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培优计划专练(二).docx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

(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B C A D F80 1.02控制变量法【解析】【详解】(1)[1][2][3]为了验证猜想一,即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面积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B、C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长度相同,都是60cm,只是横截面积不同;[4][5][6]为了验证猜想二,即音调高低可能与长短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D、F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横截面积也相同,长短不同;(2)[7]为了验证猜想三,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G、H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材料不同,和J作对比,只需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mm2即可;(3)[8]本探究实验过程中,三个变量,保持其中两个量不变,对比第三个量的变化与音调高低的关系,这是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培优练习题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培优练习题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优练习1.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红色的水,塞上橡皮塞,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管子上面吹入少量气体,水面沿玻璃管上升至瓶口以上,如图左所示。

(1)此时瓶内气体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气体的压强。

若两水面的高度差h=0.2m,则瓶内气体与瓶外气体的压强差是Pa(ρ水=1.0×103kg/m3,g=10N/kg)(2)拿着这个瓶子从高楼楼下上到楼上(手与瓶子间隔热),可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填“升高”或“降低),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升高,大气压强逐渐(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右图所示,取根吸管将管口贴靠在细玻璃管的上端,用吸管持续用力吹气,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下降B.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C.只要将玻璃管插到瓶底,就可以将瓶中的水全部“吹”出来D.即使将玻璃管插到瓶底,也只能“吹”出一部分水2.小阳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止水阀关闭时,观察相连细玻璃管A和B中的液柱的高度相同。

当打开止水阀门,观察发现所相连的A和B处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不同,管中液柱低。

该探究实验中所选择的自变量应该是。

3.演绎式探究﹣﹣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查阅资料得知: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或高度差不显著的情况下,空气流速v与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C是定值,ρ表示空气密度。

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1)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流速越大,压强。

(2)如图所示,在一枚硬币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其表面积为S、质量为m、空气密度为ρ,在硬币上方,平行于硬币表面以速度v吹气。

气流通过硬币上部,由于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产生压力差,相当于给硬币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压力差刚好等于硬币重力时,硬币刚好“飞起”。

①硬币刚好“飞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②根据上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式可知,硬币下方空气压强p下=;(3)请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v的表达式(写出推导过程)4.如图是有关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这些物理现象。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培优第2章运动的世界 第1节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培优第2章运动的世界 第1节动与静

探究培优·拓展练
因为甲车一定向右运动,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一定 向左运动。甲车向右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而乙车 若向右运动时,速度小于风速,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 不可能静止,故C错误;因为乙车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 静止,故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可能是向右运动的,也可 能是静止的,故D正确。 【答案】D
整合方法·提升练
8 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 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两球不发生碰撞, 下列关于两球的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静止,乙向南运动 B.甲向北运动,乙 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乙都向南运动,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方法规律】
本题采用概念辨析法。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
运动。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
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
夯实基础·逐点练
2 【2021·黄石】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
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
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
夯实基础·逐点练
5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B.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 C.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 D.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 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位置不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故选D。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其关键在于参照 物的选择。 【答案】D
夯实基础·逐点练
“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 物是( ) 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C.站台;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站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沪科版物理习题课件 第十章 专训2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沪科版物理习题课件 第十章 专训2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2)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解:在水平滑轮组中,克服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做的 功为有用功,因为 η=WW有总用=Ffns物s物=nfF,所以物体 A 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f=nηF=3×80%×5 N=12 N。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7.【中考•深圳】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 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实就是通 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已知晾衣架 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 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 为1 kg。小燕同学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 s时间 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 m(g取 10 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4.如图所示是提升重物的装置:长1 m的杆可绕O点自 由转动,将重G=90 N的物体用轻绳悬挂在杆的中点 处。在杆的右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杆从水平位 置缓慢转至图中虚线位置处,重物从位置① 缓慢匀速提升至位置②,提升的高 度为0.1 m。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若不考虑杆重和摩擦,则在上述过程中:①求杆在水 平位置时拉力F的大小;②拉力F将___不__变___(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解:若不考虑杆重和摩擦,①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时, 1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 F=G×l 2l=90 N×12=45 N。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2)若实际拉力为90 N,求拉力做的总功及杠杆的机械效率。 解:拉力所做的总功 W 总=F′s=90 N×0.1 m=9 J,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h=40 N×0.2 m=8 J, 杠杆的机械效率 η=WW有总用×100%=89 JJ×100%≈88.9%。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v 物=ht =0.048sm=0.02 m/s;W 总=Fs=100 N×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培优第2章运动的世界 第2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培优第2章运动的世界 第2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B.2 s
C.3 s
D.5 s
夯实基础·逐点练
8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 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的钟表, 其分度值为__1__s_,显示的时刻为15 h__9__min__2_5_s。
夯实基础·逐点练
9 【2021·枣庄】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夯实基础·逐点练
5 【2021·湘潭】如图所示,铅笔长为__5_._3_5_ cm。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中考·新疆】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D )
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
夯实基础·逐点练
7 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 A )
A.0.5 s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 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分度值代表着刻度尺的精确度,
不同的测量精度要求应选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由于测 量中存在误差,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在测量时应尽量一次 性测量,为此要求刻度尺的量程应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 【答案】C
整合方法·提升练
16 【2021·凉山州】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 下面的单位换算,过程和结果都正确的是( ) A.3.5 h=3.5×3 600 h=12 600 s B.3.5 h=3.5×3 600=12 600 s C.81 cm=81 cm×10-2 m=0.81 m D.96 nm=96×0.000 001 mm=0.96×10-4 mm

上海市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培优练习(二无答案)

上海市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培优练习(二无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培优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O 为杠杆AB 的支点,A 端挂一重物G ,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A .F 1B .F 2C .F 3D .F 42.将一块橡皮泥截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这两块橡皮泥A .质量相等B .密度相等C .重力相等D .体积相等 3.甲、乙两物体质量、温度都相同,(C 甲>C 乙)当两物体放出相等热量后放在一起A .热量从甲传到乙B .热量从乙传到甲C .不发生热传递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4.质量、温度都相同的两块不同材质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A . 比热容大的金属块的温度一定高B .比热容大的金属块的温度一定低C . 比热容大的金属块的温度可能低D .两块金属块的温度可能相同5.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 ―m 图像如图4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若V 甲=V 乙,则m 甲<m 乙D .若m 甲=m 乙,则V 甲<V 乙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各自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在同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6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B .甲和乙的机械能可能相等图6F 4F 2F 3F 1O •B A图1C.甲的动能一定大于乙的动能D.甲的惯性一定大于乙的惯性7.如图7所示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图78.水平桌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液体。

现将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分别浸没在容器中,发现容器中液体的液面一样高,关于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D.缺少条件,无法比较。

9.把一块实心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子中溢出8g酒精。

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液体压强》培优卷(有答案)

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液体压强》培优卷(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液体压强》培优卷2021、3、21一、单选题1.一根两端开口的U 形细玻璃注入一定量的水银,液面相平。

再从另一端注入高度为1h 的某种液柱,结果使管内水银面下降了2h 。

如果水银密度为0ρ,则该液体密度为( ) A .012()h h ρ+B .021h h ρ C .012h h ρ D .0212h h ρ2.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液体的密闭圆台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

之后将此容器倒置过来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1p 和2p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1F 和2F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F <甲乙B .12F F <C .p p <甲乙D .12p p <3.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人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B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C .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D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4.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压强为p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 .F ;2pB .12F ;p C .2F ;p D .3F ;p5.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 和C 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 和C 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

水在A 、B 和C 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和p C ,则( )A .p A <p B =p C B .p A =p C >p B C .p A >p B =p C D .p A =p C <p B6.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水分别倒入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等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B .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小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C .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D .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小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7.如图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g=10N/kg)()A.a点所受的压强是200Pa B.b所受的压强是200PaC.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4D.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58.如图所示,足够高的柱形容器甲内放入一个实心正方体铜块。

沪科物理学案八下专项培优分类练二

沪科物理学案八下专项培优分类练二

【典题拓展】 (5)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的长短除了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有关外, 你认为还应该与小车___运__动__到__水__平__面__时__的__初__速__度____有关(写出一个即可)。 (6)根据实验现象,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匀__ 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_。
(2)调试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让小车分别在毛巾、 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 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___长____。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 零,小车将保持_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_(填运动状态); (3)在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___等__于____(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8)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 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___作__用__在__同__一__物__体__上____。
题组训练 (2020·台时,才能使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如下实验。
(1)选用轻薄塑料卡片作为图甲实验研究对象的原因是__减__小__研__究__对__象__的__自__重__对__ ___实__验__的__影__响___。 (2)将图甲中静止的研究对象转到虚线位置,松手后发现研究对象发生转动。据 此可以得出结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在__同__一__条__直__线__上____, 物体才处于静止状态。 (3)如图乙,若启动电动机继续进行研究: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 时,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重力大小不相等时,再观察物 体的运动状态。继续这项研究的目的是__作__用__在__物__体__上__的__两__个__力__满__足__什__么__条__件__,_ __物__体__才__能__保__持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状__态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八年级物理培优计划—专练(二)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人一块重2N 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2所示).则 ( )A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N B.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N 。

C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N D.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N2、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石料的密度为( )A.1.6×103kg/m3B.2.3×103 kg/ m3C.2.8×103 kg /m3D.3.2×103kg/m33、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4、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小B .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小C .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 .铅笔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5、有一木块A 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为F 1,把小金属块B 放在A 上,木块A 所受的浮力为F 2,如图所示,现将金属块B 拿下投入水中沉到容器的底部时,容器底对金属块B 的支持力为N ,则( )A .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少了F 2﹣F 1B .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少了NC .金属块的密度为D .金属块的密度为6、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 =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

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8、在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漂浮,将小球B放在乙容器中,小球下沉(液体均未溢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容器中不放小球时,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B.如果两球质量相同,小球A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大C.如果两球体积相同,小球B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一定大D.如果两球完全相同,将小球放入两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一定相等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都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4:5,则乙球的密度为()A、2ρ水/3B、3ρ水/4C、5ρ水/ 6D、4ρ水/510、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1、将重为20N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A.18NB.16NC.14ND.10N12、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

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13、如图所示,弹簧下端固定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

设想从某一时刻起地球的引力突然减为原来的一半,则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A、不变B、减为原来的一半C、变为原来的两倍D、变为零14、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则这种液体一定是()A.水B.水银C.酒精D.盐水15、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3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下面挂两个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实心铁块,其中甲是立方体,乙是球体。

现将两个铁块完全浸没在某盐水溶液中,该溶液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均匀增加。

待两铁块静止后,甲、乙两铁块受到的弹簧的拉力相比较[ ]A.甲比较大B.乙比较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17、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4×10-5m3的实心物体放入密度为1.0×103kg/m3的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N。

18、将一只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一石块用细线系着缓慢放入杯底,有一部分水溢出,稳定后如图乙所示,此时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则p1_____p(选填“>”、“<”、或“=”)。

如果改用小木块轻轻放在图甲的溢水杯中,也有一部分水溢出,稳定后如图丙所示,此时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2_____P(选填“>”、“<”、或“=”)。

P19、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青找到一支平底试管,在试管中放少许细砂,如图10所示,刻线A在平底上某一位置,小青将平底试管放在水中,试管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和试管相平处记下刻线B,如果在试管上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1,可以将试管提升到水面与刻线A相平。

如果将平底试管放到某种液体中,需要对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F2,才能使液面与刻线A相平,量出刻线A和B到试管底部的距离比.则用F1 F2和ρ水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设水的密度为ρ水)20、如图4所示,盛热水的茶杯中有一片茶叶,茶叶上附有两个的球形气泡,此时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茶叶与两气泡的总体积为1×10-8m3,则这片茶叶的重力为N。

若在茶杯上盖紧盖子,会发现这片茶叶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g=10N/kg)21、如图18,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绳的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容器底部中心。

细绳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

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

容器的底面积为0.03 m2。

求:(1)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当向容器中注水,直到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断裂前的一瞬间停止注水,则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大?22、(北京市西城区)如图(甲)所示,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将金属块放入水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2牛;木块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的体积是金属块体积的5倍,求:金属的密度和木块的重力.(g=10牛/千克)(甲)(乙)参考答案1、C2、C3、 C 解析:由题意知,橡皮泥的质量相同,而小船内放入的物体质量不同,所以船和内部物体的总质量不同,总重力不同,三只小船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与其总重力相同,因此A、D选项错误;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小船底部受到的压力即小船受到的浮力,因此B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

4、分析:铅笔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铅笔重,受浮力相等,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解答:解:因为都是漂浮,铅笔所受浮力都等于铅笔重(浮力相等),所以C错误,D正确;∵F浮=ρ液V排g ∴ρ液=,∴当F浮相同时,V排大的液体密度小,由图知甲V排的大,所以甲的密度小,故A正确,B错误.故选AD.点评:一、漂浮条件:F浮=G物;二、下端带橡皮泥的铅笔就是简易液体密度计,浸入体积大的液体密度小,浸入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5、分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题意求出两物体的重力,把金属块投入水中,对金属块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分析答题.解答:解:(1)金属块的重量为G=F2﹣F1,B放在A上,容器所受水的压力N1=G水+F2,当金属块放入水中,容器所受水的压力N2=G水+F1+F浮=G水+F1+G﹣N=G水+F1+F2﹣F1﹣N=G水+F2﹣N,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变化量△N=N2﹣N1=G水+F2﹣N﹣(G水+F2)=﹣N,则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少了N,故A错误,B正确;(2)金属块的重量为G=F2﹣F1,金属块静止在水底处于平衡状态,则F浮=G﹣N=F2﹣F1﹣N,∵F浮=ρ水gV排=ρ水gV金属块,则F2﹣F1﹣N=ρ水gV金属块,金属块的体积V金属块=,∵G=mg,∴金属块的质量m==,金属块密度ρ===ρ水,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容器受到的压力差、求金属块的密度等问题,难度较大,正确受力分析、应用浮力公式与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6、C。

本题考查了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甲、乙为两个规则的圆柱形容器,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F=G=mg=ρVg=ρShg,ρA=2ρB,S乙=2S甲,故液体的重力相等,故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A选项错误;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和容器重力之和,两容器质量相同,则两容器重力相同,因为两容器内的液体重力相同,故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B选项错误;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ρ球=ρB,由于ρA=2ρB,则ρ球<ρA,所以球放入A中静止时将漂浮,由于甲、乙两容器是柱形容器,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容器中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由于液体重力相同,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同,根据公式p=可知,由于S乙>S甲,则p甲>p乙,则C选项正确;由于液体重力、容器重力、小球重力均相同,则放入小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又由于S乙>S甲,根据公式p=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则D选项错误。

7、C 解析:橡皮泥做的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橡皮泥的重力与它排开的水的重力相等,由于两鱼缸完全相同且放入橡皮泥做的小船后两水面相平,即两鱼缸的总重力相等,选项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