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查阅资料:Ag+ + I-= AgI↓ K1=1.2×1016;2Ag+ + 2I-= 2Ag↓+ I2K2= 8.7×108(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Ag+>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通过Cu

2+

、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试管滴管

1.0 mol/L

KI溶液

1.0 mol/L AgNO3溶液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 mol/L CuSO4溶液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确认A的实验如下:

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________。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3)分析方案2中Ag+ 未能氧化I- ,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实验

KI溶液

KI溶液 AgNO3溶液

a b

KI溶液 CuSO4溶液

c d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

①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其原因一是从K值分析:______;二是从Cu2+的反应特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Ag+=2Ag+Cu2+;AgI Cu2+AgCl CuI+2Ag+=Cu2++Ag+AgI2I――2e-=I2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Na2SO4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K1>K2,故Ag+更易与I_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2Cu2+ + 4I- = 2CuI + 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Cu2+的氧化性增强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向酸化的硝酸银中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银离子氧化铜,反应生成银单质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2Ag+Cu2+; (2)经过检验,Ⅱ中溶液含有碘单质,推测铜离子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为碘化亚铜,沉淀A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灰黑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液为蓝色,说明生成了铜离子,滤渣加入浓硝酸得到黄色沉淀为碘化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B为氯化银。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为AgI。②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铜离子;b.白色沉淀B是氯化银;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I+2Ag+=

Cu2++Ag+AgI。 (3). ①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上析出银,说明形成原电池,a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变黄色是生成了碘单质,电极反应为2I――2e-=

I2。②实验3不能说明铜离子氧化碘离子,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验证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为: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Na2SO4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③方案2中,铜离子氧化碘离子,而银离子未能氧化碘离子的原因,K1>K2,故Ag+更易与I_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铜离子氧化碘离子的方程式为:2Cu2+ + 4I- = 2CuI + 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Cu2+的氧化性增强。

2.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2)方案2:通过Cu2+、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试管滴管

1.0 mol/L

KI溶液

1.0

mol/LAgNO3溶

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

mol/LCuSO4溶

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确认A的实验如下:

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________。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3)分析方案2中Ag+ 未能氧化I- ,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实验

现象无明显变化

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

上析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

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

电流计指针偏转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

① 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的原因:_______。(资料:Ag+ + I-= AgI↓ K1 =1.2×1016;2Ag+ + 2I-= 2Ag↓+ I2 K2 = 8.7×108)

【答案】Cu+2Ag+=2Ag+Cu2+ AgI Cu2+ AgCl CuI+2Ag+=Cu2++Ag+AgI 2

22

I e I

--

-=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24

Na SO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

转 K 1>K 2,故Ag +更易与I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2Cu 2+ + 4I - = 2CuI + I 2 ,生成了CuI

沉淀,使得2Cu +的氧化性增强

【解析】

(1)向酸化的AgNO 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铜置换出了金属

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Cu Ag Ag Cu +++=+,说明氧化性Ag +>Cu 2+,故答案为

222Cu Ag Ag Cu +++=+;

(2)① 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 2,黄色沉淀是碘离子与银离子形成的碘化银沉淀,故答

案为AgI ;

②Ⅱ中溶液含I 2,说明Cu 2+做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本身被还原为Cu +,因此白色沉淀A

是CuI 。

a .检验滤液无I 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Cu 2+,故答案为Cu 2+;

b .滤渣用浓硝酸溶解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B 为AgCl ,故答案为

AgCl ;

c .白色沉淀A 与AgNO 3溶液反应生成了Cu 2+和灰黑色沉淀,灰黑色沉淀用浓硝酸溶解后

的溶液中含有银离子,黄色沉淀为AgI ,说明灰黑色沉淀中含有金属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22CuI Ag Cu Ag AgI +++=++,说明氧化性Ag +>Cu 2+,故答案为

22CuI Ag Cu Ag AgI +++=++;

(3)①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构成了原电池,a 中溶液中的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

单质,溶液呈棕黄色,电极反应式为222I e I ---=,故答案为222I e I ---=;

② “实验3”不能说明Cu 2+氧化了I -。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只需设计没有铜离

子的情况下,也能看到相似的现象即可,可以设计实验:将d 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24Na SO 溶液,c 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故答案为将d 烧杯内的溶液

换为pH≈4的1 mol/L 24Na SO 溶液,c 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

③Ag + + I - = AgI↓ K 1 =1.2×1016;2Ag + + 2I - = 2Ag↓+ I 2 K 2 = 8.7×108,K 1>K 2,故Ag +更易与I -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2Cu 2+ + 4I - = 2CuI + I 2 ,生成了CuI 沉淀,使得2Cu +的氧化性

增强,因此方案2中,Cu 2+能氧化I -,而Ag +未能氧化I -,故答案为K 1>K 2,故Ag +更易与

I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2Cu 2+ + 4I - = 2CuI + I 2 ,生成了CuI 沉淀,使得2Cu +的氧化

性增强。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本题的难度较大,理解实验的设计意图是

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为(3)③,要注意根据反应进行的趋势大小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

理分析解答。

3.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是电化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

(1)如上图1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装置,若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NO3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则NO3-移向_____________装置(填写“甲或乙”)。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发现生成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则石墨上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上图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则甲装置是

____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乙装置中石墨(2)为极,乙装置中与铁线相连的石墨(1)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

(3)在图2乙装置中改为加入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若某一电极质量增重 1.28 g,则另一电极生成______________mL(标况下)气体。

【答案】(1)甲;2H++2e-=H2;

(2)原电池;阳;Cu2++2e-=Cu

(3)224

【解析】

试题分析:(1)装置1中铁是负极、石墨是正极,阴离子在原电池中移向负极,NO3-移向甲装置;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发现生成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则石墨上电极反应式2H++2e-=H2;(2)图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则甲装置中两个电极不同,构成原电池;,乙装置是电解池,石墨(2)与正极相连,石墨(2)为阳极,乙装置中与铁线相连的石墨(1)是阴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Cu2++2e-

=Cu;(3)某一电极生成 1.28 g铜,转移电子

1.28

20.04

64/

g

mol

g mol

⨯=,则另一电极生

成氧气,根据转移电子相同,生成氧气0.01mol,标况下的体积为224mL。

考点: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

4.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用a、b 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为;

(3)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H22LiH Ⅱ.LiH+H2O LiOH+H2↑

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

(4)如果该电池是甲烷-氧气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5)如果该电池是肼(N2H4)-氧气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答案】(1)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由a到b

(2)2H2-4e-+4OH-=4H2O,O2+2H2O+4e-=4OH-

(3)Li H2O

(4)CH4-8e-+10OH-=CO32-+7H2O

(5)N2H4-4e-+4OH-=N2↑+4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氢氧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所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子从a电极流向b电极;

(2)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为2H2-4e-+4OH-=4H2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3)①2Li+H22LiH,该反应中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锂是还原剂;LiH+H2O=LiOH+H2↑,该反应中H2O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H2O是氧化剂;(4)甲烷-氧气燃料电池,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CH4-8e-+10OH-=CO32-+7H2O;

(5)肼(N2H4)-氧气燃料电池,通入肼(N2H4)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N2H4-4e-+4OH-=N2↑+4H2O

考点:考查了原电池工作原理

【名师点晴】写电极反应式要注意结合电解质溶液书写,如果电解质溶液不同,虽然原料相同,电极反应式也不同,如氢氧燃料电池,当电解质为酸溶液里,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4e-+4H+=2H2O;当电解质为碱溶液时,负极电极反应式H2-2e-+2OH-=2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当电解质为熔融状态时,正极电极反应为为O2+4e-=2O2-;可见搞清楚电解质环境对电极反应式书写影响很大。

5.已知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杂质与酸不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了粗铜的提纯,并对阳极泥和电解液中金属进行回收和含量测定。

步骤一:电解精制:

电解时,粗铜应与电源的_______极相连,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硫酸铜的浓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步骤二:电解完成后,该小组同学按以下流程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1)阳极泥的综合利用:

稀硝酸处理阳极泥得到硝酸银稀溶液,请你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残渣含有极少量的黄金。为了回收金,他们查阅了有关资料(见下表):

序号反应化学平衡常数

1Au + 6HNO 3(浓)Au(NO3)3+ 3NO2↑+ 3H2O<< 1

2Au3+ + 4Cl-===AuCl4->>1

从资料中可知,金很难与硝酸反应,但却可溶于王水(浓硝酸与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请你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要解释金能够溶于王水的原因__________。

(2)滤液含量的测定: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滤液的一个实验流程:

则100mL滤液中Cu2+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1,Fe2+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

【答案】正 Cu2++ 2e-= Cu 变小 3Ag + 4H++NO3-= 3Ag++ NO↑+ 2H2O 王水中的Cl-与Au3+反应,降低了Au3+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u不断溶解 0.5 0.1

【解析】

【分析】

步骤一:电解精炼铜时,精铜做阴极,粗铜作阳极,阴极上是铜离子得电子;根据锌、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分析;

步骤二:(1)金属银可以和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银以及水和一氧化氮;金离子可以和氯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AuCl4-离子,可以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2)根据化学反应原理结合原子守恒的思想来计算回答。

【详解】

步骤一:在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反应是金属锌、铁、镍等先失电子,阴极上是铜离子得电子产生铜,电解反应为:Cu2++2e═Cu,精铜做阴极,粗铜作阳极;硫酸铜的浓度会变小,原因是锌、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步骤二:(1)金属银可以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g+4H++NO3-═3Ag++NO↑+2H2O;根据表中的信息,Au+6HNO3(浓)

═Au(NO3)3+3NO2↑+3H2O,并且Au3++4Cl-═AuCl4-,在王水中,含有浓硝酸和浓盐酸,浓盐酸含有大量氯离子,Au3+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稳定的AuCl4-离子,使反应1平衡向右移动,则金溶于王水中;

(2)100mL的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当加入足量的金属Fe以后,会将金属铜全部置换出来,所以生成的3.2g金属是Cu,所以铜离子的浓度

c===0.5mol/L;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更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铁的质量是4.8g,根据原子守恒,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

是:=0.06mol,所以加入铁粉后的滤液中亚铁离子的浓度

c===0.6mol/L,由于加入了铁粉,铁与溶液中的铁离子反应生成了亚铁离子,所以100mL滤液中亚铁离子的浓度为:0.6mol/L-0.5 mol/L=0.1mol/L。

6.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③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3)根据氯碱工业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K2SO4溶液。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填“>”、”=”或“<”)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图中a、b、c、d分别表示有关溶液的pH,则a、b、c、d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③电解一段时间后,B口与C口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答案】(1)O2 +2H2O+4e-=4OH-

(2)①(3)①4OH--4e-=2H2O+O2↑<②b<a<c<d ③8︰1

【解析】

试题分析:(1)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石墨A电极是正极,溶液中的氧气得到电子,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2H2O+4e-=4OH-。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构成电解池。①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产生氯气,因此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正确;②阴极是氢离子放电,则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氯化氢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错误;③溶液不能传递电子,只能通过导线传递,错误,答案选①。

(3)根据氯碱工业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K2SO4溶液。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是氢氧根放电产生氧气,则反应式为4OH--4e-=2H2O+O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是硫酸根,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是钾离子,因此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电解后硫酸和氢氧化钾的浓度增大,则a、b、c、d由小到大的顺序为b<a<c<d。

③左侧产生硫酸,则B口生成的是氧气,右侧C口生成的氢气,因此电解一段时间后,B 口与C口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6:2=8:1。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答案】(1)A、B、C(2)Ag++e-=Ag(3)滤纸变蓝(4)H2+2OH--2e-=2H2O 减小【解析】

试题分析:闭合K2、断开K1,则构成电解池。A、B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所以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则A是阴极,B是阳极。所以m是阳极,n是阴极,y是电源的负

极,x是电源的正极,D是阳极,C是阴极。

(1)由于甲中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即电解的是水,电解硝酸钾、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均是电解水,电解氯化钠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电解硫酸铜生成物是稀硫酸、铜和氧气,DE错误,答案选ABC。

(2)C是阴极,银离子放电,方程式为Ag++e-=Ag。

(3)m是阳极,氢离子放电,则m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溶液显碱性,因此滤纸变蓝色。

(4)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断开K2、闭合K1,则此时构成氢氧燃料电池,其中A 是负极,B是正极,若M溶液为KOH溶液,则A极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有硝酸生成,因此乙池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7.)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饱和食盐水足量)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3)该小组同学模拟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硫酸溶液从出口(填写“A”、“B”、“C”、“D”)_____________导出。 ③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 会增大,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

④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O 2+2H 2O+4e -=4OH -;(2)2H ++2e -=H 2↑,2H 2O+2Cl -= Cl 2↑+H 2 ↑+2OH -

,② ;

(3)①4OH - -4e -= O 2↑+2H 2O ,小于;② A ;③ 消耗了水生成了更多的KOH ;④O 2+2H 2O+4e -=4OH -。 【解析】

试题分析:(1)K 与a 连接,构成原电池,A 极作正极,B 极作负极,此装置属于钢铁的吸氧腐蚀,A 极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2)K 与b 连接,构成的是电解池,B 极为阴极 H +在此得电子,2H 2O +2e -=H 2↑+2OH -,A 极为阳极,2Cl -2e -=Cl 2↑,因此总

电极反应式为:2Cl -+2H 2O =点燃 =======通电 =======电解 ========催化剂△ Cl 2↑+H 2↑+2OH -

,①根据电解原理,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向B 极移动,故错误;②从A 处逸出的气体是Cl 2,能把I -氧化成I 2,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故正确;③应通入HCl 气体,盐酸中含有水,这样原来溶液的浓度将减小,故错误;④B 极产生2.24L 的氢气,则转移电子为2.24×2/22.4mol=0.2mol,但溶液中没有电子的转移,只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故错误;(3)①左端为阳极,阴离子放电,其电极反应式为:2H 2O -4e -=O 2↑+4H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 +2e -=H 2↑+2OH -,SO 4

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与形成H +形成H 2SO 4,K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与形成的OH -形成KOH ,根

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因此填小于;②根据上述分析,硫酸应从A 口导出;③根据B 极电解反应式,消耗了水生成了更多的OH -,因此OH -

浓度增大,即pH 增大;④构成燃料电池,氧气作正极,氢气作负极,因为电解质溶液是KOH ,即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原电池工作原理等知识。

8.实验室用下面装置测定FeO 和Fe 2O 3固体混合物中Fe 2O 3的质量,D 装置的硬质双通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是FeO 和Fe 2O 3的混合物。

(1)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2)装置A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其目的是,其原理

是。

(3)为了安全,在点燃D处的酒精灯之前,在b出口处必须。

(4)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中装的液体是。

(5)在气密性完好,并且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操作后,点燃D处的酒精灯,在硬质双通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若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23.2 g,反应完全后U型管的质量增加7.2 g,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 g。

(7)U形管E右边又连接干燥管F的目的是,若无干燥管F,测得Fe2O3的质量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4分)

(1)关闭a,从球形漏斗口加水,待水从漏斗管上升与容器中的水面形成一段水柱,停止加水,静置片刻,如水柱不下降,证明其气密性良好;

(2)加快氢气产生的速率;Zn先与CuSO4反应生成Cu附着在Zn表面,Zn(负极)、Cu(正极)与稀盐酸(电解质溶液)组成很多微小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加快了反应速率。(3)检验氢气的纯度。(4)除去H2中混有的HCl气体;浓硫酸;

(5)Fe 2O3+3H22Fe+3H2O,FeO+H2Fe+H2O。(6)16

(7)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等气体进入E中;偏大。

【解析】

试题分析:

(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需要关闭开关a,在球形漏斗中加入水到下端液面高于容器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气密性完好;

(2)加快氢气产生的速率;Zn先与CuSO4反应生成Cu附着在Zn表面,Zn(负极)、Cu(正极)与稀盐酸(电解质溶液)组成很多微小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加快了反应速率。(3)氢气是可燃性气体,装置中需要充满氢气后方可进行加热反应,所以需要对氢气进行验纯,避免混有空气加热发生爆炸,在F处收集氢气验纯;

(4)由于A中产生的H2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必须通过洗气逐一除去,防止干扰后续实验,故B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C中装浓硫酸,用于干燥氢气,

(5)装置D中发生的是氧化亚铁、氧化铁与氢气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3H2+Fe2O32Fe+3H2O,H2+FeO Fe+H2O,

(5)U型管的质量增加的7.2g是水,物质的量是 0.4mol,

设FeO、Fe2O3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氧原子守恒式:X+3Y=0.4

根据质量可知:72X+160Y=23.2

解得Y=0.1,X=0.1,

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160g/mol×0.1mol=16g,

(6)干燥管F的作用防空气中水蒸气对实验干扰,若无干燥管F,空气中的水蒸气被E吸收则所测生成水的质量增大,导致氧的含量增大,Fe2O3的质量将偏大,

考点:考查有关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9.(15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1)用KSCN溶液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

(2)I中,Fe2+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_____。

(3)由II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性。(4)II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mol/L。

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溶液变为血红色

(2)2Cl--2e-=Cl2↑;2Fe2++Cl2=2Fe3++2Cl-;

(3)还原

(4)①0.2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③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解析】

试题分析:(1)铁离子与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络合物,故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2)Cl-在阳极放电,电解反应式为2Cl--2e-=Cl2↑,生成的氯气氧化Fe2+为Fe3+,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3)因为阳极产物无Cl2,又Fe2+具有还原性,故也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被氧化为

Fe3+;

(4)①因为为对比实验,故Cl-浓度应与电解FeCl2的相同,即为0.1mol/L ×2=0.2mol/L;

②检测氯气可以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可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若试纸变蓝色,则说明有氯气存在;

③与II对比可知,IV中电解氯化亚铁时,电压较大a>x≥c时,氯离子放电产生氯气,即说明Fe3+可能是由氯气氧化亚铁离子得到;电压较小c>x≥b时,氯离子不放电,即还原性Fe2+>Cl-,同时也说明了铁离子也可能是由亚铁离子直接放电得到的。故结论为:①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②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考点:本题考查铁离子的检验、电解原理、氯气的检验等知识。

10.用软锰矿(MnO2)、黄铁矿(FeS2)酸浸生产硫酸锰(MnSO4),并进一步电解制取电解二氧化锰(EMD)的工艺流程如下:

I. 将软锰矿、黄铁矿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放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II. 向反应釜中加入MnO2、CaCO3试剂,再加入Na2S溶液除掉浸出液中的重金属。

III.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净化剂进一步净化,再过滤,得到精制MnSO4溶液。

IV. 将精制MnSO4溶液送入电解槽,电解制得EM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搅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完成酸浸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S2+ MnO2+ _____= Mn2+ + Fe2+ + S + SO42-+ ____

(2)加入CaCO3将浸出液pH调至pH=5,从而除掉铁,请解释用CaCO3除铁的原理: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

(3)步骤IV中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电解精制的MnSO4溶液,生成EMD的是__极(填“a”或“b”),生成EMD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4)EMD可用作碱性锌锰电池的材料。已知碱性锌锰电池的反应式为:Zn+2MnO2+2H2O=2MnO OH+Zn(OH)2。

下列关于碱性锌锰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碱性锌锰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正极反应为:2MnO2+2H2O+2e-=2MnOOH+2OH-

D.碱性锌锰电池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

【答案】加快反应速率,充分接触 1 4 8H+ 4 1 1 4H2O

Fe3++3H 2O Fe(OH)3+3H+,加入CaCO3后,由于CaCO3+2H+=Ca2++CO2↑+H2O,使得Fe3+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被除去b Mn2++2H2O﹣2e﹣

=MnO2+4H+BC

【解析】

(1)将软锰矿、黄铁矿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放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搅拌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FeS2反应生成Fe2+、S、SO42-

,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8价,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2价,则FeS2与MnO2的计量数之比为1:4,结合原子守恒得到方程式为:FeS2+4MnO2+8H+═4Mn2++Fe2++S+SO42-

+4H2O;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充分接触;1;4;8H+;4;1;1;4H2O;

(2)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加入CaCO3后,由于CaCO3(s)Ca2+(aq)+CO32-(aq),CO32-

+2H+═CO2↑+H2O,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使得Fe3+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被除去;故答案为 Fe3++3H2O

Fe(OH)3+3H+,加入CaCO3后,由于CaCO3(s)Ca2+(aq)+CO32-(aq),CO32-

+2H+═CO2↑+H2O,使得Fe3+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被除去;

(3)锰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二氧化锰,b极与正极相连为阳极,所以二氧化锰在b极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故答案为b; Mn2++2H2O-2e-

═MnO2+4H+;

(4)A.锌锰干电池不能充电,完全放电后不能再使用,属于一次电池,故A错误;B.原电池装置是向外提供电能的装置,其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正极上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

,故C正确;D.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而电流从正极沿着导线流向负极,则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MnO2,故D错误.故答案为B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掌握、电极反应方程式、阅读题目获取新信息能力、对工艺流程的理解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知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本题的易错点是(4),该原电池中,Z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Mn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锌作负极、二氧化锰作正极,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2OH-═ZnO+H2O,正极电极反应为2MnO2+2e-+2H2O═2MnO(OH)+2OH-。

高考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查阅资料:Ag+ + I-= AgI↓ K1=1.2×1016;2Ag+ + 2I-= 2Ag↓+ I2K2= 8.7×108(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Ag+>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通过Cu 2+ 、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试管滴管 1.0 mol/L KI溶液 1.0 mol/L AgNO3溶液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 mol/L CuSO4溶液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确认A的实验如下: 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________。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3)分析方案2中Ag+ 未能氧化I- ,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实验 KI溶液 KI溶液 AgNO3溶液 a b KI溶液 CuSO4溶液 c d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 ①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其原因一是从K值分析:______;二是从Cu2+的反应特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Ag+=2Ag+Cu2+;AgI Cu2+AgCl CuI+2Ag+=Cu2++Ag+AgI2I――2e-=I2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Na2SO4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K1>K2,故Ag+更易与I_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2Cu2+ + 4I- = 2CuI + 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Cu2+的氧化性增强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向酸化的硝酸银中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银离子氧化铜,反应生成银单质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2Ag+Cu2+; (2)经过检验,Ⅱ中溶液含有碘单质,推测铜离子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为碘化亚铜,沉淀A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灰黑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液为蓝色,说明生成了铜离子,滤渣加入浓硝酸得到黄色沉淀为碘化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B为氯化银。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为AgI。②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铜离子;b.白色沉淀B是氯化银;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I+2Ag+= Cu2++Ag+AgI。 (3). ①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上析出银,说明形成原电池,a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变黄色是生成了碘单质,电极反应为2I――2e-= I2。②实验3不能说明铜离子氧化碘离子,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验证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为: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Na2SO4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③方案2中,铜离子氧化碘离子,而银离子未能氧化碘离子的原因,K1>K2,故Ag+更易与I_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铜离子氧化碘离子的方程式为:2Cu2+ + 4I- = 2CuI + 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Cu2+的氧化性增强。 2.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2)方案2:通过Cu2+、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化学能与电能》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化学能与电能》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一、化学能与电能 1.现需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量电解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6 mL)和检验氯气的氧化性(不应将多余的氯气排入空气中)。 (1)试从上图图1中选用几种必要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填编号)是:A接______,B接______。 (2)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3)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4)假定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50 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当测得的氢气为5.6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时,溶液的pH为____。 (5)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如上图图2,该离子交换膜是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溶液A是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答案】G、F、I D、E、C 2Cl--2e-=Cl2↑淀粉-KI溶液变成蓝色 12 阳离子 NaOH 【解析】 【分析】 (1)实验的目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量电解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6 mL)和检验氯气的氧化性,结合装置的作用来连接装置; (2)实验目的生成氢气和氯气,所以铁应为阴极,碳棒为阳极; (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说明; (4)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2NaCl+2H2O 2NaOH+H2↑+Cl2↑,利用公式c=n V 来计 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求出氢离子的浓度,最后求出pH; (5)氢气在阴极生成,则b为阴极,a为阳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通过;a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同时溶液中生成NaOH。 【详解】 (1)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用排水量气法,预计H2的体积6ml左右,所以选I不选H,导管是短进长出,所以A接G,用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的洗气瓶检验氯气时,导管要长进短出,所以B接D,氯气要进行尾气处理,即E接C; (2)实验目的生成氢气和氯气,所以铁应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碳棒为阳极,所以炭棒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极反应:2Cl--2e-═Cl2↑; (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 (4)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当产生的H2的体积

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钴和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其单质及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一种从有机废催化剂中回收钴和锌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后溶液中含有Co2+、Zn2+、Mn2+、Fe2+、Fe3+等。请回答: (1)“煅烧”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净化”时,与KMnO4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钴”时,发生如下反应:(NH4)2S2O8+H2O→NH4HSO4+H2O2;H2O2→H2O+O;···········;Co3++H2O→Co(OH)3+H+。所缺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生成1 molCo(OH)3,理论上消耗(NH4)2S2O8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4)Co(OH)3沉淀应依次用稀硫酸和水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5)“沉钴”时pH不能太高,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锌”时温度不能太高,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沉锌”后所得固体34.1g,煅烧后得到固体24.3g,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增重5.4g。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除去其中的有机物(或将金属元素转化为氧化物,有利于后续浸出,合理即可) MnO4-+3Fe2++7H2O=MnO2↓+3Fe(OH)3↓+5H+、3Mn2++2MnO4-+2H2O=5MnO2↓+4H+ 2Co2++O+2H+=2Co3++H2O 0.5mol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防止Zn2+提前沉淀防止NH4HCO3热分解 ZnCO3?2Zn(OH)2?H2O 【解析】 【分析】 将废催化剂高温煅烧,将有机废催化剂中的有机物除去,并将金属元素转化为金属氧化物,用硫酸对煅烧产物进行酸浸,pH控制在1~5,得到含有Co2+、Zn2+、Mn2+、Fe2+、Fe3+的浸出液,调节溶液pH值为5~5.2,加入高锰酸钾将Mn2+、Fe2+氧化并转化为Fe(OH)3和MnO2除去,再次调节溶液pH值为4.5,加入(NH4)2S2O8将Co2+氧化为Co3+并转化为Co(OH)3沉淀除去,调节pH值为8,加入碳酸氢铵使锌离子转化为ZnCO3?xZn(OH)2?yH2O沉淀,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煅烧”可以除去其中的有机物,同时可将金属元素转化为金属氧化物,有利于后续浸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FeSO4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 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矾或绿矾溶液更稳定。(稳定是指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变质) I.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与检验 (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馏水都必须煮沸、冷却后再使用,这样处理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向 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2)该小组同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所制得晶体的成分。 ①如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待测液。 ②取少量待测液,_______ (填操作与现象),证明所制得的晶体中有 Fe2+。 ③取少量待测液,经其它实验证明晶体中有NH4+和SO42-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 Fe2+稳定性的因素 (3)配制 0.8 mol/L 的 FeSO4溶液(pH=4.5)和 0.8 mol/L 的(NH4)2Fe(SO4)2溶液 (pH=4.0),各取 2 ml 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 2 滴 0.01mol/L 的 KSCN 溶液,15 分钟后观察可见:(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 1) 沉淀Fe(OH)2Fe(OH)3 开始沉淀pH7.6 2.7 完全沉淀pH9.6 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 ②讨论影响 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 3 种假设: 假设 1:其它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 Fe2+稳定性较好。 假设 2: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pH 范围内,溶液 pH 越小 Fe2+稳定性越好。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 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分别进行的操作现象 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 加酚酞 i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1)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 ②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___。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实验滴管试管现象 0.5mol·L- 1K3[Fe(CN)6]溶液iii.蒸馏水无明显变化 iv.1.0mol·L-1NaCl溶液 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 色沉淀 v.0.5mol·L-1Na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以上实验表明:在有Cl-存在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___。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够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__(填字母序号)。 实验试剂现象 A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___(回答相关操作、现象),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Fe2+,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答案】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O2+4e-+2H2O=4OH- K3[Fe(CN)6]可能氧化Fe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验 Cl-破坏了铁片表面的氧化膜 AC 取铁片(负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 【解析】 【分析】 (1)①实验i中,发生吸氧腐蚀,在碳棒附近溶液中生成OH-,使酚酞变色。 ②在碳棒上,发生O2得电子生成OH-的电极反应。 (2)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既然 K3[Fe(CN)6]具有氧化性,就可直接与Fe作用。 ②用稀硫酸酸洗后,铁片表面的氧化膜去除,再进行实验iii,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则Cl-的作用与硫酸相同。 (3)A. 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O2)反应产生蓝色沉淀,表明K3[Fe(CN)6]能与铁作用生成Fe2+; B.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O2) 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可能是 K3[Fe(CN)6]与铁作用生成Fe2+,也可能是铁片发生了吸氧腐蚀; C. 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O2)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只能是Cl-破坏氧化膜,然后K3[Fe(CN)6]与铁作用生成Fe2+; D. 铁片、K3[Fe(CN)6]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O2) 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可能是铁片与盐酸直接反应生成Fe2+,也可能是K3[Fe(CN)6]与铁作用生成Fe2+。 (4)为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可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不让K3[Fe(CN)6]与Fe接触,而是取Fe电极附近的溶液,进行Fe2+的检验。 【详解】 (1)①实验i中,发生吸氧腐蚀,碳棒为正极,发生O2得电子生成OH-的反应,从而使碳棒附近溶液变红。答案为: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②在碳棒上,O2得电子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答案为:O2+4e-+2H2O=4OH-; (2)①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既然K3[Fe(CN)6]具有氧化性,就有可能发生K3[Fe(CN)6]与Fe的直接作用。答案为:K3[Fe(CN)6]可能氧化Fe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验; ②用稀硫酸酸洗后,铁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破坏,再进行实验iii,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2020-2021【化学】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化学】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 (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酸。铜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参与形成铜绿的物质有Cu和_______。 (2)继续查阅中国知网,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 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 Cu2(OH)2CO3和Cu2(OH)3Cl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3)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请结合下图回答: ①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___________。 ②过程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4)青铜器的修复有以下三种方法: ⅰ.柠檬酸浸法:将腐蚀文物直接放在2%-3%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除锈; ⅱ.碳酸钠法:将腐蚀文物置于含Na2CO3的缓冲溶液中浸泡,使CuCl转化为难溶的 Cu2(OH)2CO3; ⅲ.BTA保护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碳酸钠法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种方法中,BTA保护法应用最为普遍,分析其可能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

B.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 C.和酸浸法相比,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答案】O2、H2O、CO2碱式碳酸铜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而碱式氯化铜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氧气(H2O) Cu-e-+Cl-=CuCl 4CuCl+O2+2H2O+2CO32-=2Cu2(OH)2CO3+4Cl- ABC 【解析】 【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结合图像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Cu2(OH)3Cl为疏松结构; (3)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氧气,Cu作负极; (4)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BTA保护法不破坏无害锈。 【详解】 (1)铜锈为Cu2(OH)2C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参与形成铜绿的物质有Cu和O2、H2O、CO2; (2)结合图像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 (3)①结合图像可知,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氧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②结合图像可知,过程Ⅰ中Cu作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u-e-+Cl-=CuCl; (4)①碳酸钠法中,Na2CO3的缓冲溶液使CuCl转化为难溶的Cu2(OH)2CO3,离子方程式为4CuCl+O2+2H2O+2CO32-=2Cu2(OH)2CO3+4Cl-; ②A.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能保护内部金属铜,这能使BTA保护法应用更为普遍,故A正确; B.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这能使BTA保护法应用更为普遍,故B 正确; C.酸浸法会破坏无害锈Cu2(OH)2CO3,BTA保护法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这能使BTA保护法应用更为普遍,故C正确; 答案选ABC。 2.研究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 (1)甲图为人教版教材中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实验,导管中液柱的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020-2021佛山【化学】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2020-2021佛山【化学】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 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 ①为以下实验作参照0.5 2.090.0 ②醋酸浓度的影响0.5__36.0 ③__0.2 2.090.0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__________ 【答案】2.0 碳粉含量的影响吸氧还原反应 2H2O+O2+4e-=4OH- (或4H++O2+4e- =2H2O)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①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进、出导管)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化学能与电能含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化学能与电能含详细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某实验小组对FeCl3分别与Na2SO3、NaH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的实验) 装置编号试剂X实验现象 I Na2SO3溶液(pH≈9)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II NaHSO3溶液(pH≈5)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 (1)怎样配制FeCl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探究实验I的电极产物。 ①取少量Na2SO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了SO42-。 ②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I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装置编号反应时间实验现象 III 0~1 min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 1~30 min 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 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 30 min后 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 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 (4)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的可能原因。 ① Fe3++3HSO3-垐? 噲? Fe(OH)3 +3S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化学能与电能 1.亚硝酰氯NOCl可用于合成清洁剂等。它可用Cl2与NO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它的熔点为-64.5℃,沸点为-5.5℃,常温下是黄色的有毒气体,遇水易水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过量铁屑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制备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NOCl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①装置A和B作用是①干燥NO和Cl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中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过程中NO尾气处理方法有多种,其中间接电化学法,其原理如图所示: 该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Fe+8H++2NO3—=3Fe2++2NO↑+4H2O e→f→c→b→d或f→e→c→b→d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防止E中水蒸气进入F,引起NOCl的水解 NOCl+2NaOH=NaCl+NaNO2+H2O 2HSO3—+2e—+2H+= S2O42—+ 2H2O 【解析】 【分析】 (1)过量铁屑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 (2)将氯气和NO干燥后在装置F中发生反应,在冰盐中冷凝收集NOCl,氯气、NO以及NOCl均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注意NOCl遇水易水解。 (3)由间接电化学法示意图可知,阴极上HSO3—放电生成S2O42—,S2O42—在吸收塔中将NO还原为N2。 【详解】 (1)过量铁屑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8H++2NO3—=3Fe2++2NO↑+4H2O,故答案为3Fe+8H++2NO3—=3Fe2++2NO↑+4H2O;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以NaCl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会腐蚀桥梁、铁轨等钢铁设备。某研究小组探究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 (1)将滤纸用3.5%的NaCl溶液润湿,涂上铁粉、碳粉的混合物,贴在表面皿上。在滤纸上加几滴检验试剂,再缓慢加入NaCl溶液至没过滤纸,操作如下所示: ①实验ⅰ的现象说明,得电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说明NaCl的作用,需要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如图示装置的烧杯a、b中各加入30mL 3.5%的NaCl溶液,闭合K,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烧杯a,指针向右偏转。 ①取a、b中溶液少量,滴加K3[Fe(CN)6]溶液,a中出现蓝色沉淀,b中无变化,b中铁片作________极。 ②加热后,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2)中图示装置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向烧杯a、b中各加入30mL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a b指针偏转方向 I0.1%0.01%向右 II0.1% 3.5%向左 Ⅲ 3.5%饱和溶液向右 ①Ⅱ中,b中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Ⅲ中,铁在饱和NaCl溶液中不易被腐蚀。查阅资料可知:在饱和NaCl溶液中O2浓度较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化学能与电能 1.以NaCl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会腐蚀桥梁、铁轨等钢铁设备。某研究小组探究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 (1)将滤纸用3.5%的NaCl溶液润湿,涂上铁粉、碳粉的混合物,贴在表面皿上。在滤纸上加几滴检验试剂,再缓慢加入NaCl溶液至没过滤纸,操作如下所示: ①实验ⅰ的现象说明,得电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说明NaCl的作用,需要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如图示装置的烧杯a、b中各加入30mL 3.5%的NaCl溶液,闭合K,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烧杯a,指针向右偏转。 ①取a、b中溶液少量,滴加K3[Fe(CN)6]溶液,a中出现蓝色沉淀,b中无变化,b中铁片作________极。 ②加热后,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2)中图示装置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向烧杯a、b中各加入30mL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a b指针偏转方向 I0.1%0.01%向右 II0.1% 3.5%向左 Ⅲ 3.5%饱和溶液向右 ①Ⅱ中,b中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Ⅲ中,铁在饱和NaCl溶液中不易被腐蚀。查阅资料可知:在饱和NaCl溶液中O2浓度较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培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氯化亚砜又称亚硫酰氯,其分子式为 SOCl2,常温常压下为淡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国内的氯化亚砜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 Cl2、SO2和SCl2制备 SOCl2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SOCl2沸点为 78.8℃,SCl2 的沸点为 50℃,且两种液体可互溶。 ②SOCl2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产生白雾,并有气体产生。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 SOCl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丙中发生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 (3)仪器 e 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仪器可以重复使用)。 (4)仪器 f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分离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6)工业上常用 ZnCl2·2H2O 与 SOCl2共热制取 ZnCl2。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Zn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的总反应离子反应式为_______。甲同学认为 SOCl2还可用作FeCl3·6H2O 制取无水FeCl3的脱水剂,但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可能的原因是____ 【答案】SO2+Cl2+SCl22SOCl22MnO4-+10Cl-+16H+=2Mn2++5Cl2↑+8H2O球形冷凝管 c→d→c→d→b吸收SO2、Cl2,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分馏(或蒸馏)2H++2Cl—H2↑+Cl2↑SOCl2可能会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分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丙装置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备氯气,因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所以先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乙装置除去氯化氢,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乙装置除去水蒸气,干燥的氯气、二氧化硫和SCl2在三颈烧瓶中,在活性炭作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SOCl2,二氯化硫(SCl2)的沸点低,甲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起冷凝回流SCl2的作用,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有毒的氯气与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环境,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中使氯化亚砜水解。 【详解】 (1)实验室用干燥的氯气、二氧化硫和SCl2在三颈烧瓶中,在活性炭作催化剂作用下,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能与电能(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2020-2021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能与电能 ( 高考题型整理 , 打破提高 ) 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能与电能 1.方法与规律提炼: (1)某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证了然反应Ag++ Fe2+ =Ag+Fe3+能够发生,设计的装置以以下列图所 示。 为达到目的,其中石墨为_________极,甲溶液是____________,证明反应Ag++ Fe2+ =Ag +F e3+能够发生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零价铁 (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 (NO )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Fe 还原水体中NO3- 的反应原理以下列图。 上图中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 (3)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近来采用碳基电极资料设计了一种 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以以下列图所示: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 为 _______________。电路中转移 1 mol 电子,需耗资氧气_______L(标准情况 )。 (4)KCl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以下列图。 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经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

要为 _________,其迁移方向是 _____________(填 a →b 或 b →a)。 学法题:经过此题的解答,请归纳总结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方法 ____ 【答案】负 FeSO 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 4 或 FeCl 2 溶液 同时滴加 KSCN 溶液,后者红色加深 - - + 10H + + +3H 2 O 3+ - 2+ 铁 NO 3 +8e =NH 4 Fe + e = Fe + - 5.6L 2H + 2e = H 2 ↑ K + a → b 原电池中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 物质,并标出同样数目电子的得失;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 可否共存。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看阳极资料,若是阳极是惰性电极( Pt 、 Au 、石 墨),则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应依照离子的放电序次进行书写。 【解析】 【解析】 依照原电池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依照电解池原理,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经过物质的 化合价变化判断反应发生原理,阳离子搬动方向与电子搬动方向同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详解】 (1) 已知电池总反应为反应 Ag + +Fe 2 + =Ag + Fe 3+ ,银离子化合价降低,获取电子,作正 极,故石墨一侧仅为导电资料,作负极,甲溶液是含 Fe 2+的溶液,能够为 FeSO 4 或 FeCl 2 溶 液。证明反应能够发生,实质上即证明有 Fe 3+生成,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分别取电池工作前 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 KSCN 溶液,后者红色加深。 (2) 由图可知,电子从铁电极移到外侧,故铁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负极。正极 NO 3-获取电子变成 NH 4+,NO 3-+ 8e - + 10H + =NH 4++ 3H 2O ; (3)由题可知, HCl 失去电子变成 Cl 2 ,发生氧化反应,做阳极。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 Fe 3+ +e - = Fe 2+, 外侧 Fe 2+与氧气反应 4Fe 2++O 2+4H += 4Fe 3++2H 2O ,电路中转移 1 mol 电子,需消 耗氧气 0.25mol ,即 5.6L(标准情况 )。 (4)由图可知, 阴极溶液为 KOH ,依照阳离子放电序次 H +>K +,即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 2H + + 2e - = H 2 ↑。阴极获取电子,阳离子向阴极搬动,即电解过程中经过阳离子交换 膜的离子主要为 K +,其迁移方向是 a →b。 归纳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原电池中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 并标出同样数目电子的得失;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否共存。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看阳极资料,若是阳极是惰性电极( Pt 、 Au 、石墨),则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应依照离子的放电序次进行书写。 2. 以 NaCl 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会腐化桥梁、铁轨等钢铁设备。某研究小组研究 NaCl 溶液 对钢铁腐化的影响。 ( 1)将滤纸用 3.5%的 NaCl 溶液润湿,涂上铁粉、碳粉的混杂物,贴在表面皿上。在滤纸 上加几滴检验试剂,再缓慢加入NaCl 溶液至没过滤纸,操作以下所示:

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5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测试含答案

专题05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第I 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具备五大优势:零排放、零污染、无噪音、补充燃料快、续航能力强,而备受关注。某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A 、 B 采用多孔电极材料的优点是能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B .“电池”能将燃料电池产生的多余电能暂时储存起来 C .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O 2+4e −=2O 2− D .质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向电极B 迁移 【答案】C 【解析】多孔电极材料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能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A 正确;汽车行驶过程中,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电能,当汽车处于怠速等过程中,“电池”能将燃料电池产生的多余电能暂时储存起来,B 正确;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电极反应应为4H ++O 2+4e −=2H 2O ,C 错误;电极B 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质子即氢离子为阳离子,向原电池正极移动,D 正确;故选C 。 2.己二腈()24NC CH CN ⎡⎤⎣⎦是工业制造尼龙-66的原料,利用丙烯腈(2CH =CHCN ,不溶于水)为原料、四甲基溴化铵()34CH NBr ⎡⎤⎣⎦为盐溶液制备己二腈的电有机合成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4CH NBr 在电化学合成中作电解质,并有利于丙烯腈的溶解 B .阴极区的电极反应为()-+2242CH =CHCN+2e +2H =N C CH CN C .当电路中转移-1mole 时,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8g D .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C 【解析】丙烯腈难溶于水,电解丙烯腈制备己二腈,()34CH NBr 在电化学合成中作电解质,并有利于丙烯腈的溶解,故A 正确;阴极区丙烯腈得电子生成己二腈,电极反应为 ()-+2242CH =CHCN+2e +2H =NC CH CN ,故B 正确;阳极发生反应222H O-4e O 4H -+=+,当电路中转移-1mole 时,放出0.25mol 氧气,同时由有1mol 氢离子移入阴极室,所以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9g ,故C 错误;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所以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故D 正确;故选C 。 3.一种酸性可充电有机电池可通过TMBQ()和TMHQ()之间的转化实现H +的储存与释 放,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2MnO 4H 2e Mn 2H 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H +向正极移动 B .放电时,TMHQ 转化为TMBQ C .充电时,H +储存在阳极 D .充电时,溶液的pH 减小 【答案】C 【解析】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 +向正极移动,故A 正确; 放电时,正极消耗氢离子,电解质需要释放氢离子,TMHQ 转化为TMBQ ,故B 正确;充电时,H +储存在TMHQ 中,故C 错误;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222Mn -2e 2H O=MnO 4H +-+++,溶液的pH 减小,故D 正确;故选C 。 4.如图所示,a 、b 是两根石墨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1. 一根铁棒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Fe2O3。如果该反应释放了热量,那么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__反应。 答案:放热反应。 2.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O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85.8kJ。 3.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O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393.5kJ。 4. 在标准状态下,1mol O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0kJ。 5.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85.8kJ。 6. 在标准状态下,1mol Fe2O3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826.8kJ。 7.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H4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74.8kJ。 8.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2H5OH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277.6kJ。 9.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H3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6.1kJ。 10.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92.3kJ。 11. 在标准状态下,1mol H2SO4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814.5kJ。 12.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aOH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469.6kJ。 13. 在标准状态下,1mol CaO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635.1kJ。 14. 在标准状态下,1mol NH4Cl的生成焓是__________kJ。 答案:-314.4kJ。

高三化学化学能与电能专题14道高考题答案详解和要点提示

1.(江苏化学卷第12题,4分)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 =6CO2 ↑+24H+ C .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64 .22 1.答案:B 详解:高温条件下微生物(蛋白质受热变性)会变性,A 错;根据图示:葡萄糖(碳元素0价)在微生物 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4价),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所以发生该反应的电极是负极,题中采用质子交换膜,说明有H+通过交换膜,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的电荷守恒原理,葡萄糖失去电子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产生H+,C6H12O6−−→−⨯--64e 6CO2 ↑+24H+ ,负 极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 =6CO2 ↑+24H+ ,B 对;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应向正极移动,并在 正极发生电极反应:6O2+24e-+24H+=12H2O ,C 错;葡萄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6CO2 ↑+6H2O, 消耗1mol 氧气生成1mol 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体积是22.4L ,D 错。 要点1: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 ↑+6H2O 要点2:正负极反应式书写注意事项: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②负极失电子数等于正 极的得电子数;③正负极酸碱性符合题给的信息,体现电池反应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 本题的负极主要反应为:C6H12O6→6CO2 ↑,电极反应式两种可能:C6H12O6+6H2O-24e- =6CO2 ↑+24H+ (I ),C6H12O6-24e- +36OH-=6CO - 23 ↑+24H2O (II ),题给信息质子交换膜允许H+通过,葡萄糖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而不是以碳酸根的形式存在,I 式正确、II 式错误。 本题的正极反应主要为:6O2→12H2O, 电极反应式两种可能:6O2+24e-+24H+=12H2O (I );6O2+24e-+12H2O =24OH-(II ),题给信息质子交 换膜允许H+通过,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电子聚集的正极移动,并发生I 式的电极反应,I 式正确、II 式错 误。 要点3:微粒移动方向: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出发经过用电器流向原电池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 或负极产生的阳离子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要点4:VS.T.P=n×Vm=22.4n 2.(广东化学卷第14题,4分)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 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 +4e -=4OH - B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 +3OH --3e =Al(OH)3↓ C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 保持不变 D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2.答案:A 详解:无论是NaOH 还是NaCl ,在正极上都是O2得到电子被还原,A 正确;生成的Al (OH )3是两性 氢氧化物,在碱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AlO -2,B 错误;生成的Al (OH )3与NaOH 反应生成NaAlO2,消 耗电解质中的NaOH ,使pH 减少,C 错误;原电池中,电子在外电路的负极流向正极,D 错误。 要点1:电极反应式正确与否的判断方法:①反应类型正确: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②电子得失守恒:负极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③产物符合电解质酸碱性环境: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阳离子(Al3+ 、、 H+ )、阴离子(HCO -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