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大数据认知与计算-第1讲

数值计算方法大作业

目录 第一章非线性方程求根 (3) 1.1迭代法 (3) 1.2牛顿法 (4) 1.3弦截法 (5) 1.4二分法 (6) 第二章插值 (7) 2.1线性插值 (7) 2.2二次插值 (8) 2.3拉格朗日插值 (9) 2.4分段线性插值 (10) 2.5分段二次插值 (11) 第三章数值积分 (13) 3.1复化矩形积分法 (13) 3.2复化梯形积分法 (14) 3.3辛普森积分法 (15) 3.4变步长梯形积分法 (16)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数值法 (17) 4.1约当消去法 (17) 4.2高斯消去法 (18) 4.3三角分解法 (20)

4.4雅可比迭代法 (21) 4.5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23) 第五章常积分方程数值法 (25) 5.1显示欧拉公式法 (25) 5.2欧拉公式预测校正法 (26) 5.3改进欧拉公式法 (27) 5.4四阶龙格—库塔法 (28)

数值计算方法 第一章非线性方程求根 1.1迭代法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0 = Val(InputBox("请输入初始值x0")) ep = Val(InputBox(请输入误差限ep)) f = 0 While f = 0 X1 = (Exp(2 * x0) - x0) / 5 If Abs(X1 - x0) < ep Then Print X1 f = 1 Else x0 = X1 End If Wend End Sub 例:求f(x)=e2x-6x=0在x=0.5附近的根(ep=10-10)

1.2牛顿法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b = Val(InputBox("请输入被开方数x0")) ep = Val(InputBox(请输入误差限ep)) f = 0 While f = 0 X1 = x0 - (x0 ^ 2 - b) / (2 * b) If Abs(X1 - x0) < ep Then Print X1 f = 1 Else x0 = X1 End If Wend End Sub 例:求56的值。(ep=10-10)

数值分析第1章习题

一 选择题(55分=25分) (A)1. 3.142和3.141分别作为π的近似数具有()和()为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A. 4和3 B. 3和2 C. 3和4 D. 4和4 解,时,, m-n= -3,所以n=4,即有4位有效数字。当时,, ,m-n= -2,所以n=3,即有3位有效数字。 (A)2. 为了减少误差,在计算表达式时,应该改为计算,是属于()来避免误差。(避免误差危害原则) A.避免两相近数相减; B.化简步骤,减少运算次数; C.避免绝对值很小的数做除数; D.防止大数吃小数 解:由于和相近,两数相减会使误差大,因此化加法为减法,用的方法是避免误差危害原则。 (B)3.下列算式中哪一个没有违背避免误差危害原则(避免误差危害原则) A.计算 B.计算 C.计算 D.计算 解:A会有大数吃掉小数的情况C中两个相近的数相减,D中两个相近的数相减也会增大误差 (D)4.若误差限为,那么近似数0.003400有()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A. 5 B. 4 C. 7 D. 3 解:即m-n= -5,,m= -2,所以n=3,即有3位有效数字 (A)5.设的近似数为,如果具有3位有效数字,则的相对误差限为()(有效数字与相对误差的关系) A. B. C. D. 解:因为所以,因为有3位有效数字,所以n=3,由相对误差和有效数字的关系可得a的相对误差限为 二 填空题:(75分=35分)

1.设则有2位有效数字,若则a有3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解:,时,,,m-n= -4,所以n=2,即有2位有效数字。当时, ,m-n= -5,所以n=3,即有3位有效数字。 2.设 =2.3149541...,取5位有效数字,则所得的近似值x=2.3150(有效数字)解:一般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从第一位非零数开始直到最末位,有几位就称该近似数有几位有效数字,所以要取5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话,第6位是5,所以要进位,得到近似数为2.3150. 3.设数据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0005和0.0002,那么的绝对误差约为 0.0007 。(误差的四则运算) 解:因为,, 4.算法的计算代价是由 时间复杂度 和 空间复杂度 来衡量的。(算法的复杂度) 5.设的相对误差为2%,则的相对误差为 2n% 。(函数的相对误差) 解:, 6.设>0,的相对误差为δ,则的绝对误差为 δ 。(函数的绝对误差) 解:,, 7.设,则=2时的条件数为 3/2 。(条件数) 解:, 三 计算题(220分=40分) 1.要使的近似值的相对误差限小于0.1%,要取几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和相对误差的关系) 解:设取n位有效数字,由定理由于知=4所以要使相对误差限小于0.1%,则,只要取n-1=3即n=4。所以的近似值取4位有效数字,其相对误差限小于0.1%。 2.已测得某场地长的值为,宽d的值为,已知试求面积的绝对误差限和

数值分析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设0x >,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ln x 的误差。 解: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为* **** r e x x e x x δ-= == 而ln x 的误差为()1ln *ln *ln ** e x x x e x =-≈ 进而有(ln *)x εδ≈ 2.设x 的相对误差为2%,求n x 的相对误差。 解:设()n f x x =,则函数的条件数为'() | |() p xf x C f x = 又1 '()n f x nx -= , 1 ||n p x nx C n n -?∴== 又((*))(*)r p r x n C x εε≈? 且(*)r e x 为2 ((*))0.02n r x n ε∴≈ 3.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限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 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1 1.1021x =,*20.031x =, *3385.6x =, * 456.430x =,*57 1.0.x =? 解:*1 1.1021x =是五位有效数字; *20.031x =是二位有效数字; *3385.6x =是四位有效数字; *456.430x =是五位有效数字; *57 1.0.x =?是二位有效数字。 4.利用公式(2.3)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1) * * * 124x x x ++,(2) ***123x x x ,(3) **24/x x . 其中****1234 ,,,x x x x 均为第3题所给的数。 解:

*4 1* 3 2* 13* 3 4* 1 51()1021()1021()1021()1021()102 x x x x x εεεεε-----=?=?=?=?=? *** 124***1244333 (1)()()()() 1111010102221.0510x x x x x x εεεε----++=++=?+?+?=? *** 123*********123231132143 (2)() ()()() 111 1.10210.031100.031385.610 1.1021385.610222 0.215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εεεε---=++=???+???+???≈ ** 24**** 24422 *4 33 5 (3)(/) ()() 11 0.0311056.430102256.43056.430 10x x x x x x x εεε---+≈ ??+??= ?= 5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1,问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是多少? 解:球体体积为34 3 V R π= 则何种函数的条件数为 2 3'4343 p R V R R C V R ππ=== (*)(*)3(*)r p r r V C R R εεε∴≈= 又(*)1r V ε=

常用遥感大数据和波段用途

(一)NOAA/AVHRR NOAA/AVHRR(National Oceanic and Ato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是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它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实用气象观测卫星,从1970年12月发射的第一颗到2002年6月24号发射的NOAA-M,30多年来共发射了17颗。NOAA卫星的轨道为太阳同步近极地圆形轨道,以确保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的上午、下午成像。轨道平均高度分别为833km和870km,轨道倾角98.7o和98.9o;是目前业务化运行最成熟的一种遥感卫星。NOAA卫星采用双星系统,即NOAA12和NOAA14在服役,它的总体参数:总重量:1421公斤;负载量:194公斤;保留余量:36.4公斤;卫星尺寸:3.71米(长)*1.88米(直径)。星载传感器有:①极精密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以5个频道同时扫描大气,可获得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作为天气分析与预报之用。此外,红外频道的数据可用来决定若干云参数及海面温度。②泰洛斯业务垂直探测器(TOVS),这组仪器包括三个辐射计,各有不同的功能:A.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器(HIRS/2)是具有20个可见光和红外频道的扫描辐射计,可以探测对流层内气温和水汽垂直分布以及臭氧总含量。B.平流层探测单元(SSU)以3个红外频道观测平流层中的气温垂直分布。C.微波探测单元(MSU)以4个微波频道观测波长0.5厘米的氧吸收带,可以穿透云层探测云下的气温垂直分布。③太空环境监测器(SEM)负责侦测太空中太阳质子、α粒子及电子通量等资料。④地球辐射收支试验(ERBE)以狭角视场和广角视场观测地球大气,可以监测太阳常数、行星反照率以及射出长波辐射等参数。TIROS-N系列卫星具有数据汇集系统(DCS),可以接收来自两千多个固定及移动观测台的资料,加以处理储存,最后再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AVHRR为TIROS-N系列卫星最主要的仪器,它由一个8英寸口径的卡塞格伦望远镜对准地面,用一个旋转镜对地面左右扫描,望远镜的瞬时视场角为 1.3*1.3平方毫弧度,相当于星下点1.1平方公里,扫描每分钟360行,扫描角为正负55度,相当于地面2800公里。它的成像方式是光学机械扫描成像,成像幅宽为16.5km*16.5km,空间分辨率在星下点处是1100m,在远离星下点处是4000m。AVHRR具有五个探测波段,每个波段特性见下表1: 表1 波段特性

遥感数据

4.6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的录入 航空象片以及其他遥感影象,除了自身可以作为GIS原始数据被用于一般性参考和粗略判读和量算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进一步的处理、解释和计算机辅助信息提取而获得大量的第二手空间数据。 图4-3列出了航空象片的获取、处理和一些常用的应用。 图4-3航空象片的获取、处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航空摄影一般采用专门航测飞机,如需要特定波段的光谱影象,可结合使用滤色片和具有特定光谱敏感范围的胶片,这样可以获得光谱分辨率高于20nm的航空影象。这对某些专题信息的提取很有意义。例如植物叶绿素在680nm到700nm 波段内对光线的吸收最强,利用这一波段的影象可以估算不同植物或植物在不同健康程度下的叶绿素含量。 航空象片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遥感数据。卫星遥感可以覆盖全球每一个角落,对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存在由于自然或社会因素所造成的信息获取的空白地区,卫星遥感资料可以及时地提供广大地区的同一时相、同一波段、同一比例尺、同一精度的空间信息;航空遥感可以快速获取小范围地区的详细资料,也就是说,遥感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的现势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遥感数据有以下优点1.增大了观测范围。 2.能够提供大范围的瞬间静态图象。这一点对动态变化的现象非常重要。例如可根据一系列在不同时间获得的洪泛区图象,研究洪水在大面积范围内的变化,这一点靠野外测量的方法很难做到,因为当我们从一点到达另一点的时候所观测的洪水趋势已与上一点的观测时间不同了,所以得不到一个大范围的瞬间静态图象。 3.能够进行大面积重复性观测,即使是人类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也能够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卫星平台上可以周期性地获取某地区的遥感数据。

数值计算方法第一章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以误差为主线,介绍了计算方法课程的特点,并概略描述了与算法相关的基本概念,如收敛性、稳定性,其次给出了误差的度量方法以及误差的传播规律,最后,结合数值实验指出了算法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1 引 言 计算方法以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求解对象,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利用有限的计算工具计算出模型的有效解答。 由于科学与工程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的. 复杂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求解系统的规模很大,多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耦合,海量的数据处理等等,这样就使得在其它课程中学到的分析求解方法因计算量庞大而不能得到计算结果,且更多的复杂数学模型没有分析求解方法. 这门课程则是针对从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中抽象出或转化出的典型问题,介绍有效的串行求解算法,它们包括 (1) 非线性方程的近似求解方法; (2)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函数的插值近似和数据的拟合近似; (4) 积分和微分的近似计算方法; (5)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6) 优化问题的近似解法;等等 从如上内容可以看出,计算方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近似”. 之所以要进行近似计算,这与我们使用的工具、追求的目标、以及参与计算的数据来源等因素有关. 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数据,只能区分、存储有限信息,而实数包含有无穷多个数据,这样,当把原始数据、中间数据、以及最终计算结果用机器数表示时就不可避免的引入了误差,称之为舍入误差. 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得到运算结果,就需要将无穷的计算过程截断, 从而产生截断误差. 如 +++=! 21 !111e 的计算是无穷过程,当用 ! 1 !21!111n e n ++++= 作为e 的近似时,则需要进行有限过程的计算,但产生了 截断误差e e n -.

遥感影像各参数提取和运算

遥感影像各参数提取和运算 一.实验目的 1.1 熟悉使用ENVI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 1.2 学会利用ENVI软件对遥感影像的NDVI和NDWI进行计算,对典型地物的参数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 二.实验内容 2.1 计算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的7个波段的TOA反射率数据和热红外的2个波段的亮度温度值; 2.2 计算NDVI和NDWI; 2.3 选择水体、土壤、植被和人工建筑等典型地物,每种典型地物至少选择50个样点,提取各个样点的7个TOA反射率值、2个亮温值和2个光谱指数值; 2.4 针对各个典型地物的遥感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至少计算各个参数的Minimum, Maximum, Range and Standard Deviation,利用图表的形式对其进行专业分析。三.实验数据与实验平台 数据:LANDSAT 7 ETM+影像、p125r053_7t20001106.met 平台:ENVI 4.7软件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1. 计算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的7个波段的TOA反射率数据和热红外的1个波段的亮度温度值。 实验步骤: (1)计算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的7个波段的TOA反射率: Main menu →Basic Tools →Preprocessing →Calibration Utilities →Landsat Calibration→选择波段数为6的,点击 OK → Reflectance → Edit Calibration Parameters→输出文件名

图4.1.1 反射率参数设置 图4.1.2反射率转换结果图与原图对比

(7,4,3波段,左图为结果图,右图为原图) (2)转换成亮度温度值步骤: Main menu → Basic Tools → Preprocessing →Calibration Utilities → Landsat Calibration →选择波段数为2的,点击OK → Radiance → Edit Calibration Parameters→输出文件名 图4.1.3 亮度温度值参数设置

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5T10:50:09.2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作者:李书强 [导读] 全方位、多时空的地理数据,为人类能更加透彻地感知、更加智慧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我们的生存生活环境提供可能。 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地理信息中心天津市 300450 摘要:目前,我们已经可以获取丰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数据资源。这些数据既包含结构化的地理信息大数据类型,如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大地基准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和与位置关联的各类地物的属性数据。也包括非结构化的地理信息大数据类型,如与位置关联的社交与商务碎片化文字描述数据,与位置相关的图片、视频、语音等数据和移动轨迹数据。全方位、多时空的地理数据,为人类能更加透彻地感知、更加智慧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我们的生存生活环境提供可能。 关键词:城乡规划;测绘地理大数据;应用 引言 测绘是通过使用科学的技术、理念及方法获取和空间位置相关的各种图形及数据资料,当前有数字信息技术为测绘提供保障,已经逐渐形成测绘地理大数据。将该技术应用到城乡规划中十分重要,利用测绘数据可以建模,进而科学、专业、合理、正确反映出城乡建设中的社会信息、经济信息等。因此,在城乡规划中,科学使用测绘地理大数据,发挥出其价值,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 1城乡规划与测绘数据的关系 基础测绘具有公益性和基础性特点,其发展中主要以地方政府和国家投入为主,在测绘中人们主要强调的是数据采集和信息提取,同时对地理环境建设成果有强有力的保障。在大数据时代随着移动位置服务位置服务采集各种数据媒体数据增多,空间数据处理基础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测绘行业大量的大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为了更加深入的挖掘价值对服务转型的思考,我们必须在大数据形成的各个环节转变和突破。近几年测绘数据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测绘数据的实现在城乡规划中得到较好的应用,我国城乡面貌正在朝着日新月异的方向发展,城市和乡村建设与发展需要加强规划和指导,而做好城乡规划首先必须要足够多的数据做支撑,提供城市、村镇的基本面貌和基本动态信息,能够很好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测绘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2.1GPS测绘地理大数据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GPS技术以卫星定位原理为支撑,因其其环境适应性更强,不会受到时间、地点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城镇规划中得到了有效应用。GPS技术能够根据事先确定的测量条件和需求进行测量工作。在测量的施工中GPS技术精确度非常高,不需要监测站之间通视,还能够实现远距离的测量定位计算。采用GPS技术能够降低人力物力的投资,而且操作简单便捷,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和干扰,测量效率高,是其他测绘技术难以媲美的。 利用GPS技术并以城市地图为基础,定位城镇规划的具体位置以及规划范围,并根据所要规划区域中的建筑物分布以及基础设施分布,规划城乡道路线路。根据城市的地形状况,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建设,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全范围的覆盖。并利用GPS技术建立相关数据模型,将城乡规划中所涉及到的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具体的对象,在模型设计中设定更多的评价因子,保证城乡规划的的科学与合理性。 2.2遥感测绘地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土地会随时的发生动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GPS测绘技术就很难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籍测量,以为城乡规划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遥感技术能够迅速获得土地变更数据,从而保证了测绘结果的时效性。不仅如此,因为有些开发整理项目位置比较偏远,而遥感技术不受地域和昼夜的限制,可以对偏远地区的土地情况进行远程监测和分析,并且在晚上进行测量也不会影响测量效果,对瞬间的地籍变化情况能够迅速敏捷的捕捉,从而实现偏远地区的动态测量。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发展的状况,能够及时获取需要规划区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情况,对规划区域的建设格局做到详细的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遥感测绘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根据遥感大数据集合内部之间趋势和相关性,绘制城镇道路网络、建设布局等图像,提升地理测绘信息和数据的可视化,为城市规划的衔接以及后续的城镇规划项目的实施提供参照,并且还可以对规划后的城镇进行实时追求监测,随时了解城乡建设的现状,为后期城乡建设以及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2.3摄影测绘地理大数据 遥感技术虽然具有其独特优势,但是在图像精度上还是有一定不足,无法满足高精度的图像要求,因此,其在大面积覆盖区域内的地基测量不适合使用这一技术。这时可以采取摄影测量技术,该技术不会受气候条件影响,和遥感测绘技术进行比较,其要比遥感测绘技术拥有更快的速度,在结果上也要更准确,具有很高的图像分辨率,对于环境复杂和地形构造复杂的农村来说,非常适合使用这一技术。该技术通常分成两种:①航空摄影;②地面摄影。因为有时会存在地面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会给地面摄影的效果造成影响,无法获取建筑物后面的景,就会让测量工作遇到困难。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航空摄影,其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内容直观的展示出来、信息丰富,具有很高的精度,其可以给城市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提供有效的背景参考资料,通过航空技术捕捉某一区域,可以从影响中直接看到城市建设的情况和成就。 3城乡规划中测绘地理大数据的应用 3.1测绘大数据支持下的城乡规划实施评估 城乡规划评估节点,要利用社交网络、移动终端以及公交刷卡激励等方式开展交通规划研究和评估,同时利用卫星遥感信息覆盖城乡大范围据点,开展多种专题研究,全面的认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执行情况,包括城市用地规划、城市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占地规模等等情况。综合人文数据、综合经济等对城市产业聚集和资源配置效率实施分析。利用新技术和新形式采用统计年年鉴和用户调查的方式分散、静态规划评估复发,使城乡规划评估更加公正、客观,促进城乡规划高效发展。 3.2基于测绘大数据的规划编制和设计创新 城市用地规划是城乡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方面主要指的是为了满足道路交通、城市景观、建筑布置以及城市排水等方面的

《数据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 息 名称《数据的计算》第 1课时 执教者户艳姣课时1 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第一册)第三单元 第十二课 教材分 析《数据的计算》主要包括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运算。该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数据的统计是学好电子表格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学习数据处理的先决条件。通过实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相应地任务。在实际动手操作地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 学情分 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此年龄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操作技能,并且也学过了 word软件。 Excel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一点悬殊,学生相对掌握起来有一点吃力。本节课通过生活化情境下的任务驱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从中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同时信息课堂学习内容与生物学科内容紧密结合,从而符合信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大趋势。 教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理解公式、函数、地址引用的含义; 2. 学会电子表格软件中的编辑公式, 利用函数来统计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交流的 能力; 2. 培养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合 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 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1 .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2 .握使用填充手柄的方法。 难点 1. 公式和函数的概念与思想; 2. 数据范围的选取(包括连续和不连 续区域的选取)。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 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我设计了几个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通过提出任务和问题、假设构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励学生探究新知,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中,指导学生利用了“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意识,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教学过程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信息提取.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信息提取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企业,卫星影像数据服务全国领先。业务包括遥感数据获取与分发、遥感数据产品深加工与处理。按照遥感卫星数据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协同的发展思路,根据观测任务的技术特征和用户需求特征,重点发展光学卫星影像、雷达卫星影像、历史卫星影像三个系列,构建由 26个星座及三类专题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系统,逐步形成高、中、低空间分辨率合理配置、多种观测技术优化组合的综合高效全球观测和数据获取能力形成卫星遥感数据全球接收与全球服务能力。 (1光学卫星影像系列。 面向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水利、农业、林业、统计、地震、测绘、交通、住房城乡建设、卫生等行业以及市场应用对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需求,提供 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worldview4、quickbird、geoeye、 ikonos、pleiades、spot1、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spot7、landsat5(tm、 landsat(etm、 rapideye、alos、Kompsat 卫星、北京二号、资源三 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高分辨率光学观测星座。围绕行业及市场应用对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矿产开发、精细农业、城镇建设、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灾害评估以及热点区域应急等高精度、高重访观测业务需求,发展极轨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星座,实现全球范围内精细化观测的数据获取能力。像国产的中分辨率光学观测星座。围绕资源调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碳源碳汇调查、地质调查、水资源管理、农情监测等对大幅宽、快速覆盖和综合观测需求,建设高、低轨道合理配置的中分辨率光学卫星星座,实现全球范围天级快速动态观测以及全国范围小时级观测。

第1课时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 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数据,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同学们, 新的学期开始了, 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 有下面4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 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 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 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 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 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 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 好吗? 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 师:是呀, 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 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 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 老师也知道了, 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 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 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 好吗?(出示统计表) 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 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 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小学信息技术数据计算教学设计

吉林教育出版社刘晓峰主编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材。 《数据计算》教学设计 前郭县哈萨尔路小学郑晓冬 教学目标:1.能用编辑公式的方法进行数据计算 2.能用工具栏按钮Σ进行计算 3.能用自动填充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4.打开、保存文件 5.小组比赛激发学生应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编辑公式的方法进行数据计算 教学难点:能用工具栏按钮Σ进行计算总和、平均数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实践法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首先听一首《数鸭子》儿歌,有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还有两名舞蹈队的女生随着音乐跳舞,然后在听后你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听到数鸭子的方法;听到了有一个老爷爷;听到了鸭子多的数不过来。 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有关数据计算的知识。板书:数据计算。 二、小组合作

1.先回忆一下数学中的基本的计算符号有:+-×÷=()等,那么在表格中计算也有+-*/=(),只是×用*符号,÷用/符号。 2.打开E盘存储的《我家收支统计表》。先观察表中各项数据,然后分析我们要计算每月的支出合计;计算六个月的每项合计。 如果在数学中我们要进行计算,小组讨论一下如何计算?各小组得出结论:各数据相加。要注意的是先键入“=”号。 3.在电子表格中,数据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另一种是利用函数计算。 小组总结如下: ⑴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①选择要存放数据结果的单元格,并输入计算的公式,单击回车键;例=B2+B3+B4+B5 ②尝试练习:在教师讲解完成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尝试操作其它数据的和,最后让学生分析用公式计算数据的弊端,进而引入Excel中的函数计算。 小组长指导各组成员进行计算。先完成的小组得到一朵小红花。 三、小组探究 这样做麻不麻烦,能不能有更简捷的方法。有这是肯定的。就是快捷按钮方法。 那么再试一试用这种方法计算。小组成员全完成的,给每个人加一朵小红花。提示如下: 我们可以使用函数的方法来统计,步骤为:

数值计算课后答案1

习 题 一 解 答 1.取3.14,3.15, 227,355113 作为π的近似值,求各自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有效数字的位数。 分析:求绝对误差的方法是按定义直接计算。求相对误差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绝对误差再按定义式计算。注意,不应先求相对误差再求绝对误差。有效数字位数可以根据定义来求,即先由绝对误差确定近似数的绝对误差不超过那一位的半个单位,再确定有效数的末位是哪一位,进一步确定有效数字和有效数位。有了定理2后,可以根据定理2更规地解答。根据定理2,首先要将数值转化为科学记数形式,然后解答。 解:(1)绝对误差: e(x)=π-3.14=3.14159265…-3.14=0.00159…≈0.0016。 相对误差: 3()0.0016 ()0.51103.14 r e x e x x -==≈? 有效数字: 因为π=3.14159265…=0.314159265…×10,3.14=0.314×10,m=1。 而π-3.14=3.14159265…-3.14=0.00159… 所以│π-3.14│=0.00159…≤0.005=0.5×10-2=21311 101022 --?=? 所以,3.14作为π的近似值有3个有效数字。 (2)绝对误差: e(x)=π-3.15=3.14159265…-3.14=-0.008407…≈-0.0085。 相对误差: 2()0.0085 ()0.27103.15 r e x e x x --==≈-? 有效数字: 因为π=3.14159265…=0.314159265…×10,3.15=0.315×10,m=1。 而π-3.15=3.14159265…-3.15=-0.008407… 所以│π-3.15│=0.008407……≤0.05=0.5×10-1=11211 101022 --?=? 所以,3.15作为π的近似值有2个有效数字。 (3)绝对误差: 22 () 3.14159265 3.1428571430.0012644930.00137 e x π=-=-=-≈-L L 相对误差:

2019-2020年初中信息技术 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 青岛版

2019-2020年初中信息技术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青岛版 教材分析 内容和地位: 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xx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xx,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背景材料 1、七年级二班班主任交给班长一个任务,要他统计一下这次年终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统计的很多,有每个同学的总分,有每个学科的总分及平均分,还要算什么优秀率、及格率什么的,咱们看怎么帮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呢? 2、小华今年春节收到压岁钱300元,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磁带等,只花了88元,剩下的钱让妈妈给存了起来。而同班的小强收到500元压岁钱,到开学时已经花的精光,却不知自己都花到哪里去了,咱们看能不能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小测验 AVERAGE()表示函数。 1、 IF()表示函数。 2、 MAX()表示函数。 3、 MIN()表示函数。 4、 SUM()表示函数。 条件函数的功能 是:。 小测验答案 求平均值 1.条件 2. 求最大值 3. 求最小值 4. 求和 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教学简案 第1课数据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函数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 2、使学生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材分析】 内容和地位: 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xx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xx,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重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 1、使用求和函数SUM()求和 把“压岁钱花费统计表”分发给每个学生,给出他们任务,让他们根据书中的步骤算出总数,师演示后巡视指导,简单讲评,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激发兴趣。

数值分析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设x 0, x的相对误差为「.,求In x的误差。 * * e* x * _x 解:近似值x*的相对误差为:.=e* x* x* 1 而In x 的误差为e In x* =lnx*「lnx e* x* 进而有;(ln x*)::. 2?设x的相对误差为2%求x n的相对误差。 解:设f(x—,则函数的条件数为Cp^胡1 n A. x nx . 又7 f '(x)= nx n」C p |=n n 又;;r((x*) n) : C p ;,x*) 且e r (x*)为2 .;r((x*)n) 0.02 n 3 ?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限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 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X; h.1021 , x;=0.031 , x3 =385.6 x;=56.430, x5 =7 1.0. 解:x;=1.1021是五位有效数字; X2 =0.031是二位有效数字; X3 =385.6是四位有效数字; x4 = 56.430是五位有效数字; x5 -7 1.0.是二位有效数字。 4.利用公式(2.3)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⑴ 为+X2+X4,(2) x-i x2x3,(3) x2/ x4. * * * * 其中X1,X2,X3,x4均为第3题所给的数。

解:

* 1 4 ;(x-| ) 10 2 * 1 3 ;(x 2) 10 2 * 1 1 ;(x 3) 10 * 1 3 ;(x 4) 10 2 * 1 1 ;(x 5) 10 2 (1);(为 X 2 X 4) =;(为)亠:(x 2)亠:(x 4) =1 10 4 1 10 J 丄 10^ 2 2 2 = 1.05 10” * * * (2)(X 1X 2X 3) * * * ** * ** * X 1X 2 8(X 3) + X 2X 3 g(xj + X 1X 3 名(X 2) 1 1 0.031 汉 385.6 汉?汉10鼻 + 1.1021 域 385.6 汉?汉10 (3) XX 2/X 4) X 4 0.031 1 10” 56.430 丄 10’ 2 2 56.430 56.430 =10° 5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 1,问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是多少? 4 3 解:球体体积为V R 3 则何种函数的条件数为 =1.1021汉 0.031 汉 * 汉 10」+ 0.215

数值分析第一章作业

数值分析第一章作业 1.数值计算方法设计的基本手段是( ). (A) 近似 (B) 插值 (C) 拟合 (D) 迭代 2.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得到结果,用有限过程取代无限过程所产生的近似解与精确解之间的误差称为( ). (A) 舍入误差 (B) 截断误差 (C) 测量误差 (D) 绝对误差 3.由于计算机的字长有限,原始数据在机器内的表示以及进行算术运算所产生的误差统称为( ). (A) 舍入误差 (B) 截断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绝对误差 4.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 )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A) 算法的稳定性 (B) 算法的收敛性 (C) 算法的复杂性 (D) 近似 5.当N 充分大时,利用下列各式计算121N N dx I x +=+?,等式( )得到的结果最好. (A) arctan(1)arctan()I N N =+- (B) 2arctan(1)I N N =++ (C) 21arctan()1I N N =++ (D) 211I N =+ 6. 计算61), 1.4≈,利用下列哪个公式得到的结果最好?为什么? (B) 3(3- (D) 99-7.计算球体的体积,已知半径的相对误差限不超过3310-?,则计算所得体积的相对误差限如何估计? 8.设0x >,近似值*x 的相对误差限为δ,试估计*ln x 的误差限. 9.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已知底面半径r 及圆柱高h 的相对误差限均不超过δ,则计算所得体积的相对误差限如何估计?. 10.用秦九韶算法求32()431f x x x x =-+-在2x =处的值. 11.已知近似值 1.0000x *=的误差限4()110x ε*-=?,21()16 f x x = ,求(())f x ε*,并说明x *及()f x *的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2. 分析算法011111,,32,1,2,,k k k y y y y y k +-?==???=-=?的数值稳定性.

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摘要:数据的概念虽已经有被炒作过度的嫌疑,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国内国外的数据量正以一个惊人速度增长,世界正在高速数字化。而且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大数据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已经悄悄住进了人们的生活,大数据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存在着海量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些已经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大数据应用。关键词:大数据;日常生活;应用;影响 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甚至连普通的网页上都可见到大数据云计算等高大上的字样,但是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普通人,并不是展业的IT人才,怎样了解大数据?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不是一样的,它们两个有区别吗?这样那样的疑问很多,可是又听说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随处可见,就连我们的吃喝住行都有它的影子。那么大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呢?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大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1.大数据的概念及解释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

息资产。 首先大数据要大,大体现在数据的“海量”上,这个“海量”不仅仅指的是数据的多,还有数据的多种多样,复杂程度等。并不是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大量数据这么简单。大数据的特点可归纳为4个“V”——V 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 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数据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渠道。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一般要在秒级时间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时间太长就失去价值了。这个速度要求是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大的区别。 2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和区别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哪里有大数据那里必然有云计算的出现。这是因为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大数据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云计算的特色是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这刚刚好是云计算可以满足的。 从时间上讲,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