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ice电路仿真报告

合集下载

pspice仿真实验报告

pspice仿真实验报告

pspice仿真实验报告Pspice仿真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如Pspice,能够在计算机上对电路进行模拟,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一次使用Pspice进行的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通过Pspice进行仿真,并验证其性能指标。

实验步骤:1. 设计电路图:根据低通滤波器的设计要求,我们选择了一个二阶巴特沃斯滤波器。

根据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阻带衰减要求,我们确定了电路的参数,包括电容和电感的数值。

2. 选择元件:根据电路图,我们选择了适当的电容和电感元件,并将其添加到Pspice软件中。

3. 设置仿真参数:在Pspice中,我们需要设置仿真的时间范围和步长,以及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等参数。

4. 运行仿真:通过点击运行按钮,Pspice将开始对电路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将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

实验结果:通过Pspice的仿真,我们得到了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截止频率以下,滤波器对输入信号的衰减非常明显,而在截止频率以上,滤波器对输入信号的衰减较小。

这符合我们设计的要求。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Pspice的仿真结果,得到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通过分析这些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滤波器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spice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成功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

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滤波器的性能符合预期,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进一步优化滤波器的性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仿真结果可能与实际电路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电路进行实际测试和调整。

结论:通过Pspice的仿真实验,我们成功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并验证了其性能指标。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滤波器的特性,并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基于PSPICE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仿真分析

基于PSPICE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仿真分析

基于PSPICE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仿真分析现代生活中电源的应用十分广泛,大部分的电子、电气设备,都必须有电源给其提供能量,它才能工作。

因此电源是所有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电源的产生,使电子轻工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实验仪器仪表等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

本文将简要设计并分析一种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仿真结果,并给出其技术指标。

一、直流稳压电源设计要求1.输出电压Vo=6~12V连续可调2.纹波电压﹤=10mV一、概述本题所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根据其技术指标设定,该电源可用作实验用电压源或生活中的充电及收音机、录音机的电源;该电源制作成本低,效果好稳定性高,且带有安全保护装置。

缺点就是体积较大、笨重,不便于携带。

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利大于弊,我们把它用在该用的地方,就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逐渐进入电子设计的领域。

模拟电路中的电路分析、数字电路中的逻辑模拟,甚至是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版图等等都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具来加快设计效率,提高设计成功率。

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原始的设计方法无论是从效率上还是从设计精度上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电子工业的要求,所以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完成电路的设计已经势在必行。

同时,微机以及适合于微机系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逐渐成为提高电子线路设计的速度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在电路设计工作方面,最初使用的是Protel公司DOS版本的Tango软件,在当时这一软件被看作是多么的先进,因为在这以前没有人能像电脑那样快速、准确的画出电路图,制出电路板。

如今,随着Windows95/98及NT操作系统的出现,一些更方便、快捷的电路设计软件应运而生。

如:Tango、Protel、OrCAD、PSpice、Electronics Workbench、VeriBest、PAD2000等。

电路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需要强调的是,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自动”列写节点电压方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参考节点(即接地点)。

此外,一个元件为一条“支路”(branch),要注意支路(也就是元件)的参考方向。

对于二端元件的参考方向定义为正端子指向负端子。

三、示例实验应用PSPICE求解图1-1所示电路个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

图1-1 直流电路分析电路图R2图1-2 仿真结果四、选做实验1、实验电路图(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压和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Us1的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 L中电流I RL随电压源Us1的变化曲线。

IPRINT图1-3 选做实验电路图2、仿真结果Is21Adc1.000AVs35Vdc3.200A R431.200A23.20VVs47Vdc1.200A 0VR142.800AIs32Adc 2.000A12Vdc2.800AIIPRINT3.200A10.60V 12.00V Is11Adc 1.000A18.80V 28.80V15.60V3.600VR222.800ARL13.200A18.80VVs210Vdc2.800A Is53Adc3.000AI42Adc图1-4 选做实验仿真结果3、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图1-5 选做实验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4、数据输出V_Vs1 I(V_PRINT2)0.000E+00 1.400E+00 1.000E+00 1.500E+00 2.000E+00 1.600E+00 3.000E+00 1.700E+00 4.000E+00 1.800E+00 5.000E+00 1.900E+00 6.000E+00 2.000E+00 7.000E+00 2.100E+00 8.000E+00 2.200E+009.000E+00 2.300E+001.000E+012.400E+001.100E+012.500E+001.200E+012.600E+00从图1-3可以得到IRL与USI的函数关系为:I RL=1.4+(1.2/12)U S1=1.4+0.1U S1 (公式1-1)五、思考题与讨论:1、根据图1-1、1-3及所得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spice电路实验报告

spice电路实验报告

spice电路实验报告Spice电路实验报告一、引言电路是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而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电路仿真软件则是电路设计与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Spice软件进行电路仿真,探索电路的特性与行为。

二、实验目的1. 熟悉Spice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 掌握电路仿真的方法与技巧;3. 理解不同元件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电路搭建在Spice软件中,首先我们选择一个简单的电路进行仿真,如RC电路。

通过绘制电路图,我们将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连接在一起,并接入一个电压源。

然后,我们设置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和电源参数。

2. 仿真分析在Spice软件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仿真分析方式,如直流分析、交流分析、暂态分析等。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分析方式来观察电路的不同特性。

在RC电路中,我们可以进行直流分析,以了解电路的稳态工作情况;也可以进行交流分析,以研究电路的频率响应。

3. 结果分析通过Spice软件进行仿真后,我们可以得到电路的各种参数和波形图。

通过分析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电路的特性和行为。

例如,在RC电路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以及电路的幅频响应曲线。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Spice电路仿真软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搭建电路并进行仿真分析,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参数和波形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的特性和行为。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Spice软件,以提高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Spice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电路的搭建和仿真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深入了解了电路的特性和行为。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Spice软件在电路设计与分析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通过不断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为科技进步和工程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仿真实验报告模板

仿真实验报告模板

仿真实验报告模板篇一:电路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的分析和直流扫描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列些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

存盘。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三、实验示例1、利用Pspice绘制电路图如下2、仿真(1)点击Psipce/New Simulation Profile,输入名称;(2)在弹出的窗口中Basic Point是默认选中,必须进行分析的。

点击确定。

(3)点击Pspice/Run或工具栏相应按钮。

(4)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窗口。

(5)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钮,图形显示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流值如下。

四、思考与讨论1、根据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根据图1-1,R1节点:2A+2A=4A,R1,R2,R3构成的闭合回路:1*2+1*4-3*2=0,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2、由图1-3可知,负载电流与US1呈线性关系,IR3=+ US1=+,式中表示将US1置零时其它激励在负载支路产生的响应,表示仅保留US1,将其它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时,负载支路的电流响应。

3、若想确定节点电压Un1随Us1变化的函数关系,应如何操作?应进行直流扫描,扫描电源Vs1,观察Un1的电压波形随Us1的变化,即可确认其函数关系!4、若想确定电流Irl随负载电阻RL的变化的波形,如何进行仿真?将RL的阻值设为全局变量var,进行直流扫描,观察电流波形即可。

PSpice回转器电路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PSpice回转器电路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实验与实践实验名称基于PSpice的回转器实验仿真班级姓名惠琦学号实验组别同实验者实验日期实验地点评定成绩审阅老师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回转器特性的认识,并对其实际应用有所了解。

2.研究如何用运算放大器构成回转器,并学习回转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1.回转器是理想回转器的简称,它能将一端口上的电压(电流)“回转“成另一端口上的电流(电压)。

端口变量之间的关系为:I1=gU2 或u1=-ri2I2=-gU1 u2=ri1式中:r、g 为回转系数,r 为回转电阻,g 为回转电导。

2.两个负阻抗变换器实现回转器:用电阻接入时:Rin=1/(g2RL)一般情况:Zin=1/(g2ZL)回转电导:g=1/R三、实验仿真软件OrCAD PSpice仿真实验报告纸四、实验步骤1.测回转电导 g:实物实验步骤:回转器输入端接信号发生器,调得 US=1.5V(有效值),输出端接负载电阻 RL=200Ω,分别测 U1,U2,I1,求 g。

仿真步骤:原理图如下,搭建如图原理图并运行仿真,观察并记录 U1,U2,I1,求回转电导g。

2.记录不同频率下 U1、I1 的相位关系:实物实验步骤:回转器输出端接电容,C 分别取 0.1μ F、0.22μ F,用示波器观察 f 分别为 500Hz、1000Hz 时 U1 和 I1 的相位关系。

仿真步骤:原理图如下,其中电压源为VSIN(适合暂态分析),分析设置中选择暂态分析Transient,取合适的时间,用标记Mark功能标记 U1 和I1(实际标记的是采样电阻旁的电压),对 C 分别取 0.1μ F、0.22μ F,对f分别取500Hz、1000Hz(在VSIN中修改FREQ参数),进行暂态分析,观察并记录波形。

仿真实验报告纸3.测由模拟电感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的 Uc~f 幅频特性:实物实验步骤:取 C1=0.1μ F 经回转器成为模拟电感,另取 C=0.22μ F,则f0=1.073kHz,符合要求。

PSpice仿真(二)实验报告

PSpice仿真(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张冶沁 成绩: 实验名称: PSpice 的使用练习2 实验类型: EDA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ORCAD-PSPICE 软件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共射放大电路放大特性的理解。

3.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4.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图1 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三、实验须知:1. 静态工作点分析是指:答:求解静态工作点Q,在输入信号为零时,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各电极间的电流和电压就是Q 点。

可用估算法和图解法求解 2. 直流扫描分析是指:答:按照预定范围设置直流电压源变化值,观察电路的直流特性 3. 交流扫描分析是指:答:按照预定范围设置交流电压源变化值,观察电路的交流特性 4. 时域(瞬态)分析是指:答: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5.参数扫描分析是指:答:在基本电路特性分析中,每个元器件的参数都取确定值,而在参数扫描分析中,将考虑由于参数变化引起的电路特性变化情况 6.温度扫描分析是指:专业: 姓名:学号: 日期:地点:答:在电路参数固定的情况下,测试温度是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大小7.写出PSpice仿真中调用元器件的模型库位置:答:在安装目录下的\tools\capture\library\pspice中,软件内使用place part可以调用8.PSpice仿真电路图中节点号为0(即接地)的参考节点的作用:为计算其他节点的电位值提供了计算标准。

参考节点通常取何种元器件:电源负极。

解决电路负载开路引起的悬浮节点的方法是:在开路节点和参考节点之间连接一个大阻值电阻。

9.电路图中设置节点别名的好处是:答:通过节点别名描述电路中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电连接网表文件;电路中不同位置的节点,只要节点名相同就表示在电学上是相连的;PSpice在模拟结束后,采用节点名表示电路特性分析的结果。

PSPICE电路仿真分析实

PSPICE电路仿真分析实
设置交流分析和瞬态分析;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 观察两个输出端电压的相位关系。
4. 分析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输入电阻
将输入方式改接为共模输入 (取vI1= vI2= 1 V ); 设置交流分析和瞬态分析;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计算共模输入电阻;
6. 分析双端输入时的vO1、vO2、vO、vE波形
电路图

设β=145,+VCC=+15V,-VEE = -15 V,估算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 点IC1Q、VC1Q、VC2Q、VEQ。 估算差分电路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差模输入电阻。 设Q3管组成的电流源等效内阻为Ro3=2 M,D1、D2的动态电阻rd忽略 不计,估算单端输出时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输入电阻和共模抑 制比KCMR。
实验内容
2. 仿真分析静态工作点和电压传输特 将输入方式改接为单端输入; 性
设置直流扫描分析,以Vi为扫描
对象;
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 点IC1Q、VC1Q、VC2Q、VEQ;
绘制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3.将输入方式改接为差模输入(取v =5mV, v = -5mV); 仿真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差模输入 I1 I2 电阻
(5) 保持图所示的电路形式不变,低频增益值提高到60倍以上,电路元件参数应如何修改?
.MODEL MOD1 NMOS LEVEL=1 VTO=1.0 GAMMA=0.2 PHI=0.6 LAMBDA=0.03 JS=0.16 PB=0.82 CGSO=2.9E-10 CGDO=2.9E-10 +CGBO=2.2E-9 RSH=6 TOX=9.5E-8 NSUB=2.5E14 XJ=1.2U LD=0.8U UO=7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pice 电路仿真报告
——11351003 陈纪凯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Pspice 电路仿真软件的基本使用
2. 掌握直流电路分析、瞬态电路分析等仿真分析方法 二、 实验准备
1. 阅读PSpice 软件的使用说明
2. 掌握节点法和网孔法来分析直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3. 掌握用函数式表示一阶、二队电路中某些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三、 实验原理
用PSpice 仿真电路中各元件属性并与计算理论值比较,得出结论。

四、 实验内容 A. P113 3.38
1. 该测试电路如图a-1所示。

输入该电路图,设置好元件属性和合适的分析方法,按
Analysis/Simulate 仿真该电路。

图a -1 图a-2
2. 仿真结果如图a-2所示。

3. 比较图a-2中仿真出来的数据与理论计算出来的数据。

计算值为: 1.731i A =,153.076V V =,262.885V V = 仿真值为: 1.731i A =,153.08V V =,262.89V V =
经比较,发现计算值与仿真值只是精确度不一样,精确值相等。

B. P116 3.57
1. 该测试电路图如图b-1如示。

设置好元件属性及仿真方法。

图b- 1图b- 2
2.仿真出来的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值如图b-2所示。

3.比较仿真值与理论计算值。

计算值:用网孔分析法得到线性方程组如下:
用matlab解上述方程得
i=1.5835A, i=1.0938A, i=1.2426A, i=-0.8787A

1234
i=1.584A, i=1.094A, i=1.243A, i=-0.87872A 从图b-2可以读出仿真值:
1234把计算值当作真实值,把仿真值当作测量值,计算相对误差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计算值与仿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很小,而从直观上来看,两者只是精确度问
题。

4. 图b-2也可以验证一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如1.584=1.094+489.70m 。

C. P274 Example 7.18
1. 该测试电路如图c-1所示,设置好元件属性。

图 c- 1
2. 选好仿真方式,analysis/setup ,选transient analysis ,设置好步长和终止时间,如图c-2所示。

图 c- 2
3. 确定后在probe 中将纵坐标设为V(C1),得到图c-3
图 c- 3
4. 由计算得到电容电压的函数表达式为()1018t
v t e -=-。

在matlab 中输入下面指令
得到图c-4,即()v t 的表达式
图 c- 4
比较图c-3和图c-4,两者图象大致相同,可认为仿真值等于理论值。

D. P276 Problem 7.18
1. 该测试电路如图d-1所示。

设置好元件属性。

2. 选好仿真方式,analysis/setup ,选transient analysis ,设置好步长和终止时间,如图d-2所示。

3. 确定后在probe 中将纵坐标设为I(L1),得到图d-3
4. 由理论计算得到电容的电流函数表达式为5()64t
i t e
-=+,在matlab 中输入如下指令,得到如图d-4
所示的函数图象。

图d- 1
图d- 2
图d- 3
图d- 4
比较图d-3和图d-4,两者的图像是基本一致的,所以认为仿真值与理论值相等。

E.P310 Example 8.5
1.该测试电路如图e-1所示。

图e- 1
2.选好仿真方式和纵坐标变量后分别得到R=1.932Ω,R=5Ω,R=6.25Ω的图象如图
e-2,e-3,e-4.
图e- 2
图e- 3
图 e- 4
3. 由计算得010ω=。

当R=1.932Ω时,α=26>0ω,为过阻尼状态,算得25010.2083 5.2083t t V e e --=-+ 当R=5Ω时,α=10=0ω,为临界阻尼状态,算得102(550)t V t e -=-
当R=6.25Ω时,α=8<0ω,为欠阻尼状态,算得83(5cos6 6.67sin6)t V t t e -=- 在matlab 中输入以下指令,做出1V ,2V ,3V 图象如图e-5。

图 e- 5
比较图e-2,e-3,e-4与e-5,图e-2,e-3,e-4分别与e-5中对应的曲线相近,故可认为仿真值与理论值相等。

F.
P315 Example 8.7
1. 测试电路如图f-1所示。

图 f- 1
2. 分别仿真出当R=5Ω,R=4Ω,R=1Ω时()v t 和()i t 的图象。

图 f- 2 v (t )
图 f- 3 i(t)
3. 当R=5Ω时,计算得41424(16)3t t V e e --=+
-+,414
(4)3
t t I e e --=- 当R=4Ω时,计算得2224(19.221)t V t e -=+--,22(4.510.5)t I t e -=+ 当R=1Ω时,计算得0.5324(21.694sin1.93612cos1.936)t V t t e -=+-,
0.53(3.1sin1.93612cos1.936)I t t e -=+
在matlab中输入以下指令
得到电容电压函数图像如图f-8。

图f- 4
在matlab输入以下指令
得到电感电流如图f-9
经仔细对比,仿真出来的图象跟matlab中做出的理论图线基本一致,故可认为仿真值与
理论值相等。

图f- 5
五、实验细节与注意事项
1.熟悉PSpice软件是此次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由于初次使用,对该软件使用不熟
悉,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时间。

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如去图书馆借
书,上网查资料,查看课本附录与各章节中关于PSpice仿真的部分,最终顺利掌
握了有关本次实验的仿真方法及软件相关功能的使用。

2.受控源实际上并不是课本电路图那样,源与控制电流或电压是分离的,而是有连
接关系的,如图a-1所示,经过某支路的电流经过一个类似“放大器”的元件使
得另一端的电流是原支路电流的N倍。

由于不知上述情况,自己在连接时浪费了
很多时间。

3.软件快捷键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

如Ctrl+W是连接线路,Ctrl+G是新增
元件,F11是仿真,Ctrl+T是插入文本……
4.熟记各元件的代号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

如R——电阻,L——电感,C——电
容,VDC——直流电压源,IDC——直流电流源,AGND——零势能点(每个电路中
都要有零势能点,否则仿真后出现错误,无法仿真)……
5.做一二阶电路仿真时,要注意电容电感初始值的设置。

6.在做瞬态电路分析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仿真结果是折线的情况,看不到电压或电
流动态的情况,只有发生突变图象是折线的情况,仔细检查电路多遍仍未发现出
错地方。

因此重新画了几次电路图,有时还会出现折线情况,有时就出现理想的
仿真结果。

暂时还不知道这种情况如何较好的解决。

7.小组讨论能够很好地帮助自己完成仿真实验,当自己在做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迟
迟解决不了时,我就与同学讨论,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

8.实验中多次遇到仿真结果与课本提供图象不一致的情况,刚开始总是怀疑自己出
错,重新检查了电路重新仿真,结果不变,后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发现是课本求解
的函数表达式与图象都出错了,因此重新求解出表达式并用matlab画图与仿真图
象进行比较。

六、个人小结
此次实验我通过借书,上网查资料,与同学交流等,初步掌握了PSpice软件的使用,意识到用软件进行电路仿真时不要只懂理论,要多动手画电路图,多仿真,不能只看书或教程,要一边动手一边看书,这样效率会更高。

但从中我也体会到了实验对于理论的检验作用,电路仿真有时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不要紧,关键是要找出失败的原因并纠错,而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因为粗心而导致的。

所以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作用很重要,这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这次实验让我多了一项用计算机仿真电路的技能,我相信只要我努学习,多仿真,多实践,一定能够取得显著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