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基础心得.最终版

合集下载

电子工艺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电子工艺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电子工艺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电子工艺实习的心得体会1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为期两周的电子工艺实习结束了,带着一丝不舍,我离开了实验室,在这两周里,我有许多收获,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对实验室里一老一少两位老师印象尤其深刻,在工作中,同学们互相帮助,老师悉心指导,学习气氛很浓厚,下面我说一下这两周的心得体会。

第一周,我们熟悉了电子装焊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会了基本的剥线,电路板焊接等基本知识,在这乏味的一周里,每天不停地剥线,焊接拆装电路板让我们很头疼,这么小的电路板上密密麻麻排布着几百个焊孔,我们要把电阻,铜导线一个一个地拆下来,再一个一个地焊接上去,当时心里真的非常烦,认为这些东西学起来实用性不大,开始剥线的时候老是把线弄断,后来老师教了我们一种方法杠杆原理,我们看着老师轻轻松松地把线皮剥下来,心里又佩服又不服气,老师怎么那么容易就弄好了,可是我们却费了那么大劲儿也剥不下来一个,后来我好好地体会了一下,原来杠杆原理是靠两把钳子的力矩大小,轻松把线剥开。

接下来就是拆装焊接电路板了,这就更麻烦了,这个前提是要学会使用电烙铁,起初老师说的我都不敢去用,后来自己试了试,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虽然被烫了两下,但是这更让我记住了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小小的电路板上,几百个小孔都要一一用焊锡把铜丝焊住,我认为在练习焊接技术的同时,还在练习我们要有耐心的能力,如果没有耐心的话,这些小小的铜线肯定会有焊不牢或者出现荷叶上的水珠的不润湿现象。

在初步学会了焊接之后,老师让我们进行焊接正方体和自由焊接,正方体的焊接很容易,这时就用到了我们前两天剥线的技术了,很轻松,正方体焊接完成,自由焊接我焊接的是摇椅,不过缺点就是不太像。

随后,我们又练习了导线的连接,并且自己制作了线,了解了线如何制作出来,还使用了许多过去没接触过得工具,比如老虎钳第一周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周,是把第一周学习的技术运用到实际,我们的任务是做一个充电器和一个收音机。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范本7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范本7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范本7篇)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篇1一、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及电子工艺的了解现代生活离不开电,电子产品也俨然作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在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电气类的学生都有必要去掌握一定的电工操作技能。

在为期四周的电子工艺实习课上,我们加强了对电子产品及其制作的认知,充分了解了工艺工作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电子制作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都对应用型技术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

在第一节的理论课上,我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任何电子产品,从几十个零件构成的简单万用表到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产品,都是由基本的电子元件器件按电路工作原理,用一定的工艺方法连接而成的。

焊接方法有很多种,使用最广泛的也是我们在电子工艺实习课上着重练习的锡焊技术。

而一个电子产品,焊接点少则几个,多则成千上万,因而保证焊点的质量,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基本环节。

现代焊接技术飞速发展,焊接方法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但小批量生产研制和维修仍广泛使用手工焊接。

所以我们此次工艺实习也旨在培养手工焊接的技能。

焊接的基本知识焊接是使金属连接的一种方法,利用加热手段在两种金属的接触面,通过焊接材料的原子或分子的相互扩散作用,使两种金属间形成一种永久的牢固结合。

利用焊接的方法进行连接而形成的连接叫焊点。

焊接通常分为熔焊、钎焊、和接触焊。

熔焊是一种利用加热焊件,使其溶化产生合金而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技术,如气焊、电弧焊、超声波焊等;接触焊是一种不用焊料与焊剂就可获得可靠连接的焊接技术,如点焊、碰焊等;钎焊是用加热溶化成液态的金属把固体金属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在钎焊中,起连接作用的金属材料称为焊料。

焊料的熔点必须低于被焊接金属的熔点。

钎焊按焊料熔点的不同,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

焊料的熔点高于450℃的称为硬钎焊,焊料的熔点低于450℃的称为软钎焊。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称为锡焊,锡焊属于软钎焊,它的焊料是铅锡合金,熔点比较低,如共晶焊锡的熔点为183℃,所以在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6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6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6篇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这个星期我们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电子工艺实习,实习任务是制作一台收音机,其实是进行简单的组装而已!刚开始时我并不清楚电子工艺实习到底要做些什么的,以为像以前的金工实习那样这做做那做做。

后来得知是自己做一台收音机,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带回去呢。

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玩的心态开始这次的实习旅途。

第一天并不是学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元件。

电烙铁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以前在电子协会时用过很多,算得上会用但谈不上是熟练那个,所以我也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

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个中有很多技巧要讲究的,在焊的过程中时间要把握准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练习时最好边做边想想老师教的动作技巧这样学得比较快一点。

第二天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收音机的大致原理。

说真的,虽然自己是学电子专业的但对很多常用的电子元件还不认识呢。

老师也知道我们常识少,所以从元件识别入手。

这个老师讲课很风趣,经常让我们引进不禁,这样学习气氛比起我们平时上专业课时好多了。

老师讲完原理后,我们就开始把每个元件照着图纸插到PCB板上。

第三天,我们要把昨天插好的每个元件焊接上去。

我的PCB 板昨天已经搞好一半多了,所以这天早上不久我就把它焊接完毕啦。

我很高兴,因为我是我们班第一个拿作品去给老师调试的。

调试后发现我的制作有点小问题,但经我细心检查修改后最终成功了!听着自己的制作发出的声音心里甜甜的,因为这是我的劳动结晶!第四天的任务是把收音机的外壳装上去,第五天老师教我们写实习报告的细则及注意事项。

这样一个星期的实习就结束了,时间过得真快,真有点不舍得的感觉。

这次实习很有趣很轻松,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懂得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学到了不少有关电子的专业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之余也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

因为在实践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遇到问题后要细心检查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最后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合集14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合集14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合集14篇)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通过几天的实习,使我懂了很多很多的道理,真可谓是“受益匪浅”啦,这次我们的实习任务,固然算不上很重,其任务就是按图安装一些简单的照明电路。

原理谈不上很复杂,但是真正要安装起来那得费一把劲,由于是四位同学共用一个工位,最重要的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做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轻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

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进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往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第一次看着电动机通过自己动手接线转起来,那种感觉是自豪的。

自己在心里会说:“呃,我也能让电动机转起来,哈,开心。

加油,实在这蛮好玩的嘛”。

我们的老师总是先给我们讲一些理论的内容,再预备让我们接线。

刚开始接线时我们就按着图接下来,一点秩序也没有,所以接好了的线看过往乱乱的像蜘蛛网一样。

现在想到都觉得可笑。

也由于电工课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我们平时都不会认真往留意的常识,比如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纵(怎么连接导线)、电气照明(主要是日光灯);还有一些常用的低压电器(意所布的线布的先后顺序,比如说布线时应把其他的线都布好了之后再布开关的线,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行程开关的用法;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意义;控制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等。

恩,总之,感觉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四次的电工对手亲身体会到整体思考的重要性,布一块好板就必须要有整的逻辑思维,布板要留意各元器件的空间排布还要留意到布线时线与线不能相交且要注通过了这一周的电子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

由于前面的三个实训是通过接上日常低压电路来完成的,所以就要讲求用电的安全,不许用手触及各电气元件的异电部分及电动机的转动部分。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5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5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5篇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为期两周的电子工艺实习结束了,带着一丝不舍,我离开了实验室,在这两周里,我有许多收获,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对实验室里一老一少两位老师印象尤其深刻,在工作中,同学们互相帮助,老师悉心指导,学习气氛很浓厚,下面我说一下这两周的心得体会。

第一周,我们熟悉了电子装焊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会了基本的剥线,电路板焊接等基本知识,在这乏味的一周里,每天不停地剥线,焊接拆装电路板让我们很头疼,这么小的电路板上密密麻麻排布着几百个焊孔,我们要把电阻,铜导线一个一个地拆下来,再一个一个地焊接上去,当时心里真的非常烦,认为这些东西学起来实用性不大,开始剥线的时候老是把线弄断,后来老师教了我们一种方法杠杆原理,我们看着老师轻轻松松地把线皮剥下来,心里又佩服又不服气,老师怎么那么容易就弄好了,可是我们却费了那么大劲儿也剥不下来一个,后来我好好地体会了一下,原来杠杆原理是靠两把钳子的力矩大小,轻松把线剥开。

接下来就是拆装焊接电路板了,这就更麻烦了,这个前提是要学会使用电烙铁,起初老师说的我都不敢去用,后来自己试了试,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虽然被烫了两下,但是这更让我记住了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小小的电路板上,几百个小孔都要一一用焊锡把铜丝焊住,我认为在练习焊接技术的同时,还在练习我们要有耐心的能力,如果没有耐心的话,这些小小的铜线肯定会有焊不牢或者出现荷叶上的水珠的不润湿现象。

在初步学会了焊接之后,老师让我们进行焊接正方体和自由焊接,正方体的焊接很容易,这时就用到了我们前两天剥线的技术了,很轻松,正方体焊接完成,自由焊接我焊接的是摇椅,不过缺点就是不太像。

随后,我们又练习了导线的连接,并且自己制作了网线,了解了网线如何制作出来,还使用了许多过去没接触过得工具,比如老虎钳第一周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周,是把第一周学习的技术运用到实际,我们的`任务是做一个充电器和一个收音机。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1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1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1篇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1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体会1今年的半学期电子工艺实训给我留下深刻的感受,从中学习到了画图、焊接以及其他零件的用途与方法,在焊接电路板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焊法、零件的形状和种类、元器件的基本常识等等。

真是让人受益匪浅,终于能体会到不同零件的奇妙组合中展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知识的重要性在我心中再次提升,电子产品知识产权的垄断,让我既看到了机遇又看到了挑战,学习是现在我们唯一的行动方针。

电子产品总是让人感觉得非常的神奇,比如收音机,一个小小的盒子竟能发出各种声音,使我们在孤独时给予陪伴,在痛苦时给予安慰,在无聊时给予一丝轻松和愉快。

比如手机,使得和遥远的亲人说话,谈判业务等等。

电子无处不在,所以我的好奇心使我产生了兴趣,如今我终于可以亲手试一试,焊接我自己的电路板。

电烙铁(焊枪)的介绍使我大吃一惊,原来我们用的是日本货,日本一个弹丸之地确实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以前所见的焊枪时平头的,接220幅的,向我们这样的初手如果枪头碰到电线皮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如今的焊枪非常的先进,有温度的控制,有降压的装置,又有耐高温的电线皮。

使我们的危险降至到零,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完全进入到焊接的快乐之中。

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焊接的技术,并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

焊东西需要松香,但早已被上届的同学们使用完了,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麻烦,也许是环境的变化,在恶境中的成长的人经验更丰富,毅力更坚强。

我们学习了更为方便更为快捷的焊接方法。

我发现面对困难时我们更应该逆流而上,如果这次放弃了,那下回呢?所以在这次的实习中我学习到了重要的思想上的指导方法。

在练习焊接时,我时刻默念老师教的焊接五步,遵循正确的步骤才是最简洁的方法。

电子工艺学习心得及感想(精选5篇)

电子工艺学习心得及感想(精选5篇)

电子工艺学习心得及感想(精选5篇)电子工艺学习心得及感想【篇1】我自从四月二十一日来到电子工艺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训后,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学习上,或者说在生活上的收获都是颇多的,这次实践真的让自己受益匪浅呢。

刚开始时,老师给我们举例阐述了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让我们了解了实训的本质在于“工艺”;继而强调实训的安全性,以“安全第一”为前提完成全部实训内容。

在开始的一周里,我们都是在练习怎样去使用电烙铁去焊接各种元器件并熟练的掌握其焊接技巧,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虚焊,避免漏焊等情况的发生,是为了更好的做第二周的的充电器和收音机等产品奠定了一定的焊接基础。

电烙铁这东西相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曾在打暑假工时,在电子厂里接触过用电烙铁来焊接电路板,真的是件很神奇的事呢。

所以说这次实训能再次接触到电烙铁,我真的很珍惜并认真对待这次实训。

从已焊接完成的导线板的拆卸到重新焊接导线板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要想完美的完成一件事,必须要有耐心且不惧怕失败的毅力,就像是剥导线一样需要耐心与细节,你才能真正完成了“工艺”的一部分;从练习立方体的焊接和多元物件的焊接中,我明白了给有些元器件镀锌的重要性,这能让元器件更好的焊接牢固;从电阻板的焊接中,我学到了电阻元器件是要立在焊接板上进行焊接的……所有的焊接都需要注意在焊接时把焊盘铺满,在焊接完成后,仔细检查焊点是否都已真正焊住并在焊接面把元器件过长的边线裁至焊点边缘,以免引起可能性短路而使元器件不能正常性工作。

在第二周开始前,我们认真阅读充电器原理说明书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了提前预习,在课上认真看老师播放的视频和老师详细的注意事项讲解。

在发下来的电路板和元件中,先按说明书上对照材料附录检查自己所需的材料是否齐全,在按照老师所说的,自己看书开始把元器件插装到电路板上进行焊接,最后要注意要进行测试后再组装。

在做充电器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怎样利用色环来计算电阻值的大小和学会了一些辨认元器件的正负极的方法,例如:利用万用表来测试或观察元器件引线的长短来判断。

电子工艺基础心得.最终版

电子工艺基础心得.最终版

西南交通大学20年短学期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年月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1.1实习目的和要求1.2电子元器件的学习第二章具体实习内容2.1焊接的技术2.2 焊接技术2.3焊接练习2.4PCB制作软件AD的使用第三章实习体会3.1 焊接心得体会3.2 电子技术基础心得体会3.3 附录一、基础知识1.1 实习目的和要求电子工艺实习是电子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子技术的知识,了解并初步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调试与研制开发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电子产品生产获得一定感性认识,为今后从事电子产品制作与创新设计工作奠定初步的实践基础。

要求看懂所装电子产品电气原理图并与实际电路板相对应,掌握电子元器件作用特点、性能和识别方法,熟悉简单电子产品整机装配的一般工艺知识并掌握其操作技能。

1.2 电子元器件的学习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1.3.1电阻作用:阻碍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两个基本参数是阻值和功率。

功率表示电阻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和最高电压的乘积,用瓦特来表示。

1电阻的分类:根据制作材料来分可分为水泥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

根据阻值是否可变分为微调电阻,可调电阻(电位器)等。

特殊电阻器: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

2电阻阻值的识别直接标注法:电阻的阻值和功率在电阻器上直接标注出来,如水泥电阻。

色环标注法:电阻的阻值用色环在电阻器上表示出来,如膜式电阻。

对电阻的阻值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情况下,用四环色码来表示电阻值。

在对电阻值要求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一般用五环色码来表示:色码对照表:色别第一环色码表示电阻值的第一位有效数第二环色码表示电阻值的第二位有效数第三环色码表示10的次方第四环色码表示电阻的误差黑000棕1110的1次方红2210的2次方橙3310的3次方1.3..2 电容电容的参数有电容量,耐压值,绝缘电阻等,耐压值表示电容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值.容抗表示电容对电流的阻碍的大小,用1/WC表示.W指的是角频率.W=2Pf,f指的是工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20年短学期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年月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1.1实习目的和要求1.2电子元器件的学习第二章具体实习容2.1 焊接的技术2.2 焊接技术2.3焊接练习2.4PCB制作软件AD的使用第三章实习体会3.1 焊接心得体会3.2 电子技术基础心得体会3.3 附录一、基础知识1.1 实习目的和要求电子工艺实习是电子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子技术的知识,了解并初步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调试与研制开发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电子产品生产获得一定感性认识,为今后从事电子产品制作与创新设计工作奠定初步的实践基础。

要求看懂所装电子产品电气原理图并与实际电路板相对应,掌握电子元器件作用特点、性能和识别方法,熟悉简单电子产品整机装配的一般工艺知识并掌握其操作技能。

1.2 电子元器件的学习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1.3.1电阻作用:阻碍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两个基本参数是阻值和功率。

功率表示电阻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和最高电压的乘积,用瓦特来表示。

1电阻的分类:根据制作材料来分可分为水泥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

根据阻值是否可变分为微调电阻,可调电阻(电位器)等。

特殊电阻器: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

2电阻阻值的识别直接标注法:电阻的阻值和功率在电阻器上直接标注出来,如水泥电阻。

色环标注法:电阻的阻值用色环在电阻器上表示出来,如膜式电阻。

对电阻的阻值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情况下,用四环色码来表示电阻值。

在对电阻值要求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一般用五环色码来表示:色码对照表:色别第一环色码表示电阻值的第一位有效数第二环色码表示电阻值的第二位有效数第三环色码表示10的次方第四环色码表示电阻的误差黑 0 0 0棕 1 1 10的1次方红 2 2 10的2次方橙 3 3 10的3次方1.3..2 电容电容的参数有电容量,耐压值,绝缘电阻等,耐压值表示电容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值. 容抗表示电容对电流的阻碍的大小,用1/WC表示.W指的是角频率.W=2Pf,f指的是工频率。

绝缘电阻又叫做做漏电电阻,是电容两极板之间的电阻。

1电容的分类:一般根据电容介质来分瓷电容,云母电容,塑料,纸电容等。

电容有的无极性而有的分正负极的,有极性的电容常见的是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的电容量相对较大。

2电容器的好坏判断:对于其电容量小于10PF以下的电容器,由于电容量太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电容部是否有漏电或短路,击穿现象,用指针万用表的电阻档任意测量电容的两引脚,如果其电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电容是好的,反之若为0则电容器已坏。

对于大于10PF的电容器,用指针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电容两引脚,若在测过程中指针有明显的摆动,那么可判定电容器是好的。

如果电容容量仍较小,可用三极管放大后判断。

3两个电容容量的大小判定:拿两个电容器,用指针万用表电阻档测电容器的两个引脚(测量过程中万用表开始时会有较大的摆动达到一定电阻值后,其电阻值会回降,比较两次测量回降副度较大的电容容量较高。

4在不知电容极性的情况下如何判定电容的极性(仅对于电解电容)。

将指针式万用表调到电阻档的1档。

首先将指针式万用表的+极和-极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待指针停下来的时候读取电阻值。

然后将电容放电,并且将万用表的两表笔对调,重新测量,记下指针停下来时候的电阻值。

两次测量中电阻值大的那次万用表的正极所对应的是电容的正极,万用表的负极所对应的是电容的负极。

(电容正向导通时,漏电流小(漏电阻大))。

电容串联时,电容量减小(相当于增大电容两极板的距离)。

电容并联时,电容量增大(相当于增大电容两极板的面积)电容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隔直通交,滤波的作用。

1.3.3 电感电感用L来表示,单位:H来表示电感量。

电感的参数:电感量,感抗等感抗表示阻碍电流大小,用WL表示,W表示工作角频率。

品质因数表示了线圈工作时的损耗大小,用Q=WL/R表示。

品质因数越大越好,也就是让R越小越好。

电感的作用是通直隔交。

典型的电感器件:变压器,变压器的初级电压与次极电压之比等于变压器的初级与次极线圈匝数之比。

判别变压器的好与坏: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档的*10档。

变压器的初级端与次极端所测得的电阻值应为无穷大为正常;初级端和次极端分别与机壳的之间的电阻值为无穷大为正常。

1.3.4 二极管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半导体、绝缘体及导体之间的区别:物质的导电性能决定于原子结构,导体是一个低价元素,其最外层的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极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让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而成为电流。

而绝缘体是一个高价元素,其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不缚力很强,其最外层电子不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

半导体的常用材料是硅和锗,它是四价元素,最外层电子既不像导体那样容易挣脱,也不像绝缘体束缚的那么紧,这就决定了它的导体性能介于导体于绝缘体之间。

二极管的好坏判断: 将万用表拨到电阻档,分别测二极管两引脚正反向两次,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正向时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小于反向电阻来判定,理想的情况下反向电阻为无穷大,但实际应用中二极管由制造工艺上的差异,测量时反向会有电阻值显示,但这个电阻值一定比正向的电阻值大。

两次测量中,电阻值小的那次万用表的正极所接的二极管的引脚为P极,另一个引脚为N极。

1.3.5 三极管三极管是半导体器件,我们一般之为半导体三极管或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

它是构成各种电子电路的基本元件。

三极管是学好模拟电子电路的基础,集成运放的核心元件及TTL电路的核心元件都是三极管,所以三极管在模电中的地位是非常主要的。

三极管有三个极:基极,发射极,集电极;三个区:集电区,基区,发射区;二个结:集电结,发射结。

发射区多数载流子的浓度很高,基区很薄且多数载流子的浓度很低,而集电结的面积比较大。

这种制造工艺结构决定了三极管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由发射极发出经过基区被基区吸收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电子窜过基区被集电区收集起来(对于NPN型)。

1.3.6 三极管的作用三极管主要作用的是作为放大管,进行对微弱信号的放大。

在数字电路中常作为开关管使用,被看作为一个开关。

三极管放大的条件:发射结正向偏置(正向连接),集电结反向偏置。

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和管脚识别,常用三极管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两大类,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图对于小功率金属封装三极管,按图示底视图位置放置,使三个引脚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从左向右依次为e b c;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

使用万用电表检测三极管:三极管基极的判别:根据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我们知道三极管的基极是三极管中两个PN结的公共极,因此,在判别三极管的基极时,只要找出两个PN结的公共极,即为三极管的基极。

具体方法是将万用电表调至电阻挡的R×1k挡,先用红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只脚上,用黑表笔去碰三极管的另两只脚,如果两次全通,则红表笔所放的脚就是三极管的基极。

如果一次没找到,则红表笔换到三极管的另一个脚,再测两次;如还没找到,则红表笔再换一下,再测两次。

如果还没找到,则改用黑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个脚上,用红表笔去测两次看是否全通,若一次没成功再换。

这样最多没量12次,总可以找到基极。

三极管类型的判别:三极管只有两种类型,即PNP型和NPN型。

判别时只要知道基极是P型材料还N型材料即可。

当用多用电表R×1k挡时,红表笔代表电源正极,如果红表笔接基极时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P型材料,三极管即为NPN型。

如果黑表笔接基极导通,则说明三极管基极为N型材料,三极管即为PNP型。

第二章 Altium Designer 项目实习一、原理图设计1、以“学号+”建立工程:选择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将工程以“学号+”命名保存在以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中;2、以“学号+”建立原理图:打开Project面板,右击工程文件名,选择Add Existing to Project>>Schematic选项,在工程文件下创建一个新的原理图,以“+学号”命名。

3、相关操作:寻找元件:在Libraries过器件名称寻找或通过Search功能在所需库中查找相关元件;放置元件:在Libraries面板中双击所需元件的文件名;在放置前可按下TAB 键编辑元件相关属性;移动元件至相应处,单击放置元件;右击退出放置。

放置网络标记:选择Place>>Net Label,通过TAB键设置后放置标号至连线,右击退出;编译工程:选择Project>>Compile PCB Project,点击Messages查看错误,修正至无错。

保存电路图:单击File>>Save,完成原理图绘制,如图所示。

第二节 PCB图一、 PCB元件设计及PCB库1、以“+学号”新建PCB库:在Project面板中右击工程文件名,选择Add Existing to Project>> PCB Library选项,在工程文件下创建一个PCB库文件,以“+学号”命名。

2、绘制自定义封装【1】手动绘制封装时,根据芯片确定焊盘的个数、尺寸,焊盘之间的距离,将1号引脚放置在原点处,并将形状更改为方形。

【2】利用封装向导,在PCB Library面板中选择Tool>>Component 根据器件选择封装,在我们实习中主要涉及DIP封装,在向导中按原理图设置焊盘个数、尺寸、距离等属性;【3】为元件 PCB 图命名,双击器件修改name 和 Description;【4】回到SCH Library面板,单击Edit为元器件添加封装,如果元器件有原始封装则需要将原始封装删除再添加新的封装二、 PCB设计1、以“+学号”新建PCB:在Project面板中右击工程文件名,选择Add Existing to Project>> PCB选项,在工程文件下创建一个PCB文件,以“+学号”命名;3、Design>>Updata PCB Document>>Validata changes>>Execule changes得到PCB图;3、布局:对元器件进行布局,元件布局要求均衡,疏密有序;4、在Keep-Out Layer层设置合适的电气边界;5、自动布线:按照地线、电源线及其他线的布线要求设定布线规则然后自动布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