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4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共25题2、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语文知识(6小题,19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 (3分)A. 便biàn 便条便利大腹便便便旋而走B.禁jìn 禁令禁锢弱不禁风忍俊不禁C. 宁nìng 宁肯姓宁宁缺毋滥宁为玉碎D. 别bié别致别扭久别重逢分门别类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去碧海蓝天,沐浴阳光海风;去青山绿水,享受温暖的矿泉。
B.在温润的气候下,无数斑斓的野花竟相怒放。
C.我们要再接再励,力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D.星星点点的红色屋顶掩应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之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B.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由于疾病的痛苦折磨而发出的声音)C.当它(腰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声音突然中止)D.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设备在10米左右的距离之内,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C.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2014云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九下语文综合测试1 第1页,共12页九下语文综合测试1 第2页,共12页2014云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此为试题卷,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卷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
(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悄.(qi ǎo )然 休憩.(q ì) 奇葩.(p ā) 芒.(m áng )刺在背 B 、玷.(di àn )污 涟漪.(y ī) 打的.(d ī) 头晕目眩.(xu àn ) C 、筵.(y án )席 气氛.(f ēn ) 片.(pi àn )酬 寻章摘.(zh āi )句 D 、殷.(y īn )红 拮据.(j ù) 塑.(s ù)身 白雪皑皑.(ǎ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相辅相成 触目伤怀 义愤填膺 变换莫测B 、哎声叹气 猝然长逝 人声鼎沸 粗制滥造C 、委曲求全 莫衷一是 孜孜不倦 不可名状D 、油光可鉴 娓娓到来 脍炙人口 明辨是非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攻败垂成在此一举。
B 、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
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C 、元旦联欢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王依木和严艺表演的哑剧,连一向严肃的班主任贾老师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 、泥泞的道路,低矮的平房,乌黑的河沟,难闻的气味,恶劣的环境使厂商望风披靡。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科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是一项面向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所有在校学生的公益性科技。
B 、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国没有窃取美军的先进武器设计,美国的有关报道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低估了美国五角大楼的保安。
C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重要事件,激发了公众对当代文学的关注热情,并带动了评论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答案详解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分析透彻”的结构相同。
C.“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句划线的词语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
D.“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改变”一句的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改变”。
6、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惧而匿.匿:隐藏B、浩然再.拜再:两次C、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偕:全都D、欲荐诸.朝诸:之于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B、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D、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C、年且九十,面山而.居D、黑质而.白章第Ⅱ卷(共123分)三、(30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和答案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为120分(含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6页,有五大题,22小题。
2.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答题卷共4页。
3.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个人信息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jì( ),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开朗,气量大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到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绵羊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成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有一片xiáng( )和之气。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凶残.(A.cán B.chán )②聒.(.A.guā B.guō)噪(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分)①猜jì( ) ②xiáng( )和(3)根据语境,用词语替换语段中画线部分。
(1分)一个心胸的人往往带着平和2.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1)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
洒脱的李白邀月共饮,排遣寂寞,咏出“▲ , ▲”的浪漫。
(4)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
3.名著阅读。
(4分)(1)有同学抄录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时,遗漏了下句,只记得那句与杨志有关。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找出该回目的下句。
(▲) (1分)第十六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A.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B.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C.青面兽杀泼皮牛二(2)下列不属于...格列佛在“拉格多科学院”看见的情节是(▲)(1分)A.从黄瓜中提取阳光 B.触觉和嗅觉辨别颜色 C.用马耕地(3)他个头长得高,脸色红润,很健康,是一个女孩子的脸色。
2014年中招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中招语文模拟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七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打在试卷纸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关卡/饭卡活塞/边塞应接不暇/应运而生B.着想/着手公式/试验锐不可当/安步当车C.殉职/徇私供认/供给遂心如愿/半身不遂D.露骨/露脸冠军/桂冠横征暴敛/蛮横无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益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而且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地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A.懦弱尽管还一帆风顺B.软弱尽管还扬帆远航C.懦弱不但还一帆风顺D.软弱不但还扬帆远航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古诗文默写。
(8分)(1),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不畏浮云遮望眼,。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温馨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工工整整书写。
一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是(2分) 【 】 A.慧心稽.首(q ǐ) 嫌.恶(xi án) 顶礼膜拜 随声附和.(h è) B.禁固驯.良(x ùn) 分.外(f èn) 格物致知 相得益彰.(zh ān ɡ) C.惘然亘.古(ɡèn) 恻.隐(c ěi) 不可思意 骇.人听闻(h ài) D.嬉戏归咎.(ji ù) 煞.白(sh á) 任劳任怨 锐不可当.(d ān ɡ) 2.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5分) 真诚就要把心胸 ① (扩展、扩大),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 ② (欲望、念头)、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
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
而今有多少人,即使很会使用“外交辞令”,也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
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得分 评卷人复杂感情?(2分) 答: 4. 综合实践。
(2分) “最美消防员”李鹏,在救出了26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后,由于长时间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体力严重透支昏倒在现场,被送到医院。
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到医院看望李鹏,你会对他说什么?(2分) 答: 5. 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 (1)田家少闲月, 。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44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原创)A、喑.(yīn)哑提.防(tí ) 成吉思汗.(hán)B、惘.(wǎng)然炽.(zhì)热恪.(kâ)尽职守C、狡黠.(xiá) 蜷.(quán)伏叱咤.(chà)风云D、纤.细xiān 栈.(zhàn)桥颔.(hàn)首低眉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原创)A、销赃取缔格物至知锐不可当B、深宵震撼声名狼藉冥思遐想C、葱茏屏嶂怒不可遏果断抉择D、追溯噩耗忧心仲仲诲人不倦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原创)A、部分村民靠着租金生活,整天搓麻将、玩扑克。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的熏陶..下,有的年轻人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B、取消教育附加费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办..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C、南京博物院的明清瓷器陈列馆集明清瓷器之大成,青花瓷鳞次栉比....,尤为壮观。
D、要想做学问者,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原创)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茨威格的作品,文章先抑后扬,对托尔斯泰外貌的真实刻画是为了在下文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B、《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C、《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薛宝钗。
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
D、《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塑造了双喜、阿发、桂生等一群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5.将①——④句按恰当的语序填写在横线上。
(原创)根艺是一门“奇”、“巧”结合的造型艺术。
[VIP专享]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VIP专享]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da2b358fb770bf68a557f.png)
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4.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xián)▲熟②(líng)▲听③(jū)▲躬尽瘁④中流(d ǐ ) ▲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沿绚丽的文昌中路向南走,拐进一条小街,魁武的香樟正低眉吟诵。
扬州作为名盛一时的古城,她的文化沉定大多就是在老城区里。
国庆路两边,延展出许多条街道、巷子,一些名燥一时的街巷就掩藏在这里,引得游人注足流连。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4.名著阅读。
(5分)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回答问题。
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
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
”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
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
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
牛王称“猢狲害子”,而悟空说“令郎已得道”,这里指的是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箱箧(qiè)豁然开朗斟(zhēn)酌大廷广众B.荒谬(miǜ)物竞天择杀戮(lù)事故人情C.追溯(sǜ)消声匿迹诘(jié)问荡然无存D.琐屑(xiè)因地制宜愧怍(zuò)张皇失措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神舟九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B.在苏东坡975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民请命,完成了祭祀仪式。
C.《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D.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的川菜,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污染环境和滥杀动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③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④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5、下列各句都使用了否定的方式,表意不准确的的一项是()(2分)A.“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我并不认为这句话不是没有根据。
B.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那天晚上,亿万人民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C.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
D.难道老师和家长不要阻止学生或孩子躺着看书?6、下面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和内容提取了四个关键词,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时间感”是速滑运动员的一种专门化知觉,是对速度和节律的知觉。
在“时间感”的复杂心理结构中,肌肉运动感觉是十分重要的参数。
“时间感”的训练应根据不同项目的比赛计划分别进行,要针对每个项目可以达到的最好成绩,确定每一分段距离上的滑跑步数,形成清晰的肌肉运动感觉,从而准确估计时间,并通过想象训练加以强化。
A.时间感速滑知觉速度和节律B.时间感速滑运动员训练肌肉运动感觉C.时间感心理结构参数肌肉运动感觉D.时间感速滑参数肌肉运动感觉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7—8题。
(4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送别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题目。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极写江南风景的柔媚、动人。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的亲人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D.词的下片用语简明,写春天刚过去,朋友就将南下。
8、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阕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手法,点明了别者所去之处是山清水秀之地。
B.一“横”一“聚”,不仅是写山水,而且隐含着词人送别友人时沉重的心情。
C.下阕点明了送别之意与送别季节,暗示别者是紧跟着春天的脚步而去的。
D.这首送别词一反悲春伤别之情,想象奇特,用词新鲜,风趣俏皮。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王祯,字维祯,吉水人。
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
二年,荆、襄石和尚①流劫②至巫山,督盗同知③王某者怯不救。
祯面数之,即日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祯击杀其魁,余尽遁,乃行县抚伤残,招溃散,久乃得还。
甫三日,贼复劫大昌。
祯趣同知行,不应。
指挥曹能、柴成与同知比④,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
祯上马,挟二人与俱,夹水阵。
既渡,两人见贼即走。
祯被围半日,误入淖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
贼怒,断其喉及右臂而死。
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卒六百余人皆死。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八)【注释】①石和尚:名龙,成化元年(1465)与冯子龙数百人聚众起义,活动于汉水流域。
②流劫:到处流窜行劫。
③同知:明清时期官名。
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
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④比:和、亲。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B.督盗\同知王某者怯不救C.指挥曹能、柴成与同知\比D.贼\执欲降之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遁()②执()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祯被围半日,误入淖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
12、请概括短文里所记叙的王祯的主要事件。
(2分)13、短文里写同知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作用?(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① ,勿施于人②万里赴戎机,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④ ,后天下之乐而乐⑤《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许多人会借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 ,”这两句话里表达甘于清贫、不慕富贵的品节。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5分)一百美元①暑假终于到了,约翰迫不及待地往家乡赶,他要去看望奶奶。
②奶奶是德国人,爷爷是美国人,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大半辈子。
奶奶不懂英语,只会说德语,除了爷爷和家人,她不愿意跟别人交流。
更糟糕的是,她患有白内障,视力非常差。
去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不愿意离开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约翰不知道,孤单的奶奶该如何生活。
给爷爷办完丧事,约翰父母临走时给奶奶留下了一个可以异地取款的存折和100美元现金。
③看到孙子,奶奶非常高兴,她挎上菜篮子就说:“我去买你最爱吃的鳕鱼。
”然后,她去了窗台,约翰看到窗台上放了一大把钱,有零有整,奶奶把钱全部拿在手上就出去了。
④“钱怎么能放在窗台上呢?只要窗子一开,路人随手就能拿走。
”约翰想,等奶奶回来,他就让奶奶把钱放到电视柜子上面。
奶奶说:“没必要,我这一年还没丢过钱呢。
”但她还是采纳了孙子的建议。
⑤第二天,奶奶买了东西回来,还是顺手把钱丢在了窗台上,约翰再次帮她收拾好了。
⑥第三天,奶奶依然如故。
约翰知道这是习惯使然,他再次从窗台上拿起奶奶买东西找回的钱放到了电视柜子上,并顺便把那些钱整理了一下。
在整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奶奶的钱增加了!他记得第一次整理的时候是368美元,可现在3天过去了,奶奶买了不少东西,钱数却变成了405美元。
⑦难道奶奶口袋里还有钱?可他明明看到,奶奶每次出去都是从窗台或电视柜子上把钱全部拿走,回来后再全部丢在窗台上,她身上应该不会有钱,增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⑧晚上,约翰接到了爸爸的电话。
爸爸说,他前几天查了奶奶的账户,发现奶奶从没取过他们存的钱。
奶奶手里只有他们走时留下的100美元现金,这一年来她是怎么生活的呢?约翰知道,小镇上的生活标准每月最低也得1000美元,就算奶奶再节约,也不可能100美元用一年啊!⑨约翰把爸爸的疑问说了一遍,奶奶茫然地看着那沓钱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会从银行取钱。
我也不认识美元,我不知道那是多少。
”⑩奶奶不懂英语,不认识美元,约翰是知道的,他不明白的是,奶奶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
奶奶说:“我每次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把手里的钱全部给卖东西的人,让他们自己拿钱和找钱,我想别人是不会坑我这个老太太的。
”哪有这样买东西的?约翰感到很可笑。
他决定跟踪奶奶一次,看她究竟是怎么买东西的。
第二天,约翰悄悄地跟在奶奶后面。
果然,奶奶买水果时,一下子把钱全部拿出来,让卖水果的人自己拿钱。
约翰发现卖水果的人从奶奶手里拿出一张10美元的钞票,却放回了两张5美元,他等于没收奶奶的钱!接下来,他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不收奶奶钱的,还有多找奶奶钱的……约翰的眼睛湿润了。
他明白了,这都是小镇上的人们在帮助无依无靠的奶奶!约翰找到了镇长,感谢小镇人一年来对奶奶无声的照顾。
镇长说:“以前都是你爷爷跟别人打交道,他去世后,你奶奶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
刚开始小镇上的人还感到这个老太太真是奇怪,后来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钱,没人愿意欺骗一个不认识钱且完全信任别人的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其实,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小镇上原来也有坑蒙拐骗的现象,自从碰到对人没有丝毫防备的约翰老太太后,这种现象才没有了。
我们应该感谢你奶奶才对啊!”15.简述“100美元”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2分)16.用简洁的语言把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4分)“奶奶”独立生活--()--约翰发现钱增多的秘密--()。
17.本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情举一例加以分析。
(3分)18.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奶奶”把钱丢在窗台上?(2分)19.文末为什么镇长说“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2分)20.试推断:小镇人帮助“奶奶”,为什么采取“无声”的方式?(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3题。
(15分)阅读是一种孤独毕淑敏①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②它有些像吃。
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
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③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
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
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
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
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
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
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
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
我想寿星佬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
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
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