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观察力之培养细致入微的小观察家

培养幼儿观察力之培养细致入微的小观察家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将为其整个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观察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细致入微的小观察家。
一、创设观察环境幼儿观察力的培养离不开一个创设观察环境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观察区域,放置各种观察材料,如昆虫标本、植物标本、实验器材等,营造出丰富的观察资源。
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观察活动,如观察花的开放过程、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并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二、引导细致入微的观察为了培养幼儿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引导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用比较法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差异。
例如,在观察花朵时,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让他们发现不同花朵之间的差异。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
例如,在观察水中的鱼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不仅仅使用视觉,还要用听觉来观察鱼的行为和声音。
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三、培养记录和表达的能力观察离不开记录和表达,因此,培养幼儿的记录和表达能力是培养他们观察力的重要环节。
在观察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记录,如通过绘画、拍照等方式将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口头表达观察到的事物,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讨论。
通过这样的记录和表达活动,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观察到的事物。
四、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和经验除了创设观察环境之外,教师还应该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和经验,拓展幼儿的观察领域。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如观察家居生活中的物品、观察街道上的交通工具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外出参观考察,如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等,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观察和学习。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幼儿园是孩子最早接触学习的地方,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幼儿园孩子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方法:1. 启发性玩具和游戏:幼儿园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启发性玩具和游戏,激发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孩子需要观察积木的形状和大小,思考如何搭建稳定的结构。
在解决拼图问题时,孩子需要观察图案的细节,并思考如何将碎片放在正确的位置。
2. 自由探索环境: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个开放的自由探索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观察和思考。
例如,设置探索台或角落,放置一些自然物品、器具、乐器或小动物等,鼓励孩子主动观察和探索。
3. 给予适当的挑战:幼儿园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给予适当的挑战,促使他们观察和思考。
例如,通过安排一些任务和问题来激发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孩子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或“为什么冰会化成水?”等。
4. 故事和绘本阅读:幼儿园可以通过讲故事和阅读绘本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讲故事时,可以提醒孩子观察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细节,并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想象。
阅读绘本可以培养孩子对图像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同时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5. 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简单的物质混合实验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亲身参与,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通过以上方法,幼儿园可以积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对于学习,而且对于孩子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幼儿园应当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资源,以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幼儿园中,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积极引导他们运用这些能力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

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一、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大自然是幼儿观察力的宝库。
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四季变化、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等,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事物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力。
2.创设室内外活动区域:在幼儿园内设置丰富的活动区域,如科学发现区、美工区、角色扮演区等,提供各种材料和设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
二、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1.日常生活:鼓励幼儿观察家庭、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家具的形状、颜色,食品的口味、形状等,让幼儿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社会现象: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社会现象,如交通规则、公共道德等,让幼儿在观察中了解社会,培养责任感。
三、开展观察活动,提高幼儿观察能力1.观察游戏:设计各种观察游戏,如找不同、拼图、猜谜语等,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观察力。
2.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如“认识春天”,让幼儿观察春天的特征,了解春天的变化。
3.科学实验:开展简单的科学实验,如种植、制作小实验等,让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培养探究精神。
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让幼儿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用大脑去思考。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成果: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察心得与他人分享,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观察力1.家长积极参与: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参观博物馆等,为幼儿提供更多观察机会。
幼儿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知识传授,还要重视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观察力。
因为观察力对于幼儿认识世界、理解事物、发现生活之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室内活动区域,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和设备。
比如在科学发现区,我们可以放置各种自然界的物品,让幼儿去触摸、去感受、去探索。
他们或许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些神奇的现象,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
幼儿培养之幼儿观察力能力

幼儿培养之幼儿观察力能力幼儿观察力是指幼儿通过感知和注意等活动,准确地获取、分辨和理解外界事物的能力。
作为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其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幼儿观察力的重要性、培养观察力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角度出发,介绍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力。
一、幼儿观察力的重要性幼儿观察力是认知发展的基石,它为幼儿的记忆、思维和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观察,幼儿能够积累大量的感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概括和理解,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幼儿观察力的培养还能够促进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和专注力培养。
通过观察不同的事物,幼儿能够逐渐培养出持久的注意力,提高专注力水平。
二、培养观察力的方法和技巧1. 创设丰富多样的观察环境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我们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观察环境,例如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等。
带领幼儿亲身参观和观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兴趣。
2. 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在幼儿进行观察活动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事物的细节和特征。
例如,在观察一朵花时,可以引导幼儿注意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特点,通过细致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进行观察与思考的结合观察只是培养幼儿观察力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的结合。
例如,在观察一只蚂蚁时,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蚂蚁为什么会走在地面上,蚂蚁集体是如何协作的等问题,通过思考,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三、家庭与学校合作家庭和学校是幼儿观察力培养的两个重要场所,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 家庭教育的角色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和成长的地方,家庭教育在幼儿观察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长可以通过创设观察环境、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活动、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同时,家长还可以和学校共同合作,定期交流幼儿的观察力表现,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观察力发展情况。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园幼儿观察力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幼儿期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来积累知识和经验。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了解幼儿观察力的特点1.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观察力呈现出一些特点,比如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观察对象单一等。
教师需要了解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力培养工作。
2. 幼儿观察力培养的重要性幼儿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观察是幼儿获取信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对于其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1. 创设丰富多样的观察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各种观察器材、搭建观察角落等方式,创设丰富多样的观察环境,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帮助他们主动进行观察。
2. 引导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特定的事物或现象等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培养其观察事物的敏感性和深度。
3. 注重观察过程的引导和反思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细节和变化,注重观察过程的反思,帮助幼儿形成系统化的观察思维。
4. 利用故事、游戏等活动培养观察力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故事情节、角色表情等,培养其观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5. 鼓励幼儿进行观察性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观察性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将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再现,培养其观察的专注性和表达能力。
三、教师在培养幼儿观察力中的作用1. 作为示范者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该成为幼儿观察的示范者,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2. 创设良好的观察氛围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观察时感到愉悦和放松,促进其观察力的发展。
3. 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教师在幼儿观察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幼儿养成扎实的观察习惯,提升其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幼儿园观察力培养方案

幼儿园观察力培养方案一、方案概述观察力是幼儿认识和探究客观世界的基础能力,也是幼儿发展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
本方案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1.游戏法培养观察力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并理解物品的特质,培养他们对物品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有趣的盲人摸象游戏,让幼儿感受不同物品的纹理、形状等特点;还可以进行触碰比赛,让幼儿透过触觉感受物品表面的特征。
2.实验法培养观察力现代科学实验教学中,观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验锤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颜色变化、物体沉浮等现象,同时对于不同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绘画法培养观察力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更加认真地去理解和书写所看到的景象,同时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比如:可以让幼儿观察动物的特点和习性,画出动物的形状和动作,同时在绘画的过程中让教师适当引导,提高幼儿的具体观察能力。
4.拼图法培养观察力拼装所有艺术拼图的功能仅止于拼图吗?不,拼图还有很多意义参加,其中一点就是对于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比如:让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和分辨图片的细节,再通过拼图的形式让幼儿拼装完毕,让幼儿理解事物的关系和整体含义,培养幼儿睿智的观察能力。
三、实施步骤1.确定培养目标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培养。
2.设计适合的环境根据营造环境或场景特点构建,建议在幼儿园设置观察试验基地。
可以放置各种小型科学仪器和显示面板,吸引幼儿的目光,让他们能更好的针对事物细节进行观察。
3.选取适合的材料和方法让幼儿逐步了解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包括各种尺寸、形态、颜色、材质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4.教师的引导和关注教师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关注,让幼儿对于细节进行观察和认知,并且提供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案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案第1篇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案一、前言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基础,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本方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以下观察力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提高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培养其细致、全面、深入的观察习惯。
2. 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其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的思考能力,提高观察的实效性。
三、培养措施1. 创设有利于观察的环境(1)优化室内外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察对象。
(2)创设有序、整洁、安全的观察空间,保证幼儿充分观察。
2. 设计观察活动(1)日常生活观察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动植物、人物等,培养其观察习惯。
(2)主题观察活动:结合教育内容,开展以季节、节日、动植物等为主题的观察活动。
(3)分组观察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分组开展观察活动,培养其合作观察的能力。
3. 引导观察方法(1)教授观察技巧:指导幼儿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事物,学会比较、分析、归纳。
(2)培养观察顺序: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局部、从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进行观察。
(3)激发观察思考:鼓励幼儿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其进行思考和讨论。
4. 教师指导与评价(1)教师示范观察:教师以自身为榜样,展示观察方法,引导幼儿模仿。
(2)及时反馈与鼓励:对幼儿的观察行为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其持续观察。
(3)观察记录与分享:鼓励幼儿记录观察过程和发现,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了解幼儿观察力的现状,确定观察力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2. 实施阶段:按照培养措施,开展观察活动,引导幼儿参与。
3. 总结阶段:评价观察力培养效果,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保障措施1. 培训教师:加强教师对幼儿观察力培养的认识,提高教师指导观察活动的能力。
2. 家园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观察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家庭观察环境。
3. 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社区、网络等资源,为幼儿观察活动提供支持。
幼儿学习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幼儿学习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幼儿能够收集信息、感知事物的细节,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世界。
因此,如何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是家长和教育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幼儿提高观察力。
一、培养幼儿对细节的注意力细节是观察的重点,幼儿在观察中应该注意细节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家长和教育者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幼儿对细节的注意力:1. 游戏中培养观察力:与幼儿一起参加各种游戏,如找茬、认真辨别两张图片的差异等,这些游戏能帮助幼儿更加关注和发现事物的细微差别。
2. 图片故事启发观察力:给幼儿看一组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故事提问和回答,引导他们注意人物、环境和细节的变化。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幼儿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
3. 生活经验创设观察机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事物,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和细节。
例如,在公园散步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二、开展触觉和感官活动触觉和感官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触觉和感官知觉。
以下是一些促进观察力发展的活动:1. 触摸和感知物体属性:选择不同的物体,如绒布、冰块、玻璃等,让幼儿触摸和感受它们的特点,例如冰块的冷、绒布的柔软等,让幼儿通过触摸感受到事物的不同属性。
2. 声音辨识和定位:播放一些有特色的声音,如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引导幼儿听声音、辨识并指向声音的来源,锻炼幼儿辨别和定位的观察能力。
3. 味觉和嗅觉观察:通过品尝和嗅闻不同的食物和物质,帮助幼儿观察和描述不同物品的味道和气味,培养他们的味觉和嗅觉观察能力。
三、开展自然观察活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事物,通过观察自然环境,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知世界。
以下是一些自然观察活动的建议:1. 植物观察:带幼儿到花园或者公园,观察不同的植物。
可以让幼儿触摸花瓣的质地、闻闻花香、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等,激发他们对植物的注意力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摘要:对于幼儿来说,观察是最基本的认识活动。
幼儿的思维发育还不完善,他们感知外部事物都是通过观察,获得最直观的本体感受,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阐述了观察的概念,分析了观察力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时期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和途径,旨在培养其良好观察力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观察力培养方法
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观察的习惯非常重要,这是幼儿发现事物、认识事物的直接途径,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能力。
但现实情况中,大多数孩子的观察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并没有把观察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信息加工和过滤功能,变为自己认知的事物,结果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源于我们的观察才得以完善和发展,许多知识也都来自于观察才会无师自通。
幼儿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观察,因此对幼儿的观察力进行培养与提高是新时期幼教工作者的使命。
一、观察的概念释义
观察的意思是“察看”、“觉察”、“了解”,这看起来可能仅仅是眼睛的功能,其实是要我们通过感官的刺激达到对于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了解。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的
一切实际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1]。
二、观察力的重要性
观察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地积极参与的感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思维参与观察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们观察到事物表面的情形,而且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头脑里留下清晰完整的表象。
这就产生了观察过程中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的参与。
三、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
1.兴趣是萌发幼儿观察力的引线
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因此,培养观察能力首先要激发兴趣。
可以说兴趣是观察的动力,只有孩子对某个事物有了兴趣,才会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所关注,才能够因为观察而有所收获。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世界上所有有成就的人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有着浓厚兴趣,都很注意观察在这个领域中发生的点点滴滴。
幼教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深入挖掘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家庭是孕育幼儿观察力的暖巢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年龄还较小,集中注意力比较困难,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就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长结合生活中的情景或者精心创设情境,培养幼儿
观察力[3]。
例如灯泡发出的光都有哪些种类?家里的抽屉打不开了,可以让孩子亲自动手找找原因或者自己动手试试修理?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有的亮,有的暗?通过这样合理地创设情境,使幼儿的观察力一步步地得到培养与提高。
3.好奇心能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
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情都会问个“为什么”,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引导孩子们观察时要有的放矢,有时不能被假象迷惑。
世界是一个现象和本质的结合体。
现象有时真实地反映本质,而有时又在极力地掩盖本质。
当孩子们观察事物的时候,有时看到的是事物本质的一面,而有时却看到事物虚假的一面。
所以,幼教工作者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确定观察到的事物是不是它真实的一面,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掌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
事物的假象大多数时候是不易被察觉的,这就增加了观察和判断的难度。
但是,不管事物的假象表现得多么接近真实,它总是会在某一个时刻,或者是在某一点上暴露自己的本质。
要发现这些本质,幼教工作者首先就要细致全面地观察,深入仔细地分析,唯有这样才会更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情况,更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如在一个大雾天气里,一切都朦朦胧胧,看不太清楚,孩子由于之前没见过这种天气,可能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认为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而担惊受怕。
这时教师要及时讲解,说清楚产
生雾的原因,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我们的眼睛出了问题,接着告诉孩子们在这一天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等,准确及时地引导,既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又提高了观察事物的能力。
4.好方法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增强
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系统的观察能力,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认真引导与帮助,教会孩子正确观察。
首先,观察要注意顺序。
让孩子根据观察对象的外部形象和特征,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由表及里,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其次,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观察事物的时候,带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加深印象。
例如组织孩子们参观某一建筑物时,先领着孩子从正面、侧面、背面等外观上直观感受,然后走进建筑物内部,看看里面的构造和陈设等,从而清楚地观察与理解整个建筑物。
最后学会对比。
为了更好地发展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可以让孩子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或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4]。
如比较火车和汽车、木头和木炭、太阳和月亮等,通过这样的对比观察,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还能拓展孩子的思维,增强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这种能力是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新时期的广大幼教工作者要保持一颗耐心与恒心,以孩子的发展为出发点,把握孩子的成长
规律,致力于孩子观察力的培养与提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孩子敏锐的洞察力,并不是让他们把目光完全局限于小事上,而是说要围绕目前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目标地观察,达到“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从而取得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爱利.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45-47.
[2]张文颖.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j].才智,2011(02):33-34.
[3]贝勤英.依托地域文化研究,发展中班孩子的观察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69-71.
[4]刘峰峰.让多彩的世界闪亮起来——幼儿观察力的发展[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10(02):31-33.
[5]熊丽娟.感知规律在幼儿观察力培养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