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之美在生活中的体现
生活中光的干涉现象

生活中光的干涉现象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光的干涉现象,比如彩虹、油膜的色彩、薄膜的彩色条纹等。
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光波的干涉而产生的,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和神奇的色彩。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光波的叠加作用而产生的。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产生明暗条纹或彩色条纹。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当阳光穿过水滴产生彩虹时,就是光的干涉现象的一个典型例子。
此外,当光线穿过油膜或薄膜时,也会产生美丽的彩色条纹,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视觉上的享受。
光的干涉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光学领域,科学家们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设计和制造各种光学元件,如干涉仪、干涉滤光片等,用于测量和分析光波的性质。
在工程技术中,干涉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测量、光学成像、光学通信等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进步。
光的干涉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更是一种美丽的艺术。
许多艺术家通过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创作出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如光影艺术、光绘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成为了艺术界的一大亮点。
生活中光的干涉现象无处不在,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启发了我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让我们珍惜这些美丽的现象,同时也不断探索和利用光的干涉原理,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磁波的散射与折射探索光的转折之美

电磁波的散射与折射探索光的转折之美电磁波的散射与折射:探索光的转折之美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许多迷人的特性。
其中,散射和折射是光线传播中重要的现象,也是探索光的转折之美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磁波的散射与折射现象,并揭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所展现出的迷人之处。
一、散射:光的随机转向散射是光线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由于与物体表面碰撞而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散射可以使我们看到周围的物体,也造就了蔚蓝的天空和绚丽的日落。
当太阳的光线通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中的气体和微粒对光的散射,使得我们能够欣赏到日出时美丽的晨光和日落时绚烂的余晖。
不同颜色的光在散射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根据雷利(Rayleigh)散射理论,波长越短的光的散射现象越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蓝光比其他颜色的光更容易散射,而导致天空的颜色呈现出蔚蓝色。
这种散射现象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夕阳时红光能更容易穿透大气层,而呈现出橙红色的原因。
二、折射:光的弯曲之美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密度而改变方向的现象。
折射现象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光线的弯曲之美,也是许多光学器件的基础原理。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密度不同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耳定律,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出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之间的正弦比恒定。
这就是为什么在光线通过一块透明介质时,光线会发生弯曲的原因。
然而,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导致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的角度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通过一个三棱镜时,可以看到光线被分解为七彩的光谱的原因。
三、光的转折之美:应用与研究光的散射与折射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在应用方面,光的折射是许多光学器件的核心原理,如透镜、棱镜、光纤等。
这些器件的设计都依赖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实现光的聚焦、分光、传输等功能。
在研究方面,光的散射与折射也是许多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引言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来实现物体的放大或缩小。
然而,如果我们将透镜的概念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透镜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活中的透镜不仅能够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角度,还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美好和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生活中的透镜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透镜改变观察角度生活中的透镜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角度。
就像使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细小的细节一样,我们可以通过透镜来发现平常被我们忽视或忽略的事物。
以日常生活为例,我们可能经常忙于工作和学习,往往忽视了周围的美景和自然的奇妙。
然而,当我们将生活中的透镜运用到这些场景中时,我们会发现世界充满了美丽和惊喜。
比如,花朵的细腻纹理、鸟儿的优雅飞舞、孩子们天真的笑容等等,这些细节之中蕴藏着生活的美好和感动。
同样地,生活中的透镜也可以用来观察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和反应。
比如,当我们戴上同理心的透镜,体会他人的困境和痛苦时,我们更加能够理解和关爱身边的人。
透镜可以让我们放下成见和偏见,更加客观地看待事物,从而拓宽我们的思维和价值观。
透镜发现更多的美好和价值生活中的透镜不仅能够改变我们的观察角度,还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美好和价值。
透镜可以帮助我们欣赏生活中的小事和平凡的日常,从而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专注于成功和成就,而忽视了生活中的琐碎之美。
然而,当我们戴上感恩的透镜,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例如,一杯清香的咖啡、一本富有智慧的书籍、与亲友共度的美好时光等等。
透镜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使我们对生活更加感激和满足。
此外,透镜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天赋和才华,但有时候我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然而,当我们戴上自信的透镜时,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透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并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价值的实现。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光学知识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光学知识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是一句充满诗意的古代诗句,形容的是美好的自然景观和人体感受,它的美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但如果从光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诗,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一些有趣的光学现象。
掬水月在手,我们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月亮的倒影。
月亮本身并不会发光,而是反射来自太阳的光线,然后被地球大气层散射和折射,部分光线照射到水面上,就产生了月亮的倒影。
在倒影中,月亮的形态完全呈现,但是下方会有一个白色的“月亮”,这是因为水面有一定的反射率,把月亮的光线又反射回来,形成了这个虚假的“月亮”。
弄花香满衣,则是形容在花丛中漫步,随着风儿轻轻吹拂,花香迎面而来。
这种感觉是因为花朵本身会散发出香气,然后因为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在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的花香分子,我们在接触到这些分子时就能感受到香气。
而不同种类的花香分子,会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扩散方式,有的花香扩散比较快,有的比较慢。
在光学知识中,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光线的反射、折射和散射,以及颜色的形成等等。
当光线照射到一个物体上时,它可能会反射回来,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它;也可能会被折射,比如当光线从空气中照射到水中,会发生折射,出现折射角。
此外,光线在经过空气、水等不同介质时,会因为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弯曲,出现全反射或者多次折射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颜色的形成则与光的波长有关,当光经过折射或者反射时,它的波长会因为介质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总之,光学知识是非常有趣的一门科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应用。
即使是一句古代诗句,也隐含着许多我们可以探讨的光学现象。
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自然的运作法则,在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之处,我们同样可以体验到人类极致的智慧结晶。
生活中的科技之美

生活中的科技之美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12期Gramovox Floating黑胶蓝牙播放机采用碳纤维可调唱臂,配和铁三角M M动磁播放系统,可围绕其主枢轴实现完美的径向平衡,垂直树立的唱臂不会打滑。
唱针为经过精密加工的超椭圆针尖,其边缘更加纤薄敏锐,能更广泛地接触到高频沟槽。
山猫8x8全地形车该车后置发动机,八轮驱动,八个轮子牢牢抓住地面,可攀爬70度的坡度。
根据速差转向的原理,依靠两侧车轮不同的转速,可实现原地360度转向。
不仅可以上山,还能下水,可在150米宽,最深水位20多米的河面上轻松驰行。
荣耀智慧屏这是全球首款采用鸿蒙的终端产品,有四大新科技亮点。
第一,除了鸿蒙,还配备了华为的智慧芯片。
第二,内置了升降式人工智能摄像头。
第三,能实现魔法闪投、魔法控屏等。
第四,可以操控其他智能家居。
S K G按摩仪采用现代医疗领域应用非常广的T E N S脉冲技术,不用对皮肤揉捏、穿刺,可代替微电流,直接对神经末梢和肌肉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镇痛和舒缓肌肉的作用。
而且在接受低频脉冲的过程中,还能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
B l a c k F ly超轻型垂直起降电动飞机该飞机核心是具有容错设计和三重模块冗余,可帮助人们实现在农村和城市地区高效且经济实惠的通勤。
可在30分钟内充满电,且噪音低,并拥有自动返回按钮。
低温3D打印笔这支笔采用了陶瓷笔头,配有32颗散热孔,可以达到快速散热、防止烫伤效果。
还使用了无毒无味的食品级P C L材料,熔点低、使用安全。
当在塑料隔板上进行创作,等到干了之后,就能直接剥离。
Z a n c o S m a r t-P e n笔式迷你手机用蓝牙连接手机后,当有来电时不必拿起手机,用Smart-Pen就能接听,还能遥控手机拍照。
精度很高,可在手机或平板上准确书写或绘图。
能脱离智能手机独立使用,集成了激光笔、摄像头、触控笔、麦克风、彩色显示屏等硬件模块。
浴霸摄像头手机壳手机壳中内置了6个光学镜头,通过搭配协作可以完成广角,鱼眼,微距,长焦4种光学镜头特效,可快速任意切换。
生活中的万花筒优秀作文小学生【5篇】

生活中的万花筒优秀作文小学生【5篇】万花筒,一种光学玩具,将有鲜艳颜色的实物放于圆筒的一端,圆筒中间放置三棱镜,另一端用开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观测到对称的美丽图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万花筒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万花筒优秀作文1“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不知是哪位智者的精辟之言,但英雄总是所见略同,又一位智者道出了“你不能改变风景,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生活中的风景千万种。
春有柳枝击水,夏有蝉鸣蛙叫,秋有松青枫红,冬有梅红雪白。
人的心情也各有不同。
感时泣,乐时笑,哀是涕。
就像一个精致的小万花筒外套着一个结实的大万花筒,花样繁多,不单调腻味。
但生活中的情感与风景总是相映相生的,亲人的离去会有哀伤伴随,逢年过节到处载歌载舞,如果你不能像圣人、智者那样悟透世事,达到无景无情无我的境界,那下面的故事会让你受益匪浅。
一个小女孩趴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
这条小狗很可爱。
看到小狗那么可怜,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
她的祖父见状,便把她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另一扇窗。
从这个窗口望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
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空,心情顿时开朗起来。
老人托了托孙子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
”既然你没有小女孩那样好的祖父为你开另一扇窗,没有“改变心情”的觉悟,那么你为什么不转动自己的万花筒,为自己寻找喜欢的景色,为自己打开那个面向玫瑰园的窗户呢?所以“你不能改变风景,但你可以转换风景”“你不能雨时心晴,但你可以晴时心晴”。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为自己打开了最美的一扇窗,转到了万花筒最美的景色,可他并没有因此心晴。
无法想象当他横卧在火车轨道上时天是如何灰暗,当火车的鸣笛由远而近时,他的世界又是如何的死寂。
他固执的关上了本属于他的一窗春色,摔碎了自己的万花世界,选择了黑暗,他并没有改变自己失落的心情,却又不愿选择美好的风景,他本可以打开更多美景,转出更多花样,他却什么也没做追逐死神而去。
物理学在艺术与文化中的应用

艺术与文化中的物理学未来思考
探索未知领域: 物理学在艺术与 文化中的应用将 不断拓展,探索 更多未知领域。
技术创新:随着 科技的发展,物 理学在艺术与文 化中的应用将更 加广泛,为创作 带来更多可能性。
跨学科合作:艺 术与文化中的物 理学思考将促进 跨学科合作,推 动不同领域的交
流与融合。
培养创新思维:通 过物理学在艺术与 文化中的应用,可 以培养人们的创新 思维和想象力,为 未来的发展提供更
物理学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
添加标题
物理学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影响了人类对自然和自由 的价值观。
添加标题
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人类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人 类对理性和客观性的追求。
添加标题
物理学在技术领域的运用,如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 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光的散射:通过散射光线创 造柔和的氛围
色彩与光的关系:利用不同色 彩的光线表现画作的色彩和明
暗关系
声学原理在音乐中的应用
声波传播:声波在空气中 传播的原理,以及声音的 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在 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乐器发声:不同乐器如何 利用声学原理产生不同的 音色,如弦乐器的振动、 管乐器的空气振动等。
弹性势能:舞蹈中跳跃动作的起跳和落地,利用弹性势能进行能量转换, 实现高度和速度的控制。
牛顿第三定律:舞蹈中的力量运用,如推、拉、支撑等动作,遵循牛顿第 三定律,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形成丰富的舞蹈效果。
电磁学原理在戏剧中的应用
舞台灯光:LED灯等设备利用电磁学原理实现多彩、动态的舞台效果 音响系统:利用电磁原理的扬声器为观众呈现立体声效果,增强戏剧表现力 舞台机械:电磁铁等装置用于控制舞台布景、道具的升降、移动等,丰富演出形式 投影技术:如DLP等投影仪利用电磁学原理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为戏剧演出提供更多创意空间
物理光学简明教程

物理光学简明教程一、物理光学简明教程的重要性物理光学这门课可太有趣啦!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科学宝盒。
物理光学是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呢,它主要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这些超酷的内容。
你想想看,光这个东西,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它,但你要是深入去研究它,就会发现好多奇妙的事儿。
比如说光的干涉现象,就像水波一样,两列光波相遇的时候会相互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就像是光在玩一种神奇的游戏,在空间里画出一幅幅独特的图案。
还有光的衍射,光在通过一些小孔或者障碍物的时候,它会拐弯儿,不再是直线传播了。
这就像光有了自己的小脾气,不按照我们平常认为的规则走。
这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呢,像制造那些超精密的光学仪器啥的。
二、物理光学中的基本概念1. 光的波动性光其实是一种电磁波,它有波长、频率这些属性。
不同颜色的光,波长是不一样的。
红色光的波长比较长,而紫色光的波长就比较短。
这就好比不同长度的绳子,各有各的特点。
2. 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这让我们知道光也有粒子的一面。
光量子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能量包,这些能量包的能量大小和光的频率有关。
这就像把光拆分成了一个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能量值。
三、物理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光学的影子。
就拿相机来说吧,相机的镜头就是根据光学原理设计的。
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等参数,就能把美好的瞬间清晰地记录下来。
这其中就用到了光的折射原理。
还有光纤通信,现在我们能快速地在网上冲浪,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光纤通信。
光纤就是利用光在里面全反射的原理,让光能够沿着光纤高速传输信号。
这就像光在一个专门为它打造的高速通道里奔跑,把信息快速地传递到各个地方。
再看看我们平常戴的眼镜,如果是近视眼镜,就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让我们能看清远处的东西。
而远视眼镜则是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这都是物理光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贴心小应用呢。
四、学习物理光学的小窍门学习物理光学的时候,可不能死记硬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之美在生活中的体现
作者:赵治杰杨鹏郭小飞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9期
摘要:物理世界的本质即是美。
因为在以物质世界为基础的物理学的结构中包含两类基本概念。
一类是次序的形式;另一类则是该形式中所包含的内容。
前者确定了物理学的几何图像,后者则负责真实事物的具体结构和特性。
[1]这两类基本概念把物理世界的现象之美与理论之美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主要的分支。
本文将着重论述光学现象与理论在生活中美的体现与应用,从而彰显出物理学的魅力。
关键词:现象之美,理论之美,麦克斯韦方程组
引言:
爱因斯坦说,在技艺达到一个出神入化的地步后,科学和艺术就可以很好地在美学、形象和形式方面结合在一起。
伟大的科学家也常常是伟大的艺术家。
[2]
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一文中写道:
存在三种美: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
[2]
现象之美,是指组成了科学主题的那些实体所呈现出的美丽的现象,如彩虹、北极光等;理论之美,是指客体自然规律的反映,它的简洁与和谐让人产生一种愉悦的美。
如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等;理论结构之美,是指理论有一个简洁、漂亮的结构,在20世纪以后,它通常是指理论本身的数学结构。
这三种美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融合,即对立又统一的展示出了世界之美。
1 现象之美
物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的广泛。
比如:力、热、光、电、磁、原子、粒子等等,大到整个宇宙空间,小到微观粒子都是物理学所研究的领域。
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构成物理学的
基本框架。
因此,物理学也被称为身边的科学。
物理学的结构与规律所彰显出来的是一种美的秩序。
然而,在众多的物理学领域当中,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之美的唯独《光学》。
光学之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创作的舞台。
宋代诗人苏轼在其《同王胜之游蒋山》中写道:“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
诗人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山峰蔽日,水天一色”的场景。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望洞庭》中写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人用光反射的特点,映射出夜晚平静的湖面,水光与月色交融的景象。
1933年,毛泽东在《菩萨蛮·大柏地》一词中,用光学现象“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描绘出一幅宏伟壮阔的动态感的画面。
从而揭示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
这是主观的情与客观的美的结合。
在生活中,可以说充满美的地方,处处都能够体现出光的特点。
因此,人类很早就开始研究光的几何特点。
无论是中国的《墨经》中“光学八条”对光规律的描述,还是西方欧几里得在《反射光学》中对光的反射的研究。
这些现象和规律,如:雨后彩虹、小孔成像、海市蜃楼等等,都是光现象在人们生活中美的体现。
科学更是美术艺术的灵魂,力与结构、光与影、静止与运动,这些矛盾而统一的整体,直接渗透在了绘画中造型的形象、构图的构思、气氛的烘托等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在艺术中,光与影的协调,给人带来广阔思考的空间。
现象之美是从实体以及实体的运动之中获得的。
这种美一般不需要特定的理论知识,只需要观察就可以感受到。
2理论描述之美
光学的发展贯穿着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整个历史,无论是在科技上、艺术上,还是在生活中,光学都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正如传记作家沙利文所说,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在于它的美学价值。
2.1 色散与音乐
1669年,牛顿在他的讲座中谈到色散问题时,他只描述了5种颜色,即:红、黄、绿、蓝和紫色。
因为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牛顿并不能够确定到底有几种颜色。
但是后来,牛顿却加上了橙色与青色,使其成为7种颜色。
因为牛顿认为,光和声音应该有相似的地方,基色的数目和全音阶的7个音乐调如果是相对应,那么一定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这就是牛顿用音乐的美感来引导他的光学研究。
无论是对力学的研究,还是对光学的思考,牛顿的探索都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不断地利用美学标准来引导自己的思维。
从牛顿的成果上,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自然哲学与美学的统一。
2.2 为什么可以“看”到?
在我们看到各种物质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使得那些物质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完整的景象?我们又是如何来分辨这些景象的?
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的各种性质。
电磁波的范围很广,波长没有上下限的限制。
[3]但是,人类的眼睛只能感受到电磁波谱中很窄的范围,即400nm到760nm范围之间的波长。
不同的颜色表征为电磁波的不同波长。
[4]因此,这一部分特殊波长的电磁波,就成为我们直
观的了解宇宙、了解实体物质的一个信使。
當光照射到物体上,而被物体所反射的时候,其中有很少部分进入我们的眼睛,在极短的瞬间,这些信息被整理成完整的景象。
[4]因此,我们才能够感知世界的美好。
3 理论结构之美
英国作家马洪在他的麦克斯韦传里写道:麦克斯韦方程组是宏伟的数学表述,它深奥、微妙,但又令人吃惊的简单。
它们如此具有说服力,以至于人们不需要学习高深的数学知识,就可以感觉到它们的美和力量。
[2]
物理学的理论之美体现在它对数学恰当的应用之上。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出十个最美的公式。
位于榜首的就是下面这组麦克斯韦方程组。
[5]
麦克斯韦方程组,无论是其结构形式,还是它所反映出来的本质,都是物理之美的一种体现。
因为这些公式对称简洁、形式优美、深入其内、博大精深。
形象地展现出了电磁世界的基本图像。
爱因斯坦在研究麦克斯韦方程组时,被其美学价值所震撼,于是利用其内部隐含的对称性,提出并创立了相对论。
在理论描述的基础之上,能够用数学的形式来展现其结构,这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4小结
人类曾经自信地认为,光的几何描述即是光的本质,直到牛顿的粒子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的对立,人类才开始正视光的本质。
在粒子说与波动说此起彼伏之时,德布罗意又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人类对光学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
然而,光就像是一层面纱笼罩着我们的视线。
正如爱因斯坦在1951年所说,“光的本性之思考已在我心中萦绕了50年,然而并没有使我接近答案半步,现在,似乎每个人都认为他们能够回答光是什么,然而他们错了”。
我们可以欣赏光的现象之美,也可以享受光的理论描述之美,还可以为光的理论结构之美感到震撼。
或许我们真的不能够完全认识光的本性,但是,我们对光本质探索的过程即是一种美的体验。
物理学家狄拉克于1974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到:“学物理的人用不着对物理方程的意义操心,只要关心物理方程的美就够了”。
探索光学的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其实人类对宇宙的了解非常之少,因为人类的感知范围是有限的。
因此,一旦我们去思考光学的问题,我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从而学会谦卑。
当我们的生活中充满谦卑、温柔、感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实体与功能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6.
[2]杨建邺.物理学之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08.
[3]马文蔚.物理学简明教程(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1.
[4]亚里克斯·蒙特威尔.光的故事[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5.08.
[5]盛新庆.电磁之美[M].科学出版社.2020.02.
作者简介:赵治杰(1984.03)男,汉族,硕士研究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粒子物理。
郭小飞(1989.09)男,汉族,博士研究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粒子物理。
杨鹏(1986.11)男,汉族,博士研究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电子源材料与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