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库存量计算
安全库存的计算

安全库存的计算计算用最古老的公式:安全库存=(预计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采购提前安全库存期如果用统计学的观点可以变更为: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计算方法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顾客服务水平(5%)=1 - 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
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安全库存的计算原理安全库存的计算,一般需要借助于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即假设顾客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来估算需求的最大值,从而确定合理的库存。
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水平α,在物流计划中叫做缺货率,与物流中的服务水平(1-α,订单满足率)是对应的,显著性水平=缺货率=1-服务水平。
如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一般取为α=0.05,即服务水平为0.95,缺货率为0.05。
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
看右面的图就最能解释统计学在物流计划中安全库存的计算原安全库存理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库存=平均需求+安全库存,平均需求也叫周期库存。
安全库存(Safe Stock)用SS来表示,那么有:显著性水平为α,服务水平为1-α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服务水平系数,它是基于统计学中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原理来计算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一般可以通过正态分布表(见右表)查得。
服务水平1-α越大,就越大,SS就越大。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安全库存是指为了应对供应链中不可预见的风险而保留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它可以帮助企业应对突发的需求增加、供应延迟或质量问题等情况,保障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
因此,合理计算安全库存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1. 安全库存=(最大库存-平均库存)+(最大销量-平均销量)交货时间。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计算出最大库存和平均库存,然后计算最大销量和平均销量,最后再乘以交货时间,即可得出安全库存的数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容易理解和操作,适用于一些需求和供应比较稳定的产品。
2. 安全库存=(最大库存-平均库存)+ Z标准差根号下交货时间。
这是一种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需求的标准差,再乘以一个安全系数Z,再乘以根号下交货时间,即可得出安全库存的数量。
这种方法考虑了需求的波动性,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安全库存的需要。
适用于需求波动比较大的产品。
3. 安全库存=(最大库存-平均库存)+(服务水平×日均需求×交货时间)+(服务水平×标准差×根号下交货时间)。
这是一种基于服务水平的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通过考虑服务水平、日均需求和交货时间,再加上考虑了需求波动性的部分,综合计算得出安全库存的数量。
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需求的平均水平和波动性,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安全库存的需要。
适用于对服务水平要求比较高的产品。
总之,不同的安全库存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和供应链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供应链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需要不断地监控和调整安全库存的数量,以应对市场和供应链的变化,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希望本文介绍的安全库存计算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公式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公式安全库存作为企业进行库存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仓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浪费,提高物流效率,并确保企业及时获得所需物资。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准确地计算安全库存的数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分析物料的需求量、最小订购量、订购点,以及物料的技术参数等信息,来确定安全库存的数量。
公式如下:安全库存(S)=订购点(R)+平均需求量(D)×重复订购间隔(L),其中,S表示安全库存量,R表示订购点,D表示平均需求量,L 表示重复订购间隔。
订购点(R)是指企业在收到货物前仓库中最低可接受水平,这个值在不同企业中不一样,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平均需求量(D)指物料在过去一定时间内的需求量。
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等方式来确定,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重复订购间隔(L)指企业发出订单重复购买物品的间隔时间,这个值取决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时间跨度。
安全库存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浪费,提高物流效率。
此外,安全库存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物流,确保企业随时获得所需物资。
因此,准确计算安全库存数量变得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企业的安全库存计算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长期的供应链管理需要考虑到运输时间、物料的使用频率等因素,而短期的供应链管理则仅需要考虑到短期内物料的使用频率。
此外,企业在制定安全库存水平时,还需要考虑物料的配送时间、库存现金流及携带成本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准确计算安全库存数量可以让企业有效控制库存投入,使物流运作更加高效。
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库存计算方法的公式来计算出安全库存的数量,从而有效避免因订货过少或过多而造成的损失。
总之,安全库存计算方法的公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库存,从而确保企业能及时获得所需物资,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投入成本。
实施安全库存计算方法可以保证企业的物流管理更加有效率,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营。
安全库存量的计算

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顾客服务水平(5%)=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
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对于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将借助于数量统计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1.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为固定常数的情形先假设需求的变化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由于提前期是固定的数值,因而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在提前期的需求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
或者可以通过直接的期望预测,以过去提前期内的需求情况为依据,从而确定需求的期望均值和标准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让人容易理解。
当提前期内的需求状况的均值和标准差一旦被确定,利用下面的公式可获得安全库存量SS。
σSS=Z LDσ---在提前期内,需求的标准方差;其中:DL---提前期的长短;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需求化的安全系数(见下表)顾客服务水平及安全系数表例:某饭店的啤酒平均日需求量为10加仑,并且啤酒需求情况服从标准方差是2加仑/天的正态分布,如果提前期是固定的常数6天,试问满足95%的顾客满意的安全库存存量的大小?解:由题意知:σ=2加仑/天,L=6天,F(Z)=95%,则Z=1.65,D从而:SS=Z L D σ=1.65*2.* 6=8.08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8.08加仑。
2.提前期发生变化,需求为固定常数的情形如果提前期内的顾客需求情况是确定的常数,而提前期的长短是随机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SS 为SS=Z L d σ其中:L σ---提前期的标准差;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需求化的安全系数;d ----提前期内的日需求量;例:如果在上例中,啤酒的日需求量为固定的常数10加仑,提前期是随机变化的,而且服务均值为6天、标准方差为1.5的正态分的,试确定95%的顾客满意度下的安全库存量。
安全库存量计算

安全库存量计算安全库存量=每天的销售量X到货时间周期最高库存量(成品)=最高日生产量×最短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最低库存量(成品)=最低日生产量×最长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最大库存量=平均日销售量×最高库存天数最低库存量=安全库存+采购提前期内的消耗量最低库存量=日销售量*到货天数+安全系数/天.生产用量2.采购周期3.运输时间4经济采购数量例如每天用10个,采购周期10天,运输时间2天,经济批量2001.10天的用量为:10X10=100,2.考虑损耗加10%3.建议库存为10x22x1.1=242 22为采购的周期安全库存(Safety Stock,SS)也称安全存储量,又称保险库存,是指为了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临时用量增加、交货误期等特殊原因)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缓冲库存)。
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安全存储量=预计每天或每周的平均耗用量*(订单处理期+供应商之纳期)+日安全库存.安全存储量=预计每天或每周的平均耗用量*(订单处理期+供应商之纳期+厂内之生产周期)+日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的原则1、不缺料导致停产(保证物流的畅通);2、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做最少量的库存;3、不呆料。
安全库存制定决定因素1、物料的使用频率(使用量)2、供应商的交期3、厂区内的生产周期(含外包)4、材料的成本5、订单处理期以上以单位时间内来计。
怎么确定哪些物料需要定安全库存运用A.B.C分析法确定了物料的A,B,C等级后根据A,B,C等级来制订库存:A类料:一般属于成本较高,占整个物料成本的65%左右,可采用定期定购法,尽量没有库存或只做少量的安全库存.但需在数量上做严格的控制。
B类料:属于成本中等,占整个物料成本的25%左右,可采用经济定量采购的方法,可以做一定的安全库存。
C类料:其成本最少,占整个物料成本的10%左右,可采用经济定量采购的方式,不用做安全库存,根据采购费用和库存维持费用之和的最低点,订出一次的采购量。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在仓储工作中,掌握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并准确运用有利于合理库存的有效维持。
从定义上来看,安全库存是指当不确定因素(订货期间需求增长、到货延期等)已导致更高的预期需求或导致完成周期更长时的缓冲存货,安全库存用于满足提前期需求。
用最古老的公式:安全库存=(预计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采购提前期如果用统计学的观点可以变更为: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计算方法: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顾客服务水平(5%)=1 - 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
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安全库存的计算原理:安全库存的计算,一般需要借助于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即假设顾客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来估算需求的最大值,从而确定合理的库存。
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水平α,在物流计划中叫做缺货率,与物流中的服务水平(1-α,订单满足率)是对应的,显著性水平=缺货率=1-服务水平。
如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一般取为α=0.05,即服务水平为0.95,缺货率为0.05。
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
看右面的图就最能解释统计学在物流计划中安全库存的计算原理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库存=平均需求+安全库存,平均需求也叫周期库存。
安全库存(Safe Stock)用SS来表示,那么有:显著性水平为α,服务水平为1-α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服务水平系数,它是基于统计学中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原理来计算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一般可以通过正态分布表(见右表)查得。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安全库存计算方法安全库存是指企业为应对突发情况或者供应链中断而储备的物料库存量。
它是保障生产不因物料短缺而中断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计算安全库存,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安全库存计算方法。
1. 基本安全库存(SS)。
基本安全库存是为了应对因为生产计划变更、供应商延迟、运输问题等突发情况而设置的库存。
它是通过历史需求数据和供应不确定性来计算的。
基本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为:SS = z σ (LT + L)。
其中,SS为基本安全库存,z为对应于所需服务水平的标准正态分布的Z值,σ为需求的标准差,LT为供应链的交货时间,L为生产计划的变更时间。
2. 变动安全库存(VS)。
变动安全库存是为了应对需求波动而设置的库存。
它是通过需求变动的幅度来计算的。
变动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为:VS = z σ√(LT)。
其中,VS为变动安全库存,z为对应于所需服务水平的标准正态分布的Z值,σ为需求的标准差,LT为供应链的交货时间。
3. 总安全库存(TS)。
总安全库存是基本安全库存和变动安全库存的总和。
它是为了同时考虑供应不确定性和需求波动而设置的库存。
总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为:TS = SS + VS。
其中,TS为总安全库存,SS为基本安全库存,VS为变动安全库存。
二、安全库存计算方法的应用。
1. 数据收集。
首先,需要收集历史需求数据、供应链的交货时间、生产计划的变更时间等相关数据。
2. 计算需求的标准差。
利用历史需求数据,计算需求的标准差,以反映需求的波动情况。
3. 计算基本安全库存。
根据历史需求数据和供应不确定性,计算基本安全库存。
4. 计算变动安全库存。
根据需求的标准差和供应链的交货时间,计算变动安全库存。
5. 计算总安全库存。
将基本安全库存和变动安全库存相加,得到总安全库存。
6. 优化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
三、结语。
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生产计划的执行,还关系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资金利用效率。
安全库存量的计算

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顾客服务水平(5%)=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
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对于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将借助于数量统计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假设顾客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来估算需求的最大值,从而确定合理的库存。
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水平,在物流计划中叫做缺货率,与物流中的服务水平(,订单满足率)是对应的,显著性水平=缺货率=1-服务水平。
如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一般取为=0.05,即服务水平为0.95,缺货率为0.05。
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
看下面的图就最能解释统计学在物流计划中安全库存的计算原理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库存=平均需求+安全库存,平均需求也叫周期库存,1.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为固定常数的情形先假设需求的变化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由于提前期是固定的数值,因而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在提前期的需求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
或者可以通过直接的期望预测,以过去提前期内的需求情况为依据,从而确定需求的期望均值和标准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让人容易理解。
当提前期内的需求状况的均值和标准差一旦被确定,利用下面的公式可获得安全库存量SS。
SS=Z LσD其中:σ---在提前期内,需求的标准方差;D标准偏差公式:S = Sqr(∑(xn-x拨)^2 /n)公式中∑代表总和,x拨代表x的算术平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代表平方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库存量=每天的销售量X到货时间周期
最高库存量(成品)=最高日生产量×最短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
最低库存量(成品)=最低日生产量×最长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
最大库存量=平均日销售量×最高库存天数
最低库存量=安全库存+采购提前期内的消耗量
最低库存量=日销售量*到货天数+安全系数/天
.生产用量
2.采购周期
3.运输时间
4经济采购数量
例如每天用10个,采购周期10天,运输时间2天,经济批量200
1.10天的用量为:10X10=100,
2.考虑损耗加10%
3.建议库存为10x22x1.1=242 22为采购的周期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SS)也称安全存储量,又称保险库存,是指为了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临时用量增加、交货误期等特殊原因)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缓冲库存)。
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
安全存储量=预计每天或每周的平均耗用量*(订单处理期+供应商之纳期)+日安全库存.
安全存储量=预计每天或每周的平均耗用量*(订单处理期+供应商之纳期+厂内之生产周期)+日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的原则
1、不缺料导致停产(保证物流的畅通);
2、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做最少量的库存;
3、不呆料。
安全库存制定决定因素
1、物料的使用频率(使用量)
2、供应商的交期
3、厂区内的生产周期(含外包)
4、材料的成本
5、订单处理期
以上以单位时间内来计。
怎么确定哪些物料需要定安全库存
运用A.B.C分析法确定了物料的A,B,C等级后根据A,B,C等级来制订库存:
A类料:一般属于成本较高,占整个物料成本的65%左右,可采用定期定购法,尽量没有库存或只做少量的安全库存.但需在数量上做严格的控制。
B类料:属于成本中等,占整个物料成本的25%左右,可采用经济定量采购的方法,可以做一定的安全库存。
C类料:其成本最少,占整个物料成本的10%左右,可采用经济定量采购的方式,不用做安全库存,根据采购费用和库存维持费用之和的最低点,订出一次的采购量。
怎么降低“安全”库存
1、订货时间尽量接近需求时间.
2、订货量尽量接近需求量
3、库存适量
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意外情况发生而导致供应中断、生产中断的危险也随之加大,从而影响到为顾客服务,除非有可能使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消除,或减到最小限度。
这样,至少有4种具体措施可以考虑使用:
1、改善需求预测。
预测越准,意外需求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鼓励用户提前订货;
2、缩短订货周期与生产周期,这一周期越短,在该期间内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越小;
3、减少供应的不稳定性。
其中途径之一是让供应商知道你的生产计划,以便它们能够及早作出安排。
另一种途径是改善现场管理,减少废品或返修品的数量,从而减少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时按量供应。
还有一种途径是加强设备的预防维修,以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引发的供应中断或延迟;
4、运用统计的手法通过对前6个月甚至前1年产品需求量的分析,求出标准差后即得出上下浮动点后做出适量的库存。
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
顾客服务水平(5%)=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
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
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对于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将借助于数量统计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1.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为固定常数的情形
先假设需求的变化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由于提前期是固定的数值,因而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在提前期的需求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
或者可以通过直接的期望预测,以过去提前期内的需求情况为依据,从而确定需求的期望均值和标准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让人容易理解。
当提前期内的需求状况的均值和标准差一旦被确定,利用下面的公式可获得安全库存量SS。
SS=Z
其中:---在提前期内,需求的标准方差;
L ---提前期的长短;
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需求化的安全系数(见下表)
顾客服务水平及安全系数表
顾客服务水平(%) 安全系数z
顾客服务水平(%) 安全系数z 100.00
3.09
96.00
1.75
99.99
3.08
95.00
1.65
99.87
3.00
90.00
1.80
99.20
2.40
85.00
1.04
99.00
2.33
84.00
1.00
98.00
2.05
80.00
0.84
97.70
2.00
75.00
0.68
97.00
1.88
例:
某饭店的啤酒平均日需求量为10加仑,并且啤酒需求情况服从标准方差是2加仑/天的正态分布,如果提前期是固定的常数6天,试问满足95%的顾客满意的安全库存存量的大小?
解:由题意知:
=2加仑/天,L=6天,F(Z)=95%,则Z=1.65,
从而:SS=Z =1.65*2.* =8.08
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8.08加仑。
2.提前期发生变化,需求为固定常数的情形
如果提前期内的顾客需求情况是确定的常数,而提前期的长短是随机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SS为
SS=Z
其中:---提前期的标准差;
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需求化的安全系数;
d ----提前期内的日需求量;
例:
如果在上例中,啤酒的日需求量为固定的常数10加仑,提前期是随机变化的,而且服务均值为6天、标准方差为1.5的正态分的,试确定95%的顾客满意度下的安全库存量。
解:由题意知:=1.5天,d=10加仑/天,F(Z)=95%,则Z=1.65,
从而:SS= Z =1.65*10.*1.5=24.75
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24.75加仑。
3.需求情况和提前期都是随机变化的情形
在多数情况下,提前期和需求都是随机变化的,此时,我们假设顾客的需求和提前期是相互独立的,则SS为
SS=Z
其中: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下的安全系数;
---提前期的标准差;
---在提前期内,需求的标准方差;
----提前期内的平均日需求量;
---平均提前期水平;
例:
如果在上例中,日需求量和提前期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它们的变化均严格满足正态分布,日需求量满足均值为10加仑、标准方差为2加仑的正态分布,提前期满足均值为6天、标准方差为1.5天的正态分布,试确定95%的顾客满意度下的安全库存量。
解:由题意知:=2加仑,=1.5天,=10加仑/天,=6天,F(Z)=95%,则Z=1.65,从而:SS=Z =1.65* =26.04
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26.04加仑
安全库存系数的确立不应片面考虑库存积压,还应考虑合理的库存量才能保障销售渠道的正常供给。
而价格调控手段是有效调节安全库存系数的重要手段,具有及时、有效的功能。
因此,可以说,价格才是真正的调节阀和泻洪闸,而价格调控手段除考虑市场因素外,生产者内部控制上要以建立的安全库存系数指标为指导。
安全库存系数的确立,重点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先期预测;
2、既有产、销比数据;
3、其它因素(包含库容积、流动资金及成品质量因素等);
4、临界系数控制。
安全库存系数应计算确立最高系数与最低系数:当系数降到最低时,综合市场因素,可适时考虑调高产品价格;当系数升至最高时,应当机立断采取降价或优惠促销,否则将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当库存系数越来越大,所形成的影响将更大。
如果造成流动资金链断裂,对企业将形成极大的损害。
当然,如果与市场因素相比,更重要的还是市场,但安全库存系数作为生产者内部控制指标,其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