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流程

合集下载

口腔器械清洗灭菌制度

口腔器械清洗灭菌制度

口腔器械清洗灭菌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器械安全,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特制定本口腔器械清洗灭菌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口腔科所有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储存过程。

三、清洗、消毒、灭菌流程1. 回收与分类使用过的口腔器械应立即进行回收,并按照材质、用途、污染程度等进行分类。

锐利器械应放入利器盒中,其他器械放入专用回收容器。

2. 冲洗将器械在流动水下冲洗,去除表面污染物。

3. 多酶浸泡将精密器械放入含有牙科专用多酶清洗剂的容器中浸泡,比例为1:200,浸泡时间约为180秒。

其他器械放入含有0.5%的多酶溶液中浸泡3~5分钟。

4. 清洗从酶液中取出器械,在流动水下刷洗表面,确保去除残留物。

5. 浸泡将器械放入含有消毒泡腾片的溶液中浸泡10分钟。

6. 冲洗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器械,确保去除残留消毒剂。

7. 干燥将器械放入干燥箱中干燥,或用清洁毛巾擦干表面。

8. 保养对手机及有轴节的器械进行上油保养。

9. 打包与灭菌将干燥后的器械进行分类打包,放入灭菌指示剂,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2.1kg/cm2,134度,4分钟)。

10. 储存灭菌后的器械放入避光干燥的无菌柜中储存。

四、灭菌方法1. 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器械,如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等。

2. 化学灭菌:适用于不耐高温、耐湿的器械,如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镊子等。

3. 低温灭菌:适用于某些特殊材质的器械,如钛合金、塑料等。

五、个人防护在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包括穿戴防护衣、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等。

六、监测与记录1. 监测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性能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如使用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剂等。

2. 记录记录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过程,包括日期、时间、操作人员、灭菌设备等信息。

记录应保存至少3年。

七、培训与教育对口腔科医务人员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方面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一、前言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是口腔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患者健康和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为了确保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本文详细介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二、预处理1. 治疗结束后,及时将使用后的器械进行预处理。

用敷料或酒精棉球擦拭器械表面的血渍、污渍、粘接剂、补牙材料等残留物。

2. 器械保湿存放或尽快密闭送至消毒室,避免污物干结,影响清洗消毒质量。

三、器械回收分类1. 器械回收时需密闭回收并做好保湿处理,尤其是工作端,可放于盛有多酶溶液的回收清洗架,并置于回收盒加盖暂存;也可用喷雾式酶保湿剂进行保湿处理。

2. 回收容器应在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3. 回收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检查手套有无破损,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锐器尖端,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车针等小器械与手机等器械应分类处理。

四、手工清洗操作步骤1. 冲洗:将器械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2. 刷洗、擦洗:冲洗后的器械需用酶清洗液进行浸泡,浸泡时液面需淹过器械,保持充分湿润。

再进行刷洗、擦洗。

3. 终末漂洗:刷洗、擦洗后,再用纯化水冲洗。

五、清洗质量检查1. 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无污渍、血渍、蛋白残留等。

2. 采用ATP荧光检测仪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检测,确保ATP值低于规定标准。

六、消毒1. 根据器械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

2. 将清洗后的器械放入消毒液中浸泡,确保消毒剂浓度和浸泡时间符合规定。

3. 消毒后的器械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器械表面无水分残留。

七、灭菌1.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等。

2. 按照灭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灭菌,确保灭菌参数和时间符合规定。

3. 灭菌后的器械进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

八、保存1. 灭菌后的器械放入避光干燥的无菌柜中保存,确保无菌状态。

医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与消毒灭菌制度

医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与消毒灭菌制度

医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与消毒灭菌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口腔科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保障医疗设备和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口腔科所有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牙科椅、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等。

三、器械清洗与消毒灭菌流程1. 器械分类将使用后的器械进行分类,将锐利器械放入利器盒,可回收器械分开,并将棉球、纸杯、吸唾等一次性用品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分类处理。

2. 冲洗将器械在流动水下冲去表面的污染物。

3. 多酶浸泡将精密器械如车针、扩大针等放入金属细密网状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牙科专用多酶清洗剂(比例为0.5%,即1公斤水配5ml溶液1:200),用超声荡洗机进行荡洗,时间约为180秒。

其余器械放入比例为0.5%的多酶溶液中浸泡3-5分钟。

4. 清洗从酶液中取出器械,用流动水下刷洗表面,确保清洗干净。

5. 浸泡消毒将器械放入配有消毒泡腾片的溶液中(比例为1:1~2L水),浸泡时间为10分钟。

6. 冲洗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器械,确保无消毒剂残留。

7. 干燥将器械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或者用清洁毛巾擦干表面。

8. 保养对于手机以及有轴节的器械(如剪刀、持针器、牙钳等)进行特殊的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人员培训与考核1. 从事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2. 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3. 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质量。

五、质量控制与监督1. 医院应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对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质量控制小组应制定检查计划,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指导。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口腔诊疗服务质量,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口腔医院、诊所等口腔诊疗场所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

二、原则1.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程。

2. 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器械的污染程度和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消毒灭菌处理。

3. 采用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确保器械达到无菌状态。

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消毒灭菌操作技能。

5. 做好消毒灭菌记录,便于追踪和质量控制。

三、操作步骤1. 预处理(1)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

(2)使用者及时卸下污染手机,用湿棉球及时擦除手机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放入诊室污染器械回收容器中暂存。

(3)清洗人员清点收取使用过的手机,将污染器械回收容器送至清洗间。

2. 清洗(1)无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清洗1)冲洗: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

2)洗涤:冲洗后,用酶清洁剂浸泡2~5分钟后刷洗、擦洗。

部分手机冲洗后可放进超声清洗器内加酶清洗3~5分钟。

3)漂洗:洗涤后,在流动水下冲洗或刷洗。

管腔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

4)终末漂洗:漂洗后,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冲洗。

管腔内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

5)清洗后手机放入网筐中准备干燥。

(2)有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清洗1)检查自动清洗机工作性能及酶清洗剂、中和剂、增亮剂是否足够。

2)将手机头逐个平稳地插入手机清洗机专用插孔,进行充分有效清洗。

3. 干燥将手机逐个从网筐或清洗机中取出,使用高压气枪或注射器吹干管道、风轮轴承表面水分,也可注入75%乙醇干燥。

4. 消毒用75%乙醇消毒手机内外表面。

5. 内部保养使用全自动注油设备向手机内部注入专用的手机清洁润滑油,若使用手工式注油,宜选用喷雾型清洁润滑油。

6. 干燥注油后器械外表应及时擦干,管腔内应用机械烘干、压力气枪吹干,不得自然晾干。

口腔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与监测流程

口腔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与监测流程
根管器械:根管扩大器、各类根管锉、各类根管 扩孔钻、根管充填器等。
(八)消毒与灭菌
高度危险口腔器械
手术器械:包括种植牙、牙周手术、牙槽外 科手术用器械,种植牙用和拔牙用牙科手机 等
其它器械:牙科车针、排龈器、刮匙、挖匙 电刀头等
(八)消毒与灭菌
中度危险口腔器械 semicritical dental instruments
(八)灭菌与消毒方式—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事项: 最好同类物品同时灭菌 包装不宜过大,器械不
大于7.0KG, 织物不大于2.5KG,放在
最上方
织物
其他
裸消器械
物品摆放
(八)消毒与灭菌
小型灭菌器使用要求
B类灭菌周期:用于所有有包装的和无包装的实心 负载、A类空腔负载和多孔渗透负载的灭菌。
S类灭菌周期:用于制造商规定的特殊灭菌物品, 包括无包装实心负载和至少以下一种情况:多孔渗 透性物品、小量多孔渗透性条状物、A类空腔负载 、B类空腔负载、单层包装物品和多层 包装物品
清洗是灭菌的前提和基础
(四)清 洗
常用清洗方法:
自动清洗机 超声清洗器 手工淸洗
(四)清 洗
尽量使用自动化清洗设备。
提高清洗的效果及效率 减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
(四)清 洗——自动清洗机
自动清洗机
工作原理和洗碗机类 似,利用高温水再循 环和去污剂联合作用, 以消除器械上有机物 质
(五)检查
损坏或形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六)注油、保养——手工
关节处油纱布涂油、擦净余油
(六)注油、保养——手工
手机注油
擦净余油
(六)注油、保养——机 器
注油时间:每支35秒钟 提高工作效率 密闭装置减少污染 注油完毕擦净余油

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流程口腔科诊疗器械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口腔诊疗操作的特殊性,口腔器械容易成为交叉感染的高风险区域。

因此,对口腔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必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流程。

一、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1. 口腔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和(或)灭菌。

2. 高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

3. 中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或高水平消毒。

4. 低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中或低水平消毒。

二、口腔器械处理流程1. 清洗清洗是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流程的第一步,目的是去除器械表面的污物、血渍、粘接剂等残留物。

清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预处理初洗:工作人员通过传递窗收取使用污染过的器械,将手机和解押手柄等器械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物。

(2)酶洗:清洗好的器械需要进行浸泡除垢,分为多酶等液体浸泡、超声清洗及手机专用清洗3种方式。

多酶等专用液体浸泡:浸泡液有多酶、戊二醛、含氯消毒液、除锈液4类,各类器械对号入座,使用不同浸泡液,需要浸泡3-5分钟。

超声清洗:超声清洗适用于带血迹的牙钳等较难清洗的器械,通过超声震荡后高压冲刷清洗,从而彻底除垢。

专用手机清洗机:牙科手机制造精密、结构复杂,诊疗过程中密切接触患者唾液、血液、龈沟液和牙菌斑,故而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清洗,专用清洗机同时具备酶洗功能,整个过程需要15分钟。

2. 漂洗经过上述环节后,工作人员再次进行冲洗、刷洗,然后使用水流压力为0.2兆帕的高压水枪进行漂洗。

3. 干燥清洗好后的器械放入机器中准备干燥。

干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器械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潮湿导致细菌滋生。

4. 检查干燥后的器械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器械表面无污物、锈迹、损坏等现象。

检查合格的器械方可进行下一步处理。

5. 包装将检查合格的器械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灭菌包装袋或容器。

包装过程中,注意将器械放入包装袋或容器中,避免污染。

牙科诊所口腔诊疗器械的灭菌与消毒(共七步)

牙科诊所口腔诊疗器械的灭菌与消毒(共七步)

牙科器械消毒灭菌操作流程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1、收集(1)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和别。

(2)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3)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

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至无误。

2、分检、毁形(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人,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①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批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换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

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②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第二步:清洗消毒(表1)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口腔灭菌消毒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灭菌消毒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灭菌消毒技术操作规程口腔灭菌消毒技术操作规程主要是针对口腔诊疗设备和器械的灭菌、消毒进行规范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按照操作流程逐一介绍。

一、术前准备1.检查灭菌设备和工作区域是否完好,并保持清洁。

2.准备好所需材料,如消毒液、灭菌袋等。

3.清洁双手,戴上手套。

二、器械清洗1.将使用过的器械放入清洗槽中,加入适量的清洁剂。

2.使用专用刷子清洁器械,注意不能带花纹的器械要用毛刷清洗。

3.冲洗干净器械,确保无残留物。

三、消毒处理1.将清洗干净的器械放入消毒槽中,加入适量的消毒液。

2.按照消毒液的说明书要求,控制消毒时间和温度,进行消毒处理。

3.取出消毒后的器械,放在干净的工作台上,杀菌袋口朝下。

四、灭菌处理1.将已消毒的器械整理好,放入专用的灭菌袋中。

2.将袋口用封口机密封,确保器械不被污染。

3.将密封好的灭菌袋放入灭菌器中,按照灭菌器的说明操作,启动灭菌程序。

4.灭菌完毕后,等待灭菌器冷却,取出灭菌袋。

五、器械存储1.将灭菌袋放在干净、通风、干燥的柜子中,避免阳光直射。

2.灭菌袋上注明灭菌日期、器械名称、处理人员等信息。

3.避免灭菌袋受潮或被压力挤压,避免损坏。

六、使用前处理1.使用前检查灭菌袋的完整性和标记信息。

2.将需要使用的器械取出,确保器械表面干燥无污染。

3.如有必要,对器械进行配件更换或再次清洗。

七、术后处理1.使用完的器械放入污物袋中,避免与其他设备混合。

2.将污物袋按照医废处理要求正确处理。

操作规程中的关键点:1.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严格按照消毒剂和灭菌器的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

3.正确记录和标记器械的信息,方便使用和追踪。

4.存储器械要干燥、通风,避免损坏和受潮。

5.使用前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和标记信息,确保安全。

这就是口腔灭菌消毒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通过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确保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达到标准,保证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物品储存
• 储存环境要求:无菌存放区低于24 ℃,湿度:30-60%。 • 储存区应配备物品存放柜(架)或存放车,并应每周对其进行清洁
消毒。
•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识。
危险 程度
高 度 危 险 器 械
中 度 危 险 器 械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灭菌装载注意事项
• 灭菌物品不能超过该灭菌器最大装载量。 • 灭菌器应配有灭菌架或托盘,托盘应有足够的孔隙使蒸汽穿透。 • 使用灭菌架摆放包装类灭菌物品,物品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灭菌
无菌 保存
检查器械:口镜、镊子、器械盘等。
正畸用器械:正畸钳、带环推子、取带环钳子、金冠剪等。
修复用器械:去冠器、拆冠钳、印模托盘、垂直距离测量尺等。 各类充填器;银汞合金输送器。
灭菌或高水 平消毒
其它器械:牙科手机、卡局式注射器、研光器、吸唾器、用于舌、 唇、颊的牵引器、三用枪头、成形器、开口器、金属反光板、拉钩、 挂钩、橡皮障夹、橡皮障夹钳等。
低 度 危 险 器 械
口腔器械分类
消毒、灭菌 水平
拔牙器械:拔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牙根分离器、牙齿分离器、
凿等。
储存要求
牙周器械:牙洁治器、刮治器、牙周探针、超声工作尖等。
根管器具:根管扩大器、各类根管锉、各类根管扩孔钻、根管充填 器等。 手术器械:包括种植牙、牙周手术、牙槽外科手术用器械、种植牙 用和拔牙用牙科手机等。 其它器械:牙科车针、排龈器、刮匙、挖匙、电刀头等。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流程
口腔诊疗器械处理
1.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 2.口腔器械处理流程
口腔诊疗器械处理
原则
– 口腔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和(或)灭菌。 – 高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 – 中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或高水平消毒。 – 低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中或低水平消毒。
建筑布局
灭菌装载注意事项
单个包装 单层摆放 单层放满
纸面朝上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灭菌装载注意事项
• 可拆的器械宜拆开后灭菌,如牙科手机与车针、电动牙洁治器手柄
与工作尖等。
• 待灭菌物品应干燥后装入灭菌器内。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消毒灭菌监测
• 医疗质量-保障 • 医疗纠纷-提供有力证据 • 物理、化学、生物 • 每个灭菌周期运行均应形成文
件记录,文件记录应保存3年。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灭菌物品放行
观察核实
灭菌器自动打印记录:灭菌参数T 本锅次化学、生物监测 本锅次灭菌物品,有无湿包、松散 确认所有数据…签字放行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口腔诊疗器械清洗保养意义
• 保证灭菌质量 • 延长使用寿命 • 降低医疗成本 • 避免医疗并发症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宜配备牙科手机专用自动注油养护机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调刀:模型雕刻刀、钢调刀、蜡刀等。
其它用具:橡皮调拌碗、橡皮障架、打孔器、牙锤、聚醚枪、卡尺、
抛光布轮、技工钳等。
中、低度水
平消毒
清洁 保存
清洁 保存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采用灭菌包装的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
包装类型
纺织材料和牙 科器械盒
一次性纸袋
一次性皱纹纸 和医用无纺布
一次性纸塑袋
有效期
7d-14d
30d
180d
180d
谢 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牙科手机清洗注意事项
» 电源马达不应使用机械清洗机清洗。 » 牙科手机清洗后内部管路应进行充分干燥。 » 牙科手机不宜选用超声波清洗。 » 牙科手机不宜与其它口腔器械同时清洗。 » 选择压力罐装清洁润滑油对牙科手机进行
清洁的可以不用再次注入润滑油。
●牙科手机应选择专用清洁润滑油,其它口腔器械可选水溶性润滑剂。 ●禁止使用石蜡油,做器械的润滑! ●使用压力罐装清洁润滑油过程中使用透明塑料袋或纸巾包住机头部,
避免油雾播散。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间有物理屏障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回收清洗区
保养包装及灭菌区
★器械处理区内分为:
• 回收清洗区 • 保养包装及灭菌区 • 物品存放区
建筑布局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口腔器械使用后应与废弃物品分开放置,及时回收。 – 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口腔器械(如牙科小器械、刮匙等)
宜保湿放置,保湿液可选择生活饮用水或酶类清洁剂。
★按功能分区:诊疗区(诊室、放射室等)、技工室、器械处理区、 候诊区、工作人员办公区及生活区域等。
候诊区
★应设立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建筑布局
★应设立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
口腔器械处理流程
运输 使用
回收 分类 清洗 干燥
器械重复
使用循环
保养
储存 运输
检查
包装 灭程















清水彻底清洗 生锈器械挑出后集中处理
特殊器械征询生产厂商意见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 包装材料: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
无纺布等。
– 牙科手机、电动牙洁治器和电刀应初步去污,存放于干燥
回收容器内。
– 其它器械可选择专用回收容器放置。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回收清洗区
• 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手工清洗池、工作台、超声清洗器等。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 宜配备医用热封机。
没有合格的包装就没有合格的无菌物品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标识清楚
用绳封包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物品无标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纸塑袋重复使用
湿包 开口
纸塑袋密封宽度应≥6mm 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cm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消毒灭菌方法选择
根据器械的材质、危险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
• 压力蒸汽灭菌 • 干热灭菌(碳钢、钨钢) •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不适用于灭菌牙科手机) • 化学灭菌 • 热清洗消毒机(照相用拉钩、放射持片夹、调伴碗)
• 宜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干燥设备等。
口腔器械处理 回收清洗→检查保养→包装→消毒灭菌→监测→放行→储存
正确的清洗方法:
• 消毒灭菌必要的前期工作。 • 决定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 • 清洗质量的根本保证。
任何灭菌都不能弥补清洗不彻底
器械常规处理流程
















酶洗 超声清洗 染血 2h内 湿式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