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合集下载

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骨肽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注射用骨肽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分析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通过对不良反应类型、危险因素、患者个体差异、骨肽注射剂量与频率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发现,患者个体差异是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骨肽注射剂量和频率与不良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临床应用建议,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预防和管理骨肽注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危险因素、个体差异、剂量、频率、临床应用、危险因素综合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骨肽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骨代谢疾病的治疗。

注射用骨肽可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对于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随着骨肽注射在临床应用中的增多,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和全身反应(如头痛、恶心、过敏等)等。

骨肽注射用药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不良反应类型、危险因素、个体差异、剂量频率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提高注射用骨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 研究目的在进行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以便预防和减少患者在接受骨肽注射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患者个体差异对不良反应的影响,以及骨肽注射剂量和频率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确保患者在接受骨肽治疗时获得最佳效果,同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复方骨肽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及分析

复方骨肽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及分析

形成,不利于活动【’而减轻病人 的术后疼痛则有利于护理措 2 】 施的实施 , 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 目的。胸部手术切 口较大 , 有
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 文 献
[】W 1 e T a l e e g n y d p r m n r s n m t 0 f 1 a l R sal m r e c e a t e tp e e t a i n 0
流,防止血栓形成 。术后 2 ~4 4 h 8 h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逐渐 增 加 活 动 量 。若 术 后 持续 卧 床超 过 4 ,要 定 时进 行下 d者
肢 的被 动 运 动 ,多活 动膝 关 节和 踝 关 节 ,并 定 时翻 身 ,也 可较 好促 进 下 肢 静脉 血流 而 预 防血 栓形 成 。 时注 意 观察 有 无 静脉 同 血栓 形 成 的 指 征 ,例 如大 腿 肿胀 、 色 变 暗 ,小 腿压 痛 及肿 胀 肤 等; 下地 前 嘱 病 人 及家 属 一 定要 配 合 , 人应 在 床上 坐 5 病 m ~
Abt c: SneC m on soi o jc o l i l p lai s,Ad es at n curdl s B t l p r d s at r i o p u d0 st efr net ncnc pi t n c d I i i aa c o vrer ci socr s, u s r ot . e o e e aoe e
p l o a y e v l m【 ] E e y e ,1 9 ,1 :2 u m n r m o i s J ,J n r m d 9 8 6 7— 3 . 1
时放置 多根 弓流管,故术后切 口疼痛较剧烈。有 9 %的病人 l 8
因切 口疼痛而不愿活动, 使制定 的活动计划无法执行 。 3 % 约 0 的病 人 通 过 听音 乐 、聊天 等 方法 分 散注 意 力 ,能 缓解 疼 痛 ,对

复方骨肽注射液致过敏1例

复方骨肽注射液致过敏1例
征变化 。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颈原形原性眩晕 3 例临床体会 2
唐维芳
江 苏省无锡市第二人 民医院 。 江苏 无锡 2 40 10 2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能量氯氖激光血管内照射(UR 治疗颈原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 ) 对前 l 3 O年 2例颈原性眩晕患者采用低能量氪氖激光进行血管内 照射 治疗 , 立对照组进行 疗效对 比, 并设 即超 声 中频 电治疗组 。结 果 : 总有效 率 9 % , 5 痊愈 及显 效率 8. % 差异有 非 常显 著性 ( 1 .8 。 0O ) 75 X= 9 97 P< .1 。结 论 : 能量氯 氖激 光血管 内照射治疗颈原 性眩 晕具 有疗效 显著 、 低 治疗方便 、 痛苦、 毒副作 用及 受患者 欢迎的特 点。 无 无 【 关键词】 氯氖激光; 眩晕
di1.9 9jin10 99 21 .9 13 o:036/.s .06—15 .000 .5 s 文章编号 :06— 99 2 1) 9— 43— 2 10 15 (00 一0 23 0 超声 中频
3 讨论 .
该病多 见于 中老年患者 , 年 人也 可患 病 。颈原 性眩 晕多 由椎 动 脉型 青 颈椎病 引起 。此型 颈椎 病横 突孔骨质增 生通过 过过 于其 间的小动 脉受 压痉 挛、 曲。而此动 脉上行成 为椎基底 动脉 , 迂 供应 大脑 后半 部。因此横 突 孔问 的动脉痉挛 使椎基底 动底动脉 痉挛 , 血供 障碍 , 因而 导致相 应脑细 胞功 能障 碍 , 一系列 临床 症状 - 。许多文 献 表 明, 动脉颅 外 段一 时性痉 挛 、 产生 J j 颈 环 起床时发作 , 常伴有恶心、 呕吐、 耳鸣、 心悸、 乏力、 视物不清、 记忆力减退。 椎 运动过度 , 均可导 致短暂性 脑血供 不 良, 脑组 织缺 氧 , 脑功能 障碍 , 相继 出 无 明显头痛 , 严重患者甚 至发生晕 厥 、 固性呕 吐。主 要阳性 体征 为颈 个别 顽 现恶心、 呕吐、 眩晕、 乏力及心悸等症状。临床验证,LB具有广泛临床生物 II 部有不 同程 度功能受 限 , 性 压痛 , 红肿 , 固定 不 尚有 部分 患 者在 颈部 活 动时 学 效应 , 有显著 的活化纤 维蛋 白溶解 系 统 , 善血 液流 变学 的功 能 , 加 具 改 增 可闻及关节 摩擦音 。另外可有肩臂 麻木 、 痛 , 酸 肩功 能障 碍 。X光 正位 及侧 红 细红细胞变 形能力 , 善器官 循 环等作 用 。而其 机 理为激 光 的电 磁场 力 改 位片显示颈 椎多有不 同程度骨质增 生 , 分 颈椎生 理 间隙呈 现狭 窄 , 部 部分患 可 以改变细胞膜 构象 , 使其 聚集 性降低 , 激活 纤 溶系统 , 降低 纤维 蛋 白原 含 者 颈椎生理 弧度发生变化 , 、 突或 左 右扭 曲 。脑多 普勒 仪 检察 , 变直 后 多数 量并 通过增加扩 血管 和 抗凝 聚作 用 物质 的浓 度进 一 步改 善血 液 流变 学 性 呈 现脑椎基底 动脉官腔狭 窄。 质 。有研究发 现 II LB还具 有降低血脂 、 糖 、 血 清除 自由基 等作用。可 提高 血 13 疗效标准 : : 、 . 治愈 眩晕 恶心 、 吐症状 消失 , 血流 图血 管弹 性恢 呕 脑 浆含 氧量及组织 氧合作 用 L 。采 用 II 2 ] LB可扩 张血 管 , 善局 部微 循环 , 改 影 复 , 底动脉血 管狭窄消失 , 椎基 即血管 痉挛解 除 ; 效 : 显 眩晕 、 心、 恶 呕吐 症状 响生 物膜通透性 促进各种 生物酶系统 的 活化 , 增进局 部物 质代谢 , 利 于 也有 明显改善或几 乎消失 , 脑血流 图显示椎基 底动 脉官 腔较前 明显 增宽 、 基本 或 局部病 理性代谢产 物的消 散吸 收p 。通过 上 述作用 扩 张 了动 脉 , J 改善 了脑 恢复 正常 ; : 无效 经治疗 , 症状基本 没有改善 。 部生理功能解除了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治疗当天即出现脑部轻松感和欣 I4 方 法 : . 治疗组 3 2例采用 南京生物 激光研究所 研制并 开发上海 生产 眼睛 明亮感。治疗 次 日出现 周身 轻 快感 。无任 何不 适感 和不 良反应 的B 一 J 2型低能量 氦氖激 光静脉 治疗 仪 。激光 由一根 光 纤维 导 出, 末端 输 快感 、 发生 。 出功 率 15毫瓦/ . 平方厘 米 , 纤末 端接 7号静 脉针 头 , 光 患者 取仰 卧位 , 常规 典 型病例 : ,7 , 繁头晕 、 吐 2天收住 于本 院神 经内科 。每 日 男 5 岁 因频 呕 消毒 一侧肘或前 臂屈侧皮肤 , 静脉 穿刺 , 回血 即 可, 常规 见 固定 针头 。治疗 次之 多 , 不能坐起 。颈椎 X— a yy显示 : 2— 第 5节椎 体边缘 唇样 增 时间为 每次 3 一6 钟 , O O分 每天一 次 , 7次 为一疗 程 , 2— 5— 共 3个 疗程 。 疗 呕吐达 5 双斜 r y 脑多普勒 仪检查显示椎 基底动脉官 腔狭 程间歇 7 。对照组采 用沈 阳新圳 医用 电子仪 器分公 司生产 的 C T一 A型 生 , 位 X—a 显 示横突孔 缩小 , 天 Z 8 扩 改 0日 超声中频治疗仪 , 80 频率 00赫兹/ , 秒 由一对橡胶电极导出治疗电流 , 患者取 窄 。经神 经内科常规 抗眩晕 、 血 管、 善脑 细胞 营养 和功 能等 治疗 1 UB治 疗 1日 1次 , 7次便 大 获痊愈 。于治 共 仰卧位 , 只电极颈后左 右并置 , 两 或一 只置颈后 , 一只放 在一 侧腕 部列 缺穴 。 无明显疗 效。后 经会诊 介入 I

骨肽注射液质量标准

骨肽注射液质量标准

骨肽注射液质量标准
骨肽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药物,其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骨肽注射液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分含量,骨肽注射液中应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效成分,如骨形成促进因子等,其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或相关标准规定。

2. 纯度,骨肽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应具有足够的纯度,不应含有杂质或其他不良成分,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pH值,骨肽注射液的pH值应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适宜的生物利用度。

4. 外观和溶解度,骨肽注射液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或沉淀物,溶解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 稳定性,骨肽注射液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药效。

此外,骨肽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还可能涉及到生产工艺、微生物
限度、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骨肽注射液的质量稳定、安全有效,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骨肽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是由国家药典或相关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的,生产企业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生产出的骨肽注射液符合质量要求,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浅谈骨肽注射剂临床配伍禁忌

浅谈骨肽注射剂临床配伍禁忌

浅谈骨肽注射剂临床配伍禁忌【摘要】目的避免临床上骨肽注射剂不合理的配伍应用。

方法利用两种溶液配伍后观察空白对照不溶性微粒、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溶液发生变色沉淀现象,生成螯合物阻碍骨折愈合和骨的新生。

结果骨肽注射剂与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易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骨肽注射剂临床存在配伍禁忌。

【关键词】骨肽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目前,对于各种骨折和关节炎等骨科疾病,多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

骨肽注射剂含有钙、磷、无机盐、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多种成分,其不良反应多由临床不合理用药和联合用药引起。

本文着重将骨肽注射剂与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易发生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骨肽注射剂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良反应概率增加王晓燕[1]目前一些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造成局部血管堵塞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

现主要对骨肽注射剂与3种不同输液配伍后微粒变化情况进行研究。

本试验根据临床的使用情况采用生理盐水、50g/L葡萄糖、100g/L 葡萄糖与骨肽注射剂的稀释液,测定不溶性微粒,并做空白对照及测pH值。

试验结果表明,骨肽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微粒明显少,但在50g/L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明显增加,在100g/L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数实测倍增数多达7倍,澄明度不变。

因骨肽制剂在生理盐水注射液中微粒数最少,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也最低,因此临床使用时可选与其配伍;但应尽量避免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应用,随着葡萄糖注射液浓度的升高,配伍后所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也呈几何倍数递增,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也大幅度增加。

鉴于以上结果,临床用药时需选择适当的输液配伍。

2、骨肽注射剂与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联用可致皮疹祁金文等[2]应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连续发生7起皮疹,据分析其中6起由克林霉素与骨肽注射液联用引发,实属罕见。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是化学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因其对敏感阳性球菌及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体内分布广泛(除脑脊液外),尤其在骨组织及胆汁中可达高浓度,使用方便,用药前无须作皮试,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引起群发性皮疹已有文献报道。

复方骨肽注射液不良反应19例分析

复方骨肽注射液不良反应19例分析

2 . 2药品使 用情况 :在1 9 例A D R 中都采用了静脉滴注的方法 ,其 中有 1 例 患者使用9 0 m g ,1 5 例使用 1 5 0 r n g , 3 例使用了1 8 0 m g  ̄y 骨肽注射液。
2 . 3 A D R 发生的时间 :我 院1 9 例A D R 中2 0 mi n 内发生 的9 例 占4 7 . 3 7 %,
旋糖酐、多巴胺注射液、碳酸氢钠等应急抢救药品。
在表 3 中复 方 骨肽 注 射液 不 良反 应 的临 床 表现 过敏 、过 敏样 反 应 、发热 、寒 战、呼吸 困难 、胸 闷等 。复方骨 肽注射液其 主要成分为
有机 钙、磷 、无机 钙、无机盐 、微 量元素 、氨基酸等 ,含 多种骨代谢
2 1 , - 6 0 mi n 内发生的7 例 占3 6 . 8 4 %,6 0 a r i n 以上 的3 例 占1 5 . 7 9 %。见表2 。 2 . 4 A D R 的主要 临床表现 :在 l 9 例A D R 中最常见 的不 良反 应临床表现 为 :全身性损 害 ,一般表 现为过敏 、过敏样 反应 、发热、寒战 ,其 中 有1 例 为过敏性 休克 ,其次 为呼吸系 统损害 ,一般表 现为 呼吸 困难 、 胸闷 ,再就是消化 系统 、神 经系统损害 。见表3 。 2 . 5 A D R的处 理及转 归 :在 l 9 例A D R中有 1 1 例 临床 医师 采取 了静 推地 塞米松注射 液5 ~ 1 0 m g 并吸氧 ,其 中1 0 例在6 0 a r i n 内A D R 缓解 。有4 例 仅采取 了停止输液 ,观察患者 的处理 ,患者 多在6 0 a r i n 左右好 转。其 余4 例给 予停 止输液并 口服开瑞坦处理 ,患者 多 >1 2 0 ai r n 后 好转 。

骨肽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骨肽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骨肽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发表时间:2015-10-26T15:59:19.3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宋潇潇[导读] 石棉县人民医院提高药物纯度及质量标准,增加用药安全,避免不溶性微粒所致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石棉县人民医院摘要:骨肽注射液为临床常用药,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现将我院1例患者使用骨肽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报告讨论如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骨肽注射液;过敏反应;讨论1 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腰臀部、左膝疼痛1年”予2014年6月6日入院。

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7°C,心率:91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5/58mmHg,门诊行腰椎间盘CT检查示:1.腰4-5椎间盘膨出并左侧后型突出;2.腰椎退行性改变、失稳。

入院后检查:随机血糖:7.8mmol/L,B超: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尿常规、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1、腰椎间盘突出症 2、左膝关节炎,予改善循环:红花注射液,调节骨代谢:骨肽注射液,理疗:电针、中频、灸法、超声波等治疗。

患者先行理疗后输液,第一组予红花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患者未诉不适,第二组予骨肽注射液60mg(12ml)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约滴至1/3时,患者诉周身皮肤瘙痒不适,伴刺激性咳嗽、喘息,查体:患者急性面容,面色苍白,呼吸浅快,30次/分,血氧饱和度88%,血压112/78mmHg,腹部见新发皮疹2个,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立即停该液体滴注,更换5%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予以心电监护、保暖、吸氧,静推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静滴氨茶碱0.25g解痉,10分钟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

2 讨论当天本科患者静脉滴注用药所用5%葡萄糖注射液、输液器均与该患者批号相同,其他患者均无类似反应,患者第二日继续予红花注射液也无类似反应发生,可以肯定是骨肽注射液所致。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提示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安全性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提示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安全性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提示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
剂安全性问题的函
【法规类别】药品管理
【发文字号】黑食药监安函[2010]12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0.04.22
【实施日期】2010.04.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提示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函
(黑食药监安函〔2010〕12号)
各有关药品生产企业: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第二十六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刊登了《关注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各有关药品生产企业应重视文中所涉及的问题和建议。

我局经研究决定,对省内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生产企业要求如下: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6期)
关注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采取的一项举措。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用药的品种、剂量、疗程及特殊人群用药,更加积极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由此增强了对防范药品安全性隐患的高度责任意识,不仅开始有意识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部分企业尚针对被通报问题开展了主动安全性监测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为保障社会公众用药安全筑起了一道屏障。

本期通报品种为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属于多组分生化药,且两个品种原材料部分相同、给药途径相同、适应症相似。

通过分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两个品种存在类似的安全性问题,同时此类安全性问题也在多组分生化药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使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了解两个品种的安全性问题,降低用药风险,特以专刊形式通报骨肽、复方骨肽注射剂两个品种。

关注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骨肽是从健康猪四肢骨中提取而成的制剂,复方骨肽是健康猪四肢骨与全蝎提取液制成的复方制剂。

目前,临床上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主要用于骨折的治疗,以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较为典型,尤其作为多组分生化药,该2个品种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情况较突出。

2004年初至2009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骨肽和复方骨肽的病例报告数共计3855例,且基本呈每年递增趋势。

其中,有关骨肽的病例2933例,涉及注射剂型2705例; 有关复方骨肽的病例922例,均为注射剂型。

骨肽和复方骨肽严重病例报告共计146例(骨肽:106例;复方骨肽:40例),约占所有报告的4%,且均为注射剂型。

骨肽和复方骨肽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及过敏样反应,其中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共计50例(骨肽注射剂:38例;复方骨肽注射剂:12例),占2个品种严重病例报告的34%。

此外,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较突出,值得关注。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严重病例的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呼吸系
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喉水肿等。

此外,骨肽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还有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粒细胞减少。

典型病例1:患者,女,66岁。

因右股骨颈骨折静脉滴注骨肽注射液。

滴注过程中出现全身发冷、寒战、面色苍白、嘴唇紫绀、呼吸急促等症状,血压下降至测不到。

立即停用该药,给予地塞米松静推、非那根肌注、吸氧等治疗,1小时后症状消失。

典型病例2:患者,男,73岁。

因骨折静脉滴注注射用复方骨肽。

滴注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立即停药,吸氧,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肌注非那根25mg,经处理后症状好转。

二、不合理用药分析
国家中心数据库中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1、未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
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说明书提示:用于静脉滴注时,骨肽注射剂每次50~100mg,每日1次;复方骨肽注射剂每次60~150mg,每日1次。

国家中心接收的病例中有患者使用骨肽或复方骨肽注射剂每日2次。

2、未严格掌握用药人群
骨肽注射剂说明书提示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复方骨肽注射剂说明书提示儿童慎用、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两个
品种均没有针对儿童用法用量的文字表述。

国家中心收到的严重病例报告中有相当数量的儿童和老年患者,提示应关注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3、同时合并使用其他药品
骨肽注射剂说明书提示:本品不能同时合并使用其他药品。

国家中心收到的骨肽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中有同时合并使用其他药品的情况。

典型病例1:患者,女,65岁。

因右锁骨粗隆间骨折给予0.9%氯化钠+骨肽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

约15分钟患者出现全身发冷、寒颤、情绪紧张、气促、全身肌肉抽动(尤以腰背部为甚)等症状。

立刻更换输入液体,并予吸氧、地塞米松入小壶、异丙嗪肌注等治疗,约半小时后症状消失。

典型病例2:患者,女,41岁。

因踝骨骨折入院治疗。

输注复方骨肽注射液4ml+5%葡萄糖250ml时出现左手背皮肤瘙痒,立即停药,随后七叶皂苷钠20mg+5%葡萄糖250ml滴注,滴注约10ml出现指关节肿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测血压80/50mmHg。

立即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症状逐渐好转。

三、相关建议
1、医护人员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

2、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严禁用于对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有过敏史的患者;严禁与其他药物配伍
使用;给药期间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则应立即停药或给予适当的救治措施。

3、医护人员应严格筛选用药人群。

鉴于儿童骨再生能力强,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明确,且说明书中没有针对儿童的用法用量,儿童应慎用。

4、建议生产企业修改完善产品说明书。

特别是老年人用药、溶媒等问题,应根据相关研究,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示。

5、建议生产企业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尤其是加强儿童使用该品种的风险宣传。

6、建议生产企业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并开展相应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