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烷基化、磺化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应以有活性物料参与或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释放大量反应热,又在高温、高压和汽液两相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为主要重点、分析研究反应失控的条件,反应失控的后果及防止反应失控的措施。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有卤化、硝化、磺化、氧化、还原、氢化、水解、电解、催化、裂化、氯化、烷基化、重氮化、胺化、聚合、碱熔等反应过程。
一、氧化反应绝大多数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这些反应很多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烯、甲醇、氨等)与空气或氧气参加,其物料配比接近爆炸下限。
倘若配比及反应温度控制失调即能发生爆炸燃烧。
在氧化反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量(即适当的配料比),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也不宜过快。
要有良好的搅拌和冷却装置,防止温升过快、过高。
此外,还要防止由于设备、物料含有的杂质而引起的不良副反应。
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种类很多,虽然多数还原反应的反应过程比较缓和,但是许多还原反应会产生氢气或使用氢气,增加了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从而使防火防爆问题突出;另外有些反应使用的还原剂和催化剂具有很大的燃烧爆炸危险性。
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520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依赖于化学物质的存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与化学物质密不可分。
目前,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质就有700万种,在市场上流通的超过10万种。
如此品种繁多、数目巨大的化学物质,作为基本原料、基本能源、医药成品、农药成品等支撑着社会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反应性,在生产及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化学反应的危险特性认识不充分,考虑不周或疏忽,使一些化学反应引起了火灾、爆炸、中毒章故,不仅造成员工和公众的严重伤亡,而且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对危险性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减少事故的发生。
是十分必要的。
一、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的行业和场所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并不仅仅发生在化工行业,也发生在使用大量化学品的其他行业。
据有关资料统计,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在化学加工业占66%,散装储存占27%,废物处理占3%,石油炼制占2%,-储存占1%,未知占1%。
危险化学品烷基化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要点

危险化学品烷基化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要点一、烷基化反应及其应用1.定义烷基化亦称为烃化,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氮、氧、碳等原子上引入烷基(R—)的反应。
常用的烷基化剂有烯烃、卤代烷、硫酸烷酯和饱和醇类等。
2.工业应用烷基化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之一。
如制备N,N-二甲基苯胺、苯甲醚等化工原料都是通过烷基化反应而实现的。
(1)苯胺和甲醇用作制备N,N-二甲基苯胺。
N,N-二甲基苯胺是合成盐基性染料的主要中间体,也是合成医药、香料、炸药的重要原料。
其烷基化反应式为:(2)苯酚与硫酸二甲酯进行烷基化反应可制备苯甲醚(茴香醚)。
苯甲醚主要用于配制香精和有机合成。
其烷基化反应式为:二、烷基化的危险性分析(1)被烷基化的物质以及烷基化剂大都具有着火爆炸危险。
如苯是中闪点易燃液体,闪点-11℃,爆炸极限1.2%~8%;苯胺是毒害品,闪点70℃,爆炸极限1.3%~11.0%;丙烯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1%~15%;甲醇是中闪点易燃液体,闪点11℃,爆炸极限5.5%~44%。
(2)烷基化过程所用的催化剂易燃。
如三氯化铝是遇湿易燃物品,有强烈的腐蚀性,遇水(或水蒸气)会发生热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有时能引起爆炸,若接触可燃物则易着火。
三氯化磷遇水(或乙醇)会剧烈分解,放出大量的热和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有毒,遇水及酸(硝酸、醋酸)发热、冒烟,有发生起火爆炸的危险。
(3)烷基化的产品亦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4)烷基化反应都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若反应速率控制不当,可引起跑料,造成着火或爆炸事故。
三、烷基化的安全技术要点(1)车间厂房设计应符合国家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应严格控制各种点火源,车间内电气设备要防爆,通风良好。
易燃易爆设备和部位应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
(2)妥善保存烷基化催化剂,避免与水、水蒸气以及乙醇等物质接触。
(3)烷基化的产品存放时需注意防火安全。
(4)烷基化反应操作时应注意控制反应速率。
潜在危险反应(氧化、还原、重氮化、硝化及磺化)注意事项

7)反应中有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气体产生,投料、反应过程和后处理前都必须戴好口罩和防护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8)反应中必须避开强碱,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
9)后处理时,稀释发烟硫酸应将发烟硫酸以细流状倒入碎冰中。
应急处理措施
6)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水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基本信息
磺化反应就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基的过程
主要风险
1)不同浓度的硫酸体系均具有强脱水及氧化性,特别是浓度高的发烟硫酸,遇水即发生爆炸性水解反应。
2)氯磺酸遇水立即分解产生硫酸和氯化氢,并放出大量的热,易发生喷料和爆炸事故。
3)三氧化硫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毒物时,必须佩戴口罩,如有可能接触蒸汽时,必须带全面罩。
解决方法(避免干的催化剂同含有有有机溶剂蒸汽的空气摩擦):
A、先将反应容器充满氮气,然后加催化剂,再加溶剂和反应底物。
B、如果已加了有机溶剂,要是反应不忌水,可用水拌湿催化剂再加入,比较安全。
C、如果已加了溶剂,可以向容器放入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后马上加入催化剂。
2.抽滤的安全操作。抽滤时的燃烧危险性:Raney Ni>Pd-C>Pd(OH)2。特要起火星的。快要抽干时,马上接着加反应液和相应空白溶剂,或提早拔除真空橡皮管解除真空,在催化剂上面加盖一层硅胶或者硅藻土。如果反应规模较大,最好要有两个人在场,其中一个人为帮手。
2)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做好防护,可佩戴化学防护镜。
3)身体防护:实验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5)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对于大量的反应,应严密控制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冷却水流量。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3篇)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化学反应是化学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技术,但某些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主要的危险性来源于反应物的特性、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为了确保安全实验,需要了解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和基本安全技术。
一、危险性:1. 火灾和爆炸:某些反应物在接触空气或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
例如,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时会释放大量热量,并且可燃气体或液体在高温下也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2. 毒性:某些化学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可能具有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例如,含有汞、铅等重金属的废水处理时,金属离子会与溶剂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并产生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3. 腐蚀性:某些反应物具有强腐蚀性,会对实验设备和仪器造成损害。
例如,酸性溶液能腐蚀玻璃器皿,一些强碱性物质也能腐蚀金属。
4. 氧化与还原:氧化和还原反应常常涉及到有机化学试剂和无机化学试剂,这些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氧化物和还原物,使得反应瞬间剧烈。
5. 放射性:某些反应涉及到放射性物质,例如核反应,由于核辐射的存在,这些反应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二、基本安全技术:1. 仪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选择安全可靠的仪器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正确安装和调试。
2. 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根据实验要求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实验衣、手套、安全镜等,避免直接接触到有害物质。
3. 强化通风管理: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能及时排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同时,实验过程中尽量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气体防护设备。
4. 废物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废气、废固体等应按照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储存,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5. 火灾和爆炸的防范: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火灾和爆炸防范设备,如消防器材、爆炸防护器材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6. 急救和安全应急预案:实验室应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故。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烷基化、磺化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重氮化重氮化是使芳伯胺变为重氮盐的反应。
通常是把含芳胺的有机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钠作用,使其中的胺基(-NH2)转变为重氮基(-N=N-)的化学反应。
如二硝基重氮酚的制取等。
重氮化的火灾危险性分析:(1)重氮化反应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如重氮盐酸盐(C6H5N2Cl)、重氮硫酸盐(C6H5N2H504),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如重氮二硝基苯酚[(NO2)2N2C6H2OH]等,它们在温度稍高或光的作用下,即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
一般每升高10℃,分解速度加快两倍。
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活力大,受热或摩擦、撞击能分解爆炸。
含重氮盐的溶液若洒落在地上、蒸汽管道上,干燥后亦能引起着火或爆炸。
在酸性介质中,有些金属如铁、铜、锌等能促使重氮化合物激烈地分解,甚至引起爆炸。
(2)作为重氮剂的芳胺化合物都是可燃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3)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无机氧化剂,于175℃时分解能与有机物反应发生着火或爆炸。
亚硝酸钠并非氧化剂,所以当遇到比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时,又具有还原性,故遇到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铵等强氧化剂时,有发生着火或爆炸的可能。
(4)在重氮化的生产过程中,若反应温度过高、亚硝酸钠的投料过快或过量,均会增加亚硝酸的浓度,加速物料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氧化氮气体,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
烷基化烷基化(亦称烃化),是在有机化合物中的氮、氧、碳等原子上引入烷基R—的化学反应。
引入的烷基有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3H7)、丁基(-C4H9)等。
烷基化常用烯烃、卤化烃、醇等能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氧、氮等原子上引入烷基的物质作烷基化剂。
如苯胺和甲醇作用制取二甲基苯胺。
烷基化的火灾危险性:(1)被烷基化的物质大都具有着火爆炸危险。
如苯是甲类液体,闪点-11℃,爆炸极限1.5%~9.5%;苯胺是丙类液体,闪点71℃,爆炸极限1.3%~4.2%。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模版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模版化学反应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随着化学产业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化学反应所涉及的物质和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其危险性也相应地增加。
因此,了解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模版,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风险和如何进行安全操作。
第一,要注意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出现的爆炸危险。
许多化学物质都具有较高的爆炸性,特别是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
因此,在进行化学反应实验或工业生产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例如,在处理易燃物质时,应远离明火、静电和明火源,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此外,当涉及到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化学反应时,应使用专门的装置和设备(例如,反应釜和压力容器),并注意其安全操作要求。
第二,要注意化学反应可能引发的有毒气体的生成和释放。
许多化学反应涉及到生成或释放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氢气等。
这些有毒气体在大量释放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在进行含有有毒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戴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第三,要注意化学反应可能引发的火灾危险。
许多化学反应需要高温、高压或氧气来加速反应速度。
因此,在进行这些反应时,必须注意火灾危险,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进行高温反应时,应使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容器,并确保容器与其他火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此外,对于可能生成易燃物质的化学反应,还应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如使用适当类型的灭火器材。
第四,要注意化学反应可能引起的化学品泄漏。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化学品泄漏是一个常见的危险。
化学品泄漏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必须始终密切监测和控制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品流动,并采取适当的泄漏应急措施,如使用防护屏障、化学品存储设施和紧急处理装置等。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4 电解
(1)盐水应保证质量 盐水中如含有铁杂质,能 够产生第二阴极而放出氢气;盐水中带入铵盐, 在适宜的条件下(pH<4.5时),铵盐和氯作用可生 成氯化铵,氯作用于浓氯化铵溶液还可生成黄色 油状的三氯化氮。 3C12+NH4Cl——4HCl+NCl3 三氯化氮是一种爆炸性物质,与许多有机物 接触或加热至90℃以上以及被撞击,即发生剧烈 地分解爆炸。爆炸分解式如下: 2NCl3——N2+3C12
5 聚合
(2)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是选择一种溶剂,使单体溶
成均相体系,加入催化剂或引发剂后,生 成聚合物的一种聚合方法。这种聚合方法 在聚合和分离过程中,易燃溶剂容易挥发 和产生静电火花。
4 电解
因此盐水配制必须严格控制质量,尤其是 铁、钙、镁和无机铵盐的含量。一般要求 Mg2+<2mg/L,Ca2+<6mg/L,SO42<5mg/L。应尽可能采取盐水纯度自动分 析装置,这样可以观察盐水成分的变化, 随时调节碳酸钠、苛性钠、氯化钡或丙烯 酸胺的用量。
4 电解
(2)盐水添加高度应适当 在操作中向电解 糟的阳极室内添加盐水,如盐水液面过低, 氢气有可能通过阴极网渗入到阳极室内与 氯气混合;若电解槽盐水装得过满,在压 力下盐水会上涨,因此,盐水添加不可过 少或过多,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高度。采用 盐水供料器应间断供给盐水,以避免电流 的损失,防止盐水导管被电流腐蚀(目前多 采用胶管)。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安全评价师培训
1 氧化
1 氧化 如氨氧化制硝酸、甲苯氧化制苯甲酸、乙烯
氧化制环氧乙烷等。
(1)氧化的火灾危险性 ①氧化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过程又是放热
反应,特别是催化气相反应,一般都是在250~ 600℃的高温下进行,这些反应热如不及时移去, 将会使温度迅速升高甚至发生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
重氮化
重氮化是使芳伯胺变为重氮盐的反应。
通常是把含芳胺的有机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钠作用,使其中的胺基(-NH2)转变为重氮基(-N=N-)的化学反应。
如二硝基重氮酚的制取等。
重氮化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重氮化反应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如重氮盐酸盐(C6H5N2Cl)、重氮硫酸盐(C6H5N2H504),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如重氮二硝基苯酚[(NO2)2N2C6H2OH]等,它们在温度稍高或光的作用下,即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
一般每升高10℃,分解速度加快两倍。
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活力大,受热或摩擦、撞击能分解爆炸。
含重氮盐的溶液若洒落在地上、蒸汽管道上,干燥后亦能引起着火或爆炸。
在酸性介质中,有些金属如铁、铜、锌等能促使重氮化合物激烈地分解,甚至引起爆炸。
(2)作为重氮剂的芳胺化合物都是可燃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3)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无机氧化剂,于175℃时分解能与有机物反应发生着火或爆炸。
亚硝酸钠并非氧化剂,所以当遇到比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时,又具有还原性,故遇到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铵等强氧化剂时,有发生着火或爆炸的可能。
(4)在重氮化的生产过程中,若反应温度过高、亚硝酸钠的投料过快或过量,均会增加亚硝酸的浓度,加速物料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氧化氮气体,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
烷基化
烷基化(亦称烃化),是在有机化合物中的氮、氧、碳等原子上引入烷基R—的化学反应。
引入的烷基有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3H7)、丁基(-C4H9)等。
烷基化常用烯烃、卤化烃、醇等能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氧、氮等原子上引入烷基的物质作烷基化剂。
如苯胺和甲醇作用制取二甲基苯胺。
烷基化的火灾危险性:
(1)被烷基化的物质大都具有着火爆炸危险。
如苯是甲类液体,闪点-11℃,爆炸极限1.5%~9.5%;苯胺是丙类液体,闪点71℃,爆炸极限1.3%~4.2%。
(2)烷基化剂一般比被烷基化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要大。
如丙烯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2%~11%;甲醇是甲类液体,闪点7℃,爆炸极限6%~36.5%;十二烯是乙类液体,闪点35℃,自燃点220℃。
(3)烷基化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反应活性强。
如三氯化铝是忌湿物品,有强烈的腐蚀性,遇水或水蒸汽分解放热,放出氯化氢气体,有时能引起爆炸,若接触可燃物,则易着火;三氯化磷是腐蚀性忌湿液体,遇水或乙醇剧烈分解,放出大量的热和氯化氢气体,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有毒,遇水及酸(主要是硝酸、醋酸)发热、冒烟,有发生起火爆炸的危险。
(4)烷基化反应都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如果原料、催化剂、烷基化剂等加料次序颠倒、速度过快或者搅拌中断停止,就会发生剧烈反应,引起跑料,造成着火或爆炸事故。
(5)烷基化的产品亦有一定的火灾危险。
如异丙苯是乙类液体,闪点35.5℃,自燃点434℃,爆炸极限0.68%~4.2%;二甲基苯胺是丙类液体,闪点61℃,自燃点371℃;烷基苯是丙类液体,闪点127℃。
磺化
磺化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
常用的磺化剂有发烟硫酸、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三氧化硫等。
如用硝基苯与发烟硫酸生产间氨基苯磺酸钠,卤代烷与亚硫酸钠在高温加压条件下生成磺酸盐等均属磺化反应。
磺化过程危险性分析:
(1)三氧化硫是氧化剂,遇比硝基苯易燃的物质时会很快引起着火;另外,三氧化硫的腐蚀性很弱,但遇水则生成硫酸,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温度升高,不仅会造成沸溢或使磺化反应导致燃烧反应而起火或爆炸,还会因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增加了对设备的腐蚀破坏。
(2)由于生产所用原料苯、硝基苯、氯苯等都是可燃物,而磺化剂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都是氧化性物质,且有的是强氧化剂,所以二者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进行磺化反应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已经具备了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放热反应的燃烧条件。
这种磺化反应若投料顺序颠倒、投料速度过快、搅拌不良、冷却效果不佳等,都有可能造成反应温度升高,使磺化反应变为燃烧反应,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
(3)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在反应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冷却和良好的搅拌,都有可能引起反应温度超高,以至发生燃烧反应,造成爆炸或起火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