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审图要点(优化篇)

合集下载

结构图纸审核要点整理,快来看看吧

结构图纸审核要点整理,快来看看吧

结构图纸审核要点整理,快来看看吧结构工程在施工中占据很大比重,关乎着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与使用合理性,故对于结构专业的审核须严谨细致,我们对相关注意要点进行了整理,下面与您分享。

整体图纸审查(1)设计依据须使用最新规范版本,并在总说明中标明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钢筋等级,确保总说明与各层结构说明一致。

(2)图纸修改时,须按出图日期进行区别,避免混淆,并注意与其他专业一致。

(3)审核各层平面轴线定位尺寸及编号是否与建筑图一致,发生变更时应明确变更部位的轴线和楼层位置。

(4)不同专业间的协调,如水电管线、预埋件等是否在结构专业与其他相应专业的图纸上相互对应。

结构体系审核(1)结构体系须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并设定好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避免受力不均导致的结构或构件破坏。

(2)审核结构抗震承载力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有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地区还应审核结构是否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3)砌体结构尽量避免采用错层结构,不可采用砌体墙-钢筋混凝土墙混合体系,且在设置门窗时须避开房屋角部,确保整体结构强度。

(4)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抗震墙不可使用砌体结构,应选用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或异型柱框架-抗震墙结构。

地基基础审核(1)结构施工图须审核整体建筑是否根据建筑与场地类别正确调整抗震措施,以及是否正确设置了抗震构造。

(2)在液化土、软土地基等不良地质条件下,是否进行地基承载力处理,选用方法是否合适。

(3)检查基础有效埋置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最小深度;基础类型与构造是否安全。

(4)审核地下室抗震等级的确定,地下室底板为板筏时的内力计算与配筋构造,后浇带的设置与构造是否符合规定。

楼板部分审核(1)审核卫生间、厨房、阳台等特殊部位板标高是否和建筑图相对应。

(2)审核周边板节点详图与建筑详图是否对应;审核不同房间楼板配筋是否详细,是否与计算书配筋一致。

(3)审核构造柱是否在板配筋图中标识明确。

(4)审核挑檐阴阳角部位是否设置附加构造钢筋。

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

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

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6度区、非抗震区一、审查要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有关地基基础、结构设计、建筑耐火等级及构件耐火极限的全部条款。

二、审查内容:1、结构计算书1。

1 荷载取值。

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条款和行业专门的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未明确的常用荷载标准值如下:浴缸、坐厕的卫生间4KN每平米;有分隔的公共卫生间8KN每平米;阶梯教室、微机房3KN每平米;银行金库、配电室、水泵房10KN/m2。

注意屋面建筑找坡的荷载,墙面、楼面、天棚装饰荷载的取值是否和建筑一致.阳台、楼梯、上人屋面、走道栏杆顶部水平荷载不得遗漏。

高、低屋面处在低屋面应考虑施工堆料荷载.1.2 计算机程序分析计算。

注意软件的使用范围和技术条件,所建立的计算分析模型是否符合实际,对计算结果应先判断、校核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设计.必须说明软件名称、版本号、编制单位。

需要有总信息,各层结构平面简图、荷载简图、配筋简图,底层墙、柱的内力组合结果,墙体受压计算结果,错层结构柱的计算长度,高层建筑的水平位移值,大跨度梁、楼(屋)盖的挠度、裂缝宽度数值,抗震设防区的柱轴压比.1.3 应有必要的手算。

标准构件选用的计算,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变形、基础强度计算,人工挖孔桩强度、承载力计算,楼梯、墙梁等构件计算,雨蓬、挑梁抗倾覆计算、局部受压计算、雨蓬梁抗扭计算,挡土墙的抗倾覆、抗滑移及基底承载力、墙身强度计算等。

2、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2.1 结构类型概况、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

符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第1。

0。

5条、第1.0.8条,其它规范的有关规定。

2。

2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抗震设防类别。

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未明确的按《岩土勘察报告》采用.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1.1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结构审图要点(完整版)

结构审图要点(完整版)

结构审图要点:1.设计总说明1.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建筑场地类别、抗浮设计水位等是否正确。

1.2 建筑单体±0.00所对应的绝对高程与规划总平面一致。

1.3 地基持力层的描述:若采用天然地基,说明本建筑单体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___;若为人工地基,说明地基处理方式、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建筑单体的最终沉降量;若为桩基,说明桩的材料及沉桩方式等。

1.4 结构使用的材料:钢筋:梁柱中各受力纵向钢筋、较大开间的楼板、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当用圆钢直径大于10时)、基础受力钢筋、墙体受力钢筋等采用HRB400。

构造柱及过梁的纵向筋、地下室防水板及地下室外墙的分布钢筋等采用HRB335。

混凝土:对于别墅及花园洋房,地下室、基础及地上采用C25,设备基础、圈梁、构造柱等次要构件采用C20,其他均应满足计算及构造需求,避免强度过高。

1.5 活荷载(特指荷载规范中不明确的部位),恒荷载(特指梁板上的建筑面层和车库顶板上的覆土等产生的恒荷载)是否与设计委托一致。

1.6 防水混凝土的使用部位、抗渗等级是否明确、恰当。

1.7 钢筋的接头形式(不同的规格分别描述如搭接、机械连接等)是否明确、恰当。

1.8 构造柱、圈梁的位置及做法、过梁的做法、墙柱与砌体之间的拉结钢筋等是否明确、恰当。

1.9 墙上开洞的补强措施。

结构洞口的填充等是否明确、恰当。

1.10 对基础的施工要求,如挖槽、验槽、回填等的要求,和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等是否明确、恰当。

1.11 如有冬季施工可能时,是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12 预制构件目录中的构件名称、数量、图集号、是否准确。

1.13 构件代号表中的代号与详图中采用的是否一致。

1.14 对施工中应遵守的施工验收规范是否准确无误。

1.15 楼板上预留孔洞(直径大于300)大样图,小于或等于300时做法是否明确、恰当。

1.16 剪力墙住宅内隔墙中长度小于500mm的墙垛做法是否明确、恰当。

结构审图要点(优化篇)

结构审图要点(优化篇)
基础梁钢筋是否按计算配置;基础梁箍筋一般可以采用200间距;承台尺寸和配筋是否按计算设置;主楼承台配筋建议采用有限元计算而不是常规的深梁计算模式
×
9
基坑大样的构造钢筋是否偏大;一般可按10@150或12@150配置;

10
基础钢筋锚固长度是否按非抗震锚固;
×
11
人防、消防荷载在YJK内可以单独布置
×
×
12
校核其他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剪重比、刚重比、承载力比)
13
对剪力墙结构,是否可以调整部分剪力墙或部分墙垛以减少暗柱数量(易将Z形、T行墙垛调整为L形),调整后剪力墙面积比基本不变,但是暗柱数量显著减少。
×
14
对剪力墙结构,检查暗柱配筋是否偏大,暗柱偏大地方是否可以采用将梁按洞口形式输入(按洞口形式输入后,指标基本不变,暗柱配筋显著减少,梁配筋稍增加,刚心变化比较明显)
7
周期折减系数是否合理(计算指标时,可取1.0,配筋可按规范折减;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时,配筋和指标均可取1.0)
×
8
0.2Q0调整是否合理(应分段调整)
9
嵌固层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减小嵌固层下剪力墙厚度
10
周期比和位移比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减小剪力墙数量和厚度(是否可以分段减少剪力墙厚度)
11
轴压比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降低墙柱混凝土等级或减少墙柱数量和厚度,如轴压比较多在0.3附近,是否可以采取有效方式将轴压比降低在0.3以内。
×
4
基础结构选型(基础类型、桩径、桩长、桩身配筋等)是否可以优化
×
5
基础板厚是否可以优化调整;
×
6
基础外扩尺寸是否偏大;一般外扩300mm满足要求;

结构施工图常见优化意见(混凝土结构)

结构施工图常见优化意见(混凝土结构)

模型转角窗结构分析时,应考虑扭转的耦联影响,转角梁的负弯矩调幅系数、扭矩折减系数均应取1.0。

【详《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结构体系)第2.5.7-5条】高低层相邻的屋面(含门厅)施工荷载【强条】主楼周边裙房屋面(含门厅),应考虑施工荷载;【详《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第4.2.9条】应考虑4KPa的施工荷载【详《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结构体系)附录F.1.(5)】。

图审基础垫层素砼强度【强条】垫层素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详《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第2.0.2条】图审承台连系梁单桩承台间应双向设置连系梁;两桩桩基的承台,应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连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连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

【详《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2.6条】图审三桩承台分布筋三桩承台三边受力钢筋相互已形成钢筋网片,已有效固定钢筋位置,可取消分布筋。

【详《22G101-3》P2-39~P2-40】优化抗浮板地梁(地方规范)地下室抗浮板柱间未设置地梁或暗梁。

【详《江西省-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DBJ/T36-061-2021第13.3.4-9条】图审墙柱/在墙、柱结构平面图中应示意楼梯间位置。

(方便判断楼梯间位置框架柱是否需加密)校对沉降观测点【强条】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未设置沉降观测点。

【详《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第3.1.1条。

】沉降观测点设置要求。

【详《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第7.1.2条。

】图审框架柱【强条】错层位置框架柱的抗震等级是否提高、箍筋是否全柱段加密配置。

【详《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第4.4.13条。

】(含地下室室内外交界部位框架柱及剪力墙端柱及楼梯间位置短柱)图审框架柱【强条】框架短柱,箍筋是否全高加密。

(完整版)结构审图要点

(完整版)结构审图要点
4)计算程序CPK、TBSA、TAT、SATWE、SAP等选用是否合理,程序是否通过鉴定。
5)计算“超限高层”结构计算程序应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结构实际情况的力学模型,其计算程序应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
6)计算荷载有无遗漏或重复,其取值及作用位置是否正确,原始数据输入及参数选用是否正确。
7)计算结果准确性判断,对不当结果的处理(如个别墙体、连梁等配筋)。
10)主楼与裙房的连接处理是否正确,两建筑物之间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和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当不设缝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
11)体育馆及商场、办公楼、中厅屋盖,当跨度较大时,应采取钢结构(网架、桁架、井字交叉、钢梁等)注意处理好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安全可靠,结构计算、构造、加工制作及施工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2)桩基及地基处理的沉降变形计算,并提出试桩及实测人工地基处理的变形要求。
(四)地基稳定性验算
1)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
2)山区地基边坡及挡土墙处理。
(五)基础设计
1)计算方法(电算、计算程序选用、手算、计算简图确定)
2)基础受弯受剪及冲切的计算、配筋及构造配筋的合理性。
3)桩基(独立承台、条性承台、桩箱、桩筏厚板)的布桩计算及承台、承台梁受弯、受剪、受冲切计算。
7)确定上部结构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当建筑物没有人防地下室时应说明地下室人防等级及所作用的抗核爆等效静载值,计算及构造应符合规范规定。
8)基础结构设计是否正确。
(二)地基承载力
1)校核天然地基承载力或人工复合地基承载力及确定的原则。
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三)地基变形、沉降
1)天然地基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值与沉降值允许值对比。
框筒结构注意外柱柱距的布置,以及洞口面积所占比例。

结构审图要点(完整版)

结构审图要点(完整版)

结构审图要点:1、设计总说明1、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建筑场地类别、抗浮设计水位等就是否正确。

1、2 建筑单体±0、00所对应得绝对高程与规划总平面一致。

1、3 地基持力层得描述:若采用天然地基,说明本建筑单体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___;若为人工地基,说明地基处理方式、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建筑单体得最终沉降量;若为桩基,说明桩得材料及沉桩方式等。

1、4 结构使用得材料:钢筋:梁柱中各受力纵向钢筋、较大开间得楼板、约束边缘构件得箍筋(当用圆钢直径大于10时)、基础受力钢筋、墙体受力钢筋等采用HRB400。

构造柱及过梁得纵向筋、地下室防水板及地下室外墙得分布钢筋等采用HRB335。

混凝土:对于别墅及花园洋房,地下室、基础及地上采用C25,设备基础、圈梁、构造柱等次要构件采用C20,其她均应满足计算及构造需求,避免强度过高。

1、5 活荷载(特指荷载规范中不明确得部位),恒荷载(特指梁板上得建筑面层与车库顶板上得覆土等产生得恒荷载)就是否与设计委托一致。

1、6 防水混凝土得使用部位、抗渗等级就是否明确、恰当。

1、7 钢筋得接头形式(不同得规格分别描述如搭接、机械连接等)就是否明确、恰当。

1、8 构造柱、圈梁得位置及做法、过梁得做法、墙柱与砌体之间得拉结钢筋等就是否明确、恰当。

1、9 墙上开洞得补强措施。

结构洞口得填充等就是否明确、恰当。

1、10 对基础得施工要求,如挖槽、验槽、回填等得要求,与对不良地基得处理措施等就是否明确、恰当。

1、11 如有冬季施工可能时,就是否提出了相应得要求与注意事项。

1、12 预制构件目录中得构件名称、数量、图集号、就是否准确。

1、13 构件代号表中得代号与详图中采用得就是否一致。

1、14 对施工中应遵守得施工验收规范就是否准确无误。

1、15 楼板上预留孔洞(直径大于300)大样图,小于或等于300时做法就是否明确、恰当。

结构施工图审图要点

结构施工图审图要点

XX 地产
21
审核内容 细节要点以及与各专业配合审核要点
1 构件配筋、楼梯、屋面、电梯吊钩等细部的设计。 2 墙体的选材,构造柱、圈梁等非结构构件的做法
与建筑、设备、电气等专业的配合。如降板、 3 开洞、埋管等等
XX 地产
22
建筑墙身大样 建筑结构楼层不一致
XX 地产
结构图楼板图
23
举例: 如皋项目,地下室后浇带的做法,存在问题:
具体描述
质量等级
I类错误
4个
建筑
II类错误
17 个
III类错误
67 个
I类错误
0个
结构
II类错误
2个
III类错误 超过10 个
设备、电气
。。。。。。
□优秀 □良好
√合格_
□不合格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审图人员 总体质量等级
XX 地产 整体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本设计项目整体来讲,满足规范、标准要求。个别细节稍有欠缺,图纸总体质量一般,建筑、 结构、机电专业配合较好。
6
审图的内容
XX 地产
7
审图内容
1 2 3
4
XX 地产
审核设计依据
审核计算书-如地下室外墙计算书,非整体电算,而且
土压力的取值各个设计师不一致
审核图纸
图纸中总说明基本设计资料与设计条件审核 图纸中--场地、地基与基础---程总来讲解 图纸中--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
图纸中的—节点、各专业以及与施工配合审核
XX 地产
10
审核计算书
XX 地产
11
审核内容 计算书
1 计算内容是否完整 2 计算软件是否适用 3 初始信息和使用参数是否正确,异常信息处理 4 主要计算结果 5 地下室外墙、雨篷等独立计算的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梁截面宽度尽量避免采用350mm;

3
抗震等级为四级时,框梁箍筋最小直径可为6;四级时加密区间距最大可为150(要与纵筋直径匹配,满足规范),且箍筋间距可以采用多种间距,不宜只考虑间距为100mm、150mm、200mm。次梁箍筋采用最小直径可为6。
×
4
主梁面筋贯通筋尽量选用小直径钢筋,支座附加;底筋亦应尽量减少钢筋排数。
×
15
对剪力墙结构尽量不采用短肢剪力墙构件和短肢剪力墙结构。同时应避免墙肢计算长度不大于4倍墙厚,否则按柱要求
16
对剪力墙结构,与剪力墙垂直相交的梁是否可以设铰接,这样可以减掉该处的暗柱。
×
17
是否可以采用改变连梁刚度或改变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的方式来减小梁配筋(保证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18
是否可以调整梁截面(如需要增加整体刚度,可调整关键部位梁截面;如指标满足要求,需要减低梁配筋时,可减少梁截面)
×
5
剪力墙暗柱纵筋间距最大可按300mm控制。
×
6
暗柱箍筋可取6@250.
×
七、楼梯节点图纸
序号
优化管控要点
是否达标
优化建议
设计单位意见
1
楼梯受力钢筋和板厚严格执行公司相关要求。(补充该要求)

2
根据《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P383页,楼梯分布钢筋一般可采用6@250,板厚不小于150mm时,分布钢筋可采用8@200.
×
3
有条件的板采用分离式配筋
5
对有些地方做法中,如果要求端跨双层双向拉通,并且钢筋间距为100时,配筋可为板面采用 8@100双向,板底采用 6/8@100双向。
×
7
楼板采用三级钢筋,混凝土等级为C30时,其最小配筋为0.18.
×
五、梁图纸
序号
优化管控要点
是否达标
优化建议
设计单位意见
1
控制梁配筋的超配系数,须同时满足抗震加强要求、裂他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剪重比、刚重比、承载力比)
13
对剪力墙结构,是否可以调整部分剪力墙或部分墙垛以减少暗柱数量(易将Z形、T行墙垛调整为L形),调整后剪力墙面积比基本不变,但是暗柱数量显著减少。
×
14
对剪力墙结构,检查暗柱配筋是否偏大,暗柱偏大地方是否可以采用将梁按洞口形式输入(按洞口形式输入后,指标基本不变,暗柱配筋显著减少,梁配筋稍增加,刚心变化比较明显)
×
3
根据《砌体规范》6.3.4条规定,构造柱纵筋可采用D10,箍筋可采用D6@250.
4
长度小于1.2m的悬挑板,宜单层配筋。
二、主楼结构计算模型
序号
优化管控要点
是否达标
优化建议
设计单位意见
1
混凝土容重(框架25.5,剪力墙26.5,框剪或框筒26)

2
地面粗糙度(对沿海地区或风荷载作用明显的地区是否可调整为C类)
×
3
风荷载输入和体型系数是否合适
4
抗震等级是否合理
5
活荷载是否按规范折减
6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否合理(易手动输入)
×
4
后浇带加强筋是否可以取消;部分洞口加强筋是否可以取消。
×
5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外加剂问题
×
6
地下室集水井、电梯井等局部深坑的做法
×
四、板图纸
序号
优化管控要点
是否达标
优化建议
设计单位意见
1
板厚和板配筋方式要参考地方做法;有必要可与当地审图公司或当地设计院沟通;
×
2
阳台、厨房、卫生间板厚可取符合地方规定的最经济厚度
基础梁钢筋是否按计算配置;基础梁箍筋一般可以采用200间距;承台尺寸和配筋是否按计算设置;主楼承台配筋建议采用有限元计算而不是常规的深梁计算模式
×
9
基坑大样的构造钢筋是否偏大;一般可按10@150或12@150配置;

10
基础钢筋锚固长度是否按非抗震锚固;
×
11
人防、消防荷载在YJK内可以单独布置
×
是否达标
优化建议
设计单位意见
1
地下室部分抗震等级是否满足要求(《抗规》6.1.3和14.1.4)

2
砼标号C30起步,尽量不采用C25;钢筋连接方式按照表格明确
×
2
根据《砌体规范》6.3.4条规定,构造柱纵筋可采用D10,箍筋可采用D6@250.
×
3
根据《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P383页,楼梯分布钢筋一般可采用6@250,板厚不小于150mm时,分布钢筋可采用8@200.
7
周期折减系数是否合理(计算指标时,可取1.0,配筋可按规范折减;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时,配筋和指标均可取1.0)
×
8
0.2Q0调整是否合理(应分段调整)
9
嵌固层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减小嵌固层下剪力墙厚度
10
周期比和位移比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减小剪力墙数量和厚度(是否可以分段减少剪力墙厚度)
11
轴压比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降低墙柱混凝土等级或减少墙柱数量和厚度,如轴压比较多在0.3附近,是否可以采取有效方式将轴压比降低在0.3以内。
六、墙柱图纸
序号
优化管控要点
是否达标
优化建议
设计单位意见
1
底部加强区层数,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层数是否正确

2
分布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等级是否正确
×
3
在剪力墙平面图中,标示出间距小于400的两暗柱,该处暗柱可以合并。
×
4
剪力墙箍筋形式要最大限度减小重叠部分,允许用拉筋处尽量不用箍筋,且采取外大箍内拉筋的方式。三、四级抗震,除计算外,箍筋和拉筋直径采用6.
×
4
基础结构选型(基础类型、桩径、桩长、桩身配筋等)是否可以优化
×
5
基础板厚是否可以优化调整;
×
6
基础外扩尺寸是否偏大;一般外扩300mm满足要求;

7
基础构造配筋率是否可以调整为0.15;对地下车库底板,如果是防水板加柱帽的形式或类似的结构形式,防水板构造配筋可为0.2,柱帽构造钢筋0.15;
×
8

19
是否可以去掉局部小的次梁(不能增加板钢筋)
×
20
是否可以减少板厚(阳台、卫生间、厨房处可为90,其他地方板厚按地方规定。地方做法可以采用协商的方式,主要是与当地审图沟通)
×
21
剪力墙配筋:构造边缘构件不采用封闭箍,仅采用开口箍;边缘构件、分布钢筋需精细化设计
×
三、结构设计总说明
序号
优化管控要点
祥生
(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一、地下室和基础结构
序号
优化管控要点
是否达标
优化建议
设计单位意见
1
地下室顶板结构选型:是否有条件做无梁楼盖或框梁大板+柱帽形式;或跨中按T行梁设计
×
2
顶板梁,最底部一层钢筋锚入支座,其余可以断开;梁箍筋建议不采用100,150,200的模数
×
3
地下室顶板是否采用通长筋+附加筋形式,通长筋尽量按照最小配筋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