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物理课件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测量平均速度第一章 第4节1.能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并根据公式 v= 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没有,只能间接测量。
v = s t ,要知道物体的速度就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
要测量路程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要测量时间可以用秒表直接测量,那么有没有直接可以测量速度的工具?想一想:汽车仪表盘上的车速是怎么来的?实验原理:测出路程s 和时间t ,根据v = s t 求出平均速度。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和_______,分别用_________和_______测量,然后由公式______计算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路程s 和时间t 必须_____,即选定某路程s ,必须用______________所用的时间t 。
刻度尺停表对应通过这一段路程路程时间知识点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 s t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木块、金属片。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在斜面的底部或中部固定金属片。
s1金属片s21.使倾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
正确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的方法是从车头量到车头。
实验步骤s 1金属片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l ,把小车通过的路程s 1和所用的时间t 1填入表中。
5.整理器材。
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 2和所用时间t 2 ,将数据填入表中。
4.根据测得的s 1、t 1,利用公式v 1= s 1t 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l 。
同理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s 2t 2。
实验记录表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1m t1=3s v1=0.33m/s s2=0.5m t2=1.8s v2=0.28m/s后半段的路程:s 3=s 1-s 2=1m-0.5m=0.5m 后半段的时间:t 3= t 1- t 2=3s-1.8s=1.2s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 1= s 3t 3=0.5m 1.2s =0.42m/s 平均速度要与相应的路程或时间段相对应,可利用 计算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时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小车从静止释放?
由静止释放,则每次小 车的初速都为0,都相同 ,这样保证了实验控制 变量的要求。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2、由静止释放小车,用__停__表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 端滑下到撞击到挡板的时间,记为
实验:测00m
2.2s
0.32m/s
3、根据测得的 程的平均速度
,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1.4《 测量平均速度》
温故知新
速度的定义是什么?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为: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机械运动有哪些分类呢?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温故知新 快速判断下列运动属于哪类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 观察并思考,图片中下滑的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由公式
可知实验结果偏大。
超声波测距
倒车雷达
超声测速仪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
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
度约为340m/s。
超声波测距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 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 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
1-4 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共20张PPT)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题引入
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
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
根据 = 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
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停表来测量。
新课学习
(一)钟表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
长速度越大。
新课学习
学校操场上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
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
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
学校的路程。课堂讲解Fra bibliotek知识点1:测量平均速度
例题1:实验题目: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还有 停表
、 刻度尺
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电子停表可以读到0.001s,
甚至1.0×10-6s或更小。
新课学习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
小的坡度。
新课学习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
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实验报表。
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④ 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⑤ 重复步骤②~④,进行第二次测量。
⑥ 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新课学习
在用上述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
速度v1、v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
条可能的原因。
【解析】: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的路程不同、时间不同,路程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22页)

(甘肃月考)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
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 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 程,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 过的总距离为30m,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福建·期中)一列长 36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54km/h,请问: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4 测量平均速度
物理学中用什么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定义?
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的单位有哪些?
v s t
m/s
km/h
s 由速度公式 v 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
t
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 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 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进行实验与记录数据
路程(m) S1= S2= S3=
运动时间(s) t1= t2= t3=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分析论证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 ➢小车在不同路程(时间)段平均速度不同,某物体的平 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
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 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C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平均速度PPT实用版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讨论:斜面坡度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s =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t1=
v1=
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
s = t = v = 2、根据图像可知:一个小偷A作案后离开现场,____s后警察B从现场沿小偷离开的路径以____m/s的速度追击,最后将小偷捉获。
2 2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计算。
2.结论:
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在后半段的平均速 度比前半段大。
小结: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更长些,便于测量。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在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比前半段大。
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 2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5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二、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根据公式:
计算。
3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均速度的测量》物质的简单运动PPT优质课件

第七页,共四十五页。
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 算 v1出。v1小车st11 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 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 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度v2。
第八页,共四十五页。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均速度的测量》物质的简单运动PPT优质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一页,共四十五页。
知识回顾
•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几种? • 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定义是什么?
• 速度的单位,公式。
•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 求平均速度的公式。
___2__4__m/s
4.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
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
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
A
A. 5m/s
B.
10m/s
C.15m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
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 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度v2。
金属片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t 2
3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第五页,共四十五页。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刻 度尺、停表、金 属挡板。
使用秒表的方法:
人教版八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共42张PPT)

运动时间(s) 速度(m/s)
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使小车刚好从斜面上滑下,不能太快。
上半段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不相同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取相等的路程, 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
s1=
t1=
v1=
下半段 s = 讨论二: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
当乙看到甲放开手时,立即夹住直尺。 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结论: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
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利用平均速度的思想研究物体的运动。
(1)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 ;
注意事项
1.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2.开始计时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停 表。必须专人操作。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 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片
金属片
小游戏: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 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做好
用手指夹住直尺的准备。当乙看到甲放开手时,立 即夹住直尺。双方交换,各做一次,看谁反应快?
问题1: 你凭什么说你(他)的反应速度快?说说你的依
据。
问题2: 自由下落的直尺做的是什么运动?
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
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端到金属片的距离。
5
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S1,把S1填入表格。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 的时间t1并记入表格。
t1=
V1=
S2=
t2=
V2=
思考:
1、怎样测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根据表格中测得数据,你能否计算出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7
根据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可 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小车沿斜面下滑做变速运动
V下>V全>V上
8
知识反馈: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 的、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 表的显示时刻: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
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____大____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
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
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大____(选填“大”或
“小”)。
13
目
上一
下一
末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 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 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0._2_5___m/s。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V__=_S_/_t__
进行测量的 .
(较2_)__实_小_验__中_(为选了填方“便大计”时或,“应小使”斜)面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分析与论证】 v2<v3,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
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 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思考: 1.速度的公式是什么?各字母代表什么含义?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 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器材
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s
t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实验装置组装:
注意:1.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斜面 顶端静止释放,在斜面下端卡上金属片作为终点。 2.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3.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 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 过的路程S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 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 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 时间t1。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程(m) S1=0.6 S2=0.3 S3=S1-S2= 0.3
运动时间(s) t1=4 t2=2.5
平均速度(m/s) V1=0.15 V2=0.12
t3= t1- t2= 1.5 V3= 0.2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交流与评估
1.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 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
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3.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 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 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堂小结
测 量 平 均 速 度
原理 v s t
方法
测路程:刻度尺 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停表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 表、金属片
注意事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思考: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 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金属片
s2
s3 t3
s1 t1
t2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 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 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C ) A.1.5m/s B.2m/s C.1m/s D.2.5m/s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2020人教版八 年级上 学期同 步备课 :1.4测 量平均 速度课 件(共1 5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程(m) s1= 0.6 s2= 0.3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t1= 4 t2= 2.5
v1= 0.15 v2=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