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口腔器械清洗工作流程

口腔器械清洗工作流程
一、基本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原则。
2、口腔科普通诊疗器械首选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置。
在口腔科自行清洗、消毒、灭菌器械,必须符合清洗、消毒或灭菌操作规程。
二、清洗人员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穿防水罩袍、带护目镜或面罩。
三、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一)手机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1、手机使用后及时卸下,用湿棉球擦除手机表面肉眼可见污物,送至洗消间。
2、初洗:在流动水下刷去表面污染,水枪或注射器冲洗管腔。
3、洗涤:用酶洗液浸泡3-5min。
4、流水清洗:从酶液中取出,流水下刷洗表面,水枪或注射器冲洗管腔。
5、干燥:放入干燥箱内烘干;或用布擦干外表面,气枪或注射器吹干管腔内水分。
6、保养:向手机内注入专用手机清洁润滑油。
注油量不可过多,必要时控出管腔多余润滑油。
(二)精密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1、预处理:用后的车针、扩大针等小型精密器械,立即浸泡于酶液容器中;其它锐利器械放于固定容器中。
2、冲洗:在流动水下冲去器械表面污染。
3、酶洗+超声:按比例在超声清洗器中配制相应量的酶洗液,将精密器械装入金属细密网状容器中,超声清洗5min,清洗中盖好清洗机盖子,防止产生气溶胶。
4、流水冲洗:流动水下冲洗或刷去器械上残留物。
5、干燥:放干燥箱烘干或擦干。
6、润滑:用水溶性润滑剂喷雾润滑器械轴节。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规范

=洗消间、包装灭菌间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制订者:童文芬审核者:腾红艳版次:第1版制订日期:2015-05-26 审核日期:2015-06-15 执行日期:2015-06-15一、洗消间管理1. 室内布局合理,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待洗物品与医疗废物分别放置。
2.清洗、消毒用品齐全:超声清洗机(建议选择高频)、多酶洗液、除锈剂、高压预真空消毒锅消毒剂(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各种刷子、20ml注射器、注油机或专用手机油、纱布等。
有条件可配备压力气枪、压力水枪。
3.清洗人员职业防护用品齐全。
一次性防护用品用后更换;可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每日用后清洁、消毒。
4.多酶洗液根据使用频次进行更换。
可疑传染病人器械浸泡后,及时更换。
5.超声清洗机每日使用后,清洁内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清洗用具、清洗池每日清洁与消毒。
6.预真空高压灭菌机要使用蒸馏水消毒7、医疗废物分类放置,锐利器械装入锐器盒内或置于可防刺容器内,外套黄色塑料袋。
8、常水过滤器根据水质定期取下清洗。
二、包装灭菌间管理1. 室内布局合理,清洁整齐,通风不畅时进行空气消毒2. 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存放应分区,各区物品放置有序。
⑴检查包装区:带光源放大镜、纸塑包装袋、封口机、灭菌指示卡、指示胶带等。
⑵灭菌区:压力蒸汽灭菌器、蒸馏水或灭菌水、布手套⑶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柜。
无条件时无菌柜也可放在诊室内。
3.检查包装人员戴帽子、穿清洁工作服,包装前洗手。
4. 监测:⑴压力蒸汽灭菌①每日使用前做工艺监测:压力表处于“0”位,打印记录装置备用状态,锅门密封圈平整无损,锅内清洁,排水口通畅,水箱添加蒸馏水或灭菌用水。
②每锅化学监测。
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生物监测一次,自制生物测试包,放在最难灭菌的部位,灭菌器处于满载状态。
灭菌器新安装或大修后,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每锅灭菌登记:包括锅次、灭菌参数(温度、压力、时间)记录、操作人。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 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一、前言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是口腔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患者健康和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为了确保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本文详细介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二、预处理1. 治疗结束后,及时将使用后的器械进行预处理。
用敷料或酒精棉球擦拭器械表面的血渍、污渍、粘接剂、补牙材料等残留物。
2. 器械保湿存放或尽快密闭送至消毒室,避免污物干结,影响清洗消毒质量。
三、器械回收分类1. 器械回收时需密闭回收并做好保湿处理,尤其是工作端,可放于盛有多酶溶液的回收清洗架,并置于回收盒加盖暂存;也可用喷雾式酶保湿剂进行保湿处理。
2. 回收容器应在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3. 回收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检查手套有无破损,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锐器尖端,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车针等小器械与手机等器械应分类处理。
四、手工清洗操作步骤1. 冲洗:将器械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2. 刷洗、擦洗:冲洗后的器械需用酶清洗液进行浸泡,浸泡时液面需淹过器械,保持充分湿润。
再进行刷洗、擦洗。
3. 终末漂洗:刷洗、擦洗后,再用纯化水冲洗。
五、清洗质量检查1. 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无污渍、血渍、蛋白残留等。
2. 采用ATP荧光检测仪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检测,确保ATP值低于规定标准。
六、消毒1. 根据器械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
2. 将清洗后的器械放入消毒液中浸泡,确保消毒剂浓度和浸泡时间符合规定。
3. 消毒后的器械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器械表面无水分残留。
七、灭菌1.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等。
2. 按照灭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灭菌,确保灭菌参数和时间符合规定。
3. 灭菌后的器械进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
八、保存1. 灭菌后的器械放入避光干燥的无菌柜中保存,确保无菌状态。
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预防感染标准操作规程

(一)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等高度危险性口腔诊疗器械:
1、预处理:使用后冲去血液,湿放在容器中;
2、回收清洗:由消毒供应人员回收,采用手工刷洗擦干或自动清洗机清洗;
3、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二)口镜、探针、牙科镊子、印模托盘等中度危险性口腔检查器械:
1、预处理:使用后湿放在容器中;
(二)回收清洗:
1、由消毒供应人员回收使用过的手机,采用手工刷洗或自动清洗机清洗;
2、污染严重时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3、若不能及时清洗时,可暂存在有水的容器内,防止污染之血液或唾液干燥。
(三)注油润滑:清洗后的手机用软布擦干,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
(四)包装:用软布将清洗注油后的手机擦拭干净,采用专用纸塑复合包装袋包装,严密封口,包装袋外注明灭菌日期与失效日期。
2、回收清洗:由消毒供应人员回收后及时用流动水手工刷洗擦干;
3、灭菌: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有效期4小时。
(三)修复、正畸模型可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遇污染应随时清洁、消毒,每次诊疗前后管路出水30秒。
2、超声波清洗:不锈钢杯连同小器械经自来水初步冲洗以去除大的污物,然后放入超声清洗器加酶清洗,清洗时间20分钟,清洗温度为40℃。
3、清洗完毕,用软化水彻底冲净,用软布擦干,将小器械分类、对号排入器械盒内,打开盒盖,连同不锈钢杯盛装入托盘内。
(三)灭菌:托盘连同小器械盒、不锈钢杯放入灭菌器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完毕,待冷却后关上盒盖。
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文件名称: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SOP)
文件编号:
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门诊部口腔科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是口腔医疗卫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它涉及到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来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和质量。
下面是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具体要点:一、准备工作1. 仔细阅读消毒灭菌器的使用说明书,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准备所需的消毒液和灭菌器,确保其有效期和规格符合要求。
3. 对消毒液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其有效浓度和 pH 值。
4. 提前检查和维护消毒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器械能够正常运行。
二、器械的清洗1. 拆解和分类清洗器械,将易损、易失、可清洗的附件和小器械分开清洗。
2. 使用清洁刷等工具彻底清洁器械,清除器械表面的血液、唾液和污垢。
3. 将清洗的器械置入清洗机中,选择合适的清洗程序和消毒液进行清洗,确保清洗彻底。
三、消毒处理1. 根据不同器械的材质和耐受性,选择适当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高温烘干消毒、化学灭菌等。
2. 按照要求将已清洗的器械放入消毒器中,避免交叉叠加和相互接触。
3. 设置合适的消毒参数,如温度、时间、压力等,确保消毒的效果和安全。
4. 在消毒过程中,及时观察消毒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消毒过程没有异常情况。
5. 消毒结束后,及时将器械从消毒器中取出,放置在清洁的干净台面上,待其自然冷却。
四、灭菌处理1. 对于需要灭菌的器械,需按照规范将其包装好,使用无菌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包装过程中要注意包装的严密性和无菌性。
2. 将已包装好的器械放入灭菌器中,保证器械之间的距离和间隔,避免交叉污染。
3. 设置合适的灭菌参数,如温度、时间、压力等,确保灭菌的效果和安全。
4. 在灭菌过程中,及时观察灭菌器的运行状态,确保灭菌过程没有异常情况。
5. 灭菌结束后,灭菌器自动开启排气通道,等待灭菌器自然冷却。
五、质量控制1. 定期检测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和 pH 值,确保其符合要求。
2. 对灭菌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其工作状态正常。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c)物品存放区存放消毒、灭菌后物品,以及去除外包装的 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d)工作量少的口腔门诊可不设物品存放区,消毒灭菌后将 物品直接放于器械储存车内。
精品课件
4.2.3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及灭菌区间 应有物理屏障。
4.2.4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 料应耐水、易清洁,并按照所配设备预 留水、电、气等管线。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 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已实 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 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精品课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 院、吉林 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 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 李秀娥。
精品课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 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 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 口腔器械。 3.8低度危险口腔器械: 不接触患者口腔或间 接接触患者口腔,参与口腔诊疗服务,虽有微 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受到 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口腔 器械。 3.9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由电加热 产生蒸汽或外接蒸汽的自动控制,其灭菌室容 积不超过60L的小型自动控制蒸汽灭菌 器,以 下简称小型灭菌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基本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原则。
2、口腔科普通诊疗器械首选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置。
在口腔科自行清洗、消毒、灭菌器械,必须符合清洗、消毒或灭菌操作规程。
二、清洗人员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穿防水罩袍、带护目镜或面罩。
三、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一)手机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1、手机使用后及时卸下,用湿棉球擦除手机表面肉眼可见污物,送至洗消间。
2、初洗:在流动水下刷去表面污染,水枪或注射器冲洗管腔。
3、洗涤:用酶洗液浸泡3-5min。
4、流水清洗:从酶液中取出,流水下刷洗表面,水枪或注射器冲洗管腔。
5、干燥:放入干燥箱内烘干;或用布擦干外表面,气枪或注射器吹干管腔内水分。
6、保养:向手机内注入专用手机清洁润滑油。
注油量不可过多,必要时控出管腔多余润滑油。
(二)精密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1、预处理:用后的车针、扩大针等小型精密器械,立即浸泡于酶液容器中;其它锐利器械放于固定容器中。
2、冲洗:在流动水下冲去器械表面污染。
3、酶洗+超声:按比例在超声清洗器中配制相应量的酶洗液,将精密器械装入金属细密网状容器中,超声清洗5min,清洗中盖好清洗机盖子,防止产生气溶胶。
4、流水冲洗:流动水下冲洗或刷去器械上残留物。
5、干燥:放干燥箱烘干或擦干。
6、润滑:用水溶性润滑剂喷雾润滑器械轴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