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元素周期律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我国十分重视保护空气不被污染,奔向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目标正在路上。

硫、氮、碳的大多数氧化物都是空气污染物。

完成下列填空:I.(1)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

氮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那些电子之间相互比较,它们不相同的运动状态为___。

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元素强,能证明该结论的是(选填编号)___。

A.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C.它们相互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D.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Ⅱ.已知NO 2(g)+SO2(g)NO(g)+SO3(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压强不发生变化时,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理由是:___。

在一定温度下,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SO3,则在平衡移动过程中(选填编号)___。

A.K值减小B.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C.K值增大D.正反应速率减小先慢后快Ⅲ.化学家研究利用催化技术进行如下反应:2NO2+4CO N2+4CO2+Q(Q>0)(3)写出该反应体系中属于非极性分子且共用电子对数较少的物质的电子式___。

按该反应正向进行讨论,反应中氧化性:___>___。

若该反应中气体的总浓度在2min内减少了0.2mol/L,则用NO2来表示反应在此2min内的平均速率为___。

(4)已知压强P2>P1,试在图上作出该反应在P2条件下的变化曲线___。

该反应对净化空气很有作用。

请说出该反应必须要选择一个适宜的温度进行的原因是:___。

【答案】2s22p2电子云的伸展方向 C、D 不能该反应中,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一定条件下,不管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也不变。

所以压强不变,不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B NO2 CO2 0.2mol/(L•min)若温度过低,催化剂活性可能小,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太小,若温度过高,使化学反应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小【解析】【分析】【详解】(1)碳为6号元素,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我国十分重视保护空气不被污染,奔向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目标正在路上。

硫、氮、碳的大多数氧化物都是空气污染物。

完成下列填空:I.(1)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

氮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那些电子之间相互比较,它们不相同的运动状态为___。

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元素强,能证明该结论的是(选填编号)___。

A.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C.它们相互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D.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Ⅱ.已知NO 2(g)+SO2(g)NO(g)+SO3(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压强不发生变化时,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理由是:___。

在一定温度下,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SO3,则在平衡移动过程中(选填编号)___。

A.K值减小B.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C.K值增大D.正反应速率减小先慢后快Ⅲ.化学家研究利用催化技术进行如下反应:2NO2+4CO N2+4CO2+Q(Q>0)(3)写出该反应体系中属于非极性分子且共用电子对数较少的物质的电子式___。

按该反应正向进行讨论,反应中氧化性:___>___。

若该反应中气体的总浓度在2min内减少了0.2mol/L,则用NO2来表示反应在此2min内的平均速率为___。

(4)已知压强P2>P1,试在图上作出该反应在P2条件下的变化曲线___。

该反应对净化空气很有作用。

请说出该反应必须要选择一个适宜的温度进行的原因是:___。

【答案】2s22p2电子云的伸展方向 C、D 不能该反应中,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一定条件下,不管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也不变。

所以压强不变,不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B NO2 CO2 0.2mol/(L•min)若温度过低,催化剂活性可能小,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太小,若温度过高,使化学反应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小【解析】【分析】【详解】(1)碳为6号元素,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元素周期律(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元素周期律(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元素周期律(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周期1①2②③④3⑤⑥⑦⑧⑨(1)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③、④、⑧的原子半径最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3)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

(4)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用结构式...回答)。

(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该晶体气化的过程中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7)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互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3周期IVA族 F NaOH H-F 分子间作用力共价化合物原子 Al(OH)3+NaOH=NaAlO2+2H2O【解析】【分析】根据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可知分别是H、C、O、F、Na、Mg、Al、Si、Cl。

据此解答。

【详解】(1)半导体材料应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寻找,根据上述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半导体材料是晶体硅,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Mg>O>F,即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NaOH>Mg(OH)2>Al(OH)3,碱性最强的是NaOH;(4)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因此氢化物的稳定性:HF >H2O>CH4,最稳定的氢化物是HF,其结构式为H-F;(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是CO2,其电子式为:,CO2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6)③和⑧构成的化合物是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其晶体为原子晶体;(7)⑤是钠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⑦是A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Al(OH)3表现两性,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2020-2021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含解析)

2020-2021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含解析)

专题突破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世条件下,氨气与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E其中NFs分子构型与NHs相似。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F3中只含极性共价键B∙NF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NH4F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共价化合物答案D2.已知X、Y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二者原子序数相差3.X、Y能形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和Y处于同一周期,则X的原子半径肯左小于V的原子半径B.若X和Y处于不同周期,则M溶于水所得溶液肯立呈碱性C.若M属于共价化合物,则该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可能为1 : 2D.若M属于离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答案C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①碘升华②浪蒸气被木炭吸附③洒精溶于水④HCI气体溶于水⑤冰融化⑥NH£ 1受热分解⑦氢氧化钠熔化⑧(NH4)2SO4溶于水A.④©B.©@® D •①④⑥⑦答案A4•短周期主族元素W. X、Y.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简单氢化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W 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偶数;向X、Y、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与X同主族B.X、Y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wz2中只含有共价键D.W、X两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5.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处于同周期.W、Y处于同主族.W、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容易自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B.原子半径:Z>Y>W>XC.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Z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强碱答案C6.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可组成离子化合物Z2Y和共价化介物RY3、XW∙1,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附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1)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洪特规则内容_____________泡利不相容原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 和Cu 组成。

第一电离能I 1(Zn)__________I 1(Cu)(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__________(3)ZnF 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ZnF 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 2、ZnBr 2、ZnI 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4)金属Zn 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配位数为____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高为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Zn 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 ]3d 104s 2 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大于 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离子键 ZnF 2为离子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 六方最密堆积(A 3型2A 3N 6a c ⨯⨯⨯ 【解析】【分析】【详解】(1)Zn 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分别分布在1s 、2s 、2p 、3s 、3p 、3d 、4s 能级上,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3d 104s 2,洪特规则是指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而泡利原理是指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3d 104s 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2)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Zn 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状态,Cu 失去一个电子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稳定状态,所以Cu 较Zn 易失电子,则第一电离能Cu <Zn ,故答案为:大于;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3)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高ZnF 2,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ZnF 2属于离子化合物而ZnCl 2、ZnBr 2、ZnI 2为共价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分子极性较小,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属于分子晶体极性较小,所以互溶,故答案为:离子键;ZnF 2为离子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4)金属锌的这种堆积方式称为六方最密堆积,Zn 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胞中Zn 原子个数=12×16+2×12+3=6,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 ,高为ccm ,六棱柱体积=[(6×23a )×3×c]cm 3,晶胞密度=2A m V 3N 6a c =⨯⨯⨯,故答案为:六方最密堆积(A 3型);12;2A 3N 6a c ⨯⨯⨯。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在实验室可以将硫化氢气体通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中而将其吸收。

现象是洗气瓶中产生黑色沉淀,同时蓝色溶液逐渐变浅而至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选填编号)___。

A.强酸生成了弱酸B.强氧化剂生成了弱还原剂C.生成的黑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酸D.生成的无色溶液不能导电,也不能挥发出气体(2)该反应体系中的属于弱电解质的溶液,跟含有与该弱电解质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后,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一共有___种,这些离子的浓度大小不同,其中浓度第二大的离子的符号是___,从物料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中c(Na+)=___。

(3)硫化铜与一般酸不反应,但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___CuS+___HNO3(浓)—___CuSO4+___NO2↑+___H2O,配平此反应方程式,将系数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4)若反应中转移1.6mol电子时,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L;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0.8mol时,则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___。

(5)此反应体系中的含硫物质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__,此反应体系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__。

【答案】CuSO4+H2S=CuS↓+H2SO4 C 5 HS- c(HS-)+c(S2-)+c(H2S) 1 8 1 8 4 35.84 6.4N A离子晶体 S>N>O>H【解析】【分析】【详解】(1)将硫化氢气体通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中,洗气瓶中产生黑色沉淀,为CuS,同时蓝色溶液逐渐变浅而至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H2S=CuS↓+H2SO4,反应生成的CuS黑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使得该反应能够发生,故答案为:CuSO4+H2S=CuS↓+H2SO4;C;(2)该反应体系中的属于弱电解质的是H2S,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生成NaHS,溶液中存在NaHS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HS-、S2-、OH-、H+,一共有5种离子;但NaHS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均较小,这些离子的浓度第二大的离子为HS-,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 c(HS-)+c(S2-)+c(H2S),故答案为:5;HS-;c(HS-)+c(S2-)+c(H2S);(3)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硫化铜中的S元素由-2价升高为+6价,化合价升高8,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化合价降低1,最小公倍数为8,因此硫化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S+8HNO3(浓)=CuSO4+8NO2↑+4H2O,故答案为:1;8;1;8;4;(4)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uS+8HNO3(浓)=CuSO4+8NO2↑+4H2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8,若反应中转移1.6mol电子时,则产生1.6mol N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6mol×22.4L/mol =35.84L;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CuSO4,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0.8mol时,则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8mol×8=6.4mol,数目为6.4N A,故答案为:35.84;6.4N A;(5)此反应体系中的含硫物质为CuS和CuSO4,形成的晶体类型均为离子晶体,此反应体系中非金属元素为S、H、N、O,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N>O>H,故答案为:离子晶体;S>N>O>H。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元素周期律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元素周期律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元素周期律综合题汇编及答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已知元素X 、Y 均为短周期元素,X 元素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测文物的年代,Y 元素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元素X 、Y 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M 和N ,已知M 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M 分子中所含X 元素的质量是Y 元素质量的6倍,且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

N 是一种常用溶剂,它的实验式XY 。

回答下列问题:(1)符合条件的M 的有 ______种。

(2)任意写一种不带支链的M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3)若在N 与液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可以发生反应(在如图装置a 容器中反应),则:①写出a 容器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d 容器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在碘水中加入N 振荡静置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

(5)等质量M 、N 完全燃烧时消耗O 2的物质的量较多的是________(填“M ”或“N ”)。

【答案】3 CH 2=CH -CH 2-CH 3 2Fe +3Br 2=2FeBr 3、+Br 23FeBr −−−→+HBr 吸收HBr 和Br 2,防止污染环境 溶液分层,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M【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X 元素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测文物的年代,则X 为碳(C );Y 元素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则Y 为氢(H )。

元素X 、Y 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M 和N ,已知M 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M 分子中所含X 元素的质量是Y 元素质量的6倍,且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M 为分子式C 4H 8的烯烃;N 是一种常用溶剂,它的实验式XY ,则N 为苯(C 6H 6)。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M 是分子式为C 4H 8的烯烃,N 是分子式为C 6H 6的苯。

(1)符合条件的M 有CH 2=CHCH 2CH 3、CH 3CH =CHCH 3、(CH 3)2C =CH 2,共3种。

2020-2021高考化学与元素周期律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与元素周期律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与元素周期律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X、Y、Z、E、F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F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IB族,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E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③Y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⑤Z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为4。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种X元素形成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在1个由F与Z形成的2F Z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F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个。

NH的氮原子提供的__________形成配位键。

(3)在[F(NH3)4]2+离子中,2+F的空轨道接受3(4)常温下X、Z和氢元素按原子数目1:1:2形成的气态常见物质A是__________(写名称),A物质分子中X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1molA分子中 键的数目为N。

__________A(5)X、Y、E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答案】CH4 4 孤电子对甲醛sp2杂化 3 Si<C<N【解析】【分析】X、Y、Z、E、F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根据①F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IB 族可判断其为Cu;根据②E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可判断E为Si;根据④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可判断X为C;根据③Y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且原子序数比X的大可判断其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可能为N或F;根据⑤Z的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为4推测出Z可能为O或S,但E的原子序数大于Z,E为Si,所以Z只能为O,处于C和O之间的Y只能为N,所以X、Y、Z、E、F分别为C、N、O、Si、Cu,据此解题。

【详解】(1)X为C,X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有很多,有烷烃、烯烃、炔烃等,其中的一种的化学式为CH4;(2)2F Z为Cu2O,根据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Cu:O=2:1,然后算出图中该晶胞的黑球个数为:1×4=4,白球个数为:8×1/8+1=2,所以黑球代表的是Cu原子,白球代表的是O原子,所以该晶胞中所包含的Cu原子数目为4个;NH的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3)在[Cu(NH3)4]2+离子中,2+Cu的空轨道接受3(4)常温下C、O和氢元素按原子数目1:1:2形成的气态常见物质A是甲醛,甲醛分子中C 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化学键,因为碳的价电子数是4,其中,有两个单电子一起与氧的两个电子形成C=O,C剩余的两个单电子各与两个H形成两个C-H键,双键中含有一条σ键和一条π键,两条C-H单键都是σ键,所以σ键数=2+1=3,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数(C无孤对电子,所以孤对电子数为0),所以杂化轨道数=3,为sp2杂化,1mol HCHO分子N;中σ键的数目为3A(5)X、Y、E三种元素分别为C、N、Si,根据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电离能最小,最后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最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小来进行判断,C、N、Si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Si<C<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元素周期律附答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高正价由低到高的顺序:Z、W、X、Y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W、X、YC.Z、W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均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X、W【答案】A【解析】【分析】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是F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X是O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Z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Z是Al元素;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W是Si元素。

【详解】A.主族元素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O、F除外),F没有正价,故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Al>Si>O>F,故B正确;C.Al2O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SiO2也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F>H2O> SiH4,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熟记元素及其化合物特殊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明确氟是至今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无正价,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些元素中,单质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2)③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②④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结构式___。

(3)这些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为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它的电子式:___;酸性最强的含氧酸为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___。

(4)在②和③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填元素名称),②的单质可以和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

(5)②与Si元素分别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___的熔点更高,原因是___。

【答案】Ar O=C=O NaOH HClO4 HClO4=H++ClO4-氮C+4HNO3(浓)CO2↑+4NO2↑+2H2O SiO2 SiO2为原子晶体,熔融时需破坏共价键【解析】【分析】由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可确定①为氢(H),②为碳(C),③为氮(N),④为氧(O),⑤为钠(Na),⑥为镁(Mg),⑦为硫(S),⑧氯(Cl),⑨为氩(Ar)。

【详解】(1)在这些元素中,单质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元素Ar。

答案为:Ar;(2)③为氮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NH3,电子式为,②④形成的气态化合物为CO2,它的结构式为O=C=O。

答案为:;O=C=O;(3)这些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钠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NaOH,它的电子式为;酸性最强的含氧酸为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4,它是一元强酸,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4=H++ClO4-。

答案为:NaOH;;HClO4;HClO4=H++ClO4-;(4)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在②和③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氮,②的单质为碳,和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

答案为:氮;C+4HNO3(浓) CO2↑+4NO2↑+2H2O;(5)②与Si元素分别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SiO2,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原子晶体,SiO2的熔点更高,原因是SiO2为原子晶体,熔融时需破坏共价键。

答案为:SiO2;SiO2为原子晶体,熔融时需破坏共价键。

【点睛】碳与稀硝酸即便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碳与浓硝酸混合液,若不加热,反应不能发生,也就是说,只有碳与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三种非金属氧化物。

3.Ⅰ.在146C、147N、168O、3517Cl、23592U、23892U中:(1)___和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___和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以上所列共有______种元素。

Ⅱ.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

(3)Y的分子式为________。

(4)图中X的电子式为;其水溶液长期在空气中放置容易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变化体现出:S非金属性比O____(填“强”或“弱”)。

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5)Z与图表中某物质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6C147N 146C168O 5 SO3 2H2S+O2=2S↓+2H2O 弱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Na2SO3+H2SO4=Na2SO4+SO2↑+H2O【解析】【分析】Ⅰ. (1)同位素中核素质子数相同;(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一种元素符号对应一种元素;Ⅱ.(3)Y为S元素+6价的氧化物;(4) H2S在空气中变浑浊是因为被氧气氧化为S;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5) Z为S元素+4价的盐,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SO2。

【详解】Ⅰ. (1)同位素中核素质子数相同,因此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核素为146C和14 7N,故答案为:146C;147N;(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上述核素的中子数分别为8、7、8、18、143、146,因此146C和168O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二者不是同一种元素;一种元素符号对应一种元素,因此上述一共有5种元素,故答案为:146C;168O;5;Ⅱ. (3)Y为S元素+6价的氧化物SO3,故答案为:SO3;(4)X为H2S,H2S在空气中变浑浊是因为被氧气氧化为S,反应为2H2S+O2=2S↓+2H2O,所以S非金属性比O弱,从结构上可知,氧和硫同主族,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故答案为:2H2S+O2=2S↓+2H2O;弱;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5)Z为S元素+4价的盐,如Na2SO3,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SO2,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SO3=Na2SO4+SO2↑+H2O,故答案为:H2SO4+Na2SO3=Na2SO4+SO2↑+H2O。

【点睛】本题注意区分Ⅰ,①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21H、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6C、16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6C、147N;②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反应;③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单质,如氢的三种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有六种:H2、D2、T2、HD、HT、DT,他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④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化合物,如水分子有H2O(普通水)、D2O(重水)、T2O(超重水)等,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4.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现在形成的周期表经过了众多化学家的艰辛努力,历经142年,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写明周期和族)。

(2)Sn的最高正价为___,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As的气态氢化物为___。

(3)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①阴影部分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___(填化学式)。

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H2SeO4(填“>”、“<”或“=”)。

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___H2S(填“>”、“<”或“=”)。

(4)可在图中分界线(虚线部分)附近寻找___(填序号)。

A.优良的催化剂B.半导体材料C.合金材料D.农药(5)①Se2Cl2常用作分析试剂,其电子式为___。

②硒(Se)化铟(In)是一种可应用于未来超算设备的新型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原子半径:In>SeB.In的金属性比Se强C.In的金属性比Al弱D.硒化铟的化学式为InSe2③工业上常从电冶铜的阳极泥中提取纳米硒。

向浆化的阳极泥中通入氯气,Cu2Se被溶液中的HClO氧化为H2SeO3及CuCl2,反应中HClO与Cu2S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6)请设计实验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可供选择的药品有:CaCO3固体、稀硫酸、盐酸、饱和NaHCO3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硅酸钠溶液,化学仪器根据需要选择)。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在试管中加入___,再加入___,将生成气体通过___洗气后,通入___;现象:___;结论:非金属性C>Si【答案】4,ⅢA +4 HClO4 AsH3 HF << B AB 4:1 CaCO3固体盐酸 NaHCO3溶液 Na2SiO3溶液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解析】【分析】【详解】(1)Ga和Al同主族,在Al的下一个周期,即第四周期,第ⅢA族,故答案为:4;ⅢA;(2)Sn和碳同主族,最高价是+4价;Cl的最高价是+7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As和N元素同主族,所以最低负价是-3价,As的气态氢化物为AsH3;故答案为:+4;HClO4;AsH3;(3)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稳定性减弱,同周期元素从右到左,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所以阴影部分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HF,故答案为:HF;②As和Se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右到左,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所以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H2SeO4,故答案为:<;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H2S,故答案为:<;(4)可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来寻找半导体材料,故答案为:B;(5)①硒的原子序数为34,是硫的同主族元素,位于S的下方,则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ⅥA族,Se2Cl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②铟(In)与铝同族且比铝多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五周期IIIA族,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In>Se,故A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则In的金属性比Se强,故B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In的金属性比Al强,故C错误;D.硒化铟的化学式为In2Se3,故D错误;故答案为:AB;③Cu2Se被溶液中的HClO氧化为H2SeO3及CuCl2,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2价、S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由电子守恒可知HClO与Cu2S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4211⎡⎤⨯-+--⎣⎦⎡⎤--⎣⎦=4:1,故答案为:4:1;(6)C、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Si,可以根据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来证明,化学反应中,强酸可以制得弱酸,即在试管中加入CaCO3固体,再加入盐酸,将生成气体通过NaHCO3溶液洗气后,通入Na2SiO3溶液;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则碳酸酸性强于硅酸,结论:非金属性C>S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