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复习 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二:简单机械
(2021年整理)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

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复习《简单机械》经典实用例题的全部内容。
《简单机械经典练习题》1.在海南举办的大力士比赛中,有一个项目是把车轮推上台阶.如选项中所示,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第2题2.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点转动,B处挂着一重物G,如果在A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则该杠杆为______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等臂杠杆/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
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G B的物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G A=G B B.G A<G B C.G A>G BD.无法判断第3题第4题第5题4。
如图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拉力F(棒和悬线足够长) ( )A。
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C。
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D。
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5。
如图所示,是一把不诚实的小贩卖瓜子用的杠杆,A挂托盘处,B为零刻度线,O为提纽处,C 为杆秤的重心,若小贩把杆秤秤砣换成质量小一些的,那么他称出的瓜子的质量数为()A。
读数都比实际数多 B。
读数都比实际数少C.买得少时读数比实际数少D.买得多时读数比实际数少6。
如图所示,所示杆A可绕固定轴O转动,木块B在杆A下方的光滑桌面上,今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B,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由于水平力的作用,B对A的支持力将( ) A。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专题12 简单机械》真题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2021山东德州中考)图所示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镊子B.瓶起子C.天平D.钳子【答案】A【解析】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1山东淄博中考)下列应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起钉子用的羊角锤,既省力又省距离B.病房用的消毒灯,利用红外线灭菌消毒C.驾驶员系安全带,可减轻惯性带来的伤害D.热气球升空,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答案】C【解析】根据功的原理可知,省力的机械一定多移动距离,所以,羊角锤起钉子时能省力,但须多移动距离,故A错误;病房用的消毒灯,利用紫外线灭菌消毒,故B错误;惯性是;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造成对人的伤害,故C正确;热气球升空利用的是浮力,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3.(2021山东淄博中考)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
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将自由往下降落称为“收”,将整个滑轮称为“绳制”(图1)。
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图2),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B.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C .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D .甲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答案】B【解析】图中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属于定滑轮,不能省力,故A 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两个拉力的大小都等于物体的重力,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故B 正确;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甲乙拉力相等,甲乙拉力移动的距离相等,由W=Fs 可知甲拉力做的功等于乙拉力做的功,故C 错误;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甲乙拉力移动的距离相等,由sv t =可知,甲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等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故D 错误。
中考物理知识要点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知识要点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知识要点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知识要点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就叫杠杆。
...O.转动的硬棒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只要符合上述两个特征就是杠杆。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注意:找支点时应想象杠杆转动的情景,这样比较容易找到支点O;支点不一定在杠杆的中间,也可能在杠杆的某一端,如:起子、铡刀、镊子。
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注意:⑴、动力、阻力是指杠杆所受的力,不是杠杆施加在其他物体上的力。
⑵、动力、阻力不一定在支点的两侧,也可能在支点的同一侧。
⑶、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⑷、某些杠杆的动力、阻力是人为规定的。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注意:动力F1和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是相互对应的.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动力臂和阻力臂是很好找的,就是从支点分别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作垂线.7、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8、作力臂的方法和步骤:⑴、确定支点O;⑵、确定力的作用线;⑶、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作垂线,根据F1、F2标上字母l1、l2。
2021届新中考物理冲刺复习:简单机械

︻ 思 维 导 图 构 建 ︼
考点 1 杠 杆
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
杠杆共同点: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生活中将杠杆灵活组合的应用
l2
➢ 标垂足,定力臂
考点 2 杠杆的平衡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或做缓慢地匀速转动时, 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在杠杆的使用中,杠杆的平衡状 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杠杆 在满足什么条件时会才平衡?
设计实验:当杠杆平衡时,分别测出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 l1、阻力臂l2。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获取多组数据,从而分析 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不计轮重及绳重和摩擦) 4.优点:_既__省__力_又__能__改__变__力_的__方__向__;
“一定一动” 1.绳子股数n=__3___;
F
G 下结法
∙
∙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 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 s=__3_h__;
3.绳子自由端拉力F与 _G_
物体重力G的关系: F=__3__;
水平滑轮组特点 S绳 v绳 f
S物 v物
3F=f; S绳=3 S物; v绳=3 v物
连接中考
例:如图所示,人向下拉绳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400N,动滑轮重60N,不 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m, 人需用的拉力为__23_0___N,绳子自由
端移动的距离为___1___m,人所做的有用功为__2_0_0__J。
ff钩码重gn224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有用功w有j020204拉力fn08061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5总功w总j0240305机械效率83366780?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1滑轮组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2所提升的物重?物重增加机械效率也提高?33动滑轮的自重?减少动滑轮的重力机械效率也提高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2024年中考物理(全国)重点 专题12 简单机械学生版

专题12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和轮轴,这些经典简单机械,是中考物理的重要考点。
在2024年的中考中,这些知识点的命题趋势将会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
杠杆命题,将更倾向于考察学生对杠杆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可能会设置各种实际场景,要求学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出杠杆的平衡状态以及力矩的平衡关系。
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滑轮的命题,将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以及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理解。
题目可能会通过设置各种实际工程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出合理的滑轮组,以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这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斜面的命题,将更注重考察学生对斜面机械效率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可能会要求学生分析斜面的受力情况,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或者设计出最优的斜面方案。
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物理知识和分析能力。
2024年中考物理关于"简单机械"的命题趋势,将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
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知识点1:杠杆1.杠杆及其五要素:(1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形状多样,可以是直的(比如开瓶扳手等),也可以是弯的(比如压水井把手等);杠杆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几个杠杆组合起来的(比如筷子、剪刀等是双杠杆的组合)。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简单机械(2021年整理)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目录: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核心知识归纳知识点一杠杆1.定义:在① _力__ 的作用下绕② _固定点__转动的硬棒叫作杠杆. 2.杠杆五要素3.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① __水平并静止_。
(2)平衡条件:② _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__。
公式为③ __ F1l1=F2l2。
4.分类知识点二滑轮注意:不计摩擦力和机械本身的重力时上式才成立,不计摩擦力只计动滑轮重力时有F =知识点三 机械效率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① _必须_要做的功,如图甲提升钩码做的功。
公式:② W 有=Gh __.2.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做的一些 __不需要__、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图乙用滑轮组提升钩码,我们还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①___和__。
公式为② _ W 总=W 有 +W 额=Fs 。
4.机械效率(1)定义:① __有用功_ 和② __总功_的比值. (2)公式:③ ________ 。
(3)注意:任何机械的效率都④ ___小于__ 1。
(4)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有机械自重及⑤ _摩擦__ .考点题型分类考点一 杠杆命题角度❶ 杠杆的分类G Gn+动。
Wη有总=例1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思路点拨】本题主要利用杠杆分类方法,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中考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因为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所以机械能一定不变B.木块沿斜面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用食品夹夹取蛋糕时,食品夹属于费力杠杆D.擦地板时,增加拖布对地板的压力是为了增大压强2.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G=,拉力大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小车的重力10N F=,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60%,则小车与地面之间摩擦力为()小15NA.27N B.36N C.18N D.270N4.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D.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5.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6.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 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块的密度为a haρ-()B.物块的重力为(a﹣h)ρga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2 24a h a g ρ-()7.如图自行车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训练简单机械含解析

中考物理考点专题训练:简单机械考点一:杠杆1.如图所示机械或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能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的是( )A.减少钩码的个数B.将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向右移C.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D.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3.60 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
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A.20 kg B.30 kg C.60 kg D.120 kg4.如图所示,杠杆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A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B=F×OAB.杠杆可能为等臂杠杆C.动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因为OA大于OB,所以F小于G5.皮划艇是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一只手撑住桨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只手用力划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桨为费力杠杆,为减小划桨的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B.桨为省力杠杆,为减小划桨的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C.桨为省力杠杆,为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D.桨为费力杠杆,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6.小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指甲钳、剪刀、钥匙等。
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滑轮”或“轮轴”),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
7.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
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为200 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售货员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是________N。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选填“A”“B”或“C”)点,这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中考复习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二:简单机械【专题一:杠杆的分类】【例1】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专题训练】1.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
下列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2.如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开瓶器。
它是一个杠杆;用刻有花纹的橡胶做成手柄是为了。
有人利用筷子开启啤酒瓶盖(如图乙所示),筷子相当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甲乙【专题二:杠杆的平衡条件】【例2】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______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左”或“右”)端调节。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A点处应挂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cm,钩码每个重0.5N,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专题训练】1.小明和同学们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实验。
(1)将杠杆支在铁架上,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端调节。
①如图乙,第一组同学分别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完成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②如图丙,第二组同学在杠杆左侧挂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完成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③如图丁,第三组同学在杠杆右侧挂钩码,并用弹簧测力计在另一位置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完成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2)第一、三组同学归纳分析数据后得到相同的结论:F1l1=F2l2,第二组同学的数据有一点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
(3)找出原因后,第二组同学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同样结论,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
·······(4)第一组的数据中有一次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这类杠杆是___杠杆,此类杠杆的应用有___(请举一例)。
2.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调节平衡后,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A点处应挂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 cm,钩码每个重0.5 N,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专题三:滑轮】【例3】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 000 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5 m的楼上,用时20 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 500 N。
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 做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训练】1.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和F 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 1>F 2,η1=η2B .F 1<F 2,η1=η2C .F 1<F 2,η1>η2D .F 1>F 2,η1<η22.一辆质量为1.5×103kg 的汽车陷入一泥泞路段,司机师傅利用滑轮组和周围条件,组装成了如图所示的拖车装置。
已知汽车通过泥泞路段需移动8m 距离,汽车在泥泞路段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 取10N/kg 。
在将车匀速拖离泥泞路段过程中,求:甲 乙(1)做的有用功;(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专题四:斜面】【例4】如图所示,斜面长20m、高10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40N的拉力,在20s内把重60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了10m。
在此过程中A.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6.7%B.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C. 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0WD. 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30W【专题训练】1.如图所示,工人用160N的拉力F将重为300N的木箱在10s内匀速拉到长3m.高1m的斜面顶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16WB.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是900JC.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D.若只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变2.工人师傅搬运货物时,在地面和卡车的车厢间倾斜放置一长木板搭成斜面,将地面上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拉上车厢用时15s.已知车厢高1.5m,木板长3m,货物质量为60kg,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400N,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工人做的总功为900JB.工人做的额外功为300J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60WD.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5%【专题五:机械效率的测量】s=3mh=1m【例5】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表格中②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重力变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有同学想在图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绳子的绕法有关,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绕线方式。
【专题训练】1.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N。
2.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她没有考虑到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4)通过比较___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5)通过比较___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
【达标测练】1.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D.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2.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
下列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3.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 A、F B、F 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F c=3:2:1 B.F A:F B:F c=1:2:3C.F A:F B:F c=6:3:2 D.F A:F B:F c=2:3:64.如图所示,重力G=700N的水平木板在滑轮组的作用下保持静止。
三个滑轮等大、光滑,质量均忽略不计。
所有细绳的重力均不计,天花板间的固定点分别叫做A、B、C,与木板间的固定点分别叫做D、E;各条细绳中不与滑轮接触的部分均竖直。
则B点处的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A.100N B.140NC.300N D.350N5.如图所示,一根木棒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A.F增大,l增大,M增大B.F增大,l减小,M减小C.F增大,l减小,M增大D.F减小,l减小,M增大6.在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所用动力最小的是(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A. B. C. D.7.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斜面长2m、高1m。
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g取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B.做的有用功是80JC.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5%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8.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已知工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提高6m,作用在钢绳的拉力为4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机械中摩擦和绳重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的功率为400W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C.人对绳子的最大拉力为1000ND.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83.3%9.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B.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D.拉力F的功率为24W10.用F1的拉力直接将重为G的物体A匀速提升h(如图甲);换用斜面把物体A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为F2,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L(如图乙),利用斜面工作过程中A.有用功为F2h B.额外功为F2L-F1h C.总功为(F1+F2)L D.机械效率为12FF11.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B.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12.如图所示,、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用同样大小的力和,把物重相等的和提升相同的高度,如果用和表示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用和分别表示力和所做功的功率和,(每个滑轮等重)则A., B.,C., D.,1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若物体重450N,工人所用拉力为25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用该滑轮匀速提升重600N的物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________N.14.请在图中画出人拉重物上升,最省力的绕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