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的分析及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共5则)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共5则)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共5则)第一篇:《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一、课题的提出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

识字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汉字书写出错是中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错误一旦产生,影响往往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进行检查的方法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发现学生作业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对本班学生学生进行了一次作业本中因错别字而造成错误的抽样统计,统计情况如下:总人数错误人数错误率(%)《夜莺的歌声》《颐和园》从表中的数据情况可见,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率较高,且上表中的错误大多非知识性错误,均是由于粗心,态度不端正等原因造成,而我们教育的目标,不但是要使学生学会文化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我认为降低学生错别字的发生率是当务之急,且具有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错别字”是指错字和别字。

“错字”是指写字时因笔画或构件错误,写成了本无其字的字。

“别字”是指写字时,因形、音、义的影响,把甲字写成了乙字,俗称白字。

“小学中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即拟对“错别字”作一实验研究,探求“错别字”的常见类型、形成原因等问题,力求找出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减少“错别字”发生率为目标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以《课标》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识字写字提出如下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从心理学角度认为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又可以划分为小学生的知觉水平、迁移作用、提取失败理论、有意注意等。

外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三年级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也是语文错别字比较集中发生的阶段。

本文将分
析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
1.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还不够持久,容易分心,因此在写作时容易犯错。

2.缺乏知识储备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才刚刚开始积累,词汇量相对较少,语法知识尚未掌握得
很好,这也是造成语文错别字的原因之一。

3.书写不规范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写,书写不规范、习惯不良也是造成语文错别字的一个
重要原因。

二、对策建议
可以通过课前活动和课间休息活动进行游戏或者体育锻炼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2.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
可以通过阅读、记忆、归纳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特别是要重点强化学
生的词汇与语法知识。

3.改善学生的书写习惯
可以通过给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加强书写规范的训练等方式来改善学生的书写习惯,
尽快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减少语文错别字的产生。

4.加强评价和反馈
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评价和反馈,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要及时指出和纠正,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结语
小学三年级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语文错别字的出现是常见现象。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力集中、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改善学生的书写习惯和加强评价和反馈来帮助孩子们克服问题,发现并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作为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汉字是小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常常出现错别字现象。

错别字不仅令人感到困扰,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是指在书写或阅读文字时,由于对字音、字形、字义的理解不够清晰或混淆不清而导致的错误。

“圆明园”误写为“元明元”、“香港”误写为“香港”等。

一些简单的字词也会出现错别字,比如“山”误写为“彡”、“日”误写为“曰”等。

这些错别字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掌握,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原因分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音形相近、意义相近的字词容易混淆。

比如“好”和“学”之间的区分,“明”和“是”之间的区分等。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对汉字的认知和掌握并不够充分,容易产生误解和错误。

语文学科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加之课外学习压力和兴趣爱好的多样性,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中的粗心和马虎,从而产生错别字现象。

家庭教育和校外环境也对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起了一定作用,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语文学习并不够重视,导致孩子的语文基础薄弱。

三、解决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方法要解决小学生错别字现象,需要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入手,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错别字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错别字的引导和纠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错别字的纠正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错别字现象,并通过练习、讲解等多种方式加以纠正。

针对常见的错别字现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专题讨论和练习,增加学生的错别字意识和纠正能力。

家长在孩子的语文学习中应该加强监督和指导。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对孩子的作业和练习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孩子的错别字现象并加以纠正。

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识字在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

因此,小学生识字正确与否对未来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需引起教育研究者和广大师生的关注。

本文从错别字的类型出发,研究错别字的类型有形近字、音近字、意义相近字、混合型这几种。

探讨其成因,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

内因是指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良书写习惯等方面;而外因则是由于老师在思想上不重视、本身存在知识缺陷、教学效率低,还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还要探讨改正对策:可以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书写教学,严防错别字的发生;采用各种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识记;预防为主,关注改错,指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认识;家庭社会一起上阵,帮助学生改正错别字,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错别字原因对策一、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分析1.内在原因,主要体现在学生方面。

(1)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之一。

(2)小学生不良习惯造成了书写错误。

2.外在原因,有教师方面、社会方面的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有些教师只是重视句、段、篇的教学,忽视了识字教学,还有一些教师语言基础薄弱,很难娴熟而灵活地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这样导致了错别字的产生。

再加上现在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让不少年轻的教师更加热衷于电脑做课件,不再重视写字这类基本功的练习。

而且把习字当作课下作业来完成,课堂上正式教授相关写字的时间非常少。

(2)社会方面的原因:①小学生模仿社会不良现象。

②网络词汇滋生出一些错别字。

二、改正错别字的对策1.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书写教学,严防错别字的产生。

要帮助学生从字形、字音、字义上进行纠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1)字形。

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大部分字都有理可言。

字旁不同但是字形相同的形声字,要注意辨析不同字旁的意义。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制度的完善,我国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难免会出现错别字的现象。

错别字是指在写字或说话时,不正确地使用了相近音的词或相近形的字的现象。

在小学生中尤为常见,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对学习成绩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小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错别字的现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书写方面,二是语言表达方面。

我们来分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在书写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的错误字现象在书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小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差异。

不同的小学生在语言能力的习得速度上会存在差异,在书写时,因为对词义的不明确或错误记忆,从而导致了错别字的产生。

是因为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的问题。

一些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够灵活,老师的授课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也就很难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

是语言能力的欠佳。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不够强,对于一些字义、词义认知模糊,或者是因为缺乏相关的认知经验,导致在表达时会出现错别字的情况。

是因为小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一些学校的教学方式过度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灌输,对于语言表达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就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避免过度灌输,增加学生对词义、字义的理解。

老师在教学时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图文结合、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生错别字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现今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比较普遍,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相对较浅。

汉字是中文的基本单位,每个汉字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读音。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开始学习汉字,对于每一个字的写法和读音还不够熟悉。

在写字的过程中,很容易写错或者读错。

小学生对于语言规则的掌握有限。

汉字的写法和读音是符合一定的语音语法规律的,比如声调、综合规则等。

小学生对于这些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到位,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错别字。

“兔”写成“免”、“学”写成“穴”等。

小学生的记忆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记忆来掌握每一个字的写法和读音。

小学生的记忆力有限,容易混淆一些形状相似、读音相近的字。

在写作中就会出现一些错误。

小学生对于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可能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任务,而不是一种主动的表达方式。

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仔细检查自己的作品。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错别字就很容易出现。

针对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提高小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

可以通过教学材料的选择和编写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和读音。

可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来帮助小学生记忆汉字。

加强对语言规则的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注重对汉字写法和读音规则的讲解,让小学生理解每一个字的构造和发音。

可以通过练习和巩固来帮助小学生掌握这些规则。

可以通过记忆方法的教授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记忆汉字。

可以教授一些记忆口诀、联想方法等,让小学生在记忆汉字时更加轻松和有效。

可以培养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趣味写作活动,让小学生在写作中感到快乐和有成就感。

可以鼓励小学生多读书、多写作,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汉字的认识不够深入、语言规则掌握有限、记忆力较弱以及对写作重视程度不够。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写法和读音,并培养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和重视程度。

当前中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研究

当前中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研究

当前中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研究以桃园小学和花园中学为例引言: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统称。

写得不正确或字形不正确的字叫错字。

字形正确,但用错了地方的字叫别字。

错字主要是增减笔画和改变字形。

别字有音同形异异义和形同音异异义等。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汉字使用效率的高低显示了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

当今社会,虽然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基本消除了,但写错字、用错字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如果加上念错字、读错音的现象,错误的比例就更大了。

本文将对中小学生常见错别字进行浅显地研究,希望为汉字的发展和继承略尽绵薄之力。

(一)小学生常见的错别字一、小学生常见错别字小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在查阅学生作业时,发现不少学生一次作业或一篇作文中的错别字少则一两个,多则十几个,甚至更多。

许多教师为此非常头疼。

笔者通过粗略统计,略加分类,发现学生的错别字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笔画错误。

.形近而误。

.音同音近而误写。

.受前后字影响而误写二、分析病因找出根源写错别字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写汉字是个人的小事,少一笔多一笔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或别人能看懂,怎么写都行;写字不认真,马虎大意;或者有的人积累不够,根本没有掌握一些字的结构和写法。

客观方面是因为:.汉字本身太复杂。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文字之一,可是字根多,字形复杂,形近字、同音字特多。

.识字教学不得法。

()现在的小学生识字量太大,给孩子理解词义的时间太少,加上形近、同音、多义等复杂情况,不能正确书写。

()外老师布置的作业多而枯燥。

()并且初中、高中后,有些老师偏重于阅读教学,忽视了识字教学。

.其他学科的干扰。

现在有种现象,除语文科试卷,其他科试卷错别字往往不扣分,甚至某些填空题字写错了也不扣分。

.社会的影响。

社会由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转变,使学生成长受到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学校教育控制力的圈子。

浅谈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5篇)

浅谈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5篇)

浅谈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5篇)第一篇:浅谈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浅谈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几年来课改的深入,对小学生识字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这个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过程中,一个日益凸显亟待解决的问题困扰着教师和学生——错别字随手翻开学生的作文、日记或作业,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情况还很严重,一句话里有时竟出现了四五个错别字。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象以及原因的分析,寻求适当的解决策略,以减少小学生错别字出现的机率。

关键词:错别字原因对策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

识字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

基于识字这样的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规定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左右会正确书写,并且有一定的速度。

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要求把识字和写字相结合起来。

然而在这个写字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错别字现象(特别的中低年级)。

错别字现象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交流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

它亦使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错别字的概念错别字顾名思议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的不正确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替代应写的字。

新课改为了学生的信息量加强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好多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

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写错别字是一种普遍现象,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也随着增多。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一、汉字本身结构复杂汉字本身属于表意文字,许多汉字笔画比较多,结构复杂,结构差别大,多一笔,少一笔就成了不同的字。

因此汉字难记难写,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的出错率相当高。

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同音字、形近字多,这些是汉字的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

理解字义,在某种程度上比识字更复杂。

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课外阅读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

因此,对字义理解含糊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士学位论文系别:中文系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名:**运城学院2013年6月毕业论文题目:农村小学常见错别字的分析及研究——以东辛封小学为例系别:中文系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名:**指导教师:***运城学院2013年6月农村小学常见错别字的分析及研究——以东辛封小学为例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错别字现象一直是语文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错别字现象呈日益上升趋势。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作业中错别字和访谈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及研究,提出纠正错别字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错别字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Common Wrongly Written in Rural PrimarySchool——Take East Xinfeng PrimarySchool as an ExampleAbstract:During the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he wrongly written phenomenon is always a hot topic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 which is also a big problem in Chinese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wrongly written phenomenon shows a trend of rising. Aiming at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will us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llect students' wrongly written in homework and interview ways to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is phenomenon, putting forward to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correcting the wrongly written. I want to be able to better help pupils' Chinese learning and teacher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Key words: Rural primary school ; Chinese teaching ; Wrongly written目录引言 (1)一、调查的设计 (1)(一)调查时间 (1)(二)调查对象 (2)(三)调查目的 (2)(四)调查方法 (2)二、调查的情况及分析 (2)(一)小学生错别字现状 (2)(一)小学生错别字的原因调查 (3)三、研究对策 (8)(一)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9)(二)教师应重视识字教学,在教学中运用普通话 (9)(三)规范社会用字,创造良好的用字环境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附录一 (13)附录二 (17)附录三 (19)致谢 (29)引言文字是人类记载、传递、交流信息的工具。

在使用这种工具时,都要求语言文字纯洁、严格、规范。

汉字错别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文字运用的不规范现象,它像毒瘤一样,正侵蚀着汉字的健康肌体。

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写字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基础中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实施,对各学段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有了具体的要求。

其中,对1—2年级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会写。

”对3—4年级学生的目标要求是:“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习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左右会写。

”对5—6年级的学生目标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同时,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从‘重识写轻’到‘识写并重’。

”①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尽量减少错别字。

“避免和消灭错别字,是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在小学学习语文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解决的一个问题。

”②在国内,这一课题已经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及其他关注语文教学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为此提出诸多研究策略,为语文教学工作做出很大贡献。

如冯胜军《小学生写错别字的成因及对策》,文中基于理论的角度从汉字自身、教师自身、学生自身及教材四方面对错别字进行研究。

而仅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研究错别字,难免会出现一些理论和实际不能完全相符的疏漏。

本文则兼顾学生与教师,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查找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从而更能理性的分析这一现象,更好的减少错别字。

一、调查的设计(一)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②李秉德.关于小学生作文中错别字情况的一个小型调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48~154.2012年9月4日至2012年12月20日 2013年4月6日(二)调查对象东辛封小学3—6年级82名学生;东辛封小学全体教师20人;东辛封小学教学主任许瑞琪、四年级语文老师柴效贞、五年级语文老师张玲霞。

(三)调查目的通过调查,能够准确了解当前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促使学生及语文教师重视这一问题,并根据教学实况,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对策,从而减少或避免错别字。

(四)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

对学生和老师发放问卷,发放学生问卷82份,收回80份,对教师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共计102份,收回100份。

2、收集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将收集到的错别字进行整理,为分析错别字举出实例。

3、访谈法。

对个别语文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错别字的当前状况、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

教师问卷共17题,其中1—15为选择题(个别为多选题),16—17为想法建议题。

学生问卷共15题,其中1—14为选择题(个别为多选题),15题为想法题。

二、调查的情况及分析(一)小学生错别字现状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一直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在东辛封小学进行此项调查。

在错别字现状调查过程中,经过整理数据,从问卷中呈现出了以下态度:表一表二从图表一中可以看出,在是否书写错别字上,41.25%的学生经常写错别字,58.75%的学生有时写错别字,没有学生认为自己从不写错别字。

同时,60%的教师认为学生经常写错别字,其余40%教师认为学生有时写错别字,而没有教师认为学生不写错别字。

图表二在对错别字严重程度的调查中可以看出,42.5%学生认为错别字情况严重,而80%教师认为学生错别字情况严重。

综合以上两个图表可以得知,当前农村小学错别字现象严重,绝大部分学生在平时都写错别字,在访谈中得知近几年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

错别字现象不利于小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字基础,对小学生日后的升学考试,尤其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每错一字减一分”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此,我们需要对此问题加以研究。

(一)小学生错别字的原因调查错别字是汉字在书写和运用中错字和别字的总称。

所谓错字,就是笔画、结构有错误,不合乎规范的字。

《辞海》中说:“错字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字。

”即:本无其字而误写之。

如:在学生作业中找出“拌”写成“彳半”、“缕”右下部分的“女”写成“木”、“街道”的“街”右边的“亍”写成“寸”。

(见附录图片)所谓别字,就是字本身没有笔画、结构上的错误,而是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张冠李戴。

顾炎武《日知录》中“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写为彼字也,今人为之白字,乃别音之转。

”①如:学生作业中的“欺骗”的“骗”写成“遍”、一万的“万”写成“方”、砍柴的“柴”写成“紫”、“演奏”的“奏”写成“秦”。

(见附录图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99.书写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问卷中主要是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对错别字成因进行调查。

同时,在对教师进行访谈过程中找出错别字的成因如下:1、客观原因(1)汉字自身的特点汉字的数量极其庞大,《新华字典》中收字11100个左右,并且笔画多,结构复杂,在两千多个常用汉字中,平均每个字就有11.2笔。

再加上汉字的笔画有横、竖、撇、捺、挑、折、钩、点八种,而且由这八种笔画交互错杂而成的字非常多,不少字形体或偏旁相似,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能写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很容易混淆。

且同音字很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 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存在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现象。

因而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在书写汉字时经常容易出现错误。

如学生“己”和“已”、“衷”和“哀”、“戌”“戍”“戊”、“恕”和“怒”、“土”和“士”、“由”“甲”“申”分不清等。

在对学生错别字自身特点调查中,经统计分析,数据如下:(1)汉字自身特点的影响(2)笔画、形、音、义的影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教师认为汉字自身特点对学生错别字有很大影响,15%教师认为汉字自身特点对学生书写错别字有影响。

其中错别字类型主要集中于笔画错误、字形相近错误、偏旁错误。

这三类错别字类型在学生问卷中统计为72.75%。

由此数据看出,汉字自身的复杂性是导致错别字重要的原因之一。

(2)方言的影响“方言是一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方变体。

”①这些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共同语有所不同,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山西境内的方言可以划分为晋方言和中原官话两部分。

而河津市东辛封小学则属于山西南部即汾河片,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区。

其发音特点为前后鼻音容易混淆,如“星星”和“心心”,后鼻音与后鼻音相混,如“红”与“黄”。

在调查方言对错别字的影响中,统计数据如下:(1)方言对错别字的影响(2)方言中的语音对错别字的影响(学生问卷)从调查问卷中得知,95%的教师认为方言对错别字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调查中77.75%学生认为方言对其写错别字有影响。

其中,50%学生集中于前后鼻音不分,30%集中于后鼻音与后鼻音相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