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著名的战役
长征的重大事件及意义

长征的重大事件及意义
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有:湘江战役、四渡赤水、红军过草地、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会宁会师、吴起镇会师。
1、湘江战役,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2、四渡赤水,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3、红军过草地,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
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
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
4、遵义会议,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吴起镇会师,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翻越雪山、越过岷山草地,10月份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10月19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长征中的战役

一、血战湘江:惨烈的湘江之战以惨重损失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
二、二、突破乌江:突破乌江天险,成为红军转变战略方向后的第一次硬仗
三、四渡赤水:毛泽东写下了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四、强渡嘉陵江:“创造了红军战史上大规模强渡红河作战的范例”
五、五、抢渡大渡河:毛泽东说“红军不是太平军,我和朱德也不是‘石达开第二’”
六、六、飞夺泸定桥:朱德连电喜称:“这次胜利是战略的胜利”
七、七、打通包座: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
八、八、乌蒙山回旋战:红2、6军团1.7万人全部顺利渡过金沙江
九、九、激战腊子口:走出雪山草地的最后一次恶战
十、十、奠基直罗镇:这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经典的5个红军长征故事

经典的5个红军长征故事1. 红一方面军突围:1935年,红一方面军在四川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围剿。
面对敌人的围困和重重阻碍,红一方面军决定进行突围,开展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
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红一方面军完成了四次过江,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围,成功转移至贵州。
2. 红军长征中的翻山越岭:红军长征途中,面对险峻的山势和严寒的天气,红军士兵被迫进行了多次的翻山越岭。
在这艰难的过程中,许多红军士兵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们坚定地跟随党中央,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3. 红军长征中的井冈山会师:1934年,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井冈山会师。
这次会师象征着全国革命力量的统一,为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井冈山会师后,红军长征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步伐,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 红军长征中的策应行动: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很多地方的百姓都给予了红军宝贵的帮助。
其中,四川雅安百姓在红军长征途中,发动策应行动,为红军打通了一条必经之路,为红军长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5. 红军长征中的最后一战:红一方面军在长征的最后阶段完成了一系列的战役,其中以巧渡金沙江、万里长征突破封锁的战役最为著名。
红军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最后的搏斗,最终成功突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壮丽史诗。
在长征中,红军顽强地与敌人作战,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完成了由江西井冈山出发、穿越川滇甘青,抵达陕北的壮丽业绩。
这一历史事件影响深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死时刻,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最为伟大的一次战役。
以下是关于红军长征的更多故事。
6. 林彪兄弟:在红军长征中,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令人敬佩。
其中林彪兄弟就是值得称颂的英雄。
林彪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军人物,他身经百战,长征期间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大战金沙江一役中取得了重要胜利,为红军长征的成功立下了不朽功勋。
红军长征的主要战役

红军长征的主要战役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红一方面军:湘江战役,四渡赤水战役行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腊子口战斗,吴起镇战斗,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
西征战役;
红二方面军:突破澧水、沅江封锁线,乌江战斗,乌蒙山回旋战役,甘南战役;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土门战役,绥崇丹懋战役,天芦名雅邛大战役;
长征的伟大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
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
血战湘江
突破乌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包座战役激战腊子口直罗镇之战
东征战役西征战役。
2016年10月长征中的八次经典战役

长征中的八次经典战役有可能出时间排序题哦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5月29日,红四方面军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占领泸定城奠定基础。
【意义】抢渡大渡河,在国民党视为天险的大渡河防线上撕开了缺口,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夺泸定桥创造了有利条件。
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通道,为接下来的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
五、包座战役【背景】193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决定向东发展取得陕甘。
在经过艰苦跋涉后,红穿越草地,左路军抵达阿坝,右路军到达班佑、巴西。
发现红军过草地北上的胡宗南,在上包座的大戒寺、求吉寺构筑防御工事,并急调第49师驰援,在上、下包座至阿西茸一线堵截红军。
【经过】8月29日黄昏,包座战役打响。
红四方面军担任主攻,由徐向前领导;红一方面军作为预备队,在巴西和班佑地区待机。
红264团攻打大戒寺,诱敌;主力第88师、89师在上包座西北的丛林中埋伏,于31日下午成功歼灭敌49师大部。
【意义】包座战役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个大胜仗。
此役中,缴获轻重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还缴获了红军急需的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军用物资,使刚刚经历雪山草地用度困乏的红军得到了很好的补给。
六、腊子口战役【背景】1935年9月,中央红军越过雪山草地后,到达腊子口。
甘肃国民党守军在腊子口一带形成了强力封锁,妄图凭借天险把红军扼阻在腊子口以南峡谷中。
此时,中央红军处境非常危险,左侧是卓尼杨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是胡宗南主力。
【经过】1935年9月17日,红1军2师4团向腊子口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在多次冲锋无果的情况下,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另一路由苗族战士“云贵川”带领,攀登陡峭的崖壁,从背后突袭。
9月20日,红军顺利通过腊子口,进入甘南的哈达铺。
【意义】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
红军长征的十大著名历史事件

红军长征的十大著名历史事件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
十个历史事件,十段永恒传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红军长征的十大著名历史事件,仅供大家参考!历史事件之一:湘江之战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历史事件之二:遵义会议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等4项决定。
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历史事件之三:四渡赤水3万∶40万。
红军与国民党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蒋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重大战役

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重大战役所幸长征一代人改造中国、复兴民族的伟大理想,依然在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里牢牢坚守着。
那么,你知道关于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有哪些吗?下面一起随店铺来看看。
1.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喋血湘江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全州(今广西全州县)以南湘江东岸与敌浴血奋战。
湘江战役,是蒋介石精心策划的一次大战役,也是红军长征经历的第一场恶战。
蒋介石投入嫡系部队和湘、粤、桂三省地方军阀部队近30万人的兵力,妄图全歼我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
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左”倾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又给红军造成了全盘被动,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红军还是突破了湘江。
然而,这是给红军带来巨大损失的一场血战。
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减少到3万余人。
2.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四渡赤水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一个决定性战役。
1935年1月29日~3月22日,毛泽东以自己特有的伟大战略眼光,灵活指挥3万余人的红军,与10倍于己的优势敌人周旋,东西驰骋千里,南北往返数次,忽南忽北,声东击西,屡用奇兵,调动敌人,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
在四渡赤水作战中,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共歼敌1.8万余人。
中央红军从此一反长征以来的被动挨打局面,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3.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右两路北进。
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队红一师第一团夜袭安顺场(在四川石棉县境内),消灭守敌两个连,夺得渡船1只。
5月25日,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乘木船战胜激流骇浪,冲过敌人的重重火网,强行渡过了大渡河。
红军从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之地杀出一条生路。
尽管红军大部队没有全部从这里渡河,但这一英雄壮举震撼了敌人,也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红军夺取整个大渡河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橙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的故事

橙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的故事
1. 闪电攻克铜仁:1934年5月12日,红军主力顺利占领了国
民党军占据的铜仁城,这是红军长征的开端之一。
2. 响水战役:1934年5月31日至6月2日,红军在响水战役
中击败了国民党军,夺取了重要的胜利,壮大了红军士气。
3. 泸定桥战役:1935年1月30日至2月4日,红军在泸定桥
战役中与国民党军激战,最终成功突破敌军封锁,实现了红军的战
略转移。
4. 红四方面军、红一军团会合:1935年10月22日,红四方面军和红一军团在四川会合,为长征的继续提供了更大的力量。
5. 红四方面军在毛娥寨的胜利:1935年11月9日,红四方面
军在毛娥寨战役中成功击败国民党军,展示了红军的顽强战斗意志。
6. 贵定会议:1935年12月,红军在贵州贵定召开了重要的军
事会议,确定了长征路线和目标,为接下来的行军做好准备。
7.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0日至6月1日,红军在巧渡金沙江战役中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封锁,实现了红军的跨越。
8. 康巴红军胜利战役:1935年6月5日至9日,红军在康巴红军胜利战役中与国民党军展开顽强战斗,最终击败敌军,进一步巩固了红军的力量。
9. 贺龙剿匪战役:1936年5月至6月,红军在贺龙剿匪战役中与土匪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成功铲除了土匪势力,保护了红军的安全。
10. 包头会议:1936年7月,红军在包头召开了重要的会议,讨论了长征后的战略决策,为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制定了计划。
橙军长征的十大历史事件见证了红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湘江战役。
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
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2.赤水河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3.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
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
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
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
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
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
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
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
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
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
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
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
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4. “强渡大渡河”1935年5 月,红军决定迅速抢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红军第一军团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
国民党军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
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
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
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
5.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
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6. 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口宽约30米,周围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
两个悬崖绝壁间夹着一道窄窄的山沟向上延伸,两边绝壁峭立。
山中一道河水急流而下,隘口处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桥,横跨于两岸陡壁之上,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
蒋介石在岷县、腊子口地区配置了两个师,妄图凭借天险挡住红军的出路。
鲁大昌两个营的兵力驻守在腊子口,1个营扼守隘口,1个营配置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师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
他们在桥头和山崖上构筑了碉堡,形成了交叉的火力网。
毛泽东清楚地知道,腊子口再险,红军也要攻下来,否则就得重回草地去。
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没有挡住红军的前进,雪山草地红军都走过来了。
毛泽东果断地下达了“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的命令。
9月17日下午,红1军2师4团向腊子口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可是由于地形不利,兵力无法展开,从下午攻到半夜,连续冲锋十几次都没有成功。
在半夜时分,部队暂停进攻,重新研究作战方案。
根握新侦察到的情况和战士们的建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政委杨成武率领第6连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如果偷袭不成就连续发动进攻,达到疲劳敌人,消耗敌人弹药,造成敌人恐慌的目的。
另一路由团长王开湘率领第1、第2连,悄悄地迂回到腊子口右侧,攀登陡峭的崖壁,摸到敌人后面去。
战斗再次打响了,正当正面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刻,迂回部队已摸到腊子口右侧峭壁下。
一个苗族战士手持带铁钩的长杆,顺着陡壁最先爬了上去,然后将事先接好的绑腿缠在树干上放下来,后来的战士拉着绑腿一个接一个地全部上去。
他们突然出现在敌人的后方,吓得敌人魂飞魄散,扔下枪支仓惶逃命。
7. 直罗镇战役 1935年11月上旬,东北军第五十七军以1个师防守太白镇,主力3个师沿葫芦河向直罗镇、富县攻击前进。
其先头第一0九师进至黑水寺、安家川地区时,军部率另2个师进至张家湾东西地区。
红一方面军首长决定,首歼突出冒进的第一0九师于直罗镇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