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题(一)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4套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4套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4套一、第一套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1.萝卜是属于哪一类蔬菜?答:根茎类蔬菜。

2.动物需要摄取哪些营养物质?答:动物需要摄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3.下面哪些动物是昆虫?A.蜘蛛B.蝴蝶C.鱼D.青蛙答:B4.我们常说“星期”,是由多少天组成的?答:星期是由7天组成的。

5.请问自来水厂有哪些处理工艺?答: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包括:过滤、净化、消毒等。

二、第二套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1.在生态环境中,请简述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答: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关系。

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又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形成食物链。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用来测试酸碱度的?A.红茶水B.洗涤剂水C.醋水D.柠檬汁答:B3.竹编是我国某个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请问这个地区是哪里?答:浙江。

4.飞机是何时被发明的?答:飞机是在20世纪初被发明的。

5.钓鱼时该注意哪些事项?答:钓鱼时应该注意安全、环保,保护自然资源。

同时还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垂钓,捕捞过多,以免破坏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

三、第三套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1.请列举一些典型的绝缘物体?答:一些典型的绝缘物体包括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

2.如果身体中缺乏哪种维生素,会导致牙齿出现问题?答: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牙齿出现问题。

3.下列哪个选项是一种非常抗氧化的水果?A.香蕉B.苹果C.葡萄D.橙子答:D4.请问植物繁殖的方式有哪些?答:植物繁殖的方式主要包括: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5.常常在秋天听到的“蟹季”是什么时候?答:蟹季一般是在秋季。

四、第四套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1.请问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答:大气污染会导致人体吸入有害气体,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各种疾病。

2.请问下列哪个选项是一种淡水鱼?A.鲸鱼B.海龟C.鲫鱼D.海鱼答:C3.下列哪项属于草食动物?A.老虎B.大象C.狮子D.狼答:B4.常见的环保行为有哪些?答:常见的环保行为包括垃圾分类、减少用水、减少用纸、减少用电等。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一)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前言问答1.当前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当前我国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状况如何?3.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怎样?4.面对社会发展的现状,每一位公民需要哪些科学素养?5.社会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要求怎么样?6.什么是“教学大纲”?7.“教学大纲”的问题在哪里?8.为什么要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9.课程标准是怎样界定的?10.课程标准有什么功能?11.为什么说课程标准有一定的弹性?12.课程标准的结构是怎样的?13.课程标准的陈述形式是什么?14.世界各地的科学课程标准有几种陈述形式?15.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16.为什么说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科学”?17.怎样理解“科学素养”?1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自然”教学取得了哪些有价值的经验?19.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20.“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21.怎样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22.怎样理解与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23.为什么要提“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24.什么是科学课程的“开放性”?25.为什么要把评价引入课程标准?26.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27.课程标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8.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有哪些特点?29.怎样阅读与使用本课程标准?二、科学(3-6年级)课程目标问答30.什么是课程目标?31.如何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32.为什么课程目标既有总目标又有分目标?33.总目标中提到的“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包含哪些含义?是否包含“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34.教学中怎样把握各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35.什么是科学探究?36.为什么分目标的第一部分就是科学探索?37.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8.什么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39.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否就是科学课的德育目标?为什么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不用“德育目标”?40.科学教育如何体现思想品德教育?41.要求学生树立“科学不迷信权威”的观念,那么学生要不要听老师的话?要不要相信书本上的结论?4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43.《标准》课程目标部分明确要求学生“乐于合作交流”,乐于合作交流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吗?44.为什么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影响”?45.科学教育如何启发儿童的创造精神?三、科学(3-6年级)内容标准问答46.什么是探究?47.探究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是一回事吗?48.为什么说探究是一种本能?49.儿童自发的探究有什么特点?50.科学家的探究是怎样的?51.儿童自发的探究、科学家的探究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有哪些不同之处?52.儿童自发的探究、科学家的探究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有哪些共同之处?53.为什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54.科学探究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吗?55.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吗?56.科学探究仅仅是动手做吗?57.在科学探究方面我国对小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58.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什么关系?59.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在哪里?60.科学探究的问题由谁提出?来自哪里?61.科学探究需要哪些支持条件?62.如何处理探究中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63.为什么强调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倾听学生?64.探究过程中如何对待学生已有的原始观念?65.为什么强调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66.如何对待探究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四、科学(3-6)年级实施建议67.怎样理解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68.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69.为什么要“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70.为什么说“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71.怎样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72.如何使科学课教学富有儿童情趣?73.为什么教师要“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74.什么是亲历活动?75.科学探究活动与亲历活动是什么关系?76.如何理解“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77.不同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无差别?有何差别?78.怎样把握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有限的上课时数之间的关系?79.怎样把握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有限的课程资源的关系?80.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这样好吗?81.科学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有哪些指导策略?82.为什么要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3.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85.什么是教育评价?86.学科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87.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如何定位?88.怎样理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89.怎样理解“评价内容的全面化”?90.怎样理解“评价方法的多样性”?91.怎样理解“评价时机的全程化”?92.“科学探究”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9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94.“科学知识”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95.怎样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与访谈进行评价?96.怎样通过学生的作业、作品与杰出表现进行评价?97.怎样通过学生学业进行评价?98.怎样进行科学课程的测验与考试?99.怎样运用“评定量表”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表现?100.什么是科学课程资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查试题(答案)1.当前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计 95 题,每题 1 分)1. ( )是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A.科学观念B.科学思维C.探究实践(正确答案)D.态度责任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A.创新B.核心C.科学(正确答案)D.思维3.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

A.对B.错(正确答案)4.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基于( )抽象概括出理想模型,具有初步的模型理解和模型建构能力。

A.各种信息B.推理论证C.分析综合D.经验事实(正确答案)5.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 )。

A.实践性(正确答案)B.基础性C.探究性D.连贯性6.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

A.对B.错(正确答案)7.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 )的综合性基础课程。

A.传统文化B.信息技术应用C.数学运算D.科学本质(正确答案)8. 由学生参与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

请注意并非所有由学生参与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9. 工程的核心是( )。

A.发现B.发明C.建造(正确答案)D.发展10. 工程是设计方案( )的结果。

A.模式化B.物化(正确答案)C.多样化D.美化11.( )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B.培养科学素养(正确答案)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D.传授科学知识12. 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平常生活的方式与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A.正确(正确答案) B.错误13. 探究和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4. 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属于科学思维中的( )。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小学科学新课标测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1、小学科学课程就是以培育()为宗旨的()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领会(),乐意探究,(),并践行();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化解()、()中碰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让他们自己()、(),比()更有效率。

4、科学自学必须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就是科学自学的(),又就是()。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8、科学课程的三个分后目标就是()()();9、科学探究大致涉及()、()、()、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10、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含()()()()1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当重点评价小学生()。

12、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13、科学课教学在确认教学目标中,牵涉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内容目标,其犯罪行为动词主要用()、()。

牵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目标,其犯罪行为动词主要用()、()。

牵涉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目标,其犯罪行为动词主要用()、()、()14、科学实验可以分为()、()和()。

新课程大力倡导()。

15、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和()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三大资源。

二、推论(20分后)()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2、探究就是科学自学的唯一有效率的自学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当立足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青蛙是通过什么呼吸的?A. 呼吸器官B. 氧气尽量满足所需C. 皮肤吸收氧气D. 咀嚼食物时吸入氧气2. 日常生活中,哪种材料是导电的?A. 木材B. 橡胶C. 金属D. 塑料3.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金星C. 木星D. 水星4. 鸟的下列那项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A. 有脊椎B. 有翅膀C. 有牙齿D. 有鳞片5. 锅炉中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是因为?A. 水的密度变小B. 水变为气态C. 水蒸气变为液态D. 水的温度变为0°C6. 电池组成的主要材料是?A. 铁和铜B. 锌和铜C. 锌和铝D. 锌和锡7. 电灯的灯泡是利用什么原理发出光的?A. 电磁感应B. 光电效应C. 荧光效应D. 热效应8. 太阳能是来自于哪种能源?A. 风能B. 水能C. 煤炭能D. 核能9. 隔热层的主要作用是?A. 防止热量散失B. 防止冷空气进入C. 防止声音传播D. 防止紫外线照射10. 以下哪项不属于水的三态变化?A. 做冰淇淋B. 煮沸C. 凝固D. 蒸发......(省略30题)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森林是地球上的________。

2. 长在湖泊、河流和大海中的植物称为________。

3.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的比例约占________。

4. 第一大陆动物是________。

5. 我国古代著名发明家鲁班是木工方面的________。

6. 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是由________发明的。

7. 火山喷发时会伴随着________现象。

8. 龙卷风是一种________天气现象。

9. 在光线直线传播的情况下,人眼才能看到________。

10.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称为________。

第三部分:解答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1. 请简述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区别。

2. 请列举3种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无声电流的现象?A. 磁铁吸引铁簁B. 电灯泡发光C. 电冰箱制冷D. 电源故障停电答案:A2.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夜晚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B. 一天的长短由地球公转速度决定C. 地球自转的时间比公转时间长D. 季节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答案:A3. 下列哪个是静电现象?A. 电灯泡发光B. 电扇转动C. 橡皮棒吸铁簁D. 电脑断电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A. 融化B. 蒸发C. 冷凝D. 冻结答案:B5. 以下哪一个是物体的运动状态?A. 椅子静止在地上B. 电话铃响C. 小汽车行驶D. 书包掉在地上答案:C二、判断题1. 电视机插上插头,没有开机,电力没有得到利用。

()答案:错误2. 火柴经过擦拭后会燃烧是因为擦拭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正确3. 电池为电灯提供了正电流。

()答案:错误4. 冰块变成水是物质的物理变化。

()答案:正确5. 人体的呼吸可以使矿灯发光.(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 什么是浮力?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会浮起来?答案: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的向上的推力。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会浮起来,可以比较物体的密度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那么物体就会浮起来。

2. 什么是电路?什么是闭合电路?为什么电路要闭合才能通电?答案: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组成的电流传输路径。

闭合电路是指电源、导体和电器形成一个完整的路径,电流可以在这个路径上流动。

电路要闭合才能通电,是因为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流传输路径,电流才能顺利地流动,如果路径中有断开的地方,电流就无法流通。

3. 什么是声音?声音的传播方式有哪几种?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播、固体传播和液体传播三种方式。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叫空气传播。

在水中传播的声音则叫液体传播。

202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

202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一)1.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和()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2.小学科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3.()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

5.通过科学探究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的增加,会不断完善和深入,甚至会发展变化。

6.科学探究包括()、()、()、()、()、()、()、()等8个要素。

7.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策略是开展()与()。

8、在实事求是方面,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分别是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9.生命科学领域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0.运用科学、技术和,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49.技术与工程领域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①。

②。

③。

11.教科书是的载体,它系统地呈现了的内容。

教科书的编写应以为指向,从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到呈现方式上,要力求体现以为本,而不是单纯呈现课程内容。

12.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和。

13.根据教师指导程度的不同,探究活动可分为、和。

14.小学科学倡导学习方式。

15.STEM是科学、、与的简称,是一种以、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

16.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时,教师应注意①。

②。

答案1.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适合的、公平的。

3.科学探究。

4.探究活动。

5.质疑与反思。

6.1-2年级: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4年级: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5-6年级: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学校: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62分)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

(每题2,共10分)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A、变告诉为启发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

(每题1分,共46分)
1、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
2、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

3、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

4、科学探究大致涉及()、()、()、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5、生命世界的详尽内容标准包括()()()()。

6、物质世界的详尽内容标准包括()()()。

7、地球与宇宙的详尽内容标准包括()()()8、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和()。

9、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10、科学实验可以分为()、()和()。

新课程大力提倡()。

11、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和()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三大资源。

12、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用手段,其观察要点以()和以()分为两种。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认识是对无限发展客体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认识,总是在逼迫正确的答案,但永远无法达到。

()
2、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与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3、光是一切颜色的来源,没能光,也就没有颜色。

()
4、现代教育技术即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来完成教育的优化。

()
5、定量评价大凡总要优于定性评价。

()
三、简答题。

((每题6分,共18分))
1、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3、怎样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四、论述题。

(每题12分,共24分))
1.如何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2、根据课标教学实施建议,举例谈谈怎样有用组织好科学教学活动。

答案:
一、填空题。

(每题1分,共46分)
1、(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2、(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3、(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4、(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提出质疑)
5、(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康健生活)
6、(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7、(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8、(自然事物)(态度)、(技能)(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9、(科学学习的态度)
10、(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
11、(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人)、(物)、(环境)
12、(观察对象为标志)、(观察现象为标志)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简答题。

((每题6分,共18分))
1、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3)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4)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5)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剧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而且,他们想象丰盛、思维活跃。

例如,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头脑中把一个压扁的塑料球复原成圆球,也即借助想象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

又如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来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

即使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

(2).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详尽事物。

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严重的。

(3).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教师的言语动作应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尤其要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结论告诉儿童。

儿童的有意注意和坚持性尚在发展之中,所以课堂教学形式应灵敏多变,课外中长期作业应简便易行。

4.尊崇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醉心醉心、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完成个性化发展。

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行为。

一个优异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3、怎样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大凡应把握由简单到繁复、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

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敏把握。

(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大凡布置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四、论述题。

(每题12分,共24分))
1.如何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完成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从头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在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

至于接受哪些知识,学习哪些内容,则是由大纲与课程事先规定了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和余地,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而教师通过设计教案,主持上课,指挥与操纵着课堂教学,处于主体地位。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认为学生在课堂里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因此,学生应该完全听教师的。

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不能自己在课堂里随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唯
一应该做的就是听从教师的话,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在这种学生观的支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难完成的。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

在这类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

为此,教师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再按照以往的学生观看待学生在课堂里的角色,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从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设计教案,并创设各种条件与机会,完成学生在课堂里的主动学习。

2、根据课标教学实施建议,举例谈谈怎样有用组织好科学教学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盛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