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竹篾./轻蔑.别.扭/告别.摔.碎/草率.了事B.暮.色/帷幕.妥帖./字帖.晦.涩/诲.人不倦C.折损./陨.落星宿./露宿.陡峭./悄.然兴起D.契.约/楔.形冶.炼/陶冶.驿.站/络绎.不绝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修葺隐逸别出新裁南腔北调B.商酌循环如失重负举手打拱C.悲悯累赘香气四溢甘之如怡D.恍惚恩惠海阔天空圣贤豪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

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濯.清涟而不妖(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康有为,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饮冰室合集>集外文》。

C.《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

本文主要运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趣和追求。

D.《陋室铭》中的“铭”原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6.百善孝为先,阳光中学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下列任务。

(9分)(1)【扬孝德】下面是学校的活动通知,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二处并改正。

七年级语文下册4-6单元复习检测卷(A4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4-6单元复习检测卷(A4带答案)

七年级语⽂下册4-6单元复习检测卷(A4带答案)专题08 4-6单元复习检测卷(解析版)4-6单元复习检测题试卷(本卷共五⼤题,28⼩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效,不能得分。

2.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积累与运⽤(34分)(1—8⼩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9⼩题4分,10⼩题6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注⾳完全正确的⼀组是()A.商酌.(zhuó)累赘.(zhuì) 撵.⾛(yǎn)颠沛.(pèi)流离B.麂.⼦(jǐ)旅.⼈(yǔ)露宿.(sù)⾹⽓四溢.(yì)C.德馨.(xīn)亵.玩(xiè)花穗.(xù)荒草萋.萋(xī)D.隐逸.(yì)枯槐.(huái)怆.然(chuàng)坦荡如砥.(dǐ)2.下⾯各项中词语字形书写错误最少的⼀项是()A.陋室修茸卸确责任如失重负B.案椟洪儒⼈⼈志⼠悲天悯⼈C.⽩丁迂泥孤苦怜仃忧⼼衷衷D.振救苔痕据理臆断蜂围叠阵3.下⾯各项中对课⽂内容、⽂学常识的阐述完全正确的⼀项是()A.《驿路梨花》这篇叙事散⽂的作者是彭荆风,他的作品⼤多描写边疆战⽃⽣活和少数民族风俗⼈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

B.刘禹锡在⽂学地位上与柳宗元齐名,并称“刘柳”,《陋室铭》就是他所写的⼀⾸表明志趣的墓志铭。

C.贾平凹,原名贾平娃,当代著名作家。

《⼀颗⼩桃树》⼀⽂中的⼩桃树,既是作者的象征,也是“⽂⾰”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代的象征。

D. 2003年10⽉15⽇,杨利伟成为我国载⼈飞船⾸飞航天员。

他乘坐“神⾈五号”航天飞机⾸次进⼊太空,成为我国进⼊太空的第⼀⼈,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zhuó)竹篾.(miè)驿.路(yì)陡.峭(dǒu)B.洗濯.(zhái) 循.环(xún) 隐逸.(yì) 大抵.(dǐ)C.捷.报(jié) 妥帖.(tiè) 案牍.(dú) 苔痕.(hén)D.打拱.(gōng) 丁卯.(mǎo) 赔.礼(péi) 拖沓.(tà)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晶莹烦琐筹划修葺B.哀掉愣住简陋尴尬C.恩惠取谛震悚颠沛D.监督滞笨诘问抱谦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苏炳添虽然没有拔得头筹....,却创造了9.99秒的成绩,成为第一个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

B.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叶老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六盘水市空巢老人约6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苦。

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

材料二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概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

2021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21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拼音。

(2分)戏曲yuán( )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它会让我们赏心悦目。

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是我们的国cuì( ),是我们的国剧。

当我们细心地欣赏戏曲时,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 )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 )不已。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他穿上鞋子,大口喝了一口浓茶,于是大彻大悟....地自言自语起来。

B.三年来,民间投资政策落实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参差不齐....,重点领域政策执行困难。

C.2013年10月21日,2013—2014赛季CBA体测在四川金强篮球训练基地开始,尽管球员使出浑身解数....,但众多名将还是倒在两分钟强度投篮的测试中。

D.十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3.(2013·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

D.《观舞记》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繁星》《春水》是她的代表作。

5.(2013·德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圣陶先生对普通话生梳,于是不耻.(chǐ)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sháo)性的意见。

B.蒙胧.(lóng)的月光好像微微的烛光,照入了他那颗在颠沛.(fèi)流离的生活中逐渐冰凉的心房。

C.小茅屋经过修茸已经焕然一新,这天夜里,窗外寒风凛.(lǐng)冽,我却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D.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qì yuē),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B.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C.杜甫悲天悯人....,有一颗古仁人之心,所以他的诗大多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D.关于用字问题,先生认为必须定个标准,并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这件事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家风范。

3.[2022·贵港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之所以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因为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我国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商酌.(zhuó) 喷.香(pèn) 契.约(qiè) 淤.泥(yū)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草率.(shuài)C.累赘.(zhui)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儒(hónɡ) 恍.惚(huǎnɡ)【解析】A项,“契”应读“qì”;B项,“亵”应读“xiè”;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生疏陡峭颠沛流离以身作则B.简陋拖沓如失重负不耻下问C.朦胧晶莹悲天悯人鞠躬尽瘁D.妥帖循环诲人不倦自作自受【解析】“如失重负”应写为“如释重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七年级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解析】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用来形容学生不合适。

4.(青岛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解析】B项中,句子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中,句子动宾搭配不当,将“突破”改为“实现”;D项中,“防止”已包含“不再”的意思,再用“不再”属于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评价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评价检测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评价检测卷(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春风从湖面上走过,留下浅浅莲漪;阳光从云层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间飘过,留下圈圈年轻。

我从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奇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喝彩。

为自己鼓励,采摘成功的果实!(1)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1分)答案:(1)“莲”“涟”“奇”“崎”(2);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

B.作为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性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汇集了多项最新的航天技术,它的研制成功让国人不由得沾沾自喜....。

C.这个人谈了半天,海阔天空....,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听到孩子回到家里的消息后,我如释重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解析】选B。

“沾沾自喜”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解析】选D。

A项,缺宾语中心语,应补上“的意识”;B项,不合事理,“皎洁的月光”不能“传来”;C项,前后没有呼应。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小题)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 .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外貌描写)C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

(动作描写)D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语言描写)2.对下列《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描写)B .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

(记叙)C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抒情)D .他说:“好,就这样。

”(描写)3.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 。

(2)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3)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4)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 。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5.《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6.【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29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凫水fú潺潺chán 桕树jiù蕴藻yùnB.弥散mí怠慢dài 屹立yì皎洁jiǎoC.撺掇duo 松懈xiè家眷juàn 欺侮wǔD.歌吹chuī 大抵dǐ 松懈xiè竭力jiē2、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模样纠葛惋转船舱B.踊跃蚯蚓船篷疲乏C.气恼优扬缘故宽慰D.聚拢楼阁痕迹碧绿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能否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是“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保证。

B 2008年夏季的北京,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佳时期。

C 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决它就不能保证中国政局的稳定。

D 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体裁是小说。

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B.《竹影》作者是原名丰润的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文家。

《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这篇课文副标题是“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C.《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D.《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本文的作者是清朝的张潮,《虞初新志》一书的编者是清朝的林嗣环。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声情并茂、歇斯底里....的演讲,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B.成功不在于...每次都能从摔倒的地方站起来。

...永远不摔倒,而在于C.由于双方矜持..不下,致使本次谈判陷入僵局。

D.得益于“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各大商场的家电销售络绎不绝....。

7. 综合性学习(3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电影、电视剧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可以说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

过去地方戏曲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的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

面对这种种困难,你认为我们的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传承下去?8. 按要求默写(4分)(1)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2)《江南逢李龟年》中与题目相应的一句是:,9. 解释加点的词(4分)①施.八尺屏障()②众妙毕.备()③会.宾客大宴()④众宾团.坐()二、阅读与鉴赏(31分)(一)阅读《口技》,回答9-12题。

(10分)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11.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3分)12、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3分)(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13-16题。

(8分)社戏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3.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14.“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15.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2分)16.给以上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1分)(三)阅读《鼓人》,回答17-20题。

(13分)鼓人(1)鼓人,生在鼓村,长在鼓村,3岁看鼓,4岁玩鼓,5岁就磕磕达达地敲敲,总打不成个歌。

到十五六岁架起鼓,就把喜怒哀乐全交给那面牛皮鼓了!(2)鼓村,前面是黄土,后面是黄土,低处是黄土沟。

沟沟里面有条河,河里流着黄土、黄泥、黄沙,名副其实的——黄河。

鼓村风大,冬天里西北风一来,叫得那个响呀,聋子也惊得睡不着觉!鼓村雨猛,不是淅淅沥沥,不是飘飘洒洒,而是盆泼,桶倒,有人大喊——不得了,天河决口子了!鼓村水狂,那平日安安稳稳的黄河要是闹腾起来,真是山崩地裂,翻江倒海,去过的人都说,鼓村,鬼地方!(3)鬼地方的鼓村人,却倔倔地活着,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4)鼓村人,恋土,爱土,也想改土。

做梦都想把那土种绿,把那山铺青,把那水澄净,更有痴儿竟想把那翻脸不认爹娘的西北风堵死!(5)鼓村人不善说,不会道,却最擅长擂鼓。

逢年,擂鼓;过节,擂鼓;娶媳妇迎亲,擂鼓;发丧埋人,也擂鼓!鼓擂得比风大,比雨猛,比水狂,一槌下去就是一声炸雷,一个霹雳,一排巨浪,一阵狂飙。

风刮了多少代,雨下了多少代,水流了多少代,鼓村人的鼓就擂了多少代。

(6)有人说,那鼓中有鼓村人对穷山恶水的怨恨。

鼓村人不语,只管擂!(7)有人说,那鼓中有鼓村人对改天换地的激情。

鼓村人不语,只管擂!(8)擂,擂,擂!擂得日月旋,擂得乾坤转,一下擂进了11届亚运会。

那世世代代守着土窝窝的鼓人露了脸,开了眼。

鼓,被称作威风锣鼓!人,被唤着威风村人!(9)威风锣鼓成了热门,威风村人成了红人。

小伙子、大姑娘背起锣鼓家伙赶汽车,坐火车,下广东,去深圳。

再回到鼓村一看,丑死了,我的祖爷爷!看村,村子破;看路,路坎坷;看屋,屋不净;看坑,坑太硬,连屙屎蹲坑也觉得不美气。

兜里擂鼓挣的那俩钱往外一甩,修路,盖房,拆了旧炕换新床……闹腾得爹们娘们打鸡撵狗难顺心。

(10)还有出奇的,擂完鼓,走东串西,招神惹鬼,引着长头发、短裤子进了村,又是挖矿,又是办厂,机器响了,汽车来了。

运出去的是山货,拉回来的是银钱。

鼓村人包圆了,腰粗了,人也活得滋润了,吃的,穿的,用的和城里一个样。

打过鸡撵过狗的爹们娘们鼻子不喜眼窝喜,活得心里也顺溜了!(11)鼓村人,还那么爱鼓。

逢年,擂鼓;过节,擂鼓。

擂,擂,据说还要擂进奥运会的开幕式。

17.文中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18.第(6)(7)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作者要表现鼓村人的什么性格?(3分)19.第(9)(10)各从什么角度来表现鼓村人的变化的?我们可以从鼓村人的变化中悟到点什么?(3分)20.本文语言表达非常有特色。

试举一例进行赏析。

(4分)三、写作(40分)九、作文。

题目:友谊以“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做文章的最后一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两件事或几个片断,写一篇歌颂友谊的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2.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

3.全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四):1. c2.D 3C 4D 5D 6B7.示例:①加大宣传力度②培养青少年热爱学习传统戏曲的意识。

③政府扶持④比赛推动等。

8.略9(1)设置安放(2)全、都(3)适逢正赶上(4)围绕10(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2)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爆炸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的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11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

“善”1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13.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山势连绵起伏的特点和船行速度之快。

14.表现了我想去赵庄看戏的急切心情。

15.“我”在看社戏途中的所见所闻。

16.月夜行船。

17..恶劣的生存环境。

鼓村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倔强地一代代生活着,表现了鼓村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为下文写他们扬起鼓威走出家张本。

18反复。

强调了鼓村人心中坚守着信念,要靠切实的行动征服别人,表明鼓村人憋着一股劲,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展示自我的价值。

19.第(9)段是从鼓村人经济变化,鼓村人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与提高来写他们的变化。

第(10)段从鼓村人思想观念的变化来写他们的变化。

示例:要善于把握机遇,让自己的特长、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赏,促使自己的变化。

20提示: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赏析:①语句简短有力,富有气势,与文章内容一致,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读来感到酣畅淋漓。

②多用修辞方法,如排比、反复、夸张、对偶等,把鼓村人的变化写活了。

③富有乡土气息和时代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