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 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 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抽样平均误差是(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

C. 样本变量的函数 D.总体变迅的函数

4.广义上的指数是指( )。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 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C. 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5.在回归直线方程yC=d+bx中,b表示( )。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d的数量

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

6.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

A. 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 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调查单位是( )

A. 需要凋查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

C.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 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2.位置平均数包括( )

A. 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 中位数

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A. 销售量指数 B.销售价格指数

C. 产量指数 D.单位成本指数

E.劳动人数指数

4.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 ) 。

A.正相关关系 B.直线相关关系

C. 负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

E.非线性相关关系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其特点有和。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和两种。3,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方法有和两种. 4.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通常用表示,强度相对指标则用表示。5.相关分析研究的是关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标是。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 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 )

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4.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 )

5.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 )

7.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 )

8.在任何相关条件下,都可以用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

9.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 )

10.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时,若研究的是数量指标的变动,则选择的同度量因素是数量指标。 (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时期数列?它有哪些特点?

2.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如下: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要求:

(1)将成绩分为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的平均成绩。

2.某商店主要商品销售统计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

(1)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2)销售量变化对销售收入的影响额。

3.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0名学生,对会计学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10分,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学生?

4.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x)与成绩分数(y)计算出如下资料: n=5 ∑x=40 ∑y=310 ∑x2=370 ∑y2=20700 ∑xy=2740 试:(1)编制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计算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解释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某工业企业的调查资料如下表,试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1)确定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和表中所缺的动态指标;(2)以1990年为基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B 2.B 3.A 4.C 5.C 6.C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S分)

1.BCE 2.DE 3.B0 4.AB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可量性综合性

2.简单分组复合分组

3.累计法水平法

4.百分数或倍数复名数

5.相关相关系数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X 2.√ 3。√ 4.X 5.√

6.X 7.√ 8.X 9.X 10.X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lo分)

1.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反映的是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期数列;(2分)

基本特点是:(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1分)

(2)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1分)

(3)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1分)

2.统计分组就是把总体按某一标志来分门别类,选择不同的标志就有不同的分组、不同的分组体系。(2分)分组标志是作为现象总体划分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2分)所以,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1分)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1)40名学生成绩的统计分布表:(6分)

说明学习时间x和成绩y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5.(1)累积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一固定基期水平

定荽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固定基期水平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模 拟 试 题( A ) 《管理运筹学》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函数取极小(minZ )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原问题的目标 函数值等于( )。 A. maxZ B. max(-Z) C. –max(-Z) D.-maxZ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 B.基本可行解的每个分量一定非负 C.若B 是基,则B 一定是可逆 D.非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一定是线性相关的 3.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 ) 多余变量 B .松弛变量 C .人工变量 D .自由变量 4. 当满足最优解,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可求得( )。 A.多重解 B.无解 C.正则解 D.退化解 5.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 但不完全满足 ( )。 A .等式约束 B .“≤”型约束 C .“≥”约束 D .非负约束 6. 原问题的第i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的变量i y 是( )。 A.多余变量 B.自由变量 C.松弛变量 D.非负变量 7.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 A.等于m+n B.大于m+n-1 C.小于m+n-1 D.等于m+n-1 8. 树T的任意两个顶点间恰好有一条( )。 A.边 B.初等链 C.欧拉圈 D.回路 9.若G 中不存在流f 增流链,则f 为G 的 ( )。 A .最小流 B .最大流 C .最小费用流 D .无法确定 10.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 A.等式约束 B.“≤”型约束 C.“≥”型约束 D.非负约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化一般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可能引入的变量有 ( ) A .松弛变量 B .剩余变量 C .非负变量 D .非正变量 E .自由变量 2.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过程有 ( ) A .画出可行域 B .求出顶点坐标 C .求最优目标值 D .选基本解 E .选最优解 3.表上作业法中确定换出变量的过程有 ( ) A .判断检验数是否都非负 B .选最大检验数 C .确定换出变量 D .选最小检验数 E .确定换入变量 4.求解约束条件为“≥”型的线性规划、构造基本矩阵时,可用的变量有 ( ) A .人工变量 B .松弛变量 C. 负变量 D .剩余变量 E .稳态 变量 5.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特征有 ( )

解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解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AI型题〕 以下毎一考题下面有A、B、C、D. 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壺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得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各脅中,不属于长骨 A?股骨 B.肋骨 C?跖骨 D.指骨 E?肋骨 2?下列参骨中,不属于规则骨 A?蝶骨 B.上颌骨 C.弼骨 D.椎骨 E.跟骨 3.根据解剖方位,人体可有互相垂直得三种类型面 A?点状面、水平面与横切面 B?点状面、冠状面与额状面 C?水平面、横切面与冠状面 D、点状面、冠状面与水平面 E?以上都不就是 4?关于肋得组成下列哪项就是正确得 A?真肋:1—7肋,假肋;8—12肋 B.真肋:1—5肋,假肋;6—W肋;浮肋:11—12肋 C?真肋:1—8肋,假肋;9—12肋; D.真肋:1—7肋,假肋;8—10 4^;浮肋:11—12肋 E?以上都不就是 5.骨性鼻中隔得构成 A.鼻骨与筛骨 B.犁骨与筛骨垂直板 C.额骨与犁骨 D.泪骨与筛骨 E.蝶骨与筛骨 6.眼眶内侧壁主要由下列骨组成 A?上颌骨、泪骨.筛骨与堞骨体 B.鼻骨、泪骨、蝶脅小翼与筛脅 C.蝶骨大冀、额骨、筛骨、蝶脅小翼 D.蝶骨大冀、额骨、顯骨与鼻脅 E?以上都不就是 7?肩关节脱位常见得方位就是

A.上方 B?后方 C?前上方 D.前下方 E.后上方 &骨盆 A?由嫁骨与两侧得競骨构成 B?正常位置为两侧膀前上棘与两侧耻骨结节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C.借界线分为大骨盆与小骨盆 D?骨盆上口呈水平位 E?上.下口都就是前后径大于横径 9.髓关节脱位常见得方位就是 A.前方 B.上方 C.内侧 D?外侧 E?后下方 10.膝关节 A ?就是人体灵大,就复杂得关节; B.关节面由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构成 C.关节囊包裹着礁脅 D.滑膜层包裹着关节囊内得所有结构 B?关节腔被完全分隔为上、下、內侧、外侧四个腔 门?如肩胛骨固定,一侧斜方肌收缩 A,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同侧 B?使颈向对侧屈,脸转向对侧 C.使颈向对侧屈,脸转向同侧 D?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 E?使头后仰 12.膈 A?超自胸廓下O得周缘 B?整块肌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C?就是重要呼吸肌 D.上面全被胸膜覆盖 E.下面全被腹膜覆盖 13.关由内脏,错误得为 A,包括消化器?呼吸器.泌尿器与生殖器四大系统 B.它们得主要功能就是进行物质代谢与繁殖后代 C?内脏各系统均借孔、道与外界相通 D?除结构与功能上得共同性之外■内脏在发生过程中,彼此没有任何关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docx

第一章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川。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刈豫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数理统计学派。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 、______ 及 统计学。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 _______________ 及____ o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____ 、统计调杳、 _____ 及______ o 7.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________ o

8.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_______ e 9.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____ 10.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來的许多个别事物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2 ?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 200件进行检查,其中合格品 188件。要求: (1) 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 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就是我们现在的Z )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解:n =200,n =188 (1)合格率 = 1?^ = 94% n 200 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p(1 — p) 「0.94 x 0.06 J0.0564 . ---------- 0.000282 = 0.01679 = 1.679%(2)按95.45%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 p i n , 200 \ 200 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二Z 」p =2 1.68% =3.36% p - :p =94% -3.36% =90.64% p :P =94% 3.36% =97.36% 该批零件合格率区间为: 990.64%乞P 乞97.36% 要求: (1) 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 (2) 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 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 x =1 10% =110% 71 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 解: (1) 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472 二 108.76% a 0 434 a 2 516 109.32 % 472 a g 584 a 2 516 = 113.18% 618 =105.82% a 4 年平均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个数 …=618一434」84=46 4 4 4 (2)如果从

《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PDF.pdf

^ 高等教育《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运筹学:运筹学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线性规划:一般地,如果我们要求出一组变量的值,使之满足一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只含有线性不等式或线性方程,同时这组变量的值使某个线性的目标函数取得最优值(最大值或最小值)。这样的数学问题就是线性规划问题 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中,满足约束条件的一组 12,,.........n x x x 值称为此线性规 划问题的可行解, 最优解: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中,使目标函数f 达到最优值的可行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运输问题:将一批物资从若干仓库(简称为发点)运往若干目的地(简称为收点),通过组织运输,使花费的费用最少,这类问题就是运输问题 闭回路:如果在某一平衡表上已求得一个调运方案,从一个空格出发,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前进,遇到某个适当的填有调运量的格子就转向前进。如此继续下去,经过若干次,就一定能回到原来出发的空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水平线段和垂直线段所组成的封闭折线,我们称之为闭回路 二、单项选择 1、最早运用运筹学理论的是( A ) A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事部门将运筹学运用到军事战略部署 B 美国最早将运筹学运用到农业和人口规划问题上 C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将运筹学运用到政府制定计划 D 50年代,运筹学运用到研究人口,能源,粮食,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上 2、下列哪些不是运筹学的研究范围( D ) A 质量控制 B 动态规划 C 排队论 D 系统设计 3、对于线性规划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线性规划问题可能没有可行解 B 在图解法上,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区域都是“凸”区域 C 线性规划问题如果有最优解,则最优解可以在可行解区域的顶点上到达 D 上述说法都正确 4、下面哪些不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所具备的( C ) A 所有的变量必须是非负的 B 所有的约束条件(变量的非负约束除外)必须是等式 C 添加新变量时,可以不考虑变量的正负性 D 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5、在求解运输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下列哪些方法( D ) A 西北角法 B 位势法 C 闭回路法 D 以上都是

人体解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人体解剖学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与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4.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7.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支等部分。 8.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动脉,卵巢动脉起自__________动脉。 9.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位于中脑的躯体运动神经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脊髓颈段有__________节,腰段有__________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3.肱骨体后面中份有 A.尺神经沟 B.桡神经沟 C.大结节 D.小结节 E.鹰嘴窝 14.黄韧带连于两个相邻的 A.椎弓板之间 B.椎弓根之间 C.椎弓之间 D.棘突之间 E.椎体之间 15.属于面颅骨的是 A.额骨 B.下鼻甲 C.蝶骨 D.颞骨 E.枕骨 16.下列哪块肌参与大腿后伸 A.股四头肌 B.长收肌 C.大收肌 D.梨状肌 E.臀大肌 17.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胃 B.十二指肠水平部 C.肝 D.脾 E.胆囊18.由双层腹膜形成的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 B.子宫圆韧带 C.子宫主韧带D.骶子宫韧带 E.卵巢固有韧带 19.胆总管 A.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B.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 C.行于肝胃韧带内 D.行于肝门静脉的后方 E.无血管营养 20.阑尾 A.无系膜 B.由回肠动脉直接营养 C.位于右腰部 D.属于腹膜外位器官 E.三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1)统计学(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2)一个轴承的直径(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员工年龄(2)员工性别(3)员工体重(4)员工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1)连续变量(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 (1)动态指标(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 9.()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 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2)及时性(3)总体性(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1)差异性(2)综合性(3)社会性(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1)威廉·配第(2)阿亨瓦尔(3)凯特勒(4)恩格尔 1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的量 1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2)社会统计学派(3)国势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 1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1)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 (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二、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2.三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4.统计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5.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6.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7.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的(×) 9.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10.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1.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员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 .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 .5==∑∑=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

}

|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 2 2-=+==+=?+=-=-=-=--=-??-?= --= ∑∑∑∑∑∑∑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 — 55105.280=?-=c y 元

>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运筹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运筹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你认为题中描述的内容为正确者,在题尾括号内写“√”,错误者写“×”。) 1. 图解法提供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 ) 2. 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C j-Z j ≥0,则问题达到最优。( ) 3. 在单纯形表中,基变量对应的系数矩阵往往为单位矩阵。( ) 4. 满足线性规划问题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 5.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基变量和非基变量的个数是固定的。( ) 6. 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总是与原问题目标函数相等。( ) 7.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是一一对应的。( ) 8. 运输问题的可行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一定遵循m+n-1的规则。( ) 9. 指派问题的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为m+n。( ) 10. 网络最短路径是指从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权和最小的路线。( ) 11. 网络最大流量是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增流链上的最大流量。( ) 12. 工程计划网络中的关键路线上事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往往不相等。( ) 13. 在确定性存贮模型中不许缺货的条件下,当费用项目相同时,生产模型的间隔时间比订购模型的间隔时间长。( ) 14. 单目标决策时,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最佳方案往往是一致的。( ) 15. 动态规划中运用图解法的顺推方法和网络最短路径的标号法上是一致的。 ( ) 三、填空题 1. 图的组成要素;。 2. 求最小树的方法有、。 3. 线性规划解的情形有、、、。 4. 求解指派问题的方法是。 5. 按决策环境分类,将决策问题分为、、。 6. 树连通,但不存在。 1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 A. 水平面 B. 矢状面 C. 冠状面 D. 横切面 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 A. 体表 B. 四肢的附着部 C. 正中矢状切面 D. 腹、背 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 A. 内、外 B. 内侧、外侧 C. 近侧、远侧 D. 深、浅 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 A. 垂直轴 B. 水平轴 C. 冠状轴 D. 矢状轴 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 A. 正中矢状面 B. 矢状面 C. 水平面 D. 冠状面 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上肢下垂 B. 下肢并拢 C. 手掌相对 D. 足尖向前 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 A. 前后 B. 内外 C. 上下 D. 浅深 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 ( 二 ) 多选题 .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 A. 身体直立 B. 上肢下垂 C. 两眼平视 D. 手掌向前 E. 两脚尖并拢向前 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 D. 与人体长轴垂直 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二、填空题 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 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 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 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 五、简答题 1. 简述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1.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 总体则是不确定的。(V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X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X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X )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 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V ) 10.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1.重复抽样时,其他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 (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原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 差等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 率保证程度。(V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00974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y c = 56 + 8x,这意味着( C ) 3、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4、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2005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4、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C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5、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B )。 A.减少15% B.增加15% C.不变化 D.判断不出 6、次数分配数列是( 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 10% B. % C. 7% D. 11% 10、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B )。

最新解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解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Al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各骨中,不属于长骨 A.股骨 B.肋骨 C.跖骨 D.指骨 E.肋骨

2.下列各骨中,不属于规则骨 A.蝶骨 B.上颌骨 C.筛骨 D.椎骨 E.跟骨 3.根据解剖方位,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面 A.点状面、水平面和横切面 B.点状面、冠状面和额状面

C.水平面、横切面和冠状面 D. 点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 E.以上都不是 4.关于肋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真肋:1—7肋,假肋:8—12肋 B.真肋:1—5肋,假肋:6—10肋;浮肋:11—12肋 C.真肋:1—8肋,假肋:9—12肋; D.真肋:1—7肋,假肋:8—10肋;浮肋:11—12肋 E.以上都不是

5.骨性鼻中隔的构成 A.鼻骨和筛骨 B.犁骨和筛骨垂直板 C.额骨和犁骨 D.泪骨和筛骨 E.蝶骨和筛骨 6.眼眶内侧壁主要由下列骨组成A.上颌骨、泪骨、筛骨和蝶骨体B.鼻骨、泪骨、蝶骨小翼和筛骨C.蝶骨大冀、额骨、筛骨、蝶骨小翼

D.蝶骨大冀、额骨、颞骨和鼻骨E.以上都不是 7.肩关节脱位常见的方位是A.上方 B.后方 C.前上方 D.前下方 E.后上方 8.骨盆 A.由骶骨和两侧的髋骨构成

B.正常位置为两侧髂前上棘和两侧耻骨结节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C.借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D.骨盆上口呈水平位 E.上、下口都是前后径大于横径 9.髋关节脱位常见的方位是 A.前方 B.上方 C.内侧 D.外侧 E.后下方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从统计工作得产生与发展说明统计工作得性质与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得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得基本任务就是什么? 4、试述统计学得研究对象与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得区别与联系。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总体得特征可概括成、与。 2、统计学得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得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与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 统计学。 5、统计得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得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得特殊意义上瞧,一个完整得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当某一标志得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当某一标志得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就是否连续可分为 与。 10、凡就是客观存在得,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得许多个别事物

组成得整体,我们称之为。 二、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得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就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得某类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得全部设备 2、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就是( )。 A、交院所有得学生 B、交院每一位学生 C、交院所有得学生成绩 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 3、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就是( )。 A、所有得全国城市职工家庭 B、所有得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 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4、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得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就是( )。 A、全国所有得机械工业企业 B、全国所有得机械工业企业得设备 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 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得设备 5、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就是( )。 A、所有得食品部门零售物 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 C、所有得食品部门零售物价 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一、时间序列: 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就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 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解: 1.2562 12232 2591252225822623250=++++?+?+?+?+?= = ∑∑f af a 要求:(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与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解: 2.(1)这就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2)n a a a a a a a n n 22 13210++++++=-K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4803 2520 4504802 500万元=+ ++=a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67.5663 2580 6005502 500万元=+ ++=a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3.5232 67 .566480,33.52362580 6005504802 500=+==+ ++++=或K a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66、67 万元,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23、33万元、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解: 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10322 1221020 10501210501002人=+?++?+=a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233 21321008 102022102010501210501002=++?++?++?+=a 解: 解:产品总产量 ∑=+++++=)(210005000040003000400030002000件a 产品总成本 ∑=+++++=)(1.1480.346.279.214.286.216.14万元b 平均单位成本)/(52.70210001.148件元件 万元 总产量总成本= = ∑∑∑a b c 或:平均单位成本)(52.706 2100010000 61 .148万元=?= =a b c 答: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70.52元/件。 要求:(1)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该地区1997—2001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计算1998—2001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解: (1)计算表如下: 某地区1996--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2) )(88.545 9.61585.6811.459.40万元=++++== ∑n a a

《运筹学》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

《运筹学》试题样卷(一) 一、判断题(共计10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X ) 1. 无孤立点的图一定是连通图。 2. 对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其对偶问题,若其中一个有最优解, 另一个也一定有最优解。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4.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一定是原问题。 5.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 >j σ对应的变量 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6.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时,其对偶问题也有无穷 多个最优解。 7. 度为0的点称为悬挂点。 8. 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 9. 一个图G 是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边数最少的无孤立点的图。 二、建立下面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8分) 某农场有100公顷土地及15000元资金可用于发展生产。农场劳动力情况为秋冬季3500人日;春夏季4000人日。如劳动力本身用不了时可外出打工,春秋季收入为25元 / 人日,秋冬季收入为20元 / 人日。该农场种植三种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并饲养奶牛和鸡。种作物时不需要专门投资,而饲养每头奶牛需投资800元,每只鸡投资3元。养奶牛时每头需拨出1.5公顷土地种饲料,并占用人工秋冬季为100人日,春夏季为50人日,年净收入900元 / 每头奶牛。养鸡时不占用土地,需人工为每只鸡秋冬季0.6人日,春夏季为0.3人日,年净收入2元 / 每只鸡。农场现有鸡舍允许最多养1500只鸡,牛栏允许最多养200头。三种作物每年需要的人工及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试决定该农场的经营方案,使年净收入为最大。

三、已知下表为求解某目标函数为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的最终单纯形表,表中54,x x 为 (1)写出原线性规划问题;(4分) (2)写出原问题的对偶问题;(3分) (3)直接由上表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1分) 四、用单纯形法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16分) 3212max x x x Z +-= s. t. 3 x 1 + x 2 + x 3 ≤ 60 x 1- x 2 +2 x 3 ≤ 10 x 1+ x 2- x 3 ≤ 20 x 1, x 2 , x 3 ≥0 五、求解下面运输问题。 (18分) 某公司从三个产地A 1、A 2、A 3 将物品运往四个销地B 1、B 2、B 3、B 4,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物品的运费如表所示: 问:应如何调运,可使得总运输费最小? 六、灵敏度分析(共8分) 线性规划max z = 10x 1 + 6x 2 + 4x 3 s.t. x 1 + x 2 + x 3 ≤ 100 10x 1 +4 x 2 + 5 x 3 ≤ 600 2x 1 +2 x 2 + 6 x 3 ≤ 300 x 1 , x 2 , x 3 ≥ 0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内侧与外侧 D、内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内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内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内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内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内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内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内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内,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