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地图投影变换
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变换常见问题与解决

测绘技术中的地图投影变换常见问题与解决地图是人们表达地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地图投影则是将地球上的三维地理信息转换为二维平面地图的一种方法。
地图投影的选择和变换过程在测绘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图投影变换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讨论地图投影变换中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在进入具体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
地图投影变换是将地球上的经纬度坐标系转换为平面坐标系。
由于地球是一个三维球形物体,而纸张是一个二维平面,因此需要将地球上的经纬度坐标进行转换,才能在纸张上绘制出地图。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地形变形问题在进行地图投影变换时,常常会发现地形在转换后变形。
这是由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而投影面是一个平面,在进行坐标变换时,会造成一定的形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等积投影或等角投影来进行地图投影变换,保持地形的相对形状和大小。
2. 距离失真问题在进行地图投影变换后,经纬度坐标系上的距离通常不再等于平面坐标系上的距离,出现距离失真问题。
这可能会对地图的测量和计算造成一定的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方法,如等距投影、等角投影等,以尽量减小距离失真。
3. 方向失真问题地图投影变换后,经纬度坐标系上的方向通常与平面坐标系上的方向不一致,出现方向失真问题。
这会对导航和定位等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等角投影方法,使得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尽可能一致。
4. 区域失真问题在进行地图投影变换时,常常会遇到局部区域的失真问题。
在某些地图投影方法中,存在中央经线与区域边界之间失真较大的情况,导致该区域的地图与实际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合适的中央经线,或者使用特殊的地图投影方法,如多重视角投影等。
5. 高纬度区域失真问题在地图投影变换中,高纬度地区通常存在较大的失真问题。
在使用某些地图投影方法时,由于纬线收缩效应,高纬度地区的地图会出现形变、拉伸等现象。
地图的投影及其变形

地图的投影及其变形
地图表面是个不可展面,当它展开为平面时必然产生破裂或褶皱。
“地图投影”就是要解决球面与平面不可展的矛盾。
地图投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或球面)上的经纬线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
它的实质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变换为平面坐标,建立两者的函数关系。
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式计算的数据,在平面上展绘经纬线网。
在依据经纬线网所提供的地理坐标将地面上的点一一转绘到平面上去,进而画出由点、线、面符号表示的各种地形地物,从而完成地图的编绘。
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精确度的重要的数学基础之一。
地图投影的变形可分为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和形状变形。
没一幅地图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在同一幅地图上,不同地区的变形情况也不相同。
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变形越大。
因此,大范围的小比例尺地图只能供了解地表现象的分布概况使用,而不能用于精确的量测和计算。
几种常用地图投影。
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

A P ( , ) A' x' P'(x',y')
1
O B
' r
O'
B'
y'
O ' A' a OA
O' B' b OB
x' a
y ' b
x '2 y '2 变形椭圆方程: 2 2 1 a b
任一点的长度比: m r 即变形椭圆上P ' 点的向径 3. 投影变形 (1)长度变形 x' a r x '2 y '2 a cos
2.投影方程
x F1 ( L,B ) y F2 ( L,B )
F1,F2就是“一定的数学法则 ”
二、地图投影的变形 1. 长度比 P 1' P 2' m lim P 1 P2 0 P P 1 2
N X P2 p'2 p'1
P1
m
ds dS
S
一般情况下,长度比是一个变量,随点位、方向而变化。 2. 主方向和变形椭圆 主方向:投影后一点的长度比依方向不同而变化。其中 最 大及最小长度比的方向,称为主方向。 C' C'
上节回顾
掌握概念地面观测值分类,方向值归算的三差改正,电磁波 边长归算公式。 掌握概念:大地元素、大地测量主题解算,大地测量主题正 算、大地测量主题反算,高斯平均引数正反算特点、白塞尔 大地测量主题解算的基本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 一、地图投影概述 二、地图投影的变形 1. 长度比 2. 主方向和变形椭圆 3. 投影变形 三、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变形性质分类 2. 按经纬网投影形状分类 3. 圆柱(椭圆柱)投影 四、高斯投影
如何进行地图投影的选择与变换

如何进行地图投影的选择与变换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曲面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将其表面投影到平面上时会产生形状、距离和方向的变形。
因此,在绘制地图时,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以及进行变换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选择和进行地图投影的变换。
1. 球面投影与平面投影地图投影可以分为球面投影和平面投影两种类型。
球面投影是将地球的曲面投影到一个球体上,再将该球体展平获得平面地图;而平面投影则直接将地球的曲面投影到平面上。
选择合适的投影类型取决于地图使用的目的以及具体需求。
2. 常见的地图投影类型2.1 等面积投影等面积投影是保持地图上各个区域的面积比例不变的投影方法。
这种投影适用于需要关注地理要素分布和比例的分析工作,如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
2.2 正轴等角投影正轴等角投影是保持地图上某个中心点周围各点至中心点的角度不变的投影方法。
这种投影适用于需要保持地理要素方向性的分析工作,如气候分布、风向等。
2.3 圆柱投影圆柱投影是将地球的曲面投影到一个圆柱体上,再展开形成平面地图的投影方法。
常见的圆柱投影有等经纬度投影、等距投影等。
圆柱投影适用于大范围的地图,如世界地图,缺点是极区变形较大。
2.4 锥形投影锥形投影是将地球的曲面投影到一个锥体上,再展开形成平面地图的投影方法。
常见的锥形投影有等经纬度投影、等面积投影等。
锥形投影适用于小范围的地图,如州、省级地图,变形较小。
3. 投影变换投影变换是将地球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地图上的坐标。
常见的投影变换算法有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
在选择投影变换算法时,需要考虑地图范围、方向和形状等因素,以保证准确性和可视化效果。
4. 地图投影选择原则4.1 根据地图使用目的选择根据地图的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投影类型。
如果需要了解地图上各个区域的面积比例,选择等面积投影;如果需要保持地理要素的方向性,选择正轴等角投影;如果需要绘制世界地图,选择圆柱投影。
4.2 考虑地图范围和变形根据地图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较大范围的地图适合采用圆柱投影,较小范围的地图适合采用锥形投影。
地图投影分类与变换.

地图投影分类与变换1.地图投影的分类投影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不尽相同,通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变形的性质进行分类:二是按承影面不同(或正轴投影的经纬网形状)进行分类。
(1)按变形性质分类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一般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等角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的投影叫等角投影。
等角投影地图上两微分线段的夹角与地面上的相应两线段的夹角相等,能保持无限小图形的相似,但面积变化很大。
要求角度正确的投影常采用此类投影。
这类投影又叫正形投影。
等积投影:是一种保持面积大小不变的投影,这种投影使梯形的经纬线网变成正方形、矩形、四边形等形状,虽然角度和形状变形较大,但都保持投影面积与实地相等,在该类型投影上便于进行面积的比较和量算。
因此自然地图和经济地图常用此类投影。
任意投影:是指长度、面积和角度都存在变形的投影,但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
要求面积、角度变形都较小的地图,常采用任意投影。
(2)按承影面不同分类按承影面不同,地图投影分为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和方位投影等(图1)。
图1 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示意图①圆柱投影它是以圆柱作为投影面,将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切开展成平面。
根据圆柱轴与地轴的位置关系,可分为正轴、横轴和斜轴三种不同的圆柱投影,圆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可以相切,也可以相割(图2a)。
其中,广泛使用的是正轴、横轴切或割圆柱投影。
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线表现为等间隔的平行直线(与经差相应),纬线为垂直于经线的另一组平行直线(图2b)。
图2 圆柱投影的类型及其投影图形②圆锥投影它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将圆锥面与地球相切或相割,将其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把圆锥面展开成平面而成。
这时圆锥面又有正位、横位及斜位几种不同位置的区别,制图中广泛采用正轴圆锥投影(图3)。
在正轴圆锥投影中,纬线为同心圆圆弧,经线为相交于一点的直线束,经线间的夹角与经差成正比。
地图投影的应用和变换

地图投影的应用和变换1. 引言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三维表面展示在平面上的一种转换方法。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大部分的地图都是平面图,为了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信息,地图投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地图投影的应用和变换。
2. 地图投影的意义和应用地图投影对于地理信息的准确传达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以下是地图投影的主要应用领域:2.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信息的系统。
地图投影在GIS中广泛应用,用于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转换为平面图,并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
2.2 地图制作和导航地图投影在地图制作和导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地图投影,我们可以将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特征准确地展示在地图上,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地理位置,并利用地图进行导航。
2.3 气象预报地图投影在气象预报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将地球表面的气象数据投影到平面图上,气象学家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预测天气现象,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
2.4 城市规划和地理分析地图投影在城市规划和地理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地球表面的地理数据转换为平面图,城市规划师和地理分析师可以更好地分析城市的发展趋势、交通规划等,并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3.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地图投影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3.1 圆柱投影圆柱投影是最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之一。
它将地球表面的经纬线投影到一个圆柱体上,然后再将圆柱体展开成平面图。
该投影方法在赤道周围的地区表现较好,但在离赤道较远的地区会出现形变。
3.2 锥形投影锥形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经纬线投影到一个圆锥体上,然后再将圆锥体展开成平面图。
该投影方法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好,但在靠近两极地区会出现形变。
3.3 圆锥柱面投影圆锥柱面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经纬线投影到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上,然后将两个表面展开成平面图。
如何进行地图投影的变换与配准

如何进行地图投影的变换与配准地图投影的变换与配准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地球是一个三维的球体,而我们的地图是平面的二维表示,因此需要将地球的曲面投影到平面上,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图投影的变换与配准,以及其在GIS中的应用。
一、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地理表面的投影是将地球上的点和区域映射到平面上去,以便于呈现和分析。
在投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和参数,以保证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视性。
1. 大地测量学与投影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地球形状、尺寸和重力场的学科,它提供了地图投影的基础。
投影的目标是将地球表面的点映射到平面上,这需要选择适当的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方法。
2. 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于确定位置的标准,它由水平和垂直坐标组成。
水平坐标通常使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而垂直坐标则表示高程。
3. 投影方法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等角、等积和等距投影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缺点,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是确保地图准确性的关键。
二、地图投影的变换与配准地图投影的变换与配准是将不同投影坐标系统的地图进行转换和对齐的过程。
在GIS中,常常需要将不同尺度、不同投影和不同时间的地图配准在一起,以获得一致性的地理信息。
1. 变换地图投影的变换是将一个投影坐标系统转换为另一个投影坐标系统的过程。
变换通常涉及到坐标的缩放、旋转和平移等操作,以保证地图的几何特征一致。
2. 配准地图配准是将不同地图的空间参考对齐的过程。
在配准过程中,需要确定共同的地物特征或控制点,并通过地物匹配或空间变换的方式来实现对其的调整和对齐。
三、地图投影的应用地图投影在GIS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地图,更是提供准确地理信息的基础。
1. 地图显示与可视化地图投影可以改变地图的外观和形状,使得地理信息更加直观和可视化。
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和参数对于地图的可读性和信息表达至关重要。
2. 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地图投影的变换与配准为GIS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提供了基础。
地图投影应用和变换武大《地图学》课件

城市规划
地图投影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精确的空间 数据,帮助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和规划城市 空间。
交通物流
地图投影可以为交通物流提供精确的路线 规划,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 效率。
环境保护
地图投影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 支持,如生态保护区的划定、环境监测等 。
THANKS FOR WATCHING
地图学在地理学、环境科学、交通工 程、军事等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为人类认识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 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地图投影的背景和意义
地图投影是地图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将地球表面的曲面 转化为平面图的方法。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普及和应用, 地图投影在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插值变换方法
常见的插值变换方法包括多项式插值、样条插值和径向基函数插值等,这些方法通过建立离散点之间的数学关系,实 现离散点的插值计算。
插值变换应用
插值变换在地图投影转换、数字高程模型转换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将不同投影的 离散点数据转换为统一投影,便于离散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05 地图投影的应用实例
地图投影的参数与变换
参数
地图投影时需要确定的参数包括经纬 度、距离、方向等,这些参数对地图 的精度和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变换
地图投影的变换包括坐标变换和图形 变换,其中坐标变换包括平移、旋转 、缩放等,图形变换包括仿射变换、 透视变换等。
地图投影的数学基础
线性代数
地图投影中常用的线性代数知识包括矩阵运算、线性方程组等,这些知识在坐 标变换和图形变换中有着广泛应用。
几何变换定义
几何变换是指将一种地图投影的几何图形转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的几何 图形,通过调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等几何属性来实现不同投影之 间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要求投影能很方便地按分带进行,并能按高精度的、 简单的、同样的计算公式和用表把各带联成整体。
综上所述,我国大地测量中,采用横轴等角切椭圆柱面
投影,即所谓的高斯投影。
二、高斯投影的基本概念
高斯投影又称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是德国测量学家高斯于 1825~1830年首先提出的。实际上,直到19高12斯年投,影由平德面国另一位 测量学家克吕格推导出实用的坐标投影公式后,这种投影才得到推
二、投影的变形
长度变形 方向或角度变形
面积变形
变形不可难免! 可以掌握和控制!!
1. 长度比
椭球面上一微小线段 P1P2 ,投影到平面上相应线段为 PP1,当 P P1 0 时的极限值,叫做投影长度比,简称长度比,用m表示。
即
m lim ( P' P1 ')
m ds dS
PP10 PP1
x2 a2
y2 b2
1
这就是在投影面上,以某定点为圆心,以主 方向上长度比为长、短半轴的椭圆方程。该椭圆 称为变形椭圆。
椭球面上的微分圆,投影后,变为微分椭圆。在原面上与主方向一致 的一对直径,投影后成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长度比
设原面上单位为1的微分圆上的一点P投影到平面上变成微分椭圆上 的一点P’的向径为r,则,由长度比的定义可知:
可见,在椭球面上的任一点O上,必然 有一对相互垂直的方向,它在平面上的投影 也必是相互垂直的。
这两个方向就是长度比的极值方向,也就是主方向。
3. 变形椭圆
如果已知主方向上的长度比,就可计算任意其他方向上的长度比。 以定点为中心,以长度比的数值为向径,构成以两个长度比极值为长、 短半轴的椭圆,即变形椭圆。
3°带:
N
L 6
1
(如果有余数)
6 °带:
n
L
1.5 3
1
3°带和6 °带的关系是: 3 °带的奇数带中央子午线与6 °带中央子 午线重合;偶数带的中央子午线与6 °带的分带子午线重合。
135°2′30″
73°40′
6°带带号:13~23 3°带带号:24~45
为了便于测量计算和生产实践,需要将椭球面上的元素化算 到平面上,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采用大家熟悉的简单公式计算 平面坐标。以此解决椭球面和平面这一对矛盾。
8.1 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
一、 投 影 概 述
方便地形测图和使用
投影的意义
简化计算
投影的定义
地图投影,就是将椭球面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 数学规则转换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
mr r 1
由此,可得,某点O处的变形椭圆,是描述该点各方向上长度比的椭圆。 变形椭圆可以形象地表达点的投影变形情况。
4. 投影变形
椭球面是一个凸起的、不可展平的曲面,若将这个曲面上的元素(比 如一段距离、一个角度、一个图形)投影到平面上,就会和原来的距离、 角度、图形呈现差异,这一差异称作投影的变形。
m1
很显然, 值可大于、小于或等于1,因此, 值可能为正、负或0。
v P'
m
(2)方向变形
在原面上,OP方位角为 ,投影后O’P’的方位角变为 ,则 ( )
称为方向变形。 tan y b b tan x a a
tan tan a b tan a
带,带号用n 表示,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用 L0 表示,L0 6n 3 。
高斯投影 30带:在 60 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一部分同 60 带
中央子午线重合,一部分同 60 带分界子午线重合,带号用 n’ 表示,30 带 中央子午线用L表示,关系是: L 3n
已知某点的大地经度为L时,计算改点所在投影带的带号的公式:
第八章 地图投影变换
§8.1 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 §8.2 高斯-克吕格投影 §8.3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8.4 兰勃特投影
地面----- 椭球面 -----平面
将地面观测元素归算的到椭球面,解决了地面与椭球面这对 矛盾,大地控制网完全有可能在椭球面上进行计算。但是,椭球 面上的计算相当的复杂和繁琐,且,对于小面积的测量工作,椭 球面上表示点、线位置的经度、纬度、大地线长度和大地方位角 等这些大地坐标元素很不适应。
四、地图投影的分类
1. 按变形性质分类
(1)等角投影
保证投影前后的角度不变形。投影前后,需满足下式:
u=2 arcsin a b ab
a-b=0或a=b
即,在等角投影中,微分圆的投影仍为微分圆,投影前后保持微小圆形 的相似性。投影的长度比与方向无关,即某点的长度比是一个常数。
因此,又把等角投影称为正形投影。
这里所说的数学法则可用下面两个方程式表示: x F1(L, B) y F2(L, B)
式中L,B是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坐标,而 x, y 是该点投影后的平面 (投影面)直角坐标。 称为投影函数。
上述方程式表示了椭球面上一点同投影面上对应点之间坐标的解析关系, 也叫做坐标投影方程。 投影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的本质特征都是 由投影条件和坐标投影公式F 的具体形式体现的。
一点上的长度比,不仅随点的位置,而且随线段的方向而发生变化。也 就是说,不同点上的长度比都不相同,而且同一点上不同方向的长度比也不 相同。
2. 主方向
投影后一点的长度比依方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中,最大及最小 长度比的方向,称为主方向。
长度比的主方向处在椭球面上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
直角AOC经过投影变成锐角A’O’C’,但 是,如果在椭球面上,直角AOC绕着O点进 行旋转,从AOC位置一直旋转到<COB位置, 那么,它的投影也会从锐角A’O’C’逐渐变化 成钝角C’ O’ B’。而在它的变化过程中,必 然有一个位置是直角。
由于这两个方向与Y轴对称,则<AOB可以表示为:
u 2 1 180o 1 1 180o 21
该角度投影之后为: 1
u 2 1 180o 1 1 180o 21
两式相减,得最大角度变形:
u u u 2(1 1) 2
面上。 (2)圆锥投影
取一圆锥面与椭球的某条纬线相切,将纬圈附近的区域投影于 圆锥面上,再将圆锥面沿某条经线剪开成平面。 (3)圆柱(或椭圆柱)投影
取圆柱(或椭圆柱)与椭球赤道相切,将赤道附近区域投影到 圆柱面(或椭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或椭圆柱)展开成平面。
五、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
(1)中国全国地图投影 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斜轴等角方位投影、伪方位投影、
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2)中国分省(区)地图的投影 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正轴等
角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宽带)。
(3)中国大比例尺地图的投影 多面体投影(北洋军阀时期)、等角割圆锥投影(兰勃
特投影)(解放前)、高斯-克吕格投影(解放以后)。
§8.2 高斯-克吕格投影
OP在不同方向时,长度比不一样。 , 为主方向。
夹角为 时,P点的坐标为 ( ,)
cos, sin
根据长度比的定义,设主方向的长度
比分别为a和b,则投影后,有:
a x , b y
x a , y b
再联系式: 2 2 1
可以写出:
横轴投影:投影面的轴线与地球的自转轴相垂直,且与某一 条经线相切所得的投影。
斜轴投影:投影面与原面相切于除了极点和赤道以外的某一 位置所得的投影。
3.按投影面与地球体切割关系划分
相切、相割、相离
4. 按经纬网投影(之后的)形状分类
(1)方位投影 取一平面与椭球面的极点相切,将极点附近的区域投影在该平
a b
,
tan 0=
b a
与Y轴对称
此式即为计算最大方向变形的方向公式。
(3)角度变形
定义:角度变形为投影之前的角度u和投影之后对应角度u’之差
u u u
在大多数情况下,组成角度的两条边都不在主方向上,此时应该研究角 度变形与最大的角度变形。
设OA及OB分别为最大的变形方向,它们与X轴的夹角分别为1 和 2 。
长度比。
m AB L EA
AB
EA
即在微小范围内保证了形状的相似性,当 ABCDE无限接近时,可把该多边形看作一个点,因 此在正形投影中,长度比m仅与点的位置有关,与方 向无关,给地图测制及地图的使用等带来极大方便。
2. 要求长度和面积变形不大,并能用简单公式计算由变 形而引起的改正数
椭球面元素包括点的大地坐标、大地线的长度和 大地方位角,其中点的坐标是关键。因为点的位 置确定后,两点间大地线的方位和距离就确定了。
几何法
投影的方法
数学解析法
几何法
N
Q
P
O
数学解析法
椭球面是不可展曲面,不能展成平面。如果取一可展曲面(如平面、 圆锥面、圆柱面),使其与椭球面相切或相割,然后按一定的数学规则, 将椭球面上的元素转换到可展曲面上,并将可展曲面展平,就变成平面上 的元素了。
赤道
世界地图
自然坐标和通用坐标
为避免出现负的横坐标,可在 横坐标上加500km。此外还应在坐 标前面冠以带号,这种坐标称为国 家通用坐标。去掉带号,再减去 500km,最后得点的自然坐标。
(1)长度变形
m r x2 y2
x a , y b cos , sin
m a2 cos2 b2 sin2
为所研究线段的方位角。
a,b为主方向上的长度比。 利用此式可以计算出任意方向上的长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