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国际旅游市场及国际客流规律
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提高,国际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性的具有广泛和深刻影响的行业之一。
本文将从国际旅游行业的现状及趋势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际旅游行业现状1.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进步都为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旅游市场总体发展状况良好,预计未来几年旅游市场规模依然将保持增长态势。
2.旅游方式不断更新当前,旅游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由行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自驾游、骑行游、夜游等多种新兴旅游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3.旅游目的地更加多元化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组合、活动和体验等都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得到游客的青睐。
二、国际旅游行业趋势1.增长速度在放缓虽然全球旅游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增长速度正在逐渐放缓。
未来几年,全球旅游市场的增长将呈现出缓慢的趋势,并且难以维持高速增长。
2.消费人群年轻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旅游消费人群已经向年轻化方向发展。
年轻人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分享旅游信息、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享受自由行的乐趣,这一趋势将会不断加强。
3.旅游体验更加突出未来,由于消费人群更加个性化和追求独特体验的需求,旅游主题或细分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突出。
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将更加注重细分市场发展,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以满足游客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逐渐深入人心,在旅游行业中可持续性和环保理念将越来越重要。
各国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都在努力向可持续方向发展,通过提高旅游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益,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国际旅游行业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机会的行业。
客源国概况较完整版

一、填空1、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WTO)是联合国所属专门负责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是目前政府间最主要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
WTO前身最早是:国际官方旅游宣传组织联盟。
1947年更名为国际官方旅行组织联盟。
196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被纳入联合国体系之内,并将1967年定为世界旅游年。
1975年正式改名为世界旅游组织并将总部由日内瓦迁到马德里。
从1980年起每年的9月27日为世界旅游日。
2、中国国际旅游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66年以前)、停滞阶段(1966-1976年)、发展阶段(1977-至今)。
国家旅游局是在起步阶段成立的。
3、世界旅游组织的成员:正式成员、联系成员、附属成员4、日本:面积(37.78万)国旗:“日之丸旗”或“日章旗”、国鸟:绿雉、国花:樱花。
行政区划:47个管辖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
日本人出国旅游首选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日本的茶道创始人是千利休。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变革:大化改革和明治维新。
5、韩国:面积(99408)国鸟:鹊、国花:木槿花(无穷花)、国树:松、国兽:虎、国歌:爱国歌、国旗:太极旗,主要由太极和八卦的图案组成。
货币:韩元。
首都:首尔。
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
景福宫则是韩国的代表。
6、泰国:面积(513.115)国花:睡莲、国树:桂树、国教:佛教、首都:曼谷。
分为北部山区、中部平原、东北部高原和南部半岛。
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是泰国。
泰国有黄袍佛国之称。
国旗:长与宽之比为3∶2。
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
货币:泰铢。
国徽:一个深红色的大鹏的图腾图案。
泰族为主要民族,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山地民族。
泰语为国语。
佛教为国教,还有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泰国原名:暹罗。
泰国三大国宝:玉佛寺、卧佛寺和金佛寺。
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

4.旅游市场是旅游部门和企业获得供求信息 的源泉。
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一、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旅游市场划分或旅游市场细分就是将全部旅游市场依 据旅游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 过程。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重要性在于,任何一个 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都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和满 足所有各类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在众多的 旅游消费者中,选择某些适合自己经营能力的市场部 分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首先就需要在市场调研的基 础上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然后根据自己的供给能力 和竞争实力从中选定有利于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
对于具体的旅游企业而言,则可在此基 础上以旅游者的某些特点为标准作进一 步的细分。
第二节 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国际旅游客流量 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 国际旅游客源分布格局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一、国际旅游客流量
战后,全球旅游业迅猛发展
表7-1 1950-200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 次和收入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9 2000
增长率(%) 占世界份额(%)
2.31 3.24 5.34
10.39 7.56 7.00
4
意大利
3550.5
14.32
6.00
5
中国
6
英国
7
墨西哥
2605.5 2500.0 2173.2
(3)旅游市场与旅游市场营销。由于市场一词是从英文 Market 翻译、借鉴过来的,从一开始就没有区别 Market 和Marketing的实质意义。例如,有人认为旅游 市场包括四个部分:旅游者、产品、推销、价格。很显 然,这里的旅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旅游市场营销。 虽然旅游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市场,但两者并不等同。
第三章 国际旅游市场

旅游供给市场(tourism supply market): 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经营者群体, 即旅游目的地市场( tourism destination market ),简 称国际旅游地市场。 思考: 国际旅游市场的构成除供需双方外,受哪些条件影响? 旅游产品、旅游价格、旅游信息、汇率变化等。
黄金周居民出游意向调查分报告(全国假日 办,2008年) 收到答卷19135份,有效答卷14666份。调查结果显示: 1、60%的受访者有出游意向 57.33%的受访者计划在国内旅游,其中:32.88%受访者 有意在市内及城市周边休闲旅游,24.45%的受访者有意 跨区域国内旅游;2.97%的受访者计划出境旅游;23.99 %的受访者有意探亲访友,其中:15.49%的受访者计划 异地过夜探亲访友;13.11%的受访者计划在家休息。 2、出境游人数较少,港澳是最主要的目的地 在60%希望出游的受访者中,仅有3%表示出境旅游。在 这其中,22%的消费者选择港澳作为旅游目的地。亚洲其 他地区,如传统的新马泰、日韩也是出国游的热点地区。 欧洲游也成为出境长线游的首选。
第二节 国际旅游者市场
一、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形成条件 二、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影响因素 三、国际旅游者市场分类 四、国际旅游者市场分析方法 五、国际旅游者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形成条件
一、国际旅游者(international visitor market)市场的形 成条件 注意: 又叫国际旅游客源国,而只有当一个国家能够产生和输出 大量国际旅游客源,才能称为国际旅游客源。 1、一定的人口数量 2、旅游购买力(tourist payment capacity) 3、旅游购买欲望(tourist baying want) 4、旅游者权利(tourist authority)
1. 世界旅游业和世界旅游客源市场解析

美洲也是民族成分最复杂的洲,既有黄、白、 黑三大人种,又有他们通婚以后形成的混血 人种。民族渊源关系对美洲人外出旅游流向 产生很大影响,白种人多前往欧洲,黑种人 则往北非“寻根”,黄种人和亚洲联系较多。 美洲现在虽然以白人的文明占据统治地位, 但也不能掩盖印第安文化。印第安文化在安 第斯山地、墨西哥高原一带留下了丰富的遗 迹,成为美洲旅游的重要文化吸引物。
二、美洲旅游区基本概况
美洲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现有的 市场,开发新的客源市场,特别是高质 量、高产出的亚洲市场;加勒比海地区 要用丰富的新产品和有利的促销手段, 重新推向美国市场;拉丁美洲地区的旅 游业需要该区各国政府给予相应的重视, 并加强区城内的合作。 美国、加拿大是我国的主要客源国。
整个亚太旅游区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简称东亚太地区)虽然现代旅游业起 步较晚.但是近30年来,旅游业发展的 速度却是相当惊人的。使该地区的入境 旅游发展以高于世界2倍的速度增长 分析:东亚太地区旅游业之所以能取得 迅速的发展的原因?
三、亚太旅游区基本概况
东亚太地区的旅游资源也极具特色。 本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景色多姿多彩,是世 界上山水风光最为壮美的旅游区之一。自然 景观差异非常明显,许多生物资源表现出古 老性、独特性、稀有性。另外,在东亚太地 区包价旅游价格偏低,即使是东亚太地区旅 游消费较高的新加坡,饭店客房的出租价格 也低于同样标准的欧洲一些国家,因此在旅 游价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第一节 世界旅游资源概况
三、世界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古人类遗址 (二)文化遗产 (三)宗教胜地 (四)园林艺术 (五)城市风貌 (六)民俗风情
第二节 世界旅游区概况
旅游学概论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因素

个性化趋势: 定制化旅游、 小众旅游等个 性化需求逐渐
增加
环保趋势:绿 色旅游、可持 续旅游等环保 理念逐渐深入
人心
区域化趋势: 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一体 化等区域化趋
势逐渐显现
国际旅游客流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全球经济 波动、政治不稳 定、自然灾害等
机遇:新兴市场 崛起、科技进步、 文化交流等
地域性:欧洲、北美、亚洲等 地是旅游热点地区
经济性: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客 流量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客 流量小
文化性: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 地区旅游客流量大
PRT 4
国际旅游客流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对国际旅游客流的影响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旅游需求越大 汇率变动:汇率变动影响旅游成本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影响旅游者的购买力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影响旅游者的消费意愿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YOUR LOGO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及影响因素
,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03
04
05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流概述
流规律
流影响因素 流发展趋势
P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RT 2
国际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客流定义
旅游客流:指 在一定时间内 前往某一目的 地进行旅游活 动的游客数量
自然环境因素对国际旅游客流的影响
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探险和观光 自然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和度假
旅游市场的规律与发展趋势

旅游市场的规律与发展趋势一、市场规律的概念和含义旅游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像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等。
市场规律作为商业活动的基本规律,旅游市场也不例外。
市场规律是指市场运行所具备的客观规律性,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其规律性始终存在。
在旅游市场中,这些规律始终存在,影响着旅游市场的发展。
二、旅游市场规律1、供需关系供给是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旅游市场的供给包括旅游产品和服务。
需求是旅游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求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程度。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旅游市场价格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
2、价格规律价格是旅游市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市场的供求关系。
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供应增加,价格下降则会导致需求增加、供应下降。
旅游市场价格的变化取决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3、竞争规律竞争是旅游市场不可避免的现象,竞争不仅来自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来自于其他行业的挤压。
竞争的结果是市场成员之间价格的竞争和产品质量的竞争,市场竞争也会导致市场成员的生存和发展。
4、信息规律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信息规律指的是旅游市场的信息流通所受到的限制和影响。
好的信息传递能够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市场发展。
三、旅游市场发展趋势1、定制化趋势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定制化旅游就产生了。
定制化旅游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还对旅游目的地推行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相应的定制旅游服务平台,定制化旅游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2、低碳环保环保已成为了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旅游需求。
旅游业也开始追求低碳环保发展。
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低碳旅行也将得到更多的推广。
3、分享经济分享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也逐渐影响到了旅游市场。
通过分享经济的模式,旅游市场的消费者可以分享旅游资源,更加便利地旅行。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前言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学的入门学科。
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规律。
旅游是世界范围的社会现象,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历史短,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旅游活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不以国界而改变的,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真正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使我国旅游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本课程修读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该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
以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章:旅游者;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五章:旅游业;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第八章:旅游的影响。
本课程内容主要为4个板块构成,第一、二、七章合为关于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的基础知识板块;第三章为旅游需求板块;第四、五、六章合为旅游供给板块;第八章为影响研究板块。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强调客观现象概述与原理论述相结合,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示和理解;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知识和理论在旅游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 (3)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3)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4)第三章旅游者 (5)第四章旅游资源 (6)第五章旅游业 (8)第六章旅游组织 (11)第七章旅游市场 (12)第八章旅游的影响 (14)重点章节(重要问题) (16)参考书目 (17)课时分配 (18)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条件优越、生活方 式理想、
娱乐设施齐全
1950年与1985年世界旅游收入增长与 亚太地区旅游收入增长比较
世界旅游收入
亚太地区旅游收入
1985年
1985年
1950年
1950年
1990-1995世界各旅游区在全球旅游市场所占比例(%)
年份
类别
非洲
美洲
东亚太
西欧各主要 城市
莫斯科
中国
Hale Waihona Puke 15--25天需要办理签 证的国家
俄罗斯 蒙古
中国
我国旅游 业面临的 主要竞争
对手
韩国 马来西亚
香港 台湾 新加坡 菲律宾
泰国
我国旅游产 品存在的主
要问题
产品单一 旅游基础设 施不足 卫生条件差
旅行日程和交通安排变化多
晚间娱乐生活单调
旅游服务水平低
我国旅游产品 促销方面存在
前20国国际旅游 支出占全世界总额
80%
前20国大部分 分布于
20国中欧洲12 个国家支出占20
国总额
20国中美洲3 国支出占20国
总额
欧洲、美洲、亚洲、 大洋洲
57%
22、5%
20国中亚洲和大 洋洲的5国支出占
20国总额
20、5%
(一)国际旅游客流以近距离(前往邻近国家) 为主
全球近距离旅游人数 占国际旅游总人数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入境人数
“九五”时期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情况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 云南
西部地区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贵州、西藏
最多 较少 较多 最少
1、我国远离世界上主要客源国 表现为
(1)从欧美来华的交通費用昂贵
北美来华往返交通費占三周 旅游全部费用比例
欧洲各主要城市来华往返交通費 占三周旅游全部费用比例
40%左右
1/3-- 1/2
(2)从西欧乘火车来华虽然较飞机票便 宜(约500美元),但旅途时间长, 签证手续多
欧洲
中东
南亚
1990
接待人次
3.43
18.81
11.44
63.68
1.90
0.72
旅游收入
1.88
26.09
14.39
54.90
1.94
0.77
1991
接待人次
3.50
21.40
11.80
61.10
1.50
0.67
旅游收入
1.58
25.90
14.75
55.76
1.44
0.58
1992
接待人次
3.60
产品多
适合青少年的、 富有刺激、冒险、 探险和参与性强
的旅游产品少
我国入境游 客主要流向
黃山、 九寨沟
北京的长城、故宫、天坛 上海、广州的城市风光
西安兵马俑
丝绸之路
长江三峡 桂林、苏州、杭州山水
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福建、江苏、浙江、广西、山东、辽宁
中部地区的的吉林、内蒙古、山西、湖 南、安徽、江西、湖北、
的主问题
主要采用“老三件” (导游图、明信片、宣传
小冊子)
利用现代促销手段少 (音像资料、旅游产品
展销会等)
1、近程市场 港澳台市场
日本市场 韩国市场
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假已成为 传统,无语言及习惯障碍
经济发展水平高,与我国有相同 文化传统,到我国距离近
港澳台同胞 占入境旅游 人数的比例
1985年:91、8%
1990年:93、3% 1995年:87、1% 1998年:88、6%
3、亚洲是我国最大的区域性外国人
国际客源市场
东北亚市场
日本、韩国为主体
外国人旅游 市场分类
东南亚市场
欧美市场
马来西亚、新加坡、 菲律宾、泰国、 印尼为主体
其他市场
中东、非洲等
5、5% 4、1% 3、9% 3、1%
3、0%
3、0% 2、7%
前10 个国家
全球国际旅游 者的80%主要 前往旅游地区
全部集中在欧洲、美洲、 东亚地区
欧洲
美洲
1998年全球20大旅游客源国(地区)旅游花费情 况(不含飞机票)
世界三 大国际 客源地; 同时, 也是世 界三大 旅游接 待地区
对上述统计的分析
0.70
旅游收入
1.59
28.12
16.79
51.78
1.05
0.68
1995
接待人次
3.32
19.74
14.75
59.47
1.95
0.71
旅游收入
1.86
25.62
18.66
51.07
1.79
1.00
欧洲游客
殖民地国家
英联邦国家
日本游客
中国
海外华人、华侨
中国
一、我国国际客源市场
(一)我国国际客源市场的发展 1980-2000年来华旅游人数增长情况
1990与2000年比较
国际旅游人次(亿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2000年:6.98
2000年:4760
1990年:4.58
1990年:2678
1998年主要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 在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中所占比例
旅游目的地 例
法国
所占比
11、1%
西班牙
7、5%
美国
7、3%
意大利 英国
中国
墨西哥 加拿大 波兰 奥地利
大洋洲市场
澳大利亚、 新西兰为主体
美国、加拿大、 俄罗斯、英国、 德国、法国、 意大利为主体
亚洲市场游客
洲际市场游客
占:2/3 占:1/3
90年代我国入境游客年龄分布情况
31-50岁游客
占:45%
51岁以上游客
占:26%
导致中老年游客比重大的 原因
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 适合中老年游客的观光旅游
21.50
12.30
60.40
1.50
0.70
旅游收入
1.74
25.82
14.60
55.66
1,47
0.71
1993
接待人次
3.60
21.30
13.70
59.30
1.50
0.68
旅游收入
1.74
27.05
15.40
53.90
1,25
0.64
1994
接待人次
3.50
20.50
14.10
59.60
1.50
80%
美国50%国际游客
前往
加拿大
加拿大80% 的国际游客
前往
美国
時間短、费用少,有支付能力的人较多
原因
生活习惯、民族风俗、 文化传统接近, 语言容易沟通
出入境手续和交通较为便利
北京
西安
我国入境 国际游客 入境后主
要流向
上海 广州 杭州
桂林
苏州
庐山
黃山
长江三峡 昆明
原因
著名风景名胜区对游客吸引力大
入境人数 过夜旅游人数 旅游外汇收入
1、经济发达国家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客源市场
我国目前 最主要的
客源国
日本 美国 俄罗斯
到我国的游客只占 其出游总人数很小 比例,因此,具有
很大开发潜力
具有很大潜 力需要开发 的其他发达
国家市场
西欧市场 韩国市场
中东市场
2、港澳台同胞是我国最主要的客源市场
1980年: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