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F ]与物重G 和的关系,改变G 梅,竖直向 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n 与G 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卞 A. 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r ]随G 15,的增人而增人,最终将超过100%B. G 协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C. 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ND. 当G 沪6N 时,机械效率0=66.7%【答案】D【解析】【详解】A 、使用滑轮组时,克服物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动滑轮重、摩擦和绳子重做额外 w 有用 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由公式耳=-^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即同一滑轮组 W 总 机械效率耳随,的增人而增人,但最终不能超过100%,故A 错误;E. G 彻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如图所示,因为此图与题干中甲图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忽略绳 重及摩擦时,额外功:W Sf =G ft h,即额外功W»i 相同,又因为W^W^+W^,所以总功 w 有用相同,由耳 一町知,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即故E 错误: w 总C 、 由图可知,G=12N,此时呼80%,则聊有用聊有用Gh --------------------- -------------- G ⑵I叶咤皿「TTg (G+G 动)X3h 它芯?即8°%=12N+G 动'解得S=3N,故C 错误;D 、 G 枸=6N 时,机械效率故选D.一、简单机械选择列说法正确的是( )2.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 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人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D【解析】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支持力不做功,故A错:小勇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VV f)=G/?=800Nx5m=4000J,故B错:小勇做的总功为VV 旷用=500NM0m=5000J,拉力的功率为P=W^//=50001/10s=500W,故C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ft/VV.t=4000J/5000J=80%,故 D 正确:应选 D.3.卞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B.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C.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D.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答案】B【解析】【详解】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有用功一定,增犬额外功时,总功增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额外功不变,增人有用功,总功变人,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将增大,故B符合题意;C.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D.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总功一定,增人额外功,有用功将减小,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4.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答案】A【解析】【详解】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选项正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C、D选项错误;5.卞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人D. 效率高的机械, 功率一定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解:A、说法错误,功率人,只能说明做功快;B、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人: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人.故选C.6.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一•杠杆1.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
⑴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 (左/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⑵当左侧钩码处于图乙所示A位置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使杠杆恢复水平位置平衡。
⑶某同学进行止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i = 5N, j=20cm, F2=2.5N和a=4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0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⑷考虑到弹簧测力计有自重,若弹簧测力计拿倒了,如图丙所示,测出的拉力将(保持不变/变大/变小)。
甲尸丄二比乙& ----- \丙2. 直角轻棒ABO,可绕0点自由转动,AB=30厘米,OB=40厘米,现在DB屮点C处挂重物G二100牛,欲使OB在与墙面垂直的位置上保持平衡,则在A点至少应加多大的力?A3. 如图,在杠杆AB±挂了一个重为G的物体。
为使杠杆在图屮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和它的方向。
4. 如图赛艇比赛的场最,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
若把杠杆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和费力杠 杆进行分类,赛艇的桨属于:A. 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无法确定.5.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 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 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 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_ 并静止,达至IJ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示(机械中摩擦和绳重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钢绳上的 拉力的功率为 400W B.动滑轮的重力为 200N C.人对绳子的最大拉力为 1000N D.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83.3%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 nh ,利用W Fs 求拉力做的功,再利用
3
2
由题知 F1=F2,所以 1 (G1+G 轮)= 1 (G2+G 轮),即: 1 (60N+G 轮 )= 1 (38N+G
3
2
3
2
轮),
解答动滑轮的重力:G 轮=6N。
故选:B。
13.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A 和物体 B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B 相 比,提升 A 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 A 的过程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 F=30N 的拉力,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 300N 的物体,使物体匀速 前进了 2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45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拉力做的功是 120J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2m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75%
(2)由图乙可知,物重 G=30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60%,
根据 W有 = Gh Gh G 可得:拉力 F G 300N 500N 167N ,
W总 Fs F3h 3F
3 3 60% 3
因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则 F 1
3
G G动
,
所以, G动
nF
G
3 500 3
A.A 下降 B.B 下降 C.保持静止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动滑轮、定滑轮的省力特点分析解答此题。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 向,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解答:B 所在的滑轮为动滑轮,动滑轮省一半的力,A 所在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 力;A 与 B 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将 B 拉起只需 A 重力的一半即可,所以 A 下降,B 上 升。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动滑轮、定滑轮的省力特点,难点是判断动滑轮和定滑轮,属于基础 题目。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试题答案及解析1.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汽水扳手B.道钉撬C.镊子D.天平【答案】C【解析】生活中的杠杆可分为: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由图可知,选项A、B为省力杠杆,C为费力杠杆,而D 为等臂杠杆,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杠杆的分类及应用2.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选项A中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故动力F1=G/3;选项B为定滑轮,所用的拉力F2=G;选项C为动滑轮,所用的拉力F3=G/2;选项D为滑轮组,所用的拉力F4=G/2。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
【考点】杠杆、滑轮的特点及其应用3.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箱的重量为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要使该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 N.【答案】省力 25【解析】生活中的杠杆可分为: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阻力的四分之一,即为25N。
【考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4.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答案】A【解析】杠杆可以分成三类:(1)省力杠杆(2)等臂杠杆(3)费力杠杆。
分类的依据有三个:(1)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动力臂大的是省力杠杆(2)根据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动力小的是省力杠杆(3)根据是否省距离,费距离的是省力杠杆。
选项A,使用钓鱼竿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正确的选择是A。
【考点】杠杆的分类5.(1)如图甲所示,请作出:①水桶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②以O为支点,力F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2)请在图乙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答案】【解析】(1)桶受到的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符号为G。
初二物理 简单机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2烟台)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既可以省力又可以费力的机械是()A.杠杆B.定滑轮C.动滑轮D.滑轮组【答案】A【解析】因为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所以杠杆可省力也可费力;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能省力,但不能费力;滑轮组是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所以能省力不能费力.故选A.2.(2011莱芜)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答案】D【解析】设杠杆的一个小格是1cm,一个钩码的重是1N.A中,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4N×(3+1)cm>3N×(4+1)cm,杠杆的左端下沉,不符合题意.B中,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4+1)N×3cm<(3+1)N×4cm,杠杆的右端下沉,不符合题意.C中,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4-1)N×3cm>(3-1)N×4cm,杠杆的左端下沉,不符合题意.D中,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4N×(3-1)cm=(3-1)N×4cm,杠杆平衡,符合题意.故选D.3.(2012宜宾)如图所示,用F为3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以0.5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答案】9045=3F=【解析】由图知,n=3,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故F摩3×30N=9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3×0.5m/s=1.5m/s,拉力的功率:P=Fv=30N×1.5m/s=45W.4.某人重力为600N,他想坐在吊篮里用滑轮组把吊篮匀速拉上去,如图所示,已知吊篮和货物重240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他所用的力应为()A.280NB.80NC.420ND.120N【答案】A【解析】提起物体的总重力包括人的重力及吊篮和货物的重力,即总重为600N+240N=840N,承担总重力的绳子为3段,故他所用的力为N.5.(2014陕西)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装置,AB是个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________A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于装载货物的小车自重为500N,若搬运2000N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1600N,该滑轮组的效率η甲=_______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乙图组装,匀速提升相同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乙,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考虑实际情况,则F甲________F乙,η甲________η乙(选填“>”“<”或“=”).【答案】小于 62.5%>>【解析】因为OA<OB,由FA ×OA=FB×OB可知,FA>FB;滑轮组的效率:;由图示可知,甲图中n=2,乙图中n=3,可知F甲>F乙;根据题意可知,两种方法提升货物,并且匀速提升高度相同,则有用功相同,而乙图中绳子的长度将增加,因此乙中的额外功会大于甲中的额外功,由可知,η甲>η乙.6.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 .杠杆B .斜面C .一个定滑轮D .一个动滑轮【答案】C【解析】用100N 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 的物体的简单机械,说明该机械不是省力机械,定滑轮不是省力机械,它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选C 。
初二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属于简单机械?A. 电梯B. 手摇榨汁机C. 汽车发动机D. 电风扇答案:B. 手摇榨汁机2. 下列哪项不是杠杆原理的应用?A. 铲车起重物B. 利用梯子爬高墙C. 使用开瓶器开瓶盖D. 钳工使用扳手松紧螺丝答案:B. 利用梯子爬高墙3. 以下哪种机械属于斜面的应用?A. 洗衣机B. 自行车C. 剪刀D. 汽车变速器答案:C. 剪刀4. 以下哪个不是滑轮组合的应用?A. 电梯B. 吊车起重物C. 电动升降床D. 开启车库门答案:D. 开启车库门5. 以下哪个不是齿轮传动的应用?A. 手表B. 自行车变速器C. 汽车刹车D. 家用搅拌机答案:C. 汽车刹车二、填空题1. 两个杠杆的原理相互作用,即上杠杆的力的作用点是下杠杆的_______。
答案:支点2. 斜面的应用可以减小 _______ 力,使工作变得更容易。
答案:重力3. 滑轮组合可以改变力的 _______ 方向。
答案:作用4. 齿轮传动中,转动速度较小的齿轮叫做 _______,转动速度较大的齿轮叫做从动齿轮。
答案:主动齿轮5. 齿轮传动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数和 _______ 成反比。
答案:转速三、解答题1. 简述杠杆原理,并列举两个杠杆的实际应用。
杠杆原理是指靠一根杠杆,通过力的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差距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两个常见的杠杆的应用包括:- 铲车起重物:铲车是一个由两根杠杆组成的简单机械。
其中,较长的杠杆作为支点,较短的杠杆上安装有铲斗。
当人们施加力使较长的杠杆移动时,斗杆的力作用于支点,使得铲斗能够移动并且起重物体。
- 使用开瓶器开瓶盖:开瓶器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一端为支点,另一端则为施加力的点,通过杠杆原理,在施加较小的力的情况下,可以轻松打开牢固封闭的瓶盖。
2. 简述滑轮组合的作用原理,并给出一个滑轮组合的实际应用。
滑轮组合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机械装置,通过改变力的传送方向和大小来实现力量的放大或者减小。
【物理】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每个滑轮质量相同,用它们将重为G1、G2的货物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C.若G1=G2,则拉力F1与F2所做的总功相等D.若G1=G2,则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1)同一滑轮组提起重物不同时,所做的额外功相同,有用功不同,根据机械效率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否变化;(2)滑轮组所做的总功为克服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根据W=Gh比较两者所做总功之间的关系;(3)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根据W=Gh比较两者的大小,再根据机械效率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比较两者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4)根据W=Gh比较有用功的大小.【详解】A.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时,额外功不变,但有用功不同,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不同,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故A错误;BC.若G1=G2,且货物被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W有=G物h可知,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所做的总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因甲滑轮组只有1个动滑轮(即动滑轮重更小),所以由W总=(G物+G动)h可知,甲滑轮组做的总功小于乙滑轮组做的总功,由WWη=有总可知,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故B正确,C错误;D.两物体被提升的高度相同,动滑轮的重力不同,根据W=G动h可知,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睛】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外功是对谁做的功,使用滑轮或滑轮组时,额外功为提高滑轮做的功、克服摩擦及绳子重做的功.2.如图所示,定滑轮重4N ,动滑轮重0.5N ,在拉力F 的作用下,1s 内将重为4N 的物体A 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10cm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3m/sB .拉力F 的大小为4NC .拉力F 的功率为0.45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 =2,A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s =2h =2×0.1m=0.2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2m 0.2m/s 1ss v t === , 故A 错误; B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11=4N 0.5N 2.25N 2F G G n =+⨯+=动, 故B 错误;C .拉力做的总功:W 总 =Fs =2.25N×0.2m=0.45J ,拉力F 的功率:0.45J 0.45W 1sW P t ===总 , 故C 正确; D .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 =Gh =4N×0.1m=0.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0.4J 100%100%0.45JW W η=⨯=⨯有总≈88.9%, 故D 错误。
(完整版)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图61.如图6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牛的物体A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拉力F1的功率为P1 ,在10s内拉力做功为W1 。
若滑轮组在拉力为F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拉力F2的功率为P2 ,在20s内拉力做功为W2 。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A.F1=100N ,P1= 450W;B.W1 :W2=3 :2 ,P1 = 3P2C.F2=210N ,P2=35W ;D.W1 :W2=1 :2 ,P1 = P22.如图6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F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1=100N、F2=50N、F3=200NB. F1=30N、F2=60N、F3=15NC. F1=100N、F2=50N、F3=50ND. F1=30N、F2=15N、F3=60N23.如图11所示装置,物体B所受重力为G B,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小红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使物体B以速度v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若将一个质量和体积都与物体B相同的物体C系在物块B下端,小红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使物体B和C一起以2v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η1:η2=4:5,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第二次水平向左拉物体A时,拉力的功率是。
12.边长为0.1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0×103Pa。
如图7所示装置,横杆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 端的细绳通过动滑轮连着物体M,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 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3Pa,若仍用力F在距离A点0.1m处竖直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对地面压强为1.0×103 Pa,已知横杆长OB=0.8m,OA=0.6m,,g取10N/kg,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1.如图6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 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牛的物体A 以1.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 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 ,拉力F 1的功率为P 1 ,在10s 内拉力做功为W 1 。
若滑轮组在拉力为F 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拉力F 2的功率为P 2 ,在20s 内拉力做功为W 2 。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 CDA .F 1=100N ,P 1= 450W ;B .W 1 :W 2=3 :2 , P 1 = 3P 2C .F 2=210N ,P 2=35W ;D .W 1 :W 2=1 :2 , P 1 = P 22.如图6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 ,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 F 1=100N 、F 2=50N 、F 3=200NB. F 1=30N 、F 2=60N 、F 3=15NC. F 1=100N 、F 2=50N 、F 3=50ND. F 1=30N 、F 2=15N 、F 3=60N23.如图11所示装置,物体B 所受重力为G B ,物体A 在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小红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 ,使物体B 以速度v 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若将一个质量和体积都与物体B 相同的物体C 系在物块B 下端,小红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 ,使物体B 和C 一起以2v 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η1:η2=4:5,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第二次水平向左拉物体A 时,拉力的功率是 。
B G 32612.边长为0.1m 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 ,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0×103 Pa 。
如图7所示装置,横杆可绕固定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 端的细绳通过动滑轮连着物体M ,用力F 在A 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 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3 Pa ,若仍用力F 在距离A 点0.1m 处竖直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 对地面压强为1.0×103 Pa ,已知横杆长OB =0.8m ,OA =0.6m,,g 取10N/kg ,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 . 物体M 的质量为50 kg B . 物体M 的密度为0.5×103 kg/m 3 C . 动滑轮的质量为2 kg D . 力F 的大小为24N图1136.如图25甲所示:在一个已经调平衡的有刻度的杠杆左端挂一铝制圆柱体(所挂铝圆柱体的位置A 已固定,但细线长短可调),杠杆右端挂一所受重力G 为5N 的钩码(钩码位置可以在杠杆上移动),此时杠杆平衡,如图25乙所示,另有一个量筒、适当长度的细线和适量的水。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器材,探究“浸在水里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成正比”。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36.主要实验步骤:(1) 记下如图25所示杠杆平衡时OA 的长度L 0,OB 的长度0L ',把量筒移到铁架台上,倒入适量的水,水面对应的量筒的刻度用V 0表示,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2) 调整系铝圆柱体的细线长短,使部分铝柱浸入水中,此时,水面对应的量筒的刻度用V 表示,向左调整杠杆右端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钩码到支点O 的距离用L 表示,并把L 、V 的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3) 依次改变铝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仿照步骤2,再做5次实验,并将各次V 和L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 (4)根据0V V V -=排计算出铝圆柱体各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V排,根据杠杆平衡条件0L G L G '=铝,GL L F G =0()-浮铝,解得0)5L L L F -'(=浮,计算出各次铝圆柱体所受F 浮,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其他答案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实验数据记录表:(1分)图25甲乙39.图27是小明用滑轮组从水池中用密闭容器A 提取水的装置示意图,当容器A 到达水面前,在空气中匀速下降过程中,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 1;当容器A 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A 未与水池底接触),且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 容器A 在水中受到浮力为40N,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为F 2, 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 2;浸没后容器A 仍能继续下沉,当容器A 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容器侧壁的阀门会自动打开,水会注入容器,注满水后,阀门自动关闭。
提升注满水的容器A 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容器未露出水面), 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3, 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 3.已知小明所受重力为500N, N 1: N 2=46:47, N 2: N 3=47:41。
(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 取10N/kg )求:容器A 盛满水后,所盛水的质量。
39. 当容器A 到达水面前,在空气中匀速下降时,以容器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7所示:A A G F =1 ①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8所示:人G F N ='+11 ② 其中11F F =' 根据滑轮特点可知:41动G G F A +=③ (1分) 当容器A 完全浸没在水中,且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 以容器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9所示:A A G F F =+浮2 ④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0所示:人G F N ='+22 ⑤ 22F F =' (127 人F ′1N 1图8人F ′2 N 2 图10根据滑轮特点可知:422动G F F A +=⑥ 当容器A 装满水后,完全浸没在水中被匀速提升过程中, 以容器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1所示:水浮G G F F A A +=+3 ⑦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2所示:人G F N =+33 ⑧33F F =' (1分)根据滑轮特点可知:433动G F F A +=⑨ 由①、②、③三式可得:41动人-G G G N A += ⑩由④、⑤、⑥三式可得:42动浮人--G F G G N A += ○11 (1分)由⑦、⑧、⑨三式可得: 43动浮水人--G F G G G N A ++= ○12 (1分)由⑩/ ○11得: 160=动G G A +N ○13 (1分)解○11、○12、 ○13 得: 240=水G N36.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的内部压强随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用的装置如图22所示,增加平底试管内的砂粒可以改变平底试管沉入水中的深度.现有天平一架(带砝码),底面积为S 的平底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小药匙(即小勺)一把,满足需要的刻度尺一把和砂粒若干。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1)主要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平底试管的质量m 0,小烧杯和适量砂粒的质量m 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从小烧杯中取出一定量的砂粒放入试管中,用天平称出小烧杯和剩余砂粒的质量m 1,用m 砂1=m 总-m 1计算出放入试管中的砂粒质量m 砂1,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图22图11人F 3 N 3 图12G 水3.将装有砂粒质量m砂1的平底试管放入水中,在平底试管稳定后,用刻度尺测出平底试管浸没水中的深度H 1,用Sg m 10101gm S G G P 砂砂+=+=计算出平底试管底部所在位置液体压强P 1,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依照步骤3,把质量为m 砂2、m 砂3、 m 砂4、 m 砂5的砂粒依次放入试管中,分别计算出P 2、P 3、P 4、P 5,分别测出平底试管浸没水中的深度H 2 、H 3 、H 4 、H 5,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2.杠杆两端悬挂A 、B 两个物体,已知:OD =2OC 。
物体A 的高h A 是物体B 的高h B 的两倍,物体A 底面积S A 是物体B 底面积S B 的两倍。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7所示,物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1,两个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A 、ρB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两个物体的密度关系:2ρA >ρBB .两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是G A ∶G B =2p 1∶ρB g h BC .物体B 单独放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2ρA g h B -p 1D .物体A 如图放置与将它浸没水中未触底时,A 所受杠杆的拉力之比是T A ∶T A ´=ρB ∶2(ρA -ρ水)23.如图12所示装置,物体B 所受重力为G B ,物体A 在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小明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 , 使物体B 以速度v 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将 物体B 换成物体C 后,小明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 ,使物体 C 以4v 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不计绳重 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第二次水平向左拉物体A 时,拉力的功率是 7.5 G B v 。
37.如图25所示,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
配重A 受到的重力为350N ,其底面积为5×10-2m 2。
B 、C 都是定滑轮,D 是动滑轮;杠杆EH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 =3OH 。
小明受到的重力为500N ,当他通过细绳在H 点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 1、T 2时,杠杆两次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1、F 2,配重A 受到的拉力分别为F A1、F A2,配重A 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1、p 2,且两次A 对地面的压强相差2×103Pa 。
已知F 1∶F 2 =4∶3,p 1∶p 2=3∶2 。
杠杆EH 和细绳的质量及滑轮组装置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
求:图25(1) 拉力F A2与F A1之差; (2) 小明对地面的压力F 1 ;(3)当小明通过细绳在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 3时,配重A 匀速上升2cm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请画出相关..受力分析图.....) 答案:(1) F A2-F A1=100N ; (2) F 1 =400N ; (3)η=87.5% 。
23.图9所示装置中,物体A 重20N ,B 重10N ,C 重6N 。
滑轮甲重3N ,乙重2N 。
装置平衡时,A 对地的压强跟 B 对A 的压强之比为p A ∶p B =1∶1。
当物体C 有100cm 3 的体积浸入在水中后,A 对地的压强跟B 对A 的压强之 比p A '∶p B '=⎽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