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1、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
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如下图所示:某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的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的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的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的体型和街景富于变化。
2、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也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用地红线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
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4、地下室轮廓线A05地块的用地红线与地下室轮廓线的关系如下:A06、07地块的地下室轮廓线与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的关系如下:由上图可知,地下室轮廓线比建筑控制线范围大,比用地红线范围小;5、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开发建设一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用地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
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工程的“红线”和“赤橙黄绿青蓝紫”线是怎么回事

工程的“红线”和“赤橙黄绿青蓝紫”线是怎么回事规划红线一般称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
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那么七线又是指什么呢?七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橙线和黄线“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紫线”规定历史文化街区;“黑线”规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网。
“橙线”轨道交通管理“黄线”地下文物管理。
“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其它建设用地分界线,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还有可能存在绿线,黄线等。
红线所谓“建筑红线”,就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授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的用以界定公路两侧能否建盖永久性非公路设施的界线。
建筑红线控制就是路政管理部门按照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筑红线范围以内建盖永久性非公路设施的管理过程。
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
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
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红线

道路红线:boundary line of roads 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用地红线:boundary line of land;property line 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建筑红线:building line 又称为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
1.基地内如有上述不同的三条线,那么由道路中心至基地的顺序基本上为: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红线。
2.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
也就是说,基地某一边的某一部分一定有道路红线。
3.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常有可能重合,也可能是不同的规划边线!这两条线之间的用地由城市规划部门确定,它属城市用地,建设单位不得占用。
建筑的任何突出物均不得突出用地红线。
4.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常在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以控制建筑物的基底不超出建筑控制线(请大家注意:这里指的是“基底”二字)。
两条线之间的用地建设单位可以做为地面停车、绿化等功能使用。
地下建筑可以越过建筑红线,但万万不能超出用地红线。
1.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具体点说就是道路红线内包括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人行道,是道路的两侧最外边的线。
2.用地红线是用地范围的规划控制线。
例如一个居住区的用地红线,就是这个居住区的最外边界线,居住区内的建筑和绿化以及道路只能在用地红线内进行设计。
3.建筑红线一般称为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
说白了,就是建筑物与地面接触的范围线。
有的建筑离开地面的建筑是可以超出建筑红线的,这是根据各个地方的要求不同来设置的。
4.绿化线就是绿化位置的控制线。
意思如上。
这些控制线的退线要求,是各个地方有不同的规定,为了说明白,举个例子吧:我有一块矩形(长方形)的地,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地块的北侧临近城市干道,假如城市干道的宽度是50米,路两侧要求建筑后天20米,那么我这个地块北侧的建筑红线就要从用地红线向内(南)侧退20米才可以有建筑。
建筑控制线--七线

建筑控制线 -- 七线建筑控制七线 : 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橙线和黄线其中“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 ;规定历史文化街区 ;轨道交通管理 地下文物管理。
"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其它建设用地分界线,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还有可能 存在绿线,黄线等。
1、道路规划红线 : 一般称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
2、河道规划蓝线 : 一般称河道蓝线,指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
3、绿地规划绿线 : 一般称绿线,指城市各级绿地用地规划控制线。
4、电力规划黑线 : 一般称电力走廊,指城市电力线路用地规划控制线。
5、文物保护规划紫线 : 指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建筑保护单位用地及其周围进行规划保 护的规划控制线。
6、建筑控制线 : 指根据城市规划需要确定的建筑物可建范围的控制线。
筑红线: 指经规划确定的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红线 所谓“建筑红线”,就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授权的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按照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的用以界定公路两侧能否建盖永久性非公路设施的界线。
建筑红线控制就是路政管理部门按照公路管理的法 律法规的规定,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筑红线范围以内建盖永久性非公路设 施的管理过程。
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 ( 含 居住区级道路 )用地的规划a A=r /4 ” 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 黑线” 规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网。
7 、建控制线; 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
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建筑红线图

红线图包括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红线,部分城市为了方便规划审批还增设“设计红线”,也就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位置、建筑面积、建筑规模、建筑性质等。
1、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主要体现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道路等级,包括道路长度、道路宽度、方位角坐标等,也是城市路网格局的重要表现形式。
2、用地红线。
用地红线是作为规划部门出具“规划设计条件”时必要的附件,也是将控规确定的地块性质、用地规模、相邻地块性质以图形形式进行表述。
是土地出让、划拨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地红线图主要体现指北针、道路红线、道路退线(城市绿线退线)、用地红线、地块尺寸(点坐标)、地块面积、周边现状等,用地红线图也可以体现国家(城市)控制点坐标、现状地形、比例尺。
3、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规划部门对某一个规划方案认可后的批准文件。
为了审批管理,规划部门要求设计单位在本部门出具的“用地红线图”上编制设计方案(前提是用地红线和土地部门的宗地图面积一致)。
建筑红线图主要体现指北针、审批建筑物的尺寸、正向侧向间距、距用地红线或道路红线的退线情况、建筑物性质、层数等,建筑红线也可以体现设计方案中的道路、绿化、节点景观等,也可以标注建筑物、道路的坐标和高程等。
4、设计红线。
设计红线实在建筑红线之前出具的拟定方案位置,做法与建筑红线基本一致,只是在确定建筑红线之前建筑尺寸、高度、层数、位移是可以调整的。
红线做法将次要部分至灰,红色线条、标注、文字体现主要部分。
特别注意要严格按照设计条件确定的开发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去审核方案,别超了。
城市规划五线

1、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2、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3、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4、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5、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1基本资料恩斯特·恩格尔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1]。
2计算公式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1、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得道路红线就是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得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就是建筑红线。
但就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得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如下图所示:某些公共建筑与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得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得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得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得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观得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得体型与街景富于变化。
2、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得界线,也就是建筑物得外立面所不能超出得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用地红线用地红线就是围起某个地块得一些坐标点连成得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就是取得使用权得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得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瞧当地规划局得规定。
小区得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得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就是说,尽管您已经为退出得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就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就是瞧不到得。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得围墙就就是退界线。
4、地下室轮廓线A05地块得用地红线与地下室轮廓线得关系如下:A06、07地块得地下室轮廓线与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得关系如下:由上图可知,地下室轮廓线比建筑控制线范围大,比用地红线范围小;5、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就是建筑红线;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得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开发建设一个地块得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用地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
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区别

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区别引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都是在保护城市空间资源、规范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的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一、定义1. 建筑红线建筑红线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规定的建筑物的界限线,即建筑的最大投影范围。
它通常由垂直于地面的垂线和地面上的一条水平线组成,形成一个正方形或矩形的形状,用于界定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布局范围。
2. 用地红线用地红线是指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的线性约束,用以保护土地资源和合理利用土地。
它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一条线,用于界定不同用地功能的分区,并规定了每个功能区的规模、布局和开发强度。
二、功能区域的区别1. 建筑红线的功能建筑红线主要用于规划和管理建筑物的布局。
它的作用是限制建筑物的空间尺度和分布,确保建筑物在规划控制的范围内,保护城市的空间资源,并避免过度开发。
建筑红线的设定旨在保障建筑物的合理分布,避免建筑布局的杂乱和拥挤。
2. 用地红线的功能用地红线的作用更加全面,它主要用于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
用地红线通过划定不同用途的分区,确保城市各类用地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它的设立可以避免过度耗费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控城市发展的节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约束对象的区别1. 建筑红线的约束对象建筑红线主要约束建筑物的布局和高度。
它限制建筑物的最大投影范围,确保建筑物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分布合理。
建筑红线的设立是为了防止建筑物过度扩张,避免因建筑布局不当而影响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
2. 用地红线的约束对象用地红线主要约束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规模。
它规定了土地的功能分区和开发强度,限制不同区域内的用地类型和规模。
用地红线是为了平衡城市各类用地的供需关系,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占用土地资源。
四、层级和适用范围的区别1. 建筑红线的层级和适用范围建筑红线通常是在城市规划的详细规划阶段设置的,对应于具体的建筑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作者: ————————————————————————————————日期: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概念
1、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
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使道路上部空间向两侧伸展,显得道路更加开阔,如下图所示:
某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适当退后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于人流或车流的集散,也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在建筑红线的控制下,前后错开布置沿街建筑,既可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
可避免城市景观的单调感,使城市建筑群的体型和街景富于变化。
2、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也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用地红线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
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
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
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
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4、地下室轮廓线
A05地块的用地红线与地下室轮廓线的关系如下:
ﻫ
ﻫA06、07地块的地下室轮廓线与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的关系如下:
ﻫ由上图可知,地下室轮廓线比建筑控制线范围大,比用地红线范围小;
5、相互关系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有些城市在主要干道道路红线的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开发建设一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用地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
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6、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的概念或许你一直误解了-城市规划博客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南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南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9-15)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