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活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古诗教学设计15篇

古诗教学设计15篇

古诗教学设计15篇古诗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朗读感悟《绝句》1.板书题目,并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是旧体诗。

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有固定的格式和规则。

如,共有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每句五个字叫“五言绝句”(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言绝句”(七绝)。

《望庐山瀑布》也是绝句。

2.简介作者3.理解诗句之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

]鸣:叫,指歌唱。

翠:新绿。

翠柳:初春时节柳枝刚抽出新芽。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诗句之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包含,藏在里面。

西岭:泛指成都西面的岷山。

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特设计本次古诗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诗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创作背景,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创作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一:古诗基础知识学习1. 活动主题:《走进古诗的世界》2. 活动内容:- 介绍古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 讲解古诗的基本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 分析古诗的韵律、平仄、对仗等修辞手法。

3. 活动形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

(二)活动二:古诗鉴赏与创作1. 活动主题:《古诗的魅力》2. 活动内容:- 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进行鉴赏,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 分析古诗的意象、情感、意境等。

- 学生分组讨论,对所选古诗进行个性化解读。

-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诗,可以是即兴创作,也可以是根据给定主题进行创作。

3. 活动形式: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诗歌朗诵、创作展示等。

(三)活动三:古诗与生活1. 活动主题:《古诗中的生活智慧》2. 活动内容:- 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古诗进行解读,如《悯农》、《江雪》等。

- 分析古诗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

- 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对古诗中生活智慧的感悟。

3. 活动形式:课堂分享、小组讨论、撰写感悟文章等。

四、活动实施(一)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提前预习古诗,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3. 准备创作材料,如纸张、笔墨等。

(二)活动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古诗朗诵视频或讲述古诗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古诗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古诗微课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古诗微课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古诗微课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古诗微课教学设计案例篇1【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古诗微课教学设计案例篇2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

古诗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古诗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包括平仄、韵律、意象等。

(2)掌握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如注释、翻译、赏析等。

(3)学会欣赏和评价古诗的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读古诗,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诗的基本特点及阅读方法。

(2)古诗的赏析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诗词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古诗词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分组阅读一首古诗,讨论古诗的基本特点,如平仄、韵律、意象等。

(2)注释与翻译:教师示范注释和翻译古诗的方法,学生自主完成一首古诗的注释和翻译。

(3)赏析与评价:引导学生运用赏析技巧,对古诗进行赏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活动(1)仿写古诗: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仿写一首符合古诗词格式的诗歌。

(2)创作古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首具有自己特色的古诗。

(3)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自信心。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分享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5. 课后作业(1)阅读一首自己感兴趣的古诗,并完成注释、翻译和赏析。

(2)参加学校组织的古诗词活动,如古诗词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及表现。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仿写古诗、创作古诗等。

古诗教学设计 15篇

古诗教学设计 15篇

古诗教学设计 15篇古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

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所、牧“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背育古诗。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老师范字。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愿意将课外学飞的古诗背育给大家听?2、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新诗。

3、请大家注意观察图画:(老师贴出图)谁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一个小孩骑在牛背上正在看什么)他到底看见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读古诗《所见》。

二、初读古诗,记忆生字1、自己读完古诗后,读给大家一听,互查读音。

2、将本诗要掌握的生字圈出来读一读,同桌交流记忆。

3、老师反馈:⑴出示生字卡片:所、牧、蝉、闭、材、童、黄、诗、指名读准字音。

边读老师边按诗的顺序摆放生字卡片。

⑵分析记忆:这么多生字怎样快速的记住呢?①熟字带生字:推──捕蜻──蝉共──黄认──诗听──所意──童亲──立放──牧②编儿歌记忆:一户一斤米──所人才进大门──闭骑牛写__──牧由到共里共加队──黄。

③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意1、将这些生字带入诗中,谁愿意给大家读读。

(指多名学生读诗)2、自由读诗:结合图想想,诗人都看到什么啦?再与同桌交流。

3、请学生简述诗意,老师相继补充:学生:诗人看到一个放牛娃骑着一头老黄牛唱着歌,他的歌声非常响亮,振荡着树林。

可他听到了蝉的'叫声,想要去捉蝉,于是马上闭上嘴停止了唱歌。

老师:同学们想像一下,闭上嘴的小牧童会怎样做呢?学生甲:骑在牛背上盯住蝉。

学生乙:不,牧童从牛背上下来,准备去捉蝉。

学生丙:牧童从牛背上下来站在地上,先看好目标,然后去捉蝉。

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大家说产应该怎样朗读这首诗呢?四、在意境中诵读古诗1、自由读练。

古诗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古诗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古诗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设计理念]着眼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

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

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

(读通)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

【精选】古诗教学设计 15篇

【精选】古诗教学设计 15篇

古诗教学设计 15篇古诗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通过四个专题活动,学生较好地掌握赏析、吟诵的正确方法,能较顺利的进行口语交流。

2、通过合作交流,从多个维度解读古诗,理解古诗中承载的内涵,树立自信心,体验胜利的喜悦。

3、学会运用古诗写作,有效的组织资料进行习作训练。

4、体会中华古诗文化的辉煌硕果,提升热爱祖国优秀保守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活动重点】1、诗歌主题的品味、赏析、感悟。

2、运用古诗习作。

【活动设想】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古诗是文化的瑰宝,通过了解古诗,可以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通过欣赏古诗,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绚烂。

通过活动,学生漫步古诗,感受中华古诗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流传千古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广博精深的思想内容。

学生亲眼看看、用心想想、联手做做,能独立考虑和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1、从秋、雨、孤独、离别、思念等角度搜集古诗,古诗分专题编辑,自取标题,以六人一小组合作完成,每人指定一项,余一人做记录。

2、分组并推选组长,组长记录整个搜集,编录的过程。

3、每人写查询资料后的感言。

【活动过程】一、古诗园地,自由推荐配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导语)有这样一种文学体裁,它去听小说讲故事,去与散文拉家常。

它可以是一个朴素的人,不穿形容词的衣裳,简简单单,不戴"最"的帽子,额头开阔;可以是一个身手敏捷的小偷,从成语中,寓言中,失败中,盗取经验的砖块,不辞劳苦垒成自身的建筑场。

但必需用自身的方式说话,吐字清晰,语调或疾或缓一行诗句是一条神奇的路,不通向另一行。

这是一种什么文学样式?(《望庐山瀑布》录像欣赏)众生:古诗师:现在我们就踏入神圣悠久的“国度”。

(展示活动主题:漫步诗园)在古诗的王国里,高手如云,名人辈出。

你最敬佩哪一位古诗人?请你抓住特色,勾勒敬佩之处。

生1:最敬佩苏轼。

他命运多舛,但胸襟旷达、坦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即是生动写照。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出示《山行》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出示图,揭题、解题:诗题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三、学习诗文1.初读古诗,以不同形式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注意:“斜”的读音在教学时应读“xié”。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找资料理解。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小组内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指出:“坐”意思是“因为”,“于”意思是“比”,“径”意思是“小路”;“白云生处”意思是“飘浮白云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节,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活动教学设计
古诗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能够比较熟练地背诵学过的古诗;
在游戏活动中,爱古诗,学古诗的兴趣得到激发;
背古诗,赏名句,积累语言;
和大诗人“交朋友”,开展诗的创作。

活动过程:
一、古诗大擂台
将班级同学分为红、黄、绿、蓝四队,每位学生有固定的座位号。

按大组顺序答题,答对了给分,答错了不给分。

老师和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负责抽题、评判、记分。

第一关:背一背
1.由主持人抽起座位号,确定第一轮的'人选;
2.由每队队长抽题目,让选手上台背诵,逐组进行;
3.再进行一轮,方法同上。

第二关:试一试
1.由每队队长抽起座位号,而后由选手上台抽签,当场背诵一首古诗;
2.逐队背诵;
3.公布暂时积分。

第三关:闯一闯
讲清规则,当主持人报出古诗题目喊“开始”,才可以起立背诵。

违反规则扣分。

二、名句故事会
准备数条名句,尤其有典故的名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课前请一些同学相应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一:填一填
由每队队长抽起座位号,然后由这位同学抽题目,队员看着古诗中的上半句或下半句填出另一句。

如果抽到的队员不能回答,可以请本队队员援助,但只能得到一半分数。

本队队员不能回答,可以请其他队的同学,奖励提供帮助同学一份小礼品。

二:故事会
主持人:这些名句都是千古绝唱,它们背后都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下面请进入——名句故事会!
故事大王上场,自由选择某句讲一讲其中故事。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能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吗?
请同学尝试,讲得好加分。

附推荐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诗人在身边
准备道具,请几位同学装扮成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主持人: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先后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瞧,他们今天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请你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诗人”上场。

(一):李白
低吟“静夜诗”,生:李白。

与诗人交流。

主:你们知道李白有什么称号吗(
生:诗圣)
说说他写过哪些诗,答一首加1分。

背一首加5分。

主:李大诗人,你的诗怎么写得那么好,能给我们同学讲讲吗?
李白:那我就来讲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主:谢谢李白先生。

(二)、杜甫
杜:咱们来对对诗,看看大家知不知道我是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
吴万里船)。

杜:我是谁?
生:杜甫!
杜甫:我给大家出个题,我说几首诗的题目,考考大家能不能背上,好不好?
供选篇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山居秋暝》、《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春夜喜雨》、《江南逢李龟年》、《春望》。

生背诵,加分。

未来的诗人:
选一位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写一首诗,请他朗诵。

请他说说自己的读书和作文,号召所有同学向他学习。

四、小结
1.公布获胜小队,评一评“吟诗小能手”,颁发奖品。

2.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书籍,鼓励学生多读、多吟、多赏、多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