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鲕状赤铁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鲕状赤铁矿

鲕状赤铁矿

鄂西某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金陈圆(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819)摘要:鲕状赤铁矿常形成大型矿山,嵌布粒度极细且经常与菱铁矿、鲕绿泥石和含磷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1],这就决定了该铁矿石的选冶是非常困难的[2]。

本文简述了鲕状赤铁矿的选矿工艺,包括脱磷、脱硅、脱硫、反浮选工艺、选择性聚团-反浮选、高梯度磁选[3]、新选铁设备和新技术[4]、直接还原法、碱浸出、氯化焙烧-酸浸工艺和生物浸出等及其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鲕状赤铁矿,反浮选,高梯度磁选,碱浸,酸浸,生物浸出我国已查明铁矿资源储量为607亿吨,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低品位铁矿资源,预测未查明资源在1000亿吨以上,其中大中型矿山深边部近期可利用的铁矿资源约200亿吨。

虽然我国的黑色金属矿石资源丰富,但是其特点之一是贫矿多,全国铁矿总体平均品位以30%~35%为主;二是红矿多,各种弱磁性矿石占总储量65%左右,其中磁铁矿石约占30%,含多金属铁矿石和弱磁性铁矿石约占70%;三是伴生其它有用成分的复合矿石多,伴生成分有锰、钒、铜、钴、铅、锌、钨、锡、钼、硫、磷、煤和稀土、稀散以及放射性元素等,占总储量2/3左右。

而且多数矿石中有用矿物呈细粒至微细粒嵌布,磨细到0.074毫米(-200目)占80%左右才能基本达到单体解离。

这种资源特点决定了多数矿石均需选矿处理,且入选矿石性质复杂,为选矿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铁矿床成因类型的多样性,是造成我国矿石类型复杂的主要原因。

探明的铁矿资源主要铁矿类型有:①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以磁铁矿石为主,品位为30%~35%,资源量为200亿吨。

其中鞍本地区120亿吨,冀东地区50亿吨,山西、北京、冀西、安徽等省市区约30亿吨;②攀枝花式岩浆分异型铁矿,以磁铁矿、钛铁矿为主,品位30%~35%,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昌到渡口一带,资源量为70亿吨;③大冶式和邯邢式接触交代型铁矿,以磁铁矿石为主,品位35%~60%,主要分布在邯邢、莱芜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资源量为50亿吨,铁含量>45%的富矿较多;④梅山式玢岩型铁矿,以磁铁矿石为主,资源量10亿吨,品位35%~60%;⑤宣龙式和宁乡式沉积型铁矿,以赤铁矿石为主,品位低,含磷高,难处理,主要分布在河北宣化和湖北鄂西一带,资源量30~50亿吨;⑥大红山式和蒙库式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以磁铁矿矿石为主,品位35%~60%,主要分布在云南、新疆一带,资源量为20亿吨。

难选鲕状赤铁矿的浮选研究现状及展望

难选鲕状赤铁矿的浮选研究现状及展望

难选鲕状赤铁矿的浮选研究现状及展望胡晖【摘要】鲕状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且与菱铁矿、鲕绿泥石和含磷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因此该种矿石的分选很困难,鲕状赤铁矿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难选铁矿石类型之一.文章分析了鲕状赤铁矿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鲕状赤铁矿的选矿工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类矿石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鲕状赤铁矿;选矿工艺;反浮选【作者】胡晖【作者单位】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8鲕状赤铁矿常与菱铁矿、鲕绿泥石相互包裹,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小,且铁矿物的细小晶体被萤石、方解石、白云石、磷辉石和重晶石等非金属矿物包裹,因此造成鲕状赤铁矿嵌布粒度细、结构复杂,一直被认为是世界选矿难题[1~5]。

目前针对难选的鲕状赤铁矿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无论是强磁-重选,还是采用强磁-反浮选工艺流程,在铁精矿品位为62%的条件下,其回收率均达不到55%。

另外,许多鲕状赤铁矿含磷高,这使得这部分矿更为难选[6~8]。

不过,由于鲕状赤铁矿在我国的储量较大,作为储备资源,我国许多技术人员都对此做了大量的选矿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是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的选矿方法,使得这部分矿仍然没有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利用。

本论文主要针对我国现阶段鲕状赤铁矿的浮选工艺流程现状进行评述及展望。

目前国内选矿技术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五种工艺流程来研究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阶段磨矿-阴离子反浮选流程、阴离子反浮选流程、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选择性絮凝-脱泥-阴离子反浮选流程[9~11]。

1.1 磁化焙烧-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龙运波[12]等对重庆巫山某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研究,该矿主要以鲕状赤褐铁矿形式存在。

原矿TFe为38.52%,含P为1.10%。

鄂西高磷铁矿选冶技术及开发方式探讨

鄂西高磷铁矿选冶技术及开发方式探讨
贺爱 平
( 中南 冶 金 地 质研 究 所 , 湖北 宜 昌 4 4 3 0 0 0 )

要 :总 结 鄂 西 高磷 铁 矿 不 同选 冶 工 艺 的 技 术 性 、 经 济 性 和 工 业 化 的 可 能 性 ,介 绍 该 区铁 矿 开发 现 状 ,
提 出应根据矿石工 艺特征 、钢铁冶金产品发展 方向、业主投 资意愿和铁矿 供给形 势之异 同,制定不 同的开
粒度较粗 ( 7 0 %一 0 . 0 7 5 I T I 1 T I ) , 并将 磁铁矿 选矿 中精矿 细 筛除杂工艺加 以应用 , 所获铁精 矿各项技 术指标 均较好 。 这一技术 已在长 阳新首钢矿业有 限公 司 5 0万 t 规模工业
试验选厂得到较好应用 , 工业试 验 时 , 通过 进一步对 浮选 药剂和流程的优化 , 脱磷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 国地 质科 学 院矿 产综 合利用 研 究所 张 裕 书研究
本为 1 5 0
t 精 矿左 右 。用该工 艺处 理重 庆 巫 山桃 花
外矿 权投 资 、 整 顿 铁 矿进 口秩 序 等 措 施 应对 。但 国 外
高磷 酸性 富矿 ( T F e 5 0 %左右) , 获铁精矿 T F e>5 6 %、 P 0 . 1 8 %、 回收率 >8 0 % 。采用 强磁选 一 反浮选 脱磷 脱
体 的 目标 意愿来 确定 。
型铁 矿 2 3处 。鄂西 铁 矿 资 源 总量 堪 比 中 国十 大 铁 矿
任一 矿 区资源 量 , 其 资 源量 占全 国同类 铁 矿 资 源 总 量 的5 3 . 6 %, 占湖 北 省 铁矿 资 源 总 量 的 6 8 . 2 %, 占湖 北
1 高磷鲕状赤铁矿选冶技术研究现状

湖北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湖北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湖北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I.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目的和任务- 研究方法和步骤II. 矿石性质分析- 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 矿石结构和形貌分析- 磁性测试和磁场强度分析III. 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磁化焙烧工艺参数的优化- 磁化效果和矿物变化的分析- 磁化焙烧矿样的磁选试验IV. 磁选和反浮选试验研究- 磁选工艺参数的优化- 磁选效果和矿物变化的分析- 反浮选工艺参数的优化- 反浮选效果和矿物变化的分析V. 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 实验结果的定量评价- 工艺流程的分析和评价- 矿石的可选性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建议注:磁化焙烧是将高磷鲕状赤铁矿熔剂中的磷和矿物物理结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增进磁化度的过程。

磁选是矿石将磁化处理后放入磁选机中进行磁选,磁场作用于矿石上造成离心力,进一步区分出不同性质的矿物;反浮选则是利用磁选机选出的磁性矿物质地重,通过重液分离的原理来获得矿物精矿的过程。

第一章节:引言在当前社会工业化的背景下,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开采已经成为国计民生中的重要领域。

其中,高磷鲕状赤铁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磷铁矿石,在钢铁、化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该矿石的成分复杂,存在着磁性弱、品位低等难以克服的问题,其生产成本高,降低其开采利用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高磷鲕状赤铁矿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学者的积极探索下,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逐渐成为高磷鲕状赤铁矿提高品位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工艺通过磁性的利用,降低矿石的含磷量并提高回收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

本论文旨在对湖北某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的试验研究。

研究通过分析该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设计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并结合实验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优势。

此外,本论文还深入分析了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过程中的矿物转换、磁性分离、反浮选分离等关键技术环节,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内外磷矿资源利用现状、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国内外磷矿资源利用现状、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国内外磷矿资源利用现状、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李维;高辉;罗英杰;高骏【摘要】Phosphorus is essential for crop growth .Most of the phosphorus ,which is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land ,comes from phosphate rock .About 66% of the phosphate rock ore mined was used to produce phosphate fertilizer .A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hosphate rock is a key to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human survival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hosphate rock industry is important for the fertilizer industr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 Based on the current relationship of reserves and production‐demanding of phosphorus ore resources around the world , the characteristics ,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phosphorus ore resources in China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their trend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has been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will be a short supply of rich phosphorus ores and a notable trend of combination of phosphorus resources , an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dating of thei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would inevitablyaccelerate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and the trend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hosphorus ore resources consumption in China , advices on thei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have been given to sustain the developmentof the phosphorus chemical industry .%世界上约66%的磷矿石用于生产磷肥,磷矿的合理开采和利用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磷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化肥工业和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t c n lg ft s io r . e h o o o hi r n o e y
Ke wo ds:o ltc e t e;t c n lg c l n r lg y r oii h ma i t e h o o ia mi e a o y; we t r Hu e p o i c se n b i r vn e; d s e n to is mia in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矿 产 AND Ⅱ ZA UT I nON OF I M NERAL P OURCES ES
N 4 o. Au . 01 g2 0
鄂西 高磷 鲕 状 赤铁 矿 工 艺 矿 物 学研 究
李 英堂 ,马驰 , 卞孝 东 , 王守敬 ,郭俊刚 ,王盘喜
S i c , h n z o 5 0 6 hn ) c n e Z e g h u4 0 0 ,C i e a
Ab t a t s r c :Th s p pe umma z d t e c a a t rsis o e hn l gc lmi e ao y o oii e t e i a r s i r e h h r ce tc ft c oo i a n r l g fo l c h ma i i t t i se n Hu iprv n e,i cu ngt e c e c lc mpo iin,mi e a o tt e t n o t ns, n we tr be o i c n l di h h mia o sto n r lc nsiu n sa d c n e t c n tu to n t cu e o r o sr ci n a d sr t r fo e,d s e nain c r ce itc n y i a h mia r p ris,a u is mi to ha a t rsisa d ph sc lc e c lp o e te s wela h c u r nc tt so e,P a d oh ree n s l st e o c re e sae fF n te l me t.Th fe t n o sb e p o l mso i- e ef csa d p s i l r b e fd f f r n e e c a o e s smeh d r lo d s u s d,a d t e r a o s o i c l u iia in we e e e tb n f ilpr c se t o swe e as ic se i n h e s n fdf ut tl t r i z o

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铁矿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钢铁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铁矿石资源开发现状当前,全球范围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依然非常活跃,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铁矿石资源的储量分布不均衡,仅少数国家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如澳大利亚、巴西等,而其他国家则面临资源匮乏的局面。

其次,铁矿石资源的开采方式存在问题。

一些地区采用传统的露天开采方式,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一些开采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再次,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高效。

由于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一些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此外,一些国家对进口铁矿石采取高关税和限制措施,导致国内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困境。

二、铁矿石资源利用现状问题除了铁矿石资源的开发问题,其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的高炉炼铁方式存在能源消耗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寻找更加清洁高效的炼铁技术。

其次,部分铁矿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传统炼铁技术中,大量废气、废渣等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再次,铁矿石资源加工利用存在技术和设备水平低下的问题。

一些地区缺乏先进的选矿技术和设备,使得资源利用率偏低。

三、铁矿石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为了解决铁矿石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国际间的资源合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这需要各国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矿产勘查与开发,促进资源的均衡利用。

其次,推进铁矿石资源的绿色开采。

首先,在开发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矿石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使用更加环保的开采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再次,加强铁矿石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研究进展_张裕书

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研究进展_张裕书
昆明理工大学王成行 [ 15] 对某鲕状赤铁矿进行 了磁化焙烧 —弱磁选试验 , 在最优条件下 , 得到了铁 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为 58.40%和 87.86%的铁精 矿 , 精矿中的硫达到冶炼要求 , 但磷超标 , 尚需进一 步研究 。
武汉科技大学左倩 、张芹等 [ 16-17] 对鄂西某铁品 位为 43.71%, P含量为 0.93%的宁乡式鲕状赤铁 矿进行了磁化焙烧 —弱磁选试验 , 获得的铁精矿平 均铁品位为 60.12%, 平均 铁回收率 (对原矿 +煤 粉 )为 77.42%, 但铁精矿含磷 0.62%, 须通过进一 步研究使其降低 。
浙江大学王国军等[ 12] 采用实验室循环流化床
装置 , 以 CO与 N2 的混合气体和电加热方式模拟燃 煤还原焙烧气氛 , 对铁品位为 47.20%的鄂西某鲕 状赤铁矿进行磁化焙烧 —弱磁选试验 , 获得了精矿 铁品位为 56.60%, 对焙烧矿铁回收率为 77.79%的
· 93·
总第 410期 金 属 矿 山 2010年第 8期
行研制的 QD系列阴离子捕收剂对鄂西高磷鲕状赤 铁矿的反浮选效果 。试验结果显示 :在 -0.074 mm 占 90%的磨矿细度下 , QD系列的 3种捕收剂均可 以从铁品位为 47.87%, P含量为 0.78%的强磁选 精矿获得铁品位大于 52%, 磷含量小于 0.60%, 铁 作业回收率大于 53%的反浮选铁精矿 , 其中 QD 02和 QD-O3的铁 作业回收率大于 70%, QD -01 可将铁精矿磷含量降至 0.46%。试验结果证明 QD 系列阴离子捕收剂是高磷鲕状赤铁矿的有效反浮选
ResearchProgressontheBeneficiationTestsofNingxiang-typeOoliticHematit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磷鲕状赤铁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韩跃新;孙永升;高鹏;李艳军【摘要】The features and difficulties of beneficiation of high phosphorus oolitic hematite were sketched. High 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reverse flotation, magnetizing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reverse flotation, reverse flotation and processes of dephosphorization were used to treat these ores by mineral processing researcher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However,a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index of conventional mineral processing method has never been achieved. But deep reduction-high efficient magnetic separation is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utilization of high phosphorus oolitic hematit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the new technology,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high phosphorus oolitic hematite was suggested.%简述了高磷鲕状赤铁矿的矿石特性及其分选难点,介绍了国内选矿工作者应用强磁—反浮选工艺、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直接反浮选工艺、脱磷工艺处理该类型矿石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采用常规选矿工艺处理该类型矿石难以获得满意的分选指标,但采用深度还原—高效磁选工艺处理该类型矿石能取得较理想的分选指标,并根据新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未来选矿工作者主攻的方向.【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高磷鲕状赤铁矿;微细粒嵌布;深度还原【作者】韩跃新;孙永升;高鹏;李艳军【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导致铁矿石需求量迅猛增长。

由于我国优质铁矿资源匮乏、复杂难选铁矿石利用率低以及国内铁矿石生产企业产能不足,致使国内铁矿石市场呈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

国内多数大型钢铁企业不得不高价购买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的铁矿石。

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6.19亿t,对外依存度高达62.5%[1]。

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到岸均价128.4美元/t,较2009年同比上涨60.6%,进口铁矿石总金额高达794.27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58.39%[2]。

2011年铁矿石现货价一度突破190美元/t,进口铁矿石价格飙升,直接导致我国铁矿石进口成本大幅增加,进而造成国内铁矿石价格、能源价格,甚至居民消费品价格的联动性上涨,这不仅对我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影响,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因而加强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高效开发利用研究,提高铁矿石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复杂难选铁矿资源中,高磷鲕状赤铁矿储量巨大,现已探明37.2亿t,同时预计还可勘探出上百亿t的新资源量[3]。

已探明的高磷鲕状赤铁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中北部、广西北部、江西西部和贵州东部,四川北部、云南东北部也有零星发育。

该种矿石通常矿床规模大、开采条件好,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使其得到有效综合利用,对缓解我国铁矿石供给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 矿石特性高磷鲕状赤铁矿与国内目前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铁矿石资源相比,具有铁品位和有害元素磷、铝等含量较高的特点,属典型的“宁乡式铁矿”,即低硫高磷的酸性氧化铁矿石[4]。

矿石中金属矿物有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胶磷矿、黏土矿物等。

矿石主要呈鲕状、浸染状构造,同心环带状结构。

赤铁矿与石英、绿泥石、胶磷矿等矿物关系密切,以石英、绿泥石等矿物为核心组成同心环状结构,嵌布粒度极细,在10 μm左右;胶状赤铁矿一般与褐铁矿形成胶状结构,形状不规则,界限模湖不清;少量赤铁矿与绿泥石、蛋白石、胶磷矿形成胶状及环带状结构;胶磷矿呈致密块状构造,表面有模糊不清的细小生物结构,大部分与脉石连生,少部分与赤铁矿紧密共生,有的在鲕状赤铁矿的边缘出现,与鲕状赤铁矿形成边缘结构。

鲕状绿泥石大部分具有鲕状核心,鲕粒粒径为0.25~0.30 mm,形态各异,除球状外,椭球状、透镜状及扁豆状也常见,鲕粒表面常见一层褐铁矿包壳。

1.2 开发利用难点高磷鲕状赤铁矿的开发利用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5]:(1)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以石英或绿泥石为鲕核的铁矿物及脉石矿物具有相互层层包裹的环带状结构,不利于矿石的单体解离。

如要使其环带解离或鲕核单体解离,必须磨至10 μm以下,这个粒级的分选,对目前选矿技术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此类矿石一般伴生有大量的黏土,硬度低,在磨矿过程中极易形成含铁较高的矿泥,严重影响分选作业。

(3)伴生的磷矿物等有害杂质主要以胶状物与赤铁矿鲕粒致密连生,难以分离,影响精矿品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由于铁矿石价格的快速攀升,国内对高磷鲕状赤铁矿的开发利用研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许多研究单位分别采用强磁—反浮选、磁化焙烧—弱磁选、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反浮选等工艺对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

2.1 强磁—反浮选工艺董怡斌等[6]针对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研制了QD系列阴离子捕收剂,并通过强磁选—反浮选试验将其用于处理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

结果表明,在磨矿产品细度为-0.074 mm占90%时,胶磷矿与赤铁矿部分解离,但依旧有黏连,强磁选后铁精矿平均品位为47.87%,P含量为0.78%;采用QD系列的3种捕收剂选别铁品位为47.87%、P含量为0.78%的强磁选精矿,获得了铁品位大于52%、磷含量小于0.60%、作业回收率大于53%的反浮选铁精矿。

董怡斌等[7]将普通玉米淀粉抑制剂改性为羧甲基阴离子淀粉(CMS),通过细磨—湿式强磁选—反浮选试验,探索了改性抑制剂处理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的可行性。

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时,采用CMS作抑制剂,能获得铁品位大于53.22%、磷含量小于0.47%、浮选作业回收率大于58%的铁精矿。

牛福生等[8]采用强磁选—反浮选工艺对宣龙式鲕状赤铁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产品细度为-0.074 mm占95%的条件下,强磁选—反浮选工艺可获得铁品位为62.34%,回收率为53.07%的铁精矿,但尾矿中铁品位仍高达38.92%。

唐云等[9]采用强磁选—反浮选工艺对贵州赫章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提铁降磷试验研究。

首先采用1粗1精1扫的强磁选工艺处理原矿,获得了铁品位为52.13%、磷含量为0.45%、回收率为72.16%的铁精矿。

然后采用高效调整剂和高效捕收剂对强磁选精矿进行1次反浮选,获得了铁品位为56.14%、回收率为62.48%的铁精矿。

尽管强磁选对于后续反浮选有利,但是强磁选—反浮选工艺很难获得铁品位大于60%的合格精矿,同时铁回收率较低、磷含量较高,试验指标不够理想。

2.2 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是处理难选氧化铁矿石最有效的工艺之一。

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是将矿石在焙烧炉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在适宜的气氛中将弱磁性的铁矿物转化为强磁性的铁矿物,从而提高铁矿物的可分选性。

左倩等[10]对鄂西某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将-2 mm原矿与煤粉按5∶1的质量比混合,在焙烧温度为750℃,保温时间为1 h的条件下焙烧,焙烧矿经过粗粒弱磁选抛尾、细磨至-0.043 mm 占96%、2次弱磁精选,可获得铁品位为60.12%、回收率为77.42%的铁精矿。

但铁精矿含磷仍高达0.62%,须通过进一步研究降低其含量。

李育彪等[11]采用焙烧—弱磁选工艺对鄂西某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在还原剂用量为矿石质量的5%,焙烧温度为850℃,焙烧时间为25 min,焙烧产物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弱磁粗选磁场强度为120kA/m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4.92%、回收率为86.78%、P含量为0.83%的铁精矿。

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高磷鲕状赤铁矿,可以提高精矿铁品位和金属回收率,但是铁精矿中磷的含量仍然难以满足冶炼行业的要求;并且尾矿中铁品位普遍偏高(>20%),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问题。

2.3 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针对磁化焙烧—弱磁选精矿中磷含量超标的问题,有科研工作者对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研究。

王秋林等[12]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对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可选性研究,最终获得了铁品位为 61.88%、磷含量为0.25%、铁回收率为79.95%的铁精矿。

龙运波等[13]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对重庆某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铁品位为58.15%、磷含量为0.28%、铁回收率为69.37%的铁精矿。

与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相比,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处理高磷鲕状赤铁矿可以获得铁品位较高,同时磷含量较低的铁精矿。

但部分研究结果显示,铁精矿中Al2O3含量时有超标(5% ~6%),影响炼铁过程中高炉的运行。

2.4 直接反浮选工艺刘万峰等[14]对某难选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系统的反浮选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先脱磷,后脱硅的原矿反浮选工艺流程。

通过该流程获得了铁、磷品位分别为54.21%、0.28%,铁回收率为64.60%的铁精矿。

杨大伟等[15]对鄂西某宁乡式高磷鲕状赤铁矿以十二胺或醚胺作为捕收剂、碳酸钠为pH调整剂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精矿铁品位在44% ~45%之间,磷含量在0.8%左右,与原矿指标相当,几乎没有分选效果。

庞玉荣等[16]对某鲕状赤铁矿进行了反浮选试验,原矿铁品位为43.4%,获得的精矿铁品位为57.34%、回收率为7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