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与便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呕血与便血新 ppt课件

呕血与便血新 ppt课件

呕血、便血
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肛门排出称为便血。 便血颜色主要取决于出血高低、出血量及
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因此可表现 为鲜红色、暗红色、黑色等。 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诊者,称为隐血。
一、病因(呕血)
呕血的原因很多,主要见于上消化道疾病,其中以消 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见。
1.食管疾病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异物、 食管癌、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 常见的原因。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等。
3.肝、胆、胰疾病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胆石症、胆管癌、急 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出血
胃炎出血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gastric cancer
一、病因(呕血)
4.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合并脓肿或囊肿、胰 腺癌破裂出血。 5、血液疾病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子癜、 白血病等。 6.急性传染病 重症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 菌性痢疾等。 7.其他 尿毒症、血管病、抗凝剂治疗过量等。
一、病因(便血)
下消化道疾病 1.小肠疾病:肠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钩虫病、小肠肿瘤。 2.结肠疾病:急性细菌性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
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 3.直肠肛管疾病:直肠肛管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
直肠息肉、直肠癌、痔疮、肛裂、肛瘘。 4.肠道血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 上消化道疾病:根据出血量和速度不同可分为便血
呕血与便血
西藏大学医学院
Hematemesis and Hematochezia 呕血与便血
呕血、便血
呕血是指患者呕吐血液, 主要由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

《呕血与便血》课件

《呕血与便血》课件

TH充水分
呕血或便血后,患者可能会出 现脱水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
和电解质。
调整饮食
根据病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
物。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血、抗 炎等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呕血或便血症状,应 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避免剧烈运动
在呕血或便血期间,应避免剧 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 战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病
灶。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呕血病例
总结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详细描述
患者因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就诊,经胃镜检查发现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伴有出血。治疗原则包括抑酸 、止血、输血等措施,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病例二:便血病例
总结词:痔疮出血
详细描述:患者因大便带鲜血就诊,经肛门指检和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痔疮出血。 治疗原则包括保持大便通畅、局部用药、硬化剂注射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病例三:呕血与便血同时存在病例
总结词
胃癌并发消化道出血
详细描述
患者因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就诊,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同时伴有消 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便血。治疗原则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控制肿瘤发展 和止血。
通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 别是对消化道系统的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
问题。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 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 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控制情绪

呕血与便血 ppt课件

呕血与便血   ppt课件

4.全身出血倾向
5.腹部肿块 病等
小肠恶性淋巴瘤, 结肠癌, 肠结核, 肠套叠及Crohn
34
判断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
35
36
37
问诊的定义及内容是什么
发热的病因和病机有哪些
简述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
38
⑵ 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询问和局部检查 ⑶ 排除进食引起黑便:如动物血, 炭粉, 含铁剂的药物或含铋剂的药物
23
问诊要点
1.确定是否呕血 2.呕血的原因 3.颜色 4.呕血量 5.一般情况 6.既往史、用药情况
24
便血
消化道出血, 血液由肛门排出成为便血. 便血颜色可以表现为红,暗红或黑色(柏油便);须经隐血试验才能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5
病因
1.食管疾病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3.肝、胆道疾病 4.胰腺 5.血液疾病 6.急性传染病 7.其它
6
病因
食管疾病 ⒈食管炎 ⒉食管憩室炎 ⒊食管消化性溃疡 ⒋食管癌 ⒌食管异物 ⒍食管贲门粘膜撕裂伤出血(Mallory-Weiss综 合征)
30
临床表现
颜色 鲜红,暗红,黑色
混合物 脓,黏液
发生过程 排便前后、急性慢性
31
肛门或肛管疾病出血, 如痔, 肛裂或直肠肿瘤引起 的出血, 表现为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 仅粘附于 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者.
上消化道出血或小肠出血并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 表现为黑便或柏油样便.
阿米巴痢疾为暗红色果酱样的脓血便. 急性细菌性痢疾为粘液脓性血便.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排出洗肉水养粪便,并有

西医诊断学11呕血与便血ppt[可修改版ppt]

西医诊断学11呕血与便血ppt[可修改版ppt]

问诊要点
• 1.确定是否呕血 • 2.呕血的原因 • 3.颜色 • 4.呕血量 • 5.一般情况 • 6.既往史、用药情况
便血
• 消化道出血, 血液由肛门排出成为便血. • 便血颜色可以表现为红,暗红或黑色(柏
油便);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 称为隐 血便 .
病因
• 上消化道疾病 • 下消化道疾病
• 门脉高压性胃病
急性胃粘膜病变
临床表现
• 呕血:胃内积血大于250毫升 • 黑便:出血量大于60毫升 • 隐血便:出血超过5毫升 • 贫血:出血后10小时 大于400毫升 • 休克:出血量超过800毫升或总量的20% • 发热:24小时后出现
• 呕血: 血色为鲜红或混有凝血块
或为棕褐色咖啡渣样
小肠疾病 肠结核 , 肠伤寒, 急性出血性坏死
性肠炎, 小肠肿瘤, Crohn病, 小肠血管 瘤, 空肠憩室炎或溃疡, 肠套叠
肠套叠
结肠疾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憩室炎, 结 肠癌,结肠息肉病, 缺血性肠炎
直肠肛管疾病
直肠肛管损伤, 非特异性直肠炎, 直肠息肉, 直肠癌, 痔, 肛裂, 肛瘘
伴随症状
1. 腹痛
上腹绞痛: 溃疡病、胆道出血 腹痛时排脓血便, 便后腹痛减轻者, 见于细菌性
或阿米巴性痢疾, 也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排血便后腹痛不减轻者, 常为小肠疾病
西医诊断学11呕血与便血ppt
L/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 3.肝、胆道疾病 • 4.胰腺 • 5.血液疾病 • 6.急性传染病 • 7.其它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 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占急 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的6%。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教学课件第十节呕血与便血(图文)

教学课件第十节呕血与便血(图文)

01
02
03
04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呕 血和便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病情变化。
饮食护理
呕血患者应暂时禁食,待出血 停止后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 、半流质到软食逐渐过渡。
心理护理
呕血患者常常存在恐惧、焦虑 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
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康复指导
对于康复期的呕血患者,应给 予生活和饮食方面的指导,避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呕血与便血的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 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胃癌、结肠癌等。
病理机制
呕血主要是由于上消化道溃疡或肿瘤 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便血主要是由于 下消化道炎症、溃疡或肿瘤导致血管 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呕血表现为呕出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便血表现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液。同 时可能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护理与康复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自我管理。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认真执行护理与康复计划,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04
预防与日常保健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
控制情绪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 如消化系统疾病等,从而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
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 能,保持心情平和有利于预防消化道 出血。
针对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是便血治疗的关键。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和药物依赖。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便血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饮 食调理、运动康复和中医治疗等。饮食调理主要是改 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 和饮料的摄入。运动康复主要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增强肠道蠕动和肛门肌肉的力量。中医治疗主要包括 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非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呕血与便血ppt课件

呕血与便血ppt课件

避免剧烈运动
呕血或便血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 加重病情。
注意饮食调整
在呕血或便血期间,应避免吃刺激性 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乐观心态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 利于康复。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男,45岁,因呕血、 黑便入院,诊断为胃溃疡 出血。
病例二
患者女,28岁,因便血、 腹痛就诊,确诊为结肠癌。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呕血和便血病例, 介入治疗如栓塞、止血夹等可能
有效,可以迅速控制出血。
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如胃溃疡大出血、 肠道大出血等,手术治疗可能是 必要的,可以通过手术找到出血
点并进行止血。
术后护理
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一定时间 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止血效果
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内窥镜检查
通过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 ,直接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
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
X线和CT检查
对于某些消化道病变,可以通 过X线和CT检查来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01
02
03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可导致呕血和 便血,但通常伴有腹痛等 症状,内窥镜检查可见溃 疡病灶。
肝硬化
肝硬化可引起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出血,表现为 呕血,同时伴有肝功能减 退、门脉高压等症状。
非药物治疗
休息与饮食调整
心理支持
呕血与便血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同时,调整饮食,避免刺激 性食物和饮料,以免加重出血。
呕血与便血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 惧,心理支持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 者缓解情绪压力,增强治疗信心。
补充营养
对于长期出血的患者,应适当补充营 养,如输血、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以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呕血与便血 ppt课件

呕血与便血  ppt课件

15
ppt课件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 1、反复呕血,或大便次数增多,或黑便转为暗红色血
便;
• 2、外周循环衰竭经补液及输血后未见改善; • 3、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测定继续下降 ;网织红计数持续升高; • 4、在补液与尿量足够时,血尿素氮仍持续升高;
提示有继续出血或出血尚未停止
16 ppt课件

• • •
7
ppt课件
临床表现
• 一、呕血、黑便
1、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2、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异 3、出血量<10%-15%: 无明显症状。
• 三、氮质血症 • 四、发热 • 五、血象
出血量>10%-15%: 有头昏、乏力、畏 寒。 出血量>20%:出现急性失血症状(头 晕, 乏力, 出汗, 四肢冷厥, 心慌,
痰性状
13
注意
确定是否为呕血和黑便
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⑴ 排除来自呼吸道出血: 大量咯血时, 可吞咽 入消化道,而引起呕血或黑便 ⑵ 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询问和局 部检查 ⑶ 排除进食引起黑便:如动物血, 炭粉, 含铁剂 的药物或含铋剂的药物
14
ppt课件
出血量的估计
• >5ml以上 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 >50~70ml以上 柏油样大便 • >250~300ml 呕血 • > 500 ml 头晕、眼黑、HR加快 • >1000 ml 口渴、不安、脸色苍白、四肢厥冷 (轻度休克) 冷汗、BP 、HR增快、尿量减少 • >1500 ml 神志淡漠、口渴严重、末梢紫绀 (中度休克) V下陷、尿量更少 • >2000 ml 意识模糊、昏迷、严重紫绀 (重度休克) 呼吸困难、无尿

《呕血与便血学习》课件

《呕血与便血学习》课件
体征
呕血严重时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便血严重时 可能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症状
观察患者呕血、便血的频率、 颜色、量等,以及伴随的症状 ,如腹痛、腹泻、发热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潜 血试验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
药物治疗为主,辅以止血措施,必要时手术治疗 。
急性胃黏膜病变所致呕血
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止血措施,如药物治 疗、内镜下止血等。
病例二:便血的治疗
总结词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痔疮所致便血
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改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药物治疗等。
肛裂所致便血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呕血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道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便血常 见病因包括痔疮、肛裂、肠道炎症、 肠道肿瘤等。
病理机制
呕血主要由于上消化道黏膜损伤或血 管破裂导致出血;便血主要由于下消 化道黏膜损伤或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症状与体征
症状
呕血常伴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便血常伴有腹痛、腹泻、里急后 重等症状。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 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 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配合医生治疗
遵循医生的诊疗计划,按时 服药、定期复查,确保治疗 效果。
注意事项
避免误诊
对于呕血与便血的症状,应尽早确诊病因, 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注意并发症
呕血与便血可能引起贫血、休克等并发症, 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如栓塞治疗,通过阻塞出血血管来达 到止血目的。
手术治疗
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血严重的情况 下,需进行手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病因
引起呕血的病因均可致便血,此外,便血还见 于下消化道疾病。
上消化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炎症、肿瘤、溃疡、外伤。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炎、 胃癌。
3.肝、胆道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下段、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出血。胆总管壶腹部肿瘤、胆道寄生虫、胆石 症、胆道感染
1年的死亡率占60%。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肝硬化病人的20%。
9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10
胃底食管静脉 曲张破裂出血
门脉高压性胃病
11
3、急性胃粘膜病变
12
4、胃癌
13
下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多是便血
1、小肠疾病:肠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坏 死性肠炎、小肠肿瘤、小儿肠套叠、Crohn 病, 小肠血管瘤, 空肠憩室炎或溃疡等。
2、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病变 引起的出血。
3
4
呕血、便血定义
呕血: 凡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胃-
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或肝、胆或胰腺等脏 器的出血返流入胃或者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 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者,称为呕 血。 便血: 消化道出血, 血液由肛门排出成为便血.
第一篇 第十一节
呕血与便血
1
教学目标
1、掌握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呕血、便血的定 义、主要病因及临床表现。
2、熟悉呕血、便血的病因、伴随症状以及问 诊要点。
3、了解呕血、便血的发病机制。
2
消化道出血
定义:消化道出血(除外口腔的消化道即食管到 肛门)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可分为上消化 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呕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量多少及在胃内停留的时间长短, (多、短)血色为鲜红、暗红色或混有凝血块;(少、长) 呕血为棕褐色咖啡渣样(原因:HB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 血红素)
(2)黑便: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食物中的 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成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 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样便 .
2、结肠疾病:结肠癌、结肠息肉、溃疡性结 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3、直肠肛管疾病: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 炎、痔、肛裂、肛瘘等
4、肠道血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遗传性 毛细血管扩张症。
14
肠套叠
大肠癌
15
临床表现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随之呕出血性 胃内容物,继而排出黑便。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酸碱反应
碱性
黑便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出血后痰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肝脏疾病:肝硬化, 胆道疾病:胆道出血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呕出,可为喷射状 棕黑,暗红 食物残渣,胃液
酸性 有、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
18
无血痰
2、失血性休克:短时间内出血量达到1000ml或循环
血量的20%以上血容量时,则有头晕, 乏力,面色苍 白,出汗, 四肢冷厥, 心慌, 脉搏增快等.严重者 可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脉搏频数微弱, 血压下降, 呼吸急促等).
5、氮质血症:血液在肠道分解吸收引起。数小时升
高,24~48小时达高峰 多为肠源性氮质血症,在严重失水和血压降低
的情况下, 由于缺血、缺氧和低血容量,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肾排泄功能均降低,因而产生肾性氮 质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20
பைடு நூலகம்床表现
(二)便血的临床表现
便血的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 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短有关。一般来说,出现位置越低、 量越大、排出越快颜色越鲜红。便血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 隐血便三类。
3、发热:多数出血量大的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
一般不超过38.5度,可持续3 ~ 5天。(可能由于血 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 素导致体调中枢的功能障碍。)
19
4、血液学改变: 出血早期无变化,出血3~4小时
后,由于组织液渗入及输液等,血液被稀释,血红 蛋白及红细胞可逐渐降低. 不能做早期诊断,以此 判断有无出血及出血量。
1 、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 是 指 屈 氏 ( Treitz ) 韧 带 以 上 的 消 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肝、胰腺、胆 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 病变出血,排除口腔、鼻、咽喉部出血和咯血。
注:黑便的病人可无呕血、而呕血的病人几乎都有黑便。
16
出血量的估计
①出血量在5ml以上,可出现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②出血量大于50~70ml,可出现柏油样大便; ③胃内积血达250~300ml,可出现呕血; ④出血量大于400 ~ 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 ⑤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超过全身循环
血量20%时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休克, 应紧急处理。
17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咯血
呕血
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 胃肠道疾病:消化性溃疡,
肺炎,肺癌,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肿瘤
心脏疾病:二尖瓣狭窄等
其 它:血液病、传染病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
出血方式
咯出、多伴有咳嗽
血色
鲜红
4.胰腺:急性胰腺炎、胰腺癌。
5.血液疾病: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
6.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7.其它:尿毒症,血管瘤、抗凝剂治疗过量、维生素K、C缺 7 乏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胃溃疡
1、消化性溃疡: 占上消
化道出血的50%,占急性 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的6%。
8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约占急性上消化 道出血的10%,死亡率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5%。 如果不治疗,再出血率占50%
注意:呕血应与咯血、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出血吞咽后再 呕出相鉴别。
便血应与食用动物血、大量绿色蔬菜;铁剂、铋剂、炭粉及某 些中药引起的黑便相鉴别。另外,口腔、鼻、咽、支气管、 肺等部位的出血,被咽下后也可出现黑便或隐血试验阳性。
5
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⑴ 排除来自呼吸道出血: 大量咯血时, 可吞 咽入消化道,而引起呕血或黑便. ⑵ 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询问 和局部检查. ⑶ 排除进食引起黑便:如动物血,大量绿色蔬 菜、 炭粉, 含铁剂的药物或含铋剂的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