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
昆虫学课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加深对昆虫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xx农业大学昆虫学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昆虫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昆虫学的认识水平。
2. 培养学生野外采集、制作标本、观察记录等实际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昆虫学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实验室实习(1)昆虫标本的制作: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针插、展翅、粘贴、干燥等步骤。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昆虫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2)昆虫分类学: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昆虫的分类方法,对昆虫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昆虫生态学: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昆虫的生态习性,包括栖息地、食物链、繁殖方式等,了解了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2. 野外实习(1)昆虫采集:在实习期间,我们利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在校园、农田、树林等地采集昆虫。
通过采集,我们掌握了昆虫的采集方法,丰富了昆虫标本库。
(2)昆虫观察与记录:在野外采集过程中,我们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等,并做好记录,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将课堂上所学的昆虫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加深了对昆虫学的理解。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昆虫标本的制作、采集、观察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采集、观察等活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拓宽知识面:实习期间,我们接触到了多种昆虫,对昆虫的种类、习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
五、实习总结本次昆虫学实习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昆虫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昆虫学野外实习旨在通过实地采集昆虫,了解昆虫的生存环境和形态特征,掌握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进一步加深对昆虫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5日,实习地点为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
三、实习内容(一)采集昆虫1. 使用工具实习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捕虫网、毒瓶、镊子、手套、采集管等工具。
2. 采集昆虫的方法(1)网捕:主要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
当昆虫飞来时,迎面用网捕捉,使网底向上甩,将虫子取出。
(2)扫捕:主要用于大片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
当采集者走到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左右摆动,将虫子集中到网底。
(3)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用震落法捕捉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
(二)昆虫标本制作1. 制作毒瓶:将脱脂棉放入广口瓶中,用镊子压实,倒入适量乙酸乙酯,再压实,上盖一层厚纸板。
2. 标本针插:根据昆虫标本针插部位的要求及昆虫标本大小,应用不同型号昆虫针针插后整姿、展翅,插在泡沫板上晾干。
3. 制作玻片标本:对蚜虫和蓟马先在NaOH溶液里煮沸,放在清水里漂洗,放在玻片上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脱水,定型后用二苯甲进行透明。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和技巧,熟悉了各种昆虫的生存环境和形态特征。
2. 学会了制作毒瓶、标本针插、玻片标本等基本操作,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3. 通过与同学们的团队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加深了对昆虫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1. 实践出真知。
通过野外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2. 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才能准确识别昆虫种类。
3. 团队合作精神。
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精神。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昆虫学的实验报告篇一:昆虫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二、实习地点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三、实习时间201某年9月24号、25号四、实习内容〔一〕采集昆虫1.使用工具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毒瓶〔在玻璃瓶中,放入脱脂棉,再滴入适量乙酸乙酯,制成毒瓶〕、镊子、手套、采集管等。
2.采集昆虫的方法网捕:网捕主要用来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
网捕的方法如下:当昆虫飞来,迎面用网捕捉,当虫子入网后,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齐翻到上面来,然后再用手或试管伸入网内将虫子取出来。
扫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
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将有许多小虫子集中到网底,或者被甩入网底,连接着胶管中。
尤其在途中采集而时间仓促的时候,边扫边走也可以得到许多标本。
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
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观察和搜索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
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透翅蛾、象甲和扁甲、郭公虫的幼虫或其它虫期。
蚜虫、木虱或某些蚧虫的分泌物常可为人觉察,也可根据爱食其分泌物的蚂蚁、蝇或天敌瓢虫的存在来采集蚜虫及蚧虫,同时也常可采到其天敌草蛉、蝎蛉、瘿蚊等;沫蝉幼虫的分泌物常在枝上形成泡沫,其自身躲在里面。
由植物的被害状发现昆虫,如咀嚼式口器昆虫为害后的植物叶片,常留下啃食过的痕迹和留下的粪便。
3、捕捉昆虫的时间及地点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均可采集,但由于昆虫的发生期和植物生长季节大致是相符的,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篇一:昆虫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二、实习地点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三、实习时间201x年9月24号、25号四、实习内容(一)采集昆虫1.使用工具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毒瓶(在玻璃瓶中,放入脱脂棉,再滴入适量乙酸乙酯,制成毒瓶)、镊子、手套、采集管等。
2.采集昆虫的方法网捕:网捕主要用来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
网捕的方法如下:当昆虫飞来,迎面用网捕捉,当虫子入网后,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齐翻到上面来,然后再用手或试管伸入网内将虫子取出来。
扫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
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将有许多小虫子集中到网底,或者被甩入网底,连接着胶管中。
尤其在途中采集而时间仓促的时候,边扫边走也可以得到许多标本。
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
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观察和搜索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
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透翅蛾、象甲和扁甲、郭公虫的幼虫或其它虫期。
蚜虫、木虱或某些蚧虫的分泌物常可为人发觉,也可根据爱食其分泌物的蚂蚁、蝇或天敌瓢虫的存在来采集蚜虫及蚧虫,同时也常可采到其天敌草蛉、蝎蛉、瘿蚊等;沫蝉幼虫的分泌物常在枝上形成泡沫,其自身躲在里面。
由植物的被害状发现昆虫,如咀嚼式口器昆虫为害后的植物叶片,常留下啃食过的痕迹和留下的粪便。
3、捕捉昆虫的时间及地点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均可采集,但由于昆虫的发生期和植物生长季节大致是相符的,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
昆虫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实习单位:XX大学昆虫实验室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鉴定工作。
此外,我还跟随导师进行了昆虫生态学和昆虫生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
一、昆虫标本的采集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两次昆虫标本的采集活动。
第一次采集活动是在校园内的树林和草地,我们使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进行了昆虫的捕捉。
在这次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捕虫网和毒瓶,并掌握了捕捉昆虫的技巧。
第二次采集活动是在周边的农田,我们针对一些农作物的主要害虫进行了采集。
这次活动让我对农业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采集回来的昆虫需要进行制作,以便进行保存和鉴定。
在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昆虫放入毒瓶中进行毒杀,如何将昆虫针插并进行整姿,以及如何将昆虫放入酒精中进行浸泡。
这些制作过程不仅需要细心和耐心,还需要对昆虫的形态结构有深入的了解。
三、昆虫标本的鉴定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昆虫标本的鉴定培训课程。
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工具书和显微镜进行昆虫标本的鉴定。
在实际的鉴定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对采集回来的昆虫进行了鉴定,并记录了鉴定的结果。
通过这个过程,我对昆虫的分类和识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昆虫生态学和昆虫生理学实验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昆虫生态学和昆虫生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
在昆虫生态学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设置昆虫实验田,如何观察和记录昆虫的行为,并分析了昆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状况。
在昆虫生理学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提取昆虫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并研究了这些物质对昆虫生理功能的影响。
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采集、制作和鉴定昆虫标本,掌握了昆虫生态学和昆虫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习总结:这次昆虫学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加深了对昆虫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普通昆虫学实习心得体会_1

普通昆虫学实习心得体会篇一: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普通昆虫学实习】实习报告报告人员:张班级:11植保3班学号:组别:第四组二〇一三年五月一、实习地点概况1、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园华农树木园位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内,气候温和宜人,园内植物种类丰富,现有植物171科608属1200种;稀有濒危植物88种,分属46科75属,其中濒危植物14种,渐危植物49种,稀有植物2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8种,分属35科39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43种。
2、广州龙眼洞森林公园广州树木公园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广汕公路省林科院内,占地面积20hm2,是1998年广州市“新增二百公顷绿地”的一部分。
广东树木公园的树木千姿百态,苍翠欲滴。
园内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景色迷人。
园内树种资源相当丰富,共收集、种植各类树种达110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56种、省级保护树种12种,是广东林木种源资源保存基地。
1995年,该园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省树种最多的树木园,并被授予“广东之最”称号。
20XX年9月被广州市天河区政府授予青少年科普基地。
3、从化三百洞森林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郊从化东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物种众多。
五指山景区的三桠塘幽谷,全长2500米的溯溪小道贯穿幽谷的中部,属亚热带山地雨林,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98%,山间森林茂密,物种繁多。
4、广州龙洞水库筲箕窝凤凰山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北部,总面积约800公顷。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怡人。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80%以上。
公园属丘陵地貌,山势雄伟,俊俏秀丽。
最高峰太和嶂海拔390.8米,比白云山主峰高8米,公园中部的筲箕窝水库容量189万m3。
山间泉水富含矿物质,山上奇石遍地,树木郁郁苍苍;登峰远眺,北望白云区,莽莽林海。
昆虫学实习报告

昆虫学实习报告昆虫学实习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昆虫学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昆虫学实习报告1实习地点介绍: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眉县、太白县和西安市周至县境内,是秦岭山脉主峰,也是中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
太白山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分水岭。
太白山气侯迥然不同,随着海拔高度递增,气候类型按一定规律呈连续的带状分布。
气候立体差异,使植物、动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
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禽异兽于太白山繁衍生息。
太白山蒿坪保护站在蒿坪镇,蒿坪镇位于陕西省紫阳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
蒿坪镇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降水1200mm,自然资源丰富。
从黑虎崖到大殿植物垂直分布,从落叶阔叶林到混交林再到针叶林。
我们在夏季6月24日到6月28日在太白山蒿坪保护站进行昆虫学调查。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内容只要包括昆虫的采集、昆虫标本的制作、虫害调查及标本的保存和鉴定。
1.昆虫采集:白天利用捕虫网来回扫、毒瓶直接抓等方法在道路旁、山上、草丛里、河水边等地方进行昆虫采集;晚上采用诱虫灯进行昆虫采集。
2.昆虫标本制作:根据昆虫标本针插部位的要求及昆虫标本大小,应用不同型号昆虫针针插后整姿、展翅,干燥后按类群装入昆虫标本盒保存。
幼虫等用75%酒精浸泡装于离心管中。
4.害虫调查:调查校园里蚜虫的种类和寄主。
5.标本的保存与鉴定:保存在标本盒内并借用相关书籍图册将收集的昆虫鉴定到目、科。
实习结果标本采集一共15个目72个科直翅目蝗科、螽斯科、蟋蟀科、蚤蝼科(共4科)鞘翅目花萤科、埋葬甲科、叩头甲科、伪天牛科、步甲科、瓢甲科、伪瓢甲科、叶甲科、伪叶甲科、象甲科、天牛科、锹甲科、丽金龟科、金龟科、蜣螂科、扁泥甲科(共16科)双翅目大蚊科、蝇科、花蝇科、虻科、食蚜蝇科(共5科)膜翅目熊蜂科、胡蜂科、姬蜂科、叶蜂科、蚁科(共5科)长蝽科、同蝽科、异蝽科(共10科)鳞翅目木蠹蛾科、天蚕蛾科、天蛾科、小卷蛾科、卷蛾科、夜蛾科、灯娥科、尺蛾科、苔蛾科、舟蛾科、螟蛾科、鹿蛾科、粉蝶科、蛱蝶科(共15科)同翅目叶蝉科、沫蝉科、禅科、绵蚧科(共4科)蜻蜓目色蟌科、伪蜻科(共2科)革翅目球螋科、蠼螋科(共2科)毛翅目石蛾科、管石蛾科(共2科)襀翅目大襀科、襀科(共2科)脉翅目蚁蛉科、栉角蛉科(共2科)蜉蝣目蜉蝣(共1科)螳螂目螳螂科(共1科)广翅目鱼蛉科(共1科)半翅目猎蝽科、龟蝽科、缘蝽科、大缘蝽科、盲蝽科、蝽科、姬蝽科标本制作1、选择昆虫针依昆虫标本大小不同,选定适合的昆虫针。
昆虫学专业实习心得6篇

昆虫学专业实习心得6篇昆虫学专业实习心得篇1昆虫属于动物界Animali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
由于适应环境和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其种类多种多样,形态也各不相同。
但是,不管昆虫的形态如何变化,其基本结构具有一致性,形态上的差异只不过是基本结构的特化,形态结构的特化和多样性是适应环境与生理机能需要的结果。
因此,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基本结构,对于识别昆虫,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害虫防治,都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教学实习是继理论教学之后,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掌握昆虫的捕捉鉴定和标本保存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昆虫的种类和形态结构,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为期四天,第一天上午理论教学,下午校园内小组自由活动;第二天上午8点半学校大礼堂前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农大后山风景水库源区沿途捕捉昆虫,下午3点返校;第三天上午8点二号门集合,坐面包车到梅岭脚,下车步行上山,途中下雨只好中断该次梅岭昆虫捕捉任务,于上午11点左右在梅岭山腰旅游区饭馆解决中餐,然后坐车返校,下午整理所捕的昆虫,并制作成标本;第四天上午在院办昆虫学实验室鉴定标本,下午昆虫识别考试。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昆虫标本的采集目的:熟悉各类昆虫的生活环境;掌握标本采集的常用方法。
(1)采集用具的准备:主要包括捕虫网三角纸袋毒瓶镊子(2)采集方法的应用:网捕扫捕振落搜索灯光诱集2 昆虫标本的制作目的:掌握各种标本的针插部位和翅展整姿的要求及方法。
(1)用具的准备:主要包括展翅板整姿台昆虫针等。
(2)干制标本的制作方法:根据昆虫标本针插部位的要求及昆虫标本大小,应用不同型号昆虫针针插后整姿展翅,干燥后按类群装入昆虫标本盒保存。
(3)各科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昆虫针插前除鳞翅目与蜻蜓目不用毒瓶毒杀外,其余均要先放到毒瓶中毒杀,以防止针插时昆虫挣扎受损影响标本价值。
各目昆虫针插要点如下:鞘翅目:右侧鞘翅左上角,使昆虫针穿过腹面中后足之间,避免破坏该目的分类特征——基节窝半翅目:小盾片中央偏右,这样就可以完整保留腹面的口器槽螳螂目直翅目:中胸基部上方偏右鳞翅目蜻蜓目双翅目:中胸背板中央稍偏右,以留出完整的背中线膜翅目等翅目同翅目:中胸中央部位3 昆虫标本的鉴定目的:掌握检索表的使用方法,能正确识别农林昆虫的主要科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
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课程:普通昆虫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湖北广水三潭国家森岭公园
二零一一年八月
一、实习目的
教学实习是继《普通昆虫学》课理论教学任务完成以后,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鉴别、保管等一整套有关昆虫学研究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各类昆虫的栖息环境、活动时间、寄主植物等基本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昆虫标本。
二、时间:2011年8月16日~8月28日
三、地点:湖北省广水市三潭国家森林公园
四、小组成员:
组长:
五、实习内容
1.制作毒瓶:将脱脂棉放入广口瓶中,用镊子压实,倒入适量乙酸乙酯,再压实,上盖2层滤纸和1层厚纸板即可。
2.灯诱捕虫:8月17日和20日晚7点半至次日凌晨2点半,分别在三潭森林公园的武汉工行招待所院内、风景区停车场进行灯诱捕虫。
3.昆虫采集:白天利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在水中、山上、土里等地方进行昆虫采集。
4.昆虫标本制作:采集回来的昆虫根据昆虫标本针插部位的要求及昆虫标本大小,应用不同型号昆虫针针插后整姿、展翅,插在泡沫板上晾干;幼虫等用75%酒精浸泡装于离心管中。
5.昆虫的分类鉴定及保存:利用工具书对采集的昆虫进行分类鉴定,并做好标签,装入标本盒中。
六、实习成果
经过几天的昆虫采集、鉴定、标本制作和保存工作,小组共采集了包括鳞翅目、鞘翅目等20个目的昆虫110科,总数上千只,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实习目标。
七、心得体会
暑假以来一直期待的昆虫实习终于圆满完成了,在这些天里我们有欢喜也有劳累。
实习时对我们的专业知识的考察、巩固和拓展,在实习中我们小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终于我们组的实习成果丰硕,采集了20目110科的各类昆虫标本。
工作方面,我们组安排的是第一天的守夜,有很多事情都不清楚,也没什么经验。
我们抱着饱满的热情去了,但什么都是自己摸索,所以效率不怎么高。
而且,刚开始也只盯着较大些的虫子捕,小些的就没理睬,再加上灯有问题不时熄灭,灯光被周围的树木和建筑物挡住,结果捕的不是很多。
第二次守夜时我们吸取第一次的教训,不管大小一律捕住,但还是由于天气阴雨,旁边捕虫的点太密也捕到的不多。
白天捕虫考验我们的技术的工作。
我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选择路线,草丛里的蚂蚱,花边的蜜蜂、蝴蝶都是我们的目标对象。
在捕虫的过程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怎样做能把网中的蜂装进毒瓶而不用担心蛰到,怎样能捕到虫等等。
当然,工作时的分工协作是少不了的,整理昆虫我们采用韩旭建议的每个人负责一项,流水作业,这个也在我们做昆虫鉴定时,捕虫时使用,这样我们既可以将工作做完,也避免了重复混乱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在实习时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很多东西都开始不清楚,昆虫针插的部位,展翅的做法等等,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得重新做一些已经做过的工作,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对工作质量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小组交流方面,作为组长的我为了让我们组的工作效率高,除了让大家休息好,也尽力用各种方法来让大家从实习中感受到快乐忘记那些劳累,恐惧等。
比如在第一天晚上守夜时,由于灯有问题,还是在一个老宅里,女生总有些害怕。
除了有些第一次的好奇心,对虫子的期望,我们还谈一些轻松点的话题以增进相互的了解。
白天更是我们相互交流的好时机,因为白天的虫子靠的是眼疾手快,途中说说笑笑的大家都很开心。
20日因为是阴天,虫子很少,于是我们突然萌生了登金顶的想法,以弥补18
日的不足。
从小路上去,路很窄,很多地方坡也很陡。
我们相互帮助,经过艰辛的两个半小时终于登上了山顶,也在途中拍了很多照片作为留念。
这次登山使我们组的凝聚力更强,虽然爬山非常累,我们一起克服各种困难,还在当天晚上坚持守夜捕虫。
专业知识方面,实习不仅是对我们课堂理论学习的巩固,更是对知识的扩展和应用。
对昆虫的习性、生态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昆虫的分类特征等难记的知识生动的展现并应用。
学习昆虫标本制作等昆虫学研究的基本技术。
总而言之,实习时虽然各种生活条件都不如学校好,甚至可以说是到了差的地步,但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超额完成任务。
20目110科的丰硕成果使我们喜悦,专业知识的积累让我们充实。
此次实习不仅扩大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是我们大学生活精彩的一笔,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八、参考书目
1.雷朝亮,荣秀兰,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朱宏复等,蛾类图册,科学出版社,1973
3.李湘涛,昆虫博物馆,时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