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导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

编号: 1 使用时间:主备人: 教研组长签字:

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学习重点: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习难点:

1.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预习案

使用说明:1.课前用40分钟完成,交给小组长。

2.所有题目分为三级:初级用“*”标志,中级用“**”作标志,高级用“***”标志。

3.A层同学必须选做所有题目,B层同学可选“*”和“**”的题目,C层同学“*”必

做,“**”可选做其中的题目。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教材助读: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呈时针,从南极俯视呈时针。

请试着分别画出:南、北极俯视,赤道侧视的地球自转示意图

2.地轴:北端总是指向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在地面上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3.周期:恒星日:周期:小时分秒。

太阳日(人类实用周期)小时。

4.速度:南北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零。

①线速度:从向递减。(处最大,60度纬线处是赤道的)

②角速度:除极点外都(度/小时)。

你能否把该单位换算一下?15°度/小时=1°/分钟。

二、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呈逆时针)。

2.周期:公转360°——1恒星年——日时分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上。

4.角速度、线速度:点较快,点较慢。

5.近日点——月初;远日点——月初。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赤道所在的平面称为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平面。这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目前的度数为。

2.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

A.(恒星)附近

B.(度数)

C.(度数)

D.(平面)

E.(平面)

(2)角度C的名称叫,它可表示地球的运动和运动的关系。

3.在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最南到达。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其周期是,被叫做一个年。

自学检测: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B.新加坡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

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

2.正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4.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A.1月1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8月1日

5.如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P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6.地球自转时()

A.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地区快

B.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C.赤道的线速度最大,向两极逐渐递减

D.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

7.读右图,下列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

正确的是()

A.A=C

B.A=C>B>D

C.A=D

D.A=D>B>C

8.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一刻不停地绕太阳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以不同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都是23时56分4秒

C.一个太阳日是24时

D.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确定的,,所以恒星日与太阳日应该相等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训练案***

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示意图,R、T两点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B.高原C.山地D.洼地或盆地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4.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读图,完成第5~6题。

5.若图中是地球,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6.若某人在乙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A.23°34' B.23°26'

C.36°26' D.66°34'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北半球将迎来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10.2020年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A.A和B之间B.B和C之间C.C和D之间D.D和A'之间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第11题。

1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12.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A,b,c,d。

(2)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到和之间(填字母),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半球,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

(3)a、b、c、d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位置时公转速度最慢,位于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

13.根据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1)如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

(2)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3)你知道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4)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太阳直射。(5)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的时段是图中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高中地理课件】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导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 编号: 1 使用时间:主备人: 教研组长签字: 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学习重点: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习难点: 1.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预习案 使用说明:1.课前用40分钟完成,交给小组长。 2.所有题目分为三级:初级用“*”标志,中级用“**”作标志,高级用“***”标志。 3.A层同学必须选做所有题目,B层同学可选“*”和“**”的题目,C层同学“*”必 做,“**”可选做其中的题目。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教材助读: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呈时针,从南极俯视呈时针。 请试着分别画出:南、北极俯视,赤道侧视的地球自转示意图 2.地轴:北端总是指向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在地面上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3.周期:恒星日:周期:小时分秒。 太阳日(人类实用周期)小时。 4.速度:南北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零。 ①线速度:从向递减。(处最大,60度纬线处是赤道的) ②角速度:除极点外都(度/小时)。

你能否把该单位换算一下?15°度/小时=1°/分钟。 二、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呈逆时针)。 2.周期:公转360°——1恒星年——日时分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上。 4.角速度、线速度:点较快,点较慢。 5.近日点——月初;远日点——月初。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赤道所在的平面称为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平面。这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目前的度数为。 2.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 A.(恒星)附近 B.(度数) C.(度数) D.(平面) E.(平面) (2)角度C的名称叫,它可表示地球的运动和运动的关系。 3.在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最南到达。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其周期是,被叫做一个年。 自学检测: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B.新加坡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观测,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地理实践力) 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综合思维) 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综合思维)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A B C (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4.自转周期 名称长度参照物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24小时太阳 5. (1)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均为15°每时。 (2)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特别提醒] 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公转周期——1年 名称参照物1年的长度特点 回归年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恒星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特点: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速度 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 A点1月初最快近日点 B点7月初最慢远日点 [特别提醒]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北半球)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北半球)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少。故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时间长。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 2.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周期: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图表点拨] 教材第5页图1.5,该图展示出 (1)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轨道;(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3)黄赤交角为23°26′;(4)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其与黄赤交角互余。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图,完成第1~2题。 1.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比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约多4分钟 C.比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约少4分钟 D.时间为23时56分4秒 2.在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a、b、c、d 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c、d、b、a C.a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点最大、c点最小 D.b、c、d三点角速度相等,c点线速度最大 1题,赤道上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实际是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太阳日,因此选B项。第2题,地球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除极点外),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南北极点为0。因此选D项。 2.D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此完成第3~4题。

3.照片最能反映()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4.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时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 A.23时 B.22时56分4秒 C.23时4分4秒 D.21时52分 3题,北极星及周围星辰为恒星,视为固定不动,而相机虽然固定在地球表面,但是随着地球的 自转而运动,所以出现圆形的星辰运动轨迹。第4题,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时56分4秒,当第二天该恒星再次处于星空中同样位置时,说明地球正好自转一周,经历了一个自转周期,时间应为22时56分4秒。 4.B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6.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全球无温度变化 D.全球无五带划分 5题,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图中β表示黄赤交角。第6题,即使黄赤交角变为0°,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也是存在差异的,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6.C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北半球将迎来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含答案

2022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选择题 通常,将天枢与天璇连线并沿天枢方向五倍线延长可找到北极星。某日一位天文爱好者在22∶55打开StarWalk(观星软件)将手机指向某一方向的天空,获得下图恒星与星座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文爱好者的手机摄像头指向的天空方位是()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2.北半球的所有恒星都围绕北极星往同一方向运动。如果该观星者在第二天22:55再观察星空,会发现摇光(北斗七)的方位() A.不变B.偏南C.偏东D.偏西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图示①、②两地() A.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C.自转角速度相等,①地线速度大D.自转线速度相等,②地角速度小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甲处运行至乙处期间,②地()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B.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C.极昼范围扩大D.所处季节相同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6.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北京有四季更替 C.深圳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化D.深圳的昼夜长短会变化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图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北极地区极夜范围扩大B.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C.重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D.巴西利亚由旱季变雨季 8.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重庆日出最有可能是北京时间() A.6时B.7时C.8时D.9时 2019年12月19日,持续的冷空气终于驱散了笼罩在成都(31°N、114°E)上空的阴霾,清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新课标)选必修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能说出地轴、黄道面、赤道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说出太阳直射点的概念,能在简单的太阳光照图上找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能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准确标出二分二至日的位置; 4.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及公转运动,观察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理解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难点】 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出示图片:“地球绕日公转图”,并说明地球绕日公转的独特姿势。 师: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大家观察图片,说说地球是以什么样的姿势绕日做公转运动的? 生:(可能的答案)地球在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师:对,大家回答的很好。地球同时进行着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他们有什么关系吗?斜着身子自转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2课时 (板书)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出示图片:黄赤交角示意图 师:大家观察图片,找出地球自转的平面和地球绕日公转的平面。 生:(可能的答案)地球自转的平面是赤道平面,是图中橙色的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是图中黄色的平面。 师:对,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面有什么关系? 生:(可能的答案)它们两个面有一个交角,是23°26′。 师:大家说的很好,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我们叫做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那大家再观察一下,图中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是多少度? 生:(可能的答案)是66°34′。 师:对。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板书)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太阳直射点 展示图片,不同地区的太阳光线图。 北极星 23°26′ 甲 乙 丁 戊 丙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组成部分。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是学生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一个平台。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接下来的地理天体计算等的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这一课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有信心学好地理。 2.学时:一课时(45′) 3.教材结构: 概念 周期恒星日 地球的自转太阳日 方向 速度线速度 角速度 4.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特征及产生的自然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教学难点:自转的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的理解和区别。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二、学情分析: 1.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 这部分内容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有16、17岁,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其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的内容。 此年龄段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特点,因此,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时地改变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知识技能基础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的自然现象,并且也有小学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并通过借助适当的辅助教学的过程,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这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定义 2.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别 3.掌握地球自转的周期,区分恒星日与太阳日 4.掌握地球自转的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分析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 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体验地理学习的思维过程。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必修1(2021年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问题导学 主题一地球的自转 活动与探究 材料:毛泽东七律《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方向是什么?画图说明。 (2)“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日”是多长时间? (3)“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哪个地区?为什么? 主题二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黄赤交角示意图. 材料二:英国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汉卡克在《上帝的指纹》中写道:“黄赤交角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个周期是41 000年,交角改变在22.1°到24。5°之间,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不亚于瑞士钟表。"这个周期变化早在1911年巴黎国际天文历大会上就已经公布了。 (1)什么是黄道?什么是黄道面?什么是赤道面? (2)什么是黄赤交角? (3)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有何影响? (4)若黄赤交角变为24。5°,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 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与应用 (1)根据经度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 顺着东经度数越来越大的方向或顺着西经度数越来越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东经度和西经度 经度值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经度值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减小为西经,如图所示: 2.掌握黄赤交角的方法 掌握黄赤交角要把握好“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1)“一轴”指地轴. (2)“两面”指黄道面和赤道面. (3)“三角度”指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34′、

高中地理 地球的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知识点名称】 【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 (济南F)关注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版本对照(含选修)】 【三维目标】 1.(人教J)运用教具、学具或计算机模拟,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 2.(人教J)运用地球运动的道理,解释时差和季节的形成原因。 (地图J)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难点知识】 (地图J)本节的重点是: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图J)本节的难点是:地球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方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更替。 (学案)本节的重点是: 1.(学案)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并能运用理论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3.(学案)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学习时要用“运动”的观点,可借助实验、图像、动画等教学手段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最基本是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情况,但不能死记硬背结论。 4.(学案)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常见的日照图有侧视图和俯视图。判读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根据日照图的经纬网,判断属于何种日照图,如果是俯视图要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第二,确定经纬网的基本特点,了解经线或纬线每隔几度画一条;第三,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确定直射点及日期,进而解决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时间等问题;第四,熟练掌握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知识的图文转换,这是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最后,还要通过适当的练习来掌握这种技能。 (学案)本节的难点是: 3.(学案)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明确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由此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所以,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它在确定太阳直射范围、极昼极夜范围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4.(学案)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可以留意身边一些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1)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要求,本节课安排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三个标题。本节课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入手,让学生通过图表以及实例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以及黄赤交角存在的影响。为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学习作前期知识的铺垫。 •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高中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地理知识,对地球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使知识抽象化、系统化。为后面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学习扎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解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运用图表,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图表,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影响,并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形成。 难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法:讲述法、问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是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好!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一起学习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活动1:请同学们根据地球的自转示意图。 1.说一说地轴、北极星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思考一下,地球的自转方向,从侧面看如何?从北极上空看如何,南极上空又如何? 3.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阐述: 定义:地球绕着其自转轴(即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极点,其中指向北极星的即北极,相反的为南极。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做圆周运动。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 理意义。 1.通过地球仪演示,说出地球 自转的方向、周期及速度的变 化。(地理实践力) 2.通过观察或运用地球仪演示 地球的公转特征,分析说明地 球公转的特点。(地理实践力) 3.分析说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 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综合思 维)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 样的?地球自转的周期 是多少? 2.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 规律有哪些? 3.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 么样的形状? 4.地球公转速度的有哪 些特点? 5.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 少? 6.什么是黄赤交角?什 么是太阳直射点的运 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围绕其自转轴旋转的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A B C (1)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4.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为每小时15°。 (2)线速度: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 [特别提醒] (1)北极星周围的恒星呈逆时针方向绕北极星转动,角速度为每小时15°。 (2)北极星的仰极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图表点拨] 教材P5图1-1-3,该图展示出: (1)图示为地球自转1小时,不同纬度自转的角度和弧长。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都相等,为每小时15°。 (3)受纬线圈长度变化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处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提示] 低纬度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且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有利于节省燃料。 5.周期:由于参照点的不同,地球的周期可分为恒星日和太阳日。 把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参照物、长度、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二、地球的公转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7)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征。 难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观看星轨图片) 【问题】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新课教学]: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地球上的人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地轴北端指向的星空位置)作圆周运动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课堂探究1 读图分析:在A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高度角)与该地纬度的关系。 结论: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数 【思考】 2.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学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旋转。 3.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 (1)以太阳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4时,称为太阳日。 (2)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高中地理课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昼夜交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A.日月升落 B.月朗星稀 C.月相变化 D.星光闪烁 2.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 A.23时56分 B.24时4分 C.24时56分 D.24时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四图中自转方向画的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4.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b、d、c D.c、d、b、a 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A.23°34' B.23°26' C.36°26' D.66°34' 2021年2月12日正值中国农历春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该日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在北半球、向北移 B.在北半球、向南移 C.在南半球、向北移 D.在南半球、向南移 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

图2 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 (1)将图1中的A、B、C、D标在图2中适当的位置,并注明二至日。 (2)在图2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的椭圆轨道,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图1中点时,地球运行到接近远日点的位置,其公转速度较(填“快”或“慢”)。元旦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半球,向(填“南”或“北”)移动。 (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A→B纬度数(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能力提升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第1~2题。 1.a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表示为(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顺时针 D.逆时针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1.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题: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时:时间:年级:学科:地理设计者:审核 人: 学习目标 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 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 活。 3.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学习重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学习难点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教学过程重点知识梳理 【双基预习】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 2.地轴:_____________,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__附近。 3.方向:___________,如图甲。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方向旋转,如图乙;从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_方向旋转,如图丙。 4.周期 名称长度参照物 恒星日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太阳 5.速度 (1)角速度:_______(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2)线速度:不同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有差异(赤道为_______km/h)。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___________。 2.方向:___________。 3.周期: 名称参照物1年的长度特点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恒星年公转的真正周期 4. 时间速度公转位置 1月初 7月初远日点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____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____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作__________。目前的黄赤交角是______________。 2.影响: 【反馈达标】 读图,回答1~3题。

2022年人教版地理《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根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 采用实践法、讨论法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根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课前准备 课件、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 哟! 这么多球迷哇! 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 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 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 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 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答复这些问题, 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 并提问 〔1〕地球怎样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传方向的表示 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 15°〕 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生:讨论、答复. 〔4〕昼夜的形成 师:演示并讲解, 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 照射到地球仪上. 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生:地球仪一半亮, 一半暗. 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 结果怎样? 生:答略 师:同样的道理,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在任何时刻, 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因此,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 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我们叫它夜半球, 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板书: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承转:地球不停的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板书: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师:接着上面昼夜形成的演示进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 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 生:昼夜不停地交替. 板书:〔1〕昼夜更替 师:还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东边先天亮, 西边后天亮. 师:东边比西边先看见日出. 板书:〔2〕时间差异 师:看书P13图7, 并解释: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问候, 为什么时间不同?师:现在你们能让我们的祖国从处在白天的状态转入黑夜的状态再转入白天的状态吗? 学生活动:手电筒不动, 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 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 师: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所以姚明在纽约的下午打比赛我们要在晚上才能看到. 师:时间的差异. 这就有大宾馆总效劳台的墙面上悬挂许多挂钟, 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不同大城市的时间, 如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等. 不同地方时会给国家间的交往带来不便, 不过, 我们已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同学们以后会学习到. 师:人们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 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 假设地球的周期变长由一天变为两天, 我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假设地球的周期变短为12小时一天, 我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又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承转:同学们知道, 地球除了绕地轴不停的转动, 同时它还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那么, 围绕太阳的转动叫什么呢? 生:公转 师:公转――它是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 答复以下问题: 〔1〕什么叫地球的公转 〔2〕绕转中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是什么? 〔3〕公转特点? 生:答略 板书: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2022-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一、高考猜测 本节学问通过重大时政大事为切入点,考察地球运动的特征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等)。重点放在地球运动的意义。 二、自学自练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运动 形式 方向周期速度 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侧视图恒星日除___________ 外,任何地点的 自转角速度均为 _______ 由_____向_____渐渐减小;_____最大,_____为0 极地俯视图北极 上空 南极 上空 太阳日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的缘由:。 (2)昼夜交替的周期:。 (3)晨昏线的定义:。 2.时差(地方时和区时) (1)地方时 ①缘由: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相比,相对位置偏东的地方时刻。 ②定义: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个15°,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每个1°,地方时相差分钟。 ③计算公式:东边时间=西边时间+经度差/15° (2)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________,每时区_________。 ②区时:每个时区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③北京时间——______的区时,即_______的地方时。④计算公式:东边时间=西边时间+区时差值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缘由: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北半球:____偏转,沿赤道:______,南半球:____ (三)地球公转的特点 1.轨道:近似正圆的____,太阳位于其中一个_____上。 2.方向:________。 3.周期:1恒星年,即________________。 4.速度:随公转位置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和黄道平面的夹角。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之间来回运动,并且有如下规律: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 (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___,纬度越高, ______________。图1代表日期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会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1·海南三亚期中)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利用长时间曝光技术拍摄的恒星持续移动的轨迹叫星轨,星轨照片即星轨图。右图为星轨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恒星看起来都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原因是(C) A.地球不停地公转 B.恒星运动速度很快 C.地球不停地自转 D.该星体吸引恒星绕其转动 2.图中恒星看起来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方向是(A) A.逆时针 B.顺时针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3.某恒星在拍摄日21:10位于图中a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同一位置的时间最可能是(B) A.21:14 B.21:06 C.21:10 D.22:08 1题,图中恒星看起来都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地球不停地自转,C正确;地球不停地公转和恒星运动速度很快都是事实,但不会造成恒星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A、B错;北极星是一颗普通恒星,其质量没有大到吸引众多恒星绕其转动的程度,D错。故选C。第2题,图中恒星看起来围绕北极星做圆周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半球面对北极星(向北仰视)恒星视运动呈逆时针方向,A正确。故选A。第3题,恒星连续两次出现在某地夜空中相同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其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所以第二天该恒星处于同一位置的时间比前一天要提前3分56秒,据此计算出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一位置的精确时间是21时6分4秒,比较四个选项,B正确。故选B。

(2022·吉林长春期末)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自转轨道平面和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属于地球自转带来的现象的是(B) A.昼夜现象的产生 B.太阳东升西落 C.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D.目前回归线的度数为23°26' 5.某校第二学期考试期间(5月27—29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4题,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A错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我们便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B正确。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因此回归线的度数为23°26',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C、D错误。故选B。第5题,5月27—29日,处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A正确。故选A。 (2021·山东枣庄期中)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结合下图,完成6~8题。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甲为春分 B.乙为夏至 C.丙为冬至 D.丁为秋分 7.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D) A.小暑→立秋 B.雨水→清明 C.寒露→大雪 D.小寒→立春 8.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7)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2.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教材解读: 地球的公转运动主要包括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形成。课本对昼夜长短的变化着重从光照图的角度梳理,但考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例如具体日期(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时间推演,可以扩展思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除了要理解高度的变化也要理解方位,并结合日出日落位置构设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图,同时加强对太阳正午高度运用案例的分析。 三、课堂目标: 1.掌握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其他判断昼夜长短的方式;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利用 3.掌握并绘制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 4.知道四季更替的原理及五带的划分,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分布 •教学重点: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太阳周日视运动 六、课时安排:3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视频导入,在光照图中昼夜长短的判读方法。】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光照图中的昼夜长短

(1)读取弧长: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读取弧长比例。 (2)读取时间长:通过观察在昼夜半球中的“份数”。 侧视图一个平面只有半个纬线圈,代表12个小时,注意对面还有一半。 俯视图的为一个纬线圈,代表一天的24个小时。 【在线练习·1~2】 【提问:全球的各地的昼夜长短是不变的吗?】 (视频演示,先让学生有个立体感知) 【师】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晨昏线移动,全球昼夜(除赤道外)不断发生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 (先通过动态演示图让学生观察变化并得出自己的规律) 【引导】春分之后,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夏至日达到极值。 夏至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秋分日,直射点回到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秋分日之后直射点进入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冬至日达到极值。 冬至日之后,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总结】

2022-2023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学案: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导学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学习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科素养:1.结合示意图,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综合思维) 3.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自主梳理知识 知识点1 地球的自转 1.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2.基本规律 (1)绕转中心:地轴。它是连接南北极点且通过地心的假想轴。在自转过程中,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自转方向 (3)自转速度 角速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

(4)自转周期 知识点2 地球的公转 1.概念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基本规律 (1)方向 (2)公转轨道及速度: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日地平均距离约为 1.5亿千米。 (3)公转周期

概念太阳连续两次通 过春分点的时 间间隔 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地球与 某一恒星连线的时间间隔 参照物太阳其他恒星 时间长度365日5时48分 46秒 365日 6时9分10秒 意义 多用于平时的生 产生活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多用于天文学研究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形成 示意图如下: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重难点探究 探究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 探究活动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1.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该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对宇宙千百年来的探索与追问,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梦想。从古代诗人屈原发出的《天问》,到如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 (1)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选址建设的最突出优势条件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