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摩擦起电教学提纲
中班科学实验:《摩擦起电》教案

中班科学实验:《摩擦起电》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2.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摩擦起电的原理,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并能用实验证明。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塑料尺、布、纸片、吸管、泡沫球等。
2.教学工具:PPT、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塑料尺等实验材料,激发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气球、塑料尺有什么特点吗?(二)基本概念讲解1.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当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会产生静电。
2.举例说明:用气球摩擦头发,气球会吸附在头发上;用塑料尺摩擦布,塑料尺会吸引纸片。
(三)实验操作1.实验一:用气球摩擦头发,观察气球吸附在头发上的现象。
2.实验二:用塑料尺摩擦布,观察塑料尺吸引纸片的现象。
3.实验三:用吸管摩擦泡沫球,观察吸管吸附在泡沫球上的现象。
(四)观察与讨论1.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2.集体讨论:摩擦起电的原因,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更多有趣的实验。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对摩擦起电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幼儿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材料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导入:通过展示气球、塑料尺等实验材料,引发幼儿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
3.实验操作:a.实验一:让幼儿亲自操作,用气球摩擦头发,观察气球吸附在头发上的现象。
b.实验二:让幼儿亲自操作,用塑料尺摩擦布,观察塑料尺吸引纸片的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间的摩擦现象。
2.能够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现象。
3.能够简单运用摩擦起电的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二、教学准备:1.班级实验器材:塑料笔杆、气球、羊毛布、金属钥匙等。
2.教具:投影仪、幼儿科普绘本资料、课件视频等。
3.个人物品:绳子、磁铁、木板等。
三、教学过程:A. 热身活动(10分钟)1.进入教室后,向幼儿展示一个充气的气球,并让他们猜想如何让气球贴在身上,引导幼儿通过摩擦产生的静电来进行解答。
B. 知识讲解与探究(20分钟)1.通过视频、科普绘本资料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探究,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2.对摩擦起电的原理进行简单阐述。
通过拉伸气球、用气球摩擦头发等实际操作,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摩擦过程中的电荷转移和静电引力。
C. 实验探究(30分钟)1.首先通过“静电吸铁”实验,教授幼儿如何利用摩擦起电原理制造静电并吸附铁屑。
引导幼儿通过试验推理出摩擦起电的重要性和实际用途。
2.然后利用金属钥匙、羊毛布等通过较大的摩擦力制造的摩擦起电,向幼儿讲解静电的强弱和存留时间与摩擦力大小有关的知识点。
D. 课堂反思(10分钟)1.教师依次询问学生对本节课授课情况、实验过程的理解以及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2.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实验操作,以体现本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
四、教学评价:教学的过程中,幼儿主动性强,积极参与实验,理解和兴趣都得到了提高,并且能够在课后通过观察、实验起手等方式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1.教师语言表述适合幼儿,场景生动,幼儿理解起来易于 && 掌握。
2.针对幼儿天生缺乏耐心、容易分心等特点,在教学中通过互动提问、小游戏等方式使幼儿保持专注。
3.教学过于强调幼儿对实验器材的操作,没有很好的贴合幼儿实质性的认知。
今后教学中可加入更多的可视化示范、科学游戏等模式,让幼儿探究科学知识内容,并进行自己的实践操作。
幼儿园中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们开始认真学习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真可爱、好奇心强,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这个具体的教学背景下,我们将开展一个科学实验:摩擦起电的教学活动。
这个活动将着重让孩子们学习摩擦起电的知识,并让他们亲身进行DIY实验,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表现现象;2.能自己动手DIY制作实验工具,学习摩擦起电的方法;3.能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点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先让孩子们了解电,电的表现形式和电的危害等现象,让孩子对电产生兴趣,并且使他们能够理解接下来所学的知识。
2.引导问题让孩子观察实验现象,引导问题让孩子自己发现并思考:•如果两个东西互相摩擦后,一定会有什么变化吗?•如果我们继续摩擦,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3.实验制作让孩子们DIY制作象棒、小纸片等实验工具,使用这些实验工具观察拖动小纸片的现象。
4.实验过程设计第一步:取出一张小纸片,让孩子们抓住象棒,用象棒弯曲小纸片,并将产生的电击在卡表上。
第二步:轻轻拖动手指,观察卡表的数据会不会变化。
第三步:再度弯曲纸片,然后用小纸片触碰手5.实验探究实验前,在教师引导下,让孩子们做出预测,然后自己去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孩子们自己的发现,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6.教学反思此次摩擦起电的教学活动,我认为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具有耐心,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不要急于讲解和告知。
2.由于是小学,手脏衣服也容易弄脏,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手套和胶带等物资。
3.教学过程应该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环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通过经过详细设定的这次教学活动,孩子们获得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经验,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科目:科学年级:中班教材:无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和原理。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摩擦起电的现象。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摩擦起电实验器材:塑料棒、棉布、小纸片、头发。
2. 实验记录表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导入前,请先与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拓展活动课程内容,如静电球、带电气球等。
2. 引导学生描述这些现象:你们有没有观察到物体之间发生摩擦时,有时候会有电火花的现象呢?这是怎么回事呢?Step 2:展示和实验(15分钟)1. 展示物品:塑料棒、棉布、小纸片、头发。
2. 向学生解释:塑料棒和棉布分别代表两种材料,你们可以用棉布摩擦塑料棒,然后把塑料棒接近小纸片或头发,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3. 让学生用棉布摩擦塑料棒,然后尝试用塑料棒靠近头发或小纸片,观察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Step 3: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观察和记录完实验现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察结果,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摩擦起电的现象。
2. 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摩擦之后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3. 解释:摩擦时,物体表面的分子会发生移动,使得物体带有电荷,当带电物体靠近没有电荷的物体时,会发生电荷转移,造成摩擦起电的现象。
Step 4: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尝试其他物体之间的摩擦起电实验。
2. 提问:你们能找到其他两种材料进行摩擦起电实验吗?你们觉得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发生呢?为什么?Step 5:结语(5分钟)1. 总结摩擦起电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2. 鼓励学生对于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兴趣。
3. 回顾实验,复习学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1. 科学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观察能力,因此本节课重点放在实验和观察上。
2. 在实验环节,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展开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一)幼儿园中班阶段是宝宝们认识科学的重要时期,需要针对幼儿阶段特性进行科学教育,激发宝宝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介绍一堂适合幼儿园中班的科学课《摩擦起电》的教案,帮助老师有效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1. 让宝宝们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
2. 让宝宝们动手实验,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理解摩擦起电。
3. 培养宝宝们的探究意识,教会宝宝们如何询问、观察、实验、推理。
二、教学准备1. 风干黏土或橡皮泥。
2. 羽毛、面纸或刷子、小球等物品。
3. 电球、塑料棒、真空吸尘器和小碟子。
4. 介绍“摩擦起电”的相关科学小册子。
5. 电磁感应器、发电机、LED灯等辅助工具。
三、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老师身着工人服装,手拿大铁锤,模拟造房子的场景,和宝宝们介绍电的来源及意义。
2. 摩擦起电实验(1)让宝宝们分别用风干黏土和手部来搓揉羽毛、面纸、刷子、小球等物品,感受不同物品搓揉的难易程度。
观察发现:搓揉一段时间后,物品表面出现了小小的亮点会发出类似电火花的小声音。
(2)让宝宝们用塑料棒在电球上磨擦数次,观察电球的变化,对现象进行描述。
在摩擦过程中会发现电球上会产生电荷,摩擦过程中电荷在互相吸引时会越聚越多,鼓起的电球脱离塑料棒后,电荷无处聚集流动,散发出一团小电花,出现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
3. 实验与分析让宝宝们围坐一圈,把电球放在小碟子里,引导宝宝们轮流用塑料棒在电球上擦一下,观察电球的变化。
由此引出问题:摩擦起电的原理是什么?宝宝们可以进行猜测,老师再通过辅助工具进行实验与分析,给出科学的解释。
4. 讨论与总结结合小册子进行组内反思和讨论,激发宝宝们的探究意识,让自己的思想能够逐渐发掘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宝宝们在实验中能够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宝宝们了解电荷、电场等概念。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宝宝们对实验的参与度和对摩擦起电的理解是否牢固来进行教学评估。
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起电的概念和实验现象。
2. 掌握摩擦起电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1. 摩擦起电的实验现象。
2. 摩擦起电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摩擦起电的原理解释。
2.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保障。
教学准备:1. 教具:绒布、橡皮球、丝绸、玻璃棒、聚乙烯棒等。
2. 实验台、电源、电荷计。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物品:绒布、橡皮球、丝绸、玻璃棒、聚乙烯棒等。
2. 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Step 2. 示范实验1. 将橡皮球和绒布摩擦,然后将橡皮球接近物体,观察球与物体的反应。
2. 将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然后将玻璃棒接近物体,观察球与物体的反应。
Step 3. 学生实验1. 学生自主选取两个物品进行摩擦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2. 学生与同桌讨论现象的原因。
3. 学生整理实验心得,分享给全班。
Step 4. 理论概括1. 找到物品之间的共同点:经过摩擦后,它们都带有电荷,具有带电性。
2. 解释实验现象的原理:摩擦过程中物品表面的电子发生移动,有些电子被带走形成正电荷,有些电子被带走形成负电荷。
3. 提出问题:摩擦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电荷为什么会带在物品表面?Step 5. 拓展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摩擦起电。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应用摩擦起电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Step 6. 总结反思1. 教师带领学生整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化知识点。
2.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收获和不足。
教学提示:1. 实验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电击等意外情况。
2. 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想象力。
3. 强调学生需要多加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难点:让幼儿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塑料尺、毛皮、气球、纸屑等。
2. 场地准备:室内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摩擦起电的概念,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实验观察:教师展示塑料尺、毛皮、气球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3. 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幼儿用塑料尺摩擦毛皮,使塑料尺带电,用带电的塑料尺靠近气球,观察气球被吸引的现象。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摩擦起电的现象,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摩擦起电的原理,并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摩擦起电的理解和认识。
3. 收集幼儿在课后对摩擦起电的延伸思考,评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摩擦起电的现象。
2. 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有趣的实验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内容:1. 摩擦起电的定义:教师向幼儿介绍摩擦起电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2. 摩擦起电的原理:教师解释摩擦起电的原理,让幼儿知道摩擦起电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摩擦导致电子转移。
3. 摩擦起电的现象:教师展示摩擦起电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到带电物体的吸引现象。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教师向幼儿介绍摩擦起电的概念,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第二步:教师展示摩擦起电的实验,让幼儿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四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明亮的光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仿生三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指纹四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一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重点: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难点: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二、活动准备1、笔每人一支,碎纸屑,泡沫渣,毛线、羽毛等材料分组准备好。
三、活动过程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游戏。
师:小朋友们快坐好,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师:小朋友们说得可真棒!双手是我们亲密的好朋友,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这对小手好朋友来玩一个好玩的魔术。
2、幼儿动手操作,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⑴幼儿操作师出示尺子,碎纸屑,让幼儿说它们的名称。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试试能不能把纸片吸起来,我请***小朋友。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用尺子把碎纸屑吸起来,幼儿分组活动,要注意及时提醒幼儿千万不要把碎纸屑掉在地上,要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
让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吸起纸屑的。
(2)教师示范师: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呦!别灰心!你们知道吗?老师可是一个有名的魔术师,现在就让我这个大师来给你们变这个魔术吧!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
教师边做边说,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吸起来了吗?幼儿再次分组做实验,教师巡回了解幼儿实验情况。
让实验成功的幼儿到前面演示一下实验过程,并及时表扬。
再由失败的幼儿也到前面来演示,教师点名其他幼儿帮助他完成实验并说一下为什么会失败。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观察,这样才是聪明宝宝,并对上前来帮助完成实验的幼儿提出表扬,强调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起电
活动对象:中班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1、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
2、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摩擦起电小实验
3、对摩擦起电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塑料尺、梳子、塑料吸管、木质铅笔、不锈钢筷子、橡皮,各4个;
碎纸屑若干;记录表(大表1个,小表8个。
)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个神奇的魔术,小朋友们认真
看!这是一个塑料尺子,这里还有一些纸片,老师要把这纸片吸起来。
(偷偷的
用尺子在呢绒布(毛衣)上擦一擦),用尺子吸纸片。
师:老师的小魔术变完了,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小纸片被
吸了起来。
)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试一试?
2、幼儿动手操作,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尺子和小纸片,我们一起试一试。
(1)分发尺子、碎纸屑。
做小魔术的时候,看到纸片掉到地上要马上捡起来。
师: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哟,别灰心,老师可是一个有名的魔术师,让我来教你们吧!
(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
教师边说边做:尺子毛巾擦呀擦,纸屑纸屑
起来吧!吸起来了吗?)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吗?那大家一起念动咒语变身小魔术师吧。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之前你们的尺子没有吸上小纸片,而尺子和毛巾摩擦之后就会将小纸片吸起来呢?
师:原来当尺子和毛巾反复摩擦后形成了静电,尺子就把纸片吸了起来。
我们把这
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师:小朋友们记住了吗?尺子和毛巾摩擦之后产生了什么呀?静电
师:这种现象叫什么啊?摩擦起电
3、出示材料,猜测哪些材料会起静电
出示其他材料,猜测哪些材料会起静电,并将猜测的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还有一些材料也想和小纸片做好朋友,他们也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吸起小纸片。
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梳子、塑料吸管、木质铅笔、不锈钢筷子、橡皮
小朋友们猜一猜哪些材料可以吸起小纸片呢?
出示记录表,和幼儿一起画出猜想。
能吸起的画√,不能吸起来就画×
4、分组实验,探究哪些材料能吸起纸片,产生摩擦起电现象。
教师提出要求并巡回指导。
师:一会儿老师将你们分成小组,三个人一组。
老师会给每个小组一张记录表,
一些材料。
你们一起实验,一起记录。
看看哪些材料可以吸起纸片。
如果能吸起
小纸片,就在对应的空格中画上√,不能吸起来就画×。
小朋友要注意了小纸片
掉到地上要马上捡起来,我们要做讲卫生的好宝宝。
5、实验结束,验证和分享实验成果
教师提问,摩擦后的那些东西能吸起纸屑,那些东西不能。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验证)梳子能不能吸起纸片呀?能
塑料吸管能不能吸起纸片呀?能
铅笔能不能吸起纸片呢?不能
不锈钢筷子能不能吸起纸片呢?不能
橡皮能不能吸起纸片呢?不能
小结:、梳子、塑料吸管能吸起来纸屑,木质铅笔、不锈钢筷子、橡皮不能吸起纸屑。
6、收材料,整理地面
活动延伸:小朋友猜一猜,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摩擦后能产生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呢?(幼儿自主回答)小朋友们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