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 功专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简单机械

二、动滑轮
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拉力 拉力移动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方向 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
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结论: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 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 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次数
1 2 3 4 5 6
动力 F1/N
阻力 F2/N
动力臂 阻力臂
l1/m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注意事项】 1.用测力计作阻力时,应保持测力计与杠杆成 垂直状态。同时还应注意不能使测力计的指针与刻度 板摩擦。 2.调好杠杆平衡进行实验之后不得再调整平衡 螺母。 3、交代杠杆在挂钩码前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
【实验方法】 1.安装、调整杠杆 将杠杆安装在方座支架上,安装时注意使杠杆
的支撑轴成水平。调整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平衡。 2.研究动力和阻力相等的平衡 取数目相同的两组钩码,一组作动力,一组作
阻力。把它们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臂上,先把动力臂长 度固定,改变阻力臂的长度直到杠杆平衡。这样做3 至4次,看每次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是否相等。把 最后一次数据记入表中。
W有 Gh
F
W总 Fs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注意事项 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1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1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的原理和应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难点是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2. 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的原理和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计算公式和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难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杠杆、滑轮等)、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拉车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涉及到的物理原理。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都与功和简单机械有关。

2. 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功的概念,强调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教师讲解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的原理和应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讲解。

六、作业设计2. 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求这个力做的功。

答案:1. 提水时,人对水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水在力的作用下上升了一段距离,人对水做了功。

拉车时,人对车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车在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人对车做了功。

2. 解:已知力F=10N,移动距离s=5m,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得起到的功W=10N×5m=50J。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可以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成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流利地讲述故事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3. 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流利地讲述故事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故事讲述和游戏过程中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游戏道具、画纸、画笔、彩色绳子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本故事书、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动画片,引导孩子们进入学习情境。

故事内容涉及到动物们一起种树,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孩子们帮助解决。

2. 故事讲述(10分钟)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角色,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在讲述过程中,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对故事情节进行改编。

3. 游戏环节(10分钟)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个互动游戏。

例如,孩子们需要用彩色绳子编织一个树冠,或者用画笔绘制一棵大树。

在游戏过程中,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创新思维训练(5分钟)请孩子们思考,如果在种树过程中遇到了其他困难,他们可以提出什么解决方案。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记录下他们的想法。

请孩子们谈谈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以及他们在故事讲述和游戏过程中的创新点。

同时,让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流利地讲述故事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故事讲述和游戏过程中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冲刺真题复习——简单机械 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冲刺真题复习——简单机械 专题训练(含答案)

—简单机械专题训练1.(2022恩施州)如图所示,是小强参加劳动实践挑水时的场景,若扁担重10N,每只桶总重均为200N,当扁担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时,扁担受到肩的支持力约为()A.210NB.410NC.200ND.400N2.(2022天津)实验时,小芳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

已知动滑轮的重为2N,没有计绳重和,则()A.拉力F为4NB.有用功为5JC.绳子端移动距离为1.5m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3.(2022)如图所示,斜面的长为高的4倍,物体恰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滑一段距离的过程中,该物体重力做的功和克服阻力做的功相等。

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将物体匀速拉上斜面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A.20%B.25%C.50%D.75%4.(2022浙江宁波)“美好的,从拉着行李箱返校学习开始”。

图甲中的同学拉着行李箱健步行走在校园水平路面上,行李箱匀速前进并保持倾角没有变。

假如这一过程中行李箱(含箱内物体)受到的重力G 如图乙所示,则该同学对行李箱施加的拉力有没有可能是图乙中的F 1、F 2?你的判断是()A.F 1可能,F 2没有可能B.F 1没有可能,F 2可能C.F 1和F 2都可能D.F 1和F 2都没有可能5.(2022云南)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质量为57kg 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绳子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动滑轮的质量为3kg,忽略绳重和,则()A.10s 建筑材料被提升4mB.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NC.10s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2280JD.此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6.(2022四川遂宁)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一桶淡水从地面转移到船上(杠杆始终保持水平)。

挂在A 端的的桶重100N,内部底面积为2600cm ,桶内装有800N 的水,水深1m。

重600N 的工作人员用绳子竖直拉住B 端,工作人员的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300cm ,:1:3OA OB =。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2讲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2讲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变式2 杠杆转动 (1)(拉力与杠杆垂直)如图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 由位置A拉至位置B,阻力G的力臂变 大 ,动力F变 大 。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拉力竖直向上)如图,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其沿逆时针方向缓慢匀速 转动至水平位置,此时动力臂将变大 ,动力F将不变 。(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思路点拨】此过程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均变大。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3.(人教八下P80 T3改编)如图为指甲剪的示意图,它由ABC、OBD和OE D三个杠杆组成。如果把B看作支点,则ABC是省力(选填“省力”或“费力”) 杠杆,则最省力时的动力臂是 AB 。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重难点1:杠杆作图
步 骤
一找点
二画线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类型2:杠杆平衡条件的相关计算 ★如图,一轻杆AB悬于O点,其左端挂一重物,若重物质量m=
3 kg,AO=10 cm,BO=30 cm,g取10 N/kg。 (1)图中的B点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F,此时轻杆水平平衡。则动力F的力 臂为 15 cm,大小为 20 N。 (2)使轻杆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为 10 N。 【思路点拨】要使杠杆平衡时所用的动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 知,应使动力臂最大。
阻碍 杠杆转动的力F2 从支点O到 动力作用线 的距离l1 从支点O到 阻力作用线 的距离l2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杠杆平 (1)杠杆平衡是指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衡条件 (2)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或写为F1l1=F2l2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和功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和功

简单机械与功单元复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所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2.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调换座位,下列所描述的情境中,人对物体一定做功的是()A.甲在推一张堆满课本的课桌,却没能把它推动B.乙抱着一叠课本原地不动C.丙推着一张空课桌在教室地面上前进D.丁提着一只书包从教室前排走到后排3.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500N的货物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500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为75%B.F=300NC.摩擦力为50N D.推力做的总功为3000J4.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了8天时间就建成,彰显的不仅是中国速度,更是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

为了在48小时内完成地面基础建设(平整地面),上百台挖掘机同时工作,其目的是增大所有挖掘机总的()A.机械效率B.功C.功率D.有用功5.小凯和小满同学用相同的拉力F拉着同一个物体,沿不同的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了相同的距离,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满所做的总功较多B.两人所做的总功一样多C.两人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多D.甲、乙两斜面的机械效率相同6.将规格完全相同的动滑轮,用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装置,如图所示。

使用甲、乙两个装置分别可过提升重力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

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若G1=G2,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η甲=η乙B.F l=F2C.η甲>η乙D.F l>F27.一位体重为6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2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48W B.4.8×103 W C.4.8×104 W D.4.8×105 W8.甲、乙两人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其中他们的质量比m甲:m乙=2:1,所用的时间比t甲:t乙=3:1,甲爬山功率P甲与乙爬山功率P乙之比为()A.2:1B.3:1C.6:1D.2:39.如图所示,杠杆两端各放一可自由滑动的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若这两个物体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向两边匀速滑动,则物体没有滑落之前,杠杆将()A.一直保持平衡B.右边下沉,左端上翘C.左边下沉,右端上翘D.无法判断10.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二.填空题(共7小题)11.小明同学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120N的书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2m,松开手后,书箱仍向前滑行了1m,整个过程书箱的重力做功J。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功的计算2. 滑轮的功的计算3. 斜面的功的计算4.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功的计算方法,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功的计算方法,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杠杆、滑轮、斜面等模型。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斜面等,思考这些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是如何做功的。

2. 理论讲解:介绍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功的计算方法,讲解功的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运用PPT展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板书设计: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功的计算方法,功的计算公式等。

7. 作业设计:(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如何做功的。

(2)已知一个杠杆的长度为L,动力臂为L/2,阻力臂为L/2,动力为F1,阻力为F2,求该杠杆的功。

(3)已知一个滑轮的直径为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求滑轮的功。

(4)已知一个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物体在斜面上的重力为G,求斜面的功。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1.2 功杠杆的功的计算:W=F1L1滑轮的功的计算:W=F2S斜面的功的计算:W=Gh七、作业设计(1)生活中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如何做功的。

(答案: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答)(2)已知一个杠杆的长度为L,动力臂为L/2,阻力臂为L/2,动力为F1,阻力为F2,求该杠杆的功。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实验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实验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初三2班黄艺同学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1)黄艺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_____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他先将游码归零后,再调节 _____,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4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杯中牛奶的质量为 _____g;(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_____kg/m3。

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___ __;(3)黄艺学习杠杆知识后,突发奇想回家制作了一个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如图丙所示,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择一根长1m粗细均匀的轻质杠杆,将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点O处,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①在左侧离O点l1的A点位置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m、容积为V的空容器;②将体积为V0(V>V0)的牛奶倒入容器中;③在右侧离O点l2的B点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x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④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用已知物理量表示);⑤若适当增加钩码质量,该“密度天平”的量程将 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斜面是一直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本中有很多应用,小明利用左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测得的数荐记录在右侧的表格中。

(1)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以推测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________的关系;(2)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使用斜面越________(选填“省力”或“不省力”);(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4)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斜面的倾斜程度与第3次相同,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物体重为10N,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证明了,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定滑轮质量一定是0.6kg
B. 甲所受拉力为22N
C. 乙所受拉力的功率为2.2W
D. 3s时间内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15.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把重为1000N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2m高的平台上(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用时20s。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4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考虑绳重和滑轮转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2)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在点A处悬挂______个钩码;
(3)人类很早以前就会使用杠杆了。图丙是我们 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木杆撬动沉重木料时的情景。由此过程可知,其中木杆属于______杠杆。
23.小李同学在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猜想:如果忽略绳重与摩擦,绳端拉力F可能与被提升木块所受的重力、木块上升的高度、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动滑轮的直径这些因素有关。
A. 20%B. 25%C. 50%D. 75%
12.如图,这是一种塔式起重机,已知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在匀速起吊330kg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g取10N/kg。下列分析和计算错误的是( )
A. 起重机 吊臂AOB可视为杠杆
B. 增加起吊物体 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
C. 物体上升2m,滑轮组所做有用功是6.6×103J
(1)若小李探究绳端拉力F与动滑轮直径的关系,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一:按图安装动滑轮;
步骤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并记录;
步骤三:换用___________的动滑轮,使同一木块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读出拉力F的值并记录;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多做几次实验;
(2)步骤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货物,已知货物重400N,每个滑轮重50N,若物体在10s内被提升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是___________N,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___________m,物体上升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精确到1%)。
19.物理课上,喜欢动手的小明帮助老师搬运实验器材,器材所受的重力为 ,距离讲台的水平距离 ,距离讲台面的竖直高度 ,如图所示。小明先用 的时间在M点将器材匀速竖直搬起 ,再匀速直线运动 到达讲台的N点。小明水平移动器材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对器材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A. 重力势能变化量不相同B. 获得的动能相同
C. 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慢D. 机械能不变
【答案】C
9.如图所示,用两滑轮采用不同的绕绳方法,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F1移动距离多B.F1<F2,F2移动距离多
C.F1所做的额外功多D.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A. 重力势能变化量不相同B. 获得的动能相同
C. 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慢D. 机械能不变
9.如图所示,用两滑轮采用不同的绕绳方法,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F1移动距离多B.F1<F2,F2移动距离多
C.F1所做的额外功多D.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提起哪处的秤纽,此秤的称量最大?
秤砣质量为多少?
当提起C处秤纽称一袋质量为2kg的荔枝时,D与C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 功专题参考答案
1.杠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图所示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铁皮剪B. 定滑轮
C. 钳子D. 船桨
【答案】D
2.2022年5月20日,我市文化体育新地标一临沂奥体中心体育场钢结构主体顺利完成合拢。履带式起重机是该项工程的重要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履带式起重机( )
(2)机器人水平匀速运动36m,用时1min,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6.如图所示,甲工人用水平推力 推动重为 的货物,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 至仓库门口 处,用时 ,此过程中甲工人做功的功率 ;乙工人接着使用滑轮组拉动该货物在同样的路面上匀速移动 到达指定位置 ,拉力 为 。求:
(1)甲工人做的功;
A. 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780N
B. 绳子对物体做的功为4000J
C. 工人做功的功率为100W
D. 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2.5%
16.用50N的水平力推物体向前移动2m,用时4s;推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J,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17.在劳动课上,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钳子在剪断铁丝的过程中,钳子是一个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A. 水平移动时其重力不做功B. 吊臂前端的定滑轮能省力
C. 粗糙的履带可以减小摩擦D. 宽大的履带可以增大压强
【答案】A
3.如图是我国古人利用绞车提升巨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此装置可以省功B. 使用轮轴可以省距离
C. 上方的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 绞车由动滑轮、定滑轮及轮轴组成
D. 物体上升2m,滑轮组所做总功是1.1×104J
13.小芳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9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拉力F为40N,不计轮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40JB.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C. 动滑轮的重力是50ND. 拉力的功率是24W
14.甲、乙两铁块通过滑轮组用细绳连接,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 固定磁性平板两侧,m甲=1.8kg、m乙=2kg,如图所示。甲以0.2m/s的速度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磁性平板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4N。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2N(细绳足够长且始终处于竖直拉伸状态,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磁性平板对其他器材无磁力作用,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图甲是小奇用食品夹夹肉饼时的情景,食品夹看作可以绕O点转动的两个杠杆,其中OAB是上方杠杆,图乙是OAB的简化图,F2为作用在点B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1)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 ;(2)阻力臂 。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钩码质量均相同):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螺母适当向______调节;
6.如图所示,摆球由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O到达B点,A、B两点等高。关于摆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在O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D.从A点到O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7.如图,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 )
10.某汽车公司对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性能进行测试,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和 以及牵引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 和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1.如图所示,斜面的长为高的4倍,物体恰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滑一段距离的过程中,该物体重力做的功和克服阻力做的功相等。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物体匀速拉上斜面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1.杠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图所示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铁皮剪B. 定滑轮
C. 钳子D. 船桨
2.2022年5月20日,我市文化体育新地标一临沂奥体中心体育场钢结构主体顺利完成合拢。履带式起重机是该项工程的重要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履带式起重机( )
A. 水平移动时其重力不做功B. 吊臂前端的定滑轮能省力
(3)若小李五次实验测得F分别为:1. 8N、1. 8N、1. 8N、1. 8N、1. 8N,则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因素相同时,___________
2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30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升10s。
(1)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求人对绳的拉力F;
C. 粗糙的履带可以减小摩擦D. 宽大的履带可以增大压强
3.如图是我国古人利用绞车提升巨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此装置可以省功B. 使用轮轴可以省距离
C. 上方的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 绞车由动滑轮、定滑轮及轮轴组成
4.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如图1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A点悬挂一重为12N的物体M,B点受到电子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F,杠杆水平静止,已知OA=AB=BC,则F为N。保持杠杆水平静止,将F作用点从B移至C,此过程中F方向保持不变,F的力臂记为l,则F的大小变,F与( )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①;将M从A移至B,再重复上述步骤,F与( )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选填数字序号)。
【答案】C
4.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
B. 图中的 点为杠杆的支点
C. “权”小于“重”时, 端一定上扬
D.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 端移
【答案】D
5.如图所示,是把小球放在相同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进行的实验。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的是( )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7.杆秤是从我国古代沿用至今的称量工具,如图是小明制作的杆秤的示意图,使用时,将待称物体挂在秤钩上,用手提起B或 相当于支点 处的秤纽,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D,使秤杆达到水平平衡时可读出待称物体的质量,此秤最大称量是10kg,秤砣最远可移至E点。秤杆和秤钩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E的长度如图所示 取 ,求: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