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城市用地各颜色线的用途

城市用地各颜色线的用途1、建筑红线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征地线:征地范围的边线。
征地范围:允许使用土地的范围;征地范围小于等于红线范围,超出部分一般不是建设用地,多为绿化或其他用地。
征地界线是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供土地使用者征用的边界线,其围合的面积是征地范围。
征地界线内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如代征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
征地界线是土地使用者征用土地,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费的依据。
用地红线是指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其围合的面积是用地范围。
如果征地范围内无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征地范围即为用地范围;征地范围内如有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如城市道路用地或城市绿化用地,则扣除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后的范围就是用地范围。
红线图是规划局确定的项目建筑总平面图,或城市规范管理部门正式确定的项目建筑的总用地面积的示意图,其中红线是用来表示建筑物的边界外沿界限,即实际可使用土地的边界图。
建筑红线一般为建筑物的占地界限,用实红线表示,二层以上有阳台用虚红线表示,表示底层不占用地。
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投资方在取得某块地皮的开发权时,有关领导部门会给出建筑红线,意思就是投资方所造的建筑不得超过该范围.一些民用建筑,如小区就会沿建筑红线建造围墙,墙内可按设计师的设计来规划,如建造广场,则沿建筑红线设台阶或绿化等. 但是如果建造独立的建筑物一般不会压着建筑红线来建造.这是为了保证建筑物之间有充分的间距以便行走,采光,安全通道等基本设施.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2、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用地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的概念时间_

5 )用地红线范围面积一般比建筑控制线范围面积大,用地红线范围面积除了包括建筑控制线范围外,有时还包括建筑物的室外停车场、绿化及相临建筑物的空间距离。
(3)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地带的利用
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地带称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地带。
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有相关规定如下:
4.2 建筑突出物 4.2.3 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另行划定建筑控制线时,建筑物的基底不应超出建筑控制线,
突出建筑控制线的建筑突出物和附属设施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l)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关系(图5.1.10)
沿规划实施后的城市道路布置基地范围时,一般在道路一侧的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重合。而该规划道路还未实施时,用地红线有可能包含有道路红线。
如果基地与城市道路有一定的距离,在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之间有通路相连。
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更为将来道路红线拓宽留有充分余地:总体规划每隔一定时期要进行修整,或者重新修编,同样道路网及道路红线也可能将修改或拓宽,如果沿街建筑压道路红线建设,不但在景观上容易单调呆板,也为将来道路红线拓宽带来困难。
(2)用地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的关系(图5.1.11)
l )当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重合时,按照当地规划要求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红线若干距离。
2 )当用地红线没有和道路红线重合时,按照当地规划要求建筑控制线后退用地红线若干距离。
3 )特殊情况下,根据当地规划要求建筑控制线与道路红线重合,或者建筑控制线与用地红线重合。
什么是城市规划红线、蓝线

什么是城市规划红线、蓝线?红线有很多种,包括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又细分为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
道路红线:是指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建筑控制线:是指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有的也把建筑控制线直接称为建筑红线,或称用地红线)。
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
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
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道路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黑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规划用于界定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围的控制线。
黑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的用地范围,以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较简单,是指水域保护区,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红线

道路红线:boundary line of roads 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用地红线:boundary line of land;property line 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建筑红线:building line 又称为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
1.基地内如有上述不同的三条线,那么由道路中心至基地的顺序基本上为: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红线。
2.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
也就是说,基地某一边的某一部分一定有道路红线。
3.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常有可能重合,也可能是不同的规划边线!这两条线之间的用地由城市规划部门确定,它属城市用地,建设单位不得占用。
建筑的任何突出物均不得突出用地红线。
4.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常在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以控制建筑物的基底不超出建筑控制线(请大家注意:这里指的是“基底”二字)。
两条线之间的用地建设单位可以做为地面停车、绿化等功能使用。
地下建筑可以越过建筑红线,但万万不能超出用地红线。
1.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具体点说就是道路红线内包括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人行道,是道路的两侧最外边的线。
2.用地红线是用地范围的规划控制线。
例如一个居住区的用地红线,就是这个居住区的最外边界线,居住区内的建筑和绿化以及道路只能在用地红线内进行设计。
3.建筑红线一般称为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
说白了,就是建筑物与地面接触的范围线。
有的建筑离开地面的建筑是可以超出建筑红线的,这是根据各个地方的要求不同来设置的。
4.绿化线就是绿化位置的控制线。
意思如上。
这些控制线的退线要求,是各个地方有不同的规定,为了说明白,举个例子吧:我有一块矩形(长方形)的地,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地块的北侧临近城市干道,假如城市干道的宽度是50米,路两侧要求建筑后天20米,那么我这个地块北侧的建筑红线就要从用地红线向内(南)侧退20米才可以有建筑。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1、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得道路红线就是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得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就是建筑红线。
但就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得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如下图所示:某些公共建筑与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得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得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得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得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得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得体型与街景富于变化。
2、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得界线,也就是建筑物得外立面所不能超出得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用地红线用地红线就是围起某个地块得一些坐标点连成得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就是取得使用权得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得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瞧当地规划局得规定。
小区得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得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就是说,尽管您已经为退出得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就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就是瞧不到得。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得围墙就就是退界线。
4、地下室轮廓线A05地块得用地红线与地下室轮廓线得关系如下:A06、07地块得地下室轮廓线与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得关系如下:由上图可知,地下室轮廓线比建筑控制线范围大,比用地红线范围小;5、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就是建筑红线;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得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开发建设一个地块得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用地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
用地红线与建筑红线

什么是用地红线呢?
所谓用地红线,也叫征地红线,也就是主管部门或城市规划部门依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确定的可使用的用地范围;
什么是建筑红线呢?
所谓建筑红线,也叫建筑控制线,就是拟建建筑可摆放在该用地范围中的位置,新建建筑不可超出建筑红线。
用地红线—般用点划线绘制,建筑红线—般用粗虚线绘制,它一般由比较简单的直线或弧线组成,颜色宜设为红色。
因此要用指定线型绘制。
建筑用地是根据城市道路骨架和城市规划骨架以及其他建筑用地划分的,因此用地红线和建筑红线与周边道路、
建筑等往往平行,因此也可用OFFSET命令偏移规定距离后再修改其颜色和线型。
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区别

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区别引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都是在保护城市空间资源、规范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一、定义1. 建筑红线建筑红线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规定的建筑物的界限线,即建筑的最大投影范围。
它通常由垂直于地面的垂线和地面上的一条水平线组成,形成一个正方形或矩形的形状,用于界定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布局范围。
2. 用地红线用地红线是指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的线性约束,用以保护土地资源和合理利用土地。
它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一条线,用于界定不同用地功能的分区,并规定了每个功能区的规模、布局和开发强度。
二、功能区域的区别1. 建筑红线的功能建筑红线主要用于规划和管理建筑物的布局。
它的作用是限制建筑物的空间尺度和分布,确保建筑物在规划控制的范围内,保护城市的空间资源,并避免过度开发。
建筑红线的设定旨在保障建筑物的合理分布,避免建筑布局的杂乱和拥挤。
2. 用地红线的功能用地红线的作用更加全面,它主要用于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
用地红线通过划定不同用途的分区,确保城市各类用地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它的设立可以避免过度耗费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控城市发展的节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约束对象的区别1. 建筑红线的约束对象建筑红线主要约束建筑物的布局和高度。
它限制建筑物的最大投影范围,确保建筑物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分布合理。
建筑红线的设立是为了防止建筑物过度扩张,避免因建筑布局不当而影响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
2. 用地红线的约束对象用地红线主要约束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规模。
它规定了土地的功能分区和开发强度,限制不同区域内的用地类型和规模。
用地红线是为了平衡城市各类用地的供需关系,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占用土地资源。
四、层级和适用范围的区别1. 建筑红线的层级和适用范围建筑红线通常是在城市规划的详细规划阶段设置的,对应于具体的建筑项目。
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

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重要的概念和规范。
它们被用于管理和控制城市的发展,以确保合理、有序的城市建设。
本文将探讨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定义和作用,并分析其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一、建筑红线建筑红线是指规定建筑物与街道、道路、河道以及其他公共空间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城市中的道路畅通无阻,同时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
建筑红线的设置需根据具体地理环境特征和城市规划要求来制定,它一般适用于市中心和人流密集的地区。
建筑红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筑红线可以提供行人的通行空间和视觉景观,使城市更加开放、宜居。
其次,建筑红线可以确保街道和道路的畅通,便利交通,并解决城市中的交通拥堵问题。
再者,建筑红线还可以提供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用地红线用地红线是指规划或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的边界线,限制不同地域用地的范围和用途,以实现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用地红线对土地使用的限制有助于杜绝过度开发和乱占乱用土地资源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用地红线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它可以保护水源地、森林、农田等重要的自然和农业资源,防止城市扩张过度和土地荒漠化。
同时,用地红线还可以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内的各种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实现城市内部的有机协调发展。
三、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重要性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在城市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可以保护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确保城市内的道路和交通畅通无阻,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居住环境。
其次,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可以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此外,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限制和规范还有助于规范和引导城市的发展,避免乱建乱用土地和不合理的城市扩张。
然而,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制定和执行也面临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
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1、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
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如下图所示:
某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的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的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可避免的单调感,使的体型和街景富于变化。
2、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也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用地红线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
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4、地下室轮廓线
A05地块的用地红线与地下室轮廓线的关系如下:
A06、07地块的地下室轮廓线与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的关系如下:
由上图可知,地下室轮廓线比建筑控制线范围大,比用地红线范围小;
5、相互关系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开发建设一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用地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
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6、
、《南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将于11月1日起施行、南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