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病源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病源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病源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实验原理: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有直接关系。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性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引发感染和疾病。

因此,研究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夏满培养基2. 石蜡切片3. 显微镜4. 消毒酒精5. 双盘培养皿6. 细菌培养基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工作:a. 将培养皿加入夏满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确保无细菌污染。

b. 准备好石蜡切片,用于后续显微镜观察。

c. 对相关仪器和实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实验的无菌状态。

2. 采集样本:a. 从医院采集病人体内分泌物或分泌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痰液等。

b. 从环境中采集可能受到污染的样本,如空气中的微粒、土壤、水源等。

3. 样本处理:a. 将采集到的样本分别接种到夏满培养基和细菌培养基上。

b. 置于适宜温度和湿度下,培养一定时间(一般24-48小时)。

4. 观察实验结果:a. 检查夏满培养基上是否有可见的细菌或真菌生长。

b. 通过显微镜观察石蜡切片中是否存在微生物结构,如细菌菌落、孢子等。

5. 结果分析:a. 对培养基中出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并记录其性状和特征。

b. 对石蜡切片中观察到的微生物进行形态和结构分析,确认是否为病原微生物。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室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细菌的交叉污染。

2. 实验结束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可能存在的致病菌传播。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实验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到采集样本中的微生物的信息和形态特征,从而分析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这些结果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结论:病原微生物来源广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引发感染和疾病。

通过研究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主要是检测与l临床患者致病性有关的病原性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基础知识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是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y:显微镜放大观察到的结构简单,个体微小的生物的总称;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医学微生物尤其是临床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绝大多数对人类和自然界是有益的,只有少部分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这部分微生物才称为病原微生物,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痢疾杆菌可以引起痢疾等;2.什么是细菌细菌分哪几种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其体积微小,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细菌的轮廓及其结构;经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根据形状则可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3.什么是病毒病毒分哪几种病毒是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纳米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其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含有单一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按传播途径病毒可分为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经性传播感染的病毒和狂犬病毒等;按感染部位与症状特征则分为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病毒和肿瘤病毒等;4.什么是真菌真菌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内有完整的细胞器;5.什么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支原体为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滤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一类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这一类微生物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与分支形状而称其为支原体;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6.人体内的正常茵群是指什么在人的皮肤表面体表、口腔、鼻咽、肠道等腔道黏膜中都存在着细菌,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比如肠道菌群可以将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进行分解成为粪便排出体外,还可以制造维生索等对人体都有益处;7.细菌检测和病毒检测,真菌检测各有哪些方法细菌可通过细菌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病毒的检测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及抗体检测等途径;真菌检测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法、免疫学试验及动物实验等方法;8.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有哪些方法衣原体检测可采用酶免法、直接免疫荧光法,核酸检测技术包括DNA探针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连接酶链式反应LCR等和细胞培养法等;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形态学检查、支原体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9.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标本有哪些根据病人的症状,医生的初步考虑属于某个部位感染就留取此部位的样本进行细菌检查,常用于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有血液、大便、痰、尿、脑脊液、胸水、腹水、关节液、各种拭子、各种分泌物、各种排泄物、各种穿刺液等;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1.血液1涂片查疟原虫、利杜体:未见疟原虫、利杜体;2血培养:无细菌生长;2.痰1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2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菌:未见抗酸杆菌结核杆菌; 3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3.尿1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224小时尿沉渣找结核菌:未见抗酸杆菌结核杆菌; 4.大便1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无志贺菌和沙门菌生长; 2大便球杆菌比例:l:3~1:5;5.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1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细菌;2涂片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3脑脊液墨汁染色;未见新型隐球菌;4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培养:无细菌生长;专家解读1.为什么要做微生物检查7根据不同的病情采集不同的标本进行涂片或培养的检测,从而得出是何种致病菌,并迸一步做药敏试验,从而得出哪些药物对此菌敏感,哪些药物耐药,进而按照药物敏感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避免盲目用药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以及延误病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只要发热怀疑有感染都应该进行细菌培养、涂片查细菌等有关微生物方面的检验;2.什么标本要留于指定的容器中要找到患者的真正的致病菌,就要先排除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医院指定的容器是经过高压灭菌的,是无菌的容器,将标本留于其中,得到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结果;3.为什么标本留取时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对于医学微生物学来说,检测的目的是找出真正的致病菌,对症用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标本留取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报告结果,所以要正确留取;4.怎样正确留取痰液留取痰液时应该是留取清晨第一口痰,留痰前用清水漱口或刷牙,有义齿假牙者取下后漱口或刷牙,咳出深部痰,以黏性、脓性或血性为佳,白色泡沫痰一般为涎液,应弃之重新留取,痰液吐人专用无菌容器中;5.什么叫中段尿培养中段尿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时使用何种抗生索的依据,非常重要;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不少病人对如何留取中段尿的方法了解不够,尿液被污染,培养结果出现假阳性;正确的留取方法是:先将外阴部洗干净,用适合的消毒液消毒后再排尿,将刚开始的尿不要,到大约排出尿液l/3后,再用消毒的无菌的管子接尿,留取2~5ml即可,盖盖送检,注意不要用手摸盖子与尿管内壁接触的部分,以确保尿液不被污染;6.怎样留取粪便标本粪便培养必须留取有脓血或有黏液的部分,如果取的部位不当就培养不出致病菌;留取的大便必须放在指定消过毒的容器中,若是放在普通的未消毒的容器中,会被容器中的细菌污染,培养出的细菌不是真实的致病菌;有的将留取的大便标本放在普通纸盒内甚至放在纸上,都是不正确的;7.为什么化脓性感染病灶中取脓汁培养阳性率反而较低脓液是由坏死的组织和吞噬了细菌而死亡的白细胞组成,都是无任何营养的物质,而细菌一般都需要在有较高营养的环境中才能生存生长,因此,在脓液中几乎没有细菌,所以取脓液培养也就难以培养出阳性结果;8.为什么培养的结果要3天甚至更久才能出结果微生物培养不是一时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的,它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当标本送检后应及时接种到相应的培养基上,然后放置于温度、湿度恒定的孵箱中,孵育24~48小时后取出, 观察生长的细菌形状,并进行一些生化反应,从而鉴定出细菌名称;在这些生化反应中,有些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看到结果,而大多数反应是要在24小时后才能得到结果;同时要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依然是要24小时出结果;因此最终的报告是要到第3天甚至是更久才能签发;9.为什么痰既要做涂片又要做培养由于培养的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为了辅助临床做出快速的诊断,并合理的选用抗生素,可以先进行涂片,得到大体的细菌分类,如革兰阳性菌或者革兰阴性菌;根据此大致的结果,再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检查,选用合适的药物;10.痰涂片可队代替痰培养吗痰涂片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结果,并不能鉴定出是何种致病菌,更无法得到此菌对哪类的药物敏感,因此为了得到精确的结果,就要进行培养,从而得到鉴定和药敏的结果;11.尿培养为什么出现污染就要重新留取尿标本如果患者是尿路感染的话,其致病菌应该是单一的,不会超过两种,所以当培养的结果出现三种甚至更多的时候,应考虑是否是标本污染,为了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患者重新留取标本送检以排除外界污染的影响;12.血培养的培养时间为什么比痰培养的时间长血培养的时间一般为7~10天;正常人的血液中是没有细菌生长;当某些细菌入血后,其数量比较少,为了对其进行鉴定并得到药敏结果就要先对其进行增殖,即让其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13.为什么尿培养要进行菌落计数尿路感染通常是指细菌性感染,故尿液细菌数量成为其诊断的依据,而单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难以确诊,因此尿培养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很有意义;根据尿菌落计数的多少来区别是标本污染还是尿路感染;一般每毫升在1万个以下多为污染;10万个以上为真性细菌尿,可肯定为感染;l万~10万个为可疑,应重复培养;14.粪便中主要致病菌包括哪些1沙门菌属可导致伤寒病;2志贺菌属可导致痢疾病;菌可导致出血性肠炎;3大肠杆菌O1574霍乱弧菌可导致霍乱病;5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化脓性肠炎;6变形杆菌等可导致急性肠炎;7白色念珠菌等可反映出抗生素使用过量,应尽快停止使用抗生素;15.粪便的球杆菌比指什么球杆菌比是用于观察肠道菌群是否失调的指标,是针对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患者监测肠道菌群变化,防止二重感染的必要手段;所谓球杆菌比就是粪便中球菌与杆菌数量的比值;正常时以杆菌为主;16.分泌物、脓液等如何留取标本此类标本如果直接留取会将皮肤表面的细菌一起采样,从而导致培养的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出真正的致病菌;因此,在采样时应先进行局部消毒清洗,然后从深部采样,以得到真正的致病菌;采样过程可以由医护人员完成;防患未然1.如何根据培养结果识别标本被污染当看到一份阳性的细菌报告时,应将培养结果与培养的标本相结合考虑,因为特定的标本有特定的致病菌,比如痰培养的致病菌就不会是甲型链球菌和奈瑟菌,但在尿标本中培养出甲型链球菌就可能是致病菌;同时不能仅以一次的培养结果就作出判断,应多次送检;当多次培养的结果一致时,就可判定此菌是致病菌而非是污染而来;2.化脓性感染灶培养标本的准确留取方法是什么化脓性病灶一般位于皮肤表面,破溃出脓,要留取细菌培养标本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取点脓液就送检;准确的取样方法是,将脓液挤干净后在肉芽生长处取标本送培养,因为肉芽生长处营养丰富,细菌较多,容易培养出阳性结果;如果化脓性病灶尚未破溃,可以采用注射器穿刺到一定深度,估计在肉芽附近的地方抽取标本送检,培养结果会比浅处取出的标本效果好;3.为什么要反复采血进行血培养血培养的标本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根据不同的发热情况在未用抗生素前采集做细菌培养;只有在高热的时候,细菌才会释放在外周血中,同时由于其含量极少,所以为了提高阳性率需连续采血进行培养;4.如何防止尿路感染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小时排尿l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要经常注意阴部的清洁,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换内裤,在新婚、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女婴要勤换尿布;5.怎样防止呼吸道的细菌感染注意均衡饮食,进行运动,有足够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呼吸道感染病症,应尽早找医生诊治,愈早医治,痊愈机会愈高;6.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注意个人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大便;吃熟食少吃凉拌菜,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吃;做到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走出误区1.痰涂片未找到结核杆菌就能排除肺结核了吗痰涂片未找到结核杆菌不能排除肺结核;因为结核杆菌不是随时都能随痰排出的,应采集患者在清晨漱口,深咳留取的第一口痰,并且要连续3天送检以提高检出率;2.痰培养结果正常是没有培养出细菌吗痰是从呼吸道经口腔排出的,正常人的口腔中也含有大量的正常菌群,主要包括甲型链球菌和干燥奈瑟菌,这些菌对人体是不会致病的;因此,痰培养的正常结果可以包括此两种菌; 3.当痰培养没有培养出致病菌就可队断定没有细菌感染吗从患者的标本留取到标本的运输和接种,各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培养的结果;首先患者留取的痰标本质量,直接决定结果的准确性;当标本不合格时,即便有致病菌也可能培养不出来,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留取痰液时应该是留取清晨第一口痰,留痰前用清水漱口或刷牙,有义齿者取下后漱口或刷牙,咳出深部痰,以黏性、脓性或血性为佳,白色泡沫痰一般为涎液,应弃之重新留取,痰液吐入专用无菌容器中;标本留完后,应立即送检,防止标本干涸;因此,为了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应适量增加送检次数;4.尿培养阴性可队断定没有尿路感染吗尿培养阴性对排除尿路感染有一定价值;但是有时会出现假阴性,包括以下几种可能:1外阴消毒对尿培养影响很大,消毒液过多而混入尿标本,抑制了细菌生长,出现假阴性结果;2尿培养前曾使用抗菌药物,可出现假阴性;3膀胱内尿液停留时间短不到6小时,或饮水太多,稀释了尿中细菌,可有假阴性;4血源性急性肾盂肾炎、肾实质内小脓肿形成,慢性肾盂肾炎黏膜病变趋向痊愈,而肾实质病变依然存在,或尿路梗阻并存感染灶与尿路不相通,则尿中细菌往往呈阴性;5尿路感染的排菌可呈间歇性,如慢性肾盂肾炎没有急性症状时,尿培养可为阴性,但在其急性发作时,尿培养则常为阳性;由此可知,对尿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判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有时还要反复多次进行;5.尿培养阳性结果就是尿路感染吗尿培养出现假阳性有可能是尿液收集不新鲜,放置时间超过l小时,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出现假阳性;因此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6.粪便中有细菌就是细菌性痢疾吗粪便是人体消化系统自口腔中摄入食物,经过胃、肠一系列消化吸收后,排出体外的食物残渣;它的形态、颜色、成分可直接反映出人体整个消化系统包括胃、十二指肠、肝、胆,空肠、回肠的功能是否健全、有无异常或局部感染病灶等;正常大便中应有大量的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它是肠道的主要寄生菌,同时它形成了一个正常菌群,其作用主要是:1维护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2抵御外侵细菌;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因此,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7.痢疾病人大便的细菌可以直接涂片看痢疾杆菌吗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由于粪便本身就有细菌,因此,直接涂片是无法看到志贺菌的,只有经过培养,进而才能鉴定其类别;8.药物敏感试验表示敏感的药物杀菌效果就肯定好吗药物敏感试验都是将病原微生物从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然后体外培养,得到纯体后再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由于体外和体内的环境不同,有的细菌可以利用体内的一些物质生成抵抗抗生素的成分,使抗生素失效;所以会出现体外敏感,而体内耐药的情况;同时在体内用药的剂量与药敏试验的实际剂量的差异也会导致药物敏感性与临床效果出现偏差。

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

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

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的流程及意义一、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总述微生物培养就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以药敏结果,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提供依据。

而药敏试验则是承接微生物培养的一项工作,即对于培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体外试验检测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来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来治疗感染。

对于检测到的可能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时选择的药物是参照美国的CLSI推荐的标准制定的。

尤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时有固定的药敏组合,不是人为可以随意添加或减少的。

(一)微生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流程基本为:①将标本进行处理(不是所有的标本都需要处理);②将标本接种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在不同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不同的标本所含菌的种类不同,不同菌的生长条件不同,因此需要接种于不同的培养皿中);③24h后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生长情况:a.此时若无细菌培养,继续放回培养箱中培养24h,若仍然无细菌生长则判定为阴性结果,因此阴性结果出具的时间为48h以后。

b.若有细菌生长,要根据形态和气味等对细菌进行初步的判定,若能判定出细菌的种类,则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

贴有药敏片的培养皿在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进行药敏结果的解读,然后报告结果,这种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报告出具的时间就是48h以后。

由于不同的细菌的生长的速度不同,有些细菌在培养24h后不能完全判定结果甚者24h 培养后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细菌生长的则需要继续培养24h,即连续培养48h后同样根据菌落的形态、气味等来观察判定细菌的种类然后进行药敏试验。

这种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具需要72h以后。

而血液、骨髓等标本则是利用不同于上述培养方式的方法进行培养。

它有专门的培养瓶和仪器。

这种仪器会自动监测培养瓶中的变化来判定有无细菌生长,若有细菌生长仪器会发出警报。

在培养5天内任何时间发出警报的培养瓶都要抽取瓶中的物质在培养皿中进行接种培养,同样在菌种鉴定后进行药敏试验;若在培养5天内不发出警报的培养瓶则视为阴性结果。

实验诊断学_病原微生物检查详解演示文稿

实验诊断学_病原微生物检查详解演示文稿

本章主要内容
一、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方法 二、细菌耐药性检查
三、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
四、病毒性肝炎检测
五、院内感染
当前第19页\共有41页\编于星期四\17点
一、流行病学和临床类型
流行病学特征 新的病原体不断被发现,如SARS病毒、禽流感染病毒等。 老传染病死灰复燃 如结核、梅毒、霍乱等 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 器官移植、放/化疗、侵入性医疗检查或治疗导致医院感染 发生率不断增加
当前第13页\共有41页\编于星期四\17点
耐药性及发生机制
1.当前临床分离的常见细菌 (1)革兰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占70%。
(2)革兰阳性菌 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布兰汉
菌等,占30%。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耐药
当前第14页\共有41页\编于星期四\17点
③常见临床类型:下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为最常见医院感染类型,其 它如尿路感染(插管)、手术切口感染、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 (静脉留置和透析常见)、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④病原体:条件致病菌和机会致病菌
⑤传播方式:接触传播多见
当前第28页\共有41页\编于星期四\17点
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
1.鲍曼不动杆菌
实验诊断学_病原微生物检查详解演 示文稿
当前第1页\共有41页\编于星期四\17点
(优选)实验诊断学_病原微生物检 查
当前第2页\共有41页\编于星期四\17点
本章主要内容 一、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方法
二、细菌耐药性检查
三、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
四、病毒性肝炎检测 五、院内感染
当前第3页\共有41页\编于星期四\17点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解读要点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解读要点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解读要点病原微生物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验手段,它能够提供关于疾病和感染的相关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和解读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并不容易。

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的解读要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结果。

一、了解病原微生物在解读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

在检测结果中,通常会标明检测到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以及其数量。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对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

二、相关指标的解读1. 病原微生物定性检测结果病原微生物定性检测结果通常为阳性或阴性。

阳性表示检测样本中存在相应的病原微生物,阴性表示未检测到相关病原微生物。

在解读时,我们应该重视阳性结果,特别是对于临床上常见而严重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爱滋病病毒等)。

同时,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

2. 病原微生物定量检测结果病原微生物定量检测结果会给出具体的数量或浓度数值。

这些数值能够反映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多少,通常用于判断感染程度的轻重。

但需要注意的是,定量结果并非完全准确,可能存在误差范围。

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治疗策略。

三、结果的临床意义在解读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时,我们需要把握其临床意义。

具体来说,就是结合患者的病情来判断病原微生物是否与其病情相关,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有时候,一些病原微生物可能是潜在的致病因子,但并不一定导致症状。

因此,不仅仅依靠检测结果,还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四、重复检测和结果验证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有时候需要进行重复检测或者结果验证。

这可以通过将样本发送给其他实验室进行测试,或者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进行再次检测。

重复检测和结果验证能够减少因为误差或技术原因造成的结果不准确的可能性。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解读要点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解读要点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解读要点在临床医学中,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以确定疾病的病因,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而正确解读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是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解读的要点:
1. 评估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在检测结果中,首先需要了解检测到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有些病原微生物是正常情况下存在于人体中的,而有些可能是病原菌。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检测结果的意义。

2. 判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除了了解检测到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外,还需要评估其数量。

数量的多少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方案的紧急性。

3. 注意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在解读检测结果时,还需要关注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情况。

有些病原菌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4. 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在解读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时,需要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正确解读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评估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耐药性以及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之一。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在医疗、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检测报告,它通常用来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或感染。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通常包括样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及解读等内容。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报告中所涉及的术语和数据,下面我们来简单解读一份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一、样本信息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第一部分通常包括样本信息,包括样本编号、送检单位、送检日期等。

这些信息用于确定样本的来源和送检时间,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检测项目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中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了各种微生物的检测指标,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也可能会有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项目。

在检测项目中,通常会列出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及针对不同微生物的特定检测要求。

三、检测结果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核心部分是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会列出各种微生物的检测值或者阳性/阴性结果,如果有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还会列出针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指标。

在这部分,通常还会列出参考值范围,帮助解读检测结果。

四、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中的解读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通常由专业的医学技术人员或者医生来进行解读。

在解读部分,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微生物感染或者污染。

对于阳性结果的项目,解读部分还会指导后续的处理和治疗方案。

五、参考范围在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中,通常还会列出各项检测指标的参考范围。

参考范围是根据健康人群的平均水平和常见微生物的感染情况确定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检测结果是否正常。

六、注意事项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最后一部分通常是注意事项,这部分会列出针对检测结果的一些注意事项或建议措施,以帮助受检者更好地处理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

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受检者在收到检测结果后咨询专业医生或者技术人员进行解读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微生物检验报告单仅为辅助诊断工具,不能代替临床诊断,如果有疑问或需进一步检查,应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一、综述: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对妇科(特别是妇科腔内)存在的微生物和病原体进行检测
的报告单,作用是诊断是否存在情报感染。

在检验中,根据活检或培养(镜下或药物试验)结果,是否检测出有害的细菌,观察病原体是否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确定感染的菌株,指导合理的治疗,降低病原体的耐药性的出现,达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目的。

二、临床报告单解读:
1、报告名称: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2、检验项目:检测性感染相关微生物(如梅毒螺旋体、霉菌、病毒等)
3、报告单上的项目:
(1)试剂箱头:标明送检的病原体名称及试剂的种类
(2)项目结果:标出结果,如阴性、阳性、否定或次数太多等
(3)药物试验:标明抗菌药物的磺胺、头孢、碳青霉烯、阿奇霉素、氨基糖苷类和
其他抗菌药对微生物的敏感性
(4)微生物复合配方:标明测量及鉴定的微生物类型及比例
(5)培养结果:标出检测项目及其结果
4、报告结论:如果报告中有阴性、阳性、否定及其它项,应根据病原体复合配方、
抗药试验结果等具体情况给予准确的结论,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及其特征。

三、总结:
妇科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对宫颈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检测妇科内的性传播病原体,经检测再根据报告单上的项目准确判断病原体的种类,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准
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妇科性传播病原体,减少后遗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

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

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

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主要是检测与l临床患者致病性有关的病原性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基础知识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是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y:显微镜放大观察到的结构简单,个体微小的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医学微生物尤其是临床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绝大多数对人类和自然界是有益的,只有少部分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这部分微生物才称为病原微生物,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痢疾杆菌可以引起痢疾等。

2.什么是细菌?细菌分哪几种?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其体积微小,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细菌的轮廓及其结构。

经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

根据形状则可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3.什么是病毒?病毒分哪几种?病毒是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纳米)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其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含有单一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

按传播途径病毒可分为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经性传播感染的病毒和狂犬病毒等。

按感染部位与症状特征则分为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病毒和肿瘤病毒等。

4.什么是真菌?真菌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5.什么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支原体为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滤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一类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由于这一类微生物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与分支形状而称其为支原体。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

6.人体内的正常茵群是指什么?在人的皮肤表面体表、口腔、鼻咽、肠道等腔道黏膜中都存在着细菌,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比如肠道菌群可以将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进行分解成为粪便排出体外,还可以制造维生索等对人体都有益处。

7.细菌检测和病毒检测,真菌检测各有哪些方法?细菌可通过细菌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病毒的检测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及抗体检测等途径。

真菌检测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法、免疫学试验及动物实验等方法。

8.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有哪些方法?衣原体检测可采用酶免法、直接免疫荧光法,核酸检测技术包括DNA探针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连接酶链式反应(LCR)等和细胞培养法等。

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形态学检查、支原体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9.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标本有哪些?根据病人的症状,医生的初步考虑属于某个部位感染就留取此部位的样本进行细菌检查,常用于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有血液、大便、痰、尿、脑脊液、胸水、腹水、关节液、各种拭子、各种分泌物、各种排泄物、各种穿刺液等。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1.血液1)涂片查疟原虫、利杜体:未见疟原虫、利杜体。

2)血培养:无细菌生长。

2.痰1)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

2)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菌):未见抗酸杆菌(结核杆菌)。

3)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尿1)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

2)24小时尿沉渣找结核菌:未见抗酸杆菌(结核杆菌)。

4.大便1)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无志贺菌和沙门菌生长。

2)大便球杆菌比例:l:3~1:5。

5.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1)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细菌。

2)涂片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

3)脑脊液墨汁染色;未见新型隐球菌。

4)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专家解读1.为什么要做微生物检查7根据不同的病情采集不同的标本进行涂片或培养的检测,从而得出是何种致病菌,并迸一步做药敏试验,从而得出哪些药物对此菌敏感,哪些药物耐药,进而按照药物敏感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避免盲目用药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以及延误病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只要发热怀疑有感染都应该进行细菌培养、涂片查细菌等有关微生物方面的检验。

2.什么标本要留于指定的容器中?要找到患者的真正的致病菌,就要先排除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医院指定的容器是经过高压灭菌的,是无菌的容器,将标本留于其中,得到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结果。

3.为什么标本留取时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对于医学微生物学来说,检测的目的是找出真正的致病菌,对症用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因此标本留取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报告结果,所以要正确留取。

4.怎样正确留取痰液?留取痰液时应该是留取清晨第一口痰,留痰前用清水漱口或刷牙,有义齿(假牙)者取下后漱口或刷牙,咳出深部痰,以黏性、脓性或血性为佳,白色泡沫痰一般为涎液,应弃之重新留取,痰液吐人专用无菌容器中。

5.什么叫中段尿培养?中段尿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时使用何种抗生索的依据,非常重要。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不少病人对如何留取中段尿的方法了解不够,尿液被污染,培养结果出现假阳性。

正确的留取方法是:先将外阴部洗干净,用适合的消毒液消毒后再排尿,将刚开始的尿不要,到大约排出尿液l/3后,再用消毒的无菌的管子接尿,留取2~5ml即可,盖盖送检,注意不要用手摸盖子与尿管内壁接触的部分,以确保尿液不被污染。

6.怎样留取粪便标本?粪便培养必须留取有脓血或有黏液的部分,如果取的部位不当就培养不出致病菌。

留取的大便必须放在指定消过毒的容器中,若是放在普通的未消毒的容器中,会被容器中的细菌污染,培养出的细菌不是真实的致病菌。

有的将留取的大便标本放在普通纸盒内甚至放在纸上,都是不正确的。

7.为什么化脓性感染病灶中取脓汁培养阳性率反而较低?脓液是由坏死的组织和吞噬了细菌而死亡的白细胞组成,都是无任何营养的物质,而细菌一般都需要在有较高营养的环境中才能生存生长,因此,在脓液中几乎没有细菌,所以取脓液培养也就难以培养出阳性结果。

8.为什么培养的结果要3天甚至更久才能出结果?微生物培养不是一时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的,它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

当标本送检后应及时接种到相应的培养基上,然后放置于温度、湿度恒定的孵箱中,孵育24~48小时后取出,观察生长的细菌形状,并进行一些生化反应,从而鉴定出细菌名称。

在这些生化反应中,有些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看到结果,而大多数反应是要在24小时后才能得到结果。

同时要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依然是要24小时出结果。

因此最终的报告是要到第3天甚至是更久才能签发。

9.为什么痰既要做涂片又要做培养?由于培养的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为了辅助临床做出快速的诊断,并合理的选用抗生素,可以先进行涂片,得到大体的细菌分类,如革兰阳性菌或者革兰阴性菌。

根据此大致的结果,再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检查,选用合适的药物。

10.痰涂片可队代替痰培养吗?痰涂片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结果,并不能鉴定出是何种致病菌,更无法得到此菌对哪类的药物敏感,因此为了得到精确的结果,就要进行培养,从而得到鉴定和药敏的结果。

11.尿培养为什么出现污染就要重新留取尿标本?如果患者是尿路感染的话,其致病菌应该是单一的,不会超过两种,所以当培养的结果出现三种甚至更多的时候,应考虑是否是标本污染,为了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患者重新留取标本送检以排除外界污染的影响。

12.血培养的培养时间为什么比痰培养的时间长?血培养的时间一般为7~10天。

正常人的血液中是没有细菌生长。

当某些细菌入血后,其数量比较少,为了对其进行鉴定并得到药敏结果就要先对其进行增殖,即让其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

13.为什么尿培养要进行菌落计数?尿路感染通常是指细菌性感染,故尿液细菌数量成为其诊断的依据,而单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难以确诊,因此尿培养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很有意义。

根据尿菌落计数的多少来区别是标本污染还是尿路感染。

一般每毫升在1万个以下多为污染;10万个以上为真性细菌尿,可肯定为感染;l万~10万个为可疑,应重复培养。

14.粪便中主要致病菌包括哪些?1)沙门菌属可导致伤寒病;2)志贺菌属可导致痢疾病;菌可导致出血性肠炎;3)大肠杆菌O1574)霍乱弧菌可导致霍乱病;5)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化脓性肠炎;6)变形杆菌等可导致急性肠炎;7)白色念珠菌等可反映出抗生素使用过量,应尽快停止使用抗生素。

15.粪便的球杆菌比指什么?球杆菌比是用于观察肠道菌群是否失调的指标,是针对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患者监测肠道菌群变化,防止二重感染的必要手段。

所谓球杆菌比就是粪便中球菌与杆菌数量的比值。

正常时以杆菌为主。

16.分泌物、脓液等如何留取标本?此类标本如果直接留取会将皮肤表面的细菌一起采样,从而导致培养的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出真正的致病菌。

因此,在采样时应先进行局部消毒清洗,然后从深部采样,以得到真正的致病菌。

采样过程可以由医护人员完成。

防患未然1.如何根据培养结果识别标本被污染?当看到一份阳性的细菌报告时,应将培养结果与培养的标本相结合考虑,因为特定的标本有特定的致病菌,比如痰培养的致病菌就不会是甲型链球菌和奈瑟菌,但在尿标本中培养出甲型链球菌就可能是致病菌。

同时不能仅以一次的培养结果就作出判断,应多次送检。

当多次培养的结果一致时,就可判定此菌是致病菌而非是污染而来。

2.化脓性感染灶培养标本的准确留取方法是什么?化脓性病灶一般位于皮肤表面,破溃出脓,要留取细菌培养标本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取点脓液就送检。

准确的取样方法是,将脓液挤干净后在肉芽生长处取标本送培养,因为肉芽生长处营养丰富,细菌较多,容易培养出阳性结果。

如果化脓性病灶尚未破溃,可以采用注射器穿刺到一定深度,估计在肉芽附近的地方抽取标本送检,培养结果会比浅处取出的标本效果好。

3.为什么要反复采血进行血培养?血培养的标本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根据不同的发热情况在未用抗生素前采集做细菌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