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三年级阅读之中心句训练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专项阅读训练,完成练习。
大雁和鸭子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当旅行家。
春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出发吧。
”鸭子望着那漫天烟雨,摇摇头说:“这是什么鬼天气呀,等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走吧。
”大雁鼓鼓翅膀,冒着风雨,上了征程。
夏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起程吧。
”鸭子指着天上的骄阳,摇摇头说:“哎,赤日炎炎,我受不了,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
”大雁鼓鼓翅膀,顶着烈日,上了蓝天。
秋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这回总该起程了吧?”鸭子缩了缩脖子说:“哎,秋风起了,凉丝丝的,还不是太理想的日子。
过些时候再说吧。
”大雁鼓鼓翅膀,飞向前方。
冬天,大雁又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出发了!要不,一年就过去啦!”鸭子望着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头摇得像拨浪鼓:“这可是打狗不出门的日子呵!你要去,自己去吧!”说完,颤动着两条短腿,躲到避风的墙根下去了。
大雁鼓鼓翅膀,迎风斗雪,飞向远方。
就这样,年复一年,鸭子的翅膀退化了,以至于飞不起来了,连走路也像个蹒跚的老头子。
而大雁,迎风击雨,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身子也越来越矫健,成了著名的旅行家。
1.丰富的想象是童话重要的特点,但童话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如大雁和鸭子都属于鸟类动物,因此想象它们本是_____________;因为大雁是候鸟,所以想象它是__________;因为鸭子是留鸟,不能飞高,因此想象它的翅膀退化了,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话中,大雁和鸭子的共同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实现了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实现梦想。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只(________)(填序号)的大雁和一只(________)(填序号)的鸭子A.坚持不懈 B.害怕困难、得过且过3.这则童话中的鸭子的形象让我们想到了课本中曾学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word完整版)三年级阅读理解(找出中心句).docx

三年级阅读理解(找出中心句)一: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精彩而又体现中心的语句。
能够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老师经常说到的“中心思想”。
一段话:找出下面每段话里面的中心句。
(注意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能准确的找出,不然在你面前,也发现不了)(1)21 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 98%都来自太阳能。
总结:一段话是先总后分,中心句往往在开头一句。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都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总结:一段话是先分后总,中心句往往在后面。
(3)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
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
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
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 ,冬天“棉被”盖的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总结:有的中心句在中间(4)柳抽出嫩的新芽,柔的柳在微中浮,充着情画意。
五六色的花争芳吐,散出清香,吸引着一群群勤的蜜蜂,美的蝴蝶。
群山一片翠,竹子得挺拔茂密。
湖中碧波平静,倒映着山、塔和。
人着双,小船划破水面,向前,声笑不从游船上来。
提示:不是所有的段落都有中心句。
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就不要硬找中心句,其中心意思必靠我自己来概括。
所以找中心句,必要懂文章,有四种方式。
一篇文章:(一)和蜜蜂①人喜蜜蜂,美蜜蜂的辛勤。
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人写了不少蜂,甚至学会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到,到西⋯⋯”② 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着一个疑,蜜蜂一早出工,我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我也天黑回;我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只夸蜜蜂,不称我,不是太偏心了?想来想去想不通。
三年级阅读之中心句训练完整版

三年级阅读之中心句训练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三年级阅读训练之——中心句姓名:知识点一:中心句一、中心句就是文章中最核心的一句话。
一篇文章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中心展开叙述的。
二、思考:1、文章有没有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2、这个中心句在文中处于什么位置?3、这个中心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例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例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例3: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每次上课,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还舍不得扔掉。
两个指头掐得紧紧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时候才扔掉。
那时候,你看到粉笔头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
你一定会想: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三、找中心句的方法:⒈认真阅读全文。
⒉仔细分析段内句子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四、了解中心句在段内的位置及作用:①开头: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中间:承上启下作用。
③末尾:归纳和总结作用。
课堂巩固一、阅读段落,回答问题。
(一)“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大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划出来。
2、这段话按()的顺序来介绍小花鹿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Microsoft Word 文档 (7)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坡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青春,我就一定从学起,做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
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
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
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得痛哭起来。
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
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她一个青春。
“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时光老人那么生气。
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钟!1、在文中找出词语,作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后悔(懊悔)央求(哀求)2、组词。
(3分)呜(呜呼)悔(后悔)跪(跪下)鸣(鸣叫)侮(侮辱)脆(清脆)3、用“假如……就……”造句。
(2分)假如明天下雨,我就不去游玩了。
4、流浪汉对时光老人怎样说的?时光老人怎样做的?流浪汉又是怎样做的?(3分)……我真后悔呀!时光老人流浪汉让返老还童;流浪汉仍然按老样子生活。
5、你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我们从小就应珍惜时间。
(一)掩(yǎn)耳盗(dào)铃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画出来。
(word完整版)三年级阅读之中心句训练.docx

育青外国语学校三年级阅读班内部资料,阅读能力训练三年级阅读训练之——中心句姓名:知识点一:中心句一、中心句就是文章中最核心的一句。
一篇文章必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所有内容都是中心展开叙述的。
二、思考:1、文章有没有中心句?是哪一句?什么?2、个中心句在文中于什么位置?3、个中心句,在段中起什么作用?例1 :青蛙最喜吃昆虫。
、蚊子、白蛉、蚱⋯⋯它都吃。
它鼓着一大眼睛,蹲在池塘上,只要有虫子,它“噌”地跳起来,舌一伸,就把虫子卷嘴里去了。
例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物常常在窃窃私。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有的像小狗一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它吃西的候出一种声音,行的候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会出警。
例3:老多珍惜粉笔!每次上,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舍不得扔掉。
两个指掐得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候才扔掉。
那候,你看到粉笔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
你一定会想:老多珍惜粉笔!三、找中心句的方法:⒈ 真全文。
⒉仔分析段内句子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四、了解中心句在段内的位置及作用:①开:概括和述作用。
②中:承上启下作用。
③末尾:和作用。
堂巩固一、段落,回答。
(一)“小花鹿”可真人喜。
的袋上,一粉色的小耳向上着,仿佛在听周的静。
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的眼眶里,那溜溜的大眼珠真有神采呢!一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
“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上面有大色的梅花斑。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着,出一副皮的子。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划出来。
2 、段按()的序来介小花鹿的。
一段是()构。
育青外国语学校三年级阅读班内部资料,阅读能力训练育青外国语学校三年级阅读班内部资料,阅读能力训练(二)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三年级阅读中心句练习题

三年级阅读中心句练习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Tom is a 3rd-grade student. He loves to read books and has a big collection of storybooks. One day, his teacher asked him to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to find a book for the storytime class. Tom was excited and went to the library right after school.In the library, Tom saw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books. There were fairy tales, adventure stories, and books about animals. After searching for a while, he found a book with a colorful cover and decided to borrow it.In the storytime class the next day, Tom read the book to his classmates. They all enjoyed the story and asked him where he found such a interesting book. Tom proudly told them that he found it in the school library.1. Who asked Tom to find a book for the storytime class?a) His classmatesb) His teacherc) His parents2. What kind of books did Tom see in the library?a) Only fairy talesb) Only adventure storiesc) Fairy tales, adventure stories, and books about animals3. How did Tom feel when he found the book with the colorful cover?a) Boredb) Excitedc) Disappointed4. Where did Tom find the interesting book?a) In his classroomb) In a bookstorec) In the school library二、句子理解阅读下列句子,然后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正确的答案。
(完整word版)北大荒的秋天(三年级阅读题)

北大荒的秋天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基础强化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填空。
(1)“一碧如洗”是形容天空()。
(2)“清澈见底”是指河水()。
2、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可真多,请你找出来,写在下面。
()()()()3、文中有两个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整体感知4、按照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将第2段分为三层,用“/ ”隔开,并填空。
第一层主要写了流云,第二层主要写第三层主要写。
5、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画上“ ______”。
部分研读6、读第2段。
很多句子写得很美,很生动。
请你找出一个比喻句,一个拟人句,工整、正确地抄写在下面。
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体回顾7、北大荒的秋天美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梅红;玫瑰红;桃红;樱桃红;桔红色;石榴红;枣红色;莲红色;浅莲红;豆红;辣椒红;高梁红;芙蓉红;胭脂红;鲑鱼红;玳瑁红;海螺红;宝石红;玛瑙红;珊瑚红;金红;铁红;铁锈红;铬红;砖红;土红;紫红(酒红);深紫红;蓝:月光蓝;海洋蓝;海蓝;湖蓝;深湖蓝;中湖蓝;冰雪蓝;孔雀蓝;宝石蓝;粉末蓝;藏蓝;海军蓝;宝蓝;墨蓝;紫蓝;浅紫蓝;绿:豆绿;浅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苹果绿;森林绿;苔藓绿;草地绿;灰湖绿;水晶绿;玉绿;石绿;松石绿;孔雀绿;墨绿;墨玉绿;黄:橙色;深桔黄;浅桔黄;柠檬黄;玉米黄;橄榄黄;稻草黄;芥末黄;杏黄;蛋黄;藤黄;象牙黄;日光黄;土黄;砂黄;金黄;深黄;棕黄;青黄;鲜黄;鹅黄;紫:紫罗兰色;紫水晶色;葡萄紫;茄皮紫;玫瑰紫;丁香紫;墨紫;绛紫;乌紫;蓝紫;灰:银灰色;炭灰色;烟灰;雾灰;黑灰。
(word完整版)三年级阅读理解(找出中心句).doc

三年级阅读理解(找出中心句)一: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精彩而又体现中心的语句。
能够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老师经常说到的“中心思想”。
一段话:找出下面每段话里面的中心句。
(注意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能准确的找出,不然在你面前,也发现不了)(1)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
总结:一段话是先总后分,中心句往往在开头一句。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都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总结:一段话是先分后总,中心句往往在后面。
(3)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
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
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
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的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总结:有的中心句在中间(4)杨柳抽出嫩绿的新芽,轻柔的柳丝在微风中轻轻浮动,充满着诗情画意。
五颜六色的花争芳吐艳,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着一群群勤劳的蜜蜂,美丽的蝴蝶。
群山一片苍翠,竹子长得挺拔茂密。
湖中碧波平静,倒映着山、塔和绿树。
人们摇着双桨,小船划破水面,缓缓向前,欢声笑语不时从游船上传来。
提示:不是所有的段落都有中心句。
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就不要硬找中心句,其中心意思必须靠我们自己来概括。
所以说找中心句,必须要读懂文章,有四种方式。
一篇文章:(一)蚂蚁和蜜蜂①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阅读训练之——中心句
姓名:
知识点一:中心句
一、中心句就是文章中最核心的一句话。
一篇文章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所
有内容都是围绕中心展开叙述的。
二、思考:1、文章有没有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2、这个中心句在文中处于什么位置?
3、这个中心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例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例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例3: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每次上课,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还舍不得扔掉。
两个指头掐得紧紧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时候才扔掉。
那时候,你看到粉笔头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
你一定会想: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
三、找中心句的方法:
⒈认真阅读全文。
⒉仔细分析段内句子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四、了解中心句在段内的位置及作用:
①开头: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中间:承上启下作用。
③末尾:归纳和总结作用。
课堂巩固
一、阅读段落,回答问题。
(一)“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大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划出来。
2、这段话按()的顺序来介绍小花鹿的。
这一段是()结构。
(二)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共有()句话。
它是围绕第()句话来写的。
(三)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1、课文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2、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南沙的物产丰富。
(四)()这里的花有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不但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奇花异草。
这儿果子也很多,香蕉、菠萝、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
肥硕的木瓜,簇拥在一起,还有一种芒果,长得又肥又大,一个就有一斤重,果肉有五寸厚,而核只有拇指那么大。
选择序号填入括号内。
A、西双版纳是花的海洋。
B、西双版纳是果实的海洋。
C、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
(五)小小的皮球,可以引你满操场地飞奔疾驰,全身运动。
它充实丰富你们的课作校外生活,增进少先队员的友爱团结,又能使你的精神饱满,更好地学习,给你们带来荣誉、欢乐和进步。
踢小皮球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体育活动。
小皮球能使你像小老虎那样勇敢、像小松鼠那样灵活,又能使你像小牛那样健壮结实。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划出来。
2、文中把你比作()、()、()。
(六)葫芦池一年四季景色秀美。
春天,池边翠绿色的柳条在春风里摇曳。
红艳艳的桃花把葫芦池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夏天,池里铺满荷叶,一阵风吹过,像翻动着一层绿色的波浪。
含苞欲放的荷花清香四溢。
秋天,阳光照满大地,池边菊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寒冬,葫芦池结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池边回荡。
1、这段话共有()句,是围绕第()句按()顺序写了葫芦池的美景。
二、课外拓展(16分)
可爱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
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广大。
我国领土的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当我国的北方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方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
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我国的物产丰富。
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
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
有蕴藏丰富的煤矿、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地大物博”的“博”在这个词中,应解释为( )
A.多、广
B.知道得多
C.用自己的行动获得
2.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可爱的祖国的。
3.用横线画出概括全文的句子。
4.这篇文章的结构应该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