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病理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中医护理在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在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抽选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200例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手术治疗。
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n=100)接受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n=100)接受中医护理干预。
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病情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的病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可有效缓解病症,促使肢体活动恢复正常,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可行价值。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病理性骨折;中医护理椎体骨折是一种普遍多见的脊柱骨伤类型,好发于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体内骨密度降低,这就增加了骨折风险,且延长了骨折愈合时间,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给患者家庭增添较大负担[1-2]。
故而对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患者给予有效治疗措施的过程中辅以安全合理的护理配合就显得十分必要。
传统护理具有一定片面性、盲目性,已难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3]。
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200例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200例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n=100)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59例、41例;年龄60-75岁,平均(67.11±1.06)岁;研究组(n=100)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60例、40例;年龄61-75岁,平均(67.49±1.22)岁。
两组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对照组(n=100)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遵医嘱护理、生活指导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药物治疗

• 该部位是松质骨与皮质骨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处 ,一旦遭受外力,容易发生骨折。
• 在中老年,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随着年龄增 加,逐步上升其与高龄及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 相关。
• 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多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 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 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 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 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 疾病。
WHO: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 低骨量 正常骨量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
『骨质疏松症』危害:
➢ 骨折后行动不便
有一半的病人会因股骨骨折而导致行动不便, 需要别人照顾。
➢ 脊椎疼痛及变形
驼背除令外形不美外, 还会妨碍肺部扩张, 加速肺功能衰退。
• 死亡!!!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妇女绝经过早 遗传因素 体形瘦小 钙质不足 缺乏运动 吸烟、酗酒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 行术
髋部骨折
• 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致畸、 致残率高,康复过程慢,病死率高,常并 发其它内脏器官或系统疾病。
• 卧床制动后加速骨质疏松。 • 骨折前就卧床的患者及情况差的患者不建
议手术。 • 手术包括: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等。
股骨颈骨折
• 老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高,股骨头坏死 率高,若移位不明显,经牵引复位后可采 用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若内固定疗效 不确切,可考虑关节置换。对于高龄老年 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应该把股骨头置换 作为首选。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这类骨折的治疗研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分析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治疗策略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为后续的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新兴的生物治疗等,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还将探讨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我们将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研究的不断进步,为老年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鉴于老年患者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因此,保守治疗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治疗是保守治疗的核心,主要包括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等药物,旨在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
同时,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还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在保守治疗中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通过物理疗法,如温热疗法、电刺激等,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物理疗法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等营养物质,也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然而,保守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一些骨折严重、疼痛剧烈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研究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普遍的老年疾病,其中许多人患有椎体骨折。
随着寿命的延长,综合征和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
治疗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然而,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本文将研究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原理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是一种内固定手术方法,通常用于椎体洞性骨折和压缩性骨折。
操作过程中,医生先通过观察X光,CT或MRI对骨折部位进行定位和评估。
在麻醉和局麻下,医生会将骨水泥经过针头注入椎体骨折部位,从而恢复骨的强度。
研究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骨折,其治疗挑战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具有很弱的抗拉强度。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关键研究的总结:临床疗效一项研究对91名女性进行了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的治疗,其中90%的病人在术后联合治疗(坐姿/走路锻炼、物理疗法和/或药物)后疼痛症状有所改善。
在接下来的2年中,其中87%的病人恢复了自己的独立行走能力。
这项研究表明,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再次骨折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不仅可以治疗椎体骨折,还可以减少患者再次受到骨折的概率。
一项研究发现,由于骨水泥填充了洞性骨折的空隙,因此椎体的压缩性质明显改善,病人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降低了30%。
这个结论表明,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在预防再次骨折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术后安全性研究表明,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的术后安全性很高,其中大多数问题都是暂时性的。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170例手术中,只有2例出现了术后感染,且均在4周内完全恢复。
此外,OSTEOPAL@V骨水泥成形术对于椎体结构的破坏也很小,不会对周边神经和软组织造成太大的影响。
特发性骨质疏松伴有病理性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不良生活习惯
病理生理
01
骨吸收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量减少
02
骨形成减少: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导致骨形成减少
03
骨微结构破坏:骨小梁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
04
骨脆性增加:骨脆性增加,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05
骨代谢失衡:骨代谢失衡,导致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
临床表现
1 疼痛:腰背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2 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腕部骨折等 3 身高缩短: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缩短 4 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后凸畸形 5 呼吸功能下降:胸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肺活量下降 6 神经功能障碍:椎体骨折压迫神经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等
01
04
康复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 康复评估,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效果
03
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
02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骨折情 况、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目标:恢复患者骨折部 位的功能,减轻疼痛,提高 生活质量
预防跌倒
01 保持环境整洁,避免
地面湿滑
目录
01. 特发性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 02. 病理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03. 护理措施 04. 健康教育
病因
01 遗传因素:家族遗
传病史
02
激素水平:雌激素 水平下降,导致骨
密度降低
03
营养因素:钙、磷、 维生素D等营养素
摄入不足
05
疾病因素:甲状腺 功能减退、糖尿病
等疾病影响骨代谢
04
生活方式:缺乏运 动,吸烟、酗酒等
05
预防措施: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折等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2-08-01T03:06:56.9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期作者:肖可[导读] 目的:在实际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价值。
肖可自贡市中医医院四川自贡 643000)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整体更高。
结论:在实际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相比于保守治疗的方式来说,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方式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治疗的有效率整体更高。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疗效;观察在医院骨科之中,骨质疏松是一种高发病以及常见病,钙的大量流失是致使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钙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这部分人群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人群,骨质疏松症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行动,除此之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病理性骨折问题的发生概率。
因此,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来说,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则十分有必要。
文章就具体探讨了经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58至85岁,平均年龄(67.3 ± 5.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57至82岁,平均年龄(67.5 ± 5.1)岁。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罗先正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随着杜会入口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的后果是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日常生活或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
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
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如肱骨近端、胫骨近、远端骨折。
脊柱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如平地跌倒等。
与年青人非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
后者骨折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暴力损伤,有明显外伤史。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的生活质量,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增加经济负担。
如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严重时可出现剧烈腰背疼痛,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驼背畸形,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由于畸形、疼痛引起的心理障碍,可使患者出现抑郁,甚至萌发自杀意念。
骨折多发生在T。
与L。
之间,以胸腰椎最为常见。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提示全身骨微结构的退变。
骨强度的下降,新的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增加25%~50%。
因此,能否减少新的椎体骨折发争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评定标准。
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骨折后第一年的病死率为20%,1/3患者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庭护理,不足1/3的患者能恢复剑骨折前的生活质量。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进展1临床表现①一般表现:可出现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也可没有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或表现为原有疼痛加重。
功能障碍也可很轻微,甚至患肢仍可活动。
②特有表现:可出现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
但iN床上也有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
③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可出现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等。
2常规X线摄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我国多数医院,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常规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的中医护理

• 论 著 •429激作用。
根据患者鼓膜穿孔的情况,修剪蒜皮到合适大小和形状,将蒜皮内侧覆盖穿孔部位并与鼓膜紧贴起支架作用,使穿孔的鼓膜各层沿着皮片支架生长,减少了由于鼓膜各层组织生长速度不一致,外层鳞状上皮跨越中间纤维组织层直接与内层黏膜上皮相连的可能。
蒜皮比无菌棉片更易成形和修薄,与鼓膜贴附更为紧密;大蒜含有大量水分、大蒜素、9种氨基酸、8种肽类、多种酶类、无机盐、维生素B1、B2、C 及微量元素等。
具有杀菌、抗炎、营养、保护创面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功能[4]。
其抗菌作用可帮助局部预防感染,减少了重复操作局部感染的发生;而较强的局部刺激作用,也是促进鼓膜各层自行愈合的关键。
对穿孔较大一次贴附未愈者,可以再次行蒜皮贴补术,一般经过2、3次手术操作,能够达到鼓膜穿孔愈合的疗效。
通过上述的积极治疗促进鼓膜正常生长,恢复穿孔处鼓膜的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利用简单的手术操作可免去许多保守治疗未愈患者须行鼓膜成型术的痛苦。
蒜皮贴补术步骤简单、易掌握,且无特殊手术器械要求;于患者来讲该手术无创伤、不遗留疤痕、对患耳不造成中耳结构的破坏。
经过简单的培训和操作指导,适用于各类医院耳科医师随诊治疗患者。
参考文献[1] 周章保.儿童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早期修补[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3,7(1):60.[2] 樊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1.[3]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02-1103.[4] 吴德才,庄汉忠,郑玉梅.实用营养手册[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4-45.椎体骨折在在脊柱骨伤科中较为常见,尤以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1]。
在我国,老年性(超过60岁)骨质疏松 症发 病 率,男 性为60.72 %,女性为90.84%。
[2]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不断增高,因此易骨折且骨折愈合期较长,并且老年人由于易疲劳,不爱活动,参加体育锻炼较少,极易发生并发症,不但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不便,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不少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fracture line
By whether the fracture is linear or comminuted
Greenstick fractures Open fractures, closed fracture Pathologic and stress fractures
Traction or tension fractures Angulation fractures Rotational fractures Compression fractures Fractures due to angulation, rotation, and axial compression
Extrinsic Factors
Force = Mass x Acceleration Stress = Load / Area on which the load acts (kg/cm2) Strain is defined as the change in linear dimensions of a body result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a force or a load. Tensile strain. Compression strain. Shear strain.
Classification of Fractures by Mechanism of Injury
Direct
trauma
Indirect
trauma
Tapping fractures Crush fractures Penetrating (gunshot) fractures
Fatigue
strength
Fatigue failure (subjected to repeated or cyclical stresses)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ne(1)
Bone is a two-phas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matrix, which is mostly collagen, and bone mineral.
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 MESS score > 7 amputation
Stabilization of the bone
Description of Fractures
Greenstick
fractures (common in children) and stress fractures
Description of Fractures
Fractures
By anatomical location
Proximal, middle, or distal third of the shaft; supracondylar; subtrochanteric Transverse, oblique, spiral
Orthopedic Trauma
Principles of Fractures and Dislocations
Description of fractures Biomechanics of fractures Classification of fractures by the mechanism of injury Clinical features of fractures Clinical features of dislocations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fractures Definitive treatment of fractures Fracture care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fractures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ne(2)
Fatigue (stress) fractures
Fatigue fractures are most commonly seen in military installations Frankel and Burstein: a key factor: muscle fatigue The pattern of fracture:
Extrinsic
factors factors properties of bone
The magnitude, duration, and direction of the forces acting on the bone, as well as the rate at which the bone is loaded Intrinsic Energy-absorbing capacity, modulus of elasticity (young's modulus), fatigue strength, and density Biomechanical Fatigue (stress) fractures Holes in bone Effect of metallic implants
A transverse fracture formed on the tension side An oblique fracture formed on the compression side.
Holes in bone
When the diameter of the hole is greater than 30% of the diameter of bone, the weakening effect becomes exponential..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ne(3)
Effect of metallic implants
Orthopaedic implants weaken bone by stress shielding Predispose to fracture by increasing the stiffness of a segment of bone so that there is an abrupt transi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elasticity of the supported and unsupported segments of bone
Incompletely fractured, with part of the cortex and periosteum remaining intact on the compression side
Pathologic
Greenstick Fx
Path.Fx
Stress Fx
Biomechanics of Fractures
Open Fracture
Definition:
Break in the skin and underlying soft tissues leads directly into or communicates with the fracture and its hematoma.
Classification: Gustilo-Anderson Irrigation and debridement Immediate or early amputation versus limb salvage
Intrinsic Factors(2)
Young's
modulus and stress-strain curves
Elastic strain, plastic strain, break point The steeper the curve, the stiffer the material; The gradient is known as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E) or young's modulus.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strains are always associated with shear strains
Intrinsic Factors(1)
Energy-Absorbing
Capacity
Work = Force x Distance (ft lbs) (kg cm) (Nm) Strain energy is the energy a body is capable of absorbing by changing its shape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an external load. The more rapidly a bone is loaded, the greater will be the energy absorption before failure.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slow loading are generally linear, whereas rapid loading infuses enormous strain energy so that an explosion of the bone takes place at failure, giving rise to the severe comminution of high-energy fractures.
Direct Trauma
Low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