烈明制备7年位国定帝,年联跟为豪的时盟随江,三,强,作兄东大长之 浪是青几花山度非淘依夕成尽 旧 阳败英 在 红转刘的力雄头备“助兼 今 他空并 尚 被败三隆手曹字山贩, 有 尊顾中。操精 乐称玄靖鞋于茅对刘通 府为赤德王织庐”备壁兵 诗魏,之席,,, 采惯 一 古 都法二武天涿后为看今付壶他从用,十帝下郡,业秋多笑浊三向此其著余。分涿幼。月少谈酒刘成策有篇局春事中喜县年后,《面备为略风相初人贫采子孙提刘,步逢曹子,困用形出备联丕略成西,诸有的孙。称解汉曾葛名得攻帝》中以亮后等,,
曹操VS袁绍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 方的基础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 基础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
水土不服
不习水战
骄傲轻敌
曹操,字孟德 (155-220年)
军事失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联 孙

合 权

诸 葛

的描述: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三国志》的记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曹操死 三国始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三国演义》简介: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 曲家罗贯中综合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戏曲、 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根据他个人对社 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官在渡官之渡战 大战中赤胜壁利之的战曹 公元20操0年,为什么在赤公壁元大208战年 官渡 中失败了呢?赤壁
第16课 三国鼎立
就 职 英 语 发 言-新任 班主任 对同学 的讲话 编 号 :_____
就 职 英 语 演 讲:新任 班主任 对同学 的讲话 学 校 :_________ 教 师 :_________
____年 ___月 ___日 (此 文 内 容仅 供参考 ,可自行 修改) 就 职 英 语 演 讲:新任 班主任 对同学 的讲话 A New Head Teacher’s Address to His ClassMy dear fellow boys and girls, my friends,When I stand before the teacher’s desk, or, I would rather say when I stand on the stage, it seems to me that the purple curtains of both sides are drawing open gently. And on this occasion a play full of vigor is on its way. To my extreme happiness, you all, Class Two of Senior Grade One will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的文描学述作品
《三国志》的史记学载著作
•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 建安十八年 (213年) (孙)权乘大船来观 军,公(曹操)使弓 弩乱发,箭著其船, 船偏重将覆,权因回 船,复以一面受箭, 箭均船平,乃还。
《三国志》简介: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 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 传体断代史。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 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
曹,取联得孙了拒赤曹壁之之策战,的取胜得利赤。壁之战 胜利。
袁绍


夜袭乌巢,烧毁袁 军粮草

乌巢

3-4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 万 军操 队



袁曹绍操


PK


曹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
天下形势示意图
皇室宗亲,三顾茅 庐得诸葛亮的辅佐
地理位置优越,政权 巩固。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蒿里行》
袁绍
马腾
曹操
刘表
袁术
孙策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
滚滚长江东逝水 瞒➢,江孙富权沛阳(国)18谯,2-生县2于5(下2)安邳,(徽字治毫仲今谋县江,苏)祖睢人籍宁吴,西郡北他富)在春。(北三今国浙
方实时期行吴屯国田的开,国兴皇修帝,水公利元,229解-决公元了2军52粮年在缺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