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典型题详解(论述题)【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论述题

1.经院哲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和影响。[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经院哲学原意是指“学院中人的思想”,后是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1)概况

①思想基础

经院哲学是“神学的奴婢”,为基督教信仰服务。经院哲学的思想基础是从古代文献中发掘出来和从阿拉伯世界中辗转流归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在对待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上,该派哲学家力图用理性来论证信仰,将基督教的信条建立在逻辑证明的基础上;或把理性的范围与信仰的范围严格区分开来,形成两个不同的领域。

②三个阶段

经院哲学通常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经院哲学是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亚里士多德逐渐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是唯名论盛行的时期,经院哲学式的理性主义一蹶不振。

(2)两大派别

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围绕“共相”问题,哲学家们分成实在论和唯名论两大派别。

①实在论

实在论认为普遍的共相才是真正的实在,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实在论是对柏拉图——奥古斯丁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构成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的理论基础。该派的代表人物有安瑟尔谟、托马斯等。

②唯名论

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只是概念,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唯名论否定共相的独立实在性,从根本上威胁到基督教的正统神学和教会权威。唯名论坚持把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相分离的做法,在客观上推动着近代经验哲学与实验科学的兴起。

(3)共同特征

①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

经院哲学是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混合物。经院哲学的性质既是柏拉图式的,又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一般说来,唯实论属于正统派,唯名论属于异端,唯实论属于理性主义。

②辩证法问题的争论

经院哲学所讨论的问题不可能完全脱离深厚的神学背景和信仰土壤。经院哲学争论的结果关系到基督教教义的正统性和教会权力的合法性问题,部分学者开始把辩证法引入神学的研究,从而引发围绕辩证法问题的争论。

③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

经院哲学始终面临着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原本希望能够调和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但他们用理性来保证信仰的时候,却从根本上承认理性的优势,将信仰置于理性的基础上,破坏信仰的“纯洁”,威胁信仰的生存。晚期经院学者认为理性不能保证信仰,主张纯洁信仰,但信仰与理性的分离同样削弱信仰,动摇经院哲学的立身之本,最终导致信仰的危机和理性的衰落。

(4)影响

①对人类认识的影响

经院哲学在神学的框架下研究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一般与个别等哲学问题,深化

了人们的认识,以曲折的、艰难的方式延续人类理性思维的传统。

②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经院哲学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把欧洲各野蛮民族相继纳入西方文明的轨道,扩展文明世界的领域,为近代西方的兴盛打下基础。

③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a.奥古斯丁、托马斯两大哲学体系至今在西方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存在于基督教哲学内部的泛神论倾向为近代哲学、科学摆脱神学的束缚提供着深刻的启迪。

b.唯实论和唯名论的长期争辩是近代理性论和经验论的思想来源之一。经院哲学晚期出现的重视自然、重视实验的思想更是近代哲学、科学的直接先驱。

2.欧洲中世纪哲学家是如何证明上帝存在的。[清华大学2015年研]

答:中世纪哲学家安瑟尔谟运用逻辑手段对上帝存在进行本体论证明,托马斯·阿奎纳对上帝存在进行了“托马斯五路证明”。

(1)安瑟尔谟

安瑟尔谟是一位极端实在论者,他认为共相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而且更是先于和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客观实体。安瑟尔谟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论出上帝的存在,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①推理过程

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实际中。因此,上帝存在。

②评价

从实质上看,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诡辩,缺乏真正的逻辑

说服力。但是,他第一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题,开创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

(2)托马斯·阿奎纳

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

①托马斯五路证明

a.事物不断变化

万物都在运动,每个运动物必有其推动者,这个运动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来启动整个过程,自己却不受任何东西的推动,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b.因果必然性

每个事物都以一个先在的事物为推动因,每个事件都有因可循。追循原因的根本,可以找到第一个因,这个终极动力因就是上帝。

c.可能性与必然性

所有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每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个必然存在的终极原因就是上帝。

d.最完美的存在

世界上一切事物在不同程度上是美好的,比较完善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原因,最完善的事物是其他事物不断完善的终极原因,最完善事物就是上帝。

e.自然的秩序性

一切事物的活动都有一个目的,总是遵循可以达到最佳后果的同一条路线活动。必然存在一个智慧者指导自然物朝向他们的目的活动,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

②评价

托马斯的五路证明中隐含着两条先验的原则:

a.由果溯因的系列必须终止于某一点,无限上溯不可能存在。

b.逻辑上的终止点是基督教信仰的上帝。

这两条原则本身无法证明,只能付诸信仰。因此,托马斯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仍然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

3.康德的“人是目的”。[清华大学2015年研]

答:康德的“人是目的”与其绝对命令息息相关。康德的“人是目的”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原则。道德法则作为绝对命令是一种纯粹的形式规定。绝对命令是指善良意志的自律,要求的是普遍的合理的人际关系。

(1)绝对命令与假言命令的区别

①假言命令以“如果……那么”的句式表达,条件分句表示目的,结论分句表示手段。假言命令要求人们按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来行事,假言命令以经验为基础。

a.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和因果关系一样,通过经验而被发现。

b.条件分句表达的内容是感性的要求或欲望,结论分句指出满足这些欲望和要求所必须采取的行为,这种行动受到感性条件的束缚,不是出于善良意志的道德行为。

②绝对命令以直言句式表达,只是命令“应该如此做”或“不应该如此做”。绝对条件是无条件的,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合理要求。

(2)绝对命令的内涵

①任何行为规则都是主观的,以自己的判断为依据,但判断必须符合理性的普遍要求,以行为的合理性为自身目的,规则成为普遍规律。

②绝对命令具备合理性、普遍性和自足性,是理性的自律。

(3)绝对命令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