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新闻摄影期末考试题

新闻摄影期末考试题

●新闻摄影的三大特征:●、新闻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

要做到:重视重大题材;多拍独家新闻;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注重时效性。

●、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①所拍摄的是真人真事;也就是说应做到事实真实。

②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反映基本面貌和特点,也就是说应做到总体的真实。

防止“用真实的材料写出失实的报道”。

③应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出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

④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不能含糊,更不能随意编造。

不能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形象性。

新闻摄影形象性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说话。

主要特点是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

要有形象冲击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憾人心的效果。

●“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的发起人: 基斯·谢勒、布拉姆·威斯曼、本范·米伦登克。

●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比鸥鸟、史特尔茨纳的《汉堡大火废墟》●为什么要用镜头来拍摄而不直接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直接记录景物影像呢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摄影感光需要一定量的光线.针孔的大小,直接影响通光量的多少.要想获得能满足摄影曝光需要的光线,针孔就得大,而针孔大时,所成的影像就会变虚,从而无法获得景物的清晰影像;可针孔小时,又无法获得充足光线.这是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只有用镜头才可以有效控制.第二,照相机镜头利用了光的折射的原理,把镜头制成具有凸透镜效果的能够聚光的光学透镜,通过聚光,从而获取摄影感光所需要的光线的量.也就是说,高级相机的镜头可会聚光线,控制纳光量,改善成像质量.第三,照相机镜头能使得景物影像汇聚于焦点平面,形成清晰影像.所以,镜头代替了针孔成像.●图片新闻,是以照片为主辅之以以简明的文字说明来报道最新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

(图片新闻的特点是简洁、率直,其文字说明的写作简短、直接、具体。

新闻摄影教程复习资料详细版

新闻摄影教程复习资料详细版

《新闻摄影教程》复习资料总结一、推动新闻摄影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过去30年,也是中国新闻摄影取得了显著成就的30年。

新闻摄影业务实践、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都在蓬勃发展。

1、首先是新闻摄影实践和业务发生了巨大的。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对新闻摄影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显著提高。

尊重新闻摄影规律、以事实说话、追求真实性与信息量和“图文并茂、两翼双飞”是中国新闻摄影过去30年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②新闻摄影部门在报社组织架构中的地位提高。

这一点在党报和都市报最为明显其标志是报社中视觉总监职位的设臵和视觉中心的广泛成立。

③摄影队伍总量有很大的提高。

④在日常采编业务中,对新闻采访、拍摄、图片处理和摄影报道的处理方法与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新闻摄影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步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摄影理论体系。

二、银版摄影法银版摄影法是法国巴黎一家著名歌剧院的首席布景画家达盖尔于1837年发明的利用水银蒸汽机对曝光的银盐涂面进行显影作用的方法。

这种摄影方法的曝光时间约为30分钟,大大的短于尼埃普斯日光硬化的摄影方法。

用这种方法拍摄出的照片具有影纹细腻、色调均匀、不易褪色、不能复制、影像左右相反等特点。

用这种摄影方法是用达盖尔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所以,又称为达盖尔银版法。

(该为银版摄影法摄制图片)三、卡罗摄影术用感光纸做感光板,拍出负像,然后印出正像的摄影方法,并发明了固定摄像的技术。

四、新闻摄影中的摆拍所谓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还往往充当导演的角色。

很显然,摆拍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更好地用光,构图,更优美的背景,更漂亮的模特,更戏剧性的情节。

所以,摆拍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间。

摆拍的缺点是:摆拍的手段粗陋、思维简单,缺乏想象力。

作为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应该充分的了解在拍摄现场哪些是可以摆拍的,哪些是不可以摆拍的。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1.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版摄影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

发明人:巴黎舞台美术设计师达盖尔。

2.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5月5日,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

3.1952年,法国画家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提倡“抓拍”。

4.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

1957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举行一次。

5.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中央写真通讯社,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

6.李少穆: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供职于上海《神州日报》。

7.王小亭:著名照片有《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8)。

被认为是美国1855—1960年发表过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8.沙飞:中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和新闻摄影事业的开创者,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位摄影记者,因拍摄鲁迅先生逝世前十天的活动及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的悼念活动而闻名。

代表作品《战斗在古长城上》,创办《晋察冀画报》。

9.新闻摄影改革: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10.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它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11.报纸主要发布渠道之一。

以党报和综合性都市报为主。

要求图片的时效性,简洁、明了、主体突出。

杂志以深度报道为多,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分析。

要求图片构成复杂,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12.新闻道德原则: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两点: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

13. 1.选择哪种拍摄题材新闻摄影工作者要从诸多可能成为新闻摄影报道题材的事实中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道德意志、最能体现报道的道德价值、最能达到自己道德目的的理想目标来加以报道。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1、大众传媒活动都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视觉传播活动、听觉传播活动和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

报纸、杂志、书籍等都是视觉传播媒介。

2、1822年,法国石版印刷技术工匠尼赛弗尔·尼埃普斯(1765—1833年)为了改进印刷方法,开始了对沥青感光版的研究,并于1826年拍了第一张永久性照片《鸽子窝》,这张照片曝光共计8小时。

3、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院士阿剌戈等的支持,赞助下,银版摄影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这个日子就是今天人们公认的摄影术诞生的日子。

4、1856年,伦敦大学就开出了一门新的课程——摄影技术。

5、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连续烧了4天。

6、一是1884年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胶卷,胶片的感光度也有了提高。

7、三是1924年由德国技现奥斯卡·巴纳克研制的小型135莱卡(Leica)相机面世。

8、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时代公司的创立者亨利·卢斯(Henry Luce)创办了《生活》画报,灾是美国美一家全用照片的画报。

《生活》画报首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当时称为摄影文章。

9、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87年又增设了新闻特写照片奖。

10、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中央写真通讯社”,大约成立于五四运动之后,这家通讯社是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和建立的照片多以反映学界情况为主,质量颇高。

11、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12、1923年,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正规新闻教育机构——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成立,该系设置的课程中有“照相制版术”,每周授课一学时。

1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幅照片,署名为“本报摄影部摄”,这被看成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

14、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成立,《中国摄影1957年4月创刊》和《大众摄影》(1958年7月创刊)。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仅供个人参考Forpesnauseonysudyandresachnofrcmmercause《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新闻摄影》螈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薆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第一章芄、摄影技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暗箱和感光材料。

1膀2、“日光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尼埃普斯。

“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达盖尔。

“卡罗摄袇影法”的发明者是塔尔博特。

“卡罗摄影法”被认为是最具价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摄影方法,它为现代摄影术奠定3、肅了基础。

、《工作是一角》《巴黎寺院街》4、尼埃普斯的代表作有《窗外景色》、《牵马的孩子》肄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汉堡。

5、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张永久性照片是《窗外景色》芁大火废墟》。

荣获“摄影术发明者称号的是达19年8月日。

6、世界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是1839艿盖尔。

1902 第一次使用照片的报刊是7、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制造者是邹伯奇。

蒅。

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这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

,日,戈公振创办了《时报——图画周刊》98、1920年6月螅《图画时报》是我国报纸附刊中出版时。

1924年《时报——图画周刊》正名为《图画时报》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

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五四运动之后成立的中央写真通讯社9,罿最早从事新闻记录电影的中国人是王小亭。

个职业摄影记者是李少穆。

、九一八事变后,顺应时局需要,中国的新闻摄影机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10莇有东北新闻影片社和国际新闻摄影社。

、王小亭在杭战时期拍摄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发表于美国《生活》杂志,11袄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年——被认为是美国在18551960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12、我国最早倡导新闻摄影的学者是邵飘萍。

对新闻摄影给出最早定义的是胡伯洲。

蒅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第二章肀1、最早的摄影机产生于1888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1894年发明了“电影试镜“,螀但无法推广。

新闻摄影 期末知识点整理

新闻摄影 期末知识点整理

新闻摄影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1、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片文字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2、新闻摄影本质属性:1)新闻价值,2)形象价值3、新闻摄影的功能:1)传播形象信息2)记录可视历史3)宣传教育4)引导舆论5)认识世界6)佐证新闻事实4、基本特征:(一)新闻性1)新鲜2)快捷3)情趣(二)形象性1)生动2)准确3)典型4)视觉冲击力(三)真实性必须是真实和客观存在的,不能虚构。

(四)思想性要有内涵并能感动和触动受众。

5、新闻发展的特征:1)从早期报纸重视以文字报道为主的可读性逐渐向现在重视以新闻图片为中心的可视性转化,尤其以都市类报纸最为明显。

2)数字相机的全面应用,成为人们获取与传递新闻图片的主要手段。

3)新闻摄影内容构成上,经济新闻占有一定比重。

4)与人类有切身利害关系的灾难性时间的报道表现得更多更直观更形象。

5)同新闻摄影向呼应,艺术摄影、纪实摄影、广告摄影等也大量在报刊上出现,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6)在新闻摄影的内涵上,受世界新闻摄影发展的影响,日益注重对新闻题材的深度刻画,注重人物的情感表现和体现人文关怀。

6、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1)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2)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3)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4)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5)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照相机原理及类别1、小孔成像原理:是指当景物透过有针孔的暗箱时,会在其内部的平面上产生一个左右、上下颠倒的影像。

2、数码相机的分类:家用便携式卡片机、数码长焦相机、数码单反相机、数码后背和数码旁轴相机3、DSLR是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全称为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我们常说的数码单反相机4、摄影术的发明: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法国政府宣布放弃对银版摄影术这项发明的专利,并公之于众。

新闻摄影复习笔记整理

新闻摄影复习笔记整理

重点:1.新闻图片的类型2.新闻摄影的优势和不足3.新闻图片的评价和标准4.相机的基本构造和镜头种类5.新闻摄影的拍摄基本技法6.摄影取景的基本常识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1.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2.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2.1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让读者通过视觉来感知,通过大脑的作用,获取信息和知识;2.2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与其他门类的摄影不同,新闻照片必须拍自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2.3新闻摄影的视觉传达目的是新闻信息。

传递新闻信息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位的作用和功能,评价和判断新闻摄影的优劣的标准,是其传递新闻信息量的多少以及它对新闻信息量的传播的效果;2.4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被拍摄的形象首先具有新闻价值,同时还具有形象价值;2.5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人有两条腿一样,新闻摄影的两条腿一是图片,一是文字。

图片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3.新闻摄影的特性:新闻性(新闻摄影所报道的对象,首先是新闻,是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是新闻形象。

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也就是真实性);形象性(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来说话,即用视觉形象来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信息量应蕴含于新闻形象之中。

主要特点是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4.新闻摄影报道应当任何把握新闻性?4.1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4.2多拍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的独特性是其新闻价值大的主要原因;4.3敢于拍难度大的题材。

拍摄的艰难程度越大,其信息量也就大,新闻价值也高;4.4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新闻传播,对新闻摄影报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5.1拍摄的对象应是真人真事,拍得的图片做到事实真实;5.2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做到总体的真实;5.3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5.4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6.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分析:6.1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地传递新闻信息,而将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试图通过新闻摄影报道来强制读者接受某种观念或宣传某种主张和口号,而不是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来报道事实;6.2工作作风有问题,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想当然地赋予新闻图片意义和内涵;6.3将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6.4道德品质问题。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新闻摄影复习资料题型:1.填空题1*152.名词解释题5*53.简答题6*44.论述题10*25.看图作答题8*2一、填空题1.中焦距镜头也被称为“肖像镜头”,镜头与被拍摄对象距离适中,较适合拍摄人像。

2.中国最早提倡新闻摄影的人是邵飘萍3.摄影家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照片,成了希望工程的标志4.景别通常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5.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是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6.光圈系数每减少一档,镜头的通光量就变成原来的二分之一7.坚持新闻报道摄影的真实性,需要做到确有其事、确有其人、形式真实和文字真实8.中国照相机之父是邹伯奇旗、邮箱,它们的颜色都是我们在日光下看到时所记忆下来的。

摄影构图:是指拍摄者根据构思中预期的形象和审美效果,安置和处理审美课题的位置与关系,将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拍摄艺术画面的过程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视角大约在46°,因为和人的双眼视角接近,故称之为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焦距长度和其所拍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视角在12°左右,因其焦距比中焦距镜头的焦距药厂,故称之为长焦距镜头。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极端并且视角达到或者超过170°,有些甚至达到230°,允许严重桶形畸变的存在、透视感夸张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由新闻事实和摄影两大要素组成,它以摄影技术为和手段,通过瞬间的视觉形象以及文字说明,传递新闻信息饱和度:也称为颜色的纯度,这是颜色(光)加上白色(光)后被冲淡“发白发淡”的程度色调:色调是不同波长的光进入人眼所引起的不同色彩感觉,借以区分颜色的不同性质。

这是由人眼所见光中的主要波长,即元波长所决定。

明度:明度是与物体反射的光亮有关的一个概念,反射光亮大的明度高,反之则低,在视觉判断上,明度与饱和度容易混淆移镜头:移镜头使摄影机的位置离开镜头光轴运动,可以作直线的移动也可以作曲线的移动,可进可退,可左可右,对空间展示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摄复习资料●针孔成像原理最早记录在战国时期的科学家、哲学家墨子所著的《墨经》中。

●镜头的作用: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

●物距:在镜头成像中,从被摄物体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

像距:从镜头中心到所成影像间的距离,称像距。

焦距:来自无限远处的平等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清晰的点,就是焦点,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镜头焦距长短影响成像大小:距离相等时,焦距长成像大焦距小成像小。

●镜头通光量与镜头通光口径的大小成正比。

●相对口径用光圈系数来表示,也称f系数:f系数=焦距:相对口径。

f系数的标法为:1.222.84 5.681116223264这种标法的特点:1)数字大小与相对口径大小成反比;2)每相邻两极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关一倍。

●镜头焦距与视角的关系:焦距长,视角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镜头的分类:标准镜头:镜头焦距与底片对角线基本相等,视角接近人眼的视角,大约在50度,135相机底片画幅为24*36毫米,对角线为43毫米,焦距在约为50毫米的均属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的镜头,其视角大于人眼视角。

长焦距镜头(望远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镜头,其视角小于人眼视角。

●快门的作用:是控制光线在感光片上停留时间的长短。

对于动体摄影而言,可用抓取动态、使动体在胶片上开成清晰的影像。

●快门的标法为: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实际速度为所标数字的倒数。

相信两级快门速度的日光量相关一倍,“B”门或“T”门为慢门;“A”门为光圈优先;“S”门为速度优先;“P”门为程序快门。

常见的快门可以分为三类:机械式快门、电子快门、程序式快门机械式快门可分为中心快门和焦平面快门。

●镜间快门(叶片式快门)位于镜头的中间,光圈之前,一般由3片至5片薄钢片组成,可同时开合,通过开合的快慢来控制曝光的时间。

优点是:在使用任何一级快门速度时都能使整个胶片画面同时曝光,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不受闪光同步的限制,不会产生变形现象。

缺点是:当使用大光圈、高速度的组合时,其实际通光量减少。

●焦平快门(帘幕式快门)位于焦点平面的位置,紧挨在感光片的前面。

由不透光的帘布或金属帘片组成,通过帘片间裂口的大小变化来控制曝光的时间。

优点是:一是可以达到较高的快门速度,二是因其快门速度高,可以用来抓拍极高速的动体的运动。

缺点是:在使用高速快门时,动体的影像会变形,而且动体运动速度越快,影像变形的程度越重。

●取景器的三个作用:1)观察被摄景物;2)界定拍摄景物的范围;3)决定对景物的取舍;4)安排画面的布局。

●现代相机取景器的种类有4种:1)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器;2)单镜头反光平视取景器;3)框式平视取景器;4)光学直透式取景器。

●.135相机的优点:1)体积较小,2)分量较轻,3)便于携带;4)所有胶卷为画幅36mm*24mm的135底片,5)有多种可转换镜头。

●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不同:1)存储影像的介质不同2);传统(化学方法)数码(数字方式)3)图像的呈现方式不同4);传统(冲洗、印放)数码(输入计算机)5)图像质量上的差异;传统高于数码6)传递方式不同7);数码方便快捷、保真度高。

●影响数码相机和数码影像质量的因素:CCD辨析率、影像辨析率、色彩还原性、镜头质量、像质调节。

●广角镜头的视角在70度至90度;超广角镜头的视角在100度至135度;视角超过135度的称鱼眼镜头。

135相机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左右;广角镜头焦距有35mm、28mm、24mm、20mm;超广角镜头焦距有17mm、14mm;鱼眼镜头焦距有9mm、7.5mm、(视角约为180度)。

广角镜头优点:视角大、拍摄范围方,可以在较近距离内拍摄大场面,还能夸张究竟纵深感。

缺点是拍摄时,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会有所夸张,变形也严重。

●135相机中焦距镜头有焦距为75mm、90mm、100mm、135mmR;长焦距镜头有焦距为200mm、300mm的,64.望远(超长焦距)镜头有焦距为500mm、1000mm的。

上述镜头的视角从30度至8度不等。

●中焦的作用:拍摄人像,看上去比例最符合人体的比例,常被用来拍摄人像,故又称人像镜头●长焦的作用:一是用于远距离拍摄,另外在新闻摄影“偷拍”或抓拍时,和被拍摄对象可以保持较远距离,以免惊动被拍摄者,能抓取自然、生动的形象。

●变焦距镜头:镜头的焦距可根据拍摄需要,在一范围内变动。

●微距镜头:就近距离拍摄小物体的需要面设计的,可以拍出与原物大小或比原物还大些的影像。

用于翻拍小物体或小影像,或拍局部细节。

●EF镜头:电子对焦镜头,内置自动对焦和电磁光圈马达,*作时声音轻微、对焦效能准确。

●照相机的维护:1)相机是一种精密仪器,2)结构复杂,不易强烈的震动及挤、压、摔、碰;3)注意相机上严禁用手接触的部位;4)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高湿度;5)应防水;6)避免在直射阳光下打开后盖或镜头,也不能把镜头对着强光;7)在相机不用时,应将焦距调在∞;8)自动相机应常检查电力是否充足,9)长期不用时应取下电池。

●内置测光(TTL)系统的测光方式有5种(优点缺点):1)平均测光式(将取景范围内的景物亮度进行平均,不分主次。

在景物亮度平均时或相关不大时,这种测光方式能保证曝光正确,如主体与背景间亮度差异太大,则会使主体曝光出现误差。

在顺光拍摄时,曝光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因为整个景物受光均匀。

但在侧光和逆光时,由于背景亮度增强,主体的一些部位或主要部位处在阴影中,这时平均下来,主体会曝光不足,应采取补光措施或增加感光量)。

2)中央重点测光式(在取景器中央部位有一圆圈,但范围较大,能保证主体的正确曝光,但应注意取景的变化,避免总是把主体放在画面的正中央的机械均衡式的构图)。

3)局部测光。

4)点测光式。

5)评价测光。

●自动曝光模式有3种:光圈优先式――A;速度优先式――S;程序自动式――P。

●曝光系统的其他功能●光源●从光源来看,可将其分为自然光(来自太阳和月亮、星星的光线以及广阔的苍穹反射来的阳光、月光和星光)和人造光(火光、灯光等)。

●特点与表现方法:1>顺光:光线来自景物正前方,景物的受光面积最大,受光均匀。

优点是:被摄景物受光均匀,曝光比较容易把握,采用平均测光的方法即能使被摄物体正确感光;利用顺溜拍摄的景物最接近于其原型,比较有利于质感的表现;利用顺光拍摄的彩色片,色彩能得到正确还原,饱和度高,色彩鲜艳。

缺点:从专业角度来讲,顺光缺乏表现力,拍出的片子多属于两维平面,缺乏三维空间感。

2>侧光:光线来自被摄景物的侧面,一侧受光,另一侧处在阴影之中。

是最常采用的光线,优点:一是有利于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二是有利于表现出被摄景物的清晰轮廓,三是有利于和反差层次的表现。

缺点:是不利于表现景物细部的质感及影纹。

3>逆光:光线来自被摄景物的侧后方或后方。

能生动强烈地表现出究竟深度感和立体感,但不利于对景物层次的表现。

4>阴天摄影:是指乌云遮日,整个天空和地面景物都很暗淡的天气。

阴天不宜拍摄人像,因为光线平淡,拍出的人像也会因平淡而推动光彩和魅力。

阴天拍彩色片,会出现偏色,宜用鲜艳地色彩来装点画面,增强画面的活力。

●电子闪光灯的发光特点有3点:发光持续时间极短(瞬间光源);发光强度极强;色温接近日光(约5500K)。

动体摄影●拍摄动体确定快门速度的依据有4点:1)动体本身的运动速度;动体运动速度越高,快门速度越高。

2)拍摄者与动体间的距离;距离越近,快门速度越高,因为相对移速度快。

3)所用镜头的焦距;焦距越近,快门速度越高。

4)拍摄者与动体间的角度变化。

动体运动方向和相机镜头形成的角度越大,快门速度相应提高。

●动感的表现方法常采用虚实对比(模糊表现动感法,使运动部位变模糊,运动慢的部位保持清晰,快门不宜太高,必须使运动快的部位因移动而虚化)和动静对比的方法。

●追随法(虚实对比):随动体的运动方向移动相机,主体清晰、背景及相反方面的运动物体被拉成虚线、移动模糊的画面,强化动体移动的速度感,不能用高速快门,在采用长焦距镜头时,可用三脚架来帮助保持相机的稳定。

●景深:调焦过程中,对焦物体前后形成了一个清晰区域,这个清晰区域的范围就是景深范围,这种现象叫景深现象。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3点:1)镜头焦距: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2)光圈口径:光圈口径大、景深小;光圈口径小,景深大(改变光圈大小是最常用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种控制景深的方法);3)拍摄距离(物距):物距大、景深大;物距小,景深小。

●获得最大景深的方法:短焦距镜头小光圈+远距离拍摄;获得最小景深的方法:长焦距镜头+大光圈+近距离拍摄。

●取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有6点:1)拍摄点的选择:拍摄点指拍摄者所处的位置,严格地讲应是相机的机位,也是受众的位置。

2)横竖画面的选择:充分利用好感光片,避免放大时作过多的剪裁从而造成对底片的浪费。

3)画面结构中心(视觉中心点):画面结构中心应是明视中心的位置,而不是画面的几何中心。

4)突出主体::主体是艺术创作中的主题思想的体现者,是新闻摄影图片中最主要的新闻信息的载体,应在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5)前景与背景的运用6)陪体的运用: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画面构成部分,作用在于和主体配合,构成一定情节。

●景别是被摄对象在中呈现的范围,是新闻摄影画面造型元素之一。

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景别,是采访拍摄基本功的重要方面,常用的景别有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定四种,它们可以带给受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调整、转换景别主要有两种方面:改变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改变镜头的焦距。

●拍摄点的选择包括2点:1)拍摄距离:决定了5种景别:远景:拍摄到的最大场面,距离最远,表现重点是场面的浩大、视野的广阔,没有十分具体的主体、陪体的区别,表现的是一种总体的效果。

全景:范围比远景小,用于描述事物的全貌,被表现的景物充满了画面,主、次难以区别,用以介绍总体和环境为主。

中景:以人物作为参照,中景拍摄的是人的半身,重点表现对你是主体本身,说明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主体表现明确,环境为次,对主体注解、说明、陪衬。

应分清主次,适合表现动作、情节。

近景: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作用是描述和表现主体本身,让人产生对主体的强烈印象,拍摄的是人的面部和头部。

特写:表现的是景物的局部和细节,是最近距离上的拍摄,有助于加强新闻摄影的揭示性,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能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感受,使读者产生强烈印象。

2)拍摄角度。

有3种:水平视角(是人们最常采用的视角,不会有任何变形现象,看到的景物最自然)、仰角(景物高大的形象被进一步夸大,而且会出现近大远小和倾斜畸变现象,主要用来表现人物高视阔步的心理状态或夸张跳跃的动作)、俯角(将景物压缩得看起来更加矮小,常用来拍摄大的场面,这是因为可以最得较大的取景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