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迁移-(共47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 人口迁移-湘教版(共32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 人口迁移-湘教版(共32张PPT)

供应商与仓库合作协议范本5篇篇1甲方(供应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仓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共同的需求和利益,为明确双方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目的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本协议的签订,确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及仓储合作关系。

乙方同意为甲方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仓储服务,确保甲方货物存储、保管、运输等环节的顺畅与安全。

二、合作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年。

期满后,经双方协商一致,可续签本协议。

三、合作内容1. 货物存储:甲方将其产品存储在乙方指定的仓库内,乙方负责货物的保管、维护和安全。

2. 库存管理:乙方负责货物的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等管理工作,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3. 货物运输:甲方委托乙方进行货物的运输配送工作,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准时完成。

4. 货物保管责任:乙方应确保甲方货物的安全,防止货物丢失、损坏或被盗等情况发生。

5. 信息共享:双方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流货物的存储、运输等信息,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四、合作条件及费用结算1. 仓储费用:甲方应按照约定的标准支付乙方仓储费用,具体费用标准详见附件。

2. 运输费用:甲方应按照实际发生的运输费用支付乙方运输费用,具体费用标准根据运输距离、货物数量等因素确定。

3. 结算方式:双方约定采用月结方式,每月底进行对账,次月完成结算。

4. 保证金:为保证协议的履行,甲方需向乙方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待协议终止后,如无未结款项或其他纠纷,保证金将予以退还。

五、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合作过程中涉及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信息予以保密,未经对方许可,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2. 双方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六、违约责任1. 若因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导致另一方损失,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若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协议无法履行,双方应协商解决。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迁移 个人版(共43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迁移 个人版(共43张PPT)

迫害
方向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 发展中(贫穷)国家流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
达国家
向发达(富裕)国家
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 使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 和经济上蒙受双重 压力赚取外汇 损失
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 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口迁移
15-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建国到改革开放前
支援边疆建设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小乔老师制图,未经允许不得它用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建国到改革开放前
特点 有计划 有组织
北大荒大开发初期的住所:“干打垒”
人群
政策移民
例如退伍军人、石油 等产业工人等
三线建设时期,大量产业工人背井离乡
时期 古代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影响 行政、战争、 计划经济体制、户 因素 自然条件 籍制度、开发工业
基地、边疆建设
政策、经济因素
特点 大规模
有组织、有计划
自发性【流量大增,流 向改变】
流向 迁往自然条 件和自然环 境较好的地 区
东部迁往东北和西 北
中西部流向东部经济发
达地区【内陆
沿
海】
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东南亚
欧洲
南美洲
北美
小乔老师制图,未经允许不得它用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迁移特点
特点
流向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永久性定居移民减少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共47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共47张PPT)
注意:全球人口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 率,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人口迁移也是人口数量 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能在短时间内使得人口数 量及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2.人口迁移
•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 人们变更定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 出差、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 或两处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住所间的流动等都不属 于人口迁移。
中国近代历史上三次人口迁徙
“走西口”(山西省居民迁到今内蒙古西部)、
“闯关东”(山东省河北省居民迁到东北地区)、 “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数量变动的原因 • (1)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 与死亡率的数值大小。 • (2)人口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
流向
意义
欧 洲 → 美 洲 、 开发了新大 大洋洲 陆,传播了 工业文明, 改变了人种 的空间分布
二战 后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欧 洲 由 迁 出 地 调 整 了 世 界 各地劳动力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 变为迁入地 动人口增多 拉 美 由 迁 入 地 的余缺 变为迁出 西亚、北非石 油输出国招募 大批外籍工人
城市 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与社会福利好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现代建筑居住舒适 置业与致富机会多 社会地位高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差 (推力)
人口迁移
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欧洲殖民者到美洲,大洋 洲开发的线路
非洲黑奴迁移线路
近代中国人到东南 亚,美洲开发的人
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线路图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1.3【教学课件】《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1.3【教学课件】《人口迁移》

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中 一年级 | 必修二
材料二:德国人口负增长 现在人口8 200万的德国,到2050年将降至7 000万。换言之,在20世纪下 半叶,德国平均每年增加人口20万;而在21世纪前半叶,德国将平均每年减少 人口20万以上。这是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预测与计算结果。德国的老龄化速度 也在加快。根据预测,2000年退休者与就业者的比例为40∶100;到2050年,
移。
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中 一年级 | 必修二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观察思考:19世纪以前亚洲、欧洲人口迁移方向 各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中 一年级 | 必修二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的原因
亚洲
中 国 、 印 度 等 东 南 亚 、 美 自然灾害、战争、生活 欧洲 地 欧洲 洲、大洋洲、 贫困需要到海外谋生 非洲等 美 洲 、 大 洋 地理大发现,新航线的 非洲 洲 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主义的扩张,开发 新大陆 非洲 美洲 欧洲殖民者罪恶的奴隶 贸易
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中 一年级 | 必修二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指人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按空间移动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中 一年级 | 必修二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方 的“阳光地高中 一年级 | 必修二
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中一年级 | 必修二
第一单元 · 人口与环境
人口迁移
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中 一年级 | 必修二
材料一:联合国报告:印度人口将在2030年前超过中国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根据联合国2005年2月24日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到2025年, 印度人口将达到13.95亿,而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5.93亿。而目前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中国,2025年人口将达到14.41亿,而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回落到13.92亿。另据《世界人口 展望》报告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65亿增长到91亿,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 中国家。欧洲的人口将继续下降。据统计,到2050年,欧洲人口将从目前的7.28亿下降到6.53 亿(包括俄罗斯,不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和德国的人口将继续下降,而法国和英国的人口将有 所增长。到2050年,日本人口将从目前的1.28亿下降到1.12亿。报告指出:“总体而言,从 2005年到2050年,发达国家的人口将基本保持不变,大约是12亿。而5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 将增长两倍多。”

《人口迁移》人口与地理环境PPT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人口与地理环境PPT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三、我国人口迁移 1.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
原因 政治 经济 战争
灾害
举例
秦始皇处于政治经济考虑建都咸阳
西晋的“永嘉丧乱”、唐代的“安史之乱”、北宋的“靖康之 难”造成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1942 年中原大饥荒导致中原人口大规模向西南、西北诸 省区迁移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思维)
每年冬天割苇人要冒着严寒收割芦 苇。辽河三角洲连成片的芦苇荡面积 有 8 万公顷,每年吸引了众多割苇人 前来进行收割作业。在辽河三角洲这 片世界面积最大的芦苇荡里,每年冬 季都有成千上万如候鸟般“飞”来收割 芦苇的“刀客”,他们在赚取微薄收入 的同时,也让世人看到了芦苇荡这一 诗意景观背后的人生百态…… 人口流动是否就是人口迁移?影响人 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出打工,农忙时回家务农,不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①必须改变居住地;②改变居住
地需持续一段时间;③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域界线。
(3)结合材料三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主要迁出地与
迁入地的差异。
提示迁入地:主要是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地区以
及石油资源丰富的西亚地区;迁出地主要是亚洲、拉丁美洲、非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二、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往往反映出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人口
迁移的方向如下表所示:
时间
迁出地
迁入地
20 世纪以前
欧洲、非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 19 世 纪到 20 世纪初
欧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战乱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发展中国家
美洲

1.3人口迁移 课件——湘教版地理必修2课件(共47页)

1.3人口迁移 课件——湘教版地理必修2课件(共47页)
居东南亚
④ 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1 . 3 人 口迁移 课 件 ——湘 教版地 理必修 2课件( 共47页 )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
1 . 3 人 口迁移 课 件 ——湘 教版地 理必修 2课件( 共47页 )
1 . 3 人 口迁移 课 件 ——湘 教版地 理必修 2课件( 共47页 )
5✓、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 6✓、明清时期我国粤、闽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7、王刚从四川到浙江某企业打工 8、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南迁 9、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1✓0、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11、外出度假、旅游一周
1✓2、王大伯年老后到美国与儿子一起生活 1 . 3 人 口迁移 课 去
1 . 3 人 口迁移 课 件 ——湘 教版地 理必修 2课件( 共47页 )
1 . 3 人 口迁移 课 件 ——湘 教版地 理必修 2课件( 共47页 )
小胡所在的小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政府准备进行开发,建设旅游名城,为 挽留人才,政府出台了新措施,学历本 科以上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
三大要素
两个地区间的移动
(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
居住地变更
(旅游、度假、出差、暂时搬迁等不属于)
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
判断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判断图 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A1→B1、C1→A2
A A2
B
A1
B1
C
C1
C2
活动 下列人口移动行为中,哪些属于
人口迁移?
B、 C、 D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精品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精品课件

知识回顾:
• 你家有粮食了? • 让俺一家去关东找他
• 这是俺爹给俺娘捎的信
• 好地有的是,种都种不完 • 一马平川
• 土地是黑色的,肥的流油
• 好东西多:关东三件宝、 棒打狍子瓢舀鱼
《闯关东续》: 1990年,朱传文的孙子朱胜日已经60多岁了。 这年他决定带着全家迁回山东老家。 请你设计,他应说出山东的哪些好处,来说服 家人同意与他一起回山东?
给出优惠政策,让返乡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 济,吸收返乡民工参加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 民工。(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 ,因此在分析具体案 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①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 ,要抓住主要因 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 常起作用的因素。 ②重具体。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 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一 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 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 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举例说明); 2. 根据具体的材料,能够分析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性因 素(重点) 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重难点)
知识回顾:
探究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认真观看、仔细倾听,尽 量用剧中的对白说出传文一家 坚定要去关东的原因?
探究二
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到2011年7月,朱胜日的孙子朱小可就要从清华大 学毕业了,他们班80%的同学有 出国的想法。朱家现在正在为 一件事争执不下:
朱小可执意要去日本留学。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 (共1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 (共19张PPT)

依据材料显示河北人口迁移的拉 力因素有哪些?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 河北人口迁移在 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 拉力大于推力 推拉理论中哪一 资源在中国都占有比较优越的地位。河北是中 作用力比较大? 国人口迁移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重 要人口迁入区。1954~1990年的37年中,人口 迁移总量达5900万人,迁入率为31‰。
案 例 知识 整理 提供
(四)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体验成家庄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中,老年人占有很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迁往“阳光地带” 如:弗罗里达州& 加利福尼亚州。
60年前,石家庄刚刚解放时, 市区人口仅有12万,而到2005年底, 市区人口跃升到了224万,60年间, 市区人口增加了将近20倍。据不完 全统计,市区半数以上为外迁人口。
直接促使几十万官兵迁移原因 是什么? (国家政策)
案例 提供
(四)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中,老年人占有很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迁往“阳光地带” 如:弗罗里达州& 加利福尼亚州。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人才库
据中科协2008年的数据,自1985年以 来,我国最好的人才培养基地清华大学高 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大这 一比例为76%,他们出国继续深造。
婚姻、家庭对人口迁移有影响 吗?用身边事例分别说明。
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迁移 中起重要作用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婚姻、家庭 战争 自然灾害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中,老年人占有很 政治中心变化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宗教 政治因素 迁往“阳光地带” 政策 如:弗罗里达州& 经济因素 生态环境 加利福尼亚州。 文化教育 社会文化因素 区域间经济差异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主 自然资源 要因素不同: 大型建设项目布局 人类社会早期: 自然生态环境和战争 当今社会: 经济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B1、C1→A2
A A2
B
A1
B1
C
C1
C2
活动
下列人口移动行为中, 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B、 C、 D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大学生寒暑假回家乡探亲; 4.伊拉克难民到叙利亚避难; 5.农民工季节性的外出打工和返乡; 6.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2020/12/10
阿富汗难民
3.政治因素 ②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 正常生活环境和秩 序的破坏,并常常 引发人口迁移。
2020/12/10
②战争
上个月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奇怪地出现了两位获胜 的总统
巴博
瓦塔拉
联合国说,自上月底发生有争议总统大选以来, 科特迪瓦已有1.4万难民逃往邻国利比里亚。
⑦政治中心
4.社会文化因素 ③宗教信仰、种 族和民族差异
2020/12/10
材料四: 宗教
社会文化因素
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 坦两国。印度人口多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 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躲避宗 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 前的人口迁移。印度境内有1500万左右的穆斯 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的印 度教徒迁入印度。目前,南亚次大陆三个大国 人口的宗教构成中,印度80%以上是印度教徒,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则分别占本国人 口的98%和80%。
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
2020/12/10
下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判断
① 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政治
② 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
难民; 自然生态环境 ③ 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社会文化
④ 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
口”“下江南”; 经济 ⑤ 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社会文化 ⑥ 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自然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一 )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三大要素
两个地区间的移动
(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
居住地变更
(旅游、度假、出差、暂时搬迁等不属于)
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 后又返回的现象。
⑥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 (荒漠化加剧)
⑦ “三峡” 移民(大型工程建设)
⑧ 1945年盟军攻克柏林美国却派了3000名科技专家到德 国物色人才,动用了100架飞机将2000多名科学家运往美 国,其中仅火箭专家就有120名 (美国重视科技人才)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A. 经济 因素(主要)
1.3 人口迁移
闯关东
走西口
“雁南飞” “孔雀东南飞” “海归” “农民工”
“高考移民” “下南洋”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思考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
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增长
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变动 影响全球人口数变化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世界人口增长一般 不具影响
从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 “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 美国。1965年,美国又颁布“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 留出2.9 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 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 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
人口迁移的特殊形式
❖ 国际难民 ❖ 环境移民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经济 因素
家庭婚姻 社会文化 文化教育 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1、按迁移的空间范围 永久性移民
国际人口迁移 外籍工人流动 国际难民定居
国内人口迁移 ——如省际迁移、县际迁移
活动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 哪些是国内迁移, ①、②
哪些是国际迁移? ③、④
①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 规模南迁
②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 水 灾引发饥荒,许
多农户迁往美国
⑥ 旱灾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地区的 干旱 造成了 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⑦家庭和婚姻 因与外国人结婚,迁居到国外
投亲靠友 性别 ⑧ 年龄
男 性比 女 性更富有迁移动力
青年比少年和老年迁移的比重更大
四、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 发展的重要条件,对 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 重要意义,因而也是 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 重要因素。
直到今天,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有许多农村人 口因为土地的不足和土地生产力的衰竭而迁移。
2020/12/10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 展、特别是制造业发 展的基础。 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 的开发,人口会发生相 应的迁移和流动。
2020/12/10
2.经济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 迁移是主要的,经 常起作用的因素, 是人口迁移的基本 动因。
2020/12/10
深圳市
①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的推进, 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长江三峡工程
经济发展不平 材料二: 衡,就业和收
入差异
经济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
1.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有
①游牧民族的迁徙、农民工的季节性移动
②三峡库区人口迁移至浙江省
③中国商务部组织人员出国考察
④中国学生留学法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⑤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⑥“十一”黄金周大量游客涌入杭州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② ④ ⑤
D. ④ ⑤ ⑥
(二)分类
城市
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与社会福利好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现代建筑居住舒适 置业与致富机会多 社会地位高
人口迁移
城 市 化
人口过 于集中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差(推力)
人口迁移
乡村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
2020/12/10
本溪市
④矿产资源
攀枝花早已 发展成为中国西 部重要的钢铁、 钒钛、能源基地 和新兴工业城市, 其人均GDP位于 西南地区排名第 一名,是西南地 区最富裕的城市
四川攀枝花
④矿产资源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 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 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 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万,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 方公里,人口103万。
为吸引优秀学生留居美国,美国对他们实行“绿卡制”, 给予入籍优惠,结果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约有一半定居美国, 如在1991-1992年留美的约60万名外国留学生中,有近5 %毕业后滞留美国或加入美国国籍。
2020/12/10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
②家庭和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
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 素。而家庭因素则在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 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 用。
澳大利亚首都 堪培拉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③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 活态度和生活期望, 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 部世界的态度,从而 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020/12/10
⑧文化教育的发展
美国的移民政策
B.
政治 因素
① 政治迫害 ② 战争 ③国家政策
举例
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 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 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我国历史上的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戍边
C.社化会因文素 D.生境态因环素
E.其因他素
④ 宗教分歧
1947年印巴分治,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 坦
⑤ 水灾
❖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东北五大湖 地区环境恶化,于是20世纪60年代末 70年代初,大量脱离工作岗位的老年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②淡水
荒漠化与移民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 化,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人类生活、生产 的空间布局,从而决 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 和规模。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 20减20/1弱2/10,但是淡水资源仍然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务工、经商、 学习、培训
2、按迁移方向
农村→农村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 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 移的主要类型
农村→城市 (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