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控制器实训报告

合集下载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掌握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熟悉液位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1. 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一种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的常见算法。

PID是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PID算法通过对过程变量进行采样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根据误差大小进行调整。

其中比例项P、积分项I和微分项D分别代表了对过程变量偏差大小、偏差持续时间以及偏差变化率的反馈调整。

2. 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物料高度或深度的设备。

常见的液位传感器有浮球式、压力式、电容式等多种类型。

本实验中采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进行测量。

3.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由水箱、液位传感器、PID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如电磁阀)组成。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液位传感器采集水箱内的液位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PID控制器;PID控制器通过比较设定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使其调节水箱内的水流量,从而维持水箱液位稳定在设定值。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单容量水箱与电磁阀、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等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

2. 设置PID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PID参数。

其中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 和微分系数Kd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3. 进行实验测试将设定值设置为一定值,并记录下当前的反馈值。

根据反馈值计算出误差,并通过PID控制器输出相应的调节信号给执行机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液位是否能够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4. 调整PID参数如果发现液位不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设定值附近,需要对PID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可以通过增大或减小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来调整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习报告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习报告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掌握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组成;2. 学习使用调节器、传感器、执行器等仪器设备;3.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4. 理解并实践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习内容1.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及组成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由两个控制器级联组成,上级控制器控制下级控制器,下级控制器控制被控对象。

本实习采用的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主要由液位控制器、流量控制器、调节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2. 系统设备及参数(1)调节器:采用电动调节阀,可用于控制液位和流量。

(2)传感器:采用液位变送器,用于测量液位。

(3)执行器:采用气动执行器,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关。

(4)被控对象:水箱,用于实现液位的控制。

3. 实习过程(1)设备调试:首先对液位变送器、电动调节阀、气动执行器等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系统连接:将液位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设备按照原理图连接起来,形成液位串级控制系统。

(3)参数设置:根据系统要求,设置调节器的控制参数,包括比例、积分、微分等。

(4)系统投运:启动系统,观察并调整参数,使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4. 问题及解决(1)问题一:系统启动过程中,液位波动较大。

解决:调整调节器参数,减小比例系数,提高系统稳定性。

(2)问题二:液位达到设定值后,系统出现超调。

解决:增加积分时间,减小超调现象。

(3)问题三:流量控制器工作不稳定,导致液位波动。

解决:检查流量控制器设备,清理阀门及管道,确保流量稳定。

三、实习收获1. 掌握了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组成;2. 学会了使用调节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3. 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4. 理解了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系统的原理、组成及调试方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调节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并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液位器实习实训报告

液位器实习实训报告

实习实训报告:液位器实习实训一、实习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位器作为一种常用的自动化控制元件,在各种工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液位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我参加了本次液位器实习实训。

二、实习实训目的1. 掌握液位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2. 学会液位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 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实训内容1. 液位器的基本原理及类型液位器是利用液体的静压力或浮力原理,将液位高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仪表。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位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玻璃液位计: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液位的高度来判断液位,适用于腐蚀性较强、温度较低的液体。

(2)磁翻板液位计:利用磁性翻板的开关动作来检测液位,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

(3)超声波液位计:采用超声波原理,通过测量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液位,适用于各种液体和恶劣环境。

(4)雷达液位计:利用微波原理,通过测量微波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液位,具有测量精度高、不受液体性质影响的优点。

2. 液位器的安装与调试(1)安装:根据液位器的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注意安装位置应避免液体的剧烈波动和外部干扰。

(2)调试:调整液位器的零位和量程,确保液位器的输出信号与实际液位高度相符。

在调试过程中,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 液位器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液位器的外观,确保其无破损、污垢和锈蚀。

(2)检查液位器的连接线路,确保其接触良好、无短路或断路现象。

(3)根据液位器的使用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润滑和紧固等工作。

四、实习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液位器实习实训,我深刻了解了液位器的工作原理、类型、安装调试方法和维护保养措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液位器,并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完成了实习实训任务。

此外,本次实习实训使我认识到液位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己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兴趣。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

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学习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节方法,掌握PID控制器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1. 单容量水箱2. 水泵3. 液位传感器4. 控制器5. 电脑实验原理:PID控制器是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组成的控制器。

根据物体的反馈信号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PID控制器会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以使系统的输出信号趋近于设定值,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单容量水箱与水泵和液位传感器连接,将控制器与电脑连接。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控制器的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并将设定值设定为所需的液位。

3. 开始实验:启动水泵,观察水箱液位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4. 数据分析:根据液位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计算实际液位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并根据PID控制器的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

5. 调整控制参数: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如增大比例增益、调整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再次进行实验。

6. 重复步骤3-5,直到达到所需的控制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液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通过分析曲线形状和数据变化趋势,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

如果液位在设定值附近波动较小,并且响应时间较短,则说明PID控制系统的参数调节较为合适。

结论:通过单容量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我们学习了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节方法,并掌握了PID控制器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有很大影响,需要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进行参数调整。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后续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箱液位过控实训报告 2

水箱液位过控实训报告 2

目录1 引言 (1)2系统介绍 (1)2.1 系统组成及其框图 (1)2.2系统工作原理及其设备介绍 (2)3调试系统 (4)4调试结果 (9)心得体会 (10)1 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位是最基本的工艺参数之一,因此对水箱液位实现自动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后,将面临的任务之一是对自动控制系统(设备、装置)进行维护、维修和技术改造等。

本训练项目的任务是通过为期1周的工程实践训练,对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等进行原理分析,中间信号的检测调试、故障分析处理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系统性能。

本次系统综合工程实践训练内容覆盖面广,应用性强,通过工程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对实际系统的检修调试方法,积累实践经验,近一步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为毕业后顺利上岗打下良好基础。

2 系统介绍2.1系统组成及其系统框图本次工程实践训练采用是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它是一个多功能多分支的大系统,由于时间关系,无法对此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全面熟悉和训练,所以只是选用了此系统的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及其设备作为训练内容,系统由过程控制实验对象系统、智能仪表控制台、上位监控PC机及监控软件MCGS组态软件组成。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由液位给定,控制器,D/A转换器,电动节阀,单容水箱,检测变送器,A/D转换器,扰动信号组成,框图如下:图1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框图2.2系统工作原理及其设备介绍1. 工作原理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里的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是一个使液位保持在一定高度的控制系统。

它采用的控制方法是PID 控制。

先用水泵给水箱抽水,改变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水的流量从而控制水箱液位的高度。

并选用压力传感器对液位高度进行测量,将测量的值传输给系统并与系统的给定值进行比较,通过改变PID 的控制参数,使测量值能够跟随系统给定值,实现对液位的动态调节和控制。

液位控制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液位控制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位控制作为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液位控制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和控制策略,并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液位控制原理首先,我们对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学习。

液位控制是指通过调节流入或流出系统的流量,使容器内的液位保持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

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液位、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信号传输、处理和执行机构控制。

2. 液位控制设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液位控制中常用的设备,如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液位变送器、调节阀等。

这些设备在液位控制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实时测量液位、流量等参数,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

3. 液位控制策略液位控制策略是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我们学习了常用的液位控制策略,如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等。

这些控制策略能够根据液位变化及时调整控制参数,使液位保持稳定。

4. 实训项目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项目:(1)液位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液位控制系统,并进行参数调试,使系统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2)液位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对搭建的液位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包括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等。

(3)液位控制系统的优化: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控制效果。

三、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实训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准备了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工具。

2. 搭建液位控制系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实验要求搭建了液位控制系统。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设备的安装、接线方法和调试技巧。

3. 调试与优化在系统搭建完成后,我们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了调试和优化。

通过调整参数,使系统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液位控制单元仿真实验报告

液位控制单元仿真实验报告

液位控制单元仿真实验报告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液位控制单元的仿真实验。

说实话,这玩意儿听上去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和咱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你家里的水箱,别看它默默无闻,背后可是有一套复杂的系统在运作。

液位控制就是确保水箱里的水不会满得溢出来,也不会干巴巴的。

这就像妈妈总是提醒你别喝太多水,又要确保你能喝到,哈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咱们得明白液位控制单元到底是个啥。

它就像一个聪明的小管家,时刻关注着液体的高度。

要是液体太多,管家就得给你发个信号,让你赶紧把水放掉;要是太少了,它又会通知水泵赶快加水。

这样一来,不管是家里的水箱,还是工厂里的大罐子,统统都能保持在一个安全、合理的水平上,真是无微不至啊。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仿真软件来模拟液位控制。

说实话,这种高科技的玩意儿真是让人惊艳。

你可以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就能看到液位变化的全过程,仿佛自己成了“液位小王子”,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咱们把水的流入流出速率、传感器的反馈、泵的工作状态都一一设定,简直就是玩游戏,乐趣无穷。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现象。

有时候水位变动得特别快,就像开了挂一样,瞬间让人感觉手忙脚乱。

这个时候,液位控制单元就要发挥它的“超级能力”了。

它像个老练的指挥家,迅速调整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系统不会失控。

真的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一切都在它的掌控之中。

这玩意儿并不是万能的。

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水管破裂,或者电力故障,液位控制单元也有点无奈。

就像咱们生活中总会有些意外,不能事事都照顾到。

这时候,咱们就得考虑备份系统,做好应急预案。

听上去繁琐,但想想吧,这就像人生中的“备胎”,总得有个后招,才能应对突发的风波。

实验中,我们还尝试了不同的液体,比如水、油,甚至是一些化学药品。

每种液体的流动特性都不一样,控制起来就像调皮的小孩,有时候听话,有时候偏要闹腾。

尤其是油,它的粘稠度可不是开玩笑的。

咱们得小心翼翼,不然可就玩完了。

液位计算机控制课程实训任务书报告

液位计算机控制课程实训任务书报告

绪论在又可作为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前端机,完成模拟量的采集和开关量的输入、处理和控制计算,然后输出控制信号。

单片机广泛用于仪器仪表中,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相结合,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流量、速度、厚度、压力、温度等物理量的测量;在家用电器设备中,单片机已广泛用于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饭锅、微波炉、洗衣、高级电子玩具、家用防盗报警等各种家电设备中。

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医用设备、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位测量技术趋于智能化、微型化、可视化。

目录绪论 (1)1、系统设计方案 (3)1.1 系统设计方案比较 (3)1.2 系统设计总框图 (3)1.3 A/D转换模块设计方案 (4)2. AT89C52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7)2.1 控制器 (7)2.2存储器结构 (7)2.3 并行I/O口 (8)2.4 时钟电路与时序 (8)2.5晶振特性 (8)3.最小系统设计 (8)3.1 复位电路 (9)3.2 控制引脚EA接法 (9)4.数字钟的外围电路设计 (10)4.1 晶振电路 (10)4.2复位电路 (10)4.3显示电路 (11)4.4 LED显示器 (11)4.5共阳极接法 (12)4.6共阴极接法 (12)4.7 电源电路 (12)5相关控制电路 (13)5.1 按键电路 (13)5.2 定时工作方式 (14)5.3中断子程序 (14)6. 软件调试问题及解决 (14)7. 结论 (14)1、系统设计方案1.1 系统设计方案比较对于水位进行控制的方式有很多,而应用较多的主要有2种,一种是简单的机械式控制装置控制,一种是复杂的控制器控制方式。

两种方式的实现如下:(1)简单的机械式控制方式。

其常用形式有浮标式、电极式等,这种控制形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存在问题是精度不高,不能进行数值显示,另外很容易引起误动作,且只能单独控制,与计算机进行通信较难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U JIANG UNIVERSITY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实训报告课题:液位控制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同组同学: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2.09.10—2012.09.21“液位控制器”的组装、调试与制作1 实践目的通过对“液位控制器”机的组装、调试与制作,掌握“液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提高元器件识别、测试及整机装配、调试的技能,增强综合实践能力。

2 实践要求1.掌握和理解“液位控制器”原理图各部分电路的具体功能,提高看图、识图能力;2.对照原理图和PCB板,了解“液位控制器”元器件布局、装配(方向、工艺等)和接线等;3.掌握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排除焊接、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

4.熟练使用各种常用仪器、仪表和电子工具,掌握元器件和整机的主要参数、技术或性能指标等的测试方法;5.解答“思考与练习题”,进一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 “液位控制器”原理简介在水塔中经常要根据水面的高低进行水位的自动控制,同时进行水位压力的检测和控制。

该液位控制器具有水位检测、报警、自动上水和排水(上水用电机正转模拟,下水用电机反转模拟)、压力检测功能。

液位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如图9.1所示,该控制器主要由电源电路、显示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按键及蜂鸣器驱动电路、液位检测电路、压力检测电路组成,由三路“传感器”(三根插入水中的导线)检测液位的变化,由89S52控制液位的显示及电泵的抽放水,由ADC0809采集水位压力的变化并由数码管显示压力。

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如下:液位控制器的电源电路、显示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及蜂鸣器驱动电路与前面章节相类似,在此不在赘述。

液位检测电路:液位检测电路如图9.2所示,该液位检测是利用水具有导电性的特性,三路检测都采用简单的三极管检测电路检测液位变化,实际检测时,从单片机P3焊接出四根导线,分别将接A、B、C和VCC的导线放入水杯(模拟水塔)中,位置如图9.3所示。

若某端子和VCC间没有水作导体时,其对应三极管截止,对应输出低电平到单片机;若某端子和VCC间有水作导体时,其对应三极管导通,对应输出高电平到单片机。

电路焊接好后,接通电源,改变液位使检测点变化,当液位在A点以下时红灯连续亮并且发出频率较高的报警声,显示00,电机正转;当A≤液位<B时,显示0A,电机正转;当B≤液位<C时,显示0B,电机不转;液位在C点及以上时,绿灯连续亮并且发出报警声,显示0C,电机反转。

按键S1是复位按键,按下S3切换到温度显示。

图9.2 液位检测电路图9.3模拟水塔.精选范本图9.1 液位控制器的电路原理4 “液位控制器”元器件“液位控制器”主要元器件介绍如下: ADC0809ACDC0809位8路A/D 转换集成芯片。

可实现8路模拟信号的分时采集,片内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以及相应的通道地址锁存用译码电路,其转换时间为100us 左右。

其引脚排列如图9.4所示,其引脚功能说明如下:IN0~IN7:模拟量输入通道信号单极性,电压范围0-5V ,若信号过小还需进行放大。

ADDA 、ADDB 、ADDC :地址线A 为低位地址,C 为高位地址。

其地址状态与通道对应关系见表9.2。

ALE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

对应ALE 上跳沿,A 、B 、C 地址状态送入地址锁存器中。

START :转换启动信号。

START 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0”;START 下跳沿时,开始进行A/D 转换;在A/D 转换期间,START 应保持低电平。

本信号有时简写为ST 。

D 7~D 0:数据输出线。

OE :输出允许信号。

用于控制三态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

OE=0,输出数据线呈高电阻;OE=1,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

CLK :时钟信号。

ADC 0809的内部没有时钟电路,所需时钟信号由外界提供。

通常使用频率为500kHz 的时钟信号。

EOC :转换结束信号。

EOC=0,正在进行转换;EOC=1,转换结束。

使用中该状态信号既可作为查询的状态标志,又可以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使用。

Vcc :+5V 电源。

Vref :参考电源。

参考电压用来与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比较,作为逐次逼近的基准。

其典型值为+5V (Vref (+)=+5V ,Vref (一)=0V )。

图9.4 ADC0809引脚排列图表9.2 通道选择C B A 选择的通道0 0 0 0 0 1 0 1 0IN 0 IN 1 IN 2集成电路LM324LM324是四运放集成电路,它采用14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外形如图9.5所示。

它内部包含四组形式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除电源共用外,四组运放相互独立。

11脚接负电源,4脚接正电源。

图9.5 LM324电路符号与管脚图AT89C51其中,在这次制作中主要使用如下特殊管脚: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RST :复位输入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IN 3 IN 4 IN 5 IN 6 IN 7集成电路74HC2455 思考与练习题(1)分析主板刚上电时,芯片9脚的电平变化情况:先 0 电平,然后保持 1 电平不变。

(2)在电路中,PR1起上拉作用; R9、R10、R11、R12在电路中起限流、上拉作用;D11、D12在电路中起的作用相当于数字电路的非门电路。

(3)编写一段简单的电机驱动程序,使图9.8所示电机驱动电路按表9.3所示要求工作。

表9.3 电机工作要求M1(接89S52的16脚)M2(接89S52的17脚)电机运行情况高电平低电平正转低电平高电平反转低电平低电平不转图9.8 电机驱动电路6 制作过程6.1 电路仿真实际仿真电路:电机模块:+5v显示模块:水位A点一下,显示00;水位AB点之间显示0A单片机0电平使用有效,所以在这一基准编写以下#include<reg51.h>void delay( unsigned char chishu );void display(unsigned char d);sbit wei=P2^7;sbit duan=P2^6;sbit Moto1=P2^0;sbit Moto2=P2^1;sbit FM=P2^3;sbit LC=P2^2;sbit LED_R=P1^1;sbit LED_G=P1^2;unsigned char LA_flag,LB_flag,LC_flag,dspflag; unsigned char code dsp_code_ca[] = {0x3f,0x77,0x7f,0x39}; unsigned char m1_state;main(){IT0=1;EX0=1;IT1=1;EX1=1;EA=1;while(1){if(LC_flag==0){LC_flag=1;m1_state=4;}if(LA_flag==1){LA_flag=0;m1_state=1;}if(LB_flag==1){LB_flag=0;m1_state=2;}if(LC==0){m1_state=3;//**A以下液面**电机反转**显示00**// if(m1_state==4){display(0);Moto1=1;Moto2=0;FM=0;LED_G=1;LED_R=0;}//**A~~B液面**电机正转**显示0A**// if(m1_state==1){display(1);Moto1=1;Moto2=0;FM=1;LED_G=1;LED_R=1;}//**B~~C液面**电机不转**显示0B**// if(m1_state==2){display(2);Moto1=0;Moto2=0;FM=1;LED_G=1;LED_R=1;//**C以上液面**电机反转**显示0C**//if(m1_state==3){if(LC==0){display(3);FM=0;Moto1=0;Moto2=1;LED_G=0;LED_R=1;}}}}void fun1(void) interrupt 0{LA_flag=1;}void fun2(void) interrupt 2{LB_flag=1;}void display(unsigned char d){ //A 01110111 B C 00111001P0=0xff;//消影duan=0;wei=1;P0=0xfd;//送位码delay(5);duan=1;P0=dsp_code_ca[d/10];//送段码duan=0;P0=0xff;//消影duan=0;wei=1;P0=0xfe;//送位码wei=0;delay(5);duan=1;P0=dsp_code_ca[d%10];//送段码duan=0;}void delay( unsigned char chishu ){unsigned char i,j;for(i=0;i<40;i++){for(j=0;j<chishu;j++);}}6.3电路的焊接在这次电子制作中,单片机的主控电路我没有进行焊接,直接使用51单片机开发板作为主控电路进行控制。

在外围电路的焊接中,这里是按模块进行焊接的。

这些模块主要有液位检测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

液位检测电路包含了3个通道,即:A、B、C 三个液位检测点。

这三个液位检测点分别接到单片机外部中断IN0,IN1和P2^2管脚。

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端接到单P2^0,P2^1中实现单片机对电机的控制。

在焊接的时候按照原理图进行焊接,注意脱焊、漏焊和虚焊。

电路焊接好后,接通电源,改变液位使检测点变化,当液位在A点以下时红灯连续亮并且发出频率较高的报警声,显示00,电机正转;当A≤液位<B时,显示0A,电机正转;当B≤液位<C时,显示0B,电机不转;液位在C点及以上时,绿灯连续亮并且发出报警声,显示0C,电机反转。

6.4 调试液位控制模块:将液位控制电路电源接5V电压,液位控制电路输出LA接到单片机控制电路外围中断IN0中,LB输出接到单片机控制电路外围中断IN1中,LC接到单片机控制电路外围中断P2^2中。

当将K1按下时,液位控制模块输出一个0电平,触发单片机外围中断IN0使得单片机显示0A,外围电路电机正转; 当将K2按下时,液位控制模块输出一个0电平,触发单片机外围中断IN1使得单片机显示0B,电机不转; 当将K3按下时,液位控制模块输出一个0电平, 使得绿灯连续亮并且发出报警声,显示0C,电机反转。

在刚上电的时候,红灯连续亮并且发出频率较高的报警声,显示00。

在这一测试的过程我们出现了较大问题,液位控制器的输出触发无法放映的主控电路上,但在单片机刚一上电的时候才有轻微触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