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气温和降水》课后培优练(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和降水练习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和降水练习 (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点一气温1.读气温测定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是测定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2)一般情况下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进行四次,读出上图示四次气温的度数分别是8时约7 ℃,14时约15 ℃,20时约12 ℃,2时约4 ℃;该天的日均温约为9.5 ℃,日较差约为11 。

2.读南北半球陆地上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北半球陆地气温南半球陆地气温(1)图中北半球陆地上的最高气温是27 ℃,出现在7 月,最低气温是-2 ℃,出现在1 月;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29 ℃。

(2)图中南半球陆地上的最高气温是23 ℃,出现在1 月,最低气温是12 ℃,出现在7 月;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16 ℃。

知识点二世界气温的分布1.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方向。

(气温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

2.在亚欧大陆上指出低温中心,并用红笔描画出来。

(青藏高原地区)。

3.在图中描出20 ℃和10 ℃等温线。

4.读图可以看出,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5.说出世界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6.北半球等温线较为曲折,南半球等温线较为平直。

知识点三主要降水类型图1图21.图1测量降水的仪器是雨量器与量筒。

降水量通常用毫米(单位)来描述。

2.图2所示是降水的三种类型: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锋面雨。

知识点四世界降水的分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1.在上图中,描出200毫米和2 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读图可知,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位于赤道(纬线)附近。

3.读图分析,一般的情况下,大陆的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量多。

知识点五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绘出洛杉矶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洛杉矶:①气温最高的月份是8月,气温最低的月份是1月,气温年较差是9.9 ℃。

②降水最多的季节是冬季,全年降水总量是371毫米。

③根据图示分析洛杉矶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例题与讲解(含详解)-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例题与讲解(含详解)-湘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答案:(1)摄氏度(℃)(2)7月(3)1月(4)雨(5)冰雹(6)水汽和凝结核(7)下降(8)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1.气温(1)气温的概念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谈重点气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差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有很多种,如下图所示,不同的温度计测量范围和用途不同。

②测量方法气象站观察和记录的气温,是利用放在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得的。

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③测量时间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观测。

④气温的计算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如下图所示:月平均气温:将一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本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将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12即可。

(3)气温的变化①气温的日变化随着一天内太阳的东升西落,气温也相应地有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如下图所示:某地气温日较差=31 ℃-24.5 ℃=6.5 ℃。

某地的气温日变化谈重点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的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释疑点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比陆地要滞后一个月。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

如下图所示:某地气温年较差=27 ℃-(-2 ℃)=29 ℃。

某地的气温年变化③气温的年际变化气温的年际变化是指某一个地方各年之间气温的变化。

有的年份平均气温低,有的年份平均气温高。

【例1-1】下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正确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

解析: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

湘教版七上4.2-2气温和降水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湘教版七上4.2-2气温和降水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4.2-2 气温和降水同步练习题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降水的最主要形式是()A.降雪 B.降雨 C.降冰雹 D.降雾2、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就是指降雨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3、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降水的测量工具是雨量器B.降水量通常以厘米为单位C.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点降水量相同D.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4、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A.多年平均降水量B.各月平均降水量C.各年最高降水量D.某一年的总降水量5、右图的降水类型是:()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台风6、右图的四点中,气温最高和降水最多的地点分别是()A.A、CB.B、CC.B、DD.A、B7、下列关于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各地降水分布均衡B.赤道地区降水多C.亚欧大陆内部比其沿海地区降水多D.两极地区降水多8、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北纬40º~60º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B.回归线大陆两侧和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9、有关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的降水一定比内陆多B.赤道附近各地降水量均很多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南极地区降水丰富10、地球上降水最多的地带是指( )A.赤道附近地区 B.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C.温带大陆内部 D.极地地区11、下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的是()A.两极地区B.赤道地区C.中纬度地区的沿海地区D.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12、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A.赤道和中纬度地区B.赤道和两极地区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13、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A.非洲 B.大洋洲 C.亚洲D.南极洲14、右图为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该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是()A.全年多雨型B.全年湿润型C.夏季多雨型D.冬季多雨型15、下图是小明同学绘制的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湘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七十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湘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七十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湘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七十第1题【单选题】降水成因有多种,如图所示的降水类型是( )A、地形雨B、对流雨C、台风雨D、锋面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般来说,北半球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山地高于平原D、乡村高于城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分布在( )A、赤道地区B、温带大陆的内部C、极地地区D、温带大陆的东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B、同纬度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C、纬度越高气温越高D、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一天中气温最低一般出现在( )A、日落之后B、午夜时分C、日出前后D、正午前后【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读下图降水示意图,此图反映的是( )A、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B、山越高,降水越多C、距海越远,降水就越多D、大陆西岸降水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下图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A、10℃B、20℃C、50℃D、110℃该地的气候特点是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全年高温多雨D、全年高温干旱【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图是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四地气候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所表现的气候特征,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 )A、新加坡B、莫斯科C、上海D、伦敦【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______向______递减。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专题12 气温和降水(解析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专题12 气温和降水(解析版)

专题12 气温和降水知识讲解1.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2.最炎热的大陆非洲;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的范围内,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不相同;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的气温比周围低。

4.北半球,7月,是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

1月,是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南半球冬夏季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5.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6.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7.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中纬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地区;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少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8.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乞拉朋齐9.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的活动。

10.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太阳光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代表热带雨林气候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气候资料图中气温曲线上的点表示各月气温,降水柱状图表示各月降水量;根据气温和降水特点能够判断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图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故A正确;乙图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C错误;丁图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赤道地区降水多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C.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少D.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

2019年精选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二篇

2019年精选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二篇

2019年精选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右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是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以上四地中,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以上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以上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无【解析】:第3题【单选题】读两地区的气候示意图,对①②地区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全年高温B、②降水季节分配非常均匀C、①是热带季风气候D、②最热月份是降水最少的月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南、北回归线附近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东岸多,西岸少B、西岸多,东岸和内陆少C、东岸和西岸都多,内陆少D、东岸、西岸和内陆都少【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气温分布只受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的影响B、同一纬度上的各地气温基本相同C、地球表面气温分布同纬度并不完全一致D、地球表面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相比,陆地气温总是高于海洋气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雨B、降雪C、冰雹D、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贵港市2018年11月27日气温为13℃~26℃,其中13℃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早晨8时B、日落之后C、午夜D、日出前后【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陆是( )A、非洲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C、南美洲大陆D、亚欧大陆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气温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B、同纬度地区气温相同C、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D、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平直在北纬30o附近,年平均气温在0oC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10oC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海拔因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读“我国台湾岛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及沿面线相关要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课后练习题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组1. 北京环保专家张教授计划2022年12月5日前往宜宾讲学。

临行前,他查阅了宜宾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

下表为“宜宾市12月5日~12月8日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12月5日12月6日12月7日12月8日天气预报9-12℃9-13℃8-11℃8-11℃空气污染指数158 121 161 1671.下列对宜宾未来几日的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季温和B.连日阴雨C.狂风暴雨D.全年多雨2.根据天气状况,前往宜宾讲学的张教授应着()A.T恤衫B.凉皮鞋C.短衬衣D.皮夹克3.为改善宜宾的空气质量,张教授积极建议()A.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B.城郊新增垃圾焚烧厂C.鼓励农民燃烧秸秆D.化工企业向市区迁移2.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最强“出差团”回家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是()A.40°N,100°E B.40°N,100°WC.40°S,100°E D.40°S,100°W2.“出差团”从天宫空间站看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半球的陆地分布更集中C.任意半球的海洋面积都等于陆地面积D.地球表面大部分为蔚蓝色的海洋3.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中,有利于返回的是()A.B.C.D.3. 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多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3年4月上旬,我国由北至南,从西到东,多地遭到了来自蒙古国沙尘的侵袭。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A.B.C.D.2.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出现频率居多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二、选择题4. 天气的特点是()①短时间②长时期③经常变化④少变化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5. 北京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园中最大的石桥为十七孔桥,每年冬至前后,落日光辉穿过该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

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

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

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纬度因素影响气温的一般规律是()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C.中纬度气温最高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2.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纬度地区都相同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C.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D.同纬度的高原比其他平原气温高3.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A.10℃B.11℃C.12℃D.13℃4.某山山脚下温度为16℃,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A.2000米B.1000米C.600米D.200米5.小亮测得5月7日最高气温是24℃,最低气温是14℃,那么这天的日较差是()A.38℃B.10℃C.19℃D.5℃6.一年当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A.七月B.八月C.一月D.二月7.受海陆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夏季陆地气温高B.夏季海洋气温低C.冬季陆地气温高D.冬季海洋气温高8.读下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9.(题文)读某城市气温曲线图,气温年较差是()A.25℃B.-5℃C.30℃D.35℃10.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11.判断下列降水类型分别是()A.①地形雨②对流雨③锋面雨B.①对流雨②锋面雨③地形雨C.①锋面雨②地形雨③对流雨D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锋面雨12.有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两极地区降水少B.南北回归线两侧降水少C.中纬度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D.赤道地区附近降水多13.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气温和降水(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图中降水量A坡大于B坡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A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凝结成雨,降水多;B坡为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导致中降水量A坡大于B坡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C正确;与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关系不大。

故选C。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3.若a处(气温24℃)海拔为800米,则b处(气温27℃)海拔约是()A.1300米B.300米C.1800米D.500米【答案】2.B3.B【解析】2.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

故选B。

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b两处温差为27﹣24=3℃.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为800米﹣3℃/0.6℃×100米=300米。

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地附近的年降水量约在()A.2000毫米以上B.1000毫米左右C.200毫米以下D.500毫米以上5.北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A.内陆、沿海都很多B.大陆东岸多于西岸C.大陆内部多于沿海D.大陆内部多于东岸6.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北极地区B.北回归线附近C.北极圈附近D.赤道地区【答案】4.A5.B6.D【解析】4.观察图示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可知,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可知,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温带雨林是中纬度高雨量(大于2000毫米)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

充沛的降水是生长的必要条件。

下图为“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比较甲、乙、丙、丁的年降水量可知()A.世界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B.中纬地区年降水量均高于500毫米C.地形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D.距海远近导致丙地降水量少于乙地8.温带雨林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答案】7.C8.A【解析】7.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相同,其年降水量的变化并不是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A错误;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位于中纬度地区,其中乙、丁两地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B 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降水量变化明显,主要是由于甲地位于来自太平洋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乙地位于来自太平洋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地形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C正确;读图可知,图中丙地年降水量在500—1000mm之间,乙地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丙地年降水量要大于乙地,D错误。

故选C。

8.温带雨林年降水量要大于2000毫米,是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

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甲地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余三地均在2000毫米以下。

故选A。

下面左图是“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右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年均温最低的大洲B.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北半球密集C.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D.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半球相反10.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右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与右图所在地点的景观相符的是()A.地面上树木稀疏,长着高大的草B.高大茂密的热带雨林C.生长着常绿阔叶林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12.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D.经度因素【答案】9.B10.A11.D12.B【解析】9.南极洲由于纬度位置高,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A错误。

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北半球密集,南半球由于性质单一,等温线较为稀疏和平直,B正确。

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C错误。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错误。

故选B。

10.右图中,夏季气温低于20℃,而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于20℃,左图中甲地为青藏高,A正确。

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B错误。

丙地处于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C错误。

丁地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D 错误。

故选A。

11.通过判断,右图为青藏高原地区,地面上树木稀疏,长着高大的草,这是热带草原地区的景观,A错误。

高大茂密的热带雨林是热带雨林地区的景观,B错误。

生长着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景观,C错误。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描述,D正确。

故选D。

12.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其中纬度位置影响了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多,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因此,纬度因素是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B正确。

故选B。

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海洋,非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②>①>③>④14.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C.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答案】13.C14.B【解析】13.由图可知,年平均气温分布大致由南向北递减,①的气温是10℃~15℃,②的气温低于10℃,③的气温是15℃~20℃,④的气温是20℃以上,因此④>③>①>②。

C正确,故选C。

14.已知,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赤道以北的气温分布大致为由南向北递减,赤道以南的气温分布大致为由北向南递减。

图中显示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故判断为北半球。

受海陆因素影响,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冬季相反。

图中显示①和②位于同一纬度,但①代表的陆地气温高于②代表的海洋气温,故判断此时为夏季。

综上,B正确,故选B。

读某地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如果根据气温判断地形,A点的地形应该是()A.盆地B.山地C.平原D.丘陵16.若只考虑地形对气温的影响,B、C两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A.800米B.1000米C.1333米D.2000米【答案】15.B16.C【解析】15.由图可知,A点所处位置,中间气温低周围气温高,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该地地形中间高四周低,A地的气温与C地气温相差超过12℃,由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故A地和B地的相对高度超过2000米,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故判断A所在的地形为山地,A、C、D错误,B正确。

16.B的气温为24℃,C的气温为16℃,两地气温相差8℃,由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故B、C两地的相对高度=8÷0.6x100=1333米,C正确。

故选C。

二、综合题(52分)17.根据延吉市2018年各月降水量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8分)(1)补充绘制延吉市5-9月降水量柱状图。

(10分)(2)观察降水量柱状图,该地降水量6月、7月、________月在100毫米以上,1月、2月、________月在20毫米以下。

由此得出:________季(冬、夏)多雨,________季(冬、夏)少雨。

(8分)【答案】(1)如下图(2)8月12月夏冬【解析】(1)图中竖坐标表示降水量,横坐标表示月份,绘图时先从图表中找到5月—9月各月对应的降水量,再在降水量柱状图中对应的区域内绘制柱状图。

(2)仔细阅读图表可知,该地6月降水量为101毫米,7月降水量为115毫米,8月降水量为199毫米,其他月份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该地1月降水量为10毫米,2月降水量为5毫米,12月降水量为12毫米,其他月份降水量均在20毫米以上。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地降水量6月、7月、8月在100毫米以上,1月、2月、12月在20毫米以下。

从该地降水量柱状图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该地具有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的特点。

18.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34分)(1)观察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

(4分)(2)北半球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图中____(填字母),简要分析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此处的原因____。

(8分)(3)图中B地气温(等温线闭合处)比周边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请分析原因____。

(8分)(4)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

(6分)(5)读南半球降水分布图,E地处的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此处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植被)。

(8分)【答案】(1)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2)A A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降水比赤道少,太阳辐射更强。

(3)B处海拔高(B处是青藏高原)(4)7 1 (4)2000 热带雨林【解析】读图可知:(1)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看出等温线越往高纬度地区数值越低,故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或者说由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