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精馏作业及复习思考题答案
(完整word版)精馏习题与题解

精馏习题与题解一、填空题:1. 精馏塔设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筛板塔 泡罩塔 浮阀塔 填料塔 舌形板板式塔2. 在1个大气压.84℃时, 苯的饱和蒸气压P=113.6(kpa),甲苯的饱和蒸气压p=44.38(kpa),苯--甲苯混合溶液达于平衡时, 液相组成x=__________.气相组成y=______.相对挥发α=____. ***答案*** 0.823 0.923 2.563. 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增大,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________,需理论板_________。
***答案*** 越远, 越少4. 精馏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而且同时应用___________,使混合液得到较彻底的分离的过程。
***答案*** 多次 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5. 精馏塔不正常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液泛、严重漏液、严重液沫夹带6. 试述五种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 值:(1)冷液进料____;(2) 泡点液体进料_____;(3)汽液混合物进料___; (4)饱和蒸汽进料____;(5)过热蒸汽进料_______。
***答案*** (1) q>1 (2) q=1 (3) 0<q<1 (4) q=0 (5)q<07.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为y=0.75x+0.24,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R=_______,塔顶产品组成x=_____。
***答案*** 3, 0.968. 试比较某精馏塔中第n,n+1层理论板上参数的大小(理论板的序数由塔顶向下数起),即:1+n y n y n t ___1+n t ,n y n x***答案*** <, <, >9.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精馏实验思考题(参考)

精馏实验思考题(参考)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思考题1.在精馏操作中,塔釜压力为什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塔釜压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精馏的原理是根据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蒸汽分压不同,通过层层塔板液气交换而达到精馏(分离)的目的。
各物质在不同压力下其蒸汽分压是不同的,所以其操作压力是很重要的参数。
塔釜压力与各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与操作温度和要求的精馏纯度相关。
2.如何判断精馏操作是否稳定,它受哪些因素影响?答:影响精馏塔操作稳定的因素有:回流比、进料状况、操作压力。
操作已达稳定的条件:灵敏板温度基本不变,塔釜液面基本保持恒定。
3.板式精馏塔有几种不同操作状态?答:鼓泡接触状态,蜂窝状接触状态,泡沫接触状态,喷射接触状态。
4.液泛现象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提高塔的液泛速度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液泛速度与两相的流量比和密度差,设备结构和尺寸,以及两相的粘度、表面张力和起泡性等都有关。
在气(汽)液逆流接触的填充塔中,若保持液体流量不变而使气体流量增到某个临界值(即泛点)时,塔内持液量(单位体积填料层内积存的液体量)会持续增加,气体压降也随之急剧上升,就会导致发生液泛。
泛点气速随液体流量的增加而减小。
5.为什么对精馏塔的塔体保温?答:当塔内温度>环境温度时,塔体热损失造成塔内气相的冷凝,这种现象称为内回流。
内回流轻则导致塔效率下降,重则塔顶将无产品。
所以需保温以减轻内回流的影响。
6.用转子流量计测量原料液的量,计算时怎样校正?答:转子流量计测量液体介质时是以标准状态下的水进行标定的,测量乙醇水溶液时就需要按工况条件下的溶液密度进行换算。
公式:')()'('f f V V q q ,其中q v 为转子流量计读数,ρf 为转子密度,ρ为20℃水的密度,ρ’为被测介质密度。
7.全回流情况下,改变加热功率对塔的分离效率有何影响?答:在全回流状态下,改变加热功率,将改变稳定时的塔釜温度,降低塔釜的产品浓度,提高塔顶产品的浓度。
精馏习题及答案

概念题一、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_______ 。
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 ,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 __ 和。
2.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 ________ ,液相组成 __________ 汽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根据 的大小,可用来 ___________________ ,若 =1,则表示 ________________ 。
4. 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 =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 n,n+1 两层理论板 (从塔顶往下计) ,若已知 y n=0.4, y n+1= _______ 。
全回流操作通常适用于 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 _精馏必须引入回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主要区别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7.在总压为101.33kPa 、温度为85C 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 P A °116.9kPa 、P B °=46kPa, 则相对挥发度 = _______ ,平衡时液相组成 x A = _________ ,汽相组成 y A = _______ 8.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x+0.275,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 _____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 ________________ 。
精馏习题课附标准答案

第十章精馏[一]填空题1精馏过程是利用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原理而进行的。
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大,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高,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先变小再变大_的变化过程。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分离任务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过冷液体进料的q值最大,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越_________ ,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越少。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3、相对挥发度a =1 ,表示不能用普通精馏方式分离,但能用(萃取和恒沸)分离。
4、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 , xF=0.6,要求得到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FXf》DXd。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5、精馏操作的依据是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液相回流和气相回流。
6、写出相对挥发度的几种表达式:•书上。
7、等板高度是指书上。
二、选择1、已知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为C。
A 1.1:1B 1:1.1C 1:1D 0.1:1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2、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D oA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必定同时发生。
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6,相应的泡点为t1,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A=0.7,相应的露点为t2,则_A ________________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A t1=t2B t1<t2C t1>t2D 不确定謀养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4、精馏操作时,若F、D、xF、q、R、加料板位置都不变,而将塔顶泡点回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D变化为__B ___________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精馏实验报告思考题

精馏实验报告思考题精馏实验报告思考题精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石油等领域。
通过不同组分的挥发性差异,利用液体的汽化和冷凝过程,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纯化。
在进行精馏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分离效果,还可以通过思考一些问题,深入理解精馏原理和实验过程。
1. 为什么要进行预热?在进行精馏实验之前,通常需要对设备进行预热。
这是因为在实验开始时,设备和混合物的温度可能存在差异,如果直接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通过预热,可以使设备和混合物达到平衡温度,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为什么需要冷凝器?冷凝器是精馏实验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组分会在加热后变为气体,通过冷凝器的作用,可以将气体重新转化为液体,实现分离纯化。
冷凝器的原理是利用冷却介质的低温,使气体冷凝成液体。
这样,我们就能够收集到纯净的液体组分。
3. 为什么需要回流?回流是精馏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手段之一。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组分会在加热后变为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
但是,不是所有的气体都能够完全冷凝成液体,一部分气体可能会通过冷凝器进入到回流器中重新回流到精馏塔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液体组分在塔中停留的时间,提高分离效果。
回流操作可以使精馏过程更加稳定,提高纯度和收率。
4. 如何判断分离效果?在精馏实验中,我们通常通过观察收集到的液体组分的颜色、气味、沸点等特征来判断分离效果。
如果收集到的液体组分呈现出明显的颜色和气味变化,并且沸点与目标组分相符,那么可以认为分离效果较好。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液体组分的密度、折射率等物理性质,进行定量分析。
5. 精馏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精馏技术在化学、制药、石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化学领域,精馏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学品,如有机合成中的溶剂回收、酯类的合成等。
在制药领域,精馏可以用于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制备纯净的药品。
在石油领域,精馏可以用于原油的分离和提纯,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产品。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答案

精馏练习题一、填空题【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气流)。
【2】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液相组成(低于)气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
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判断用蒸馏方法分离的难易程度),若α=1,则表示(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
【4】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3=α,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 、n+1两层理论踏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1,4.0n n y y 则()。
全回流适用于(精馏开工阶段)或(实验研究场合)。
【5】某精馏塔的精馏操作线方程为275.072.0+=x y ,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馏出液组成为()。
【6】在精馏塔设计中,若P Fx f 进料温度保持不变,若增加回流比R ,则p x (增大)w x (减小),V L (增大)。
【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进料温度FV x f 不变,若釜液量W 增加,则p x (增加),w x (增大)VL (增加)。
二、选择题(1)在用相对挥发度判别分离的难易程度时,下列哪种情况不能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C )。
A.AB >1B. AB <1C. AB =1D. AB >10(2)在精馏的过程中,当进料为正处于泡点的饱和液体时,则(C )。
>1 <0 =1 <q <1(3)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的关系为(C )。
+1>y n >y n-1 B. y n+1=y n =-1 C +1<y n <y n-1 D.不确定(4)精馏塔中自上而下(C ).A.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部分B.温度依次降低C.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D.蒸气量依次减少(5)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1/h ,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液量是(A )。
h h h h(6)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A )而变。
筛板塔精馏实验思考题答案

筛板塔精馏实验思考题答案【篇一:精馏塔数据处理和思考题】作及全塔效率的测定思考题1.精馏塔操作中,塔釜压力为什么是一个重要操作参数?塔釜压力与哪些因数有关?板式塔上气液两相发生错流运动。
液相为连续相,气相为分散相。
3.操作中增加回流比的方法是什么?(1)减少成品酒精的采出量或增大进料量,以增大回流比;( 2)加大蒸气量,增加塔顶冷凝水量,以提高凝液量,增大回流比。
【篇二: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1)实验2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 . (2)实验3 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 ....................................................................................................... . (3)实验4 气~汽对流传热实验 ....................................................................................................... . (4)实验5精馏塔的操作和塔效率的测定 (4)实验6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和吸收总传质系数的测定 (5)板式塔流体流动性能的测定(筛板塔) (6)实验8 流化床干燥实验........................................................................................................ .. (8)实验9 伯努利方程验证........................................................................................................ .................... 8 实验1 单项流动阻力测定(1)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必须关闭泵的出口阀门?答:由离心泵特性曲线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动机负荷最小,不会过载烧毁线圈。
精馏习题答案

精馏习题答案精馏习题答案精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混合物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
在学习和掌握精馏原理和操作技巧时,习题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精馏习题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馏技术。
习题一:一种液体混合物由两种组分A和B组成,其沸点分别为80℃和100℃。
请问,如何通过精馏将这两种组分分离?解答:根据沸点的差异,我们可以利用精馏将这两种组分分离。
首先,将混合物加热至80℃,组分A开始汽化,形成蒸汽。
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后,转变为液体,称为凝液。
凝液中主要含有组分A,而组分B则大部分留在原始混合物中。
接下来,我们将凝液再次加热,使其达到100℃,此时组分B开始汽化。
通过冷凝器冷却后,我们得到的是几乎纯净的组分B。
通过这样的操作,我们成功地将两种组分分离。
习题二:某种液体混合物由三种组分A、B和C组成,其沸点分别为70℃、90℃和110℃。
请问,如何通过精馏将这三种组分分离?解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级精馏的方法。
首先,将混合物加热至70℃,组分A开始汽化,形成蒸汽。
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后,转变为液体,称为凝液。
凝液中主要含有组分A,而组分B和C则大部分留在原始混合物中。
接下来,我们将凝液再次加热,使其达到90℃,此时组分B开始汽化。
通过冷凝器冷却后,我们得到的是几乎纯净的组分B。
最后,我们将剩余的混合物再次加热至110℃,此时组分C开始汽化。
通过冷凝器冷却后,我们得到的是几乎纯净的组分C。
通过这样的多级精馏操作,我们成功地将三种组分分离。
习题三:某种液体混合物由四种组分A、B、C和D组成,其沸点分别为60℃、80℃、100℃和120℃。
请问,如何通过精馏将这四种组分分离?解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精馏塔的方法。
精馏塔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可以通过多级精馏将混合物中的组分逐一分离。
首先,将混合物加热至60℃,组分A开始汽化,形成蒸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计算题)1. 解:由题意知,轻关键组分为丙烷,重关键组分为丁烷,取100kmol/h 进料为基准,按清晰分割的定义可列出下列物料衡算式:D+W =100 (1) D =52+24.9+8.83+8.7+3.05-0.0015W+0.002D (2)解之得 D =46.011 kmol/hW =53.989 kmol/hW的组成:丁烷99.85%,丙烷0.15%。
2. 解:由式 得:3.6150.0110 2.0840.1690 1.7350.446010.11350.8640.12050.4350.140003.615 2.084 1.73510.8640.435θθθθθθ⨯⨯⨯⨯⨯⨯+++++=------θ应界于1~1.735之间,经试差求得θ=1.105。
由式 得3.6150.0176 2.0840.2698 1.7350.699510.01040.8640.00271 1.4173.615 1.105 2.084 1.105 1.735 1.1051 1.1050.864 1.105m R ⨯⨯⨯⨯⨯=++++-=----- 由给定条件可知,丙烷和异丁烷为轻组分,戊烷和己烷为重组分。
根据清晰分割法的基本假定,组分1和2在塔顶和塔釜产品中的量分别为1112229830.01110.8/,09830.169166.1/,0D F kmol h W D F kmol h W ==⨯====⨯== 组分5和6分别为5556660;9830.1205118.5/0;9830.14137.6/D W F kmol h D W F kmol h===⨯====⨯=根据给定收率得:333334444498.1%9830.4460.981430.1/8.3/94.2%9830.11350.942105.1/6.5/D F kmol h W F D kmol hW F kmol h D F W kmol h=⨯=⨯⨯==-==⨯=⨯⨯==-=于是,塔顶产品量, 塔底产品量, 组分i 在塔顶产品D 中的摩尔分数x iD =D i /D ,在塔底产品W 中的摩尔分数x iW =W i /W 。
计算1i i i x F q ααθ∑=--,1i i m i x DR ααθ+=∑-329.5/i W W kmol h=∑=613.5/i D D kmol h=∑=结果列于下表:应用芬斯克方程进行重新估算。
(1) 首先计算(2) 计算(3) 计算其余各组分的Di 和W i由式614.37/368.63/i i D D kmol h W W kmol h =∑==∑=3. 解:根据题意,组分3(正己烷)是轻关键组分,组分2(正庚烷)是重关键组分,而组分1是重组分。
要用芬斯克公式求最小理论级数需要知道馏出液及釜液重、轻关键组分、重关键组分的浓度,即必须由物料衡算求出x 3,D 和x 3,W 。
取100mol 进料为基准。
假定为清晰分割,即x 1,D ≈0则3,2,3,3,3,1001000.010.99;D D F D Wx x F D W Fx D Wx =-=-==+=+可得:1000.33=0.99D+(100-D)0.01⨯⨯⨯所以:D=32.65mol,W=100-32.65=67.35mol再对组分2进行物料衡算,可得:430.1 6.551.82,0.06188.3105.1LK HK LK HK D D W W ====lg(51.82/0.0618)12.2lg1.735m m N N ==(),1mii i i N HK i HK HK Fi W D W F D W α-=+=⎛⎫+ ⎪⎝⎭2,2,2,2,;1000.3332.650.0167.35F D W WFx Dx Wx x =+⨯=⨯+故 对组分1进行物料衡算,可得:1,1,1,;1000.3467.35F W WFx Wx x =⨯=故也可由x 2,W 及x 3,W 得出x 1,W 之值:1,2,3,110.48510.010.5049W W W x x x =--=--=结果一致,说明计算结果无误。
故最少理论级数为:0.99/0.01lg 0.01/0.485110.15.25lg 2.27m N ⎛⎫ ⎪⎝⎭==⎛⎫ ⎪⎝⎭再根据算得的N m 及组分2的分配比,按芬斯克公式来计算组分1在馏出液中的浓度。
因故得: 显然,此值可以忽略,故原假定为清晰分割是正确。
4. 解:(1) 取100kmol/h 为基准,按清晰分割作物料衡算。
100=D+W D =100×0.05+100×0.35-0.05W+0.025D解得D=37.8378kmol/hW=62.1622kmol/h ,将D 和W中各组分量和组成列于下表: (2) 求理论级数○1由题意知,乙烷、丙烯分别为轻重关键组分,求最少理论级数: 0.84290.2261lg lg 0.0250.05 5.282lg lg 2.59LK HK HK LK D W m LK HK x x x x N α-⎡⎤⎛⎫⎛⎫⨯⎛⎫⎢⎥ ⎪ ⎪ ⎪⎢⎥⎝⎭⎝⎭⨯⎣⎦⎝⎭===可由Nm 值进一步估算D和W的量和组成(这里略)。
2,0.4851W x =1,1000.340.504967.35W x ⨯==,10.01/0.4851lg /0.504910.1lg 2.27D x ⎛⎫⎪ ⎪⎝⎭=61, 2.6410D x -=⨯○2求最小回流比 由恩特伍德公式求之, 由试差计算θ值,设θ=1.7, ,10.0510.950.35 2.590.1510.200.8840.10.4220.150.2960.582110.95 1.7 2.59 1.71 1.70.884 1.70.422 1.70.296 1.7n i i F i i x ααθ=⨯⨯⨯⨯⨯⨯∑=+++++=-------重新设θ值重复上述计算,设设设所以θ=1.393,将之代入 得:,110.950.1321 2.590.842910.025110.911610.95 1.393 2.59 1.3931 1.393ni i F m i i x R ααθ=⨯⨯⨯=∑-=++-=----○3 求R =1.2R m 时的NTR =1.2R m =1.2×0.9116=1.093921.093920.91160.087071 1.093921m R R R --==++,查吉利兰图得:0.561mN N N -=+,已知N m =5.282,所以N -5.282=0.56N +0.56,5.2820.5613.2810.56N +==-(3) 确定进料位置()0.84290.35lg lg 0.0250.15 2.806lg lg 2.59LK LK HK HK D F R mLK HK R x x x x N α-⎡⎤⎛⎫⎛⎫⎡⎤⎛⎫⎛⎫⎢⎥ ⎪ ⎪ ⎪ ⎪⎢⎥⎢⎥⎝⎭⎝⎭⎝⎭⎝⎭⎣⎦⎣⎦===(N R )m /N m =N R /N所以 N R =2.806×13.28/5.282=7.056 级,11110,n i i Fi ix q ααθ=∑=-=-=-,11.40,0.01808ni i Fi ix αθαθ==∑=-,11.38,0.02982ni i Fi ix αθαθ==∑=--,11.393,0.00124n i i Fi ix αθαθ==∑=-,11n i i F mi ixR ααθ=∑=+-5. 解:当x s =0.6时:()()''''121231lg 120.6 2.4410.66780.9897120.650.886S s s s S x A A A x ⎡⎤=---=⨯--⨯-⨯=⎡⎤⎣⎦⎣⎦12 3.256S =当全塔萃取剂浓度为x S =0.8时,其萃取效果可提高3.256/2.425=1.343倍。
6. 解:(1) 以100kmol/h 进料为基准进行物料衡算根据题意 已知故令 通常萃取精馏塔为防止溶剂由塔顶带出,在溶剂进料口以上设有溶剂回收段,因此,塔顶产品中的溶剂含量可以忽略,所以:''1,1,';0.9510066.933.1/D D D D x x W F D kmol h ====-=-= 于是(2) 计算相对挥发度(a 12)S由文献中查得本系统有关二元端值常数为: A 12=0.447;A 21=0.411;A 2S =0.36 A S2=0.220;A 1S =0.130;A S1=0.82由于此三元对两元的端值常量相当接近,均近似为对称系统,因此两组分之间的活度系数之比(γ1/γ2)S 可按公式计算得:当x ’1=0时(x 1=0,x 2=0.2,x S =0.8),12lg 0.429(0.20)0.8(1.060.29)0.70Sγγ⎛⎫=⨯-+⨯-= ⎪⎝⎭12 5.012Sγγ⎛⎫= ⎪⎝⎭'122112'111'222 1.02930.94960.9897222.9934 1.88812.441220.82890.50660.667822S S S S S SA A A A A A A A A ++===++===++===1,1,'0.980.981000.64963.6/DFx x D F kmol h==⨯⨯=1,'0.95Dx ='63.666.9/0.95D kmol h ==''1,64.963.6 1.3/W W x kmol h=-=''1,2,1.3 3.93,0.960733.1W Wx x ===()()'''11221122lg S S A x x xS A A γγ=-++()'''1212211210.429; 1.06;0.292S SA A A A A =+===组分1和2在恒沸点54℃时的蒸汽压分别为:因此:当x ’1=1时(x 1=0.8,x 2=0,x S =0.8),12lg 0.429(00.2)0.8(1.060.29)0.530Sγγ⎛⎫=⨯-+⨯-= ⎪⎝⎭12 3.39Sγγ⎛⎫= ⎪⎝⎭故故得:a 平均= (3) 计算最小回流比R m按两组分精馏的最小回流比公式计算1 5.160.9610.9610.7815.160.64910.649m R ⨯-⎛⎫=⨯--= ⎪-⎝⎭取R =1.5R m =1.172(4) 计算全回流时N m (包括塔釜)''1,2,''2,1,1,20.950.9607lg lg 0.050.0393 3.74lg()lg 5.16D WD W m Sx x x x N a -⎡⎤⎛⎫⎛⎫⎛⎫⎢⎥ ⎪⎪⨯ ⎪⎪ ⎪⎢⎥⎝⎭⎝⎭⎣⎦⎝⎭===(5) 计算实际回流比下的N (包括塔釜)1.1720.7810.1801 1.1721m R R R --==++查吉利兰图得(N -N m )/(N +2)=0.4661.1720.7810.1801 1.1721m R R R --==++N =8.7级(包括塔釜)(6) 计算萃取剂量对进料的比值S/F 先计算αSn精馏段顶:(αSn )=(x 1+x 2)/( α1S x 1+α2S x 2) 式中:α1S 和α2S 可以按下列两式计算:1290.24;65.98p kPa p kPa ==()0111202290.245.0126.8565.98S S p a p γγ⎛⎫=∙=⨯= ⎪⎝⎭()0111202290.243.39 4.6465.98SS p a p γγ⎛⎫=∙=⨯= ⎪⎝⎭ 5.16=0'''1111212200'''222212110lg lg ()()lg lg ()()S S S S S SS S SS p A x x x A A p p A x x x A A p αα⎛⎫=+-++ ⎪⎝⎭⎛⎫=+-++ ⎪⎝⎭算得,α1S =25.1,α2S =5.4代入上式得 (αSn )顶=[0.95×(1-0.8)+0.05×(1-0.8)]/(25.1×0.19+5.4×0.01)=0.0425 塔釜处可估计:x S =0.8,x 1=0.0393×0.2=0.00786,x 2=0.9607×0.2=0.1921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得 α1S =41.49,α2S =6.2 代入上式得:(αSn )釜=(0.00786+0.1921)/(41.49×0.00786+6.2×0.1921)=0.13180.074Sn α=则:0.81.17266.90.8(10.074)66.90.07410.8216.5/1(10.074)0.8S kmol h⨯⨯⨯--⨯⨯-==--⨯因此:216.5100 2.165S F ==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 设计;操作2. 分配组分3. 全回流4. 组成;泡露点方程5. 萃取剂回收段6. 进料时补加一定量的萃取剂7. 稀释8. 增大9. 小10.00A B p p p >>11. 变压精馏;非均相恒沸物的精馏12. 均出现的组分13. 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分离要求14. 重关键组分HK的流率;轻关键组分LK的流率15. 重关键组分;轻关键组分16. 塔顶;恒沸剂17. 萃取精馏;萃取剂18. 越好19. 釜20. 釜21.2p;1p22. 能量分离剂(ESA);质量分离剂(MSA)(二)、选择题1. c ;2. d ;3. a ;4. c ;5. d ;6. b ;7. a ;8. d ;9. a ; 10. b ; 11. b ; 12. c ; 13. a ; 14. c ; 15. a ; 16. b ;17. a ; 18. a ; 19. c ; 20. c ; 21. a ; 22. b ; 23. d ; 24. c ; 25. B(三)简答题1. 答:(1)根据工艺条件及工艺要求,找出一对关键组分;(2)由清晰分割估算塔顶、塔釜产物的量及组成;(3)根据塔顶、塔釜组成计算相应的温度,求出平均相对挥发度;(4)用Fenske公式计算N m;(5)用Underwood法计算R m,并选合适的操作回流比R;(6)确定适宜的进料位置;(7)根据R m,R,N M,用Gilliand图求理论级数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