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

2024届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
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东西十二区合并位一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中央经线的经度=15°×n(n为时区数) 时区=某地的经度÷15°(小数点四舍五入)
判断:地方时、节气、太阳直射点、
18时 昏线
6时 晨线


昏线 子 晨线
18时 午
动方向的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
点拨四:地方时差
1.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 为地方时。
同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 比西边时间早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每差1°,时间相隔4分钟
例如:北京5点 东京6点 (钟点数大的时间早,时间
早的在东边。)
2.时区和区时
5、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 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北京时间最接近( )
A. 3时20分 B. 15时20分 C. 2时 D. 14时
由MO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 此时20°W为18时,160°E经线为6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 的地方时)为3时20分
2.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
(1)顺口溜记忆法 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2)“左右手”演示法 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四 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的偏转方向。
3.地转偏向力原理的应用
①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 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 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4)晨昏线(圈)的应用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A
• 若弧AB是晨线,则地球_顺___时针自转,该极点
是_南____极点
B C
• 若弧BC是晨线,则地球__逆__时针自转,该极点 是__北___极点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4)晨昏线(圈)的应用 确定地方时 •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 • 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 • 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经线地方时是0∶00或12∶00。
【题型二】自转方向和经度互推
东 西
东经越往东度数 越大,越往西度 数越小;
西经越往东度数 越小,越往西度 数越大。
西 东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自转的方向 (视运动)
站在地球表面观察距离遥远的天体,以地球为参照物,则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北半球的星空以 北极星为圆心,呈 逆时针方向转动; 南半球的星空以 南天顶为圆心,呈 顺时针方向转动。
③晨昏圈所在平面与地轴的夹角等于 直射点的纬度。 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与经线圈成 最大夹角(23°26′); ④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上为极昼或 极夜,与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3)晨昏线(圈)的特点
6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N
极地俯视图
侧俯视图
圆柱投影图
N
侧视图
侧视局部图
俯视局部图
晨昏线的判别: 自转方向、时间信息、方位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3)晨昏线(圈)的特点
AN
晨昏圈DCຫໍສະໝຸດ 晨线自转方向B
昏线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根据昼夜半球示意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递进式理解昼夜交替现 象的产生及特点。
(1)判断图中甲为__夜__半球,乙为__昼__半球。AOB为__晨___线(晨昏线的 一部分),判断依据是顺着地球自__转__方向,该线为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
(2)说明昼夜现象(同一时间甲、乙各占一半)产生的原因。 提示: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②同一时间内,太阳只 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昼夜交替周期
3.速度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角速度、线速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提示:①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15°/h。②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除了纬度外,还有哪一重要因素? 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海拔。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2023年2月2日11:50,广东某中学一队师生从香港机场出发,中途经
芝加哥转机用时2小时46分钟,总飞行时间为16小时24分钟,最终抵达华盛
顿(77°W),开启为期10天的研学活动。据此回答2~3题。
2.队伍抵达华盛顿时,与华盛顿处在相同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3
C.13/24
(3)分析昼夜交替(同一地点甲、乙现象交替出现)的特点。 ①成因:_地__球__不__停__自__转__。 ②周期:1个__太__阳__日或者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定义 因_经__度___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
特点 15°,地方时相差小时
时区差
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 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计算关系如下: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复习-----地球自转22张PPT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复习-----地球自转22张PPT

AB
赤道上昼长=夜长=180º×4分钟
O
=720分钟
=12小时。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C
=2 ×(12 —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 —12)
1.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是
是 12 时;
4
时,C点的地方时
2.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长 16 小时.
E、晨昏线与极昼极夜范围
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的纬度
1、定义 2、方向 3、周期 4、速度
地轴
太阳
一致性,都是自西向东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极点外,任何地方 的角速度都相等,均约为 15°/小时
线速度赤道上最大,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极点为0
(运用图解法分析)
3600 360059′
23小时56分4秒 科学研究计时
24小时
生产生活计时
思考: 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 纬度变 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角速度 和线速 度是多少?
4、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且晨线与昏线等长;
A
N
5、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D
赤道也平分晨线和昏线; C
6、晨昏线是时刻以15度/小时
自东向西移动的。
B
晨昏线的日运动
晨昏线的关键点:
1、太阳直射点为中心 (中心点)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两个基本点)
3、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晨昏线的年运动
A、晨昏线平面与地轴(重合和相交)
侧视图
侧视图里,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2.根据昼夜半球判断:
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 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圆柱投影图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据此完成下题。
运载火
箭名称
中国长征
5号B
欧洲织
女星
美国猎
鹰9号
发射场
发射时间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
库鲁(5°14'N,52°47'W)
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
卡纳维拉尔角
(28°29'N,80°35'W)
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
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
差4分钟。
(2)时区与区时。
17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24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 18
(3)日界线
0
时(或 24 时)的经线
人为界线:即国际日界线,大致沿 19 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20 地转偏向力。
C.2022年2月28日21时
D.2022年2月28日19时
2.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
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
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A.8—9时
B.14—15时
C.15—16时
D.20—21时
【答案】1.C 2.B
(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的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
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
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2024届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演化历史与圈层结构(共21张ppt)

2024届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演化历史与圈层结构(共21张ppt)

纵波
下 地
软流层

地幔
外 核
地核
内 核
①地壳薄而硬 ②陆壳较厚、洋壳较薄
地壳
①地幔较厚。 ②上部存在软流层, 产生岩浆
①地核最厚 ②温度高、压力大、 密度大
地心
古登堡面
莫霍面
地 壳
地面
岩石圈
上地幔
下 软流层


地幔
地壳
外 核
地核
内 核
岩石圈
岩石圈>地壳
地壳:地表至莫霍界面,平 均厚度为17km。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软流层之上),平均厚度为 100km。
地心
古登堡面
莫霍面
地球的内部圈层
大气圈:环绕在地球外部的大气圈 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 统,主要成分为氮和氧。是地球生 命的保护伞。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 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圈: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 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 也是最活跃的圈层。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人类
1、从过程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从分布空间看: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3、生物演化过程中经常出现此消彼长
海陆变迁
盘古 古陆
“泛大陆” 三叠纪
(约2-3亿年前)
约2亿年前
劳亚 古陆
冈瓦 纳古

七大洲四 大洋轮廓
现代 海陆 格局
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张裂
挤压 碰撞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裂谷、海洋
陆、陆:褶皱山系 陆、洋:海沟、岛弧链、 海岸山脉
矿产形成
我国主要成矿期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幻灯片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幻灯片

节气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 冬至(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
北半球 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 各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
冬半年 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 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球相反
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春分日、春分为3月21日前后,秋分为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
秋分日 平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入射光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实际上为我们抬
头看太阳的仰角),简称太阳高度。其范围是0°~90°。日出和日落的
太阳高度为0°。各地的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最大,此时的太阳高度
叫作正午太阳高度。
A.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某地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该地所在纬度与太阳直射点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特别提示: 我们所说的标准时间、钟表时间、当地时间一般都是指区时。伦敦 的区时就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0°经线的地方时;伦敦时间又称国际标 准时间。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中央经线120°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 是指116°E的时间。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地球上的日期变更线即日界线一般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日界 线,即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 24时的经线)。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如上图:弧CAB为晨线,弧CDB为昏线。
A.日出早,白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小
C.海拔高,日照强
D.大气逆辐射强
注意昼长大于12个小时。
其范围是0°~90°。
结合经纬网可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理
内容索引
强基础 增分策略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强基础 增分策略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特征 内容
图示
北极上空俯视,呈 逆时针 方向旋
转(图B) 自西
方向 向东
(图A) 南极上空俯视,呈 顺时针 方向旋
转(图C)
解析 第4题,火山喷发使得许多人无家可归,对饮用水和食品的需求是最大 的,A正确。汤加纬度较低,气温高,无需保暖衣物、防风帐篷等物资,B错误。 医用防护服、流感疫苗等不是最需要的物资,C错误。通信器材、灭火设 备等相较于食品与饮用水的紧急程度更小,D错误。第5题,根据区时的计 算,北京的时区(东八区)与汤加的时区(东十三区)相差了5个时区,东加西减 (6时30分+5小时),物资抵达汤加时,汤加的区时应该是11时30分。而未跨 越国际日界线,无需减一天,因此当地时间最接近1月28日11:30,D正确。
思维拓展·再提升 (1)某飞行员驾驶飞机以837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飞行,发现太阳始终位于他 的左手边。试说明其所在飞行位置及航向。 提示 沿60°N纬线向西飞行。 (2)总结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 提示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纬度带;③判断地势高低;④在较低纬度建 卫星发射基地。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现象 晨昏线基本特征 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 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0° 。 ③晨昏线永远 平分 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5°, 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相同 , 即下图中∠α=∠β。 ⑤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 相切 。 ⑥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22张ppt)
(共22张PPT)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素养考查
1.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解释与地球自转、公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综合思维:运用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明确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之间的关系。

3.区域认知: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明确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
体系架构
背诵基础梳理一及核心知识点一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
2.区分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周期?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侧视图
N
俯视图
点拨:
P
P
P
E2
E3
59°
恒星
太阳
地球轨道
恒星日(a)
太阳日(b)
(c)
自转周期角度长度
恒星日360度23小时56分4秒(自转真正周期)
太阳日360度59分24小时(昼夜更替的周期)
周期:
E1
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②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一半
赤道:1670km/h。

南北纬60°:837km/h。

速度:
①判断南北半球
由南向北,线速度变小的是北半球,
线速度变大的是南半球。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运用
②判断纬度带
高纬度:0—837km/h
中纬度:837—1447km/h
低纬度:1447—1670km/h
北半球中纬度
督查:图为地球表面某区域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b点海拔高,线速度比a点大。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半球纬度。



【例题】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库鲁(5°N)
(2)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解析︰第(1)题,同步卫星为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般向东发射,发射点自转线速度越大的地方越有利于同步卫星的发射。

纬度最低的库鲁最有利于卫星发射。

第(2)题,地球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飞行,在飞行过程中相对于地球表面某点静止,角速度相同;物体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与转动半径成正比,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线速度较地面对应点要大。

(1)D(2)C
背诵知识点二、三及核心知识点二、三
(4分钟)
1、公转方向?
2、公转周期是?
3、公转速度?
4、公转产生了哪些现象?
5、黄赤交角?影响?
地球公转的速度
近日点
1月初
速度最快
远日点
7月初
速度最慢
太阳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N
N
思考:从今天到明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如何变化?在图中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二分二至日地球空间位置图:
12月22日
冬至
1近快
6月22日
夏至
3月21日春分
9月23日秋分
7远慢
思考:地球从5月1日公转至10月1日,公转速度如何变化?先变慢后变快
【典型例题】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 春分
B. 秋分
C. 冬至
D. 夏至
2.有关我国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
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到AB之间,且速度减慢
B. 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 地球公转到CD之间,且速度逐渐加快
D. 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
D
点拨: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视频
1
2
ɑ=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
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热带范围。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3 26 N (北回归线)
0 (赤道)
23 26 S(南回归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点拨:黄赤交角的变化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
23026′
23026′
66034′
66034′
600
600
300
黄赤交角增大:
热带、寒带面积增大,温带面积减少
黄赤交角减小:
热带、寒带面积减小,温带面积增大
1、绘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

夏至日海南岛正午太阳方位?冬至日海南岛正午太阳方位?
2、绘制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注意地轴倾向)。

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以及太阳的位置。

【典型例题】(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a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b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 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 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 日地距离相同
D. 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D
D
督查:读下图,完成下题。

5.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6.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C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